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精選22篇)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內蒙古風情園!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精選22篇)

以蒙古族傳統歷史文化、宮遷文化和民俗文化為核心,以草原景觀為背景的特色文化旅遊項目——蒙古風情園,於20_年6月28日在呼和浩特市開工建設。

蒙古風情園是經內蒙古自治區計委批准立項,列入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優先項目。園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西北側,距市區8公里,總投資3.4億元,一期工程用地1萬畝,投資1.2億元。蒙古風情園集蒙古族建築、草原風情、歌舞表演、飲食服飾及歷史文化、宗教禮儀為一體。

蒙古風情園是內蒙古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建設工程,是由鄂爾多斯市東方路橋集團投資建設的特大型旅遊景區,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路8公里處(昭君墓北側),園區佔地1萬畝,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

蒙古風情園是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的特色文化旅遊項目,集蒙古族歷史文化、軍事文化、宮廷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化、宗教文化之大成。一期工程建設項目有:可汗宮大酒店(四星級標準)、蒙古大道、成吉思汗廣場、成吉思汗紀念堂、馬文化博物館、蒙古大汗營、蘇勒德羣、白雲塔拉、小召寺、王爺府、知青園、騰格里敖包、賽馬場、篝火台、人工湖、遊客服務中心、購物中心、遊覽交通服務中心、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浩特、草原漁村、生態停車場、甘迪爾草原等多個景點及功能區。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明確內蒙古東方甘迪爾蒙古風情園有限責任公司為該項目的業主單位,我公司根據經營需要設綜合辦公室、財務部、工程部、園林部、保衞部、市場營銷與項目研發部、經營管理部、遊客服務部8個職能部室和可汗宮大酒店、蒙古風情藝術團2個經營實體。

我公司將本着政府創造投資環境、企業市場化運作的基本原則,傾力打造中國旅遊業的名牌產品,向世界展示一個綠色的、風情萬種的蒙古風情園。蒙古風情園將本着文化經營、市場動作的基本原則,傾力打造中國旅遊業的名牌產品,向世界展示一個綠色的、風情萬種的蒙古文化旅遊聖地。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首先代表我們青年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瀋陽——內蒙古大青溝兩日遊活動,我們這次行程一共210公里,大約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到達,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麼困難的話,請隨時找我,我將盡力為大家解決,為了使大家完的開心、愉快,請大家協助我做好幾點:

1、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車中不要在車廂內走動,不要把頭或手伸出車外,以免發生危險。

2、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請大家保持車內的衞生,不要吸煙。

3、請您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車票是往返車費,不含其它的費用,並且全程對號入座。

4、請您注意我們的返城時間是明年下午1點,請大家準時到指定地點集合,最後祝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完的開心、愉快。

大青溝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內蒙境內。從瀋陽出發沿102過道至304過道途徑,新民市,彭武,內蒙甘旗卡鎮,在西行餘公里,便可到達內蒙古大青溝風景區。

提到大青溝,大家就會想到“藍天、白雲、綠地、沙漠”等美麗的圖畫,大青溝風景區就座落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

我們北方的草原共有三大類型,有呼倫貝爾草原,西林格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呼倫貝爾草原綠草茂密,“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正是在這裏的真實寫照,錫林格勒草原,牧草稀鬆,面積廣大。沙漠對我們沈城人來説充滿了神奇。科爾沁沙海現在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它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綠色長城”巨大工程的一部分,更是保衞沈城人的艱苦努力,説起“保衞沈城”是因為流沙的速度經科學測定為每年20公里,這樣用了是年的時間流沙將淹沒沈城。科爾沁沙海是遼闊的沙丘地帶。雖然正開展大規模的“綠色”工程但我們仍可觀賞到沙漠景觀。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3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我們馬上就要到達當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在此駐兵的風水寶地—金沙灣了。國家3A級旅遊區——金沙灣生態旅遊區位於烏海市政府所在地海勃灣城區北14公里,佔地面積20_公頃,與110國道、機場路、京藏高速公路緊緊相連。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像一條綵帶緊繫在它的胸前,金沙灣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局、發展改革委員會,烏海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已被烏海市政府列入“_”規劃,並被列為全國青少年生態教育基地。是烏海市“_”期間要全面建成的唯一的一個生態旅遊區。現在矗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成吉思汗騎馬掛劍征戰的雕像,它是由108塊石頭組成的,重108噸。他手中拿着的就是代表戰神的軍徽——劍狀的小蘇魯錠(又作小“蘇勒德”)。我們依稀可見當年成吉思汗馳騁疆場的雄姿。20_年張祥父子開發金沙灣時在灣內發現了成吉思汗時代的10餘種30多件文物,現在烏海文物博物館珍藏。為了紀念這位流傳千古的蒙古英雄,便樹起了這座雕塑。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大家順着我的手的方向向北看,兩根高高直立的象徵着軍徽的蘇勒德旗杆,各安一支明晃晃的三叉,叉上有日月圖形,這叫大蘇勒德,二者中間用細繩連接,上面垂掛着紅、黃、藍、綠、白五色彩旗。這些彩旗在風中嘩啦啦地飄揚,彩旗上的圖案,好像有一匹駿馬騰飛。那三叉中間的一股像箭頭、兩邊形狀酷似一張弓,如挽弓搭箭放射之狀。你立於旗下莊嚴神聖,總覺得有些神祕,以為這裏供奉着什麼神物。其實,就是長矛、旗幟、弓箭。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南征時,就是高舉着這面旗幟,用弓箭、長矛圍攻乃至消滅西夏的。後來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聖主,就把他的旗幟和武器仿製下來,豎於自家門前,逢年過節,必得祭拜,這是蒙古族通常希望興旺發達與幸福吉祥的象徵性活動的標誌。〔坎兒井〕雕像右後方的就是中國一絕——坎兒井,具有新疆特色。

據説當年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孫悟空借用牛魔王的芭蕉扇撲滅了火焰山上的大火,但是仍然高温難耐。人類為了生存,大概在千餘年前,便在地下鑿洞納涼避暑,後來又將水引入洞內,使其成了流水的通道,便起名叫坎兒井。年代最長的一口現在吐魯番地區火焰山一個山洞處的伯西哈千佛洞遺址中,全長18.5米。金沙灣的開拓者,獨具慧眼,讓它在金沙灣安家落户。把現代文明溶進了古老的井中。當你盡興地玩過了沙漠項目後,坎兒井會消去你渾身的燥熱,會把你帶進清涼的世界。〔從坎兒井出來〕在我右手方這些白色的建築就是蒙古包。金沙灣有大小20餘個蒙古包,是展示蒙古民族風情最好的舞台。

景區建有可供100餘人住宿、相當於二星級標準的別墅式賓館,內部裝修具有蒙古特色,衞生間、閉路電視等設施齊全。另外還有十頂可供住宿的蒙古包,會讓遊客度過一個又一個安詳的夜晚。中間這頂最大的蒙古包可容納200多人就餐,同時欣賞鄂爾多斯婚禮等民族歌舞節目和民族服飾表演。

來到金沙灣,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造嗎?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流傳至今的蒙古族氈帳——蒙古包。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説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4

是的,今天由我給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導遊,定會讓大家收穫驚人的喜悦。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一帶。東西長約270公里,南北寬約220公里,總面積為4.7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這裏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間。作為沙漠世界最高峯,必魯圖沙峯海拔高度為1617米,相對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峯絕對高度高出70多米,號稱“金字塔沙山”。巴丹吉林沙漠以流動沙丘為主,約佔83%。

