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湖北導遊詞(精選15篇)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早上好!

歡迎你們來到着名的旅遊景點-----龜峯山遊覽觀光!我是今天帶領大家參觀遊覽龜峯山的導遊,我姓李,大家可以加我小李。如果在呆會的講解中小李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及時給小李指出來,以便我能快速改正。相信,我們一定能合作愉快的。最後祝願我們的每一位遊客都能遊的開心,玩的愉快。趁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龜峯山風景區。

龜山風景區位於麻城的龜山鄉境內,距市區40公里,由龜腰、龜尾等九座山峯組成,方圓100多公里,最高峯海拔1320米。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隻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堪稱世界地質奇蹟,被譽為“天下第一龜”,又稱“長壽山”。”。_年4月25日,國際杜鵑花專家研討會在麻城龜峯山召開,參加的7個國家的60多名專家相聚在麻城龜峯山,震撼在龜峯山,經過現場調查,取樣和檢測向全世界發佈:湖北麻城杜鵑該種杜鵑分佈最集中,林分結構最純,種羣面積最大,樹齡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株型最優美,景觀最壯麗的自然羣落,令人眼界大開,堪稱世界奇蹟,真可謂麻城杜鵑甲天下。

“此山潛寶物,前進莫躊躇。”隨着京九鐵路麻城二級站、滬漢蓉快速鐵路、大(慶)廣(州)、武(漢)合(肥)高速公路在麻城縱橫貫穿,麻城將成為湖北第三大交通城市,成為武漢名符其實的後花園。我們相信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龜峯山風景區將成為中華大地上一顆璀璨奪目的風光旅遊明珠!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在龜峯山腳下了,就讓我們走進去細細觀賞龜峯山吧。大家請看,龜峯山實際是由神奇的、雄偉的龜背和形象逼真的龜尾巴等九座山峯組成,形似神龜,勢若參天,量包天地,氣吞山河;山巒起伏,茂林幽徑;懸崖峭壁,萬壑千峯;瓊花瑤草,萬紫千紅;遠眺青山浮碧綠,近觀翠嶺卧蒼龍;晨至神龜吞日美,幕臨喜觀夕陽紅,夜來林海碧空近,龜峯山下月如霜;晴則三台八景盡收眼底,遐觀九省通衢,車水馬龍;陰則霧鎖騰白龍,雲封電塔起蒼龍;雨則摯電轟雷鳴,霧氣騰騰如搏虎,烏雲滾滾似擒龍;春則萬紫千紅,百花齊放鬥芬芳;夏則蒼松翠柏,綠蔭苒苒遍天涯;秋則層林盡染,霜葉紅於二月花;冬則白雪封山,青山變作白頭翁。龜峯山以奇、險、峻、秀的自然景觀和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景色吸引八方遊客,又因其夏季日平均氣温為23℃而成為鄂東休閒避暑勝地。

其實呢,關於龜峯的傳説亦多亦奇。其中一種傳説是説龜峯山則一個神龜變的,古代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大地寸草不生,人畜難存,年輕的神龜被激怒了,就一隻氣吞下了九個太陽,嚇得玉皇大帝急差雷公電母轟擊,才保住現在這一個。龜山下被擊落掉一塊大巖石,傳説就是當年雷公電母所為。

龜山風景區內山勢險峻,尤其是神似的龜峯在連綿起伏的羣山中拔地而起,垂直高度達300餘米,終日白雲環繞,登臨其頂,如入仙境。至龜尾延綿25公里,其間是50多平方公里的大片原始森林,需穿越數道峽谷,沿途蒼松古樹、千年綠藤遮天蔽日,野獼猴桃、山楂、毛慄、野葡萄密佈;清澈見底的山澗、溪流縱橫交錯,娃娃魚成羣遊弋其中,是一條極佳的野營爬山路線。風景區內已發現一個幾公里深的自然山洞,該山洞隱藏深山密林中,洞中常年溪流不斷,是旅遊探險的好去處。風景區內主要景點還有化主廟、衝擔石、險八腳、迎客鬆等30多處。

龜峯山人文歷史悠久豐厚,“神龜吞日”的神話將歷史帶進洪荒遠古,“柏舉之戰”的春秋吳越爭霸史實則將25_年的烽火彈指在一揮之間。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清代廉吏于成龍等歷史人物在此留下斑斑蹤影;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先後蒞臨過龜峯山這方正在崛起的土地。因此,自古便是名人雅士風雲際會的勝地,如今更是城鄉遊客流連忘返的天堂。

説到“龜峯旭日"呢,它可是此景區的一大奇觀。史書上曾對龜峯作過這樣的描繪:"每當秋高雲盡登龜山頂,望江漢披練,而於夜半觀日出尤奇,此時觀日出,只見扶桑動搖,海水吞吐,金蛇萬道,射目蕩心。"黎明時站在雁門寨上,可看到玫瑰色的天幕下,羣山活象浩浩渺渺的大海。太陽初升,如同神話裏的紅寶石熠熠生輝,霞光萬道。

上面已經説到龜峯山曾經發生的”柏舉之戰“,其實龜峯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這裏是吳楚柏舉戰場之一。傳説三國時,曹操在這裏操練過兵馬,並在峯頂化主廟前題了一副對聯:"名山名剎名僧此曰名傳,原是龜峯名勝景;古寺古人古聖當時古蹟,儼然天竺古能仁"。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曾在此大敗清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是着名的大別山革命根據地。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要登上頂端,事實上對於遊人來説,是一次考驗自己膽量的好機會。經過"衝擔石"、"險八腳"這樣的險處,寬不足一尺,下臨萬丈深淵,膽小者只能望而卻步,如能征服艱險登上,千嶂奇觀,盡收眼底,白雲繚繞,飄忽腳下,從山如丘。看來我們都有機會當上探險家哦。

這一路走來,相信各位遊客也有看到了,龜山風景區是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古有唐太宗李世民登臨龜尾御筆題寫的"能仁寺",一代文豪曹操親臨題寫的對聯(現存化主廟門楹),今有1958年董必武視察龜山的題詩:"昔日遊擊地,今為產茶區。龜峯名久着,牯嶺德不孤。燦漫紅花勝,蒙茸綠草鋪。此山藏寶物,前進莫躊躇。"

龜峯山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而且也有豐富的物產,產有獲部優產品稱號的"龜山雲霧茶",遠銷各地的白廠絲和真絲綢,還有849種野生藥材,產有地藕、苦菜、竹筍、蕨菜、白花菜等野生綠色食品,都是極好的旅遊紀念品。當地的土特產品應有盡有;龜山巖綠、竹筍、龜峯銀耳、黑木耳、香菇、天麻、龜山地藕、蠶砂保健枕、老米酒、龜峯白花菜、斷板龜、龜蛇、龜峯赤蜜、龜峯板栗、龜峯柿餅、龜石耳、龜珠砂、龜山葛粉、魔芋豆腐、神仙豆腐、慄漿粉、龜山餈粑、腐豆腐、炸豆腐、龜山魚面、魚糕、龜山吊鍋、鍋巴粥以及各種絲織製品等。有機會希望我們的遊客都能一飽口福。

解放後,龜山建成國營龜山茶場,這是一個以茶為主,茶糧並舉,農林牧副漁相結合的國有農墾企業,總場下轄九個茶葉專業大隊,三千多人,版圖面積43。9平方公里,其中茶園面積_畝,年產幹茶30多萬斤,已經形成以"龜山巖綠"茶為主的七大名優產品系列,產品遠銷東歐各國得國內19個省市區,各種茶葉產品先後二十多次在國際、國內各級茶葉評比中獲獎。龜山茶樹多分佈在海拔600至1000米的半高山地帶,山間日照時間短,氣候變幻莫測,尤其是春夏,多為雲霧籠罩。該土壤巖石風化及雜草枯枝落葉腐料後的黑色土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有機質,土壤肥沃深厚,ph值在5。5左右,年均氣温16度,降雨量在1200到13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80%,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宜茶之地。

