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通用16篇)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

大連星海廣場建於1997年,總佔地面積共110萬平方米,是目前全亞洲最大的廣場.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通用16篇)

這是一個紀念香港迴歸的工程,廣場中間有全國最大的漢白玉華表.高19.97米,直徑1.997米,均為紀念香港1997年迴歸.華表的底座有8條龍,柱身雕有一條龍,象徵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廣場中心效仿北京天譚圜丘的設計,由999塊紅大理石鋪成,大理石上刻着天干,地支,24節氣和12生肖.站在自我的生肖上攝影能夠帶來好運.

環繞廣場周圍的是大型音樂噴泉,

從廣場中央大道的中心點北行500米就是大連會展中心,南行500米就是蔚藍的大海了.中央大道紅磚鋪地,兩側綠草如茵.星海廣場被倚都市,面臨大海,令人心胸開闊.

此刻呈此刻我們面前的是大連百年城雕.城雕由兩部分組成,前面一部分是足跡浮雕,後面部分是像一本翻開的書的形狀的台式廣場.

大家能夠看到,在足跡浮雕上頭有很多腳印,這些腳印不是平白無故雕刻上去的,而是由1000個真人踩出來的,每一雙足跡都有一個有名有姓的主人,這些腳印由北向南一向通向大海,它們是按照年齡排序的.排在第一行的是1899年,大連建市的時候出生的.最終一行是1999年出生的.這1000雙腳印證明了大連的百年曆史是由勤勞的大連人民創造的.

這座廣場位於美麗的星海灣,並由海灣而得名,總面積4.5萬平方米,為大連自1899建市以來,修建的最大的廣常工程於1997年竣工。她的設計充分融合了中國民族傳統文化,廣場中央設有全國最大的漢白玉華表,高19.97米,直徑1.997米,以此紀念香港迴歸祖國,華表底座和周昌都飾有龍,廣場中心借鑑了北京天壇環丘的設計方案,由999塊四川紅色大理石鋪設而成,紅色理石的外圍是黃色大五角星,紅、黃兩色象徵着炎黃子孫,大理石上雕刻着天干地支,24節氣及12生肖,廣場周邊還設有5盞大型宮燈,由漢白玉石柱托起,高度為12.34米,光華燦燦,與華表交相輝映,這一切都積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廣場巨大的五星紅旗象徵着我們的共和國源於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並使其發揚光大,廣場四周,按照東周、西周以來的圖譜,雕刻了造型各異的9只大鼎,每隻鼎上以魏碑體書有一個大,共同組成“中華民族大團結萬歲”,它由9支鼎托起象徵着申華民族的團結與昌盛,一言九鼎,重於泰山,表現了海內外華人的共同心聲,這一廣場顯示了大連人對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景仰,也表達了大連人對中華民族的真摯感倩,巨大的星形廣場又與大海相呼應,有星有海、恰為星海灣的象徵,廣場內圓直徑199.9米,寓意公元1999年的大連建市100週年;廣場外圍直徑239.9米,寓意公元2399年時大連將迎來建市500週年,從星酒廠場沿中央大道北行500米是會展中心,南行500米是無垠的大海,中央大道紅磚鋪地,西側綠草茵茵,由小黃葉楊組成的圖案,每隔20米設一支航標造型的石柱燈,“航向”直通大海,表達了當年中國人雪洗百年國恥之後,應對大海,走向世民的豁達、氣派。站在星海廣場的中央,背倚現代都市的繁華,面向一望無際的大海,頓有一種超然於世,心胸開闊之感。而沿着廣場大道走到海邊,擁抱大海那種感覺僅有親臨其境才可體會到的。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冰峪旅遊度假區位於大連市區最北部的莊河市龍華山內,距大連市區230千米,是遼寧著名的旅遊度假區。冰峪是什麼意思呢冰峪的"峪"字,拆開了就是山谷,意為寒冷的山谷。其實"冰峪"還有一種寫法,即士兵的"兵",抵禦的"御"。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時曾飄過此地,時值陽春3月,溝外青山吐翠春光豔,溝裏冰封雪飄徹骨寒,溝口狹窄,溝裏能容納千軍萬馬。太宗見此奇景,大喜,即興命名"冰峪",又名"兵御",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意。後因冰峪一帶從此再無戰事,當地人便漸漸忘了"兵御",而把"冰峪"這個名稱一向相傳至今。冰峪風景區佔地面積110多平方千米,以自然山水風光為主。

那裏風光旖旎,景色秀麗,以山水最具特色。冰峪的山既有北方山嶺粗獷豪放的氣勢,又有南國峯巒玲攏秀美的風姿,於崢嶸中內含清秀,於雄奇中透出嫵媚。更有山谷旁和峭壁上遍佈洞穴,幽深莫測,給冰峪的山增添了幾分神祕。冰峪的水生要是指流經景區內的兩條河,一條叫英納河,另一條是它的支流小峪河。兩條河縱橫交錯,各領風騷。英納河如一條潔白的綢帶,九曲迴腸,盤旋而去;小峪河則如一根銀線,迂迴曲折,划着一道道優美的線條,纏繞着一座座孤峯石林。水隨山勢,每一曲,每一折,都凝聚成一灣灣深潭。全區共有各

樣的深潭100多個。冰峪風景區融山、水、林、溪、泉勝景於一體,集奇、險、雄、秀、野於一身,素有"遼南小桂林"之稱,是旅遊的絕好去處,令人陶醉。此刻我們就走進冰峪風景區進行遊覽。

雲水渡

眼前的這個湖叫"雲水渡",是由英納河緩聚而成的。傳説古代有兩條龍,因觸犯天條,被玉皇大帝命楊二郎壓在龍華山下。劫數期滿後,玉皇大帝命令巨靈神來開山放出它們,但仍罰它們在那裏清洗河道。完工後,巨靈神帶它們從那裏昇天,故名"雲水渡"。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説而已。

雲水渡名稱的真正來歷是這樣的:由於冰峪的東南面近海,海水構成的霧氣經常大團地湧進谷口,使那裏雲霧籠罩,而英納河則從西北流來,在那裏構成了一個美麗的大湖,雲水渡是取雲水共渡之意。雲水渡是冰峪風景區的精華所在,兩巖峭壁綿亙秀絕,奇峯怪石聳峙林立,有的紋理旋扭,叫“麻花峯”;有的拔地而起,叫"玉筍峯";有的迎面而立,叫“迎客峯”,等等。這根石柱,我們稱之為"中流砥柱",高40米。它周圍的水域叫"龍門潭",因潭中鯉魚很多,取"鯉魚跳龍門"之意。龍門指的是石柱根部那兩個像括號的突出部分。

雙龍匯

我們此刻所見的這片水叫"雙龍匯"。傳説從雲水渡昇天的兩條龍在此處匯合後,雙雙扶搖而上,騰雲飛去,從此便留下了這個名宇。其實,所謂雙龍,指的本是流經冰峪的兩條河,一條是英納河,另一條是英納河的支流小峪河,此處便是兩條河的交匯點。水中立的這塊巨石叫"劍劈石",傳説薛仁貴徵東時曾在此處駐軍,為了試一把剛為他冶煉的寶劍,他用力一劈,把這塊石從旁邊的山體上劈開,從側面看,能看到它後面有整齊的劍劈痕跡。這塊石本身也像一把粗礪的劍,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劍石"。劍石周圍的水域叫“月劍潭”,這名字頗有詩意,一潭碧水倒映天上的明月和身旁的劍鋒,寧靜中透出幾分悲壯、幾分殺氣。

北溝

所謂北溝,指的是英納河流經的溝谷,在那裏分佈着冰峪風景區的許多主要景點。迎面這面山壁叫"攔馬牆",唐朝大軍東征高句麗時行到那裏,曾被這面山壁攔住,故而得名。山腰那裏有個洞,叫"銀簪洞"。據傳清朝同治年間,這溝裏曾出了一個江洋大盜,經常出山搶劫,危害百姓。同時,莊河出了一位名叫姜烈陽的武進士。他擅使一把82公斤的大刀,武藝高強,在一次與江洋大盜的遭遇中,一刀砍傷了大盜的胳膊。人們眼看大盜進了這個山洞,可是,當姜烈陽得知消息追進山洞時,卻發現洞裏空空如也,只在地上撿到了一把婦女頭戴的銀簪子,顯然,洞裏的藏寶已被匆匆劫走了。從此,這山洞便得了這樣一個奇怪的名字。

這條河便是英納河。英納河是滿語"因納輝"的音譯,意為美麗的地方。河長94。9千米,是莊河境內最長的一條河流。關於英納河還有一個真實的傳説:戰國時期,燕國大將秦開率領兵馬到東北開疆拓界,建立了遼東郡。秦開的部將、滿族人劉崇看好了那裏的自然環境,便隱居在這條河中游的一個村莊裏,以打獵為生。劉崇的兒子名叫劉英納,跟父親學了一身好武藝,在大河上下威名遠播,經常為民除害。有一天,英納出去打獵不幸被毒蛇咬死,兩岸人民為了紀念他,便把這條河取名為英納河。英納死後,他的未婚妻莊秀英主動

承擔起了贍養劉母的職責,直至為她養老送終。劉母死後不久,莊秀英也因憂患成疾,離開了人間。劉英納、莊秀英的高尚品德廣為沿河人民所傳頌,人們自發地在他們家附近的山坡上並排修了兩座高6米的石塔,以示表彰,垂範後人。那個地方就是離那裏很近的雙塔滿族自治鎮。莊河市的淡水資源佔全大連地區首位,而英納河的淡水則在莊河市佔首位。為了增加碧流河水庫的容量,大連市已於20__年5月引英納河的水進入了碧流河水庫。我們此刻所處的冰峪為英納河的中游,大部分河段為沙石結構,水質清潔。

據化驗,在英納河水中內含23種微量元素,具有抗癌和健身爽膚等多種功效。我們此刻來到的這個地方為"樂遊源",樂是歡樂的樂,源是世外桃源的源。這一帶是冰峪石林地貌比較集中的地方,其它地方的山峯多是連綿成片,而那裏卻是孤峯突兀,頗有點小桂林的味道,又有人稱那裏為"天然大盆景園"。請看:這個景點叫“大象吸水”;那個景點叫"金雕";那個景點叫"豬馱龜"…¨那裏還有更多的景點沒有命名,大家能夠自由地發揮想象力,看它們像什麼,就給它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此處為"九疊飛瀑",下大雨時,可見瀑布飛瀉而下,十分壯觀。此處為"天壁峯",壁下的水潭為"騰龍澗",英納河在此處轉了一個大彎,構成了強烈的漩渦,

水流湍急,猶如騰龍。此處為"靜心湖",水到此處,又緩聚成湖。望着這平靜的水面,不由您不忘卻世事煩擾,感到心靈也彷彿被淨化了。由高山環抱的這潭碧水名為"雲盤谷"。別看它水面平靜,卻深不可測,每逢細雨霏霏,雲遮霧罩的日子,水面上總是霧氣繚繞,久久不肯散去。據當地人説,夜深人靜時,那裏偶爾還能聽到女人的嗚咽聲呢,哭聲隨風飄出,斷續隱約,如泣如訴。相傳明朝時山外有一對戀人,男的叫王琪,女的叫杜鵑。正值他們籌備婚事時,朝廷卻傳令天下廣選美女進宮。為逃避徵選,二人雙雙躲進了冰峪。

官兵明白後進山搜捕,王琪奮起與官兵搏鬥,保護着杜鵑姑娘邊戰邊退,最終退到了這懸崖峭壁前,身中數箭,一頭栽下了萬丈深淵。杜鵑姑娘看到自我心愛的人跌下懸崖,也隨後縱身跳下。等到官兵繞到山下找人時,只見一潭碧水,波平如鏡,連個人影也沒找到。官兵撤去後,這山間谷地雲霧繚繞,晝夜不散,人們都説,那雲霧是杜鵑姑娘的化身,她戀着自我的心上人,不肯離去。這兩個大石砬子名叫"漁樵石",下方的潭水叫"漁樵潭"。傳説漁樵石分別是兩位博學多才賢士的化身。他們看破紅塵,不求功名富貴,相約來到冰峪隱居,過着漁翁和樵夫的生活。有一次,他們從一條毒蛇口中救出了一個戴紅肚兜的小胖孩。這小

胖孩就是人蔘精,為了報答他們的救命之恩,送給了他們一人一根千年人蔘,他們吃後一向活了1000多歲,然後坐化在這灣碧潭邊上,變成了兩個大石砬子。大家看,那塊巨石像多像一隻鴿子它是引路鴿,指引着我們去遊覽冰峪的秀山明水。好,這天可惜天快黑了,我們只好從那裏回到。如果大家想繼續遊覽,僅有在那裏多住兩天才行。

南溝

我們這天要去遊覽南溝和仙人洞,並從那裏一向走出冰峪風景區。南溝是指小峪河流經的溝谷,在那裏也分佈着冰峪風景區的許多主要景點。看,這塊巨石像不像一面航行在河裏的船帆當地人稱它為"孤帆石"。看到這塊孤帆石,讓我們不禁想起李白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此刻,請大家再隨我來觀賞一下這塊石頭的另一面,它像不像一隻巨大的手掌手掌上紋絡分明─那條是生命線,那條是事業線,那條是感情線……山石上的那個洞,當地人稱之為"箭眼",傳説是薛仁貴當年射下的。大家再請朝南看,那山上有一塊突出的石頭,像一隻小熊的頭部,它面向西望,似在盼着出去覓食的母親歸來,叫“小熊盼母歸”。

這塊石頭叫"美女峯"。大家從這個角度看:那鼻子、那眼晴、那頭上高高挽起的髮髻……是不是嫌她太胖、太笨要明白她可是唐代標準的美女呀!唐代以胖為美。大家請看河中央這些白色的石頭,光潤圓滑,就像是一羣羊趴在河裏一樣,當地人稱它為"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時期地質遺蹟,其形狀是被冰塊搓磨而成的。此處溝□狹窄,像一道大門,當地人稱之為"大關門"。過了大關門便進入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往裏走,溝兩邊的森林越茂密,以柞木和赤松為主構成的針闊葉混交林莽莽蒼蒼,遮天蔽日。柞木除了

具有本質堅硬的優點外,還是養蠶的主要樹種。遼寧省的柞蠶產量佔全國70%,而莊河則是柞蠶的主要產區。赤松就更珍貴了,是世界上的珍稀樹種。它以前分佈在日本、朝鮮和遼東半島,由於遭受了一場叫鬆幹蚧害蟲的洗劫,幾乎絕跡,但在那裏卻漫山遍野,鬱鬱葱葱,無論是在巍巍的山顛,還是在幽幽的溝谷,或是在懸崖峭壁的石縫中,到處可見它傲然挺拔的身姿。喏,這就是柞樹,山裏人常用它的葉子做屜布蒸包子。這種樹就是赤松,它主幹雋秀,枝葉纖巧,像女模特的身材,亭亭玉立,所以又稱作"美人鬆"。過了這條河,對面的山腳下有一條隧道,是冰峪景區的另一個出口。它修於1998年,全長258米,是莊河境內最長的隧道,從這條隧道口能夠直接乘車出山,免除爬山的辛苦。這條路沿途也有不少奇景異觀,一個是"太白獨飲"─一塊石峯形似李太白手持酒杯,應對青山獨酌豪飲;另一個是"寶塔雄獅"」塊塔狀高聳的巨石,旁邊蹲着一個像雄獅一樣的石頭。塔石旁邊有一個日出水量達40噸的山泉,叫“塔泉”,泉中內含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還有一處景觀叫"猛虎聽經"───一塊巨石如上山的猛虎,"猛虎"的前面有一個"小和尚",正背對着“老虎”,手敲木魚在念經。傳説是和尚和老虎受到佛祖點化後,脱殼而去,軀體便變成兩塊