沙漠邊緣為沙丘相連的沙丘鏈地形,起伏較低,對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為複合型沙山,相對高度為200—500米,堪稱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對高度之最。這裏還有被譽為“世界鳴沙王國”的鳴沙山,發出的響聲猶如牛吼機鳴,聲傳數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沙山間有窪地、鹽湖,但面積都很小,周圍綠洲上生長海韭菜、芨芨草等,為主要牧場。奇峯、鳴沙、湖泊、神泉、寺廟為巴丹吉林沙漠之“五絕”。兩年前,在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開展的探險旅遊網絡調查活動中,由阿拉善盟旅遊部門推薦上報的巴丹吉林沙漠被首批確定為沙漠探險旅遊地之一。

這次活動,旨在引導探險旅遊活動規範化發展,以保障廣大探險遊客的安全。國內探險遊被分為山嶽探險、沙漠探險、峽谷(洞穴)探險、漂流(潛水)探險和高原探險五大部分。全國共確定17個探險旅遊地(或項目),其中內蒙古有2處,除巴丹吉林沙漠外,另1處是庫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絕對優勢高居中國沙漠探險旅遊地之首。朋友們,讓我們在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處享受沙漠探險、瀚海觀光的樂趣吧。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現在我們乘車前往青山地質公園遊覽觀光。這裏的地質地貌以冰臼遍佈而稱奇。

冰臼,就是冰川時期留在山巖上的臼坑石窩,亦稱“巖臼”。那裏,由花崗巖形成的山體巖石經第四紀冰川作用後極具美感。從1997年開始,青山園區發現大規模“天然鍋穴”(冰臼羣)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998年8月青山園區被赤峯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8月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_年被國土資源部批准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20_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組成部分之一。青山位於經棚鎮東25公里處,地處大興安嶺的東南邊緣,峯巒疊嶂,連綿起伏近20公里。青山地形地貌奇特,地質構造複雜,山體土石分明,全境露出地層,青山主峯海拔1572米。境內主體水系為西拉沐淪河,屬地表水,是遼河的正源。青山總面積9200公頃,山頂面極為平坦,長800米,寬不到400米,呈橢圓形,北面山峯高1574米,南面最高點為1534米,巍峨壯美、景象萬千、峯巒疊嶂、林茂花繁,有“小桂林”之稱。景區系中生代發生的巖漿活動和火山噴發所形成,並有世界罕見的大規模第四紀冰川地貌遺蹟冰臼羣。青山主體渾然雄奇,遠看似神像,近看似大佛端坐,有風韻天成的實在感和神祕感。

青山真可謂山有山形,巖有巖相,景區內所發現的大規模冰臼羣分佈於堅硬的花崗巖山脊和山峯上,其分佈之廣、規模之大、特徵之明顯和保存之完好,實屬國內外罕見,堪稱“世界奇觀”和“天下一絕”。青山自20_年開發建設以來,先後建起了青山壇、洞吧、觀景台等,恢復了古石廟,可供遊人祭拜、遊覽。還修建了索道、遊步道、馬道等遊覽基礎設施。青山共有景源129處,其中特級景源16處,一級景源58處,二級景源28處,三級景源27處。主要景觀有青山壇、山頂大型冰臼羣、花崗巖峯林、山形巖相景觀、天然林景觀、高山草甸疏林景觀、野生動物景觀、植物季相、特色植物景觀、古石廟等可謂絢麗壯觀,青山象形石景觀數量堪稱國內之最。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青山,是您不虛此行的好去處。在那裏,各位不僅能欣賞到青山的巍峨壯麗,峯巒迭起,還能看到怪石林立,懸崖峭壁;尤其難得的是一睹世界奇觀——青山冰臼羣的萬千形態,領略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的奇妙。青山冰臼分佈在青山頂部,山頂平坦開闊,由北向南傾斜。四周較高,中間低窪如長蝶狀。草地與裸巖並存,而裸巖上就是冰臼的分佈地帶。當地民謠説:九缸十八鍋,不在前坡在後坡。

冰臼羣主要分佈在平緩起伏的花崗巖巖面上,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規模最大、形成最早、類型最多的“冰臼”羣。説是“九缸十八鍋”,然而青山之巔的前坡後坡又何止九缸十八鍋?這“九”和“十八”只是一種形容,究竟有多少,誰也數不清。冰臼在平面上一般分為圓形、橢圓形、匙形和不規則形。其形狀如臼如缸,如杯如桶,口小、肚大,底部平坦。大的冰臼直徑3-5米,小的十幾釐米,冰臼大小不均,深淺不一。有的光潔如洗,臼內不存任何充填物;有的只存積水,水中有小石蝦;有的臼內積土,長滿了草或白樺樹,整“盆”整“盆”地分佈在平坦的花崗巖山巔上,這些天然“盆景”獨一無二,十分美觀。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6

吉蘭泰鹽湖位於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境內,距巴彥浩特鎮北102公里,是我國境內陸中型鹽湖之一,是開展工業旅遊、鹽湖洗浴的理性場地。吉蘭泰鎮是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全鎮管轄面積4618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餘人。吉蘭泰鎮是阿拉善盟重要的鹽化工業基地,20_年建成了吉蘭泰工業園區,20_阿拉善盟確立了把吉蘭泰建成全國最大的鹽化工業基地的戰略構想。

“吉蘭泰”系蒙古語,意為六十。鹽湖總面積120平方公里,鹽層覆蓋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鹽湖呈橢圓形盆地,鹽層平均厚度3-5米,最厚達5.94米,總儲量一億一千四百多萬噸,這裏出產的食鹽,通稱“吉鹽”,以顆粒大、雜質少、味道濃等特點文明遐邇。鹽滷中除含量最多的氯化鈉以外還含氯化鎂、氯化鉀、硫酸鈉、硫酸鈣等多種化學成份。吉蘭泰鹽湖自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開始開採,至今已有269年的歷史。該鹽湖原系阿拉善和碩特旗王爺的產業,1950年收歸國有,1953年成立國有吉蘭泰鹽場,1975年建成我國第一座機械化湖鹽場,1986年建成年產5萬噸真空精鹽生產分廠,結束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長期食用原鹽的歷史,1990年建成船採船運短水輸生產工藝,1997年改製為內蒙古吉蘭泰鹽化集團、吉蘭泰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所產“銀湖”牌精製鹽為內蒙古名牌產品。

吉蘭泰鹽化集團是內蒙古大型企業集團,現有成員企業15家,員工5000多人,企業總投資17.5億元,年創利税1.4億元,屬國家一級企業、全國500強、內蒙古20家重點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湖鹽行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生產能力最大的企業。吉蘭泰鹽化工業基地是阿拉善盟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工業基地之一,主要的名優產品有:精鹽、天然胡蘿蔔素、金屬鈉等。吉蘭泰鹽湖景觀是國內少有的旅遊資源,鹽湖面積大、儲量豐富、開採、精選、製鹽等各個生產流程極具欣賞價值,也具有科普教育功能,是開展科普旅遊、工業旅遊的最佳場所。

吉蘭泰鹽池交通:從查漢灘向西南再走大約16公里就會遇到一個岔路口,向北30多公里就是去吉蘭泰!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7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晨好!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舉世聞名的元上都遺址。明媚絢麗的金蓮川草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察哈爾文化,同時,偉大勤勞的蒙古人,也在這片金燦燦的草原上留下了不朽的遺蹟!元上都就是其永恆炫赫的證明。元上都遺址,位於正藍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鎮東約20公里的閃電河北岸。元上都是元朝的夏都,與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遙隔南北。因其地處灤河北岸,又有灤陽、灤京之稱。元上都遺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從地理位置上看,元上都北依卧龍山,南臨閃電河,東、西、南為遼闊的金蓮川,河山相映,氣勢宏偉,景色秀美,確實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如前已述,公元1251年,蒙古國第三任大汗蒙哥任命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後者則立足於金蓮川,廣招天下名士俊傑,建立了蒙元史上著名的“金蓮川幕府”。為了安置豪傑學士,在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水北這塊吉祥寶地選址建城,歷時三年宮城建成,命名為“開平府”。就在這座規模宏大的宮廷之城建成的同一年,即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率大軍討伐南宋時中箭身亡於四川合州(今合川縣)。