龜山風景區是一處旅遊勝地,春季滿山杜鵑似火,蘭草吐幽,是春遊的好地方;夏季白天蒼松翠竹蔽日,夜晚涼氣襲人,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季山上野果遍地,山下一派豐收景象,正好參與農家樂;冬季滿山銀裝素裹,松濤之聲不絕入耳,可盡心探古訪幽。目前,龜山風景區內各種度假別墅隱現於松柏竹林之中,幽勝誘人,成為着名的避暑消夏勝地。新的龜峯勝地正張開雙臂,迎接四海遊人前來探究她的神奇與壯美。

好了,遊客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如此的短暫,我們今天的龜峯山之行到這裏就結束了。在這次旅行過程中,我的工作還有很多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夠向大家説的只有—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如果來年我們有緣再次相會,我願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再見!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2

系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淮河的主要源頭。主峯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為大別山主峯之一。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有1000米以上的高峯33座,1500米以上的高峯15座。1987年,天堂寨經省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_年8月,包括天堂寨園區在內的安徽大別山(六安)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天堂寨為大別山地質公園主園區;20_年被批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天堂寨森林覆蓋率高達96.5%,位居我國風景名勝區的前列,它保留了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生態系統保持相當完整,它的資源特點可概括為四句話,這就是:森林物種珍稀,瀑布景觀壯美,山石盆景奇妙,空氣清馨宜人。

天堂寨在隋朝以前名“衡山”,唐代稱“多雲山”,明代以後改為“天堂寨”。自春秋戰國迄至新中國建立前,歷代都有英雄豪傑在此築寨練兵,反抗暴政。元至正十一年,農民領袖徐壽輝在此揭竿起義,反抗元朝統治,改“天塘寨”為“天堂寨”,從此大別山腹地就有了稱作“天堂寨”雄而博大的山峯。

天堂寨園區共有5個景區組成,即:瀑布羣景區;聖卦峯景區;白馬峯景區;造錢坳景區;峽谷景區。

天堂寨風景區有120平方公里的地域。這兒以原始次生林為主,間有奇鬆、怪石、雲海、龍潭、飛瀑,是集旅遊、療養、度假、避暑、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勝地。天堂寨兼有我國山嶽型風景名勝“北雄南秀”的兩大特點,屬於南暖温帶和北亞熱帶的過渡區。這裏是許多南方植物種類分佈的北界,又是許多北方植物種類分佈的南界,是華東、華中、華北三大植物體系的交匯點。據專家初步考察,本區有野生維管束植物173科,648屬,共計1882種。其中世界性種屬28個、少種屬77個、中國特有種屬16個。

天堂寨的主要亮點是水,其清洌甘甜,PH值為6.7,為地表一級飲用山泉水。“東南第一清白地,山是本色水是源”這是對天堂寨水的真誠讚美。天堂寨森林覆蓋率高達96.5%;它的年降水量約在2200毫米,而又地處大別山北坡,年蒸發量1840毫米,加上地形雨頻頻降落,有時一天要下幾場。因此在半徑2公里範圍內形成了五個接力式瀑布的瀑布羣景觀,華東地區實屬罕見。有詩云“踏遍黃峨岱與廬,唯有天堂水最佳”。

現在咱們的汽車就行走在去瀑布羣景區的6.3公里的盤山公路上。請大家看咱們的左前方,這是海拔1480米的白馬峯。山峯西側千米絕壁,萬丈深淵;山脊上巖石裸露,雄奇險峻。巖性為二長花崗巖。由馬鞍、馬背和馬尾構成,綿延數十里。頭部在湖北的英山縣,面對咱們的是它的臀部。有“馬尾晴雪”、“鞍峯夕照”、“蓬萊方舟”等景點。每當暴雨之後,流泉形成飛瀑,淡霧幻為白雲,白馬頓時在天空騰飛!

白馬峯的左首有馬尾平湖、仙人橋、仙人洞、瓢兒洞、擂鼓石、風動石等主要景點。特別是瓢兒洞,洞寬9米,深達18米,高約2.4米,可容納100餘人。古為兵家屯兵之地,今可作野營休息之的極佳場所。夏日,涼風習習,野花香濃;冬日,冰柱交掛,五彩繽紛。白馬峯目前正在規劃開發中,不久將揭開她那神祕的面紗供遊人探訪。

虎形地到了,這兒是進入瀑布羣景區的門户,有停車場和多處接待服務設施。此處山高林密,篁竹蕭蕭,唐朝詩人王維詩曰“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林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沿着石級前行,咱們就來到了瀑布羣景區,飛瀑龍潭是天堂寨的中心景觀。天堂寨園區斷層縱橫,花崗巖體中各類節理、裂隙發育,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崩塌滾落、流水沖刷,於峽谷中形成了一道道斷崖,為瀑布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條件。

未謀其面,先聞其聲。聽到轟隆隆的水聲了嗎?這就是瀑布羣景區中第一個瀑布——九影瀑的轟鳴。九影瀑為常年流水瀑布,瀑高71米,寬約8米,為巖性差異及斷層作用形成,瀑布底端二長花崗巖呈巖牀侵入到角閃斜長片麻巖中,下有深潭,潭面約500平方米,終年不涸,瀑布水簾凌空而下,響聲轟鳴。(瀑布是河流流經局部呈懸崖式河牀時一種河水傾瀉現象。規模較小的叫跌水。瀑布有較強的淘蝕作用)。看到此瀑咱們真切體會到了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真正含義。朋友們!站在這兒你覺得心胸特別舒爽嗎?這一帶大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6個國際單位/立方米,是一處天然森林浴之地。請大家到上面的“觀瀑亭”去看看,去河上的“逍遙橋”走走,抓緊呼吸吧,做深呼吸,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賜!

咱們繼續向上攀行。漫步在這林蔭小道上,路兩旁有非常多珍稀植物,如紫莖、雞爪槭、朵椒、天目木姜子、交讓木、四照花、白梓等等,都是非常名貴的呢!“良好的森林植被,南北方氣候的過度帶,天然混交林為主的原始森林,四季不息的飛瀑流泉”。

看,瀑布羣中的第二道瀑布—情人瀑到了,這道瀑布高44米,寬10—15米,為斷崖型瀑布,潭下可見大小不等的二長花崗巖,巖體中的大別雜巖捕虜體(捕虜體:地下巖漿在侵入過程中捕獲的周圍巖石碎塊)。此瀑水勢柔和,幾度摺疊,乘勢而下,宛如少女正在撥弄她那秀美的頭髮。有詩曰:“瀑翠相侍老,渡船修千年”。朋友們抬頭再看對面,一棵巨大的毛慄樹上,蓬蓬勃勃地生長着一棵小松樹。飛籽成林,是山區植物繁衍的通常辦法。這也是一景,咱們稱它為“節外生枝”,天堂寨的植物就是這般奇妙!