石頭留在了那裏。可惜由於時光的關係,我們不可能兩條路都走,所以剛才所説的這些景觀都看不到了。我們眼前的這塊峯石叫"玉兔拜仙人",它拜的仙人就是仙人洞裏的宏真法師;此景為"鷹嘴峯",此景為"駱駝峯",此景為“神女峯",此景為"龍虎鬥",那塊倚山作睡狀的人形巨石為“睡佛"。佛本來就心寬神閒,超然脱俗,身在這樣一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淨土世界裏,又怎能不睡呢!只是這一睡不知要睡上幾千年可是,佛儘管睡着,但心卻永遠醒着,人間善惡自有分辨。有佛就有菩薩,那個坐在蓮花寶座上,手持淨瓶,面向西南的石景是觀昔,此景名為"慈航普渡"。和北溝的"騰龍澗"一樣,小峪河在那裏也拐了一個大彎,峯"迴路轉後,展此刻眼前的另是一幅新的天地,所以取名為"別有天”。大家看,那裏有一道很窄的峽谷,從峽谷往前走不遠可見一塊巨石立在中間,擋住了人的去路,所以,此處叫"小關門",要"想繼續往裏走,非翻過那塊巨石不可。

小關門景區號稱"東北的“西雙版納",區內生長着無數亞熱帶遺留植物,如天女木蘭、山椰的樟、蘭果紫珠、燈石樹、海州常杉等。這些植物在世界上幾乎絕跡,而在那裏卻大批地生長着。半山腰那個洞,因洞頂有一個能望見天空的孔,故名"通天洞"。大家從這個角度看,那座山頭像一隻老虎

伏卧在那裏,叫“鎮山虎"。老虎是山中百獸之王,所以它吃飽喝足後總愛雄踞在高崗之上,以便監視百獸的行動。

仙人洞景區

各位朋友,我們此刻已經來到了龍華山的山腳下。龍華山位於冰峪景區的南部,海拔561。2米,著名的仙人洞就座落在龍華山天台峯的懸崖下。m主席詩云:"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説的雖然不是那裏,但情景大致相同。仙人洞因曾有一位叫宏真的高僧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在登臨仙人洞前,大家能夠先去拜渴一下這位高僧的墓───宏真塋。那裏便是宏真塋。它雖然很小,很普通,沒有帝王陵的高大氣勢,沒有許多名人墓那樣肅穆莊嚴,但古風尚存,雅氣猶在,伴着山林清風,聽着鳥唱蟲鳴,無論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他寧肯長守着這一方寂寞而清靜的天地。這樣的環境倒是與宏真生前的追求和樸實無華的為人十分相稱

。宏真本姓王,是明朝初年的一個武舉人,因進京趕考回來時發現妻子不貞,一怒之下離家出走,乘船到遼東謀生。不料,船快到金州時被浪打翻。王宏真落水後不省人事,被海浪推到岸邊,被兩位飄過的和尚救回寺屯後留在廟裏落髮為僧。宏真天資聰慧,經過三年的苦學和修行,成就了一位佛學知識淵博的高僧。一天,他走到龍華山前,看到那裏峯巒疊幢,邃谷重重,古鬆蒼藤遍佈,便乘興朝山上爬去,快到山頂時發現懸崖下有一個大洞,認定此洞就是佛祖賜給他的道場。從此,宏真開始堅持出去化緣,三年後最

後攢夠了建廟的錢。廟建成後,他把此洞命名為"般若洞",並親自任寺廟的住持。宏真圓寂後就葬在那裏。老百姓分不清佛家和道家在稱謂上的區別,便傳説宏真是仙人,他所住過的洞也就被稱作仙人洞了。通往仙人洞的道路叫"梯子嶺"。梯子嶺究竟有多少級台階誰也沒數過,只聽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上山八百八,進廟就能發;下山六百六,進廟就長壽。"下山所迸的廟是指仙人洞的下廟,在天台山的南麓。請隨我登山。我們此刻登上了天台峯。峯頂這塊平地曾是當年仙人洞和尚們的練武場。對面那座山峯是天台峯的"天上天",是觀日出的上佳之地。

日出時,乳白色的濃霧蒸騰迴旋,座座山峯如同飄浮在雪海銀浪之中,十分壯觀。此刻我們最之後到了仙人洞。仙人洞有上下兩個洞口,我們此刻站的地方是上洞口。仙人洞洞中有洞,充滿玄機,據説清末曾有兩個人進洞探險,結果一去不復

返。還有人説這洞裏有一條地下河,一向通到丹東市帽盔山,也有人説洞中的暗洞有一公斤蠟的路程,即燃燒完一公斤蠟時便走到頭了……眾説紛紜,詳情誰也沒有真正考察過。門前並立的這五座碑分別記述了仙人洞建廟和重修的歷史。這座洞府面積為385平方米。洞府中的廟初建於1398年。廟中供奉的分別是釋迦牟尼佛、寶幢王佛、彌勒尊佛,兩邊為十八羅漢。

登上右側這個台階是一個木結構的二層樓,為"玉皇閣"和"三宮殿",供的是道家尊奉的神仙。仙人洞廟是道僧合一的聖地,儘管門派不一樣,但他們互為鄰居,以和為貴,從未鬧過糾紛,堪為世俗世界的楷模。東北角這個石穴約2米高,能容一人盤腿而坐,傳説是宏真坐禪的地方。門東這個建築為鐘鼓樓,裏面原有一個大鼓和一口鐵鐘,二三十里外可聞晨鐘暮鼓之聲,使遊人未進廟就能聽到仙境的呼喚。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楚仙人洞的廟會,這山下的路上,擠滿了前來祭拜的善男信女。他們面色莊重,有的甚至一步一拜,那虔誠勁兒令人感動。

此刻,我們來到了下洞。洞中兩側供奉的是四大天王神像,俗稱"四大金剛",都是護法天神。這位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我們取其劍鋒的"鋒"字諧音為大風的"風";這位調撥琵琶的為東方持國天王,我們取調絃的"調"字;這位是北方多聞天工手持混元珍珠傘,專管下雨之事;這位是西方廣目天王,手有纏龍,龍能屈能順,代表順的意思。

四大天王手中的器物合起氏便是"風調雨順"四個字,反映了我們中國老百姓世世代代的願望。那裏便是下洞口,門上刻着"般若洞"三個字,般若是佛語"智慧打的意思。據説在宏真到來之前,這上方刻的不是般若洞,而是藏君洞。這石壁上原先刻有這樣一行小字:"薛仁貴徵遼

東,因一時失利,曾藏身於此洞,故名。"宏真在那裏建廟時,把這些字全抹掉了。這棵高大的否樹已有近600年的樹齡了,據説是宏真當年親手所栽。洞口石巖上這兩眼泉為"龍泉",水深三尺;清澈甘冽,冬暖夏涼,隆冬也不結冰。更為奇特的是,井水雨天不見多,旱天不見少,每逢廟會,遊人終日飲用,井水卻源源不竭。下洞口西南松林中這座小廟叫"倒坐觀音廟"。之所以稱它為倒坐,是因為一般寺廟的門朝南開,而這座廟的門卻朝北開,觀音也是朝北倒坐的。這主要是因為如來的大雄寶殿在北,觀音面朝北好聽如來説法。這座塔是佛界的標誌,仙人洞廟沒有山門,便用它代替了。此刻讓我們順着這條路下山,順便去參觀一下仙人洞的下廟。請隨我來!那裏就是仙人洞的下廟,又叫"聖水寺"和"龍華觀",也是道僧合一的廟宇,始建於1552年,可惜在十年文化_革命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1984年起開始重修,並在龍華觀院內建了一處碑林院,彙集了歷代重修廟宇的碑石和貞婦烈女的貞節碑數十座。大家能夠進廟自由參觀。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3

親愛的貴賓們:

不説不笑不熱鬧。為了能夠給大家提前構築一個對大連的印象,今日將帶大家進入一個美妙的世界。併為為大家朗誦一首自我創作的詩:

濱城美景日日新,滿眼綠樹芳草蔭。

歐式建築不勝舉,城市雕塑鋪海濱。

廣場風格均自異,海畔美景怡身心。

空氣清新人自喜,古人也要歎如今。

大連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廣場、每一片綠地、每一棟建築都會給人美的享受,在這個城市裏生活的人過的充實,過的浪漫。下頭請允許我在借用m主席以往使用過的詞牌-沁園春讚美一下大連,濱城風光,百米槐景,千里海疆,看地跨兩海,膠魯南望,北接遼東,百年史長,氣候宜人,景緻秀麗,一萬三千餘平方,總人口,五百九十萬,浪漫之鄉。大連如此名揚,乃無數英雄共擔當,建星海廣場,華表矗立;長跑足球,各有名將。一年一度,服裝節裏,把酒言歡賞霓裳,俱往矣,同志再努力,更輝煌。

大連是一座既年輕又悠久的城市。她的發展是和中國的近代史聯繫在一齊的。從1899年沙俄建造大連港為城市建立標誌起,到今年已經走過1__年的歷史了。扶今憶昔,以一首滿江紅代為傳情:歷史長河,浪淘盡,風聲不歇。回首憶,大連百載,滿腔悲切。日俄爭食中華土,滿清喪權辱熱血,歎百姓,空懷鴻鵠志,風華謝。上輩恥,終被雪,今代願,情真切,中國共產黨,勤政好學。北方明珠閃異彩,浪漫之都耀日月,再從頭,建設大大連,朝天闕!

如果説大連是一首詩,那麼她告訴人們的是她的抗爭和她的奮鬥;如果大連是一首歌,她告訴大家的是大連的成績和輝煌。今日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大連之歌,可是不是唱的,是説的。每一首歌都是由七個音符組成的,大連也有這七個音符。do是1,大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被國家前主席__題詞為“北方明珠”的城市,也是國家旅遊局局長唯一認定的“浪漫之都”,這個開篇給大連之歌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大連地跨兩海,黃渤海分界線就在大連旅順口區的老鐵山岬角處,所以大連的海鮮很好吃。

您説為什麼舉個例子,如果兩國人民合作生產出的下一代叫混血兒,十分聰明;兩還共同培養出來的品種叫做混血魚,味道就鮮美。(笑聲)其實這是跟大連海域的含鹽量和水温決定的。

大連有三少,第一是自行車少,為什麼呢因為大連地域屬於丘陵地帶,上坡下坡比較多,上坡感覺不舒服,下坡嚇得直哆嗦,上坡累得快死掉,閉着眼睛衝下坡,加上車子有點破,哎呦一聲還沒説,撲哧一下倒在地,您説這事多窩火

第二是大連的交通警察少,可是您不要以為大連的交通情景不好,其實在很多交通路口都有電子眼,違章之後,您的車牌和大名就上報紙了,您也僅有乖乖去交費了。[由整理]  第三是大連人民素質低的比較少,大連市民有公約三管六不,即管住自我的口,不隨地吐痰,不説髒話;管住自我的手,不亂塗亂畫,不亂扔雜物;管住自我的腳,不斜穿馬路,不踐踏草坪。怎樣樣大連人不錯吧!

大連由四個寶貝,馬家軍、實德隊、薄熙草、服裝節,那裏需要説的是薄熙草,__在大連擔任市長期間為大連做了不少的工作,此刻大連的綠化覆蓋率到達41%左右,優良的環境成就了大連良好的投資情景,空氣中的負氧離子較多,小夥健壯、姑娘漂亮、小孩可愛、老人健康,大連的人民有福了,您也有福了,讓您免費吸氧了。大連人為了紀念__在大連的工作,將這種草命名為薄熙草……

相信您對大連的印象必須不錯吧聽講完了大連的fa,我們再來看看大連的so,也就是5,大連是個旅遊城市,大連旅遊打出了五張牌,即浪漫之都是大連的品牌,北方明珠是大連的金牌,世界環境五百佳是大連的王牌,比賽在北京、觀光在大連是大連的招牌,金石灘、旅順等知名景點是大連的名牌,這可不是我説的,可是大連市旅遊局局長柳振萬説的。

提到金石灘,我自創了一個詞牌名叫做聽春雨,寫的就是金石灘,請大家先鼓掌,後欣賞(掌聲)金石天工,鬼斧神造意重重,古今名人依舊在,細浪低吟聽春風。立刻拉硬弩,揮灑談笑中,鮮花處,情至濃。頑石無美意,遙看探海一真龍。絕絕絕,漫步之處,還有美景不曾逢。大連被稱作浪漫之都,必然有浪漫之處,總結起來有六大浪漫,浪漫的大海;浪漫的廣場、綠地;浪漫的建築;浪漫的人民;浪漫的節慶活動。

浪漫的城市,反正就是一浪接一浪,用任賢齊的歌聲表示就是(唱):一浪還未平息,一浪又來偷襲……最終我們來看看大連之歌的最終一個音符,xi也就是7,大連自古有七景,分別是,星海聽濤、城雕賞月、冰峪丹楓、黑山夕照、塔觀雙海、金石天工、燕窩歸巢。這大連七景構成大連獨特的景觀,豐富了每一位來大連遊客的眼界。其實大連這麼美,只是期望能夠為您創造出好的心境,而一首歌也是靠七個音符的組織才能構成音樂,下頭我就為大家演唱一首代表大連心願的歌曲,一首周華健的《朋友》帶給大家,期望大家能夠喜歡,大家會唱期望能夠一齊唱!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4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十分歡迎大家來大連這座海濱城市來玩。

在那裏簡單的介紹一下大連的概況:大連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它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獨跨中國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中的兩海,渤海和黃海。所以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夏天不熱最熱八月平均温度24度,冬天不冷,平均温度-5——-10度,正好適合滑雪並且還不凍手。大連不大,總面積1.36萬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城市人口280萬。它的經濟總量位於東北山省之首,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0元。大連分中山,西崗,沙河口,甘井子,旅順和金洲,6個區。瓦房店,普蘭店,莊河,3個縣級市,以及長海一個海島縣。

