黨員井岡山黨性錘鍊心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種精神,而井岡山精神面貌就是民族精神在革命鬥爭中的錘鍊和昇華,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黨員井岡山黨性錘鍊心得,歡迎大家閲讀。

黨員井岡山黨性錘鍊心得
黨員井岡山黨性錘鍊心得一

一週的井岡山紅色學習之行,收穫頗豐,感觸頗多。首先要衷心感謝市交通委領導給予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這次學習讓我收穫了精神上的寶貴財富,工作上的寶貴經驗,人生上的寶貴啟示,

在學習中增進了友誼,提高了認識。

一、井岡山之行感悟

那些血雨腥風的歲月已然成為過去,然而井岡山精神卻已成為了永恆,已鐫刻在我們心中。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肩負推進改革、加快發展、任為創造中國新的崛起新的輝煌的一代人來説更是具有現實意思。在當今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年代,人們普遍信仰缺失,而我們也必須要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從聖地井岡汲取更多的精神動力,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明晰價值取向,全面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堅持學習科學發展觀,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不計私利,敢為人先。

(二)艱苦奮鬥,從井岡山到北京

從井岡山到北京我們坐火車不到15個小時,而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卻走了整整走了20xx年。選擇正確的革命道路歷盡千艱萬苦,當時我黨的革命路線不是右傾就是“左”傾,毛澤東同志從戰略的眼光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性的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他的思想指導下,革命者是用無數的鮮血和戰火在井岡山創建了革命根據地。

在井岡山,毛澤東帶領紅軍戰士把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勢,不斷髮展壯大,從井岡山走到瑞金,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徵到了延安,之後到了西柏坡,最後走向北京,解放全中國。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們打下的勝利果實,即使有什麼困難和挫折,和革命先烈比起來,真的算不了什麼。

當前建設新區的任務十分繁重,更要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勵精圖治,勇於奉獻。我們黨靠艱苦奮鬥起家,我們的事業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我們的美好生活也要靠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去實現。對於我們新區幹部來説,提倡艱苦奮鬥,就是提倡心無旁騖、甘於寂寞,就是提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提倡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提倡持之以恆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獻,就是要立足於建設國家發展大局,付出長期艱苦的、創造性的勞動,為創建設美好和諧的社會做出不懈的努力。

“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井岡山的學習和親身體會,使我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將把此次井岡山學習作為自己終身的寶貴財富,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更加努力工作,以實際行動告慰長眠在祖國青山綠水間的烈士英魂。

(一)革命道路之艱辛,開創根據地之不易

聽取黃仲芳教授講解井岡山斗爭和井岡山精神,我們瞭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紀律性,更進一步瞭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準備開始用心的體驗、去感悟。短暫的7天時間,學習生活卻異常豐富充實。我們認真聆聽、用心記錄有關井岡山斗爭及井岡山精神的專題教學;我們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跡,接受體驗式教育;我們參觀黃洋界哨口、主席故居、瞻仰革命歷史紀念碑等,接受現場教育。回顧革命鬥爭的歷史,使我們大家的心靈接受洗禮,情感受到震憾,黨性得到鍛鍊。

我們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的陵園門庭進行了入黨宣誓儀式,隨後又參觀了紀念堂、碑林、紀念碑、雕塑園。革命烈士陵園是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豐功偉績,弘揚井岡山精神而興建的。我知道在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鋪墊而成的,懷着崇拜和敬仰的目光觀看了革命前輩留下的豐厚的精神財富。

不管是紀念堂裏懸掛着一系列先輩的照片中,還是在碑林裏先輩們留下對前人的歌頌和對井岡山精神在中國發展歷史地位的肯定,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革命過程的轟轟烈烈。仰望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雕塑園,深深體會到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奮鬥的先輩們為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慷慨,他們的人格品德也彷如眼前的井岡山一樣魁梧和讓人敬佩。

(二)觸摸歷史,實地體驗

當我們重走當年朱毛挑糧小道時,雖然只走了一小段路,還是讓我們大汗淋漓,不由唏噓當年創業艱難,感歎現在時光美好。6.2裏,不僅僅是對我們體力和耐力的檢驗,更引發我們對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間,當年毛委員、朱老總還有挑糧戰士們的身影彷彿依然在這裏躍動,那一個個奔走的身影,是對新中國誕生堅定不移的盼望和實踐,是紅軍的信仰、精神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重走挑糧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堅定之重要,在物質條件大為改善的今天,這種品質更顯得彌足珍貴。

