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黨校中青班井岡山黨性鍛鍊心得彙報

XX年10月25日至27日,xx市委黨校第41期中青班師生一行到井岡山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黨性鍛鍊,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感觸很多,感悟很多。井岡山之行錘鍊了黨性、純潔了心靈、堅定了信念、留在心底,永不磨滅。

市委黨校中青班井岡山黨性鍛鍊心得彙報

井岡山之行是學習之旅。這次培訓開設了生動活潑的現場教學、體驗教學、互動教學、激情唱紅歌,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這座天下第一山,中國革命的搖籃的認識,正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處於最低潮的時候做出了引兵進岡的正確決策,創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保存了革命的火種,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井岡山斗爭雖然只有兩年零四個月,但具有非同凡響的深遠歷史意義,當年紅軍戰士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井岡山人民不惜一切支援革命的忘我精神,具有永恆價值。通過井岡山之行,讓我們加深了對中國革命歷史的艱鉅性、複雜性的認識。

井岡山之行是感動之旅。井岡山的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都經受了血與火的殘酷洗禮。當袁文才、王佐的孫子和我們互動交流,特別是曾志之孫給我們講曾志老人的生活點滴故事,其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高風亮節和高尚品格,讓我們的學員不禁熱淚盈眶,當我們在革命烈士陵園前敬獻花圈,重温入黨誓詞時;當我們肅立在承載了48000多無名烈士忠魂的無名碑前,我們思緒萬千,眼前的一切似乎把我們帶回了當年紅軍那浴血奮戰的年代,使我們看到了紅軍將士為革命勝利而寧死不屈、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這種感動是觸及靈魂深處的。這是最成功的黨的優良傳統教育、黨風廉政教育,與平時空洞的説教不可比擬。

井岡山之行是責任之旅。井岡山之行讓每一位學員實實在在得到了精神的洗禮和意志的磨練,同時也對井岡山精神有了切身的感受。井岡山精神是什麼?井岡山精神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這是今天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需要具備的品質。學習井岡山精神,更重要的是實踐井岡山精神,一次學習,終身受益,我們要把學習弘揚井岡山精神作為黨性修養、作風建設的終身課題,牢記黨和人民的希望和重託,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創造一流工作業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出全部的力量。

這次井岡山黨性鍛鍊,是我生命旅程中永遠不忘的精神跋涉,每一處遺蹟、每一個故事、每一個英雄人物都令我敬仰,引我深思,催我奮進。我想用三個詞概括我這次黨性鍛鍊的感受,那就是“感謝、感動和感悟”。

首先,我想在這裏説一聲感謝。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認為關於井岡山的故事,聽一百遍不如親身走一遍。感謝市委黨校為我們組織安排了這次黨性鍛鍊活動,讓我們近距離地聆聽革命先烈們的故事,身體力行地體味當年紅軍先烈們的艱辛,感悟井岡山精神的真諦。我想,井岡山黨性鍛鍊是最成功的黨的優良傳統教育、黨風廉政教育,是平時空洞的説教不可比擬的,對於我來説,將終身受用受益。

感動。井岡山黨性錘鍊,短暫而難忘。井岡山幾天的所見所聞,給予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心靈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洗禮,精神上受到了鼓舞。感動,是當我們抬着花圈去緬懷我們的革命先烈的時候,是當我們坐在井岡山教室裏聽袁文才、王佐等先烈們一件又一件英勇事蹟的時候,是當我們走上朱毛小道的時候,是當我們在烈士陵園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的時候……還有太多太多,我相信,同學們一定都和我一樣,被那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先烈們的無私奉獻、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所感動,充滿了對老一輩革命家由衷的敬佩。

在感動過後,我有三點感悟:

感悟之一: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們應當學會感恩

短暫的幾天,我們不可能去吃透井岡山革命鬥爭那段歷史,但是我們可以去思考那段歷史。歷史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智慧、用他們的信念、用他們的鮮血為我們創造的。除了要珍惜,我們還應該學會感恩。感恩,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忠誠於共產主義的理想信仰,發揮好黨員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堅守自己的崗位,履行好自己的 職責,為人民羣眾的安居樂業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感悟之二:井岡山精神非常寶貴,我們應當積極發揚