雖然各位朋友在大連逗留的時間很段,僅有兩天,想在着短短的兩天中多看看大連,多瞭解大連,這是你們的願望,也是我的心願。所以就要我帶領大家全面瞭解和突出重點相結合的辦法,來帶領各位朋友們遊玩。一方面我會盡量的多講,看到的,沒看到的,我都會去講。另一方面,在遊覽路線的安排,儘量讓大家多看,把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示給大家。陽光,沙灘,大海,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最具浪漫色彩的旅遊口號,也是健康人生最時尚的追求,所以,看海,玩海,吃海已成了大連最受歡迎的旅遊項目了。

所謂的全面瞭解,就是讓大家全方位的瞭解大連。遊主要有幾大塊來構:一是瞭解城市風貌,大連市一開始是由俄國人於1899年開建的,至今可是100多年的歷史,先後經歷了沙俄租賃,日寇佔領,蘇聯紅軍駐紮等幾個階段,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所以這座城市的外來文化氛圍也很濃。整個城市的模式和建設風格都不一樣於其他的傳統城市,而是以廣場為中心,道路呈輻射狀,建築以歐式建築為主。二是瞭解歷史,這主要集中在旅順。

三是特色景區,大連是著名的海濱城市,不看海濱風光就不算來大連。大連有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那就是金石灘。大連有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那就是金石灘。它即是大連海濱風光的代表,同時又薈萃了許多現代人文景觀,因海邊遍佈許多珍貴的奇礁怪石,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和天然地質博物館。

四是觀看大連全貌,其中包含觀賞大連夜景,我們那裏有句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如大連夜景輝煌。”大連還是中國的第三顆明珠----北方明珠。遊覽全貌還有兩個途徑,一是站在高處看這是最有效的辦法,另一個途徑就是跳出大連看大連,不是有句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廬山中麼。”

那剛才所説的都是全面瞭解,那麼什麼又是突出重點呢那我先問問大家有多瞭解大連呢就是最能代表大連旅遊項目水平的精品呈現給大家,使大家對大連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象到香港必去太平山,去澳門必去媽祖廟,到泰國必去芭提亞,看人妖表演,去北京必去爬長城一樣,否則就等於沒去這個國家和地區一樣。那麼到底什麼是大連的旅遊精品呢大連最明亮的眼睛在哪裏呢我也會着重的給大家列舉幾個帶“最”字的。

第一個,最具震撼力,最煽情的旅遊項目,老虎灘極地海洋動物館。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中國之最,也是中國唯一的,並且可是被世界吉尼斯認證的世界之最。所謂煽情,就是説無論您此時有多少不愉快,您的性格多麼內向,進了極地館您的情緒都會立即興奮起來,並且大連人都十分的自信,無論您路上走過多少地方,看過多少景點,唯有那裏,您的興奮點才能到達高潮。那裏就象是一個濃縮的極地世界能欣賞到許多動物明星最精彩的表演。那精彩到什麼程度我先不説,您盡能夠去想象。

第二個最是最神奇美妙的旅遊項目,聖亞海洋世界。這又是一個世界之最,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情景式海洋主題樂園。引進美國迪尼斯樂園的創意理念。整個旅程的情景設計充滿了科幻般豐富的想象和神祕感,可謂是一步一個故事,步步都是傳奇。

第三個最是最浪漫的旅遊項目,就是老虎灘的珊瑚館,它是一個亞洲之最,是亞洲展示品種最多的珊瑚館。所謂浪漫是指館內的人魚表演,水下芭蕾和婚禮表演。大連帶最的旅遊項目遠不止這些,譬如以海洋動物為主演的歡樂劇場和海獸館,亞洲最大的海洋公園和蛇博物館,中國最大的森林公園,亞洲最大的四維電影院。這些旅遊項目我們走過的時候我在仔細的為大家講解。

可能朋友們會問為什麼大連有這麼多帶最的旅遊項目,那這也反映了大連人的性格特點,凡事不做則罷,要做就做最大最好,想必朋友們也一樣吧,不看則罷,要看就看帶最字的。旅遊麼,就是要玩的開心和增長見識,僅有這樣才不枉大家出來旅遊一趟。對不

朋友們,來到大連能告訴對大連的基本印象是什麼嗎恩,不錯,大連有三多還有三少,那朋友們根據你們對大連的觀察看看大連的三多三少是什麼對,大連的廣場多,綠地多,歐式建築多。大連有較大的廣場50多個,這些廣場都是形狀個異,分佈在各區各處。

廣場本來就是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就象高級賓館必須要有寬敞豪華的大堂,現代居室離不開舒適的客廳一樣,廣場也素有“城市的客廳”之稱,時任市長薄熙_曾為我們描繪這樣一副藍圖:大連不是要把花園建在城市裏,而是要把城市建在花園裏,讓老百姓出門就能進花園。大連的綠化覆蓋率42%以上是中國北方綠色最濃的城市。

旅順介紹:旅順距大連46.8公里,車行40分鐘。

那説了這麼多,大家已經對大連有了一個基本的印象了吧!此刻我就逐步的讓大家更瞭解大連,那瞭解大連就要先從它的歷史説起,據考證考證,6千年前已有人類在大連居住。唐初,大連稱三山浦,東晉時,旅順口稱馬石津,元代改稱獅子口。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大連和旅順的統治權一向在日本,清政府,沙俄之間交迭,直至1945年才解放,解放初期大連和旅順曾一度為兩個城市,之後合併為旅大市。

1981年改稱大連。旅順主要就是近代史遺蹟,素有中國近代史博物館之稱。旅順位於我國唯一的內海----渤海的“咽喉”地帶,外國軍艦一旦攻佔了旅順,我國的首都北京就會門户洞開。所以,旅順又叫“京津門户”。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必掙之地。旅順軍港終年不凍不淤,港口開向東南,應對渤,黃兩海後有羣山環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被當時認定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沙俄和日本對旅順的野心,尤其是日本,為了進一步到達侵略中國的目的,不惜以成千上萬的士兵的生命為代價,先後在那裏打了兩次大的戰爭,使旅順抱受戰火的洗劫。兩場戰役是甲午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甲午戰爭爆發與1894年。日本3萬多侵略者從莊河登陸,攻佔了旅順,並對無辜的百姓進行四天四夜的大屠殺。當時旅順約有2萬人,倖存者盡36人。

旅順有座萬忠墓,就是當年死難者合葬墓地。為了永遠記住這段血的歷史,旅順解放後,人們從修萬忠墓,在上頭書寫四個大字:永矢不忘。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清政府簽下了《馬關條約》,其中一款就是遼東半島割讓日本。馬關條約妨礙了俄國獨霸遼東和東北的戰略計劃,於是聯合德法兩國逼迫日本退出遼東,日本在迫不得已的情景下撤離,並向清政府所要3千萬“贖遼費”。不久,俄軍趁虛而入。經過了10年的養精蓄鋭,又於1904年捲土重來,於是在旅順這塊土地上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以俄軍敗退告終,日本再次霸佔旅順長達10年之久。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5

各位嘉賓到一個城市旅遊都想明白在這個城市應當看些什麼,玩些什麼,比如;到北京看的是長城,西安看的是兵馬俑,杭州看的是西湖,蘇州看的是園林,那麼到我們大連看什麼呢

在大連有這樣一種通俗的説法,叫做三看三不看。一看大海,二看城建,三看特色。

首先是一看大海,在中國從南到北從北到南,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大海。為什麼選擇來我們大連看海呢因為大連地跨黃渤兩海,你在一個城市能夠看到兩處不一樣的海景。黃海是藍色的,是豪邁的,那是豪爽的男人,渤海是黃色的,是温柔的那是恬靜的少女。黃渤海的分界線有一端就在大連,所以這個地方的海值得一看!(要滲透快艇了,挖哈哈)

二看城建,大連這個城市不一樣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城市像北京西安,都是方方正正的格子狀,它是100多年前俄國人按照巴黎市的城市格局修建的。在這個城市中大家能夠看到中國獨有的一種城市文化就是廣場文化,大連市大大小小的廣場有七十多個,旅遊部門逼着我們説有一百多個,號稱廣場最多的城市(笑聲)其中有特點的就有十幾個,按照我們的旅遊行程,我們會選取有代表性的廣場去看看,

三看特色,作為一個海濱城市。大海是大連的靈魂。大海是大連的魂魄(圖窮匕現,要滲透加景點了挖哈哈)。大連的5A級景點也就是最好玩的地方都是圍繞大海來建設的。那裏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園老虎灘,最大的老虎灘極地館,亞洲最長的海底通道SUNASIA聖亞海洋世界,亞洲最大的貝殼館,東北最大的建在海邊的野生動物放養園,這些地方都是大連旅遊的招牌,時間允許的話,大家可千萬不要錯過呀!(煽情點,但要點到為止,留有餘味)

説完了三看之後説這三不看.第一個不看叫不看白天看晚上.作為東北最開放的城市。大連的夜生活比較豐富。在大連的每一條主幹路,每一個廣場上的路燈都是不一樣的。有水晶槐花燈,白玉蘭花燈。一帆風順燈等等。大連的廣場白天看是一種風景,晚上看就是一種文化了。各大廣場上還有老百姓不定期自發的文藝演出。喜歡夜生活的朋友晚上千萬不要早睡呀!

第二個不看叫不看地上看海上,真正體味大海的情懷必須要到海里去看看,身處大海你能夠體驗人在船中坐,船在水中游的意境,也能夠抒發你憑海臨風,乘風破浪的情懷,更能夠讓你有海闊天空的感悟。看海的理由是四季皆可,有首詩是這樣寫的:晴天見海水,海水晴似天。陰天見海水,海水黑如淵。風時見海水,海水噴如雪。雨時見海水,海水暝似月。

最終一個不看叫什麼呢還猜不出來嗎那就是不看男人看女人,(笑聲)大連國際服裝節大家都聽説過吧。這個節有必須知名度,大連作為著名的服裝城,女孩子相對來説愛打扮,並且東北的女孩個子比較高,所以有這麼一種説法叫做:"在大連不看男人看女人,車上的男嘉賓不少,提議晚上到商業街轉一轉,據説那裏美女如雲,美婦成羣。三步一個張曼玉,五步一個林青霞,提醒大家只能看不能動啊(笑聲)。

如果先生們今晚不看,李導推薦大家去看大連美女的代表大連的女子騎警。女騎警不可是大連警屆驕傲並且是中國警屆的驕傲!個個女孩都是1米75以上,很多女孩子都是從模特學校招聘的模特,那可是一看傾城,在看傾團,三看你就傾倒在大連不用走了。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6

青島市人民會堂位於青島市太平路9號,於1959年5月動工興建,1960年5月30日正式完工。佔地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其建築設計參照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莊嚴雄偉,氣勢壯觀,是青島市目前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一處會堂和演出場地。20xx年被青島市政府評為歷史優秀建築。

青島市人民會堂坐落在聞名遐邇、風景秀麗的前海風景區,與觀海聽潮的棧橋和燈塔玉立的小青島遙遙相望,周圍擁簇着塔鬆、綠樹,融匯了自然美與人工美,環境幽雅清新,是舉辦文藝演出、會慶展覽、商貿洽談的黃金地點。

為迎接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市人民政府投資三千萬元改造會堂。改建後的人民會堂設有舒適的觀眾坐席1450個,化粧間8間,服裝間2間,琴房2間。舞台台寬16米,台深18米,台高9米,兩側副台各290平方米,電腦數控電動吊杆37道。台口兩側裝有液晶大屏幕顯示屏。此外,還為斯坦威鋼琴單設了一間恆温恆濕專用琴房,以及中央冷暖空調。會堂還配備電腦數控燈光控制室、電腦數控音效控制室和具有國際水準的反音罩。

青島市人民會堂曾多次舉辦國內、國際重要會議,至今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表演團體在這裏舉辦過不同藝術風格的演出活動。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7

青島*美的地方是太平灣。太平灣在中山公園的南面,在匯泉灣的東側。中山公園與太平灣之間就是八大關——以我國八條關隘命名的路,解放後增加了兩條,但仍保留原來八大關的稱號。每一條街都有屬於自己的樹種:寧武關的海棠、正陽關的紫薇、嘉峪關的五角楓、紫荊關的雪松、還有櫻花、銀杏和水杉……精心培育的各種各樣的樹木,將這裏構成了一個歐式園林風景區。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裏曾是一批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聚集的地方。

青島太平灣無比幽雅,無比精緻,它不同於那些新興的風景羣落,它沉澱了太多歷史,記錄了太多的故事,它本身就讓人感到一種難以言説的豐厚底藴,那種內涵、韻味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

青島太平灣特色

在青島太平灣隨意選個路口往裏走,都會體味到古樸典雅的建築之美。每個小樓都各具特色,很養眼。它們都有深深的庭院,推開窗子就可見到大海。這裏的白天明媚、夜晚幽靜,伴着海濤和枝椏間相互傳遞的風聲入睡,其美妙可想而知。

當然青島太平灣夜晚之美主要還是因為有海,不論什麼辰光,海總有自己的性格。而太平灣周圍的海很特別——陸與海的結合部有許多高大的礁石,顏色深褐,還有周圍的環境,比如那座歷史悠久的俄式城堡“花石樓”,象是童話書裏紅瓦白牆的小房子,靜靜的藏在綠蔭叢中;還有德縣路天主教堂前面的那片花崗巖石鋪就的路面,百年滄桑的磨礪之下變得很光亮,適逢下雨,路面反着光,昏黃的夜燈一照,彷彿回到了另一個時代。這是一種奔放又温情的風韻。所以我們遠道而來,為的就是留下這份難得的寓意。

太平灣是青島*典型的縮影,由此可見青島是一座悠閒的城市,風景就在身邊,讓人不捨得匆匆趕路,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美景,誰又能不多看幾眼呢?這樣的時候在海邊溜達,每座建築、每個浪花、每片雲朵都會是文字的素材。當然,走馬觀花的遊人不會像我這樣仔細地去品味細節,所以,這是另一種感覺,是讚歎,是欣賞,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如果能在此終老一生,*是人間一大幸事。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8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遊,我姓樑,大家可以叫我小樑,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姓王,王師傅技術嫻熟,坐他的車既安全又舒適。今天,將一直由王師傅和我為大家服務,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於温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麼今天,我們帶領大家遊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

好的,各位遊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誌棧橋,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如果大家經常喝我們青島啤酒就會發現,我們青島啤酒的標誌就是棧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卧於碧海銀波。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湧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遊覽拍照。半個小時後,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在我們到達了位於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緻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築,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稜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傳説,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夥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夥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後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製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綵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各位遊客,今天的遊覽島這裏就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如果有任何意見可以向我提出,我將及時改正,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9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您來青島觀光旅遊!