1260年1O月,忽必烈在開平府自行召開忽裏台(蒙古語,意為會議),在部分蒙古貴族的支持下繼位為蒙古大汗,是為元世祖。即位伊始,他面臨着治理中原和處理漠北阿里不哥不臣的兩大問題。首先他率兵北上,平定了在漠北哈喇和林自稱大汗、與他唱對台戲的阿里不哥。除掉阿里不哥後,忽必烈將哈喇和林的宮帳南遷,而以自己的大本營——開平府作為“大蒙古國”初期的首都;之後,忽必烈就開始了其統一中國的宏偉大業。1263年,忽必烈將開平府升為上都;次年,又改燕京為中都。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改中都為大都 (即現在的北京)。正式確立了兩都制度(大都為正都,上都為陪都)。但在當時,忽必烈大部分時間住在上都。同年,元上都開始大興土木,進行擴建,最終形成了北方草原上規模最宏偉的一座都城,成為當時東方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之一。

元上都最初是由漢人劉秉忠設計建造的。對這次的增修,忽必烈非常重視。他仍然讓劉秉忠總負責。後者則依據傳統的城市佈局觀念,又考慮遊牧生活的特點而修繕了這座城市。

所以上都城既有傳統城市的佈局,又適應蒙古遊牧生活需要,是一座極富民族特色的草原城市。〔遺址實地講述〕總體上看,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宮城和四關城郊等部分組成。外城大體呈方形,實際上分為兩部分:自皇城北門甕城西牆起,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土牆,直抵外牆,寬約2米,使南北不能相通;北部是一片東西走向的山崗,地勢平坦,無街道,是皇家園林。南部有兩條東西大街,一條南北大街,靠近街道有不少建築。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8

鎮北堡西部影城距銀川市35公里,是在一個原始古堡的基礎上修建的。這裏保持並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渾、蒼涼、悲壯、殘舊、衰而不敗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涼感、黃土味及原始化、民間化的審美,儘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審美價值,讓電影藝術家們在這一片西部風光中心情盡興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電影《紅高梁》就是從這裏走向世界的,當它榮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金熊獎》。從此,在這裏攝製影視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目前,在這裏拍攝的影視片多達50餘部,國內外的一些影帝”、影星”、明星”大多從這裏升起,這裏也是大腕”導演們頻頻涉獵”影視片獲獎機遇的地方。鎮北堡西部影城,它誕生在兩座曾被世人遺忘的古堡中。沿公路邊的古堡俗稱老堡”,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是古代軍事要塞的兵營,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地震摧毀,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據傳説,當年明朝參將韓玉將軍準備在賀蘭山這一帶修建城堡時,曾請所謂風水先生”看過這裏的風水”,先生走遍四周,説這地方正處在賀蘭山山脈中間,有卧龍懷珠之勢”,更有一條龍脈”延伸下來,預言此處將來必出帝王將相”,於是韓玉才決定把城堡建在這裏,就成了現在的鎮北堡。古往今來這裏帝王將相倒是沒有出過,但轟動世界影壇的影視作品和明星、名導卻是出了不少。到了清代為防禦外族的乘虛而入,於是,在震毀的老堡”旁邊不到200米處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點的土城堡,這就是所稱的新堡”,它大約落成於舊堡被震毀後的兩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90多年的歷史。這種古堡,在當地俗稱土圍了”,是中國西北地區特有的覆土建築”。古代人也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牆體沒有一塊磚石,完全用黃土夯築而成。經過數百年的雨雪風霜以及人為的破壞,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邊防要塞的雄資已經蕩然無存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961年,在附近南樑農場勞動的張賢亮發現它具有一種衰而不敗的雄渾氣勢和發自黃土地深處的頑強生命力。到80年代,他平反後,第一次將鎮北堡寫進了他的小説《綠化樹》,在書中稱鎮南堡”,並將它介紹給影視界,電影《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就是在這一時期拍攝並獲得國際大獎的,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及同仁們創辦的西部影視城”、中國一絕”的鎮北堡西部影城之基地。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9

蘇木山森林公園旅遊區座落在興和縣大南山深處的蘇木山旅遊區,以其險峻的山勢,茂密的森林,紛呈的花卉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貪享自然之美的旅行者,歸者無不為其絕、其美所折服!

蘇木山屬陰山之尾,長達35公里,寬約25公里,平均海拔為1800米,森林覆蓋率68.8%,華北落葉松木材蓄積量達25萬立方米,樹木最大胸徑30公分左右,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最大的人工林場,也是內蒙古中西部區的天然植物王國。

當你沿蛇形山徑攀援而行,直上景緻迷人的最高點----望天涯。舉目四望,但見羣山疊翠,霧色縹緲,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壁畫垂掛天際。輕懈送來濃濃花香,山溪泉水叮咚作響,使人如入仙境,心曠神怡,人間一切煩情愁緒蕩然無存。

蘇木山森林公園旅遊區之雄奇,首先在天那怪石嶙峋,形態各異的山巖巨石。登臨絕頂,縱眼四望,細究山形,有的酷似羅漢張臂喜迎賓;有的如同金龜伸頭探碧海;有的宛如擎天柱,渾圓挺拔入雲霄。面對那形象逼真的“情人石”,不禁引發“頭靠身依情切切,恩愛情第度千年”的幽幽暇思。蘇木山之幽深,幽在山水林木,紛繁花草,飛禽走獸相依相附,渾然一體,隔世而立。

整個旅遊景區以人工栽植的松林為主色調,花鬆翠杉盡染羣山,自成一景,以其堅毅不拔之態,蔽日遮陰之神,足顯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力。景區內到處可見山泉噴湧,或突泄於藍天,或隱沒於花叢,潺潺涓涓,如訴如泣。

蘇木山森林公園真是一處人類的創造力與自然美的傑作。多年來它地處偏僻,如鎖在深閨的佳麗難展芳容。是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終於使蘇木山袒露出多姿多彩多情的風采。

森林公園有各種草類30餘種。食用植物有黃花、木耳、蕨菜、蘑菇等十幾種。其中蘑菇個大肉厚,味道醇香,是很著名的“口蘑”,正常年份產量達20多噸。此外,林區還生長着遠志、山參、柴胡、黃芪、貝母、當歸等藥用植物120多種。其中野生黃芪屬純正的“正北黃芪”,含粉質高、糖分高,冬杆粗壯,顏色鮮黃,以根入藥,可治療多種疾病,也是上等的滋補佳品,在醫藥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林區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梅花鹿、袍子、獾子、野兔等十幾種野生動物在林區繁衍生息。老鷹、杜鵑、百靈、半雉、啄木鳥、黃鸝等20多種飛禽川繞林間,情趣無限。

蘇木山旅遊區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每到春季到來,大地復甦,這裏萬木吐新綠,泉水叮咚,鳥語花香,一派全新的景象;夏季,漫山遍野一片深綠,鬱鬱葱葱,流水潺潺,寧靜優雅;秋季,萬木成熟,果實累累,五顏六色,異彩紛呈;冬季,茫茫林海,漫漫雪原,樹木偉岸挺拔,野生動物出沒期間,這裏的確是開展狩獵和滑雪的好場所。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0

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寧夏的銀川平原、內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於巴彥淖爾盟南部。東至烏樑素海,東南至包頭市郊區,南臨黃河,西界烏蘭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體部分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開。西山嘴以東,烏拉山與黃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又稱三湖河平原,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3一15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屬大性氣候,晝夜温差大,地勢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黃河水自流灌溉。