二、主要收穫和啟示

(一)親歷井岡,堅定信念

當我們第一次實實在在踩在了井岡山的紅色大地上,感受來自這片聖地的魅力;當我們第一次站在了一個個莊嚴肅穆的歷史遺址前,切身感受這一段段蕩氣迴腸的故事,我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猛然撞擊、顫慄、折服,我們的情也一次一次被感染、共鳴、振奮。因為在我們的心裏,井岡山早已不僅僅是一座山,它更成為了一種符號、一種象徵、一種震撼、一種吸引、更是一種信仰。沒有哪一座山能與中國革命息息相關,成為革命的搖籃,所以説井岡山是“天下第一山”名不虛傳。

85年過去了,風雨洗盡了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跡,但更給我們後人留下一段難以忘懷的歷史,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歷史重感。恍惚中,我彷彿看到了硝煙瀰漫的戰場,感受了血雨腥風的殘酷。也許只有親歷井岡山,才會使我們更加透徹理解“革命”、“信仰”、“無畏”等詞的真正含義;也許只有靜心聆聽井岡山的故事,才會給予我們跨越歷史長河帶來更多的思想震撼。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當年這些革命先烈經歷了那些艱苦卓絕的歲月,仍然矢志不渝、堅守信念?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激勵着當年這些革命先烈經歷了慘烈悲壯的戰爭,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尋中國解放之路?這就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所凝鍊、所鑄造的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鬥”。

黨員井岡山黨性錘鍊心得二

X市和井岡山兩地,舉辦的黨性教育培訓班。對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的敬仰來之已久,從兒時觀看革命歷史片,到逐步走進黨的懷抱,成為黨的一員,這個過程實在是太為漫長,現在有機會親臨革命聖地,緬懷革命英烈,感受和學習革命精神,真是讓我激動不已,就這樣帶着激動的心情我終於盼來了出發的這一天。此次,由市直機關工委組織學習的人員分別來自我市的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共有63人之多,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在藍天白雲的陪伴下,於當日到達了“紅色之城”南昌。

根據教學日程安排,本次培訓在南昌的學習時間只有一天半,按照組辦方的安排,我們迅速卸下行裝,收拾心情,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我們接受的第一堂課,就是參觀南昌八一紀念館,在解説員耐心細緻的解讀下,讓我逐步瞭解了南昌的過去,瞭解了1920xx年8月1日那一天南昌發生的英雄事蹟,瞭解了我們黨曲折的成長曆史,帶着心酸、敬畏、崇拜,我們回到了駐地。

清早起來,我們迎來了開班典禮,在簡短樸實的開班儀式過後,我們聽取了江西省委黨校黨建教研室羅惠蘭教授,主講的《四大搖籃在江西》,以及XX省委黨校副校長羅志堅教授,主講的《弘揚井岡山精神、加強作風建設》等課程。一天下來,感受頗多,特別是羅志堅教授主講的《弘揚井岡山精神、加強作風建設》一課,讓我記憶猶新。

因為羅教授講的課的強大感染力,迅速把我領入了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一個個革命英雄的形象閃過我的腦海,整堂課我都被羅教授充滿激情的演講和豐富的故事內容所深深吸引,不知不覺我心中那團激動的火焰被點燃,對革命英烈的敬畏和黨的敬仰猶然而生,心情難以平復,久久不能入眠,但為了明天(XX日)六點能準時起牀學習,還是努力的睡了。

XX日清早起來,我們龐大的隊伍乘車來到革命聖地——井岡山。四個多小時的車程讓我們感到疲憊,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又讓我們迅速亢奮起來,在主辦單位的精心籌劃和特色教學下,我們就要換上紅軍的軍裝,給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和宣誓。

從換上軍裝的那一刻,我們63人都穿越了,沒有之前的生疏和陌生,此時此刻我們都是一名紅軍戰士,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我們向革命烈士們敬獻了花圈和真誠的鞠躬,並當着烈士們重温我們入黨時的誓言,此時一切是那麼的莊重和自然,突然激動、自豪的心情消失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和感覺猶然而生,我想這應該就是做一名共產黨員要具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吧!

