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精選19篇)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

各位遊客: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精選19篇)

大家好.上裏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距城區27公里,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又為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又因場鎮內有韓、楊、陳、許、張(韓家銀子-錢、楊家頂子-官、陳家穀子-田、許家女子-靚、張家錠子-鬥)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稱“五家口”。

古鎮的街道均為石板鋪成,建築羣的房屋為木製樓閣,錯落有致,青瓦飛檐流光益彩,木製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鏤空雕、鑲嵌雕刻組合而成,畫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藝術雖然被歲月侵蝕已殘舊失去了光鮮色澤,然而其工藝的精湛、構圖的精巧卻無法掩飾,凸顯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裏的得名與當地的一條隴西河有關,因為古時候當地的統治者沿着隴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鎮,隴西河的上游叫上裏,沿河南下,分別是中裏和下里,上裏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整個小鎮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畫一樣,因此又有水墨上裏之説。漫步在古鎮的街上,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美感呢!

上裏古鎮有五古:古橋、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築,五古的代表分別是二仙橋、文峯塔、白馬泉、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今天我們的遊覽路線是先參觀古鎮風貌,觀賞古橋,古塔,然後經紅軍石刻遊覽白馬泉,再返回參觀“雙節孝牌坊”及韓家大院。大家在參觀遊覽的同時,請注意愛護歷史文物,現在就請跟着我一起來。

好了,感受了上裏的古橋和古塔文化之後,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白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廟了嗎?那就是白馬寺。

聞名遐邇的白馬泉就在寺廟的右邊。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

白馬泉究竟神在何處呢?大家不要着急,請隨我來看一看。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温間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恆温14℃,泉水潮湧不定期,有時一日數潮,有時數日不潮。

大家面前這個的四方水潭的龍頭處就是白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鐫刻有龍馬浮雕。潮歇時潭水非常平靜,當潮來時,剎那間石刻龍嘴和龍腮處湧出泉水。潮退時,泉水一節一節下降,巨石上鐫刻的龍露出腰身時,池中便傳來“啼嗒啼嗒”的馬蹄聲,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為“靈泉白馬嘶芳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傳説古時泉中有白龍,後來龍化為馬騰空而出,馬因迷戀此泉,常在夜晚月靜時來泉邊飲水,久而久之,當泉水湧動時,便像馬在奔馳,故稱此泉為“白馬泉”。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獨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馬泉一帶屬石灰巖區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氣體常因壓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現象。當地下水湧入溶洞時,水位逐漸升高,導致溶洞空間越來越小,而氣室中的壓強卻逐漸上升,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虹吸口被水衝而決口,水從洞中湧出;而水位下降時,壓強變小,水往回倒流,回落時便產生了清脆的像馬奔跑一樣的聲音。

間歇泉在世界各地並不多見,與此類似的有美國黃石公園的“老實人泉”,烏拉圭內格羅湖畔的‘三餐泉’,我國貴州的貓跳河間歇泉和西藏昂仁縣的高温間歇泉等,但僅有白馬泉會發出如此獨特的馬蹄聲,並且歷史最為悠久。

好啦,各位朋友,請朝前走,我們一起繼續去參觀遊覽“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謝謝大家!

被列為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的上裏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距市區27公里。上裏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一到上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建於道光19年的"雙孝節"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間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細;樑上還刻有20多組百多個戲劇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禮儀的遺蹟,是當時宣揚韓氏"不失身不改駕,終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遵詔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現在鎮上還尚存3座石牌坊,即這座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還有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上裏的有10餘座古代和近代古橋,且風格各異。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橋",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石拱橋。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圓行的橋洞,別有一翻情致。在鎮口還有兩座一高一底的石橋橫跨攏西河,成了進出鎮裏的交通要道,高橋主要通過進出鎮裏的車輛行人,從低橋可以轉而穿過高橋下面的倒沿河邊前行,高低兩橋巧妙地夠成了“立交”系統。

上裏有作工藝精湛的建築羣,最有名氣的是韓家大院。整個建築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鏤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具有極高的價值和精湛的工藝。韓家大院是道光年間在外做官的韓廷藩在家鄉建的,根據當時京城的官邸而建。整個建築由七個四合天井組成,又稱為"七星抱月"。院裏的佈局分明,處處可見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説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細,內容豐富,造型多樣,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

到上裏古鎮旅遊,不可不去鎮子以北8公里處的白馬泉。白馬泉是一處間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從一條石龍的口中噴出,日潮數次,在泉湧出的時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2

金華山位於平樂鎮東南1公里處,自秦漢以來即為靈山傑地,在中唐以後,金華山天宮寺香火鼎盛,名滿川西。眾多的人文古蹟和獨特的地形地貌,不僅使金華山山奇水秀,而且使之具有兩大與眾不同的鮮明特點,一是“三教匯於一山”,儒、佛、道和諧地統一到金華山上,數不清的摩崖造像鑿刻在峯迴路轉的的山巖上,栩栩如生;依山而建的大佛,寶像莊嚴,香火不斷;大佛座前的一幅“天馬行空圖”更是全國摩崖造像中的精品,全國僅存兩幅。登高俯視,大佛溝極其自然的彎成一個巨大的“S”形,將金華山一分為二,恰似一個天然的太極圖,給金華山憑添幾分神祕;二是“一步呈一景”,隨處可聞的鳥語鶯啼、險峻獨特的奇峯異石、中唐時期的天宮寺、綠水青山中的亭台樓閣、極具川西特色的吊腳樓、古幽深遂的石梯山道都給人無限的啟迪和遐想。現為“邛崍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

蘆溝自然風景區位於平樂鎮區西北l公里,方圓8.6平方公里,周邊與火井、油榨、水口三鄉連界,森林、竹子覆蓋面積16000多畝,登高環視,茫茫竹海,蔚為壯觀:從鎮區可驅車直入蘆溝風景區,至魚崖798級台階下。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流水,清澈見底,使人倍感清新怡神,享有“二十華里綠色長廊,天然氧吧”、“千年古鎮之幽谷畫廊”的美稱。蘆溝內有明朝天官楊伸題“寒綠仙關”石刻遺蹟、高約100餘米的天然石佛像、古造紙作坊遺址、天官試劍石、天官墓、元帥井等景點分佈其中,蘆溝以北相傳是大熊貓常出沒的地方。由此東折而上魚崖,當年紅軍作戰掩體猶存。登魚崖遠眺,油榨、火井盡收眼底,天睛時觀邛崍山脈,極為清晰,登臨尖山子,可遠望臨邛古城全景,是閲西川秀色之最佳觀景點。以蘆溝向西南,東北延展,盡是翠竹,“冬無北風之寒,夏無酷暑之熱”,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3

平樂古鎮以鎮區古樸的街區和原味淳樸的川西民風民俗而著稱。在古鎮區內,可以盡情享受都市以外久違的那份古韻和恬靜。剔除了現代文明的浮躁,看到那充滿靈氣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擁有的是放開心胸,忘記煩憂,縱情山水,任時光倒流……

古鎮九景

平樂自古便成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在今天的平樂,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歷史的足跡——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