青島是美麗的海濱城市,是理想的度假勝地,青島棧橋導遊詞。這裏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天藍海碧、綠草如茵,其海濱風光更是別具一格。下面我們要參觀的就是青島的象徵--棧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商標,它上面的圖案便是棧橋。青島人以青島啤酒為驕傲,他們同樣也以棧橋為榮。棧橋西南面是新建的中苑廣場,東面是與棧橋隔海相望的小青島,北邊是繁華的中山路,他的南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了。棧橋就好像一條長虹,飛旋與這碧波盪漾的青島灣中。我們漫步在棧橋之上,就如同置身於大海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海的氣息和他的寬廣偉大。漲潮時,海浪拍打着橋身,使人聯想到正乘坐着輪船在海中航行……

我們現在看到的便是棧橋了。它位於青島灣中,目前全長440米,寬8米, 與市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從遠處看,它像一條長虹橫卧在大海之上。

30年代,棧橋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首,青島市鄉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為之留下詩賦和讚譽,國內外的重要賓客、要員、知名人士在青島觀光時,都要登臨棧橋,欣賞海濱風光。20xx年包括棧橋在內的海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AAAA級風景區。

關於棧橋的解釋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簡易碼頭都稱為棧橋。”那它為什麼又會成為青島的標誌呢?青島在100多年前是一個小漁村,1891年清政府下詔書在青島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總兵章高元帶兵駐紮青島,為便於部隊軍需物資的運輸, 建了兩座碼頭,一座就是現今的棧橋。該碼頭原稱謂很多,有海軍棧橋、前海棧橋、 南海棧橋、李鴻章棧橋、大碼頭等,長200米,寬10米。另一座位於總兵衙門前方的“衙門橋”長100米,寬6米,亦稱“蝸牛橋”。這兩座碼頭都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 也是青島港最早的碼頭建設。

1897年,德軍以演習為名,從青島灣登陸,武力佔領青島,棧橋成為德軍侵佔青島的見證。

德帝國主義侵佔青島後,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南端下立,鋼製橋架上面鋪有木板,並設輕便鐵軌,南端仍是鐵木橋,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用碼頭。1920xx年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後,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遊人開放。1920xx年青島被中國收回,1931年國民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加長到440米,橋南端增建了半圓型的防浪堤, 並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24根紅漆柱子支撐,取名“回瀾閣”。整個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景。

建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棧橋進行維修, 1985年青島市又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整修,兩側圍以鐵索護欄,12對歐式橋燈相峙而立,外鋪砌花崗巖石台階。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此次維修既達到防風浪、防腐蝕要求,保持原有的風韻,又與兩側護岸設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觀效果,使整個橋體煥發了青春。

大家前面走,看前面這座由中國民族風的雙層閣樓叫回瀾閣,閣頂覆蓋着黃色琉璃瓦,周圍的亭柱共24根。閣內是雙層圓形的廳堂,各中心有螺旋形樓梯。回瀾閣與這碧波綠水相互輝映,非常的雄偉壯麗。6秒//早在30年代,飛閣回瀾這一景觀就被列在了青島市十大景觀之首。

大家看,每個窗都有一框,每個框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景象畫一樣嵌在窗中,這就是所謂的“一窗一框,一景一畫”。

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有着一百多年的歷史。她身上即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錄瞭解放後青島市的建設與發展。我們現在站在棧橋橋頭,沿着這條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於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氣息,體驗到海的寬廣偉大。碧波拍打着橋面,白雲在頭上飄過,海鷗在天空中飛翔,遊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進中可以看到岸邊的紅瓦、綠樹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康有為先生所描寫的:“碧海藍天,紅瓦綠樹”。

前面我們看到的這個沙灘是棧橋海水浴場,它是市區浴場中最小的一個。它與繁華的中山路相鄰而且周圍環境十分優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看前方的高大建築,我們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牆樓是山東省國際貿易大廈,它共有39層,地下3層,地上36層,高是118.5米,是90年代齊魯第一高樓。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築是青島的海關大樓,共26層,地上24層,地下2層,139.9米高,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自1997年開始連續五年監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一。

海關大樓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築是海上皇宮,海上皇宮是一座集遊覽、娛樂、演出、餐飲於一體的旅遊場所。整座建築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的圓體組成的,共6層,地下一層,地上5層,整體用108根柱子支撐,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環境,五星級的服務,被列為青島餐飲特一級就店。

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小青島上因為植被茂盛,鬱鬱葱葱,看上去一片翠綠因此而得名。大家看它的形狀像不像一把琴?水像他的琴絃,風起時,波浪會響起錚錚琴聲,所以小青島又叫琴島。島上的那座錐形燈塔是船隻進出膠州灣的航標。塔內有水晶稜造的反光鏡,可以為進出港口的船隻導航。

在小青島南面還有一座島,那就是“薛家島”。它的面積為2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38公里,並有青島最長的一個沙灘-“金沙灘”。

大家看到與小青島僅一水之隔停泊着許多軍艦的是中國海軍博物館,它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一處反映中國人民海軍面貌的綜合性博物館。現每年接待遊客達幾十萬人之多。

接下來請大家看一下北面那兩座高高聳立的塔樓,那就是天主教堂。它高56米,上面的兩個十字架分別為4.5米,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築,它也是對外開放的一個宗教景點。

與棧橋北端相接的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63座建築,160多家商場,同時它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文明示範點之一。

在棧橋的東側,是泛海名人大酒店。由德國建築師保爾·弗里德里希設計,為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築。

大家看東北方向離我們最近的建築就是天后宮,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有民族風格的建築羣。那時一座集媽祖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於一體的著名人文景觀,現在是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天后宮裏保留着四大廟會節日:天后誕辰節、天后昇天節、清明節廟會及海洋節。那濃郁活潑的海洋民俗風情吸引了眾多遊人。

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她身上不僅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錄瞭解放後青島市的建設與發展。就棧橋本身來説,他能在海浪的衝擊和海水浸泡下依然屹立於海中,可建造橋的工藝之高。這也體現出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技術水平。

好,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0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您來青島嶗山參觀遊覽。青島地區大小山峯幾十座,嶗山則為大自然的神來之筆。嶗山風景區總面積446平方公里,其中繞山海崖線長達87.3公里,主峯高1133米,堪稱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嶗山氣候清新而濕潤,年平均氣温為12.6攝氏度,冬季平均氣温為-0.2攝氏度,夏季平均氣温為23攝氏度。嶗山歷史悠久,古蹟薈萃。遠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嶗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已在此聚居生息,創造了燦爛的龍山文化。<<後漢書.逢萌傳>>、<<南史.明僧銘傳>>等均有記載。

嶗山自然景觀獨具天然特色。山海相連、海天一色、雄偉壯觀;山內羣峯聳立、怪石嶙峋、層巒疊嶂、壁削如刀、澗深谷幽,每座峯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碧海無涯、山高林密、雲氣離合、嵐光變幻;海崖線曲折蜿蜒,或廣闊幽靜、煙波浩淼、或驚濤拍岸,谷應山鳴。

嶗山名泉聖水富有特色。神水泉、聖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領風騷;潮音瀑、龍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韻。著名的青島啤酒和嶗山礦泉水均依此水釀就而成。

嶗山林木蒼鬱、花繁草茂,區內僅古樹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樹齡高達2500餘年。山林深處,春日一片翠綠,夏天濃廕庇日,秋季滿谷金黃,嚴冬則處處玉樹瓊花。

嶗山以其山海奇觀、深邃幽靜之勝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譽,倍受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詩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東海上,嶗山餐紫霞”的著名詩句。清代蒲松齡以嶗山風物為內容寫出了<<香玉>>、<<嶗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宮觀寺庵星羅棋佈,鼎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説。

總之,清新而濕潤的空氣,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構成了嶗山旅遊的豐富內涵。

嶗山旅遊分南線、北線、東線,每條線如同一顆珍珠項鍊,串連着無數個景觀(點)。本文按照“嶗山一日遊”的習慣旅遊線路,介紹每條線上幾處主要景觀(點),未及介紹的留等嶗山探勝者們自己去體味。

基本旅遊線路(南線)

太清宮--明霞洞--上清宮--龍潭瀑

【太清宮】

太清宮亦稱下清宮,當地人也稱下宮。位於嶗山南麓老君峯下,前臨黃海,一碧萬頃,背依七峯,峯巒竟秀,地勢清幽,竹林翁鬱,夏納清風,冬隔朔氣,素稱“北國小江南”。

嶗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説,相傳鼎盛時期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而今可數者有十七處。據《太清宮志>》記載:太清宮建於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為江西瑞州府高樂縣人張廉夫所創建。張廉夫,字靜如,號樂山,生於漢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後棄職入道。精研玄學,入終南山學道數載,得師傳道,來嶗山之陽,臨海之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廟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宮”,這就是太清宮的由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唐朝末年,李哲玄東遊嶗山,又擴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這時,太清宮已初具規模。五代十國時期,道人劉若拙遊至嶗山,對太清宮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處機從昆化山來嶗山講道。從此,嶗山道教,包括太清宮名揚天下,天下道眾多慕名而來,有的在此隱居潛修,有的在此著書立説。如張三丰、徐復陽等均在此修過道。

明萬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宮發生了一起僧道之爭。僧人憨山大師與道人耿義蘭相互爭奪太清宮廟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鑾殿,歷時十多年,終以道人勝訴而告結束。現太清宮前“海邱奪遺址”碑刻的明萬曆十三年憨山大師建海邱寺於宮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毀寺復宮,就是記的這件事。

太清宮佔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500平方米。廟宇共分三個院落,各立山門。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三帝。

太清宮古樹參天,院外“龍頭榆”又名“唐榆”,為唐朝天佑年間李哲玄所植。院內銀杏、古柏相傳樹齡更長。明朝所植兩棵耐冬樹,枝繁葉茂,每年冬盡春回,花開似錦,花期長達三個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香玉>>篇裏所記的“香玉”、“絳雪”的故事,據説就是院中一棵紅牡丹和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澇不溢,是嶗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於昆化山之陽的玄武峯下,系一天然石洞,原為上清宮的一處別院。《膠澳志》載,明霞洞“建於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巔“明霞洞”三字,相傳為邱處機所書。名道孫紫陽曾潛修於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孫紫陽疏》載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側建有“鬥母宮”,奉佛教。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重修時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觀音殿”一座。據説,這裏曾有過僧、道交替的歷史。

明霞洞地勢高曠,景色幽麗,朝暈夕陽,雲霧繚繞,霞光山色變幻無窮,素有“明霞散綺”的美稱,為嶗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宮】

上清宮位於嶗山南部叢山峻嶺,這裏因入山已深,煙塵遠隔,空氣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蒼松翠綠,修竹滴翠,清泉飛鳥,奇石屹立,不但怡靜,而且特別清幽。

上清宮屬全真道華山派道觀,是嶗山中別具一格的“叢林”廟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宮稱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絕霞之外,有八皇老君,運九天之仙,而處上清宮也”,故而得名。又因與太清宮對稱,又簡稱上宮,與太清宮,明霞洞同為嶗山東南部的主要道觀。

上清宮創建於宋初,原是宋太祖趙匡胤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的道場,至宋末已廢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師__明,鳩工重修了上清宮。

上清宮有前後兩處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間,佔地約1000平方米。前殿舊祀三清,後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上清宮內古樹參天,其中一棵銀杏胸徑2.53米,橫出粗枝上有三個乳狀樹瘤,極為罕見,據説一千年方能長出一個。大殿之東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與道山石斜對的石崮上,刻有邱處機的<<青玉案>>詞一首。宮西有一塊圓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宮”,還刻有邱處機詠嶗山七絕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聖水泉”,為嶗山名泉之一。

【龍潭瀑】

龍潭瀑又名玉龍潭,水源來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頂和北天門之間的山谷。澗水穿山越嶺,沿路彙集了數十條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騰而下,在一處高約30米的崖頂平台上,平直地衝出數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飛旋了幾曲折之後,會合成一道長約30米,寬約5米的瀑布,順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氣勢,宛如一條矯健的玉龍,從懸崖之顛,騰雲駕霧,呼嘯而下,擊得潭中水花四濺。人們擬其形,取其聲,觀其色,叫它“龍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龍潭”,瀑布頂端“龍吟”兩個隸書大字,直徑一米,為當代著名書法家黃苗子1981年遊嶗山時所書。瀑下長形巨石下尖上平,遊人坐在平台下遠可眺望四周羣峯,近可仰視“龍潭噴雨”的壯麗景色。

基本旅遊線路(北線)

北九水澗谷--駱駝峯--將軍崮--金色望月石--飛來石--飛風崖--連雲崖--瀑音瀑--蔚竹庵

【北九水澗谷】

北九水澗谷始於靛缸灣,止於嶗山水庫的“月子口”,全長約11公里。這一段澗穀道路曲折,風光異常秀麗,水聲似娓娓動聽的樂章,兩岸怪石如立體的奇妙畫廊,各類亭台傍立兩邊。<<膠澳志>>曾這樣描繪此帶風光:“兩山相夾,下有深潭,沿途山秀峽奇,清流迂迦,水作龍吟,石同虎踞,峭壁危石,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古人來此遊歷,留下了許多讚美詩句,其中一首燴炙人口的詩這樣寫道: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周山色青,兩岸松濤綠。澗底一線畫,怪石何攢簇。流水從東來,數步一回復。路陡流水轉,一轉山一束。

沿北九水澗谷遊歷,或乘車慢行,或放步徜徉,舉目低首,遠山近水,滿目盡是流動的畫,流動的情。

【駱駝峯】

沿北九水線直行,沿途眾多景點目不暇接,駱駝峯是進入“一水”的第一景觀。走過“一水”,抬頭南望,在黑虎山對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峯,活像一頭巨大的駱駝正在昂首向東北方向眺望。與眾不同的是這頭駱駝竟長着三個駝峯,這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當進入“六水”,在東部的羣峯中,又出現了一頭駱駝,正面向西南,彷彿急切地要和那頭“三峯駝”相會。繼續前行,那駱駝越顯氣度不凡,彷彿要從山頂直躍而下。但走至近前,景物忽然發生了變化,駱駝頭竟變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老人,正凝神沉思,那樣莊嚴,那樣慈祥。然而,走過幾十步後再回首,慈祥的老人又忽然變成一隻傲立峯頂的雄鷹。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歎服。

【將軍峯】

進入“二水”,在深澗的南面可見一位頭戴金盔,身披金甲,昂首挺胸,威風凜凜的古代將軍,這就是“將軍崮”。將軍座下的山峯當地人俗稱“太師椅子”。從東南方向西遙望,確實像一把擺在山巔的大椅子。但是遊人多是從西頭進入內九水峽谷,看到的是古銅色的山峯。1957年,朱德元帥和當時的公安部長羅瑞卿遊嶗山,一進入“二水”,就被這一奇景吸引住了,當陪同人員告訴他叫“太師椅子”時,他搖搖頭,爽朗地笑起來:“哪裏是椅子,分明是一位古代的將軍嘛!”説來也怪,經朱老總點破,這座山峯好象活起來,越看越象一位傲然直立的大將軍。從此,這座大石峯有了新的名字--“將軍崮”。

