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導遊詞(精選11篇)

仙都導遊詞 篇1

鼎湖峯,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面臨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

仙都導遊詞(精選11篇)

雲霄,譽為“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更奇的是在這峯頂上還有一個小湖,湖裏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傳,這就是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而去的地方,這湖就是被鼎所壓塌而成,故稱“鼎湖”。唐白居易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天下奇觀。大家看,鼎湖峯右側有一小石筍、高40.7米,小而尖,與鼎峯峯一大一小相映生輝,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峯,傳説這就是黃帝的兒子小昊化成的,他辦完父親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親煉成的金丹埋在崑崙山下,帝位傳給黃帝之孫昌意後,毅然回到縉雲山中,永遠和當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們再到鼎湖峯腳下看,這一根根長得如針,顏色翠綠的草就是龍鬚草,當地人把龍鬚草織成草蓆,叫“龍鬚席”,這龍鬚席具有冬暖夏涼、安神養性、並能防治皮膚病等特點。其實,它的藥理作用還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峯,洞口面溪,形如古鏡,古又稱“鏡巖”。有泉水從洞中石縫裏滲出,注於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質清淳甘涼,久蓄不腐,相傳軒轅黃帝曾用此水煉丹。飲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壽,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復飲此水80餘年而仙化,唐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有詩為證。我們來看投資者為他們的詩所立的石碑。我們從仙水洞內往北50米,看步虛山下面有幾條東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巖溝,如車輪壓碾痕跡,傳説這是黃帝乘龍車登步虛山的轍跡,叫“軒轅轍跡”。

仙都導遊詞 篇2

黃帝即位之時,有云之應,因此設置了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為春官,叫青雲;管軍事的為夏官,叫縉雲;管治安的為秋官,叫白雲;管營造的為冬官,叫黑雲;官中央事務的叫中官,叫黃雲。黃帝在加強國家管理的同時,又開始抓生產、治五氣、藝五種、勸民農桑,在種植、紡織、造字、造車、作樂、作舟、作弓矢、算數、築城、測氣象等方面均有發明,開啟了中華民族5000年之文明。黃帝為尋求控制陰陽、養育百姓、富邦強國的長生之策,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渡黃河跨長江,得到崆峒山仙人廣成子與黃山仙人容成子的指點,找到了奇峯異石、山水神秀的洞天福地縉雲仙都,遂安營紮寨,在仙都鼎湖峯鑄鼎煉丹。待六六三十六天後,金丹煉成,萬眾歡騰,鸞鶴飛舞,仙樂響亮,在繚繞鼎湖峯周圍的五彩祥雲中,飛出一條五爪神龍,迎接黃帝上天。黃帝給自己的兒子與五官的大臣們交代完後事,遂馭龍登天。當神龍離地數尺時,附近的臣民見黃帝登龍昇天,也慌忙攀住龍鬚跟着上,這龍鬚哪裏經得住眾人的攀扯,紛紛斷了,並連人一起摔了下來,眾臣民不禁傷心大哭。龍鬚落地卻化成了草,人們就叫它為龍鬚草,也叫縉雲草,現鼎湖峯腳下仍長着茂盛的龍鬚草,漢司馬遷《史記》、晉謝靈運《名山記》與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均有詳細的記載。

仙都導遊詞 篇3

仙都,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蹟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閒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亦是一個山明水秀、景物優美、氣候宜人的遊覽勝地。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峯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

由於仙都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奇峯異石,千姿百態,非鬼斧神工難以辦到,歷其景者當疑入武陵之源,歷代於此築舍,隱居讀書,問仙求道者不乏其人,文人墨客多為仙都諸景吟詩作賦或刻於石或載於典,古蹟滿目,尤為景物增色不少。

4月-6月是最佳旅遊季節。 仙都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景色優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畫,加之摩崖石刻眾多,各種書法琳琅滿目,可以來此寫生,收集素材,激發創作靈感,已被授予“中國攝影創作基地”。夏季這裏山青水秀,且是好溪漂流的最好時節,可盡享山中樂趣。