古鎮明清建築23.54萬平方米,鱗次櫛比,古風蔚然。素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風情著稱。古鎮共有老街33條,七彎八拐,曲徑通幽。

平樂古鎮保留着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古街兩邊的房屋多數為一樓一底的木結構建築,一般為下層作鋪面上層作居室,體現了濃郁的川西風格。千年古巷兩邊的店鋪雖然已經是幾經易手,卻還在經着。平樂鎮政府正加速旅遊業的發展,向世人展示千年古鎮的風采。

在民俗文化上,樸實的老百姓創造了山歌會、河燈會、牛兒燈、放生會、六月六觀音會等。

漫步古鎮,遊客將親身體驗到古街的種種風情,聆聽古橋樂善的代代佳話,坐享古樹黃桷的片片濃蔭,觀賞古堰分水的滾滾波濤,品味古民居大院的悠悠氣息,加入古歌“竹麻號子”的聲聲吶喊……作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平樂曾是熱鬧非凡的水陸碼頭,物換星移,古鎮在今天又煥發出其獨特的魅力,那沿襲千年的民俗藝術、屹立百年的民居建築,浸染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水光山色,成為川西水鄉古鎮的縮影和象徵,演繹出一幅融古貫今的“清明上河圖”。

民俗風情院

平樂民俗風情院又名天工應物館,院裏有農田、農家小院、耍壩,遊人既可以在這裏參與體會農事活動,也可以觀看民俗文化表演。

風情院裏的主要建築是天工別院,又叫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主人原來是清朝河北定縣州判王治統,他的後人後來遷居洪雅縣,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洪雅城隍街57號修建了一座四進合院,西南交大鄉土建築研究所所長季富政教授稱譽他是“洪雅瑰寶”。20xx年,洪雅縣搞城市建設,雖然有阮儀三、馮驥才、季富政等著名人物呼籲留住這座古宅,但王家大院仍被拆除,主人將拆下的木料編號登記堆放在一起。三年後,平樂鎮政府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決定購買王家大院,異地搬遷保護,這樣,王家大院就從百里之外被搬到了這裏重建。

鎮外有景

平樂古鎮除古鎮區外,還有四大風景區支撐:蘆溝自然風景區、金華山風景區、花楸山風景區和秦漢古驛道風景區。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4

現在我們光要去的是碧峯峽野生動物園。它是西南的首家生態型野生動物園,佔地3000畝,海拔800一1100米,總投資達2億元。碧峯峽野生動物門由觀賞猛獸車行區和觀賞温馴動物的步行觀光區組成,其中車行觀賞區分為散放獅區、散放熊區、散放虎區;步行觀光區又分為水生爬行溝、猴谷、百鳥極樂園、動物表演場、駱駝散放區、鴕鳥散放區、象館、生態蝴蝶園、小熊貓散放區、雜食動物區、非洲之角、鸚鵡散放區、鱷魚池、蛇溝和極品動物區。在這裏散放餵養着260少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屬國家一、二級的保護動物有80多種,極品珍稀動物有四種。

讓我們乘坐着觀光車進入猛獸區吧。猛獸區的動物都是敞放餵養的,您將生平頭一次在自然狀態下與這些猛獸相遇。

最開始進入的是散放獅區。看!在枝葉婆婆的叢林間,非洲獅王正率領着妻妾兒女們出行。威武的雄獅身長3米,金色的鬃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隔着透明的玻璃您甚至能看清它威嚴的臉上那白色長鬚。畢竟是百獸之王,人類在它眼中柔弱得不堪一擊,因此它傲慢地從車前踱過,對滿車驚訝而緊張的人羣不屑一顧。

進入熊區,您的感受可能和在獅區剛好相反。那十隻大黑熊顯得十分熱情。它們團團圍過來,甚至直起身,將爪子搭上車窗,咧着大嘴與您面面相覷。您能看見它紅紅的舌頭白白的牙,從它嘴裏呼出的熱氣直撲玻璃。現在,您的心一定是在緊縮狂跳吧?別怕!它們並無惡意,只是由於被稱作"熊瞎子。的黑熊,視力實在太差,它們其實只想看看這個會動的大盒子裏究竟有些什麼東西。

只有當您親眼目睹了虎在自然中兇猛強悍的捕食姿態,才會真正明白為什麼虎會象徵着"力量"、勇敢和不可戰勝"。在單打獨鬥方面它們所向無敵。當它森然的目光與您的視線相遇,您就會真切感覺到"虎視沈沈"的壓力,留神聽聽它們那低沉而具有穿透力的虎嘯聲,您有沒有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升起呢?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5

被列為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的上裏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距市區27公里。上裏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一到上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建於道光20xx年的"雙孝節"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間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細;樑上還刻有20多組百多個戲劇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禮儀的遺蹟,是當時宣揚韓氏"不失身不改駕,終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遵詔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現在鎮上還尚存3座石牌坊,即這座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還有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上裏的有10餘座古代和近代古橋,且風格各異。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橋",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石拱橋。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圓行的橋洞,別有一翻情致。在鎮口還有兩座一高一底的石橋橫跨攏西河,成了進出鎮裏的交通要道,高橋主要通過進出鎮裏的車輛行人,從低橋可以轉而穿過高橋下面的倒沿河邊前行,高低兩橋巧妙地夠成了“立交”系統。

上裏有作工藝精湛的建築羣,最有名氣的是韓家大院。整個建築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鏤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具有極高的價值和精湛的工藝。韓家大院是道光年間在外做官的韓廷藩在家鄉建的,根據當時京城的官邸而建。整個建築由七個四合天井組成,又稱為"七星抱月"。院裏的佈局分明,處處可見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説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細,內容豐富,造型多樣,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

到上裏古鎮旅遊,不可不去鎮子以北8公里處的白馬泉。白馬泉是一處間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從一條石龍的口中噴出,日潮數次,在泉湧出的時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6

1、風格各異的橋文化。上裏四周有10餘座古代和近代古橋。這些橋樑不僅是南來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現了古鎮歷史和匠師的技藝,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橋”與清乾隆14年的“立交橋”。

2、獨特的牌坊文化。古鎮內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雙節孝”石牌坊:建於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遵詔而建的石牌坊。屬石質門樓式建築,四柱三間,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基寬7.8米,出檐1.1米。牌坊上刻有戲曲故事20餘組,人物100多個,雕工精細,人物形象生動,眉目傳神。牌坊前樹有全石雙鬥桅杆一對,分別高11米,氣勢恢宏,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

3、罕見有趣的泉文化。白馬泉、噴珠泉是古鎮域內獨特的風景區,也是迄今為止四川省境內最為奇特的風景區之一。中央電視台第二套節目曾經深上上裏鎮採訪並報道了上裏古鎮的奇泉,並與濟南市的“趵突泉”齊名。

4、栩栩如生的塔文化。上裏的古塔分為文峯塔(又稱字庫)、建橋塔、藥王塔和舍利塔。

5、工藝精湛的建築羣。全鎮座落四處韓家大院,整個建築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鏤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具有極高的價值和精湛的工藝。