讓咱們繼續攀登。已經走過200級石階了。路旁這是劍劈石,此石高8米,中間縫隙僅10釐米。傳説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劍劈狐狸精留下的劍痕。事實是,在地質上它是巖石中一組平行的節理因風化剝蝕和重力作用而形成。(節理:巖石中產生的較平直破裂面,並且兩側巖石沒有發生相對位移或僅有微量位移)

朋友們!瀑布羣中第三道瀑布—瀉玉瀑到了,此瀑高62米,寬12米,為常年流水瀑,水流其上滾珠瀉玉,下跌至石坪上,恰似海浪翻卷白雪,站在此處,俯看綠樹染百嶂,仰視銀河來九天。

由瀉玉瀑這兒登山,線路有兩種選擇。一是左行過步雲橋,乘索道登山。天堂寨客運索道,全長1500米,上站與下站高差450米,採用單線循環固定抱索器雙人吊廂方式運載客人,在索道吊箱裏看瀑布,又是別一番景象。索道上站直達海拔1605米的天屏峯。“要看天堂風光景,神仙最愛架空行”。若大家願意體驗爬山的感覺,感受天堂寨的雄險,那咱們就繼續沿着石級前行吧!沿右首石級而上是“瀉玉瀑”的頂端,水旁的這個景點名曰:“瑤池”,為一淘蝕洞穴,橢園形,深約1米,是新構造運動的遺蹟。巖石中兩組交匯的裂隙,在流水並夾帶砂石的沖刷、磨蝕下形成旋渦,久而久之形成洞穴。

右首向西北這登山石級,是通向“龍劍峯”景區的。龍劍峯景色雄偉壯觀。咱們可以沿階直接登臨龍劍峯,但今天咱們先順着瀑布走上去,從龍劍峯下山,也給大家省點力氣。

好,咱們繼續往上走。看,瀑布羣景區的第四道瀑布—淑女瀑到了,瀑高57米,寬10—16米,為常年流水瀑布。流水順着二長花崗巖斜節理面飄逸而下,注入潭中,晶瑩碧透。水流石壁形成曲線分明的三寬二窄,宛如身着長裙的少女在林海深處起舞。

再往上攀登。咱們現在站在“聽霧橋”上,看,瀑布羣景區的第五道瀑布—銀弓瀑展示在咱們面前了。此瀑落差68米,寬11-15米,為二階常年流水瀑布,流水沿二長花崗巖斜節理面滑落而下,注入約100平方米的深潭中,潭中可見大鯢(娃娃魚),此瀑恰似一張蓄箭待發的銀弓,以綠樹繁花作掩護,正尋找欲射的目標,氣勢多麼的壯觀啊!

往上走,走過“聽風橋”。這裏便是“碓窩崗”。傳説此處為徐壽輝等農民起義軍宿營和制糧的場所。周圍松濤陣陣、泉水聲聲,好似義軍在碓窩裏加工米糧的撞擊聲,又似武士們向敵陣衝鋒的怒吼。

再往上走,便是“天坪”了。朋友們緩緩前行,可看原始森林植被垂直分佈的美妙景觀。這一大片,長的全是杜鵑花,咱們稱作“杜鵑坪”,杜鵑花屬杜鵑花科,常綠或半常綠灌木。花冠寬呈漏斗狀,玫瑰紅色,深淺不一,春(3—5月)秋(9—10月)兩季均開放,按其品種不同可分為:黃山杜鵑、天目杜鵑、雲錦杜鵑等。成彥雄《杜鵑花詩》雲:“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在林間巖際,野芳幽香,紅葩遍山,猶若錦屏,煞是美豔。

這一大片,長的全是黃山鬆,咱們稱作“黃山鬆坪”。黃山鬆為松科鬆屬常綠喬木,樹冠傘形,一年生小枝黃褐色或暗紅褐色,無毛,葉兩針一束。黃山鬆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鬆,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幹長几倍、幾十倍,由於根部非常深,黃山鬆能堅強地立於巖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雪卻依然永葆青春。

這一大片,長的全是箬竹,咱們稱作“箬竹坪”。箬竹稈高1-1.5m,直徑0.5-0.7cm,中部節長10-20cm,微具毛,節下有淡黃色粉質毛環。箬竹實用價值較高:稈可作筆桿、竹筷;葉可制斗笠、船篷及粽葉等。這一線一大片,長的全是槲櫟。咱們叫做“槲櫟坪”,槲櫟,落葉喬木,高達30米,是北亞熱帶與南暖温帶交匯的典型植物。

它們片與片之間,界線分明,整齊劃一。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啊!

走過天坪,現在咱們到了索道的上站及其兩端的天屏峯一線。天屏峯一線從盆景園——天成石佛全長3公里,原是為了防火,人工將樹木砍去留下的一條防火道,又是皖鄂兩省的分界線。“一腳踏兩省,放眼望江淮。”西南而視,荊楚大地,盡收眼底。回望東北,茫茫林海。天屏峯位於瀑布羣景區西側,索道終端,皖鄂交界處,海拔高度為1605米。站在此處,可觀賞到金獅嘯天、剪刀石、老君赴會、情侶峯、夢筆生花、神龜石、情侶龜、青蛙望月等景點。如此眾多的景觀是形成於1.3億年前的花崗巖體經長期構造抬升、風化剝蝕等地質作用形成的花崗巖峯叢地貌和象形石景觀。

順着皖鄂兩省交界線,往東可以去天堂寨主峯,天堂寨主峯大別山主峯之一,海拔1729.13米。峯體巖石為斑狀黑雲二長花崗巖。一座孤零零的山岡上有塊巨石,名叫“插旗石”,因巨石中間有一個碗口粗的石眼,記載為元末農民起義軍徐壽輝的大旗就插在那兒。由於時間的關係,咱們不去主峯了,下面我沿交界線往西行。

這一帶統稱盆景園。懸崖之間,奇鬆千姿百態;溝壑之上,異石奇形怪狀,腳下奇花異卉微微含笑。

朋友們!看,那是情侶峯,此石巖性為二長花崗巖,垂直節理髮育,為重力崩塌、風化剝蝕而成。兩石齊秀,並肩,狀似情侶。瞧,一對熱戀的情侶正在相互擁抱、甜蜜的接吻呢!再往下看,左邊前方的那塊附在山體上的巨石,那是“情侶龜”。此石巖性為二長花崗巖,垂直節理髮育,為重力崩塌、風化剝蝕而成。千年老龜也效仿情侶,已經墜入愛河不能自拔了,大小二龜成攀登狀,意欲走近情侶峯。它是花崗巖體經長期風化、剝蝕而成。大家可不要驚動它們喲,你看旁邊的那隻天蟬都不忍打擾它們,停止了鳴噪哩。朋友們!這個景點就叫“白象戲水”。為花崗巖體經億萬年的風化剝蝕而形成的象形石。

現在,咱們就到了吳楚亭。這裏,海拔高度1660米。站在吳楚亭上,江淮大地盡收眼底,花崗巖峯叢地貌雄中見奇。遠觀300度方向可見卧虎山之威,320度方向可觀鯨魚出海之奇,20度方向可看白馬峯之峻。請朋友們先看左前方的遠山,名為“金獅嘯天”,遠視形象逼真,為二長花崗巖沿節理崩塌而成。

把視線拉近一點,左下方的“夢筆生花”,別小看它,那可是一棵樹齡兩百多年的黃山鬆,頑強的紮根於巖石上,生生不息,這就是黃山鬆精神。

繼續西行,順着我右手的前方是駱駝峯,由二長花崗巖三組節理因風化剝蝕重力崩塌而成。形似駱駝,故得此名。

朋友們!請再停下腳步,看到前方那尊背依絕壁、仰視長空的雕像了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鑿就天成石佛。背依絕壁,仰視長空,正在為江淮大地百姓祈求安康。此為二長花崗巖,約1.3億年。巖石中垂直節理髮育,屬重力崩塌、風化剝蝕作用下形成的象形石。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3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裏登高峯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羣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裏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裏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裏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説。

湖北磨山的導遊詞範文5篇(五楚文化是中國周代(公元前11世紀晚期——公元前220xx年)楚人在荊楚大地上經過近千年的歷史所創立的特色地域文化,是長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與中國中原地區的黃河華夏文化並駕齊驅,共同締造中華文明。楚人經過奮發圖強,產生了包括青銅冶煉工藝、絲織、刺繡工藝、漆器、文學、美術、樂舞等在內的燦爛的古代文明成果,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湖北為古楚國腹地,根據歷史典籍和傳説,省、市政府在東湖磨山景區青山綠水間建成楚文化遊覽區。主要景點有:雄偉壯觀的楚城門,楚人進行商賈貿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樓的楚天台,比泰山的“天下第一碑”更為壯觀的《離騷》碑刻,全國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園和南國哲思園等,它們生動直觀地顯現了古楚國經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輝煌燦爛。磨山四季皆可遊覽。歲末春初,瑞雪紛揚, 磨山五百畝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豔四溢,淑女雅士,紛至沓來。四月櫻花盛開,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仲夏酷暑, 遊人入泳場消暑, 納涼倚繁蔭,採風攀山頂,夏夜篝火晚會。九月秋風高潔,看三秋桂子,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更有長年楚文化藝術節活動,編鐘磬石交鳴,楚女細腰歌舞,濃郁的楚民間風情表演, 無不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下面就讓我們坐下來,“偷得浮生半日閒”,看看茶藝表演,喝幾杯清茶吧。