過去,我們或許為自己的工作壓力大,待遇不夠好,工作環境艱苦等產生過埋怨情緒。説句實話,我作為一名長期在鄉鎮基層工作的領導幹部,也曾經為鄉鎮的艱苦、清苦、為發展的壓力埋怨過,更彷徨過。可是,現在想來,我們遇到的這些困難和壓力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比起來真的算不了什麼。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迫切需要發揚井岡山精神。江--總書記曾經把井岡山精神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我認為,這種精神,是我們陶冶情操、提升人格、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園”。我相信,每個人對於井岡山精神的領悟是不盡相同的,我也同時相信,大家心中的井岡山精神絕對是美好的, 是積極的,是應當發揚的。除了實踐好井岡山精神外,我們更應該做井岡山精神的倡導者,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去引導身邊人的行為。

感悟之三:弘揚井岡山精神,我們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支撐一個民族奮發向上,追求進步的精神動力。井岡山斗爭時期,在白色恐怖的包圍之中,一支僅有七百多人的隊伍沒有被艱難困苦的環境壓倒,沒有被敵人的槍林彈雨擊滅,沒有被“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摧垮,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更加堅定,靠的就是對“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的堅定信念。當前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利益格局劇烈碰撞、調整的歷史變遷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執政黨,更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定執政為民的信念。理想信念是黨員幹部的行為之本,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把個人的追求與黨的事業結合起來,使個人理想服從於遠大理想、共同理想,時刻做到心繫黨的事業,忠誠黨的事業,在實踐中繼續求得真知,增長才幹,做引領時代的先鋒。二是要在加強黨性鍛鍊上下功夫。黨性到底是什麼?原中組部副部長曾志大姐的一生對“黨性”二字做了生動的詮釋。她在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歷經各種艱難困苦,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協民先後為革命英勇犧牲,三個小孩或忍痛送人或為籌集黨的活動經費而被迫賣掉。她晚年對兒女袒露心跡:“只要為了黨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捨棄一切,包括生命。因為我不僅是一個女人,更是一名戰士。”作為一名鄉鎮基層領導幹部,我親眼目睹、親身體驗了繁重的基層工作任務,同事們為了徵地拆遷等工作,“五加二、白加黑”,任勞任怨,沒有黨性保證是不可能做到的。我想,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發揚井岡山精神,必須做到有功勞的時候不伸手,有苦勞的時候不計較,有疲勞的時候不抱怨,這也是對黨員幹部堅強黨性的最好考驗。三是要在堅持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上下功夫。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是井岡山時期所孕育的黨的優良傳統。當前改革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在這種情況下,更加應該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勵精圖治,勇於奉獻。“實事求是、勇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精髓和本質特徵。作為基層黨員領導幹部,要在改革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有所作為,就必須繼承發揚“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與自身工作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鋭意進取。

按照市委黨校教學安排,我們第41期中青班全體學員在教育長的帶領下,懷着對老一輩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和對革命聖地的嚮往之心,於 10月25日赴中國革命的搖籃“天下第一山”井岡山進行體驗學習。通過重温井岡山革命鬥爭歷史,聆聽革命先輩家人講先輩的故事,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紅軍舊址,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深入黨性鍛鍊。雖然這已是我第三次上井岡山,但這一次的感受與前兩次相比,我的思想受到了震撼,心靈得到了洗禮,精神得到了昇華。

過去兩次上井岡山也美其名為黨性鍛鍊,實則是去看一看、走一走、聽一聽,雖然也對井岡山革命鬥爭有一些瞭解,但那只是鳳毛麟角,沒有了解井岡山革命鬥爭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意義。