我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合作,如果大家有什麼意見或是好的建議可以告訴我們,便於我們改進以的工作。希望此次的古鎮之行和我們的服務能夠在大家一生中留下一個非常難忘的回憶。最後就預祝大家一路順風、萬事如意,有空再來上裏古鎮來做客!謝謝大家!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7

被列為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的上裏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距市區27公里。上裏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一到上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建於道光20xx年的"雙孝節"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間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細;樑上還刻有20多組百多個戲劇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禮儀的遺蹟,是當時宣揚韓氏"不失身不改駕,終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遵詔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現在鎮上還尚存3座石牌坊,即這座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還有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上裏的有10餘座古代和近代古橋,且風格各異。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橋",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石拱橋。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圓行的橋洞,別有一翻情致。在鎮口還有兩座一高一底的石橋橫跨攏西河,成了進出鎮裏的交通要道,高橋主要通過進出鎮裏的車輛行人,從低橋可以轉而穿過高橋下面的倒沿河邊前行,高低兩橋巧妙地夠成了“立交”系統。

上裏有作工藝精湛的建築羣,最有名氣的是韓家大院。整個建築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鏤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具有極高的價值和精湛的工藝。韓家大院是道光年間在外做官的韓廷藩在家鄉建的,根據當時京城的官邸而建。整個建築由七個四合天井組成,又稱為"七星抱月"。院裏的佈局分明,處處可見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説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細,內容豐富,造型多樣,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

到上裏古鎮旅遊,不可不去鎮子以北8公里處的白馬泉。白馬泉是一處間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從一條石龍的口中噴出,日潮數次,在泉湧出的時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8

逢年過節的時候,鎮上的居民請戲班在戲樓唱戲,其中藴涵着“萬人共樂”的思想。具有傳統民俗風情的雅安上裏古鎮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年豬節旅遊主題活動正式開幕,傳統的農家過新年、殺年豬、看大戲的喜慶場面。

年豬節

薄霧籠罩中的上裏古鎮就打破了往日的寧靜,家家户户都起了個大早,在自家的樓閣上掛中國結、紅燈籠並貼上對聯。在修整一新的古戲台邊,幾個唱大戲的人已穿好了戲服,正在緊張地化粧。10點半在這裏舉行的年豬節。

年豬祭天重現120xx年前儀式

在雅安市代市長徐孟加宣佈年豬節活動開幕後,整個小鎮頓時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鑼鼓敲起來了,秧歌跳起來了,迎親的轎子也抬起來了。

這時,最令人注目的是,幾個穿着舊式服裝的小夥子抬着一頭神情安然的大肥豬,邁着有節奏的步伐走到戲台下面。隨後,他們將繫着紅布的大肥豬放到了一個香爐前面。原來,這裏馬上要舉辦一個傳統的年豬祭天儀式。

隨着祭祀師手中的香火一比畫,周圍一下安靜下來。“祈禱明年風調雨順,祝福上裏五穀豐登……”只見祭祀師口中唸唸有詞,120xx年前上裏古鎮祭祀上蒼的場面再當今人們面前。

年豬飯

祭天儀式結束後,鑼鼓聲再次敲響,幾個小夥子又抬起大肥豬開始巡街……11點過,在古戲台所在的院壩中傳來了人們的歡呼聲。原來,這次年豬節的一出大戲———殺年豬開始了。

只見一頭碩大的白豬被幾個大漢從一户農家的豬圈裏拉了出來。隨即,四名大漢上前手按豬腳,膝蓋頂住豬背。

一名殺豬匠提起一把長約五十釐米的尖刀,對準豬的喉嚨就是一刀,手起刀落間,這頭剛開始還哼哼直叫的大肥豬逐漸沒了聲音。殺豬匠完成了口吹豬皮、鐵皮刮毛、金鈎倒掛、長刀破膛等工序。最後,肥豬被分成幾塊掛在了豬肉架子上,主人當場叫賣起來,“這些豬都是綠色生態豬……”不到兩個小時,這些豬肉就被搶購一空。

中午時分,上裏古鎮各户人家的堂屋裏都已擺好了酒席,當地純樸、善良的老百姓和上千名來自城裏的遊客像一家人一樣,端起了大碗的白酒,吃起了大塊的豬肉,大家在一起共享豐盛的年豬飯。

當今這個時候,在充滿臘梅芬芳的鄉村曬穀壩上,一起跳起歡快的農家舞,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9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各位到九寨溝觀光遊覽!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以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佈原始森林, 它的總面積6萬多公頃,三條主溝形成Y形分佈,總長達60餘公里。水是九寨溝的精靈,湖、泉、灘、瀑將108個海子連成一體, “魚在天上游,鳥在水中飛,樹在水中生,水在林間流”等神奇景觀只有在這裏才得一見,九寨溝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我國唯一一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聖地。

相傳男神達戈把寶鏡送給色嫫的時候,色嫫的時候,色嫫不小心失手打破了鏡子,破碎的鏡片就變成了九寨溝內108塊海子,寶鏡變成了五光十色的海子美麗無比!海子就是我們這裏的藏民對高山湖泊的稱呼。九寨溝因此得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男山神達戈和女山神沃諾色鏌熱烈相戀。這裏的惡魔蛇魔扎驚慕色嫫的美色,反對達戈進溝,就發動了趕走達戈、搶劫色嫫的戰爭。惡戰中,色嫫險些被惡魔搶走,色嫫在慌亂中把達戈送給她的定情之物——寶鏡掉落下地,摔成了108個碎片,變成了散步溝內的108個海子。達戈和蛇魔扎從溝內打到溝口,萬山之祖扎依扎嘎伸出了援助之手,以一座屏風似得山崖擋住惡魔退路,又以一聲霹靂惡魔埋進山崖,只露出了一張醜惡的臉。山崖就是寶鏡巖,原來就叫魔鬼巖,崖面上的鬼臉依稀可見。從此,九寨溝恢復了寧靜和祥和, )

我重點介紹的珍珠灘和五花海兩個景點。

我們來到珍珠灘,日則溝和南日溝的交界處,有一片坡度平緩,長滿了各種灌木叢的淺灘,長約100米水流在此經過多級跌落河谷,聲音震耳欲聾。激流在傾斜而凹凸不平的乳黃色鈣化灘面上濺起無數水珠,陽光下,點點水珠就像巨型扇貝里的粒粒珍珠,遠看河中流動着一河潔白的珍珠。珍珠灘由此命名。山間棧道會帶給您來到九寨溝的精華地段珍珠灘瀑布,瀑布呈新月形,寬162.5米,高21米,最大落差40米,站在瀑布下邊,騰飛的水霧撲面而一,頓生一種沁人心脾、清心爽朗的感覺。珍珠灘瀑布以它磅礴的氣勢成了《西遊記》片頭景的拍攝點.