【金色望月石】

進入“三水”,過了“鷹窠河”,舉目望去,南面的懸崖上趴着一隻形象逼真的巨大石龜,頭向前伸,背殼隆起,爪子緊緊摳在石頭上,其憨態維妙維肖,可愛之極。這石烏龜為什麼爬上山頂,又怎麼變成石龜?在當地流傳着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崖下水潭裏住着一隻千年金龜。因為山高谷深,它只聽説過天上有個月亮,卻從來沒見過。月亮圓了,山谷裏半夜也很亮。月亮落了,山谷裏黑沉沉的。烏龜決心爬上山頂看月亮,還要告訴她不要再偷懶,要每天晚上都出來,把谷澗照得亮亮的。它不吃不喝,一直爬了三天三夜,終於爬上了山頂。可是,正趕上月底。它沒有失望,耐心等待下去,終於變成了石龜,再也沒有爬回澗谷。這個景觀就叫“金龜望月”。

【飛來石】

嶗山山內,怪石密佈,且每一塊石頭幾乎都有一個迷人的神話傳説。進入“四水”,路邊石崮上立着一塊懸空欲飛,搖搖欲墜的奇石。石頭不大,既象揚起的風帆,又象展開的鳥翅,如果走近,會讓人感到只要輕輕一推,它就會跌落下去。據説颳大風時會真的搖動,其實,它站在此處已穩穩當當地渡過了幾千年、幾萬年。當地人稱之為“飛來石”。是否真是飛來的,已無法考證。但它卻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據説,“飛來石”原是玉皇大帝御花園的一塊普通石頭,因為在天宮每天接近神仙,逐漸沾了仙氣,它看到孫悟空也是石頭變的,卻能大鬧天宮。上天入地,本領十分高強,心中羨慕,便想學些本領,和石猴一樣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它苦苦修行了幾百年,終於能飛騰了,便天上地下到處遨遊。有一天,它飛過嶗山上空,看到風景十分優美,是塊難得的寶地,便落在此處永遠住了下來。

【飛鳳崖】

進入“五水”,前面大石崮上鐫刻着三個醒目的大字:“飛鳳崖”。顧名思義,此處是鳳凰飛來的地方。可是,鳳凰在哪裏呢?請看那山峯高處,恰如一隻巨大綵鳳正張開鳳翼欲騰空飛翔。這個景觀叫“綵鳳展翅”。

綵鳳不僅形似,而且傳説也十分有趣。很久以前,即墨縣裏有一個村姑,相貌美麗,心靈手巧,繡花花生香,繡鳥鳥能飛。縣官對姑娘垂涎已久,費盡心機想霸佔她,可是連派了三次媒婆都被她趕走了。於是,黑心的縣官想了條毒計,限她三天為皇上繡一件龍袍,上面要有“二龍戲珠”--龍要會飛,珠要會滾。如繡不成,就派兵來搶人。姑娘只繡了兩天就繡成了,縣官把龍袍展開一看,沒想到兩條金龍撲上去,撕開了縣官的胸膛,抓出了黑心。皇上聽説了。勃然大怒,立即派兵來抓姑娘。姑娘正在繡一隻鳳凰,還行剩下一隻翅膀沒有繡完。官兵趕到,鳳凰立即撲動翅膀,馱起姑娘飛上了天空。因為有隻翅膀沒有繡完,所以飛着飛着沒勁了,只好在嶗山落下來,變成了這座“飛鳳崖”。

【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魚鱗瀑”,以水聲似潮,水形象魚鱗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鐫刻着“潮音瀑”三個大字,是三十年代南京政府的水利部長葉慕綽的手書。

潮音瀑發源於嶗山之陰的源泉。泉水從海拔900米的巨石裏噴湧而出,流經約10公里長的涼清河澗谷,集大小百餘條山溪之水,衝開崇山峻嶺,從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下。第一折,從崖頂巨石下的洞裏噴射而,流進一個“鬥”形的深深的石窩裏;第二折,水從“鬥”形石窩中溢出,倒向懸崖半腰簸箕形的石壁上,波光閃閃,形同魚鱗;第三折,簸箕形石壁潑下的水,織成一幅寬約5米,長約20米的水簾,以排山倒海之勢,浪推潮湧之聲,跌進一個靛藍色的“缸”形水灣。此灣水深約5米,直徑約22米,清澈見底,古人稱此為“靛缸灣”。遊人可在亭中觀瀑布聽潮音。古人對此景曾題詩讚歎:“九水九曲走潺緩,險峯對出一線天;更有佳景奇絕處,珠簾三疊落碧潭”。

【蔚竹庵】

蔚竹庵座落於嶗山北麓鳳凰崮之下,東通滑溜口,西通雙石屋。據説在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窩鋪居住,故名蔚兒鋪。明萬曆年(公元1589年),宋衝儒真人云遊嶗山,見這裏山巒疊翠澗水鳴琴,實為世外仙境,清修佳處,遂建成一座道觀,並移竹環栽成林,取名蔚竹庵。

蔚竹庵佔地二畝六分,有房舍二十餘間,形成一處精巧玲瓏的小院落。有正殿三間,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銅鑄三官神像,均屬珍貴文物,但已被毀。

蔚竹庵地處高山峽谷之中,這裏時而縹緲似絹雲霧瀰漫,時而云消霧散峯出雲端。微風吹來,翠竹婆娑奏鳴,泉水叮咚成韻,形成嶗山十二名景之一的“蔚竹鳴泉”。著名作家郁達夫到此後,觸景生情,吟詩讚道:“柳合石屋接澄潭,雲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

基本旅遊線路(東線)

太平宮--覓天洞--那羅延窟--白龍洞--猶龍洞--華嚴寺--白雲洞--棋盤石

【太平宮】

太平宮位於嶗山東麓仰口灣畔的上苑山中,背山面海,景色綺麗,奇峯異石,古木幽洞。路兩側有兩株古鬆,據傳是宋初建宮時所植,樹側的巨石上鐫刻着“疑是幻境”四個大字。

在嶗山現存的寺觀中,太平宮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觀。據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和清代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修太平宮的碑文記載,太平宮是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60-976年)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立的道場,因落成於太平興國年間,故初名“太平興國院”,後改名為太平宮。

太平宮的殿宇呈“品”字形,院內的照壁上有單線鈎刻的“海上宮殿”四個大字,結構嚴謹,端正飽滿,據傳是清代書法家華巨奎所書。正殿舊祀三清和玉皇,配殿東祀三官,西奉真武。殿宇雖小,卻頗具有道家清靜寡淡的特色,典雅古樸。院中水井叫“龍涎泉”,東院的鐘亭內懸古銅鐘一口,名“上苑曉鍾”,敲響後聲鳴谷底,餘韻可傳至10多裏外。

太平宮處在奇峯環抱,翠竹成蔭的掩映之中,宮四周有許多景觀令遊人歎為觀止。出宮東院門外,即見嶗山著名異石“綿羊石”和奇峯“獅子峯”。“綿羊石”是由幾塊天然巨石壘成,歷經億萬年風雨剝蝕,彷彿是人工雕鑿的一隻綿羊,跪伏在山坡上。“獅子峯”則勢如雄獅怒吼。黎明時分登上峯頂可觀日出和東海的壯麗景色。

近年來,太平宮經全面修復,為嶗山主要勝蹟之一,特別是當夜幕降臨,仰口灣的海濤聲與上苑山的松濤聲此呼彼應,被稱為“上苑聽濤”之奇觀。

【覓天洞】

覓天洞是一處集幽深、奇險、雄偉於一處的通天奇洞,距太平宮西南兩公里。由峭壁間的多塊巨石疊壘而成,高30餘米,上下共5層,洞口夾在兩面峭壁之中,洞額“覓天洞”三個字為劉開渠先生手書。洞內盤旋曲折,險怪離奇,撲朔迷離,忽而幽暗,忽而異境天開,變幻無窮。洞外景色分外宜人,春天鮮花競豔,入夏峯巒疊翠,深秋紅葉滿山,冬季青松蒼鬱。洞頂兩處峭壁上刻的“咫尺天涯”和“洞幽玉雨草自濕,山高無雨暑自消”,分別由現代美術理論家蔡若虹、鄒大箴所題。踏上峯巔,巨石上鐫刻着現代版畫家力君題寫的“天苑”二字。何謂“天苑”,上天之苑也。置身於此,彷彿覓天有成。人立巨石之上,萬千景象一覽無餘。或羣峯崢嶸,嵐氣繚繞;或山柱突兀,白雲浮頂;或煙雲蒼茫,似碧波萬頃,真乃天界也。

【那羅延窟】

那羅延窟位於嶗山東麓的那羅延山,寬7米,高、深各15米,容百餘人綽綽有餘,是一處天然石洞。石壁上方突起薄石一方,形似佛龕,洞頂有一個深圓的洞孔,光亮由洞孔透入,照得窟內十分亮堂。據佛門弟子傳説,“那羅延佛”就是在這座石窟中修煉功德圓滿後,憑巨大法力衝破圓孔成佛昇天的。“那羅延”系梵語音譯,意思是“堅牢”。這座洞窟通體為花崗巖結構,其堅牢程度可想而知,但當年不知什麼原因竟形成這樣一個巨大石窟。僧侶們稱之為“世界之二大窟”。據<<憨山大師年誘疏>>記載: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2年)4月8日,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由五台山慕名而來,在此窟內禪修二年。窟周圍山高谷深,風景絕佳。

【白龍洞】

白龍洞位於太平宮後山的山澗北側,是由一塊長約18米,寬約12米的橢圓形巨石,扣壓在五塊鼓形的圓石上支撐而成的天然洞穴。此洞高2.5米,深8米,寬11米。

很久以前,洞外山澗有一處水灣。傳説有一條白鱔棲身此灣,因常年吸取日月之精華而成精,又在洞中苦修多年,終成正果,變成一條白龍挾風裹雨騰空而去。從此,這個洞就叫白龍洞,洞前的山澗和水灣分別叫白龍澗和白龍灣。洞口上方鐫刻的詠嶗山景物便是元代著名道士邱處機所留,據説是邱處機的真跡。

【猶龍洞】

猶龍洞距太平宮約百餘米,深約8米,寬約4米,高約2米。洞內原供奉老君石像一座,所以,原名叫“老君洞”,是太平宮首任道長劉若拙為紀念道家鼻祖老子而起名。明朝隆慶年間,山東提學鄒善遊太平宮時,覺得洞名俗且不雅,便根據<<史記>>中所書“老君,猶龍也”,而改名“猶龍洞”。猶龍洞是由一塊巨石翹起而形成的,該石叫“混元石”,是歷代道士練功的地方,石上刻有練功圖三處。

【華嚴寺】

華嚴寺,原名華嚴庵,亦稱華嚴禪院,位於那羅延山半腰。三面環山,東鄰大海,廟宇樓閣之壯麗,澗壑泉石之清奇,在嶗山古剎中當為第一,也是嶗山現存唯一的佛寺。

華嚴寺歷史悠久,幾經興廢。遠在晉之前,那羅延窟即為華嚴寺的開山鼻祖洞。明代崇禎十年,御史黃宗昌辭官還鄉,隱居嶗山建玉蕊樓編著<<嶗山志>>,疑此窟為西方哲人演孝之所居,於是籌資在窟之東北興建華嚴庵,但庵未建成即毀於兵火。其子浦江令黃坦繼父遺志,助即墨準提庵慈沾和尚重建華嚴庵於現址。自清順治以來,屢經修葺,迄今仍為當年規模,1931年改稱華嚴寺。

華嚴寺佔地4000平方米,原庵共四進,依山而築,為“階梯式”。第一進原有僧舍十二間。第二進為藏經閣,飛檐斗拱,登閣憑眺,山海勝境一覽無餘。第三進為正殿,供那羅延佛,與那羅延窟遙遙相對東西兩廊為禪堂。第四進為後殿,內祀觀音,側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主持慈沾法師。華嚴寺極盛時共有殿宇一百餘間,僧眾八十餘人。整個庵寺佈局嚴謹,結構精巧,殿宇恢宏,雙層歇山,四角飛檐,古樸高雅。

華嚴寺前路西塔院,是寺中歷代主持的藏骨處。院中九層磚塔下埋藏着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師,與之相對的石塔,是第二代主持善和的藏骨處。寺前路用石條砌成,名華嚴路,是1930年寺僧紅棟工鳩破石條所築。沿路蒼松走道,翠竹成林,有時煙靄橫空,白雲裊裊,如九天幻境。路旁石刻“煙歲嵐高臨”、“東瀛曉色”、“無風海濤”、“蓮池會海”等,均為歷代遊人觸景生情所留。

【白雲洞】

白雲洞位於嶗山東麓,海拔400米,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數日子白雲繚繞而得名。白雲洞始建於唐天寶二年,依附於一個天然石洞,由“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塊巨石構成,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原有房舍24間,屬道教“金山派”。

白雲洞額上鐫刻“白雲洞”三字,為清代翰林尹琳基所題。洞前兩棵白果樹,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綠意盎然。洞前玉蘭樹,已有數百年樹齡。洞後森森松樹,其中一株古鬆,形狀奇特。名曰“華蓋鬆”,此鬆老幹蟠曲,遮滿洞頂,小枝斜出,伸出洞外,恰似飛龍起舞,此景稱為“雲洞蟠鬆”,白雲洞的青龍石下有一洞穴,叫“風窟”。穴不大卻很奇異,山風過此,迴旋不止,故名“巨風窟”。洞東南並列兩座山峯,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攀過二仙門,穿過一段石隙,爬上“天梯”,即可到達富有傳奇色彩的“會仙台”。台狀如座椅,背刻一“仙”字,僅可容一人。傳説登上“會仙台”,便可與神仙相會。當然,這只是神話。但是,坐在上面,碧海天涯盡收眼底,頓覺天高海闊,心曠神怡,大有超脱塵寰之感。

【棋盤石】

棋盤石,顧名思義,應當是象棋盤那麼大或棋盤形狀的石頭,但座落於明道觀南的棋盤石,卻是一座集高、陡、險、怪於一身的高懸奇峯上之峯。崖頂斜着向上伸出,下面懸空,從側面遠遠望去,很象一座游泳跳台,頂部稍有隆起卻不平坦,面積約60平方米,可容坐客五、六十人。下面深壑萬丈,怪石林立,若俯身下望令人目眩神駭,驚心動魄。

棋盤石的名稱來歷,源於一則當地流傳已久的神話傳説。很久以前,仰口灣畔曲家莊有個青年樵夫上山砍柴。他越走越遠,越爬越高,看到石崖頂上有兩個白髮老人正在下棋,便走上前觀看,看得入了迷,忍忍不住還要説上幾句。老人也不説話,只朝他慈祥的笑笑。他恍惚覺得樹一會兒綠了,一會兒黃了,也沒在意。一盤棋下完了,兩位老人朝他笑笑便飄然而去,他才想起該打柴了。誰知回頭一看,扁擔和斧柄早已朽爛,斧頭也成了鐵疙瘩,他只好下山回到村裏。但是,村子裏景物全非,所有的人都不認識。他非常奇怪,幾經打聽,才明白自己上山砍柴時見到的兩個老人是神仙,他在看棋的時候,世上已過了幾百年。於是,他逢人就説自己的經歷,但沒有人相信他,他只好又向深山走去。