在井岡山,我們聽井岡山幹部學院的老師們講井岡山斗爭史,讓我們系統地瞭解了井岡山斗爭的歷史,為什麼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會走上井岡山,建立井岡山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最後為什麼又會喪失根據地走下井岡山。雖然井岡山根據地只存在了短短的兩年四個月,卻證明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破除黨內迷信“蘇聯模式”城市中心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正確性,從此掀開了中國革命嶄新的一頁。短短的兩年四個月形成了包括支部建在連隊上,黨指揮槍,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等一系列建黨和紅軍的理論。毛澤東總結井岡山斗爭經驗,在八角樓的油燈下寫下了兩篇光輝著作,讓我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毛澤東同志為什麼能夠成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領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井岡山,我們穿着紅軍軍服在革命烈士陵園前敬獻花圈,重温入黨誓詞,參觀革命博物館、毛澤東舊居、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烈士陵園、曾志大姐墓,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緬懷紅軍將士與敵人戰鬥的壯烈場景催人淚下、感人肺腑,對井岡軍民在環境極其惡劣,物質極度匱乏的條件下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戰勝了十幾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圍剿的奇蹟感到強烈的震撼,對共產黨人前赴後繼,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井岡之行雖然短暫,但井岡山精神給我們震撼是我來井岡山之前無法想象和感覺到的,通過這次學習,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更新的認識:“堅定信念,艱苦奮鬥”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法寶;“依靠羣眾,勇於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根本,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我們黨戰勝困難,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的法寶。井岡之行已經結束,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如何繼承和發揚井岡精神是我回來後深思的內容,就我而言,應該做到樹立堅定的信念,牢記宗旨,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立足本職工作,樹立羣眾觀點,牢記“兩個務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公僕,勤奮工作,開拓創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一塊“浸透着烈士鮮血的聖地”。八十三年前,朱、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革命的火種,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岡山根據地的鬥爭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更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

循着革命先輩們的足跡,我們第41期中青班的同學們登上了井岡山,感悟歷史,進行黨性鍛鍊。在聽課、參觀和互動的過程中,我對井岡山斗爭、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以及中國革命史有了更深的瞭解,思想一次一次得到洗禮,心靈一次一次受到震撼,同時也使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

在井岡山這個“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我身臨其境的感悟歷史,體驗革命先烈艱苦奮鬥的精神。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博物館、茅坪八角樓、黃洋界哨口、小井紅軍醫院和小井紅軍烈士墓,在重走朱、毛挑糧小道的過程中,在重温入黨誓詞的時刻,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的16字井岡山精神的本質和內涵。

井岡山革命者在巨大的困難和遙遠的革命理想面前,堅定信念,放棄個人利益為理想、為大眾、為全人類而奮鬥的精神,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使我更加堅定了革命的理想信念,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新的認識,也更加懂得了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俗話説“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作為和平時期的建設者和守衞者,我們共產黨人更加要堅定革命的理想信念,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以人民羣眾的利益為根本利益,切實踐行好黨的根本宗旨,以忠誠之心、服從之心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尤其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在21世紀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羣眾幸福感與日俱增的時候,在新時期黨面臨更多的挑戰,經濟發展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更加應該以井岡山精神錘鍊自己的心靈。同時我也更加理解了範伯力副校長在第一堂課講“黨性修養、健全心態”最後小結時所總結的,把鑽研獻給學習、把忠誠獻給組織、把真誠獻給羣眾、把誠懇獻給同志、把敬畏獻給權利、把投入獻給事業、把堅韌獻給現實、把修養獻給自己。

最後,我要感謝組織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也要感謝黨校安排了這次“革命之旅”,更要感謝學習途中付出辛勤勞動的同學們,是你們讓我們的學習平安、順暢,思想得到昇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這次黨性鍛鍊活動為契機,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不斷加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自覺錘鍊黨性,帶頭改進作風,以實際行動為黨的各項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總有一段歷史讓我們銘記,總有一些事蹟讓我們感動,總有一些英雄讓我們緬懷,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發揚。 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在八十三年後的今天,我們秉承黨性鍛鍊、體驗式教學之要義登上了“革命搖籃”井岡山。瞻仰革命烈士陵園,敬獻花圈,重温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偉績;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茅坪八角樓、小井紅軍烈士墓、小井紅軍醫院,歷歷再現了井岡山斗爭的光輝歷程;身着紅軍裝,重走朱毛挑糧小道,聽黃洋界上炮聲隆,吃紅米飯、南瓜湯,體驗艱苦崢嶸歲月;聆聽陳勝華、吳曉敏兩位教授的井岡山精神專題教學,感同身受革命先烈後人述説的悠悠歲月,激情澎湃學唱紅色歌曲,我們無不為井岡山精神強烈震撼。每到一處,感井岡山之壯美,歎革命前輩之忠烈,悲壯之情油然而起,歷史就這樣沉甸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井岡山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繼承這筆寶貴的歷史遺產並加以發揚光大是應有之義,細説起來有兩點:

其一信念之堅定不可棄。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以毛澤東為傑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懷着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肩負着拯救中華民族的神聖使命,高舉武裝鬥爭的旗幟,在井岡山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後,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性,經常對廣大軍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並從理論上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他引用中國的一句老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定地認為中國革命是全國佈滿了乾柴,井岡山斗爭的星星之火很快就會燃起燎原烈火。井岡山軍民正是憑着這種對共產主義事業必勝的堅定理想和信念,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同反動勢力作鬥爭,引導革命走向勝利。

其二魚水之情不可忘。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同廣大人民羣眾建立了魚水相依的關係。毛澤東在論述小塊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時,把“有很好的羣眾”作為第一位的因素。毛澤東十分注意軍隊的羣眾紀律問題,先後制定了“三大紀律”和“六項注意”,要求指戰員自覺遵守,切實維護羣眾利益,密切了軍隊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在黨的領導下,根據地廣泛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運動,從根本上代表了農民羣眾的利益,從而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羣眾的創造精神和犧牲精神,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羣眾投身革命的熱情。他們義無反顧地參加鬥爭,傾其所有支援紅軍,支援革命戰爭,形成了一道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銅牆鐵壁”。

追尋紅色足跡,加強黨性鍛鍊,身臨其境,頗多感懷,多一份信念,多一份責任,總比多一份功利,多一份浮躁要好。以上思索與思慮,以文字記之,給我們自己。

匆匆奔波於滾滾紅塵中,我們倦怠的生命需要一次又一次洗禮。 世俗的塵灰,淤積於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心境開始迷濛、混沌。這時候,哪怕是赤足穿過春天的田野,走向山崗靜靜聽風,枯萎的生命也會因得到澆灌而甦醒。壯美的人生往往就是在一次次洗禮之後的重生。

井岡山之行給我的就是這樣一場盪滌生命的洗禮。

穿行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煙波中,英雄塔前的佇立,無字碑前的震撼,瞻仰烈士年輕的臉龐上,那堅毅的目光穿透歲月,依舊令人傷感。曲折的挑糧小道兩旁,滿目的青松翠竹,彷彿都化作英勇的紅軍戰士在崇山峻嶺中與反動派殊死鬥爭。三灣改編後七百火種,八角樓上的豆點火光,黃洋界隆隆炮聲,迎風飄揚的旌旗,革命的星星之火,終於從井岡山燎原到全國,無數英雄的戰士和農民羣眾捨生取義獻身革命的崢嶸歲月一幕幕在腦海翻騰不止。兩年零四個月,在歷史長河裏只是短暫的瞬間,毛澤東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開闢的中國革命道路,卻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統、全面地記錄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是井岡山精神!是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了實現崇高的革命理想,為了堅守崇高的政治信仰,而毫無保留無私無畏地英勇獻身!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燈。沒有理想信念,就會迷失奮鬥目標和前進方向,就會像一盤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

什麼是人生價值?有的説要根據收入多少去衡量,也有的認為要按照職務大小去衡量。井岡山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要根據一個人對社會進步的貢獻去衡量。人生價值在於堅定信念,在於開拓創新,在於艱苦奮鬥,在於自覺奉獻。

當我坐下來,靜靜享受先烈們為我們創造來的美好生活時,我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一定要秉承“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勇闖新路、敢於創新,大膽開創工作新局面。做為一名金融工作者,一名基層的支行負責人,一定要堅定信念,不被社會上的物慾橫流所左右,堅守職業道德,為支持當地經濟發展不懈努力。

我們在井岡山的綠色風景中徜徉,我們在井岡山的紅色文化中錘鍊。井岡山精神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一個藴涵豐富的巨大精神寶庫。經過這紅色文化的洗禮,我對中國的革命戰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個紅色的航標燈,指引着我向着正確和光明的方向行進。

此次井岡之行,最重要的體會,就是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井岡山精神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展,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江--同志把它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XX年1月,xx在井岡山視察期間指出,井岡山精神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必須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把革命傳統與時代發展相結合,並使之轉化為推動工作的不竭動力。