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開渠引水,發展農業。

周朝之前,屬於狄人的匈奴人(歸屬存在爭議)生活在河套。春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3萬户到那裏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衞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

東漢時,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唐朝時這裏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佔有。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裏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光緒年問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後,1951年建成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長的總排乾渠(俗稱二黃河),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現共有灌水乾渠5道,排水乾渠13道,支、鬥、毛渠縱橫交錯。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萬畝,已開墾近500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國和自治區重要糧、糖基地,被譽為“塞上穀倉”、“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暢,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鹼化嚴重,已進行綜合治理。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1

這裏是中國距大都市距離最近、旅遊成本最低的沙漠探險營地,是國內目前接待設施最豪華、服務功能最齊全、娛樂項目最豐富的沙漠探險營地。

騰格裏沙漠是中國第四大沙漠,也是現在流動速度最快、周邊人口密度最大的沙漠,是沙塵暴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月亮湖是騰格里腹地的純天然湖泊,也是一個完全處於原始狀態的沙漠綠洲。月亮湖有三奇:一奇是形狀酷似中國地圖。站在高處沙丘一看,一幅完整的中國地圖展現在眼前,蘆葦的分佈更是將各省區一一標明。二奇是湖水天然藥浴配方。面積三平方公里的湖水富含鉀鹽、錳鹽、少量硭硝、天然蘇打、天然鹼、氧化鐵及其它微量元素,與國際保健機構推薦藥浴配方極其相似。湖水極具生物淨化能力,能迅速改善,恢復自然原生態本色。三奇是千萬年黑沙灘。在長達一公里、寬近百米的天然浴場沙灘,推開其表層,下面是厚達十多米的純黑沙泥,其質地遠超死海的黑泥,更是天然泥療寶物.

這裏是温帶沙漠動植物樣本區,許多科學家指出這個6000萬年前形成的沙漠湖泊是地球古代海洋的縮影,地球上的生命曾在這裏靜靜的藴育……這裏正在建設一個温帶沙生植物園,計劃把所有温帶沙生植物收集種植,為世界沙漠治理研究工作提供一最佳場所。驚險、刺激也許是這裏最具魅力的個性之一.同時,濃郁的蒙古族遊牧風情、古老的藏傳佛教文化在這裏與SPA,裸奔等最現代最前衞的生活方式和諧地融為一體。也許來這裏就是一種迴歸,一種人性向自然的迴歸。也許來這裏就是一種昇華,一種感性與理性互動的昇華。中國經濟界精英紛沓而止,碰撞思想、感悟人生。吳敬璉,柳傳志,段永基,劉曉光……智者留下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在這中國沙漠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正在進行着一種沙產業開發的新嘗試,一種沙漠治理的新示範,一批批有識之士對此予以高度肯定,因為它不僅是一個沙漠旅遊勝地,更為關鍵的是它引發了許多關於生態的新思考……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2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興和縣旅遊觀光。(導遊員自我介紹)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欣賞領略興和縣的風光美景,希望我的導遊服務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在遊覽的過程中,您將瞭解到興和縣悠久的歷史文化,觀賞到秀麗的湖光山色,親身體會到我們興和人民的真誠和熱情。今天我們的旅遊目的地是蘇木山森林公園。蘇木山森林公園位於興和縣城關鎮南45公里處,陰山東端大南山深處,是晉、冀、蒙三省區的交界處。林區海拔高度20__米以上,最高峯2334.7米,是烏蘭察布市的最高點。蘇木山人工林區長35公里,南北寬10公里,總面積16萬畝。全園森林覆蓋率高達68.8%,是自治區中西部最大的人工林場,堪稱“綠色明珠”。林場內僅華北落葉松活立木蓄積量就達25萬立方米,直接經濟價值7000多萬元。由於森林覆蓋率高、涵養了水源,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使蘇木山林區成為內蒙古中西部的天然動植物樂園。林區現有人工栽種樹木20多種,草類30多種,藥用植物120多種,野生獸類10多種,飛禽20多種。夏季鳥語花香,遍野深綠;秋季,層林盡染,異彩紛呈;冬季,白雪漫漫,青松鬱郁。由於氣候獨特,使蘇木山林區成為內蒙古中西部著名的植物王國。人工栽種樹種有落葉松、樟子鬆、油松、雲杉。天然喬木有白樺、山楊樹。野生灌木有虎榛子、胡枝子、山杏、山榆、山柳、山櫻桃、山槐、繡線茸、刺梅等20多種,1.2萬畝以上。各種草類30餘種。食用植物有黃花、木耳、蕨菜、蘑菇等十幾種。特別是蘑菇,個大肉厚,味道淳香,是著名“口蘑”的首選原料。正常年份產量可達20多噸。此外林區還生長着遠志、山參、柴胡、黃芪、貝母、當歸等藥用植物120多種。其中野生黃芪屬純正的“正北黃芪”。含粉質高、糖分高,條杆粗壯,顏色鮮黃。以根入藥,可治療多種疾病,亦是上等滋補佳品,在“藥都”安國享有較高聲譽。林區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梅花鹿、狍子、獾子、野兔等十幾種野生動物在林區繁衍生息;老鷹、杜鵑、百靈、半雉、啄木鳥、黃鸝等二十多種飛禽穿繞林間,情趣無限。獨特的景觀,隨着季節的更迭,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情趣。春季開始,萬物復甦。林木經過嚴冬的考驗後,由深綠逐漸變為黃綠,向人們昭示新的一年已經開始。夏秋季節,漫山遍野一片深綠,加之各種野生植物點綴裝扮,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異彩紛呈。中秋節前後,次生林與灌木有的變為紅色,有的變為黃色,其景緻可與香山紅葉相媲美,身臨其境,其樂無窮。冬季到來,松樹更顯得偉岸挺拔,茫茫林海,漫漫雪原,松濤陣陣,綠浪滾滾。興和蘇木山人造森林野生動物遊覽區美在深山。沿蛇形山徑攀援而行,直上景緻迷人的最高點——望天涯。舉目四望,羣山疊翠,霧色縹緲,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壁畫垂掛天際。輕風送來濃濃花香,山溪泉水叮咚作響,讓人如入仙境,心曠神怡,人間一切煩情愁緒蕩然無存。蘇木山之雄奇,首先在於那怪石嶙峋、形態各異的山巖巨石。登臨絕頂,縱眼四望,細觀山形,有的酷似羅漢張臂喜迎賓;有的如同金龜伸頭探碧海;有的宛如擎天柱,渾圓挺拔入雲霄。面對那形態逼真的“情人石”,是“頭靠身依情切切,恩愛情深度千年”的真實寫照;俯探“望夫巖”,卻生“朝暮盼郎歸,春華付流水”的情思。蘇木山滿山遍野的花卉是景區最美的點綴,鮮紅如火的山丹丹,紫中透青的馬蘭花,香氣襲人的野玫瑰,盤根錯節的牽牛花,把蘇木山裝點得俏麗多姿。若遇風和日麗,可聞百鳥爭鳴,巧遇許多野禽。野雞在林間穿梭,狍、獾在草叢中閃現,白羊星落草坡,松鼠、野兔嬉戲溪邊,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在這裏得到了最為奇妙的結合。整個風景區有十種華北針葉林,七種闊葉林,42種灌木,有林面積達10.1萬畝,蔽日遮蔭森林遍佈,青松翠柏盡染羣山。蘇木山之幽深,幽在山水林木、紛繁花草、飛禽走獸相依相附,渾然一體,遠離塵世。 山上游玩歸來,山腳的蒙古包已飄起裊裊炊煙,身着蒙古族服裝的姑娘手捧潔白的哈達歡迎您的到來。炒米、奶茶、手扒肉的芳香為您送來濃濃的民族風情,一掃旅途疲勞。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3