至於山頂上的“十”字,傳説是仙人用過的棋盤,但道士們都説那是道家煉功時指罡斗的標誌。字是怎樣出現的?古人已逝,神仙已蹤,留給後人的只是個解不開的謎。

太清宮

【太清宮的由來】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道觀是嶗山的太清宮,它是嶗山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觀,建於西漢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曆史。

太清宮的創始人是江西人張廉夫,他因做官不順,棄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廟”。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擴建廟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時期,道士劉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劉若拙武藝高強,宋太祖聽説他修道高深,於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宮中,劉若拙堅決要求回嶗山,宋太祖就赦封他為“華蓋真人”,由此給他鉅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宮,重修太清宮。太清宮是劉若拙的別院。從此,太清宮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太清宮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間建築。

【太清景區風貌】

太清宮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所處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環圍着7座山峯,主峯稱“老君峯”,左側依次是桃園峯、望海峯、東華峯,右側依次是重陽峯、蟠桃峯、西王峯;東面是嶗山頭;南面是碧藍的海灣,稱“太清灣”。由於被遠處巨峯和近處7峯環抱,阻擋住冬季北來的寒冷氣流,因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近似亞熱帶小氣候、小環境,冬季平均氣温是0.9℃。在夏季由海上吹來涼爽的海風。因此這裏既無嚴冬,又無酷暑,温和濕潤,植物繁茂,品種繁多,不僅北方植物生長良好,而且還有很多南方植物種類也在這裏生根開花,生機盎然,所以有“小江南”之稱。

【太清牌坊】

這裏是太清宮牌坊,1997年太清宮出資修建,高8米,寬16米,由底座、立柱、額枋、字板四部分組成,為四柱三門式。

牌坊又稱牌樓,是中國特有的門洞式建築,雖然它只是中國古建築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歷史底藴和極為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其被公認為是中華文化的象徵,加上它具有強烈的裝飾、襯托、氣氛渲染的風格,自然被廣泛地應用到寺觀廟宇的建築中來,起到了標識引導、空間分界、裝飾美化、紀念頌揚的作用。

太清石坊陽面“嶗山太清宮”五字為中國宗教局閔志庭道長題寫;陰面“閬苑聖德”為本觀現任道長劉懷遠所題。“閬”字意為“空曠”,莊子外物曾記“胞有重閬,心有天遊”,意指心胸寬闊;“苑”指花園,“閬苑”則指具有“閬風的花園”,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隱《李羲山詩集》中有“閬苑有書多附鶴,女牆無處不(妻)鸞”。“閬苑聖德”是指具備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處.自下而上分別雕有“事事如意”、“福祿壽”、 “鶴鹿同春”、 “十二生肖”、“龍形”等雕刻,形象生動,寓意深刻。

牌坊前面是太清灣,後面是修竹茂林。古樹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剎,就是古今聞名的嶗山太清宮。經過牌坊,我們可以來到新修的太清宮正門。

【正門→鐘樓→鼓樓→元辰閣→元君閣】

我們現在來到了太清宮的正門,大門比以前更加寬敞大方。這個門是____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開放。大門為重檐廡殿頂建築,也稱“山門”,這一名稱還保留着當初道眾聚于山林隱修的痕跡。來到宮觀,仙、俗相分的標誌就是宮觀的山門,按照道教的説法,跨過山門,就意味着踏進了仙界,與立於山門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別、仙俗之別。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鐘樓和左手的鼓樓。俗話説,“晨鐘暮鼓”。鐘鼓是為了給道士們一種嚴整的時間觀念,提醒他們勤學苦修,不要偷懶。鐘鼓樓後有兩座高大雄偉的建築,這是新建成的“元辰閣”和“元君閣”。

元辰閣供奉的是鬥母元君,鬥母又稱鬥老,鬥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眾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農業節令的神。兩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環相配而得。元辰殿內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備,喜怒各異,或持槍劍,或抱琴執笏,各顯神通,輪流管理人間一年禍福,被尊為值年太歲。元君閣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稱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華北最受崇拜,因為她的"老家"在山東泰山。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説,男子得仙稱“真人”,女子得仙稱“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臨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紅裙,所以全稱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右邊是送子娘娘,古代人們認為生兒育女是送子娘娘恩賜的,她能保護子孫後代平安成長。左邊是眼光娘娘,傳説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眼明心亮、身體健康。殿內兩邊供奉的是“八仙”,八仙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神仙羣體之一,但八仙的產生與定型卻經歷了很長一個過程。今天各位熟知的道教八仙先後見於唐宋文人的記載,但他們湊成一個班子是在元代,而這個班子的定型卻是明代的事,並沿用至今,這顯示了民間造神的隨意性。

【三官殿:耐冬→三官殿→翰林院的創建→南方植被】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三官殿的正門,在大門兩邊大家看到的這兩棵古老高大的樹是銀杏樹,是宋太祖為道士劉若拙敕建道場,修建太清宮時栽種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銀杏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性別之分,這兩棵銀杏樹都是雄性。銀杏樹還有“白果樹”,“公孫樹”等別稱,為什麼叫“公孫樹”呢?原來,是因為它生長很慢,爺爺種下的樹,到了孫子那一代才能吃到果實,所以在民間有“桃三梨四杏五年,無兒不種白果園”的説法。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三官殿。我們首先看見的是兩棵“耐冬”樹,耐冬又叫山茶,花期從每年的12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5月,長達半年的時間。因盛開時正值隆冬季節,卻能迎風怒放,所以稱為“耐冬”。

耐冬是青島市的市花之一。右邊這棵耐冬高近7米,近60釐米粗,樹齡600多年,傳説是明朝的嶗山道士張三丰從長門巖島上移植過來的。國內植物學家對這棵山茶評價極高,認為它是國內山茶樹中最大的之一,屬於國家級的古樹名木,作為青島的驕傲當之無愧。這棵耐冬開的是單瓣紅花,當花盛開時,每朵花在開放時都貼到了葉面,好像在樹上落下一層厚厚的“紅雪”。清代文學家蒲松齡來太清宮後,見到這棵耐冬花紅似火,熱烈而莊重,恰好上清宮中有一株白牡丹,花朵碩大,燦爛似錦,經過他的想象兩株花變成了對愛情和友誼堅貞不渝的女子:絳雪和香玉。這棵樹就是蒲松齡老先生《聊齋志異》“香玉篇”中“絳雪”的化身。“絳雪”就是紅色的雪的意思,隨着《聊齋志異》的流傳於世,這棵山茶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在我們左邊的這棵山茶,開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樹齡也有400多年了。開花時節,它與絳雪一紅一白,交相輝映,爭芳鬥豔,實為太清宮隆冬季節的一大奇觀。各位團友: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個殿就是三官殿。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們的三位祖先堯、舜、禹。相傳堯敬天愛民,上應天象,風調雨順,被人尊為“天官”。

舜在位時,民風高尚,地不生災,被尊為“地官”。大禹繼承父業,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當然地被尊為“水官”。三官的來歷比較久遠,就道教本身來説,在道教創始人創立道教時,經常為百姓治病消災,使用的就是與三官相關的“請禱法”。就是先讓病人承認有罪,然後將病人的姓名和服罪的意思,寫在紙上,一式三份,一份藏在深山石縫中,交給天官;一份埋在地下,交給地官;一份投入水中,交給水官。如果三官接到信息就能為病人賜福、赦罪、解厄。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這個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所以後人就將此院稱為“翰林院”。尹琳基在這個院子的正廳供奉東漢時期的大經學家鄭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經禪祠”。

鄭玄,字康成,山東高密人,他精通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在當時的今文和古文經學論戰中,他自成一家,號稱“鄭學”。“鄭學”成為當時“天下所宗”的儒學,鄭玄的著作很豐富,並在今天的嶗山惜福鎮書院村一帶聚眾講學,門徒有1000多人。

接下來請大家看一下對面的這棵樹,這棵樹是一棵“棕櫚”,棕櫚是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在北方的室外很難生長,但這棵樹卻依然生長的枝繁葉茂,原來是因為太清宮這裏三面環山,一面_海,氣候非常温和,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棕櫚樹旁邊那棵樹是素心臘梅,屬梅花中的上品,花色淺黃,給人以清雅高潔之感,每當臘梅花開,幽香飄出牆外,遊人往往在院外溯香尋源,最後才能見到它的芳容。這不禁使人想起王安石的詠梅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棕櫚樹的下面也是兩棵南方植物,那棵葉面上佈滿黃色斑點的植物是“桃葉珊瑚”。桃葉珊瑚旁邊的那棵是“木蘭”,因為含苞的花蕾,形狀像一枝筆一樣,又稱為“木筆”。乾燥的花蕾則可入藥,被稱為“辛夷”。通常木蘭每年只在春季開花一次,這棵木蘭卻每年開花兩次,四月份一次,七月份一次。花瓣碩大厚實,內層潔白,外層紫紅。傳説這棵木蘭原來也是一年開花一次。有一年,宮中道長夜間作了一個夢,夢見巾幗英雄花木蘭示意飲酒出征。道長醒來,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披衣起身,到院中散步,忽見木蘭花在月光中搖曳起舞,道長猛然領悟,匆忙取來存封多年的老酒,澆灌在木蘭樹下。從此這株木蘭就顯了靈氣,每年開兩次花,成為宮中一奇。

現在我們看見的這棵高大筆直的樹是水杉。水杉生長快,喜光,喜濕潤,是古老稀有的珍貴樹種,多少年來人們都以為它早已絕跡,直到1943年在神農架地區重新被發現,經植物學家的培育、繁殖,使它被許多國家廣泛引種,這是我國植物學家對世界植物學的貢獻。我們看到的這棵水杉是五十年代栽種的。水杉旁邊這棵樹是楓樹,大家對楓樹非常熟悉,但這棵樹卻與眾不同,春天它的葉子是紅的,夏天變綠,到了秋天又變成紅色,所以俗稱“兩頭紅”。走出三關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我們可以看到諸多景點。

【黃楊樹】

現在請大家看一下這棵樹,它是一棵黃楊樹,樹高8米多。這棵樹看起來不是太粗,但已經有800年樹齡了。黃楊樹最大的特點是生長的非常緩慢,所以木質就特別細膩堅硬,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材料,在民間有“鳥中之王稱鳳凰,木中之王是黃楊”的説法。

【龍頭榆】

經過黃楊樹,我們可以看到一棵彎彎曲曲的榆樹,因為它是唐朝道長李哲玄親手栽植,所以把它稱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榆樹葉面上有一層沙質,摸上去比較粗糙,所以它的學名叫“糙葉樹”,又因為它樹幹盤曲,形狀似龍頭,又被稱為“龍頭榆”。現在這棵樹高約19米,樹冠東西長25米多,南北約33米,遮蔭面積達一畝多地。

【逢仙橋】

在龍頭榆對面,我們看到的這塊大石頭上雕刻的是“逢仙橋”三個字,相傳宋代的道長劉若拙除夕迎神,在這裏遇到一位白鬚飄胸的老翁走上前來與他交談了兩句,正想問其姓名,老人卻不見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兩個腳印,於是劉若拙認為自己遇到了仙人。因為在這座橋上曾經與仙人相逢,所以就將此橋稱為“逢仙橋”。

【康有為詩刻】

過逢仙橋上山,迎面我們可以看到康有為詩刻,這處雕刻于山崖上的著名石刻是康有為於1923年65歲時遊覽太清宮寫下的一篇遊記,是一首五言66句長詩。康有為自戊戌變法失敗後,輾轉海外,回國後多次來青島,並兩次專程來嶗山太清宮遊覽。這首五言體詩,起手便是“天上碧芙蓉,誰擲東海濱”,氣勢恢宏,立意新穎,把嶗山寓意為天上的碧芙蓉;“青綠山水圖,樣本李將軍”,又把無限風光的嶗山比作唐代以專攻山水畫而著稱的李思訓的畫卷。李思訓(651-716)是唐代元年間的武衞大將軍,善畫山水樹石,並自成一家,其子也善畫山水畫,史稱“大、小李將軍”。這首詩字裏行間都是讚美嶗山風光、水色、奇峯、怪石、古木及建築特色,酣暢淋漓,似行雲流水,是太清風景遊覽區最有價值的刻石之一。__同志1979年來嶗山視察時,在這裏仔細觀看了足有1刻鐘時間,看完後肯定地説:“這是康有為的真跡。”

【丘祖殿】

經過康有為刻石,我們現在來到了丘祖殿。

丘祖殿是為祭祀嶗山名道、長春真人丘處機所建的殿宇。這裏我們簡要介紹一下丘處機。丘處機,字密通,號長春子,山東棲霞人,19歲時師從王重陽。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師父仙逝後,丘處機在姜子牙釣魚的蟠溪自修7年,又去龍門清修,這期間,一蓑一笠,一年四季從不更換,被人稱為"蓑衣先生"。公元1208年至1209年,丘處機曾兩次來到嶗山。丘處機多才多藝,在道學研修方面造詣很深,在嶗山廣收門徒,傳經佈道,不僅使嶗山成為道教的主要叢林,同時也為道教文化做出了貢獻。他對養生學頗有研究,着有《養生消息論》。他的書法、詩詞功底也很深厚,僅在嶗山就留下了40餘首詩詞,其中以太平宮白龍洞的20首尤為聞名。他先後受到金世宗和成吉思汗的召見。

據《元史·丘處機傳》記載:丘處機及同行的18位弟子遠涉萬里,西行至大雪山。據查“大雪山”位於今阿富汗境內。當成吉思汗問他怎樣才能統一天下時,他説:“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又問及長生之藥時,他答道:“但有衞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當向他討教治國之道時,他答道:“治天下之道,以敬天愛民為本。”成吉思汗念其誠實,並接受了他“敬天愛民”的思想,尊呼他為“國師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事”。在封建帝王時代,進了皇宮,見了皇上,大小官吏都要行跪拜大禮,據説丘處機見了成吉思汗,大汗免其跪拜,可見丘處機的地位之尊。

金庸在武俠小説《射鵰英雄傳》中,曾對丘處機仗義行俠、疾惡如仇、鋤強扶弱、武功高強作過精彩的藝術刻畫,深受讀者的敬慕和喜愛。公元1227年,丘處機在北京白雲觀去世,終年79歲。

【三清殿:正殿→東西配殿】

(邱祖殿下來經過逢仙橋,來到三清殿)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大殿是太清宮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間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徵洪元;右邊這位是上清靈寶天尊,他懷抱如意,象徵混元;左邊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寶扇象徵太初,張道凌創教時把他尊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道德經》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則把它演變為“洪元”、“渾元”和“太初”表示三個不同的世紀,認為“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是一切的開始,有了“道”,才有宇宙,宇宙生元氣,元氣構成天地,陰陽從而產生萬物,這三個世紀是“道”的演化。再把“道”人格化,化為神,稱為“玉清”、“上清”、“太清”三神,也可以理解為他們是“道”的三個化身,所以,又有“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之説。

在三清殿外側,大家看到的這尊紅臉膛,三隻眼,三目怒視,虯鬚四張,披甲帶盔,手持鋼鞭火輪的神像就是鎮壇王靈官。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神和糾察神,相當於佛教護法神韋馱的地位。

