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區導遊詞(精選6篇)

吉林市區導遊詞 篇1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與省重名的城市。全市總面積2.7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765萬平方公里。現轄4個城區、1個縣、4個縣級市。全市總人口430萬,其中城區人口159.8萬多人。

吉林市區導遊詞(精選6篇)

吉林市有着悠久的歷史,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年吉林市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滿語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城市四面環山,三面臨水,自然景觀得天獨厚,有“北國江城之稱” 。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區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譽為四大奇觀的吉林霧凇更是冬日的奇芭。

吉林市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物產富饒,工農業飛速發展。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個以化學工業、電力工業、機械製造為主的工業城市,有“化工城”的美稱,同時也是北方的交通樞紐。

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烏拉街滿族風情,阿拉底村、興光村朝鮮族風情,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吉林作為塞外北國的一顆璀燦明珠正在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城市!

松花湖是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我國大型人工湖之一,國家重要風景名勝區之一。融山、水、林、崖為一,以廣闊幽深、自然古樸為特色。春天滿山鵝黃白帆點點;入夏青山滴翠綠水雍容;金秋山染五色湖產琳琅;冬季瘦峯素裹冰清玉潔,北國風光一眼收。

拉法山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峯"之説,有穿心洞、滴水洞、長仙洞和通天洞等多處天然石洞。

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重達1770公斤的一號隕石,在吉林市隕石雨博物館展出。隕石博物館現收藏隕石標本共138塊,碎塊達3000餘塊,系1976年3月8日降落於吉林市郊的隕石雨。

吉林市現在已成為東北地區旅遊線上熱點城市。吉林市的旅遊線主要有:一江三湖通天池(松花江、松花湖、紅石湖、白山湖、長白山天池)的自然山水線、民俗風情線(朝鮮族、滿族風情)和霧淞冰雪線(乘雪撬、賞霧、溜冰滑雪、看冰燈、彩燈、河燈)三條線。

吉林市位於中國東北長白山餘脈的松花湖畔,地處長白山向鬆遼平源過渡地帶,氣候四季分明。美麗的松花江呈"S"形流經市區。四面環山、三面臨水,故有"北國江城之稱"。吉林市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國唯一與省重名的城市,全國甲級開放城市和全國30個特大城市之一,是經國務院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

吉林市區導遊詞 篇2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全國唯一的市與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市是國務院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甲級開放城市和全國32個特大城市之一。? 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偏東,幅員面積24894平方公里,總人口422.8萬人,有23個少數民族。

吉林市歷史悠久,氣候宜人。公元14至19世紀,吉林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清末、民國時期和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會城市。吉林市有着悠久的歷史,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年吉林市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滿語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城市四面環山,三面臨水,自然景觀得天獨厚,有“北國江城之稱” 。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區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譽為四大奇觀的吉林霧凇更是冬日的奇芭。

吉林市資源豐富,物產豐繞。土地、水利、礦產、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水利資源藴藏量較大,是全國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量達到3679立方米。

吉林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隨處可見,松花湖和龍潭山鹿場被列為國家級景點。吉林市還是冰雪體育旅遊城市,冰雪體育設施在國內處於一流水平,城區內有兩座滑雪場,多處旅遊雪場。中國吉林霧凇冰雪節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地方大型旅遊節慶活動之一。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烏拉街滿族風情,阿拉底村、興光村朝鮮族風情,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吉林作為塞外北國的一顆璀燦明珠正在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城市!

吉林市區導遊詞 篇3

吉林省簡稱“吉”,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中部。吉林省在全國的位置主要體現為三個大約2%: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95%;人口2749.41萬人,佔全國的2.04%;20xx年末 GDP 達到10530.71億元,佔全國的2.23%。現轄1個副省級市、7個地級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山管委會,60個縣(市、區)。 [1]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點,可以概括為“一箇中心”、“兩個基地”、“三個優勢”。

“一箇中心”——吉林省地處由中國東北地區、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和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構成的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積極支持的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中居於重要地位,具有發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優越區位條件。

“兩個基地”——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吉林省加工製造業比較發達,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為三大支柱產業,醫藥、光電子信息為優勢產業。吉林省地處享譽世界的“黃金玉米帶”,是著名的“黑土地之鄉”,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多年來,吉林省糧食商品率、人均糧食佔有量以及人均肉類佔有量居全國第1位。

“三個優勢”——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態環境和重要資源具有相對優勢。全省每萬人中擁有科學家、工程師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均居全國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3%。吉林省擁有自然保護區36個,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蓋率達43.4%,東部地區達到70%以上,是國家生態建設試點省。吉林省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油頁巖、硅灰石、火山渣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開發潛力巨大。

吉林市區導遊詞 篇4

吉林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北界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處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地處東經122-131度,北緯41-46度之間。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750公里,南北寬600公里。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

林業、草原資源:吉林省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長白山脈連綿千里,素有"長白林海"之稱。全省林業用地面積972.26萬公頃,佔全省土地面積的51.37%,列全國第12位;其中林地面積797.67萬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的82.04%,列全國第8位。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為8.6億立方米,列全國第6位;森林覆蓋率為42.5%。全省最高點為長白山白雲峯,海拔2691米。西部草原,地處鬆嫩草原中心,是我國著名的草原之一,以盛產羊草而馳名中外,生長以多年生根莖禾草和叢生禾草佔優勢,屬平原草甸草場類。也是國家北方商品牛、細毛羊主要產地之一。吉林省草原可利用面積達437.9萬公頃,主要集中於西部和東部地區。吉林西部是歐亞草原的最東端,水源豐富,草質良好,是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是吉林省畜牧業發展基地。