美林谷生態旅遊區位於喀喇沁旗美林鎮內,從赤茅一級公路可直達景區,西距北京299公里,承德87公里,東距赤峯90公里。美林谷景區總面積90平方公里,是一個自然形成,以原始次生林和亞高山草甸為主體景觀的旅遊度假勝地。

美林谷森林密佈,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景色宜人,谷內野獸出沒,百鳥棲息,歷史上就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谷內既有奇峻陡峭的山峯怪石,又有眾多的山泉河流,著名的錫泊河便發源於此。她流經峽谷時彙集了景區內多處泉流,水流量達每秒0.4平方米左右。由於長期地質運動和高山流水的下切作用,該區域形成了19處坡積裙和高山濕地衝積扇,它們環形分佈於背風向的山腳下,水草豐美,鳥語花香。走進這裏,你便有如貼近了大自然的肌膚,聽到了大自然的呼吸,晃如走進了世外桃源。谷內最著名的景區為韭菜樓和滴水壺。自錫伯河源頭沿山而上,進果樹窪,上百花坡,登白樺嶺,過石板天橋,便可見一樓型石峯,峯後大片沖積平原上長年生長着叢叢山韭菜,韭菜樓便因此得名。美林穀風景區由北京美林正大投資集團投資10億元興建,屆時將成為華北地區獨具神韻的自然風光旅遊風景區。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4

陰山南北廣袤的草原,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聚居之地,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党項、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先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這裏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是他們重要的生活資料來源,同時也成為了他們藝術創作活動的重要題材,他們在露天的石壁、山崖或盤石上敲鑿出了著名的“陰山巖畫”,雖經千百年的日曬雨淋和風化侵蝕,許多巖畫仍然清晰可見。早在公元5世紀時,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就在此發現了陰山巖畫,他在著名的《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巖畫最早的記錄。然而在其後的若干世紀裏,再沒有人去問津。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才發現了幾幅巖畫。對巖畫的全面考察是從1976年開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這一藝術寶庫不斷進行探索,並在深山幽谷中找到了千餘幅各種內容的巖畫。現在,每年都有許多專家、學者和遊人到包頭北部陰山山脈會考察和參觀,先後共發現巖畫1萬多幅,其中做過拍照和臨摹的巖畫有近千幅。這些巖畫不僅反映了陰山地區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學觀和世界觀,同時也揭示了他們的遊牧生活狀況。陰山巖畫的內容很豐富,它從各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生活面貌。巖畫的題材廣泛而龐雜,陰山巖畫的動物題材佔全部巖畫的90%以上。特別是鹿造型遺物的大量發現,除了可以證實它是一種為草原民族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題材外,還可能是一種意識形態反映。大型石刻“鹿回頭”為其代表作之一。陰山巖畫的題材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藝術特色質樸、生動,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以寫實為基礎,記錄了人類童年及各個歷史階段的社會生活。陰山巖畫並不是對自然原封不動的照搬,作者往往把從生活中捕捉來的形象給予想象性的加工,把表現對象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並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圖,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動。許多動物動感強烈,或引頸長嘶,或回首短鳴,或慢步緩行,或四蹄騰躍,或彼此含怒欲鬥,有的相互舔吻親暱。作者為了強調某一事物,運用誇張、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表現的中心,如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間鬥爭的圖畫,均在構圖和比例上往往突出勝利者的形象,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陰山巖畫的題材和分佈地點有一定的規律性:野生動物圖像多出現在山巔巖石上;狩獵場面一般在山腰和山頂;神靈頭像和天體星象幾乎全部磨刻在山溝的垂直立壁或溝邊坡岸的巨石上(原始人認為神靈居住在水流湍急之處)。這些規律與作畫時的社會生活環境、人們的認識水平是相一致的。 陰山巖畫大體分為四個時代:第一代巖畫是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巖畫。這是巖畫的鼎盛時期,數量多,分佈廣,製作認真;第二代巖畫是春秋時期至兩漢時期匈奴人的巖畫;第三代巖畫為中世紀巖畫。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巖畫和五代至宋代回鶻、党項人的巖畫。突厥人巖畫數量較少,內容以表現家畜為主,其中山羊佔有突出地位。表現手法有抽象化、圖像化的特徵;回鶻巖畫的突出特點是用鐵刃畫刻而成,線條細而淺,題材多為仿前代作品,並有少數植物圖案和回鶻文字;党項人巖畫大都是敲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澤新鮮,多如新作一般,並伴有西夏文字,其藝術特點是形象性很強;第四代巖畫是元代以後蒙古族的作品,稱為近代巖畫。巖畫分敲鑿巖畫和顏料巖畫兩種。顏料巖畫為蒙古民族所特有,巖畫內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產(如奔馬、雙峯駝、牧工圖等)之外,多數是與喇嘛教有關的圖案。 陰山巖畫的作畫方式主要有敲鑿法和磨刻法兩種。敲鑿法是利用比畫面石料硬度高的金屬器或石器,在畫面上打擊成點,點連成畫。用敲鑿法制成的巖畫,線條深淺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稱研磨法,用此法制成的巖畫,痕深面光,斷面呈“U”形。此外,還有劃刻法,即用金屬工具劃刻,其劃痕細而淺,此類作品多為晚期作品。 陰山巖畫以其年代久遠,分佈廣泛,數量眾多,藝術精美,成為我國北方遊牧民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是“舉世罕見的珍貴古代民族文物”。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研究陰山巖畫,專家們將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巖畫從陰山深處取回,在包頭市博物館開闢了巖畫館進行專題展出,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可以一睹為快,您定會為古人深邃的藝術思想和作畫技法而折服,驚歎於他們的偉大。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5

居延文化遺址:漢代時,居延、肩水兩都尉均為張掖郡所轄,因此將其所建 邊塞城、障、烽、燧、塞牆等遺址現統稱居延遺址。

居延遺址的主要城址和重要遺存,均位於今 內蒙古自治區 阿拉善盟 額濟納旗( 達來呼布鎮)境內的 額濟納河下游,西至納林河、東到居延澤寬約60公里的範圍之內。

居延的另一令人矚目之處是,上個世紀,這裏曾出土漢簡約4萬餘枚。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曾使居延遺址如同古絲綢路上的羅布泊和 樓蘭古國一樣文明遐邇。早在20世紀初,居延遺址由於俄國人科茲洛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瑞典人斯文.郝定等人來華盜掠、調查,而引起世界的關注。新中國成立後,內蒙古、甘肅省和中國社科院 考古所的考古人員均在居 延遺址進行過數次調查和發掘,出土了一批文書、紙幣、文物及漢簡。

亭燧障塞、邊城古墓、阡陌河渠,居延遺址內豐富的漢代文化遺存令 考古者門樂此不疲,而這一區域內魏隋唐和西夏蒙元時期的遺存也同樣吸引着考古者的目光。這些分佈範圍廣闊,同類文化遺存相對集中,文化特徵鮮明的古代文化遺存,其內容涉及原始文化和有史以來居延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宗教、語言、文學、東西方文化交流及生態環境變遷等諸多學科領域,除具有較高的 考古學術研究價值外,也有着潛在的開發利用之廣闊前景。另外,居延地表遺址所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破壞及人為破壞,也令考古工作者常生痛惜之感。如今,以古樸自然、風光獨特、富有神祕色彩為特色的額濟納居延文化遺址,正在成為海內外遊客爭相光顧的旅遊熱點。

黑城,蒙古語稱為哈拉浩特,位於乾涸的 額濟納河( 黑水)下游北岸的荒漠上。距額濟納旗旗政府的所在地——達來庫布鎮東南方向25公里,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黑城地區是西夏在 西部地區重要的農牧業基地和邊防要塞,是元代 河西走廊通往嶺北行省的驛道要站,也是西夏、元代在 黑水流域沙漠中的一片大面積綠洲。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6