一、實事求是、敢闖新路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誕生於井岡山,中國第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締造於井岡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實踐於井岡山……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創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之路,創造了前無古人的豐功偉業。XX年7月26日,xx指出“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偉大開篇”。這一“偉大開篇”及隨之誕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革命戰爭年代,從中國國情出發,客觀回答了中國革命“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和中國革命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實現什麼目標”的問題;在面對執政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任務的新變化面前,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黨”的問題;在堅持“發展是第一要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發展什麼,怎樣發展,靠誰發展,為誰發展”等問題。這些都是對井岡山精神不唯上、不唯書,求真務實、敢創善闖的傳承、發展和延續。

二、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井岡山斗爭時期,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秋收起義部隊的5000餘人在到達井岡山後僅餘700多人,裝備着土槍土炮,而圍困井岡山的國民黨精鋭部隊20餘萬人,裝備精良,給養充足,不斷進行軍事“會剿”,企圖把紅軍扼殺在搖籃;物質匱乏,條件艱苦,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蓋的是“幹稻草、‘金絲被’”,缺醫少藥,生存環境極其惡劣;人心渙散,士氣低迷,“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在瀰漫擴散,逃跑、開小差等現象在部隊內經常出現。面對艱苦的條件和艱鉅的挑戰,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什麼能夠始終沿着革命的道路一路走下去,堅定的井岡山軍民為什麼能夠堅決跟着共產黨把紅旗扛到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有遠大的理想和必勝的信念,他們始終堅信,中國革命“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嬰兒”;他們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所從事的革命事業,代表和維護了廣大勞苦大眾的切身利益,這一偉大的革命壯舉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成了井岡山不倒的精神支柱。

三、依靠羣眾、艱苦奮鬥

羣眾的擁護是紅色政權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在井岡山的艱苦歲月裏,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忠實履行黨的宗旨,密切聯繫羣眾,充分依靠羣眾,不折不扣地踐行黨的羣眾路線,在開拓進取、敢闖新路的奮鬥中,創造了軍政一致、官兵一致、軍民團結的優良作風,充分奠定了井岡山斗爭勝利的羣眾基礎。1927年9月29日至10月1日,通過“三灣改編”,保留了精鋭,提高了部隊戰鬥力;把支部建在連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建立士兵委員會,加強了部隊的民主制建設,部隊面貌煥然一新。1927年10月和1928年2月,針對部隊存在的不良習氣,毛澤東先後宣佈了“三項紀律”、“六項注意”,井岡山紅軍就是靠鐵的紀律團結了自己,爭取了羣眾,克服了困難,戰勝了敵人。井岡山斗爭的勝利離不開革命者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井岡山軍民克敵制勝的法寶。在井岡山根據地創建過程中,一方面,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注重用革命的人生觀教育鼓舞軍民鬥志,另一方面,他們處處以身作則,實行官兵平等,另外,克服各種困難,自力更生辦起了被服廠、軍械處、醫院、造幣廠等,為根據地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井岡山軍民們就是靠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業精神,戰勝重重困難取得了井岡山斗爭的勝利。

四、幾點啟示

井岡山斗爭為中國革命打下堅實基礎,井岡山的革命精神為中國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種,是激勵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巨大力量。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要把優良的革命傳統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立足本職,着眼全局,在服務“科學發展、奮進跨越”上統一理念,在推進“彎道超車”、實現工作創新發展上形成共識。

1、做好基層行政工作必須堅定理想信念。鄉鎮是我國政權體系的基石,是我黨的執政基礎,是聯繫農民最密切的基層政府,工作水平的高與低、能力的強與弱,直接影響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和我黨在人民羣眾心目中的形象。當前,面對國際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如何開展鄉鎮工作成為我們面臨的嚴峻困難和重大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地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論上的紮實保持信念上的堅定。

2、做好基層行政工作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基層行政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精神的基層行政工作是沒有生命力的。當前,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就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保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不唯書不唯上,求真務實,敢為人先,立足黨情國情市情,把握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特徵,在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中與時俱進,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求新發展,用新理念促進新跨越。