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豐富,發現的礦藏136種。已探明儲量礦產93種,開發利用75種。有22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五位。其主要礦產種類有:煤保有儲量近21億噸,石油剩餘可採儲量11399.0萬噸,鐵礦石保有儲量4.6億噸,金保有儲量列全國第13位;油母頁巖、硅藻土、硅灰石等10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位,蝕面用輝長巖、二氧化碳氣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鉬、鍺保有量列全國第三位,石油剩餘可採儲量居全國第6位。非金屬礦產是吉林的優勢,出口的產品基本上是非金屬礦物原料及其產品。硅灰石、硅藻土、膨潤土、耐火粘土等可充分保證開採。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儲量也很豐富。

野生動植物:山地資源豐富,尤以長白山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為最。吉林省是聞名中外的"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的故鄉。靈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頭蘑、田雞油等都在國內外很有影響。長白山區有植物資源23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900多種。藥用植物多達870餘種,可食用的植物200多種。可供工業利用的優良樹種有紅松、長白松、魚鱗松、水曲柳、黃菠蘿、核桃楸、紫椴等。山葡萄、五味子、越桔、山楂等是釀酒原料。野生蜜源植物達300多種。擁有陸生動物資源達437多種,其中珍貴的皮毛動物有梅花鹿、紫貂、水獺、猞猁、東北虎、金錢豹、花尾棒雞等;名貴藥源動物有馬鹿、麝、熊、獾子、田雞、林蛙等;經濟利用價值較高的有野豬、狍子、山雞等。

農作物:吉林省土質肥沃,特別適宜種植糧豆、油料、甜菜、煙、麻、薯類、人蔘、藥材、水果等各種作物。播種面積為395.9萬公頃。糧食人均佔有量、糧食商品率、糧食調出量、玉米出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吉林省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玉米,大豆,水稻等。吉林省的松遼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世界著名的玉米帶。

旅遊資源:吉林省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在省會長春市內有偽滿洲國舊址,有淨月潭森林公園、長影世紀城、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汽車城和長春電影製片廠。有象徵文化城市的吉林大學、長春光機學院、長春大學等大專院校。有以名門飯店、香格里拉飯店為代表的五星級酒店服務場所多處。在吉林市有龍潭山高句麗山城、北山公園、豐滿松花湖;敦化的六頂山渤海古墓羣;延吉的城子山山城;位於長白、安圖、撫松三縣境內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有天池、瀑布、温泉羣及大峽谷;通化的靖宇陵園;集安的丸都山城,洞溝古墓羣,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將軍墳",好太王碑;農安的遼塔;伊通火山羣等等。

吉林市區導遊詞 篇5

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與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滿語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吉林市有着悠久的歷史,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吉林市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甲級開放城市和全國32個特大城市之一。

吉林市歷史悠久,氣候宜人。公元14至19世紀,吉林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清末、民國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會城市。

吉林市資源豐富,物產豐繞。土地、水利、礦產、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水利資源藴藏量較大,是全國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量達到3679立方米。經過50年的發展,吉林市已經成為以化工、電力等行業為主,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吉林市還是全國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總產量達到261萬噸。近年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吉林市把展現山靈水秀、風光優美的城市風格作為城市建設的總目標,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以造型別致的建築物為點綴,從整體上提升了吉林市的城市形象,向世人展示了古老江城的勃勃生機和多姿多彩的魅力。

鮮明的山水風光特色和深厚歷史文化底藴的吉林市,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發展空間廣闊。松花江低迴慢轉,呈S型穿過市區。四面被龍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嶺環抱,如神話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拱衞,還有西團山、東團山兩座古文化遺址遙遙相望,山水之勢,天造地設。環繞的羣山和迴轉的江水,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吉林市具備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滿、白山、紅石三個水電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為國家級旅遊區,吉林霧凇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龍潭山鹿場被列為國家級旅遊景點。

吉林市是歷史文化名城,在市區有1742年修建的東北最大的孔廟--吉林文廟;有佛、道、儒三教雜揉的北山古廟羣;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達摩崖石刻;有充滿神祕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隕石,還有地方特色濃郁的傳統民族風情。

吉林市是我國頗具代表性的冰雪體育旅遊城,城區內有冰上運動中心,北山、朱雀山旅遊雪場,松花湖和北大湖滑雪。當你翩然於雪野山色之中,定會領略山的奇偉,雪的浪漫,飛索凌空,雪道縱橫,羣山連綿,莽莽蒼蒼。投入這大自然的懷抱,猶如進入銀色的夢幻之境。

吉林市區導遊詞 篇6

吉林省簡稱“吉”,省名源於吉林市,省會長春市。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

吉林著名旅遊景點:長白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吉林霧凇;松花湖;吉林北山寺廟羣;朱雀山;長春淨月潭;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偽滿皇宮博物院;吉林官馬溶洞。

吉林屬於温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暫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漫長寒冷,是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每年的12月開始到來年的2月都可以有幸看到霧凇,最佳觀賞時間是12月底-2月初。

吉林省位於中國東北中部,處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腹心地帶。北接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轄長春市1個副省級市、吉林市1個較大的市、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6個地級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電影文化旅遊,吉林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和電影城是重要的旅遊資源。汽車產業旅遊,吉林是中國最早、最大的汽車生產、科研基地,在全國已有廣泛的影響。目前,由淨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合資將建成汽車博物館,並大力發展汽車展示、汽車科普、汽車娛樂等項目,建成多功能一體化的汽車文化公園。第一汽車集團已開放汽車生產線,它將成為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