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著名導遊詞(精選3篇)

重慶著名導遊詞 篇1

君山東麓中部山坳裏有一口井,石井欄上刻有“柳毅井”。看到這裏就會想起唐代文人李朝威寫的著名傳奇《柳毅傳》。這篇傳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説有一個書生名叫柳毅,他落第還鄉的路上經過陝西徑河北岸。在那裏,他遇上了一個牧羊女,那女子衣服破舊、神情悽楚。柳毅問那女子為何哀傷。那女子説:她本是洞庭龍王的愛女,嫁給涇河龍王之子,夫婿為婢女所惑,經常打罵侮辱。她把事情告訴公婆,公婆反而責罵她,罰她做苦工。涇陽與洞庭相去幾千裏,想請柳毅代為傳送一封家書

重慶著名導遊詞(精選3篇)

回鄉以後,柳毅立即來到洞庭湖,按照龍女教他的方法進了龍宮,把龍女的信交給了洞庭龍王。龍王讀信以後非常悲傷。他一面熱情款待柳毅,感謝他仗義傳書;一面派人把信送進內宮傳閲。誰知這封信使龍王的內眷傷心痛哭,驚動了龍王的弟弟錢塘君。錢塘君性子剛烈,聽到這事以後怒不可遏,化成一條赤色巨龍飛去陝西,把涇河龍王的兒子殺死,把龍女接回了洞庭湖。洞庭龍宮一片歡騰,盛宴感謝柳毅。錢塘君心直口快,向柳毅提親,希望他娶龍女為妻,永結姻親。柳毅先是謝絕了,怕驚擾了龍女,後來看到龍女的美貌又有些後悔。但也沒再改口,帶了龍王送的許多珍寶出了洞庭湖回家去了。

柳毅回鄉以後,賣掉了一些龍王送給他的珍寶,頓時成了鉅富。娶了幾個妻子都不幸夭亡。不久,他又娶了一個姓盧的女子。結婚那天,回到洞房仔細審看,覺得盧氏女子與龍女非常相似。一説話,才知道真是龍女,因思念柳毅,假託盧氏結親。柳毅非常高興,與龍女從此恩恩愛愛,過着幸福逍遙的生活。

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君山四周環水,景色旖旎,流傳於此的神話典故眾多。傳説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來這裏,死後即為湘水女神,屈原稱之為“湘君”,故後人又把這座山叫“君山”。據《巴陵縣誌》記載: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廟、五井、四台等眾多名勝古蹟,現已修復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飛來鍾等古蹟。新建的洞庭山莊,茶樓、酒店,玲瓏雅緻,別具一格。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峯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君山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藴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台、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雲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台、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鍾、楊幺寨等。每一個古蹟都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悠遠的記憶,浩氣連遠古,衷腸訴神州。特別是自唐代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島上古木參天,茂林修竹,僅名竹就有20多種,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長在二妃墓的周圍。君山茶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層層的茶園像一條條碧綠的玉帶圍繞在大小山頭,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銀針就產自這裏。

君山自然風光秀麗,春賞奇花異草,夏觀浩瀚洞庭,秋賞漁歌秋月,冬觀濕地候鳥,君山是旅遊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閒的勝地。自對外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君山視察,對君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君山是一部神奇的書,君山是一幅多彩的畫,每一遍的閲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受,君山是一座愛情島,愛情詩、神話境、丹青卷在此達到了和諧完美的結合。

重慶著名導遊詞 篇2

雞冠洞風景區位於河南洛陽欒川城西三公里處,景區內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四季成遊;春天,春花爛漫,十里飄香;盛夏,濃廕庇日,飛瀑流泉;金秋,紅葉滿山,層林盡染;隆冬,冰掛銀條,松柏凝翠。區內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因此而取"雞冠洞風景區"

雞冠洞屬於天然石灰巖溶洞,地質學上稱她為喀斯特巖溶地貌。據專家考證,她形成於早,中更新紀,諸多景觀早在六,七萬年前就已定形。早在清代就有人冒險探幽,奇險。懼而返。

雞冠洞,洞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區連綴而成,依次為"玉住潭:,"溢彩殿",疊幃宮",洞天河",瑤池宮","石林坊",洞內峯迴路轉,曲徑通幽,景觀佈局疏密參差,鐘乳石形象各異,姿態萬千,或如逸仙,如卧佛,如飛禽,如走獸;或如春竹,如密林,如竹簾,如帷幕,其景觀無不栩栩如生,維妙維俏,一片片龐大的石幕猶如琴瑟,以石輕擊,琴音清脆,餘音裊裊,萬古流淌的洞中河,清澈見底,"叮咚"作響,給靜逸的雞冠洞增添了無盡的活力!