現在我們來到了有“九寨溝一絕”和“九寨精華”之譽的五花海。在五花海,同一水域,呈現出鵝黃、墨綠、深藍、藏青等色,斑駁迷離,色彩繽紛,這大自然妙筆塗抹的色彩,是那麼大膽、強烈而又富於變幻,讓人驚歎。因為水裏有二百多鍾藻類和礦物,又因為太陽光的折射反射,所以海子形成各種不同的顏色。一些枯死的老樹漂在水裏,樹幹上有長出小樹小草,海子就顯得更美麗和生機了。九寨人説:五花海是神池,它的水灑向哪兒,哪兒就花繁林茂,美麗富鐃。

相信一天的遊覽讓您捨不得離開享有“童話世界”之譽的九寨溝了吧。好了,今天,我們遊覽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0

此風景區以騎龍山為載體,以秦漢驛道為主線,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也是古代商貿交易之要道。考古學家認定的這條中國第一條絲綢之路(秦漢驛道、南方絲綢之路)靈關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從平樂古鎮經過繼續通向南方,因此平樂有“南方絲綢之路第一驛站,茶馬古道第一鎮”的稱號。而此段遺址因位於騎龍山的原始樹林中,雖經歷了千百年風雨剝蝕和人為的破壞,但尚能保存着平樂鎮較為完整的這一段。長約1公里,路面橫廣約4米、呈魚脊形。中央用平頂大河卵石砌成一條筆直的中心線,兩旁鱗次櫛比地用河卵石鋪砌路面,十分牢固,顯示出當時設計施工者的智慧和匠心。

驛道兩旁築有牆垣,猶如秦漢以來的“甬道”。秦漢驛道兩旁的牆垣,將大路夾在中間,和秦漢時代“甬道”的規模構制完全一致。驛道兩邊的牆垣用河卵石壘砌,道高1.4m,牆垣原為防止敵人抄掠運輸物資而設。從築路史的發展來看,牆垣又起着養路如排水抵擋塌方的功用。正如現在的山區公路,也往往于山巖陡坡之下的路側,築一段堅固的石坎。

西出古鎮4公里,沿黃金堰至黃花路前行約10分鐘,便到了素有“鄉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譽的花楸風景區,景區內層巒疊翠,樹木葱籠,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賜“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貢茶;有曲徑通幽的萬畝竹海;有心曠神移的十里長廊;更有神祕莫測的官田溶洞。以光緒親賜“皇恩寵錫”御匾的李家大院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羣,至今依然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風貌。零星散落於竹林深處的川西民居,構成了這裏濃郁的鄉土特色,純樸的百姓躬耕田隴,辛勤勞作,過着恬靜,愜意的農家生活,是現代都市人返樸歸真、感悟田園的鄉土人家,是頤養身心、休閒度假的世外桃源。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1

各位遊客:

大家好.上裏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距城區27公里,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又為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又因場鎮內有韓、楊、陳、許、張(韓家銀子-錢、楊家頂子-官、陳家穀子-田、許家女子-靚、張家錠子-鬥)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稱“五家口”。

古鎮的街道均為石板鋪成,建築羣的房屋為木製樓閣,錯落有致,青瓦飛檐流光益彩,木製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鏤空雕、鑲嵌雕刻組合而成,畫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藝術雖然被歲月侵蝕已殘舊失去了光鮮色澤,然而其工藝的精湛、構圖的精巧卻無法掩飾,凸顯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裏的得名與當地的一條隴西河有關,因為古時候當地的統治者沿着隴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鎮,隴西河的上游叫上裏,沿河南下,分別是中裏和下里,上裏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整個小鎮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畫一樣,因此又有水墨上裏之説。漫步在古鎮的街上,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美感呢!

上裏古鎮有五古:古橋、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築,五古的代表分別是二仙橋、文峯塔、白馬泉、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今天我們的遊覽路線是先參觀古鎮風貌,觀賞古橋,古塔,然後經紅軍石刻遊覽白馬泉,再返回參觀“雙節孝牌坊”及韓家大院。大家在參觀遊覽的同時,請注意愛護歷史文物,現在就請跟着我一起來。

好了,感受了上裏的古橋和古塔文化之後,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白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廟了嗎?那就是白馬寺。

聞名遐邇的白馬泉就在寺廟的右邊。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

白馬泉究竟神在何處呢?大家不要着急,請隨我來看一看。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温間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恆温14℃,泉水潮湧不定期,有時一日數潮,有時數日不潮。

大家面前這個的四方水潭的龍頭處就是白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鐫刻有龍馬浮雕。潮歇時潭水非常平靜,當潮來時,剎那間石刻龍嘴和龍腮處湧出泉水。潮退時,泉水一節一節下降,巨石上鐫刻的龍露出腰身時,池中便傳來“啼嗒啼嗒”的馬蹄聲,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為“靈泉白馬嘶芳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傳説古時泉中有白龍,後來龍化為馬騰空而出,馬因迷戀此泉,常在夜晚月靜時來泉邊飲水,久而久之,當泉水湧動時,便像馬在奔馳,故稱此泉為“白馬泉”。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獨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馬泉一帶屬石灰巖區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氣體常因壓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現象。當地下水湧入溶洞時,水位逐漸升高,導致溶洞空間越來越小,而氣室中的壓強卻逐漸上升,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虹吸口被水衝而決口,水從洞中湧出;而水位下降時,壓強變小,水往回倒流,回落時便產生了清脆的像馬奔跑一樣的聲音。

間歇泉在世界各地並不多見,與此類似的有 美國黃石公園的“老實人泉”,烏拉圭內格羅湖畔的‘三餐泉’,我國貴州的貓跳河間歇泉和西藏昂仁縣的高温間歇泉等,但僅有白馬泉會發出如此獨特的馬蹄聲,並且歷史最為悠久。

好啦,各位朋友,請朝前走,我們一起繼續去參觀遊覽“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謝謝大家!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2

沿入口進來的這條街叫樂善街,樂善街因連通樂善古橋而得名,是古鎮特色精品水景街區,街道引白沫江之水經順江堰,到達樂善街水景街區,最後又通過安樂堰,匯入母親河白沫江。大家仔細看看水景街,就會發現,原來長達300餘米的水渠上,架有十來座人行橋,更獨特的是,這裏的每座橋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有拱橋、平橋、石墩橋、踏板橋……每一座橋都有不同的來歷,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到橋上走走,看個究竟。

平樂樂善街最大的特點就是集中了平樂的美食和酒吧娛樂。如果您想嚐到平樂古鎮最有特色的碗碗羊肉,或者想嚐到特色的缽缽雞、奶湯麪或者其他中餐美食,那您得好好品位下樂善街,一定可以找到您喜歡吃的東西。在這條街還有平樂古鎮的特色商品以及富有特色的酒吧文化,喜歡休閒的您,是否想走進去看看?