此外,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仙都都將舉辦旅遊文化節。公祭軒轅黃帝、登山競技、攀巖比賽、飛渡表演、民間文藝表演等熱鬧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寧靜,另有一番風味。

仙都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仙都風景名勝區!它是一處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蹟為一體 ,以觀光、休閒、度假和科普為主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峯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巖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及鼎湖峯、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

可能大家都好奇,為什麼會叫仙都呢?就讓我為你們一一道來。相傳在唐天寶年間有很多繽紛彩雲環繞在這裏,山谷中也經常傳來震耳的樂聲。當時就有一個叫苗奉倩的刺使將這件事上報給玄宗皇帝。玄宗聽後驚歎地説:“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並親自寫下“仙都”這兩個字。從此以後,仙都就開始享有盛名了,並且一直傳到今天。就像你們所看到的這樣,仙都景色美在天然,有很多奇峯異石,千姿百態;她有桂林山水的秀麗,又有雁蕩奇峯怪石的神韻,因此有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現在,你們腳下踩着的就是仙堤了。你們看,這兩邊楊柳婆娑,用卵石鋪成的長堤是不是很浪漫呢?另外,這裏可是當地戀人拍攝婚紗照的首選之地,並且知名度越來越高了,它吸引了麗水、金華、武義鄰近縣市成千上萬對新人紛紛沓至。

其實,仙堤成為婚紗攝影外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裏欣賞鼎湖峯的位置最佳。讓鼎湖峯和練溪成為婚照的背景,共同為他們的愛情作證。寓意相愛的人彼此如鼎湖峯在水中的倒影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仙堤上有座四角攢尖的望峯亭和旁邊的水榭,既點綴了風景,又是攝影的最佳取景點。從這裏看,岸上的鼎湖峯偉岸挺立,水中的鼎湖峯又顯得婀娜多姿,隨波擺動。傍晚時,當夕陽照射的時候,岸上與溪中的鼎湖峯看起來更美了,就好像是天上的宮殿。

這裏如詩如畫,自古以來就吸引了很多名人。建國以後,也成為中央、省、地方領導的必到之處。這裏還拍過《阿詩瑪》、《絕代雙驕》、《天龍八部》 、《漢武大帝》等數十部影視劇

下面我們看的的就是晦翁閣了,傳説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曾經在這裏休息,所以就用他的號晦翁來命名。晦翁閣是一處在巖洞內人工修建而成的半邊亭閣。亭閣面積90平方米,高約6米,木結構,兩亭角飛翹於洞窟外。洞窟名晦翁洞,後山就是晦翁巖,山腳的溪很寬闊,水也深,人稱朱潭,這裏的景點均以朱熹的姓與號來命名的。晦翁巖高達幾十米,裏面有古洞。古樹長得很茂盛,是尋幽探勝的好去處,晦翁巖後的山嶴,有很多連理樹,所以是理想的戀愛定情之地。

現在你們在水邊看到的就是九龍壁了,這其實是一條帶狀的層狀節理地質構造。整條節理帶長約100米,它的整體與溪水面幾近是平行的,最低的地方和水面相距不到1米,節理帶中洞窟高低、深淺度都是不一樣的,最高的達4米,最深的也是4米。因為節理帶在懸崖峭壁間,凝灰巖性巖層狀分明,你們看它起伏彎曲,就好像是無數條龍潛伏在盤石上,所以稱為九龍壁,又叫龍崖。

現在我們來到了這座位於溪邊的四角單檐攢尖頂亭,也就是超然亭,就是超然物外,心遊閒雲的意思。它是可以遠看馬鞍山日出的觀景亭,亭底邊長2米,高5米,的全是木做成,這裏北面可以近觀天師洞,南還可以望鼎湖峯。

仙都的風景數不勝數,幾天幾夜都説不完,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這樣,這裏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這次只好説那麼多了,謝謝!