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這樣一條蔚藍色的哈達,熱情好客的蒙古風情園人民獻上一條蔚藍的哈達,表達對您最真誠的敬意。敬獻哈達是蒙古族世代相傳的一種禮俗,一條聖潔的哈達,不僅是對您情深誼厚的表現,而且是蒙漢之間、賓主之間增進友誼,互助互愛的聯絡紐帶。高高在上的那幾個有點像兵器的裝飾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權力的象徵——蘇勒德。蘇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戰神、是威嚴和神聖的標誌、是精氣神的綜合體、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幟。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綹公馬之鬃,栽在一柄長矛矛頭下的圓盤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開光。相傳成吉思汗幼年的時候,因為父親去世、部眾叛離,他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就曾舉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喚過失散的部眾。在蒙古征戰時期,每當將士出征時,都會將這柄長矛安置在帳篷入口處,以顯示其身份,並將其當作永恆的護衞者。精神之旗蘇勒德總是飄揚在蒙古人所尊崇的“長生天”之下,因此它要日日仰望天空,所以就在户外供奉。當綹綹馬鬃被草原上徐徐的微風搖曳時,它們就吸取上蒼和太陽的力量,並把這些力量轉移到將士身上來。吹拂馬鬃的狂風激發起將士的夢想,鼓舞着他去追尋自己的理想。風中飄揚的馬鬃召喚着主人不斷前行,吸引着他去發現新的牧場、新的機遇與事業。勇士活着的時候,馬鬃旗就是他的幸運之神,在他死後馬鬃旗就變成他的靈魂,肉體很快被遺棄在大自然裏,但靈魂卻永遠活在那綹綹馬鬃之中鼓舞着後代。朋友們,請跟隨我合上雙手,在神勇的蘇勒德這面精神之旗下面許個願吧,願我們的蘇勒德能帶給各位和您的家人平安、吉祥和健康。朋友們,願蒙古風情園永遠是您心中的那片純情的綠色淨土。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7

朋友,當您步入令人心馳神往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察爾森水庫的時候,一定會感覺到,秀美挺拔的青山在向您會意點首,巍峨屹立的大壩向您伸出了温柔的臂膀,碧波盪漾的湖面向您敞開了廣闊的胸懷,撥弄綠水的錦鱗向您唱起了“賓至如歸”的歡迎曲。水庫風光獨特,氣候宜人,這裏有當今旅遊所崇尚的陽光、空氣、綠色三大基本要素,不失為避暑、度假的旅遊勝地。

察爾森水庫位於嫩江支流洮兒河中游、科爾沁右翼前旗境內,距烏蘭浩特市32公里,距烏蘭浩特機場20公里,是我國東北地區四大水庫之一。水庫三面環山,一面與草原和國家森林公園接壤,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旅遊環境。水庫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78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8.3億立方米,總庫容為12.53億立方米,是洮兒河干流上唯一的水流控制性工程。20_年8月,庫區晉升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地處科爾沁草原西部腹地的察爾森水庫,始建於1973年。1980年暫停緩建,1987年開始復建,於1991年竣工並投入運行,被列為國家“十五”重點工程,隸屬於水利部鬆遼委管轄。水庫保障6個旗縣市的213萬畝農田、487萬畝草原、4個城鎮929個自然屯的人民水源和財產安全。1992年水庫向遊人開放。巍峨的水庫大壩高40米,險峻的岸坡上,陡槽式溢洪道設四孔9×9米弧形閘門,最大流量3500立方米/秒。輸水洞為二洞合一形式,主洞用於灌溉輸水,支洞用於發電引水;擁有現代化管理的水電站,四台32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2800千瓦,構成了水庫旅遊區的主體工程設施。

旅遊區內,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環保工程的實施,使旅遊設施日臻完善。除秀美的自然景觀和主體工程外,還修建了多處人文景觀。樓亭花壇,賞心悦目,草木葱葱,生機盎然。西山頂部設有夕陽亭,杏花山設有報春亭,還有漫山遍野的“柞樹”,每到秋天,奼紫嫣紅,景色誘人,形成當地特有的生態風景線。

還有數公里的黃金垂釣水岸、人工浴場、精養魚池,造型奇特的水庫迎客大門、噴泉,智力迷宮、明珠園、生態園、益園、吊橋、休閒廣場、蒙古村等設施和景點,可供遊人盡興遊覽;還有果樹園,遊人可以品嚐到各種綠色果品。水庫偏南處建有水上樂園,開設各種水上游樂項目;樂園南側有一大片水窪草地,久旱不涸,那裏昆蟲齊鳴,蛙聲疊起,彷彿將遊人帶入童話般的世界……在水庫中心,有一個4000平方米的湖心島,因離陸地較遠,每到春季,這裏就變成了鶴、鷗、鴻雁等十幾種珍貴水鳥繁衍生息的“自由王國”。

您如果有興致,可乘坐快艇或遊船,繞鳥島兜上一圈,在這寬闊的水域上,既可領略大自然賜給我們的那種鳥語花香、漁帆點點的勝境美景,又可使我們在內心升騰一種身處“小灕江”之感和“超凡脱俗醉山水”的感覺。兜遊之後,當你住進豪華高雅的賓館,便能品嚐到由特級廚師料理的鮮活魚宴。旅遊區內還設有大屏幕歌舞廳、美容室、洗浴室、大中小會議室、高中低檔客房。走進淺白色大小不同的蒙古包用餐時,一對身着蒙古盛裝的青年男女,伸出熱情的雙手,托起潔白的哈達,在鑲金鍍銀的酒杯裏斟滿“瓊漿玉液”,敬獻給來自遠方的客人。

隨之,悠揚的馬頭琴聲迴盪在蒙古包內,婉轉淳厚的蒙古族歌聲迴響於耳畔,歌聲與琴聲交織在一起,歌樂聲伴隨着蒙古族特有的飲食習慣,會使您如痴如醉。當您坐在舒適柔軟而又漂亮的蒙古包內,品着“奶油茶”,吃着“手把肉”和水庫盛產的各種鮮魚,定會有種走進草原、貼近自然的回味無窮的感覺。待茶餘飯後,禮儀小姐伴您跳起舞來,會使您在濃郁的民族風情氛圍中,解除一天的旅途疲勞,度過難忘的休閒時光。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8