經過近年來的保護開發,平樂古鎮目前已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在20__年、06年還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和“成都市十佳景區”之一,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上百萬人次。

現在我們來到了十字路口,在這裏就可以看到平樂古鎮核心區保護區的街道了,面對大橋,您的左邊就是台子街,上有古戲台,下有字庫街,是古鎮古老的場鎮所在的位置,過去的人們在這裏唱戲,下面觀戲和喝彩的,還有賣小吃,經常熱鬧至深夜。字庫街古有字庫塔,遵循“一字值千金”的古訓,昔時讀書人的廢紙不可隨意丟棄,皆需集中到“字庫塔”焚燒,以示崇尚文化之意,字庫街以此而得名。在您的右邊就是江西街了——這裏因曾作為平樂古鎮最大的會館——江西會館的所在地而得名,江西會館後因年代久遠被毀,現存民居鋪面皆為晚清前後時期建設,但依然保留了古代江西街的風貌,被稱為“茶馬驛站第一街”。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3

現在,我們乘坐的竹筏是當地最具特色的遊船,是當地手工竹藝匠人以竹為材料,設計製作成仿古亭台式樣,頗受遊客歡迎。大家泛舟波上,躺一回靠背椅,喝一杯花楸貢茶,閉上眼睛,再在船上聽一曲當地的民歌,曬着暖暖的太陽,吹着微微河風,做神仙也不過如此而已!您不如聽聽平樂人地道的民歌,感受下平樂主人的好客之情吧。

在船上我們就可以遠遠看到——天工應物風情園,什麼叫天工應物?什麼又是風情園?“物生於天,工開於人”。風情園的打造充分借鑑了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不朽著作《天工開物》。該書是世界第一部有關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百科全書。平樂作為川西壩子具有代表意義的古鎮,要復原歷史記憶,這是最好的範本,風情園的得名也因此而來。想要領略平樂古鎮歷史一定要去看一看!

這座風情園是集省內名工名匠,歷時一年方建成今日之規模。阡陌交通,屋舍儼然,男耕女織……風情園是以“復原古鎮歷史記憶,傳承民間手工技藝和農耕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百年古村落”,一開園這裏便受眾家好評,被稱作“活下來的文化遺產”、“記憶中的田園牧歌”、“世外桃源”……

在園內,釀酒、榨油、造紙、碾米、磨面、織布、製陶、竹編、木刻、打鐵等作坊林立;農家小院、官宦莊園、平民草舍、耕夫土房錯落有致;竹林掩映中,小橋流水,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令人宛若穿越時光隧道,步入了百年曆史的農耕歲月。質樸中透出壯觀,平淡中透出新奇,非常適合現代都市人返璞歸真的體驗和嚮往,在四川古鎮景區裏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進大門,我們看見的這面牆叫“照壁”,照壁在古人心目中是能夠趨吉辟邪的,據説上百年的照壁,如若不倒,則為福壁,觸之能增福,大家不妨上前試之一摸,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4

卧龍地區前古生代至中生代三疊紀地層發育齊全,缺失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和新生代第三紀的地層。地層的分佈大致以皮條河為界,東南部為古生代地層,西北部以中生代三疊紀地層為主。

東南部大面積出露志留紀茂縣羣的變質碎屑巖,其巖性為灰綠色絹雲母千枚巖,銀灰色砂質千枚巖夾有薄層石英巖及薄層狀、透鏡狀結晶灰巖。靠近皮條河條帶狀分佈有泥盆系及石炭─二疊系地層。前者為未變質的灰色、深灰色薄層狀灰巖,含泥質灰巖夾炭質面巖及砂巖;後者為中厚層狀灰巖夾千枚巖、炭質千枚巖、結晶灰巖夾砂礫巖。三江口一帶零星出露奧陶系灰色中厚層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及砂質板巖。

西北部大面積分佈三疊系地層,其巖性為長石石英砂巖、板巖、炭質千枚巖、薄層灰巖及細粉砂巖等,背斜軸部出露泥盆系地層,其巖性為炭質千枚巖、砂質千枚巖夾石英巖、碎屑灰巖等,鄧生一帶有少量石炭──二疊系地層分佈,其巖性以炭質千枚巖、結晶灰巖夾砂巖為主。

第四系的鬆散堆積主要有河流相堆積物、泥石流堆積物及冰磧物。河流相堆積物主要分佈於皮條河河谷及各支流河谷。花紅樹溝、龍巖溝、大魏家溝等泥石流溝溝口分佈有大量泥石流堆積物。皮條河上游向陽坪一帶的古冰川穀、正河上游古冰川穀內分佈有古冰磧物,而現代冰川穀中發育有現代冰磧物。

另外,卧龍地區東北部大面積分佈有澄江──晉寧期的閃長巖、花崗閃長巖。西部四姑娘山一帶有燕山期花崗巖出露。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5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光臨碧峯峽。雅安碧峯峽距"雨城"雅安僅八公里,由條件優越的碧峯峽遊客休閒度假中心、風景優美的碧峯峽風景區和情趣盎然的碧峯峽野生動物園共同構成。

在這裏您可以一睹碧峯滴翠、羣山如黛的秀麗;可以一領百瀑爭流、山風拂面的風情;可以一試小猴嬉鬧,從您手中奪食的歡樂;可以一賞百鳥齊翔、雀鳴鶴舞的美妙;可以一品彩蝶紛飛、駐留在您身上的情趣;可以一觀白獅、白虎、袋鼠、熊貓等珍稀動物的奇異。現在,就請您隨我步入碧峯峽,我將帶着您進入一個幽深靜謐、奇妙自由的王國,一起去品味人與自然交流時"陶然適性",體會人與動物嬉戲時的"親密無間"吧。

步入景區您迎面看到的宏偉建築羣是碧峯峽度假休閒區,它由接待中心、中高檔客房、別墅區、夜總會、茶樓和篝火區共同組成。接待中心位於山頂平台之上,視野極其開闊,建築面積達25000平方米,集餐飲、會議、娛樂、住宿、篝火、兒童遊樂為一體,還配有1000多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在您遊覽累了之後,這裏將為您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從浪漫帳蓬到五星級別墅應有盡有。讓您在自然的懷抱中充分享受度假休閒的樂趣。

碧峯峽風景區景色清幽,瀑布眾多,您可以在接待中心背後乘坐被稱為"全國風景第一梯"的垂直電梯,高達88.8米的青雲梯"青雲直下",去尋幽覓勝,遊覽神祕的碧峯寺,浪漫的雅女園;通過情人小道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西天,去跳鍋莊、烤全羊。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6

各位遊客:

大家好.上裏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距城區27公里,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又為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又因場鎮內有韓、楊、陳、許、張(韓家銀子-錢、楊家頂子-官、陳家穀子-田、許家女子-靚、張家錠子-鬥)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稱“五家口”。

古鎮的街道均為石板鋪成,建築羣的房屋為木製樓閣,錯落有致,青瓦飛檐流光益彩,木製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鏤空雕、鑲嵌雕刻組合而成,畫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藝術雖然被歲月侵蝕已殘舊失去了光鮮色澤,然而其工藝的精湛、構圖的精巧卻無法掩飾,凸顯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裏的得名與當地的一條隴西河有關,因為古時候當地的統治者沿着隴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鎮,隴西河的上游叫上裏,沿河南下,分別是中裏和下里,上裏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整個小鎮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畫一樣,因此又有水墨上裏之説。漫步在古鎮的街上,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美感呢!