東配殿供奉的是“東華帝君”,在神話傳説中它是天上陽神的總管。全真道奉他為北五祖的第一祖,他姓王名殆,道號“東華子”曾經隱居昆嵛山煙霞洞潛心修煉,修道成功後,得天真賜號“東華帝君”。

西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神話傳説她是天上陰神的總管,居住在昆嵛山的瑤池,民間稱她為王母娘娘,西王母是她的官稱。西王母最初是中國西部一個部落的首領,隨着歷史的傳説,逐漸演變為神話,西王母也由人變成神,成為玉皇大帝的妻子,道教中稱她為原始天尊的女兒。

三清殿院內種有芍藥、金桂、四季桂等多種花卉,最為名貴的就是大家看到的東華殿前的這棵綠萼梅,它樹體雖不高大,但樹齡已有三百多年。開花時,彎曲的枝條點綴着豔麗的花朵,顯得格外儀態莊重、古樸典雅。傳説這棵樹十年動亂期間,曾流落他鄉,後來被市園林局的工作人員找回,種在院內,據説他是長江以北同類樹種當中最大的一棵,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關岳祠:建祠由來→金桂→蒲松齡寫書亭】

走出三清殿向東拐,我們看到的這個殿堂叫關岳祠,這裏邊供奉的是漢代的關羽和宋代忠將岳飛。道教信奉他們,一是因為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必然吸收一些民族精神,民族傳統,其中包括忠和義。另外,道教把“道化為禪”,“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那麼禪也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天上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地上的山河湖海,人間的聖賢豪傑,都能成為神,從這個意義上講,道教是多神論。關羽和岳飛都是一代豪傑,將他們奉為神,取其“忠”、“義”,所以關岳祠又名忠義祠。關岳祠門口這棵樹是一棵金桂,每逢桂花盛開,老遠就可以聞到金桂花那濃濃的香甜味道。樹枝上系滿的紅繩是人們用來“許願”的。金桂樹旁邊這個小亭子,傳説是“蒲松齡寫書亭”。相傳蒲松齡到嶗山時,曾在此寫書。《聊齋志異》共有四百多篇故事,其中有八篇是以嶗山為題材或以嶗山為背景的,如“嶗山道士”,“香玉”等。郭沫若生前,對蒲松齡曾作過深刻的評價:“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據有關專家考證,蒲松齡曾於1672年到過嶗山。有一天深夜,他坐在這個亭子裏凝思,忽見對面白色牆上有人一閃而過,象是穿牆而入,定睛一看,原來是道童給他送茶閃過的影子,但由此卻啟發了蒲松齡老先生的靈感,揮筆寫成了有關“穿牆術”的《嶗山道士》名篇。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亭子是根據傳説在近幾年剛剛修復的。

【神水泉】

嶗山礦泉水,馳名中外,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泉就是嶗山的四大名泉之一的“神水泉”。“神水泉”三個字,據説是宋代華蓋真人劉若拙的親筆手跡。為什麼叫它神水泉呢?據説它有三“神”:一“神”水質清澈甘洌,含的礦物質非常豐富,雜質卻非常少。據説嶗山道士們用過多年的暖水瓶從來沒生過水垢;二“神”大旱三年泉水不涸,大澇三年不溢。無論怎樣取水,水平面始終與井口保持一致,只可惜在近幾年的一次修復中,因地基打的不好,水位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三“神”飲用此泉水,有助於治療胃潰瘍,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達到有病必治,無病健身,延年益壽的效果。

【三皇殿:三皇殿→十大神醫→金虎符文→耿祖祠→救苦殿→漢柏凌霄→拜斗石】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殿,叫三皇殿,大家看到中間那手裏擎着太極圖的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邊那位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農氏,另一邊手握護板的是人皇軒轅氏。關於這三位老祖先傳説很多如:伏羲制八卦;神農嘗百草;軒轅皇帝做兵器、造舟車等,他們都被尊為開創華夏文明的始祖。三皇殿兩側供奉的是中國古代的十大神醫,其中有創始診病四法(問、聞、望、切)的扁鵲;有發明麻沸散、創健身五禽戲的華佗(華佗發明麻醉藥比歐洲早1500年);有作《傷寒雜病論》的張仲景;有著《千金藥方》,後被尊為藥王的孫思邈;有修《本草綱目》的李時珍等等。由此可以看到,三皇殿正殿所供奉之神都是對我國和人類文明做出過非凡貢獻的歷史人物,他們的智慧和勤勞一向受到人們的崇敬。

在正殿屋檐下有兩塊碑刻。東邊是成吉思汗敕諭邱處機的護教文,西邊是成吉思汗頒給邱處機的金虎符文。行文年代是癸末年,就是公元1223年,至今已有780年的歷史,是當今嶗山廟宇現存碑記最古老的兩塊,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十年動亂期間,太清宮的碑刻大都被毀,這兩塊能保存下來,據説是因為當時有人在上面用油漆寫下“萬歲”兩字,所以才沒人敢輕舉妄動。這兩塊碑刻的文字大意是,讓邱處機總領天下道教,皇帝所有的域地,邱處機都可以居住,天下的官府都要給它以保護和方便,他所主持的宮觀都不派差,不納税,其中很重要的一句話是金虎符文中的“真人到處如朕親臨”。由此可見,當時邱處機極受成吉思汗的尊敬,不僅拜他為國師,而且被尊為“神仙”,甚至有皇帝的同等身份。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由於成吉思汗為了利益所需而尊崇道教,以及邱處機本人學問高深,胸有謀略的原因。據《元史﹒邱處機傳》記載,邱處機曾隨成吉思汗西征,邱處機的進言,很受成吉思汗的賞識。邱處機一生專修“全真”教義,對養生學很有研究,著有《養生淌息論》等許多文章。他的書法、詩詞造詣也很深,在嶗山留有40餘首詩詞,尤以太平宮、白龍洞的20首最著名,而且是他的親筆手跡。1227年邱處機逝世於北京白雲觀,時年79歲,嶗山上清宮前有他的衣冠冢。

現在請大家看一下西配殿,西配殿是“耿祖祠”,供奉“扶教真人”耿義蘭道士。耿義蘭是明萬曆年間嶗山白雲洞的道士,他帶領道眾與在太清宮三清殿前建佛寺的憨山和尚打官司勝訴,為道教立功所以被尊為“扶教真人”。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救苦殿,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始於何時,不得而知。傳説凡是被打入地獄的人只要他們的親人帶着太乙救苦天尊傳授的神符,向神祈禱,下地獄的人便一定會得救。

現在請大家看一下這棵樹,它是一棵檜柏樹,是由漢代嶗山道士張廉夫親手栽植,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樹齡。很早以前,在這棵樹上寄生了一棵凌霄樹,像龍一樣,纏在樹幹上,這一奇景被稱為“漢柏凌霄”,但在一次雷雨中遭到雷擊,引起火災,凌霄被燒死,這棵樹的樹冠,也被燒燬。幾年後,奇蹟出現,不但這棵樹又重新復活,而且在樹幹的一側又長出一棵凌霄。

凌霄又叫紫薇,屬藤木科,每年夏秋季節綻開桔紅色的喇叭花。更令人歎奇的是,在樹的另一側,又生出了一棵鹽膚木,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鹽膚木又叫五倍子,屬灌木科,主要生長在南方的四川和雲南兩省,北方很少見,只可惜這棵樹最近剛剛枯死。但人們發現,在這棵樹北邊的第一樹杈上又長出了一棵小樹,這棵樹只有一尺多高,經鑑定是一棵刺楸。刺楸木質較好,可做火車鐵軌的枕木,以及製作樂器等。它的樹皮還是一味中藥,被稱為“海桐皮”。

説到這裏,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原來這棵樹非同一般,它是由四棵不同種類的樹長在一起的,這一奇蹟被稱為“四樹一體”,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常綠喬木、灌木、藤木相結合;二是闊葉樹木與針葉樹木共存;三是開花與不開花樹木共榮;四是落葉與不落葉樹木共體,實為大自然創造的奇蹟。

接下來請看這塊大石崮,上面有大小不一的洞穴,形狀像北斗星座,這是太清宮道士拜北斗的祭壇“拜斗石”。傳説唐朝道士李哲玄,在此拜北斗,見紅光自天而降,於是由此得道。另外,據有的研究資料考證,這石崮上面的洞穴,是因為海水浸蝕形成的,學名“海蝕穴”,證明過去嶗山曾在海底。因此,它對研究嶗山地質變遷現象具有一定價值。

【海印寺遺址】

這塊刻有“海印寺遺址”的石碑,用的是原先建海印寺時的石頭,碑上刻有“明萬曆十三年憨山大師建海印寺於宮前,二十八年降旨毀寺復宮”。

萬曆十一年(1583年),憨山從五台山來到嶗山,在今華嚴寺西邊的“那羅延窟”修禪。二年後(萬曆十三年)來到太清宮。起初,只是以簡陋的草棚居住,但他覺得這裏的地勢優越,是建寺的好地方,於是開始設法籌金。

萬曆十四年(1586年),皇帝得子高興,敕頒十五部藏經給天下名山。皇太后(慈聖)命太監送一部給嶗山,憨山上去謝恩,並請求建寺以便放藏經,但皇上未予理會。無奈,皇太后命後眷各出佈施,修寺安供藏經,並親自賜於“海印”之名。這樣,憨山經過四年的努力,終於在萬曆十八年(1590年)建成了海印寺。

話分兩頭,再説太清宮,據史料記載,在海印寺建成之前,道觀已開始敗落,殿堂道舍幾乎倒塌廢棄,道眾流散他地,只剩下一,二個道士守着,生活無着落,甚至要出賣地產。儘管如此,憨山在這裏建佛寺,對道士來説卻是一個很大的刺激。他們覺得,守不住基業,寄人籬下,臉上無光。於是,有道士耿義蘭出面驅逐憨山,憨山憑藉當時的地位和勢力,根本不加理睬,耿義蘭狀告打官司,沒有獲准,反而被誣告治罪,耿義蘭等人便進京上告。耿義蘭住進北京的“白雲觀”,通過白雲觀的主持王常月,王常月又通過在皇上面前得寵的鄭貴妃的關係(王常月醫術高明,常進宮為皇眷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皇帝下諭逮憨山進京問罪,二十八年降旨“毀寺建宮”,憨山受到“酷刑嚴訊”之後,以私營寺院的罪名被髮配到雷州(今廣東雷州)。這樣,歷時多年的僧道爭地的糾紛以道教勝訴告終。費時四、五年,耗資巨大的海印寺,也毀於一旦。原先敗落的太清宮得以重修,而且皇帝還赦諭御賜太清宮《道藏》一部。

憨山在發配到廣東期間,住在曹溪寶林寺,宣揚禪宗,主張釋、道、儒一致,圓寂於曹溪,時年78歲。看來,憨山在他的有生之年,主張三教合流,大概是從他的經歷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各位遊客,全真派第二叢林太清宮的遊覽到此為止已經結束。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1

小青島又稱琴島,因其形狀像古琴,故名;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青島灣的小型陸連島,面積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距離東側海岸377米(有海堤連接)。是該市的著名景觀之一——“琴嶼飄燈”。

小青島在德國佔領時期稱為阿考納島 (Arkona Insel)。1920xx年在其上建造了一座高15米的八角錐形白色大理石燈塔(即今日的小青島燈塔)。日本佔領時期稱為加藤島。1930年代小青島一度闢為公園。1942年,日軍修建寬8米的堤壩與東側陸地相連。1988年,小青島再度闢為公園。

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並於其上首度發現並命名了珍稀植物青島百合。

小青島東部毗鄰魯迅公園,西側不遠處與棧橋回瀾閣相望。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2

小青島面積只有0.012平方公里,也就是120xx平方米,(繞島一週為15分鐘),它與棧橋隔海相望,猶如海上的兩顆璀璨的明珠,光彩照人,海拔17米,距海岸720米。

這個小島因山巖聳立,林木疊翠而得名“小青島”。小青島又名“琴島”。據説是人們在此聽到海浪拍擊海灘和礁石的聲音,就好象古琴彈奏出的樂聲而得名島上建有一座八角形白塔,這是1920xx年德國人修建的一座燈塔。塔身全部由大理石構築起來的。塔高15.5米,在天氣晴朗時,塔燈射程可達12海里。當夜幕降臨時,塔燈忽明忽暗,為過往船舶指引航線。趕海的人們也是漁火點點尋找着大海的賜予。人們稱這裏為“琴嶼飄燈”也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

關於小青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會彈琴的仙女愛上了我們青島的一位青年漁夫,就從天上飛下來與他結為了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後,她就坐在島上彈琴傾訴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時用美妙的琴聲為遠去的丈夫導航。後來,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後,非常生氣,就派天兵天將來懲罰琴女,要將她捉迴天庭,忠貞不渝的琴女,最終撞死在這座小島上。但是她的琴聲卻時常在小島上縈繞,為漂泊在海上的船隻導航。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3

空中漫步太平山露天觀景索道是青島市唯一可從空中俯瞰新老市區景色的快樂產地,它全方位接近大自然,360感受山海天。索道運行於青島前海的制高點--海拔116米的太平山上(當年德國侵佔命名為伊爾迪斯山,日本侵佔期間為旭山,新中國成立後為祈求天下太平而名為天平山。)

太平山索道全長1100米,乘坐其上,空中漫步,全方位俯瞰青島美景。

索道共三個站點,將其分為兩大段:一段可乘坐俯瞰青島老城區風采,漫步其上,您會親身感受到濃郁的歐洲色彩,彷彿回到100年前德國侵佔期間的場景,好像聽得到商販的叫賣聲和馬車聲,如置身於歐洲小鎮。遠遠望去,您會更深刻地感受到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金沙細浪,赤礁白帆的青島之美。另一段索道則讓我們領略青島的新市區--東方夜巴黎之美,乘坐太平山索道,看高樓大廈錯落有致,鱗次櫛比,一番欣欣向榮的盛景,會令您感受到青島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亦如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所説:從這裏看,青島的美不亞於香港。即當地人就把新市區稱之為東方小香港。

索道的湛山寺站點就位於青島世園會太平山中央公園分會場青島植物園裏,青島植物園園區佔地81.38公頃,立足於植物資源的保護、優良品種引種馴化和植物科學的普及工作,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以植物建園為主,遊覽觀賞並舉的風格,園內薈萃了國內外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各類花木共1000多個品種,同時保存了部分珍稀瀕危物種,它象一個天然大氧吧,置身其中,會給您的肺部來一個天然的沐浴!所以有人也稱之為青島之肺。而有了太平山索道,除了身背行囊,徜徉其中,您更可以乘坐太平山索道,從空中俯看這綠色的森林海洋。可謂飄然綠色上,人在畫中游。身在氧吧中,渾身皆輕鬆。

太平山索道門票僅售100元/位,全程再無任何費用。

來美麗的青島旅遊,如果想不虛此行,就請來太平山索道空中漫步吧,從空中領略青島如畫的美景。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4