3、做好基層行政工作必須堅持艱苦奮鬥。井岡山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醖釀產生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井岡軍民精神。這一精神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同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的。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要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牢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艱苦奮鬥、腳踏實地,清正廉潔,甘於奉獻,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在建設兩型社會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4、做好基層行政工作必須堅持服務羣眾。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羣眾是我們開展基層行政工作的重要準則。井岡山斗爭的歷史表明,人民羣眾的支持和無私奉獻,是我們黨無盡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條件下,只要我們真正做到密切聯繫羣眾,處處關心羣眾,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當前,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要把羣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基層行政工作的唯一標準,轉變觀念、改進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堅持為民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始終做到心中想着羣眾、感情貼近羣眾、工作深入羣眾,切實把黨的先進性體現到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的各項工作中去,做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進一步凝聚起廣大人民羣眾的力量,共同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魅力新xx而奮鬥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雖然我們往井岡山去的車途中陰雨綿綿,還夾雜着絲絲寒意,但想着能去遊玩、輕鬆一下,心裏着實"爽"極了。

但短短三天的遊學之旅,通過瞻仰烈士陵園、重走挑糧小道、聆聽現場講學、與先輩後人座談,給予我的是一種心靈的震撼、思想的昇華。一個社會要進步,需要一批批思想進步、意志堅定、甘於奉獻的精英孜孜不倦地追求。那種堅定的信念、那種無畏的勇氣、那種無私的情懷,無不讓人敬佩、令人深思。井岡山時期的鬥爭,留給世人太多值得總結和回味的東西。通過1930年前後井岡山人民在革命鬥爭中的態度變化,我覺得:一個人、一個民族只有有了信仰才會有希望,作為執政黨,一定要把政治信仰與廣大人民羣眾的現實需求緊密結合,只有形成了建立在廣大民眾需求基礎之上的共同理想,我們的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並自覺踐行,對於我們現在學習井岡山精神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只有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執政黨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與追隨。

只有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才會有樹立共同理想信念的羣眾與社會基礎。

只有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才能落實執政為民的職責。

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是對執政黨的基本要求,是幹部隊伍最基本的政治素質和政治品格。

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要求。

作為黨的一名基層幹部,承載了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任,承載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期盼。實現公平、正義,既是本人職業道德的要求,又是體現社會良知的需要。落實執政為民思想,服務於最廣大人民羣眾,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人民滿意是我們一切工作的目的和歸屬。我們的一切工作,首先要贏得廣大人民羣眾的理解和支持,要獲得廣大人民羣眾的關心和參與,發展的成果要與廣大人民羣眾共享。這樣,我們的事業才有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才不會偏離社會進步的正確航向。當前,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就是要忠於黨、忠於人民,要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併科學貫徹,要維護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並正確引導。

井岡山之行,留給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學會堅強、學會感恩。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信念、不畏艱險、敢闖新路、勇於勝利的高尚情懷,懂得要敬畏人民、尊重人民、愛護人民、回報人民的基本道理。

10月25日清晨,市委黨校第41期中青班師生一行50餘人,懷着虔誠的心情,前住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進行黨性鍛鍊。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但在井岡山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卻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讓我時刻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這是一場靈魂的洗禮,這是一次思想的昇華!留下的幾點心得體會,以簡單文字記敍之。

一、瞻仰革命烈士陵園的感悟

巍巍挺拔的松柏,密密麻麻的小雨,恰好平添了幾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莊嚴肅穆。身着統一的紅軍服裝,任由雨水沖刷着臉龐,我們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緩緩的拾階而上,來到烈士紀念堂前,重温了入黨誓詞,並向革命先烈們敬獻了花圈。這裏長眠着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數萬名先烈,留下姓名的烈士是15744人,然而無名英烈卻多達48000餘人!我聆聽着講解員的介紹,一邊思緒萬千,彷彿又回到了那戰火連綿、英勇卓絕的紅色歲月。在“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的艱難困境下,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這些革命先烈們前仆後繼、慷慨赴死呢?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似乎是如此的短暫,還沒來得及體驗生活的滋味,甚至還未品嚐到愛情的芬芳,就如此匆匆的、含笑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站在紀念堂前,久久沉思。是的,是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社會的偉大理想,是為了共產主義犧牲一切的堅定信念,成就了紅軍戰士們勇往直前的思想動力和精神源泉。他們雖然早已長眠,但他們為了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精神永放光芒,萬古長存!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共和國的旗幟上有他們血染的風采,作為年輕一代黨員幹部更應該倍加珍惜,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二、參觀茅坪八角樓的體會