上裏古鎮有五古:古橋、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築,五古的代表分別是二仙橋、文峯塔、白馬泉、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今天我們的遊覽路線是先參觀古鎮風貌,觀賞古橋,古塔,然後經紅軍石刻遊覽白馬泉,再返回參觀“雙節孝牌坊”及韓家大院。大家在參觀遊覽的同時,請注意愛護歷史文物,現在就請跟着我一起來。

好了,感受了上裏的古橋和古塔文化之後,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白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廟了嗎?那就是白馬寺。

聞名遐邇的白馬泉就在寺廟的右邊。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7

全國曆史文化名鎮平樂古鎮位於四川省邛崍市西南19公里處,早在漢景帝時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鎮青山層疊,竹樹繁茂,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經古鎮,碧水縈繞,四季風景如畫。兩岸古木參天,眾多樹齡上千年的榕樹,遠遠望去如雲蓋地。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樓、青石鋪成的街道,千百年來共同培育了古鎮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涵養着古鎮天然、清新的鄉土文化。

古鎮、小橋、人家

進入平樂,最先迎接我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秦漢驛道”,彷彿是在告訴我,這裏是秦漢驛道——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由於不是趕場天,街上顯得有點冷清。平樂古鎮素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風情著稱。古鎮九古,即“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民居、古作坊、古驛道、古風俗”向您訴説着它的悠悠歷史。巍然卓立於白沫江畔的千年古榕,極具川西風情的沿江吊腳樓,錯落有致的臨江水碼頭,保持完好的明清古街,交相阡陌、橫跨江河的清代“樂善橋”,無不展現出川西水陸商埠的古老風韻,可謂是一幅活脱脱的“清明上河圖”。

鎮內兩棵千年古樹巍然卓立,吊腳樓凸現川西風情,江畔綠樹成蔭。古鎮不大,街道極其規整地沿白沫江東西排列,幾條南北走向的橫街貫穿其間。青石鋪就的小街古老而雅緻,只有走在這些老街上,才能真切地體驗川西民居的特色。街上所有的建築都是土木結構,典型的川西民居,沒塗任何油漆的二層房子歷經滄桑,昭顯着這裏的歷史底藴。

在街頭有一家已經傳了三代的老鐵匠鋪,至今保持了原始的打鐵風貌,操作時用大小不同的熟鐵塊先在爐火中鍛火,用手拉動風箱待熟鐵燒紅,再由兩人用不同重量的大錘輪番敲打,經過成型、淬火、打磨,即成鋤、刀、鈀、釘、廚具等各種生活生產用具。這個鐵匠鋪是全鎮碩果僅存的鐵匠鋪了,彷彿造就了平樂千年的風雨與滄桑。

我從鐵匠鋪旁邊拾級而上,來到了古鎮的標誌之一——樂善橋。樂善橋建於清同治元年,是一座七孔石橋,橋洞一改普通的半圓形,而採用桃形,別有深意。這種拱形十分罕見,在川西堪稱一絕,清風伴着流水從中掠過,隱隱如吹簫奏笛之聲。古石橋在兩岸青山碧水、青瓦民居的映襯下明媚亮麗,倘若在清晨或黃昏,水面上的霧與民居的炊煙繚繞在一起,橋下石階上若再有幾位穿着紅衫的洗衣少女,朦朧之間,古鎮便沉醉在一幅田園鄉村的詩畫之中了。

溯溪黃金堰

古鎮的靈氣全來自澄清如練的白沫江,水充滿靈氣,水一動,便活了起來,水一活,古鎮便活了起來。黃金堰為平樂到下壩灌溉農用堰之一,乃先民為灌溉西岸萬畝良田而修建,由竹籠裝卵石築成。相傳最初因水勢過大,築堰失敗,於是大禹“撒黃金壘土”終於堰成,洶湧的白沫江被分成了內、外兩江,從此兩江之水滋潤了千頃良田,做到“水旱從人”,因名“黃金堰”。

水鄉

來到堰邊,租一竹筏,在水上飄着。江風徐來,水清風涼,慢慢地把竹筏往上游撐。江水不深,沒有水草的地方水清可見底。玩累了,我半躺在竹筏上的馬架椅子裏,注視着這江面,感覺江面也沉靜下來。水流速很慢,青幽幽的江水,江邊鬱鬱葱葱的樹林,彷彿自己一下回到了千年前的哪個時刻。不時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叫和鄰船的打鬧聲,又把自己帶回了現實。在這寬闊平靜的江面上,這山清水秀之間,似乎自己的靈魂經過洗禮,來到這無塵的世間,遠離現代城市的喧囂,遠離工作的煩勞,在這綠水青山之間,使自己的精力得到恢復,並更加充沛了。

下得船來,來到興樂橋上,觀看整個堰口。江面竹筏點點,江邊戲水的人頭攢動,全然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不覺得夕陽西斜,陽光斜鋪在江上,風吹波動,陽光點點,江面金光閃閃,像鋪滿了黃金,我想黃金堰的得名也許就在於此吧。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8

各位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中國十大魅力古鎮——南潯!首先讓我簡單的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姓X,單名一個X字,很簡單,也容易記,大家就直接喊我名字“__”就可以了。現在由我來帶你們參觀南潯景點。現在發到大家手裏的是南潯景區的門票,這個門票是聯票的,每進一個景點的時候都要檢票的,所以希望大家都拿好了,不要弄丟了,丟了就進不去了啊。因為是節假日的關係所以今天景區裏的團隊遊客也比較多,大家可要跟緊我。不要走散,跟錯團隊了。萬一走散了要馬上和你們的全陪聯繫。那現在大家就跟着我進去參觀。説到中國十大魅力古鎮,我們南潯排在第六位,它是南宋就形成的一個村落,1252年正式建鎮,距今已有756年的歷史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美譽。全鎮總人口51萬,面積716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大家看到的這兩邊的這些店裏賣的都是南潯的特產,有橘紅糕,定勝糕,野荸薺,大頭菜還有湖筆、絲綢等,大家如果有興趣等我們景點參觀結束,我會帶大家過來的,大家可以帶點回家,給家人嚐嚐,或是紀念品可以拿回去做個紀念。那麼南潯呢,以前主要是靠蠶絲業發家的,也就是養蠶了,因此,也形成了一幫絲商羣體,在南潯你可以聽到這麼一句俗話,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黃狗,説得就是這幫絲商,從這句俗語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南潯,以前是用動物形體的大小來衡量一個家庭的財產的,一千萬兩以上家產的稱為象,五百萬兩以上的家產稱為牛,一百萬兩以上的稱為狗。四象指的是南潯的四大家族,劉家、張家、顧家和龐家。劉家是四象之首,主人叫劉鏞。聽着很熟悉吧,但是此劉鏞非彼劉墉,他並不是宰相劉羅鍋的劉墉,宰相劉羅鍋是乾隆年間的,他的墉字是土字旁的,我們這個劉鏞是金字旁的鏞,光緒年間的。他是以前南潯的首富,那他的資產又達到了多少呢?他的資產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60億。以前皇帝要是沒錢了,還會問他要呢。那既然他這麼有錢,我們現在就去參觀一下他的私家花園——小蓮莊。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條河是鷓鴣溪,是南潯潯溪的一個分支。我國傑出的詩人,作家——徐遲老先生用了68個水晶晶來形容他的故鄉南潯:水晶晶的天,水晶晶的地,水晶晶的河泊橋樑,水晶晶的瓊樓玉宇,水晶晶的花鳥蟲魚。一切的一切,又都在水晶晶的碧波中盪漾。大家如果想體驗一下在水晶晶的世界裏碧波盪漾的感覺,待會我可以帶大家過來坐一下這水晶晶的小船,感受一下徐遲老先生的68個水晶晶。現在我們到了小蓮莊的門口,大家把門票拿出來檢一下票。