昭君島旅遊區位於包頭市九原區全巴圖鄉政府西南約4公里處。在您進入旅遊區之前,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昭君與包頭的歷史淵源。大家知道,早在漢朝的時候,漢朝和匈奴等少數民族進行了多次的和親,而與我們包頭地區有着緊密聯繫的當數“昭君出塞、胡漢和親”這段千古佳話。昭君出塞是一次民族融合的盛大舉措,為中原民族同遊牧民族的和睦友好,奠定了堅實基礎。昭君出塞時攜帶的大量中原器物、服飾和典籍以及宮女和工匠,使得中原文明更大規模地向北方傳播。昭君出塞是在公元前33年。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漢朝的友好關係,匈奴呼韓邪單于親自前往漢朝廷,請求和親,願為漢家婿,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欣然應允。王昭君挺身而出,自願和親。漢元帝為紀念這次和親,改元為“竟寧”,意為邊境安寧。據考證,漢朝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從西安啟程後,極有可能是走秦直道經榆林、東勝至包頭九原,與呼韓邪單于迎親的隊伍在黃河渡口會合。迎娶禮儀規格之高聲勢之大實為空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考古工作者從麻池古城周邊的召灣漢墓中,清理出大量秦漢時期的陶器、銅器、漆器、金銀玉器和秦漢貨幣。最為難得是在一墓穴中發現了“單于和親”、“單于天降”、“四夷盡服”瓦當。其直徑分別為17釐米和15釐米,圓形篆書,屬國家一級文物,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些瓦當在麻池古城周邊發現,證實了“昭君出塞”與包頭地區有着密切的聯繫,也證實了在五原郡治九原城附近建有按漢制漢俗的“和親行宮”。王昭君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單于庭,受到呼韓邪單于的喜愛和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呼韓邪單于死後,昭君“從胡俗”,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株累單于,並與之生下二女,母女幾代人為民族團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昭君出塞後的40餘年,這裏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40多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着王昭君。據統計,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著名詩歌有700餘首,與之有關的小説、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蹟的著名的文人有500多人,古代有蔡邕、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昭君文化作為中國先進的歷史文化和優秀的民族文化,最主要的一點是反映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以親為榮”的民族凝聚力。所以作為民族友好使者角色的王昭君,不僅受到中華各族人民的極大敬仰,而且也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各族人民的重視和歡迎。昭君文化的研究和弘揚,其意義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 昭君島南臨黃河,與鄂爾多斯市昭君墳隔岸相望,其餘三面被黃河支流所環繞,“昭君島”因此而得名。島內有月牙灣、龍門灣、無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麪積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候鳥在島上棲息和繁殖,並且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國家二類保護珍禽白天鵝。島上自然環境優美,登上觀景樓,南望是廣闊浩渺的黃河,北面是茂密的蘆葦蕩,遊人泛舟其間,可領略水鄉風光。島上建有懷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長有奇特的“三葉樹”(一種長有三種不同樹葉的樹),供遊人觀賞。為了方便旅遊者在島上觀光、度假,旅遊區內設有摩托艇、遊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風味餐廳等服務設施,遊人在飽覽大自然的旖旎風光後,還可以進行遊泳、騎馬、釣魚等娛樂活動。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9

各位團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魔鬼城。 “魔鬼城”在當地蒙古語稱為“蘇木哈克”,哈薩克語稱為“沙依坦克爾西”。這些都是指魔鬼出沒的地方。烏爾禾魔鬼城在克拉馬依市以北100公里處,和布克塞爾縣以南30公里 處。該城區方圓10平方公里,海拔350米 左右。乘車至此,眼前一亮,可見魔鬼城縱橫交錯,垛堞分明,儼然一座古城堡;可見狼豺虎豹,牛馬羊犬,可見高包台崗,奇石怪巖。慢慢走近它,才知道在這城中,寸草不生,鳥獸絕跡,時而沉寂無聲,一片死寂;時而狂風驟起,黃沙撲面,遮天蔽日,沉寂的古堡發出淒厲的吼聲,如泣如訴,讓人感到恐怖和怪誕,感到神祕和驚訝,感到莫測和高深,更感到了焦慮和不可思議。而零距離接觸的感覺卻截然不同,剛走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土丘面前,放眼望去,會發現這裏"堡"羣林立,綿延無際,人彷彿立在一片曾經樓市林立的城市廢墟面前,滄桑感油然而生。當人們幾乎都仰着頭走到這些土丘之間的空地上時,又發現這些龐然大物普遍突起有三四層樓高,有的被風化成城堡狀,危台高聳、垛堞分明;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像古歐洲風格的建築殘骸,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還有的像美少女的側面像,眉宇舒張、脣帶微笑。夕陽西照,一座座荒涼的土丘在地上投下了長長的陰影,彷彿一隻只飢餓的黑暗之手正向人們腳下移動,讓人不由得脊背發麻,避之不及。

魔鬼城在1億2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曾是一片淡水湖泊,這裏湖泊廣闊,氣候温和,植被茂盛,是恐龍家族的樂園。這裏曾先後發現了“克拉馬依龍”、“烏爾禾劍龍”、“準格爾翼龍”的化石。但隨着歲月的流逝,湖泊消失了。巨大的地質構造運動把深埋地下的巖石抬升成高山。湖地升起為陸地,湖底被水浪千百次打磨過的山或礁石,忽然見上了陽光、風雨,成了陸地上活的雕塑。這些由泥板巖、砂巖等組成的小山,和裸露的湖底,經風的手指、雨的手指、太陽的手指年年月月的撫摸、打磨,在戈壁荒漠成型之時,土色的裸山也成型了……經過億萬年的風削雨蝕,水刷雪浸,烏爾禾魔鬼城也就出現了。

烏爾禾魔鬼城在明媚的陽光下,一片燦爛輝煌,散發着大西北男性的美,陽剛的氣質;在陰雨天氣,一片灰暗迷濛,凝聚了諸多恐怖與危險,彷彿墜入了巫婆佈下的迷魂陣。而到了冬天,烏爾禾魔鬼城突然變得那麼温柔,穿着潔白的衣裳,蓋着銀色的雪被,像一個孩子一樣睡着了,夢裏閃現出天國……只有狂風吹來的時候,魔鬼城才激動得失去理智,癲狂不已,飛沙走石狂舞,狼嚎虎嘯怪鳴,像瘋了的"西毒"歐陽鋒,讓你害怕戰慄,只想遠遠地躲避。

魔鬼城地表突兀奇特,地下藴藏着豐富的優質石油和天然瀝青,是祖國的一塊寶地。隨着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和擴大,這塊蠻荒之地再不是"魔鬼"們的樂園而是已被勘探開劈的新油田。高聳的井架,一株株挺撥的採油樹,石油工人豁達的笑聲,使這古老的城堡充滿現代化的氣韻和無限活力,預示着這裏將建成新石油生產基地和現代遊覽勝地。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20

九龍灣位於卓資縣西北部,在旗下營鎮和紅如鄉境內,南距京包鐵路僅6公里,西距呼和浩特30公里,東距集寧市110公里。九龍灣蜿蜒曲折,因其自然形態宛如九條龍橫卧在大青山間而得名。

九龍灣全長15公里,寬約7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屬大青山分支。九龍灣旅遊區以其山、溪、瀑、泉而著稱。這裏山崖陡峭,鬱鬱葱葱的樺樹林將大山裝點得分外妖嬈。剛勁挺拔的松柏體現了大山的精神,清澈透明的泉水遍佈山林,四季長流,匯成小河穿山而瀉。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九龍灣水草豐茂,牛羊成羣。同時也成為山禽野獸的棲息地,狐狸、狍子、獾子、青羊、羚羊、猞猁、鹿等名貴動物經常也沒在山間。滿山遍野的山杏、山桃、黃花、蕨菜、油蘋蘋、面果果、林檎檎、痠麻子、山黑棗等野菜野果,可使旅遊者大飽品福盡情享受。

九龍灣旅遊區名勝景點多達20多處,其中最有名的是龍泉潭,最奇特的是榆樹石,最陡峭的山是青羊圈山,最神祕的洞為密汁洞,最古老的廟為召廟。九龍灣以層層疊疊的森林為背景,以懸崖滅壁為屏障,以奇花、異草、泉水、瀑布、山溪為點綴,構成一幅半觀的塞外桂林”景色。其中,大青山五樑之一的神水樑上,有一神水暖泉座落在樺林與松林間每年家歷五月十三牧民們都要來此取水、祭敖包。相傳喝了神水”,可保四季平安,延年益壽。九龍灣旅遊區由五房子頂、青羊圈山、神水樑、五塔亥、召廟灣、自然草場和人工養鹿場等幾部分組成。近年來,隨着旅遊事業的不斷髮展,九龍灣增設了蒙古包、游泳池、餐廳、客房、小賣部等服務設施,成為旅遊業的後起之秀。

原始森林和現代旅遊設施的完美結合,使九龍灣成為新的旅遊熱點,每到夏秋季,大批遊客都要來這裏領略大自然的風光,體驗牧人的生活。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21