我們來到茅坪,參觀了舉世聞名的八角樓舊居。在國民黨當局對井岡山進行嚴密封鎖的情況下,根據地所需的服裝、彈藥、柴米油鹽都發生了嚴重的困難,加上軍事上的多次“合剿”和“進剿”,使工農紅軍面臨空前嚴峻的形勢。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了“紅旗還能打多久”的疑問。就在八角樓的清油燈下,毛澤東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光輝著作,總結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經驗,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思想。八角樓的燈光在茫茫黑夜裏照亮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毛澤東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樸素真理,堅定了根據地軍民的理想信念,最終引導中國革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也是在我們改革開放進入到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面對國內各類矛盾凸顯的轉型困難,全黨上下應該做到“上下一心,其利斷金”。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具有堅定的信念,不懷疑、不動搖,艱難探索,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繼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三、重走朱毛挑糧小道的思考

朱毛挑糧小道位於井岡山西北面的黃洋界下面,是當年紅軍從寧岡挑糧上山路線的一小段,全程約3100米。路為羊腸小道,崎嶇不平。在毛澤東、朱德親自帶領下,紅軍靠着肩挑背馱把30多萬斤糧食運上了井岡山,解決了給養問題。如今我們重走這段崎嶇的山路,正是要親身體驗革命先輩的優良作風,感悟紅色政權的來之不易。在山路上爬行的時候,我記起了小時候的一篇課文《朱德的扁擔》。當時,儘管軍務繁忙,年紀較大,但朱德仍然堅持親自參與挑糧上山。戰士們看着非常心疼,兩次偷偷地將朱德的扁擔藏了起來,但朱德幾次又將扁擔找了出來,並用毛筆寫下“朱德的扁擔”五個字,朱德用這條扁擔一直堅持到挑糧任務完成。正是在當時這種官兵一致,上下同心的革命氛圍中,工農紅軍才能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粉碎了敵人剿滅革命力量的陰謀。時至今日,黨內少數領導幹部尤其是個別高級幹部信仰迷失,貪圖享樂,脱離羣眾,好大喜功,在社會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對這種黨的事業的害羣之馬,必須堅決剷除之!由此及彼,前蘇聯實行多年的黨內特供製度,並逐步形成一個龐大的“特權階層”,嚴重脱離了羣眾,失去了普通民眾對執政黨的支持,最終導致蘇聯解體。以史為鑑,察古知今,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深思。

四、與紅色後代座談交流的反省

在井岡山期間,上級安排了袁文才、王佐、曾志這三位革命前輩的嫡系後人與我們座談交流。當石金龍同志講到他的奶奶曾志的故事時,我不禁幾度流淚。這位井岡山時期的老紅軍女戰士,後來位居中組部副部長時,當她的嫡親孫子石金龍到北京與奶奶進行團聚,在即將離京的那個晚上,石金龍囁嚅着提出解決全家幾口人的農轉非指標要求,這位古怪的老太太居然根本就沒有幫忙!回想到八十年代,多少稍微有權有勢的人們,將家裏的七大姑,八大姨安排得那麼“到位”啊!後來,曾志主動提出將石金龍的女兒帶到北京讀書培養時,這個原本已考上中專、馬上可以跳出農門吃上國家糧的姑娘,居然被她的太奶奶送到了北京的一所民辦學校就讀,由此走上了一條我們今天看來體制外的人生道路。時至今日,石金龍的女兒仍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而石金龍的兒子在駐港部隊當兵四年轉業回鄉後,也只是在某單位混着一份臨聘制的司機差事。要知道,曾志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她的丈夫更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四的陶鑄啊!可是,身居高位如此,卻絕不以權謀私,這種一心為公的崇高境界,怎能不叫我們身邊的某些黨員幹部汗顏!xx同志強調,要着力在領導幹部特別是高中級幹部中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意識。某些領導幹部特權思想作怪,私心雜念過多,這不僅嚴重地破壞了制度的嚴肅性,也是對法律或制度公正性的蔑視和挑戰,傷害了自己,也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這對我們黨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又是一種怎樣的危害?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這次座談交流,對我而言,確實是震耳發饋,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