在烏拉街滿族鎮,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薩滿教儀式和婚禮最具代表性。

走過一條繁華的街道,就到了丟掉水鄉古鎮的東大門,大家請看那座高大的牌樓,上面書寫着大捷門三個大字,它是為了紀念太平天國在這塊土地上勇戰湘軍,大獲全勝的歷史功績。1858年11月太平天國次陳玉成,李秀成根據計劃,圍捷三河,全殲湘軍精鋭李繼賓部六千餘人,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第二年,也就是陳玉成二十二歲那年,他因戰功顯赫而被洪秀全封為英王,在三河,人們習慣於把三河大捷時陳玉成的指揮部稱為英王府。將通往英王府的這條路稱為英王路,前面就是英王府,大家可以進去自由參觀一下。

小蓮莊

小蓮莊現在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1885年,完工於1924年,歷經了劉家祖孫三代人四十年的時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40年的時間,工程有多浩大。它主要由義莊、園林、家廟三部分組成,共佔地27畝,以園林中近10畝荷花池位中心。小蓮莊裏共有3寶,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寶:碑刻長廊,這裏共陳列有四十五方碑刻,由《紫藤花館藏貼》和《梅花仙館藏真》兩部分組成。是清代20幾位文人之間來往投贈的詩文,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其中就有一方是宰相劉羅鍋的書法真跡,這上面還有乾隆皇帝御賜的仙仿印章。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座四面廳的建築叫做靜香詩窟,我們都知道荷花共有四德“潔淨、馨香、柔軟、可愛”這個詩窟就獨佔了二德。這個亭子我們要進去看它的頂部結構,這是過去量米的一種量器,叫做鬥,這個鬥有3大特色:在造型上,它是一個“壽”字,四周圍着的是蝙蝠,兩個組成了一幅吉祥圖叫“福拜壽”。隔壁是另一種量米的量器,叫做升,過去量米十升是一斗,所以這又叫做升斗廳了。在建築學上它被稱為“海內孤本”,上海同濟大學的古建築園林學家陳從周稱它為“有性格的建築,有品味的藝術”。因為中國由一個詞叫“才高八斗”,所以這裏是衡量人才華的地方。主人當時請一些客人在這裏吟詩作賦,但是這請的客人是有等級之分的,坐在升字廳下面的呢就相當於現在的專科大學生,而坐在鬥字廳下面的呢就是本科生了。這邊的木雕雕的是荷花,和這邊的十畝荷花池是相呼應的,鴛鴦代表的是“比翼雙飛”。這邊的這塊鏡子也是主人當時從法國進口過來的。升斗廳除了內部精巧的結構以外,它的外部結構也是很有特色的,大家跟着我往外面來看。它的屋頂是歇山頂的,上面屋檐的每個角上都塑有八仙,我們這邊看到的是張果老倒騎毛驢,是主人希望客人在自己的家中能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意思。上面還有蝙蝠倒掛,寓意是福到。上面大家還能看到一個象鼻,因為劉鏞是四象之首,象鼻就代表了他的地位。這邊的這個亭子是賞荷花的地方,夏天賞荷的時候小姐側身憑欄而靠,所以這個也叫“美人靠”。看完這裏我們繼續往裏面參觀。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可以稱得上是中西結合的建築叫做“東昇閣”,這邊我們看到的是中式的立面,待會我們還可以過去看一下它歐式的立面。因為是園子當中的`制高點,登高可看小蓮莊全景又可以東觀日出,是劉家休閒避暑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的時候,一般大户人家,女的呢是不能隨便拋頭露面的,所以她們只能在這上面觀賞小蓮莊的美景,所以這個樓也叫“小姐樓”。轉身小姐樓的對面是一個90度的亭子,因為它的形狀像一把展開的摺扇,所以叫扇亭。如果大家仔細留意一下,其實小蓮莊的每一個亭子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一邊是小姐樓,一邊是扇亭,就有“小姐執扇撲流螢”的意境。

椰子島位於三亞海棠灣鎮藤橋東西兩河交匯處,由17個島嶼自然形成,總面積4978畝,藍天、綠洲、碧水、銀灘構成羣島的美麗畫卷。椰子洲島是藤橋東西兩河的入海口,具有獨特的水系生態,是目前海南保留最原始的自然景觀島嶼之一。下面是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於海南椰子島導遊詞,歡迎大家參考。

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小蓮莊的第二寶,御賜牌坊。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座,它是樂善好施積善牌坊,也就是功德牌坊了。光緒三年的時候,安徽四川等地鬧洪水,劉家花了三十萬銀兩到安徽四川去賑災,於是奏報朝廷之後呢,光緒皇帝下聖旨建此牌坊,過去建牌坊不是隨便可以建的,只有皇帝下了聖旨才可以建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有聖旨二字。看上面的那幅人物圖,那裏有座橋,叫做洛陽橋,兩個年輕人考中狀元了,騎着馬敲鑼打鼓過這個洛陽橋回家報喜去了,這是一幅狀元及第圖。我們來看下中間這裏的文字記載,這裏記載的是什麼呢?這裏記載的是劉家祖祖輩輩做好事的經過,那為什麼在這右下方是空白的呢?因為當時劉鏞想到他的子孫後代要繼續做好事,留給他子孫後代的,但是後來時代不同了嘛,民國了,也就沒這個機會再刻上去了。私家園林不能隨便掉龍虎刻鳳,所以主人用右邊的孔雀,左邊的麒麟相代替,取意為龍鳳呈祥。這座牌坊採用了五樓四柱的結構,四柱指的就是當時劉家的家眷所走的道不同,他們家的男子從中間走,女子要從旁邊窄的走,僕人從哪裏走呢?僕人從兩邊擦牆而過了。下面我們去牌坊的背面看一下,是劉家官位與官職。劉鏞是二品官,祖父與父親是三品官,劉家最大的就是劉鏞的大兒子劉安瀾,一品工部郎中,相當現在的建設部部長。大家來猜猜牌坊中間的這兩塊大石頭是做什麼用的?其實它叫“旗杆石”用來插旗的。祭祖的時候,一邊旗上寫着國泰民安,一邊旗上寫着風調雨順。大家再看看家廟門口的這兩尊石獅子,母獅子懷抱一頭小獅子象徵子孫延年,雄獅子懷抱一球象徵權威,暗喻劉家的家訓——“慈母嚴父”。這邊就是劉氏家廟,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常説的門當户對了。那這一座是由於劉庸的大兒子劉安瀾二十九歲就死了,而他的夫人劉邱氏(一品夫人)克守婦道,守節不嫁,故在此建造了一座貞節牌坊。參觀完了劉氏家廟,我們再來看看“菽頻獎學金‘成就展覽館。菽頻獎學金的創始人顧乾麟先生是“南潯四象”之一的顧家後裔,大家看這八個字“得諸社會,還諸社會”。這是顧乾麟的父親留下的遺訓。當顧乾麟事業興旺,資產逐漸增加。他常常聯想起父親的遺訓,便決定創辦一項獎學金,用於資助那些貧苦學生,其中最著名地位一位就是為館題詞的國家的領導人錢其琛。這裏面大家可以看到有一個同心照,這是顧乾麟的學生送給他和他夫人的一張同心照,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這幅圖: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就是一個明亮的“明”字了,世界地圖就取一個世字,把太陽和月亮都留在世界上就取名為劉世明,這就是顧乾麟妻子的名字了。那麼這邊的三橫呢就是八卦裏面的乾卦,下面的麒麟回頭就是回顧,整個連起來就是顧乾麟先生的名字了。那麼大家想一下,顧家的獎學金館為什麼要放在劉家呢?因為劉鏞的女兒劉世明嫁給顧乾麟為妻,那麼顧乾麟就是劉家的女婿了,所以才能放到劉家來。參觀完了獎學金館,我們接着參觀其它的。