青石板上的遠祖大腳印

遊客一到嘎仙洞口,就會看見洞口兩側聳立的青石板直衝峯頂,像刀劈斧削似的。遊客腳下的大青石板上,留下不易發現的一釐米深的大腳印。

遊人到此,觀看這個大腳印都要歎為觀止,是哪代人在石板上踩下的大腳印呢?傳説在很久以前,被人們稱為“天神般的首領”嘎仙,一天打獵回來,得知有個九頭魔鬼滿蓋偷佔了嘎仙洞,嘎仙帶着巨大神箭趕去。九頭魔鬼見嘎仙帶着巨大神箭趕來,便説:“這個仙洞已經歸我啦。”嘎仙打量了一下,説他是個蠢笨廢物。九頭魔鬼一聽把自己説成個廢物,便提出要與嘎仙比武,誰把擋在洞門的這塊大石頭扔得遠,勝利者就是仙洞的主人。九頭魔鬼先舉起擋在洞門的那塊大石頭,運足了力氣,扔在甘河邊上。嘎仙輕輕地把那塊巨石託回來,一跺腳,扔到甘河對岸那座嶺上,不偏不倚,直立在山嶺頂上,嘎仙站在這塊石壁板上也踩出了一個大腳印。九頭魔鬼服輸了,又提出比箭法,要射剛才扔過去的那塊石頭的正中心。九頭魔鬼彎弓搭箭,可因九個腦袋行動各異,連射三箭也沒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還射出一個圓洞。九頭魔鬼一看嚇壞了,撒腿就跑。從此,鄂倫春人把石洞叫做仙洞,那座射穿的山峯叫窟窿山。

石縫菠蘿樹——大自然精靈的千古造化

嘎仙洞口上方南側石壁的縫隙中長出一棵黃菠籮樹,樹身與主幹瘤疤盤結,枝幹虯曲蒼勁,蟠折交錯,如龍騰飛、如蛇爬行,千姿百態。據説此樹是阿里河林區唯一的一棵種樹。每逢陰雨連綿季節,樹葉間便開出金黃色花朵,可稱為奇中之奇。老百姓説它是精靈鬼仙,而且還流傳着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

説是一個古代獵人上山打獵,不小心碰在樹枝上,造成雙目失明。從此,獵人再也無法以獵為生,後來天上的月亮仙子知道後,十分同情這位善良小夥子,就偷偷下凡給這位小夥子治眼睛。眼睛治俞後,小夥子睜眼看見美麗善良的姑娘,便向她求婚,於是倆人就結成了夫妻。可好景不長,月亮仙子的母親知道女兒犯下天規,十分惱火,派雷公傳月亮仙子回宮。雷公駛雲來到月亮仙子與小夥子的家傳娘娘令:“月亮仙子快速回宮”。月亮仙子知道母親不同意自己的婚事,便對雷公説:“我已和鄂倫春人結為夫妻,決不回去。”雷公回到天宮將此事稟報娘娘,娘娘聽後大怒,下令派天兵和雷公抓月亮仙子。

在天兵和雷公抓月亮仙子回宮時,小夥子挺身而出。眼看仙妻要抓回到天宮去,急忙上前攔救,被雷公一掌擊在嘎仙洞石壁上,石壁被擊開一條長長的石縫,血淋淋的屍體被擊在了石縫裏。月亮仙子悲痛欲絕,扯掉自己衣裙上的黃飄帶扔下,飄帶落蓋在丈夫身上,屍體頓時化做了一棵黃菠蘿樹,傲然挺立在石縫隙裏,留下了“救媳婦化做仙樹”的佳話。

熊親戚的傳説與仙洞養育人與熊

沿着嘎仙洞口往裏走,到達中部光線就黑暗起來。快到頂部時,只有用火把、手電照在洞壁上,可以看見上面有幾個小洞,自上而下向上延伸。冬天洞中温暖如春,夏天涼爽宜人。

傳説此洞是仙人與熊同居生兒育女的地方。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鄂倫春婦女到河邊打水,被公熊抓進洞中,把她被進洞中用大石頭擋住洞口,不讓她出來。從此,公熊白天出去給她覓食,晚上就和這位婦女住在一起。後來,這位婦女懷孕了,生下了一半像人、一半像熊兩個孩子,孩子們常常跟着熊出外覓食。一天,公熊領着一個孩子上山覓食事,這位婦女突然聽到洞外有人行走聲,於是她喊了一聲,獵人聽到喊聲後,知道洞裏面有人,過去將她和孩子救了下來,婦女帶着孩子一起騎馬跟着獵人回到自己的家。後來,隨公熊的那個孩子成了熊,隨人的那個孩子成了鄂倫春人了。

這個傳説一直流傳到現在,老人們説我們鄂倫春人的祖先跟熊是親戚呢。自古以來,鄂倫春人很尊重熊,不殺它,即使無意中打死了熊,也要舉行風葬儀式要説是“弄錯了”,而決不説“殺”字,以求得熊的寬恕。

1980年7月30日,人們在嘎仙洞內的斜陽中發現壁上刻有一些道痕,剝掉笞衣,才發現北魏第三代皇帝拓拔壽派中書侍郎李敞,當年祭祖時所刻的祝文。石刻祝文開頭一行有“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七月甘五日”(公元443年)字樣。祝文通篇是歌祖先之功德,乞神靈之賜福。

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22

呼倫湖位於呼倫貝爾市,東經117000'10''~117041'40'',北緯48030'40''~49020'40'',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為構造成因的半鹹水湖。呼倫湖西岸為起伏的山巒和俊俏的懸崖陡壁;東岸和南岸地勢平坦開闊。湖底為泥底,比較平坦。呼倫湖的位置水的補給除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來自發源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東部的克魯倫河,以及連接貝爾湖和呼倫湖的烏爾遜河。

呼倫湖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湖。位於呼倫貝爾市。有克魯倫河和烏爾遜河注入。湖面海拔539公尺,面積2,31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公尺。舊時呼倫湖北與海拉爾河相通,湖水外洩入黑龍江。現已斷流成為內陸湖。1958~1962年間因與湖相通的穆得那亞河被堵塞,湖水上漲2.5公尺。近年湖面蒸發量與湖泊補給水量取得新的平衡,水位又趨穩定。冬季封凍.

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

呼倫湖的自淨能力與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首先湖的面積大,與多條草原河流溝通;其次由於地處高緯地區,氣温低,對湖體浮游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湖體構造特殊,露出30餘個泉點,有大量地下水的補給。因此,呼倫湖在維持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的生物資源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在區域環境保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

呼倫湖呼倫湖在史前已經有人類居住。歷史上曾數易其名:《山海經》稱大澤,唐朝時稱俱倫泊,遼、金時稱栲栳濼,元朝時稱闊連海子,明朝時稱闊灤海子,清朝時稱庫楞湖,當地牧人稱達賚諾爾(蒙古語,意為“像海一樣的湖泊”)。而呼倫湖是近代才有的名稱,“呼倫”是由蒙古語“哈溜”音轉而來,意為“水獺”;“貝爾”蒙古語意為“雄水獺”。古代這兩個湖盛產水獺,生活在湖邊的蒙古人便以動、植物名稱命山、河、湖、泉名稱的古老習慣為兩湖命名。清初,遊牧在湖邊的蒙古人開始稱呼倫湖為“達賚諾爾”。“達賚”蒙古語意為“海”,“諾爾”意為“湖”,“達賚諾爾”意為“海一樣的湖”。

呼倫湖呼倫湖湖水的範圍變化非常大,在《山海經》、《唐書》這些古書中都有記載。呼倫湖以前叫大澤,在漢語文獻裏面叫很大的湖泊,有時候可能達幾千平方公里,但有的時候又很小,比如説在清末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它乾涸了,就剩下幾個小水泡和大量的濕地。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及20世紀60一80年代,這個湖又都有一個擴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