仙都導遊詞 篇5

黃帝祠宇:前面這座宏偉的建築,就是黃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縉雲堂,建於東晉,作為天下百姓祭祀黃帝的場所。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聽説縉雲山是黃帝觴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稱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並由李白的從叔李陽冰(縉雲縣令、小篆書法家)撰額“黃帝祠宇”。我們看,現在這塊匾額就是根據李陽冰的手跡所制,其真跡石碑保存在縣博物館。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為“玉虛宮”並進行擴建,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遺憾的是,到明末時,玉虛宮毀於戰火。現在我們看到的黃帝祠宇大殿是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東陽橫店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築羣,它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成為“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國南方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接下去,請大家先進入主殿,朝拜一下我們的始祖黃帝,然後再參觀殿內的匾額、楹聯、壁畫及黃帝史蹟展覽館,感受一下黃帝文化的氛圍,更多地瞭解縉雲仙都黃帝文化的內涵。

據傳黃帝在縉雲活動過的地方很多,後人為了紀念黃帝,凡是黃帝去過的地方,均以他的名號來命名。如黃帝車輦住蹕的地方叫黃蹕,後改成黃碧(現縉雲縣新碧鎮的黃碧村、黃碧街、黃碧橋頭、黃碧塘及新建鎮上黃碧等),黃帝臨時的住屋叫黃寮,黃帝曾經坐過的石叫軒轅石(步虛山上)、蹲過的洞為天堂洞(仙都山上主峯上)。中官的駐防在黃帝車輦附近,叫黃雲山(縉雲縣新碧鎮內孫後山),春官的駐地,叫青雲山(縉雲縣城北),夏官駐地叫縉雲山(即仙都山),秋浙江縉雲山一帶後,繼承黃帝的合宮並發展起來的。應該説這是古黃帝合宮(明堂)式的文化遺產。現在我們來到黃帝合宮建築最具有代表性的河陽古民居景點,請大家仔細觀察,慢慢地品味吧。

仙都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到縉雲仙都來遊玩,我是仙都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可以稱我為"小沈",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讓您度過愉快的一天,也能讓您真正感受到仙都這個仙人都市的魅力.

仙都是一處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蹟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閒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亦是一個山明水秀 、景物優美 、氣候宜人的遊覽勝地.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廓,山水飄逸,雲霧繚繞.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整個仙都的核心---鼎湖峯. 鼎湖峯壯如春筍,又像一把利劍,直刺雲天.它高170.8米,底部面積為2468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筍"。相傳軒轅黃帝在這兒鑄鼎煉丹,然後跨赤龍昇天而去.

現在我給大家介紹芙蓉峽。芙蓉峽越往裏走,峭壁越高,山谷越窄。最狹處,中裂如門,僅容一人穿過,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故叫鐵門峽。仙都的美景真是説也説不盡,道也道 不完。“小沈”我真誠地希望您能在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開心,遊得盡興!

仙都導遊詞 篇7

仙都位於浙江省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人文史蹟為一體以觀光、度假、科普為主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峯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整個風景區由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166.2平方公里。

鼎湖峯,又名“天柱峯”,東南以步虛山、仙都為屏,西北傍練溪碧水,高170.8平方米,底部面積2466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拔地而起直刺雲天,享有“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之譽。它狀如春筍,故又稱石筍。峯巔蒼松翠柏間有一個小湖泊,相傳是軒轅黃帝在此煉丹時,被鼎壓塌成湖,故稱鼎湖。鼎湖景點是整個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主要由仰峯洲、練金溪、鼎峯潭、登仙橋、鼎湖峯童子峯等組成。

芙蓉峽又稱鐵城,位於仙都九曲練溪、十里畫廊上游。自鼎湖向北溯好溪行,約五華里許到。沿途水,山野村舍,炊煙裊裊,雞犬聲聲,田園風光,清淳古樸。雄偉壯觀的芙蓉峽,三面圍抱,一谷出口,山頂似萬朵芙蓉競相開放,山壁象牆鐵壁,谷底長近百米,一道通天,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仙都的天然風景真美啊!那些奇峯異石使人留戀,那些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使人陶醉,那些離奇多趣的神話令人神往......讓我們來欣賞仙都風光的美妙,細細品味仙都文化的精髓吧!