[野坡嶺景區]

各位朋友,剛才我們在峽州民俗表演廳盡情領略了背山的厚重與採茶的歡快,下面就讓我們登上野坡嶺,走進山上人家,去體驗一次山裏人的真實生活。

野坡嶺

沿着台階蜿蜒而上,看着路兩邊的花草樹木,聽着清脆的鳴叫聲,相信各位朋友會有“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的真切感覺。各位朋友,大家請看前面的大石上刻有“野坡嶺”三字,這就是進入野坡嶺景區的第一道關口。據當地老人們講,原先這山坡嶺上人煙稀少,加上樹茂林密,經常有野豬、獾子、麂子、兔子等野獸出現,故名野坡嶺。而如今,住在深山裏面的人家陸續搬遷到峽江邊上,這裏成了上山勞作的必經之路,走的人多了,也不再是荒郊野外了,但這一帶卻保留了“野性”十足的勞作和生活習俗。

施鹽坡

沿着台階繼續登山,路兩邊的植被越來越茂密,這一帶就是“施鹽坡”了。從這裏到平善壩一帶背山面江的山坡,過去人稱“施鹽坡”,實為“私鹽坡”。這個名字大約起源於清代。據史書記載,清初規定,宜昌只准銷淮鹽。川鹽入境,以走私論處,並於雍正年間,在平善壩設川鹽卡,進行捕緝。據傳,在平善壩橫江設有鐵鏈條,天黑後將鏈條從江水中絞起鎖江,以防船隻偷渡。由於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資,川鹽運鄂又是順江而下,因此,儘管官府嚴禁川鹽入鄂,但從四川偷偷運進的私鹽還是不少。鹽販通常先與湖北買主聯繫好,把鹽偷運到石牌一帶,請“背腳”沿着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路,將鹽從江邊背到山頂,繞道出峽後,設法過江進城出售。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個山坡叫“私鹽坡”,後避諱“私”字才傳為“施鹽坡”。

峽江揹簍

過去,山民們在這條路上運輸貨物,全靠雙肩和揹簍,人們將背鹽和背貨進山的人稱為“背腳”,也就是“腳伕”。峽江兩岸,崇山峻嶺,山隔水阻,老百姓世代與高山相伴,也與揹簍結下了不解之緣。過去,這裏是一片揹簍的世界,大背、小背、扁背、腳背、花背、三鬥背、五斗背,種類繁多,樣式精巧別緻。小夥、姑娘、老人、小孩,不論上山還是下山,都揹着揹簍,穿行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之間,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姑娘出嫁,要織“洗衣揹簍”作陪嫁,洗衣揹簍小巧玲瓏,蔑絲細膩,圖案別緻,花紋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勞的“招牌”;女兒生孩子,孃家要送一個“娘揹簍”(又叫“兒揹簍”),作為斟“粥米酒”禮行。揹簍成長筒形,腰小口大,專門用來背孩子;摘苞谷則用“高揹簍”,它口徑粗,腰細,底部呈方形,高過頭頂,象倒立的葫蘆;砍柴、扯豬草要用“柴揹簍”,它蔑粗肚大,經得住摔打。用揹簍必用打杵,有了打杵,隨時可歇肩。在道路兩旁,有許多天然的土石坎,可以墩背子歇肩,叫“懶凳”,但總趕不上打杵方便。打杵形如丁字,常叫“丁字打杵”,有的還在打杵腳上釘有鐵箍和鐵釘,一杵一個窩,用以防滑,所以又叫它“鐵打杵”。背腳要歇息時,隨時可用丁字打杵將簍底撐上,人作半卧勢,以稍事休息。揹簍,在山裏人看來,就象沙漠駱駝,江河之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揹簍,是峽江人民適應特殊地理環境的產物,是歲月的積澱,智慧的結晶,也是一副優美的民俗風情畫。多少年來,峽江人在此上山下山,來來往往,揹負着辛酸與苦楚,也揹負着喜悦與豐收,背出了三峽人特有的自信與剛強。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雖然無法親身體驗背揹簍的滋味,但經過這段台階的攀登,相信大家早已體驗到了背腳者的辛酸與沉重。

孤亭

各位朋友,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亭子名叫孤亭,大家可在這裏休息一下。亭子外邊的這塊石碑上,刻着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扇子峽》一詩:“絕境慰人心,誰家住玉岑?亂雲生翠竇,密雪灑青林。高閣臨空豁,孤亭陷邃深。定知非俗士,槽急不容尋”,“孤亭”的名字就是從詩中第六句而來。南宋著名詩人陸游遊覽三峽時,被這裏的秀麗風光所吸引,他觸景生情,揮豪寫下了這首詩。站在孤亭,向四周望去,遠處羣山蒼茫,雲霧繚繞,近處桔林簇簇,炊煙裊裊,腳下大江奔湧,百舸爭流,一幅巨大的峽江山水風光圖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目及千里,思接千載。

孤亭,還是中觀石令牌的絕佳之地。站在這裏,放眼望去,巍峨的石令牌矗立江邊,氣勢非凡,它與身後的山體有一道裂縫,寬3米有餘。據説是大禹治水時用神斧所劈,誰知石令牌堅不可摧,只劈開一道裂縫。從山頂上看,石令牌與其身後的山體恰似人的鼻子,因而此山叫石鼻山,南宋建炎年間峽州夷陵郡曾設治於石鼻山,達六七年之久。

天下第一桃

各位團友,大家請看道路左邊,這裏有“天下第一桃”桃園。石牌一帶,氣候宜人,土壤呈酸性,自古就為產桃之地,歷史上多有詩文吟唱:“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桃花飛綠水,三月紅江邊”等等。但由於歷史原因,歷史上桃花盛開的美景,已名不符實了。三峽人家風景區在開發和建設中,成功的引進了北京農科院培育的優良品種——大富豪雪桃,栽植面積達10多畝。這種桃花花期長,花瓣大,花色鮮豔,掛果週期長,從春季開花至冬季採果,長達200天左右,桃果在生長期呈青、黃、玫瑰紅三種顏色的神奇變換,令人驚歎!該桃果子大,平均單果重250克左右,最大的可達800克,因而被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譽為“天下第一桃”。該桃的另一獨特之處是為反季節水果,春季開花直到冬季方可摘果,期間花開花落,顏色變化,桃果滿枝又為峽江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沿着石板路前行,穿過一片樹林,十幾棟高低錯落有致的土屋出現在我們眼前,這就是山上人家了。屋上蓋着石板瓦或小青瓦,牆上掛着蓑衣、斗笠、揹簍,屋頂炊煙裊裊,四周鳴犬相聞,桔林掩映的田間不時傳來野味十足的峽江情歌。隨着腳步的移近,不知各位朋友有沒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山上人家民居

各位朋友,這種獨特的民居就是人們所説的“吊腳樓”,朋友們可能只從電視上見到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山上人家的這種“吊腳樓”,被現代建築學家稱為“杆欄式建築”。峽江一帶地勢險峻,房屋多依山勢而建,木質結構,房前屋後,竹林芭蕉簇擁。遇到高坎地勢,則要立柱或築牆,才能與正屋跑平合檐,故稱“吊腳樓”。其獨特之處是前低後高,側面有走廊,後面有陽台,俗稱“走馬轉角樓”。一般分為上下兩層或三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堆放雜物,還可防止毒蛇猛獸侵襲。吊樓有大有小,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大户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吊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由於臨江,地勢險要,一户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個層次,似台階一樣。步入山上人家,幾步台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個原始淳樸的屋子,進入屋子,穿過一道門,又一架台階把你引入另一處居室,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九曲八折,遮遮藏藏,外人進得去,卻難走出來。在這些老屋裏走一走,便可領略到峽江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着地營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而屋頂上的遮蓋物,也是大有講究的,有蓋泥瓦的,也有蓋茅草、石板和青瓦的,各有所喜,也各有其説。蓋泥瓦的人家會説“黃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蓋茅草的人家會説“茅草屋裏臘肉香”;蓋石板的人家會説“石板底下有福享”。但這都體現了峽江人民的樂觀、風趣和對生活的熱愛。走上吊腳樓,檐角高翹,曲廊盤繞,舉目四望,風光如畫,大有空中樓閣之詩畫意境,有詩讚歎道:“奇山秀水妙寰球,山上人家美盡收。吊腳樓上枕一夜,十年作夢也風流。”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5