接下來的幾日,我們仍然身着紅軍軍裝,頭戴軍帽,走過黃洋界哨口、朱毛挑糧小道、茨坪毛澤東故居、大井朱毛舊居、小井紅軍醫院等革命聖地,一幅幅革命歷史畫面出現在眼前,紅米飯、南瓜湯、毛主席的讀書石、朱德的扁擔、紅軍戰士們打造農具、武器的生活景象,活靈活現的刻在我的記憶裏。

通過這些真實的景物和傳奇的故事,我的心靈真的被震撼、被感動,感慨萬千但又不知從何説起,心情激動但又悲喜交加,對革命先烈除了敬畏還是敬畏,對我們黨曲折的成長曆程,除了敬仰還是敬仰。就這樣,在敬畏和敬仰的感受當中,我們結束了此次紅色之旅。

通過這次學習,我的思想得到昇華,黨性鍛鍊得到加強,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我們黨的事業的偉大、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堅持勤政為民、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端正思想作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執政為民、廉潔奉公、講黨性、重品行、淡名利、講奉獻,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

問我這次學習都有什麼體會,我想説:“我們黨,是偉大的黨,是先進的黨,能成為千萬共產黨員中的一員,是我的榮幸和驕傲。為了這個黨,我願意用一生去扞衞,堅決秉承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

黨員井岡山黨性錘鍊心得三

××年5月12日,我有幸作為“××醫科大學處級幹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的一員,懷着無比崇敬與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井岡山的旅程。雖然只有短短一週時間的學習與培訓,卻讓我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震悍,受益非淺。

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教授的專題課堂教學《井岡山斗爭及井岡山精神》,向我們介紹了井岡山斗爭的艱苦歷程、井岡山的歷史貢獻以及井岡山精神的內涵,讓我們明晰了這段歷史以及它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我黨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塊根據地。1920xx年9月-1930年2月,短短兩年四個月的時間,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經歷了從建立到戰略轉移的全過程。秋收起義失利後,毛澤東同志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公開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標。武裝鬥爭,第一次建立了革命軍隊;三灣改編,第一次把黨的支部建在了連隊;土地革命,第一次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井岡山的農民第一次喊出了共產黨萬歲。

工農武裝割據,第一次建立了紅色革命政權。在井岡山斗爭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撰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文章,從理論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經驗,指出了羅霄山脈中段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原因,闡述了根據地建設的正確策略,把土地革命、武裝鬥爭、建立根據地三者密切結合起來,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政權理論和“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而他在1930年1月所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科學地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又科學地預示了在井岡山點燃的星星之火,必將在全中國燎原。

追隨這段歷史,在井岡山我們瞻仰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長眠在這裏的革命烈士敬獻了花圈,瞻仰了無名烈士碑,重温了入黨誓詞;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和大井毛澤東舊居,小井紅軍醫院,黃洋界哨口和紅軍造幣廠等處,重走了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同時領略了井岡山巍峨雄偉、鍾靈毓秀的山色風光。

“三灣改編”、“朱毛會師”、“八角樓的燈光”、“黃洋界保衞戰”、“十送紅軍”等歷史場景的再現,讓我們一次次深刻領會到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歷史的艱辛和新中國的來之不易。

這次黨性教育與培訓,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課程設計新穎獨特,除了專題教學講座,實地現場教學,還有與王佐、曾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後代的訪談,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和感人事蹟;精心組織的紅歌晚會,讓我們激情澎湃;還有“雷打石”前鐵紀教育、穿越峽谷、搶救傷員、勝利會師等“井岡山紅色體驗教學”, 讓我們身臨實景,感受當年紅軍戰士的艱難跋涉,體驗當年紅軍的艱苦奮鬥和共產主義追求;井岡山市拿山渥田村的社會考察,讓我們近距離了解新農村建設。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種精神,而井岡山精神面貌就是民族精神在革命鬥爭中的錘鍊和昇華,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

“堅定信念”是對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是黨性修養最核心的內容, 是先進性的最起碼的條件。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必須具有這種理想和信念。“艱苦奮鬥”是我黨一貫倡導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與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業精神。“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能夠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敢闖新路”,就是勇於創新。創新意識不論對個人還是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依靠羣眾”就是堅持走羣眾路線。“羣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羣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勇於勝利”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一種民族精神,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現代化建設時期,這種精神始終是支撐中華民族的脊樑。靠這種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這種精神中國的現代化必將實現。

短短一週的井岡山之行,深深地震悍了我們每一位學員,提高和增強了我們的黨性修養,作為年輕一輩的中國共產黨員,對歷史的瞭解堅定了我們對黨、對信仰、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忠誠信念。

結束了井岡山之旅,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想着這段歷史、想着老一輩革命家們的無私奉獻、想着烈士陵園中那三萬多無名烈士,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不會退縮,因為井岡山精神已深深烙入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