仙都導遊詞 篇8

大家好,現在我該給大家説説仙都與黃帝文化聯繫最密切的幾個旅遊主景點:

鼎湖峯,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面臨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雲霄,譽為“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更奇的是在這峯頂上還有一個小湖,湖裏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傳,這就是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而去的地方,這湖就是被鼎所壓塌而成,故稱“鼎湖”。唐白居易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天下奇觀。大家看,鼎湖峯右側有一小石筍、高40.7米,小而尖,與鼎峯峯一大一小相映生輝,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峯,傳説這就是黃帝的兒子小昊化成的,他辦完父親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親煉成的金丹埋在崑崙山下,帝位傳給黃帝之孫昌意後,毅然回到縉雲山中,永遠和當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們再到鼎湖峯腳下看,這一根根長得如針,顏色翠綠的草就是龍鬚草,當地人把龍鬚草織成草蓆,叫“龍鬚席”,這龍鬚席具有冬暖夏涼、安神養性、並能防治皮膚病等特點。其實,它的藥理作用還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峯,洞口面溪,形如古鏡,古又稱“鏡巖”。有泉水從洞中石縫裏滲出,注於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質清淳甘涼,久蓄不腐,相傳軒轅黃帝曾用此水煉丹。飲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壽,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復飲此水80餘年而仙化,唐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有詩為證。我們來看投資者為他們的詩所立的石碑。我們從仙水洞內往北50米,看步虛山下面有幾條東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巖溝,如車輪壓碾痕跡,傳説這是黃帝乘龍車登步虛山的轍跡,叫“軒轅轍跡”。

黃帝祠宇:前面這座宏偉的建築,就是黃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縉雲堂,建於東晉,作為天下百姓祭祀黃帝的場所。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聽説縉雲山是黃帝觴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稱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並由李白的從叔李陽冰(縉雲縣令、小篆書法家)撰額“黃帝祠宇”。我們看,現在這塊匾額就是根據李陽冰的手跡所制,其真跡石碑保存在縣博物館。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為“玉虛宮”並進行擴建,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遺憾的是,到明末時,玉虛宮毀於戰火。現在我們看到的黃帝祠宇大殿是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東陽橫店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築羣,它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成為“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國南方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接下去,請大家先進入主殿,朝拜一下我們的始祖黃帝,然後再參觀殿內的匾額、楹聯、壁畫及黃帝史蹟展覽館,感受一下黃帝文化的氛圍,更多地瞭解縉雲仙都黃帝文化的內涵。

據傳黃帝在縉雲活動過的地方很多,後人為了紀念黃帝,凡是黃帝去過的地方,均以他的名號來命名。如黃帝車輦住蹕的地方叫黃蹕,後改成黃碧(現縉雲縣新碧鎮的黃碧村、黃碧街、黃碧橋頭、黃碧塘及新建鎮上黃碧等),黃帝臨時的住屋叫黃寮,黃帝曾經坐過的石叫軒轅石(步虛山上)、蹲過的洞為天堂洞(仙都山上主峯上)。中官的駐防在黃帝車輦附近,叫黃雲山(縉雲縣新碧鎮內孫後山),春官的駐地,叫青雲山(縉雲縣城北),夏官駐地叫縉雲山(即仙都山),秋浙江縉雲山一帶後,繼承黃帝的合宮並發展起來的。應該説這是古黃帝合宮(明堂)式的文化遺產。現在我們來到黃帝合宮建築最具有代表性的河陽古民居景點,請大家仔細觀察,慢慢地品味吧。

河陽古民居,位於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煙灶八百,人口三千,是縉雲縣西鄉最大村莊之一。河陽朱氏祖先非常重視風水文化,在民居建築上運用得相當完美。村外地形為五龍搶珠,兩條坑水成“八”字形,把古村包圍,恰似護城河。村內明溝暗渠,出水流暢,道路縱橫交錯,條條相通。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動輒18間、28間、38間,亦有10間、13間等,至今尚有院落40多個。其道壇的佈局大多采用四合院廳堂樓層式,有三面樓、四面樓之分。屋面雙披,四周青磚砌築。有的前後數幢相連,中間以弄堂、封火牆、馬頭牆分隔。弄堂兩端設雙披小門,成封閉式,具有很強的防盜防火功能。住宅分大院和伙房兩部份。大院為户主居住區,內有寬敞的庭院,中軸線上為前廳、後堂(中堂)。前廳為過廳,後堂(中堂)作半敞式,俗稱師間,後壁正中是掛名人書畫,兩側設神龕。每逢節慶,婚喪大事,院內各家多在中堂祭拜祖先,宴請賓客。庭院四周為卧房,走廊貫穿全院,兩端設闢門、庭院天井精選鵝卵石,鋪築多種圖案,四角砌花壇種植花卉,樓層由兩廂設樓梯登臨。伙房位於大院後部或兩側,為幫傭生活區,屬井樓式建築,有小天井,由走廊闢門進入大院。