神奇龜峯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瑰寶,也是景區標誌性的奇特景觀,它是由一塊巨大的裸露花崗巖石形成的山體,俊俏挺拔、氣勢宏偉,海波1260米,堪稱世界地質奇蹟。説到龜峯山的來歷,相傳在遠古時代,龜峯山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海里有一隻龜經潛心修煉千年終成正果,神龜用它修來的千年道行為人間疾苦的人們行善,一次不小心得罪了玉帝之子—太陽,被貶落人間化成一座大山,就是今天的龜峯山,從此神龜就在這裏日日夜夜守護着這一方的人們。大家請往我手指的地方看去,神龜昂首問天,好像正在張大嘴要吞掉天上的太陽一樣。神奇的傳説為龜峯山塗抹了神奇的色彩,也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裏不僅有天然神龜,還可以頌龜、觀龜、賞龜、品龜、飲龜、食龜等以龜為文化核心的長壽文化。

龜峯山是長壽山:一是從龜峯到龜尾全場16公里,寬7公里,方圓100多公里,人稱“天下第一龜”;二贖是動物界壽命最長的動物,自古作為長壽、健康、吉祥的象徵;三贖峯山有“天然氧吧”、“綠色寶庫”之稱,景區森林覆蓋率95%,生態環境一流、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四是遊客來這裏可以吃山野菜、喝山泉水、飲巖綠茶,白天登山旅遊,晚上看民俗演出,心情愉悦,延年益壽;四贖峯山民風淳樸、勤勞善良,有着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這裏您能看到老人們即使年老體邁,仍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輕微的農活,看到他們那種樂觀的情緒、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態及濃厚的愛心,您會想要和他們一起去生活、去勞作、去運動、去鍛鍊當地還流傳一句順口溜:“經常運動,百病不碰”。到了冬家家户户,烤兜子火、喝老米酒,享受着“兜子火,老米酒,除了皇帝就是我”的自由自在神仙般的生活。智者壽,仁者壽,這就贖峯長壽的奧祕吧!

我們賞完龜峯勝景,接下來前往千年古寺—能仁禪寺。能仁禪寺,原名普化寺。始建於漢桓帝年間,是我國佛教最早的寺院之一,解放前毀於兵火之中。相傳曹操曾朝拜能仁寺,並親筆撰寫了“名山名剎名僧此日名傳原贖峯名勝境,古寺古人古聖當時古蹟儼然天竺古能仁”這一千古傳頌的楹聯,既讚美了龜峯山仙景,又表明了對能仁禪寺的景仰推崇之情,充分證明佛教聖地能仁寺在當時已頗具名氣。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征戰中原,也曾遊幸龜峯山,並在能仁禪寺留下千古佳句。其鼎盛時期,寺內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及寮房等近百間,僧眾達千餘人。東晉仁法禪師、唐代真應禪師、虛應禪師、靈應禪師、宋代圓喜禪師、明代道一禪師、修一禪師等高僧大德先後在此住持,香火一直旺盛。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能仁寺第一期工程——玉佛殿!這座殿是20xx年4月動工興建,採用仿唐式二重檐古代建築。一樓是念佛堂,施僧人和信眾唸佛修行之用。中間供奉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左邊的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她們協助阿彌陀佛弘揚西方淨土的修行方法。二樓是玉佛殿,因為殿中供奉的是由緬甸白玉精雕而成的釋迦牟尼佛像而得名,這尊佛像高達4米,重達15噸左右,是我們華中地區第一大玉佛!大家可以進來禮拜一下,保佑大家吉祥平安!釋迦牟尼佛的左右的是“苦行第一”的迦葉尊者,右邊的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他們侍奉釋迦牟尼佛的兩邊。在殿內的左邊是“普賢菩薩”,她象徵是真理,她的座騎是大象,寓意吉祥、謹慎、穩重!在殿內的左上角是“文殊菩薩”,她象徵的是大智慧,她的座騎是獅子,寓意佛法的威嚴,如果我們的香客是學生的 或者家裏有讀書或要考大學的一定要來拜拜文殊菩薩 心誠則靈 確保金榜題名!

殿內釋迦牟尼佛神態和善、安寧,大家可以進來禮拜一下,保佑大家吉祥平安。如果大家有心,不防為能仁禪寺的重建出份力捐款積德,不在多少,為家人祈求平安,佛曰:瑬一縷黃金,蓄財富,取之不盡,福相隨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6

《興山縣誌》載:“昭君臨水而居,恆於溪中浣手,溪水盡香 ”、“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濁相間,作碧膩色,兩岸多香草”,故名“香溪”。香溪源即香溪河的發源地,它北距木魚鎮約5公里,著名詩人徐遲曾於此親書“香溪源”三個大字。相傳這裏曾是炎帝神農氏當年採藥時的洗藥池。池水盡得百草之精華,盡融神農之精神,故渴飲香溪水不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香溪源頭,奇峯競秀,林海深處,雲遊霧繞。林間野花競放,山中溪河縱橫。這幽谷清溪,香花遍野的靈秀之地,是溪水終年飄香的真正原因。有人用四句話總結説:碧水源流長,神農百草房,佳人傳美名,香溪水更香。

香溪源景區北距木魚鎮4公里。香溪源是長江西陵峽北岸的一條重要支流,它是一條地下河,發源於海拔2800米的風景埡。香溪源東源出於龍口河、長方河,流長45公里,匯入興山縣東河後注入香溪;西源出於木魚河、當陽河、九衝河、流長68.5公里,匯入興山西河後注入香溪。此處香溪源指的是西源,它源於木魚河中上游西岸的跳架溝。跳架溝位於金猴嶺以東,由鄭家包北西500米處暗河泉流形居,泉流在溝腦一深潭中湧出,清亮碧綠,穿林越谷瀉入木魚河,它是香溪的主要源頭。這裏水質純淨,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飲用甘涼。香溪源景區北距木魚鎮4公里。香溪源是長江西陵峽北岸的一條重要支流,它是一條地下河,發源於海拔2800米的風景埡。香溪源東源出於龍口河、長方河,流長45公里,匯入興山縣東河後注入香溪;西源出於木魚河、當陽河、九衝河、流長68.5公里,匯入興山西河後注入香溪。此處香溪源指的是西源,它源於木魚河中上游西岸的跳架溝。跳架溝位於金猴嶺以東,由鄭家包北西500米處暗河泉流形居,泉流在溝腦一深潭中湧出,清亮碧綠,穿林越谷瀉入木魚河,它是香溪的主要源頭。這裏水質純淨,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飲用甘涼。

每年三月,當香溪河畔桃花盛開的時候,可以在香溪水中看到一種淡紅色的魚,此魚身分四辨,形似桃花,故名桃花魚。傳説中,昭君在回鄉省親後,臨別時依依不捨地在船頭,昭君手彈琵琶向親人告別,悠揚婉轉的琴聲,傾訴着心中的依依眷戀。琴聲中,兩岸桃花紛紛飄落水中,隨着琴聲化作桃花魚。魚羣圍着船兒,一直護送昭君遠去。