穿過這條走廊,現在我們能看到小姐樓的正面了,它是用紅磚砌的,還用糯米加石灰等作粘合劑。這邊我們可以看到有兩棵樹抱在一起,看上去像一棵樹,一棵是槐樹,一棵是女貞,槐樹代表男的,女貞象徵女的,所以這兩棵樹也叫夫妻樹。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退修小榭,退休是指退而思之,修身養性的意思。這裏是供劉鏞夏天賞荷花的地方。面對荷塘,兩邊的耳房是給僕人待的地方,整個建築成一個凹凸的“凹”字,遠看像一座畫舫,造型別具一格。寄託了主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逃避世俗的煩囂,寄情於江湖之意。出了小榭,中間是360度的圓亭,對面是六角亭,又叫葫蘆亭。前面的這座曲橋是五曲橋。在古代九是最大,只有皇家和皇家寺廟才能建九曲橋。一品官建的是七曲橋,因為主人是二品官,所以是五曲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亭是一個聽雨亭,又叫鐵皮亭。上面的鐵皮是從法國進口過來的。現在帶大家去看小蓮莊內園,園內有山有水,有亭有軒,以山為主體。用太湖石疊成的山,邊上遍植青松和楓樹,秋天,一派“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意境,詩情畫意盡在其中。山腳下有一三面廳的建築,名“掩醉軒”,傳説為劉鏞的很怕他老婆,喝醉酒了就不敢回家,跑到這邊來醒酒,等就醒了才回去。在山頂小亭,可觀圍牆外的大片桑地和稻田。山頂又是夏天乘涼的好去處。各位團友您看到的這棵就是這的寶物百年紫藤,當年劉鏞買這塊地就是因為這棵紫藤。這兒是紫氣東來的寶地,紫藤紫藤就是子子孫孫飛黃騰達意思。還有這邊十畝的野生荷花池也是主人建園的原因。紅色的荷花和紫藤還有大紅大紫的意思。各位團友,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西式門樓才是小蓮莊的正門,因為江南水鄉主要靠水上交通,園內這條河跟河道相通。當年船隻可以直接在這邊上岸從正門進入,所以小蓮莊是沒有圍牆的。門額上的“小蓮莊”三個字是鄭孝胥寫的。門樓邊上植有百年木瓜和瓊花,木瓜四月開花,在夏天,形如梨的木瓜,就掛滿枝頭。木瓜還可以做成洗面奶等。好了各位,咱們小蓮莊就算參觀完了,接下去我們參觀劉家的另一個建築,嘉業堂藏書樓。

四川導遊詞上裏古鎮 篇19

大家好.上裏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距城區27公里,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又為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又因場鎮內有韓、楊、陳、許、張(韓家銀子-錢、楊家頂子-官、陳家穀子-田、許家女子-靚、張家錠子-鬥)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稱“五家口”。

古鎮的街道均為石板鋪成,建築羣的房屋為木製樓閣,錯落有致,青瓦飛檐流光益彩,木製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鏤空雕、鑲嵌雕刻組合而成,畫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藝術雖然被歲月侵蝕已殘舊失去了光鮮色澤,然而其工藝的精湛、構圖的精巧卻無法掩飾,凸顯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裏的得名與當地的一條隴西河有關,因為古時候當地的統治者沿着隴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鎮,隴西河的上游叫上裏,沿河南下,分別是中裏和下里,上裏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整個小鎮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畫一樣,因此又有水墨上裏之説。漫步在古鎮的街上,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美感呢!

上裏古鎮有五古:古橋、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築,五古的代表分別是二仙橋、文峯塔、白馬泉、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今天我們的遊覽路線是先參觀古鎮風貌,觀賞古橋,古塔,然後經紅軍石刻遊覽白馬泉,再返回參觀“雙節孝牌坊”及韓家大院。大家在參觀遊覽的同時,請注意愛護歷史文物,現在就請跟着我一起來。

好了,感受了上裏的古橋和古塔文化之後,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白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廟了嗎?那就是白馬寺。

聞名遐邇的白馬泉就在寺廟的右邊。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

白馬泉究竟神在何處呢?大家不要着急,請隨我來看一看。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温間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恆温14℃,泉水潮湧不定期,有時一日數潮,有時數日不潮。

大家面前這個的四方水潭的龍頭處就是白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鐫刻有龍馬浮雕。潮歇時潭水非常平靜,當潮來時,剎那間石刻龍嘴和龍腮處湧出泉水。潮退時,泉水一節一節下降,巨石上鐫刻的龍露出腰身時,池中便傳來“啼嗒啼嗒”的馬蹄聲,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為“靈泉白馬嘶芳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傳説古時泉中有白龍,後來龍化為馬騰空而出,馬因迷戀此泉,常在夜晚月靜時來泉邊飲水,久而久之,當泉水湧動時,便像馬在奔馳,故稱此泉為“白馬泉”。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獨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馬泉一帶屬石灰巖區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氣體常因壓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現象。當地下水湧入溶洞時,水位逐漸升高,導致溶洞空間越來越小,而氣室中的壓強卻逐漸上升,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虹吸口被水衝而決口,水從洞中湧出;而水位下降時,壓強變小,水往回倒流,回落時便產生了清脆的像馬奔跑一樣的聲音。

間歇泉在世界各地並不多見,與此類似的有美國黃石公園的“老實人泉”,烏拉圭內格羅湖畔的‘三餐泉’,我國貴州的貓跳河間歇泉和西藏昂仁縣的高温間歇泉等,但僅有白馬泉會發出如此獨特的馬蹄聲,並且歷史最為悠久。

好啦,各位朋友,請朝前走,我們一起繼續去參觀遊覽“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