河陽民居不僅外觀宏偉秀麗,而且內飾的工藝也非常精湛。其雕樑畫棟、廊下、門窗、牛腿均以東陽木雕裝飾,題材以松柏、垂柳、梅花、桃李、牡丹等植物和白鶴、麒麟、奔鹿、走馬、蝙蝠等動物為

主,中堂兩側卧房花窗透雕,有宮室、園林、羣羊等豪華圖案,有的還鑲嵌“松柏當窗秀,芝葉入室香”,“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一類微雕楹聯,其工藝令人歎絕。

乾隆、嘉慶年間,史稱清代盛世,河陽朱氏大財主在構築豪華民居的同時,還掀起修建祖祠之風。至今保存下來的大小祠堂有十五幢。在同一村中這一姓多祠的現象,全國罕見。其中,虛竹祠最為壯觀和精美,據説設計雕刻畫紙在蘇州花了三年時間,後由東陽木匠精心雕鑿而成,其人物栩栩如生,走獸呼之欲出,花卉猶在怒放,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是我國建築藝術的瑰寶。

各位朋友:黃帝文化是仙都風景區的靈魂。縉雲仙都黃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今天的介紹,只能使大家對仙都黃帝文化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謀求各位常來仙都,大家一起來進一步挖掘深化,發揚光大仙都黃帝文化。謝謝大家!

仙都導遊詞 篇9

麗水市位於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閩兩省的結合處,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50萬。全區現轄麗水、龍泉二市及縉雲、青田、遂昌、雲和、慶元、景寧、松陽七縣,是浙江省面積最大而人口最稀地區。麗水市古稱處州,始名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至明洪年間,演成處州府。現行政公署駐地:麗水市城關鎮,因其形酷似蓮花,故稱蓮城是浙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麗水市山清水秀、古蹟眾多。龍泉的鳳陽山、慶元的百山祖、遂昌的九龍山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風光美不勝收。縉雲仙都的鼎湖峯、鐵城、青田的石門洞、麗水的通濟堰、龍泉的哥窯大窯遺址、松陽的延慶寺塔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是一生態旅遊休閒度假避暑勝地。麗水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甌江水系橫貫全區,雨量充沛,氣候濕潤,自然條件優越,其中森林、水能、礦產、野生動物等四大資源均佔全省首位。

麗水市物產十分豐富,著名的香姑、筍乾、木耳、惠明茶、白蓮、黃花菜、曬紅煙、柑桔、雪梨等農副產品,在全國農業博覽會上獲得多塊金牌。龍泉寶劍、青瓷、青田石雕等工藝美術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金筆、羽絨製品、鳥籠、木製玩具、洗滌用品、鞋革等新興工業產品和工藝產品深受中外顧客的讚譽。麗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樞紐。金温鐵路已經開通運行,330國道橫貫境內,麗浦、麗龍等11條省道幹線組成骨架,已形成高級和次高級公路為主幹的公路運輸網絡。麗水擁有兩座500噸泊位的温溪港,貨輪可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香港、澳門。麗水機場也正在籌劃當中,良好的交通條件正在形成。

仙都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仙都風景名勝區!它是一處以峯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蹟為一體 , 以觀光、休閒、度假和科普為主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 級旅遊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峯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巖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及鼎湖峯、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