香溪源頭,奇峯競秀,林海深處,雲遊霧繞,林間奇花異草競相開放,山中溪溝縱橫,伴隨着草木的芬芳。可見這幽谷清溪,花香遍野的靈秀之地,才是溪水飄香的真正原因。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7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裏登高峯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羣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裏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裏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裏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説。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8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麻城龜峯山風景區的導遊,今天很高興由我帶領大家一同走進麻城,一同走進龜峯山,一同走進那美譽神州大地的杜鵑花海。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正在崛起的中部新興城市——麻城,是一座紅色古城、杜鵑花城、交通新城、特產名城。它位於長江中游,湖北省東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中段南麓,全市版圖面積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多萬。麻城歷史悠久,人文厚重,自隋開皇十八年設縣治至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明代的麻城是全國文化中心之一,有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李贄寓居麻城著書講學16載,有136名文武進士入朝為官,史稱“麻城現象”;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麻城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麻城“孝感鄉”為明清移民聖地;近代的麻城是“黃麻起義”策源地,中國紅軍之源,誕生了紅四軍、紅二十八軍兩支中國紅軍主力部隊;當代的麻城是武漢城市圈旅遊服務基地和大別山旅遊門户城市,20__年4月,我們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從此“紅杜鵑,美麻城”紅動春天,天下聞名;麻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麻城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別山,面向大武漢。一市跨三省,樞紐通天下。其中縱跨大江南北的京九鐵路、大廣高速與橫貫神州東西的滬漢蓉快速鐵路、滬蓉高速四條國家高等級主幹幹道在麻城呈“井”字交匯,麻城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節點城市;麻城資源富集,物產馳名,已形成汽車配件、旅遊服務、商貿物流、優質農產品加工、高素質勞動力培訓“五大基地”,全市特色農業形成了“中國菊花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中國油茶之鄉”、蔬菜產業、畜牧產業、桑茶藥產業等“三鄉三業”。麻城可謂享天時之惠,佔地利之優,得人和之盛。近年來,麻城經濟社會邁上了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全省縣域經濟進位最快的縣市之一。

麻城杜鵑

近年來,麻城市委、市政府對發展旅遊事業的高度重視,逐步在全市形成“三山一村一線一大片”的旅遊板塊,已成功打造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龜峯山、麻城烈士陵園,國家森林公園—五腦山,國家地質公園—九龍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杏花村,中華巨龍—明山水庫等經典景區,今年四月又一張靚麗的名片“中國映山紅第一城”花落麻城。作為全市旅遊事業的龍頭—龜峯山,已走出湖北,叫響全國,面向世界。一路上我們不知不覺已來到了龜峯山風景區。景區自20__年開發建設以來,先後獲得了:國家AAA級景區、國家AAAA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省級先進旅遊景區、省級優秀旅遊景區、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面積最大的古杜鵑—映山紅羣落、靈秀湖北十大旅遊新秀。這些成績的取得,被眾多媒體稱為“龜峯山速度”、“龜峯山現象”。

龜峯山是長壽之山,杜鵑之山。它位於麻城東部山區,距離武漢市區120公里,麻城市區27公里。主要由神奇的龜峯、雄偉的龜背以及形象逼真的龜尾等九座山峯組成,最高海拔1320米,規劃總面積73.6平方公里,從龜峯到龜尾全長16公里,寬7公里,人稱“天下第一龜”。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隻昂首問天的巨型神龜而得名龜峯山。龜峯山禹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他的位置恰好處在大別山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北坡是南温帶針葉與落葉混交林景觀,而南坡則是北亞熱帶綠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年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氣温16℃,7月份最好氣温為23℃,盛夏時節是避暑納涼的休閒勝地。景區以奇、險、峻、秀的自然景觀和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景色吸引八方遊客。春天,看漫山遍野的紅杜鵑、看龜峯旭日、踏青;夏日,休閒避暑,品巖綠新茶、看民俗風情表演;金秋,山上萬紫千紅、層林盡染,賞紅葉、登高、採野果兒,其樂無窮;冬季,在銀裝素裹的白雪世界裏踏雪尋梅。景區主要景點有神奇龜峯、萬畝杜鵑花海、杜鵑花王、千年古寺—能仁寺、抗日石刻、唐王龍牀、迎客鬆、升子井、春秋古戰場—雁門寨、世界杜鵑盆景園等三十多處,有大小賓館70多家,日接待遊客6000多人。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9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

東湖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是全國首批命名的44個名勝風景區之一,同時也是首批獲國家4a級景區其一。它於1982年11月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其岸線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漁舟盪漾,青山環繞,是我國最大的城中湖。

東湖的湖面遼闊,煙波浩渺,素有99灣之稱。東湖有大小山巒34個,連綿起伏,高低錯落。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東湖的水,水碧如藍。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波在它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它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裏登高峯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羣山,能體會到各種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裏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寶庫”之譽,同時這裏也是花的海洋,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漫山遍野花開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接不暇。

經過30多年的建設,現在東湖四周已有 亭、台、樓、閣和各種建築設施70多處,可謂是亭台樓館金碧交輝,園林花囿爭芳竟豔。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被,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是東湖風景區的四大特點。東湖依自然環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珞紅、吹笛和磨山六個景區。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磨山景區,民間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説,那麼磨山三面環水,六峯逶迤,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劉備祭天台遺址。磨山原名磨兒山,是沿湖羣山中的主要山脈,山上松林蒼翠,曲徑幽深,奇石崢嶸,古洞幽邃。磨山站峯以東頭的山峯最為秀麗,此峯形圓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風景區主要分為植物專類園和楚文化遊覽區,植物專類園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園、櫻園、盆景園等13個專類園,以園林觀賞為主,體現了江南藝術的特色。楚文化遊覽區位於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國古代楚國的中心地區,武漢則處在其中心腹地,在此開闢楚文化遊覽區,旨在弘揚中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展現絢麗多彩的楚文化。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楚文化的門户——楚城門,它是參照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城門設計的。楚國是最早修築長城並設立城門的諸侯國之一。楚國稱長城為“方城”,根據楚人喜臨水居高的特點,楚城門選擇在依山傍水的要津上,其設計古拙,氣勢恢弘。整個城門由水門、陸門,城牆,望樓、箭樓和烽火台組成。城上的雙闕望樓透出了城門特有的靈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鳥架骨演變而來的雙鳳脊飾傲居望樓頂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該城全長105米,高為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與高處的烽火台相連,另一端直插水中與水師城門相交,具有楚地山鄉澤國的特色。

一堵城牆並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開放融合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的基礎。楚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但從來不固步自封,從來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師夷夏之長的目的在於創新,楚人敢於打破陳規,向自認為不合理的事物挑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是楚人的一種性格,最後上升為以蔑視既存,敢於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精神。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點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換的場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楚市”二字了。我們現

在看到的這個楚字很像是由兩個樹木的木字中間加一個足字組成的,似在表明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意思,的確,楚人立國之初,偏僻狹小,但他們並不滿足偏安一隅,終於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而成為泱泱大國。楚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於其開拓進取的精神。楚人不以處蠻地而自卑,敢於在逐鹿中原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展露自己的鋒芒。

來到楚市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風貌,街市錯落,黃牆黑瓦,紅漆門柱,青石小道。在這200多米長的街市上,採用吊腳樓式的建築,店鋪林立,遊人如織,據説土家族所居住的吊腳樓就是沿襲了這一傳統,具有鮮明的楚文化風格。楚文化的物質方面主要表現為漆器、木器、絲織刺繡及工藝品、老子和莊子的哲學、屈原的詩歌、莊子的散文、美術和樂舞等內容。在這裏,我們可以買到各種具有楚地.特色的旅遊商品,大家儘可自由選購。

逛完了楚市我們便可以看到前面的楚才園了,楚才園是以楚文化典故為題材建造的大型雕塑羣,共有圓雕12組,大型浮雕2組。該園以雕塑藝術和磅礴氣勢而獨具風格,每一組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反映了楚國8XX年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歷史進程,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