雞冠洞旅遊資源豐富,洞中共有大小景點168個,尤其以"眾仙迎客","金龜渡仙翁","貴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戲着","鯉魚戲水","八仙拜壽",等88各景觀,姿態奇異,形象逼真而倍受廣大遊客青昧。

雞冠洞考古研究價值及高。洞中石花,石旗,石瀑,石幔,石鐘乳,石筍密佈,據科研數據表明,較長石筍在18.4萬年前就已行成,現在通過石筍的內部結構、層關結構以及沉澱下來的物質,可考察出古氣候、古環境、古地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另有石盾、蓮花盆等,它們的結構成因及特徵、形狀屬世界罕見,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和科研價值。

雞冠洞中一年四季恆温18°C,嚴冬季節洞內熱浪撲面、暖意融融、盛夏酷署,洞內寒氣侵襲,清神爽心,爽涼宜人,被稱為"自然空調"。

九四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九七年被省旅遊局授予:"河南省十佳旅遊景區"。九八年被河南省建設廳授予"風景區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全省風景區衞生達標先進單位"。

原新華社社長穆青同志為雞冠洞欣然題名"北國第一洞",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為雞冠洞作出了"景觀壯、堪稱北國第一洞府;成因獨特,正是國內首家龍宮"的權威性評語。

目前,雞冠洞正以嶄新的姿態、優質文明的服務,迎接四海賓朋觀光遊覽。

重慶著名導遊詞 篇3

珠穆拉瑪峯上最讓人感興趣的是漂浮在峯頂的雲彩,這雲彩好像是在峯頂上飄揚着的一面旗幟,因此這種雲被形象地稱為旗幟雲或旗狀雲。珠峯旗雲的形狀姿態萬千,時而像一面旗幟迎風招展;時而像波濤洶湧的海浪;忽而變成裊裊上升的炊煙;剛剛似萬里奔騰的駿馬;一會兒又如輕輕飄動的面紗。這一切,使珠峯增添了不少絢麗壯觀的景色,堪稱世界一大奇觀。

是什麼原因促使珠峯產生旗雲呢?原來旗雲是由對流性積雲形成的,可根據其飄動的位置和高度,來推斷峯頂風力的大小。如果旗雲飄動的位置越向上掀,説明高空風越小;越向下傾,風力就越大;若和峯頂平齊,風力約有九級。因此,珠峯旗雲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風向標”之稱。

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珠穆拉瑪峯國家自然保護區。珠穆拉瑪峯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王國的交界處,總面積338萬公頃,人口7萬餘。區內劃分為脱隆溝、絨轄、雪佈崗、江村、貢當、珠峯、希夏邦馬7個核心保護區;陳塘、聶拉木、吉隆、貢當等4個科學實驗區。

在保護區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區,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有世界十大景觀之一的卡瑪山谷,海拔2300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平均8公里,面積44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有被子植物2101種,裸子植物20種,蕨類植物200多種,苔蘚、地衣植物600多種,真菌130多種;野生動物中有獸類5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長尾葉猴、西藏野驢、塔爾羊、金錢豹、雪豹、黑鷳等lO多種。雪豹是珠穆拉瑪峯自然保護區的標誌動物。

原始森林茂密,有喜馬拉雅冷杉、落葉松、皺皮樺、刺柏、灌叢、箭竹、高山鬆、雲杉、尼泊爾檀木、木蘭、喬松、杜鵑等主要樹種,還有很高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長蕊木蘭、三七、胡黃連等野生植物。

在茫茫林海上部,海拔:3800多米至4500米之間是高山草原,長着蒿草、綴蚤等植物。雪線以上5500米至6000米地帶,覆蓋着終年不化的積雪。不化的冰雪逐年形成冰川,保護區內最大的冰川就是絨布冰川。此外還廣泛分佈着冰斗冰川和懸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