可能大家都好奇,為什麼會叫仙都呢?就讓我為你們一一道來。相傳在唐天寶年間有很多繽紛彩雲環繞在這裏,山谷中也經常傳來震耳的樂聲。當時就有一個叫苗奉倩的刺使 將這件事上報給玄宗皇帝。玄宗聽後驚歎地説:“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並親自寫下“仙都”這兩個字。從此以後,仙都就開始享有盛名了,並且一直傳到今天。就像你們所看到的這樣,仙都景色美在天然,有很多奇峯異石,千姿百態;她有桂林山水的秀麗,又有雁蕩奇峯怪石的神韻,因此有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現在,你們腳下踩着的就是仙堤了。你們看,這兩邊楊柳婆娑,用卵石鋪成的長堤是不是很浪漫呢?另外,這裏可是當地戀人拍攝婚紗照的首選之地,並且知名度越來越高了,它吸引了麗水、金華、武義鄰近縣市成千上萬對新人紛紛沓至。

其實,仙堤成為婚紗攝影外景地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裏欣賞鼎湖峯的位置最佳。讓鼎湖峯和練溪成為婚照的背景,共同為他們的愛情作證。寓意相愛的人彼此如鼎湖峯在水中的倒影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仙堤上有座四角攢尖的望峯亭和旁邊的水榭,既點綴了風景,又是攝影的最佳取景點。從這裏看,岸上的鼎湖峯偉岸挺立,水中的鼎湖峯又顯得婀娜多姿,隨波擺動。傍晚時,當夕陽照射的時候,岸上與溪中的鼎湖峯看起來更美了,就好像是天上的宮殿。

這裏如詩如畫,自古以來就吸引了很多名人。建國以後,也成為中央、省、地方領導的必到之處。這裏還拍過《阿詩瑪》、《絕代雙驕》、《天龍八部》 、 《漢武大帝》等數十部影視劇

下面我們看的的就是晦翁閣了,傳説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曾經在這裏休息,所以就用他的號晦翁來命名。晦翁閣是一處在巖洞內人工修建而成的半邊亭閣。亭閣面積 90平方米,高約6米,木結構,兩亭角飛翹於洞窟外。洞窟名晦翁洞,後山就是晦翁巖,山腳的溪很寬闊,水也深,人稱朱潭,這裏的景點均以朱熹的姓與號來命名的。晦翁巖高達幾十米,裏面有古洞。古樹長得很茂盛,是尋幽探勝的好去處,晦翁巖後的山嶴,有很多連理樹,所以是理想的戀愛定情之地。

現在你們在水邊看到的就是九龍壁了,這其實是一條帶狀的層狀節理地質構造。整條節理帶長約100米,它的整體與溪水面幾近是平行的,最低的地方和水面相距不到1米,節理帶中洞窟高低、深淺度都是不一樣的,最高的達4米,最深的也是4米。因為節理帶在懸崖峭壁間,凝灰巖性巖層狀分明,你們看它起伏彎曲,就好像是無數條龍潛伏在盤石上,所以稱為九龍壁,又叫龍崖。

現在我們來到了這座位於溪邊的四角單檐攢尖頂亭,也就是超然亭,就是超然物外,心遊閒雲的意思。它是可以遠看馬鞍山日出的觀景亭。亭底邊長2米,高5米,的全是木做成,這裏北面可以近觀天師洞,南還可以望鼎湖峯。

鼎湖峯,行狀就好像是春筍,直衝天,它高 170.8 米,頂部面積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積為 2468 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筍”。峯巔有很多蒼松翠柏,中間蓄水成池,相傳是我們的始祖軒轅黃帝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的地方。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個天下奇觀。

芙蓉峽,從鼎湖峯沿好溪上還要行走三四公里,它兩邊峭壁通體都是黑的,整座山體又好像是鋼鐵鑄成的石城堡。越向裏面走,峭壁就越高,山谷也越窄。最狹的地方,中間裂開就像門,只允許容一個人穿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所以叫鐵門峽。電影《阿詩瑪》中,阿黑張弓射穿山崖的鏡頭就在這裏拍攝的。入內又是一洞天,四周有高崖圍着,中間綠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吃紫芝的地方。塢內有屋基,是明代四位高人結廬隱居的遺址。