現在我們看到的物品叫做鳳標,其鳳體淨高7.2米,共用黃銅15.8噸,兩鳳站在百獸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華美.楚先民以鳳為圖騰和吉祥物,他們把鷹、鶴、燕、孔雀等鳥類的美好特徵集合起來,創造了他們理想中的仙鳥——鳳。因此,鳳被譽為真、至善、至美的象徵。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而這做鳳標則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陽、崇尚火種、鍾愛鳳的楚文化真諦。

我們現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遊覽區的標誌性建築——楚天台了。楚天台是按楚國章華台“層台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級台階設3個休息平台,寓意“三休乃至”。楚天台“層階巨殿”,高台聳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築面積2260平方米,是一個外五內六的建築。其基座利用山形,建台兩層弧形坡道,似兩道彩虹給遊人以“登雲而上”的升騰感。楚天台內有荊楚文物、工藝品、楚國名人蠟相展、編鐘樂舞演出。在這裏,我們可以一邊歇歇腳,一邊盡情欣賞、體味楚文化浪漫、瑰麗、詭異的風韻。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0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武漢東湖風景區!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麼要求可儘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

在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而在我們武漢,則有美麗的東湖。在到達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東湖的概況:東湖是國家首批命名的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它的面積大約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所以又有99灣之稱。那麼大家看到車窗外東湖廣闊的湖面,優美的風景,大家一定想知道東湖是怎麼形成的吧?東湖瀕臨長江,在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這一片江湖之間,發育着一片沖積平原,在堤內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

每當汛期的時候,長江水位上漲,水就流入這片凹地,等到汛期結束,枯水季節來臨時,水又無法外瀉。於是,久而久之,在窪地內的積水就形成了現在的東湖。事實上,在1949年以前東湖並沒有現在這麼漂亮,那個時候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政府就對它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和改造,正如大家現在所看到的一樣,現在的東湖,已經是人們休閒度假,迴歸大自然的好去處了!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後,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的各個地區,可是後來卻一度消失了。所以它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水杉和恐龍一樣,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了。

可是幸運的是,1945年我國的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現了水杉林區,併成為了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現,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用它的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徵熱情奔放的武漢人民。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的耀眼。

繼續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蒼翠的竹子和松樹,大家看到前面石砌的護坡了嗎?護坡上面的“鬆坡”二字是東坡居士所寫。所以大家可以在石刻旁邊拍照留念,這樣就可以把東坡居士的真跡免費帶回家了!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雲鄉。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就是聽濤遊覽區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説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非常熟悉,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所熟知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他而來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剛開始楚懷王十分信任他,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後來屈原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而被放逐到了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後,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

當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國家的滅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羅江以身殉國了。現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的仿木結構,它的平面其實是一個正方形,非常的有特色。在行吟閣裏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哪位朋友想要深入地研究屈原這位偉人的話,裏面的這些珍貴的資料可千萬不要錯過了,我相信它對您的研究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話呢,眼前的這尊塑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是行吟閣的一個標誌,通高達6.8米,塑像再現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後悲憤鬱結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

由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了一個山形的長廊。由於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後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遊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後,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而這裏的小橋號稱

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淡水魚著稱,而説到魚啊,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有名。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其實在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期,吳王想從建業遷都武昌,有一個叫陸凱的人以“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而到解放後,毛同志經常到武漢來視察,在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讚賞有加,他的《水調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傳開了。

請大家再跟隨我往前走,我們看到的這座保留着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叫做“長天樓”,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裏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會有一種“落霞與孤鶩起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長天樓的名稱正是來自於王勃的這句詩詞。

在長天樓右側是魯迅廣場,那裏有魯迅的半身塑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嗎,剛才遊覽的行吟閣剛好的聽濤區的南面,而魯迅廣場正好在北面。一個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一個紀念新文化運動先驅,一南一北,正好遙相呼應。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如此的短暫,我們今天的東湖之行即將結束了,我們這個臨時的大家庭也即將分散到大江南北,在這裏我感謝大家在今天的旅程中對我的支持和配合,我工作的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以便下次再見時,可以為各位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再見了各位。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與西塞山有關的故事,題目是《鐵索橫江之戰》。

在我們黃石市區的不遠處,沿江水東去的方向,有一座山名叫“西塞山”,十分雄偉。相傳,秦始皇途經黃石時,一座大山擋住了他的去路,於是,秦始皇揮動趕山鞭,將這座山劈成了兩半,一半順江而下,流至陽新縣的富池江畔,取名為半壁山,一半留在原地,即今天的西塞山。當然,這是一個神話傳説,但西塞山以橫卧江面,斷江插浪的險要,而成為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這已經是歷史的事實。自東漢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有一百多次較大規模的兵爭都發生在這裏,其中著名的戰例有:“孫策攻黃祖”、“周瑜破曹操”、“鐵索橫江”、“李自成大戰清軍”等等。下面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鐵索橫江”的故事。

公元280年,即晉太康元年、三國末年,晉國在滅亡蜀漢後,晉武帝司馬炎積極為消滅吳國作準備,他詔令益州刺史王浚修舟艦,練水師。太康元年二月,晉武帝開始了他的滅吳計劃。王浚率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成都出發,順江而下,沿途幾乎所向披靡,兵不血刃就奪取了夏口、武昌等要塞。吳軍依仗長江天險,在西塞山等處江面設置障礙。他們借用西塞山的地勢,在江面上拉起了條條鐵鏈,在江中密密麻麻地插上了許多的鐵錐,企圖封鎖大江,阻止王浚的船隊向吳地進發。王浚獲知情報後,針對吳軍在江上所設置的障礙,迅速組織兵力,找來材料紮起了無數個大木筏,在木筏上用稻草做了一些人,並讓他們身披豈甲,手持兵器,用此來矇騙吳軍,還讓會游泳的士兵藏在筏內,順江而下。當木筏遇到水中的鐵錐時,這些鐵錐都紮在木筏上,把這些鐵錐清除得乾乾淨淨。然後,王浚的水師又紮了許多火把,在火把上灌了很多的油,把這些火把都堆在木筏上,密集的木筏鋪滿了整個江面,緩緩向鐵鏈駛去,當這些木筏一接近鐵鏈,王浚的水師就點燃這些火把,澆滿油的火把立即“闢辟啪啪”地燃燒起來。這時,江面上風很大,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頓時一片火海,雄雄的烈火很快就把橫鎖在江面上的一條條的鐵鏈熔斷。吳軍望着他們苦心設置的障礙被王浚的水師一一清除乾淨,不禁膽戰心驚,喪魂落魄,鬼哭狼嚎,潰不成軍,紛紛舉旗投降。吳國就這樣,最終走向了滅亡。這一戰徹底結束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這一仗已經過去了一千七百多年,可江還是這條江,山還是這座山,“山形依舊枕寒流”,但它沉澱着深厚的歷史底藴,這些使它變得更加神祕,更加美麗,也更加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黃石的孩子,熱愛我們黃石的這片山河。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城武漢遊覽觀光,我是來自春秋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姓楊,大家叫我小楊就可以了,非常高興這次能陪同大家共遊武漢,希望在我的陪同下能使各位的武漢之行能玩的開心,遊的盡興。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風景怡人的東湖,利用路上這段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東湖的概況。

東湖位於武漢市武昌區的東郊,是國家重點的風景名勝區,它整個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就佔了33平方公里,它相當於是杭州西湖的6倍。雖然東湖不如西湖聞名,但它秀美的山水,濃郁的荊楚風情吸引着國內廣大的遊客,東湖的自然風光相當優美,湖水澄清,青山環繞,樓亭點綴,而且它的湖岸線非常曲折,所以又有“九十九灣”之稱,東湖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這是因為東湖屬於亞熱帶氣候,再加上充沛的雨量和光照以及優越的地理環境,從而也就孕育出了東湖豐富的植物資源,這裏現有各種樹木植物370多種,一年四季不斷的開放。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分別展示了東湖四季不同的林木美景,其中,東湖的梅花和荷花更是聞名全國,它們不僅數量多,而且栽培技術和研究水平也居全國領先地位。為此,中國花卉,盆景協會才專門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和“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設在東湖。