嶗山的主峯稱“巨峯”,又稱“嶗頂”。巨峯風景遊覽區是以嶗山的最高峯為主體形成的風景遊覽區,這裏亂石疊嶂,氣勢恢宏,置身嶗頂可以看到碧波萬頃的黃海,如珠似玉的海島,層巒競雄、萬峯爭秀的山景;在盛夏季節來此還經常能看到“雲海奇觀”;而在冬季又可以欣賞到“銀峯晶掛”的童話般景象;至於在嶗頂觀日出,那又是一種美不勝收的迷人畫面,因此有了“巨峯旭照”,同時也被列入了“嶗山著名十二景”。

遊玩巨峯風景區主要以爬山為主,而巨峯核心景區為一環形,就是説可以不走回頭路的繞一圈。建議沿逆時針方向,也就是先往右手邊走行,因為景色最為優美,可謂巨峯之冠的靈旗峯即在此路始處,如果體力不支或時間不夠原路返回的話,也不會有太多遺憾。可走走停停、吃吃拍拍,約5個小時可走完一圈。

從山下購票後需要乘區間車走八公里的山路,之後進入山門。從這裏至景區核心的環線區需要步行一段路程,則會看見一處“神龜揹負河圖、洛書”的巨大雕塑,這是中國遠古人類的神話,訴説着中華古老文化的發源都源於河圖、洛書。然後一路向上可以看到鐵瓦殿舊址,這些高達百米的花崗巖石壁上刻有康熙二年的石刻。

沿途可以看到“海上名山第一”的石刻。過了這處景點就開始了巨峯環線。而上靈旗峯有兩條路,一條是單行險路,有把手護欄的保護,還是十分安全。此路刺激陡峭,愛冒險者可選擇。其次是從巽門右轉上行,為一般遊客選擇的道路。巨峯除了登高看海,另一大特色便是奇石。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各種形態各異的奇石,如“狗頭”狀的自然碑。

按逆時針行走的話,在巨峯環線中的第一處景點便是靈旗峯,這裏南面大海,藍天白雲,可以真正感受到海上第一名山。接着便是一線天,在一線天兩壁間上方有一碩大的圓形巨石被夾在縫中。過了一線天便能看到巨峯——嶗山的最高峯。它就像一把利劍直刺青天,可沿着由人工開鑿的石階登上瞭望台。從峯頂舉目遠眺,海光山色,盡收眼底。下了瞭望台向前便會來的牡丹坡,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漫山的杜鵑紅花綻放,嬌豔似火。然後便是丹爐峯,這是僅次於巨峯的嶗山第二大高峯,這裏峯頂較平坦,可容數百人,是觀日佳處。山峯頂部北側一組裸巖似“丹爐裊裊”,在山峯上的還有“姊妹石”、“危巖懸殊”等象形山石。

過了丹爐峯向前,在對面的巖壁上刻有兩個巨大的雙福字,這是模仿書法家王羲之的手法刻就的,字勢雄健,十分醒目。為便於遊客觀賞,沿途還修建了3處觀景平台,分別是“望福台”、“聚福台”、“得福台”。之後便來到了虔女峯,它座坐北朝,山頂部眼睛、鼻子和口的輪廓非常清晰,就像一位頭戴圍巾的山村少女,雙手合十,面朝北方虔誠地朝拜,姿態是那麼端莊、樸實、俊雅,給人一種聖潔虔誠的感覺。之後是五指峯,顧名思義,這5座山峯就像一隻伸開了五指的手,直刺青天,這裏的風光特色主要是高山和奇峯,秀姿峭拔,莊嚴雄奇。在這裏還可以近距離觀賞到“八戒崮”、“龜石”、“子牙出山”、“師徒授法”、“太公崮”等石景,稍遠一點距離還有“虔女峯”、“黑風口”、“黃花頂”等景觀。

離開五指峯走上一段路便來到了一座懸索橋,這座橋稱“風橋險渡”,橋身長百餘米,高懸於深深的山谷上,橋下勁風呼呼而過,有驚無險,非常安全。過了風橋險渡邊到了巨峯環線上的最後一處景點八卦門,巨峯景區的建設,將《易經》思想與巨峯的神奇結合在一起,沿線按照八卦方位設置了八卦門。過了八卦門便可從“海上名山第一”的石刻處原路返回下山。

需要提醒一下,到五峯仙館後穿過此館才是正常的環形遊覽道,而不是那條水泥馬路(此路通往北九水),切記不要走錯方向去了別的景區,建議看好指示牌。巨峯風景區由於名氣相對較小,遊客少,沒有旅遊團大喇叭的叨擾,來此更能享受這山水間的寧靜、閒適。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5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遊,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黃導,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於温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麼今天,我們帶領大家遊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

好的,各位遊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誌“棧橋”,

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卧於碧海銀波。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湧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遊覽拍照。半個小時後,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在我們到達了位於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緻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築,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稜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傳説,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夥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夥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後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製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綵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裏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彙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亦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裏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裏。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裏的風景區。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鬱鬱葱葱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於此處。現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築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台。花石樓據説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牆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羣,這裏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裏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德佔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後闢為海水浴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解放以後,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遊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八大關景區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六年級導遊詞青島大連 篇16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山東的最美麗的城市青島,一路上大家旅途奔波,辛苦了。我姓×,名,是山東立達旅行社的導遊。請允許我代表青島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最熱忱的歡迎,歡迎大家來美麗的島城做客。。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南部,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下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七區和即墨、萊西、平度、膠州、膠南5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萬,壯美的山巒,迷人的海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青島素以氣候宜人而文明遐邇。因其地處暖温帶季風氣候區,又瀕臨大海,受海洋氣候調節作用,當南方酷暑之時,青島卻涼爽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綠樹紅瓦,實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勝地。這裏夏季的平均氣温23攝氏度,最熱的8月平均氣温僅為25。1攝時度,因此,青島的夏天是吸引中外遊客最多的季節。當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來啦。

[棧橋海濱]

朋友們,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我們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灣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卧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

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園內青松覆蓋,綠草如菌,藤繞長廊,鮮花綻放。園內有很多椅子。專供遊客休息。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北和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深入青島灣深處,盡頭的回瀾閣,翹角飛檐,別緻非凡。棧橋的歷史已超過12019年。1891年,登州總兵章高元奉命駐兵青島後,先在青島村(今人民會堂處)修建總兵衙門,然後在前海處搭起一座長200米左右。鐵木結構的簡易碼頭,當時只供軍用,名字就叫棧橋。1897年德國佔領青島後,為運輸來自歐洲的軍需物資,將棧橋加以擴建。橋身延長到350米,北段用石頭砌成,水泥鋪的表面,南段下立鋼製橋樑,上鋪木板,並設輕便鐵軌。後來,大港碼頭(今青島港)建成,棧橋就不再作碼頭之用,開始向遊人開放。1923年橋的北端兩側闢為公園,成為青島著名的旅遊景點。1931年9月青島市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延長至440米,橋寬8米,橋墩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水泥鋪面。橋南端增加一個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回瀾閣”,閣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閣內為二層環行廳堂。整個工程到1933年4月竣工,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勝景。

棧橋西側灣內,兩端礁石突起,中間為一沙灘,沙質細軟,是青島第六海水浴場。在浴場西邊,現代化氣息的大樓林立,十分壯觀。那豐球似的珍珠建築是海上皇宮,它是一個高級飲食娛樂場所。這一帶的風景以八個峽谷命名,所以也稱八大峽風景區。

[八大關風景區]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裏樹木成蔭,繁花似錦,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彙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亦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之所以叫八大關,是因為這裏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而這裏的別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麥式、希臘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各式各樣的建築會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裏。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解放前的<<劫後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後的<<祕密圖紙>>,<<苗苗>>,<<海上風暴>>,<<第二個春天>>|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裏拍攝外景。大家漫步街頭會覺得似曾相識,那一定是聯想到某一個電影的鏡頭了。

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於此處。1932年,據説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羅斯富人在臨海修建了這座海濱別墅。它是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築,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牆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也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築。相傳解放前,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明星白光來青島時曾在這裏住過。解放後,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説: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爭時期在山東打了許多年的仗,終於來到了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閲讀了青島的歷史,並寫下了長詩<<初遊青島>>。而電影<<神聖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行動>>等都在這裏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羣,這裏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裏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解放以後,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遊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毛主席一生喜歡游泳,,1957年在青島時,曾經先後5次來到第二海水濱場游泳。與毛主席一起游泳的還有江青、李娜、李敏、毛遠新等。 毛主席喜歡仰泳,。每次都要遊一個多小時才罷休。有時,他還會潛到水裏很久,常令保衞人員虛驚一場。在這裏主席還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還在會上作了<<一九七五年夏季的形勢>>的報告。後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

(東海路雕塑一條街)

東海路綠化美化雕塑街是青島市政府在1998年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東部海濱建起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東海部西起太平角六路。東抵石老人旅遊度假區,全長12。8公里,路寬44米,這裏綠意盎然的樹木和意韻悠長的雕塑是東海路成為一條全新的風景大道,被專家譽為“全國規模最大,品味最高的環境藝術長廊”,這裏建成10多處園區共48座雕塑和眾多園林藝術小品,可謂爭芳鬥妍,美不勝收。

東海路西端一號園區內名為“天地間”的高大雕塑拉開了雕塑界的帷幕,作品採用現代藝術手法,用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手和足的組合,含蓄而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征服自然,主宰萬物的能力,東鄰12根高大雄偉的花崗巖石柱及浮雕故事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上面刻有四大發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文成和親等歷史故事,他們共同表現出“中華世紀長廊”這一主題,好了,朋友們,請大家細細的欣賞吧!

五四廣場

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代都市畫卷。“五月的風”採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餘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作品以簡煉的手法和簡潔的線條,採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豔的顏色,表現了由青島的主權問題引發的五四愛國運動,點燃了中國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燎原烈火這一主題,令人震撼,激人奮鬥,,是青島市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海上百米噴泉位於距堤岸160米處,每到傍晚時分,粗大的水柱連續噴湧,在彩燈的照射下,絢麗多彩,蔚為壯觀,是五四廣場最為誘人的一處景觀。

青島導遊詞3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山東的最美麗的城市青島,一路上大家旅途奔波,辛苦了。我姓×,名××,是山東立達旅行社的導遊。請允許我代表青島××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最熱忱的歡迎,歡迎大家來美麗的島城做客。。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南部,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下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七區和即墨、萊西、平度、膠州、膠南5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萬,壯美的山巒,迷人的海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青島素以氣候宜人而文明遐邇.因其地處暖温帶季風氣候區,又瀕臨大海,受海洋氣候調節作用,當南方酷暑之時,青島卻涼爽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綠樹紅瓦,實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勝地。這裏夏季的平均氣温23攝氏度,最熱的8月平均氣温僅為25.1攝時度,因此,青島的夏天是吸引中外遊客最多的季節.當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來啦.

[棧橋海濱]

朋友們,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我們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灣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卧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

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園內青松覆蓋,綠草如菌,藤繞長廊,鮮花綻放.園內有很多椅子.專供遊客休息.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北和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深入青島灣深處,盡頭的回瀾閣,翹角飛檐,別緻非凡.棧橋的歷史已超過12019年.1891年,登州總兵章高元奉命駐兵青島後,先在青島村(今人民會堂處)修建總兵衙門,然後在前海處搭起一座長200米左右.鐵木結構的簡易碼頭,當時只供軍用,名字就叫棧橋.1897年德國佔領青島後,為運輸來自歐洲的軍需物資,將棧橋加以擴建.橋身延長到350米,北段用石頭砌成,水泥鋪的表面,南段下立鋼製橋樑,上鋪木板,並設輕便鐵軌.後來,大港碼頭(今青島港)建成,棧橋就不再作碼頭之用,開始向遊人開放.1923年橋的北端兩側闢為公園,成為青島著名的旅遊景點.1931年9月青島市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延長至440米,橋寬8米,橋墩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水泥鋪面.橋南端增加一個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回瀾閣”,閣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閣內為二層環行廳堂。整個工程到1933年4月竣工,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勝景.

棧橋西側灣內,兩端礁石突起,中間為一沙灘,沙質細軟,是青島第六海水浴場。在浴場西邊,現代化氣息的大樓林立,十分壯觀。那豐球似的珍珠建築是海上皇宮,它是一個高級飲食娛樂場所。這一帶的風景以八個峽谷命名,所以也稱八大峽風景區.

[八大關風景區]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裏樹木成蔭,繁花似錦,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彙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亦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之所以叫八大關,是因為這裏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而這裏的別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麥式、希臘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各式各樣的建築會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裏.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解放前的<<劫後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後的<<祕密圖紙>>,<<苗苗>>,<<海上風暴>>,<<第二個春天>>|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裏拍攝外景。大家漫步街頭會覺得似曾相識,那一定是聯想到某一個電影的鏡頭了.

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於此處。1932年,據説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羅斯富人在臨海修建了這座海濱別墅.它是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築,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牆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也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築。相傳解放前,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明星白光來青島時曾在這裏住過.解放後,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説: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爭時期在山東打了許多年的仗,終於來到了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閲讀了青島的歷史,並寫下了長詩<<初遊青島>>.而電影<<神聖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行動>>等都在這裏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羣,這裏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裏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解放以後,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遊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毛主席一生喜歡游泳,,1957年在青島時,曾經先後5次來到第二海水濱場游泳.與毛主席一起游泳的還有江青、李娜、李敏、毛遠新等. 毛主席喜歡仰泳,.每次都要遊一個多小時才罷休.有時,他還會潛到水裏很久,常令保衞人員虛驚一場.在這裏主席還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還在會上作了<<一九七五年夏季的形勢>>的報告.後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

(東海路雕塑一條街)

東海路綠化美化雕塑街是青島市政府在1998年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東部海濱建起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東海部西起太平角六路.東抵石老人旅遊度假區,全長12.8公里,路寬44米,這裏綠意盎然的樹木和意韻悠長的雕塑是東海路成為一條全新的風景大道,被專家譽為“全國規模最大,品味最高的環境藝術長廊”,這裏建成10多處園區共48座雕塑和眾多園林藝術小品,可謂爭芳鬥妍,美不勝收。

東海路西端一號園區內名為“天地間”的高大雕塑拉開了雕塑界的帷幕,作品採用現代藝術手法,用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手和足的組合,含蓄而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征服自然,主宰萬物的能力,東鄰12根高大雄偉的花崗巖石柱及浮雕故事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上面刻有四大發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文成和親等歷史故事,他們共同表現出“中華世紀長廊”這一主題,好了,朋友們,請大家細細的欣賞吧!

五四廣場

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代都市畫卷。“五月的風”採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餘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作品以簡煉的手法和簡潔的線條,採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豔的顏色,表現了由青島的主權問題引發的五四愛國運動,點燃了中國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燎原烈火這一主題,令人震撼,激人奮鬥,,是青島市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海上百米噴泉位於距堤岸160米處,每到傍晚時分,粗大的水柱連續噴湧,在彩燈的照射下,絢麗多彩,蔚為壯觀,是五四廣場最為誘人的一處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