鼎湖峯旁邊的小石峯,它高40.7米,尖尖似筍,俗呼小石筍。鼎湖峯半腰有一圓洞,像人的肚臍。這小石峯高可和肚臍平,好似媽媽身下的兒子,所以又稱童子峯。近代海寧幹人俊作的詩説“大石氣蓋世,小石樂天真。天真不可復,大石誤千春。

接着我們看到的就是仰止亭,據清六峯樵客《仙都小憩圖》記載:在童子峯外練金溪旁,大約是明代建成的,為遊人瞻仰鼎湖峯雄姿的地方,後來荒廢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台灣同胞李延品、舒壽福兩位先生捐款重建。新亭是重檐十二柱式,黃帝合宮形,有古樸典雅之感。“仰止亭”和亭內的對聯分別是李英和吳亞卿寫的。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倪翁洞,又叫初陽谷,相傳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這裏而得名。你們看這些石刻,都是唐、宋、元、明、清、民國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洞中留下的。多達60多處呢,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由當時任縉雲縣令、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另外,還有米篩洞、問漁亭、仙女照鏡、老鼠偷油,獨峯書院等景觀。

順着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步虛山了。它是鼎湖峯的後山。東西走向,東接着高天坪,西面是石筍漏,南面是下官坑,北面可以看到板堰,海拔高364米。步虛,其實是道家名詞來的,即是道教齋醮中道士在醮壇上邊贊誦邊步行的儀式動作。它的西頭原本是和鼎湖峯是一體的,形成於白堊世晚期,後來經過流水的沖刷和寒暑風化(垂直節理),才慢慢自然崩塌分離,形成許許多多尖柱狀的石柱。

仙都的風景數不勝數,幾天幾夜都説不完,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這樣,這裏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這次只好説那麼多了,謝謝!

仙都導遊詞 篇11

鼎湖峯,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面臨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雲霄,譽為“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更奇的是在這峯頂上還有一個小湖,湖裏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傳,這就是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而去的地方,這湖就是被鼎所壓塌而成,故稱“鼎湖”。唐白居易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天下奇觀。大家看,鼎湖峯右側有一小石筍、高40.7米,小而尖,與鼎峯峯一大一小相映生輝,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峯,傳説這就是黃帝的兒子小昊化成的,他辦完父親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親煉成的金丹埋在崑崙山下,帝位傳給黃帝之孫昌意後,毅然回到縉雲山中,永遠和當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們再到鼎湖峯腳下看,這一根根長得如針,顏色翠綠的草就是龍鬚草,當地人把龍鬚草織成草蓆,叫“龍鬚席”,這龍鬚席具有冬暖夏涼、安神養性、並能防治皮膚病等特點。其實,它的藥理作用還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峯,洞口面溪,形如古鏡,古又稱“鏡巖”。有泉水從洞中石縫裏滲出,注於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質清淳甘涼,久蓄不腐,相傳軒轅黃帝曾用此水煉丹。飲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壽,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復飲此水80餘年而仙化,唐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有詩為證。我們來看投資者為他們的詩所立的石碑。我們從仙水洞內往北50米,看步虛山下面有幾條東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巖溝,如車輪壓碾痕跡,傳説這是黃帝乘龍車登步虛山的轍跡,叫“軒轅轍跡”。

黃帝祠宇:前面這座宏偉的建築,就是黃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縉雲堂,建於東晉,作為天下百姓祭祀黃帝的場所。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聽説縉雲山是黃帝觴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稱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並由李白的從叔李陽冰(縉雲縣令、小篆書法家)撰額“黃帝祠宇”。我們看,現在這塊匾額就是根據李陽冰的手跡所制,其真跡石碑保存在縣博物館。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為“玉虛宮”並進行擴建,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遺憾的是,到明末時,玉虛宮毀於戰火。現在我們看到的黃帝祠宇大殿是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東陽橫店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築羣,它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成為“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國南方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接下去,請大家先進入主殿,朝拜一下我們的始祖黃帝,然後再參觀殿內的匾額、楹聯、壁畫及黃帝史蹟展覽館,感受一下黃帝文化的氛圍,更多地瞭解縉雲仙都黃帝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