東湖沿湖依次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區,但它主要的景點是集中在聽濤區和磨山區。等會兒,我們馬上將要遊覽的景區就是磨山區了。

説話間,我們已經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了,現在大家看到在我身後的就是磨山區的大門了,來到這裏,您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裏會叫做“磨山”呢?關於這一點其實有兩種説法,第一種就是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經在這裏搭台祭天,後來他看到這座小山就象磨盤,於是就給它起名叫“磨兒山”;這第二種説法就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説的是大將關羽在這裏打獵時,不慎將他的一頂六角帽遺忘在草叢中,到了第二天,這頂六角帽就長成了六峯山,也就是現在的“磨山”了。説到這裏,大家是不是對磨山又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呢?下面就請隨我到裏面去感受磨山怡人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楚風楚情。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兩層的樓亭就是有名的朱碑亭了,它高20米,屬於飛翅形的亭樓,在亭上掛的這塊匾額是郭沫若先生題的,上面不僅有“朱碑亭”三個字,還有朱德先生最喜歡的蘭草圖案。再亭前立着的這個碑呢,就是朱碑了。它上面刻有朱德同志於1954年視察東湖時題的詞,其中尤為讓我們自豪的就是這句:東湖暫讓西湖美,今後將比西湖強。這不僅是朱德同志對東湖的肯定,同時也道出了東湖巨大的開發潛力,雖然時至今日,東湖的名聲仍沒有超過西湖,但它仍以秀美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享譽國內外,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德先生的願望算是實現了。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3

菩提島原名石臼坨島,位於河北省樂亭縣西南近海,是華北地區的第一大島,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為2.09平方公里,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際觀鳥基地。

自古以來,社會名流、文人墨客,常到海上觀光攬勝,稱石臼坨島為“孤懸海中的世外桃源”。前清學者黃佾有一篇《石臼坨賦》,其中寫道:“石臼坨島,清秋濤洶洶,春水溶溶,夜月沾碧,朝曦浴紅。賈舶漁舟,出沒乎其外,琳宮梵宇羅列其中。泉既甘而覺爽,亦古而堪風。論臼坨之勝糜筆舌而能窮。”説到“坨”,其實這完全是樂亭人的一個習慣稱呼,當地百姓都把高出地面的沙丘、土崗成為“坨”。因“坨”字寓意狹小,如今的石臼坨與面積廣博的海島名實不符,遂取原為佛教聖地,島上遍生菩提樹之內涵,改為“菩提島”。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座三孔拱形石門,三拱相連,以中間的拱最高。山門上刻有兩副對聯,請看上聯:風帆沙島皆人間奇境,雲影波光造玉宇瓊閣,橫批是:菩提島,取義菩提島上自然風光俊美之意。這是原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墨跡。我們再看另一聯:“晨鐘暮鼓抑揚大海潮音,蟹火魚燈掩映一天月色”。這是硬筆書法協會祕書長陳子恆先生所提。

下面看我們的左前方有一座涼亭,這是駐蹕亭。相傳當年唐王李世民御駕東征,一路旗開得勝,但在燕南戰役中,唐軍兵敗潰軍南逃至大清河畔,水勢兇猛,幾次爭渡均未成功,便沿河南進,到了入海口處,水淺沒裸,有的地方露出河牀,唐王便率兵過河,但這裏全是淤泥,下水的軍卒被陷。此時,敵兵已向河邊追來,唐王一籌莫展,仰天長歎道:“想我李世民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大江大河都曾渡過,難道今日該我死於如此小小泥河不成?”這時,海中眾多螃蟹聞訊趕來,密密麻麻地架起一座蟹橋,唐王一見大喜過望,催動坐騎,帶領部下馬踏蟹橋登上海島。

回頭看時,敵兵正欲踏橋追趕,唐王心急如焚:“眾位神蟹,趕緊撤掉蟹橋!”螃蟹卻前堵後塞,撤散不開。唐王急忙指揮:“眾位神蟹,不要擁擠,趕快橫着爬呀。”螃蟹立刻橫向爬開,蟹橋消失,敵兵無計可施。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説,但我們知道螃蟹確實是橫行的。也許是當年螃蟹不敢違抗聖旨造成的吧。據説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島上駐蹕十九日,故該島又叫十九坨,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島上建了“駐蹕亭”!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4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蕩蕩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羣。

武當山以宏偉的建築規模著稱於世。現有古建築羣均採取皇家建築法式,統一設計佈局。其規模的大小,間距的疏密都恰到好處,達到時隱時現、若明若暗、欲揚先抑、前呼後應、玄妙超然的藝術效果。國務院於1982年公佈武當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稱:武當山古建築工程浩大,工藝精湛,成功地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猶如我國古建築成就的展覽。北宋大書畫家米芾將之譽為“天下第一山”。

玄嶽門:武當山的玄嶽門是三間四柱五樓式仿木石結構建築,高十二米,寬十二點四米。它代表着道教所信仰的“五城十二樓”,即這個地方是等侯和相遇神仙的場所。而道家又以人的喉管為“十二重樓”穴道,故又寓意此地是陰陽交界處,為武當山第一道神門,被稱為仙界第一關。在武當山有“進了玄嶽門,性命交給神”的説法,意思是説,凡人進了這神門仙界後,是生是死,是福是禍,就由不得自己了。

復真觀:又名“太子坡”,相傳是淨樂國王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玄武大帝—十五歲入武當山-時最初居住的地方,又因其意志不堅在返回家的途中,被紫氣元君用“鐵杵磨針”點化,復又上山-,因而得名復真觀的。

坐落在武當山主峯一天峯柱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20xx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樑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説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

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杆台,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牆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羣峯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峯上,具有“天上瑤台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20xx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

美麗湖北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就好人們常説的那樣,相逢就是緣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麗的江城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非常榮幸。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儘管提出來,我們將盡力為您解決。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來你的放心、開心。

今天我將帶大家起遊覽武當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那裏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道教文化。

武當山位於湖北丹江口市境內。面臨碧波盪漾的丹江口水庫,背依蒼莽千里的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這裏風景秀麗,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錦,夏季高山聳翠,秋天金桂飄香,冬季白雪皚皚。不管我們什麼時候來,都能欣賞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話説“天下名山佛佔盡”,而在武當山卻是道教一統天下。傳説武當山金頂原來被無量佛佔着,後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雲遊到此,看到這裏羣峯林立,主峯天柱峯高聳入雲,周圍七十二峯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峯朝大頂”的奇觀。真武大帝相中了這塊寶地,便到天柱峯找無量佛商量借地,並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他所要不多就答應了,沒想到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峯頂走了八步,一步100裏,八步竟佔走了整個武當,從而贏得了永久居住權,武當山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場地。

武當道觀從唐貞觀年間開始修建,到明永樂年間達到高峯。這裏的建築充分利用自然,採用皇家的建築方式統一佈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之列,成為全世界的瑰寶。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當道教,調集軍民工匠30餘萬在此大興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煉的故事,用十餘年的時間建起了三十三個大型建築羣落。建築線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峯頂,連綿四十華里,面積一百六十萬平方米,宮觀庵堂兩萬餘間。他在這裏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護他這個北方起兵奪位的皇帝。據説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圓圓的臉龐,批發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樂皇帝的模樣塑造出來的。所以民間流傳有“真武神,永樂相”的説法。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當山名聲大震,成為我國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遊人香客到處觀光朝拜。

另外,這裏不僅是道教的香火勝地,還是武當拳的故鄉。中國武林歷來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的説法,許多人都是未識武當山而先知武當拳。武當拳的創始人相傳是名帶著名道士張三丰,

這點我想喜歡武俠的朋友可能通過小説了解了一些。據説他在這裏修煉的時候看到鶴與蛇爭鬥的情景,受到啟發,領悟出了太極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為武當派的開山祖師。

説了怎麼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武當山腳下,請各位帶好隨身物品下車,開始我們的朝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