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詞

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詞

和田,位於新疆最南端,古稱于闐,藏話意思為“產玉石的地方”。新疆和田是絲綢之路南道上的重鎮,素有“玉石之都”的美名。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方便大家學習。

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1

500年無花果王位於和田縣拉依喀鄉政府後果園內,距和田市區22公里。無花果屬小喬木類,維吾爾稱"安桔爾",花藏在花托裏,不易發現,所以又稱"神祕之果",當地羣眾稱其為"福壽之果"。年接果2萬多個,從6-10月都能吃上新鮮果子,果大鮮嫩,色澤鮮黃,不但味道甜潤爽口,令人回味無窮,而且具有強身健腦、延年益壽之效,被人們譽為人間"仙果"。無花果王歷盡滄桑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像這樣歷史久遠而又異常碩大,生機蓬勃的灌木不僅在新疆乃至全國也實屬罕見。無花果王雖然年代久遠,古老的無花果王毫無龍鍾之態,但一年三茬依然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樹冠像一叢巨大而別緻的綠色蘑菇,佔地面積達0.1公頃,周圍的新枝根連根,相互撕扭,

盤根錯節,爬地百生,向四周蔓延,如蛟龍起舞,銀蛇出洞。古無花果樹歷史悠久,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相傳很久以前,于闐有一個名叫艾則孜阿洪的農民,早年取美貌妻子,夫妻相愛,生活幸福,唯一遺憾的是婚後多年未育,於是他四處求醫,未果。一日遇一老者,老者甚為所動,逐將西王母所賜手杖轉贈與他,並再三囑咐將此杖栽於庭院內,用三十三個葫蘆裝滿喀河源頭聖水,春夏秋冬各澆一次。艾則孜阿洪回家後遵老者之意,精心呵護,三年後的一天,神杖萌發嫩芽,次日即枝繁葉茂,第三日未見花而結果。艾則孜阿洪喜而食之,次年便添貴子。

科學研究表明,無花果具有廣泛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不含或極少脂類和膽固醇;礦質含量極高;可食纖維含量居果類之冠。己知可溶性可食纖維不僅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膽固醇,有助於防治心臟病和中風以及某些癌症,還有顯著減肥作用,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拉依喀鄉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無花果種植、栽培熱潮,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全鄉無花果種植面積達到了1100畝,每棵無花果樹收益達到了300元,作成果醬或者乾果後市場前景更加廣闊。成為了拉依喀鄉農民增收又一亮點。

每逢春、夏、秋季,來此觀光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是和田重要旅遊文化景點之一。景區基礎設施完備,現有四星級廁所一座,周圍環境優美,是夏季避暑、乘涼、觀光旅遊的好去處。該景點距縣城近,交通便利,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2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建國後,推廣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現兩種文字並用。

維吾爾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維吾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初雪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

房屋建築: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並雕花紋或繪圖案。

和田維吾爾族的導維遊3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新疆維吾爾族的一些風俗。

維吾爾族有特色的是他們的花帽。他們戴花帽很有講究,不同年齡,不同場合,要戴不同的花帽。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魯番花等。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核變形和添加花紋的一種圖案,其紋樣姿態豐富多樣,多是黑底白花,感覺莊重、古樸、大方。吐魯番花帽的特點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顏色火紅鮮豔、豔麗奪目。姑娘、婦女都很喜歡再爾花帽,即金銀線盤繡花帽,所繡的花多是立體的,在陽光下熠熠閃耀,給人以華貴端莊之感。伊梨花帽,是流行在伊梨地區的一種大方、雅緻,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歡的花帽。五瓣花帽,維吾爾語稱為“白西塔拉多帕”。一般的花帽是四瓣拼縫成的,而這種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了一瓣,帽子較小,紋樣比較簡單。

維吾爾族住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建成的。用天窗採光,屋裏設有壁爐,屋頂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糧食。飲食以麪食、玉米和大米為主。日常的食品有:烤餅、瓜果、麪條、抓飯、茶、奶等。

維吾爾族是個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喜歡新疆維吾爾族。

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4

泱泱華夏綻放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在那蜿蜒起伏的天山腳下,聚居着一個獨具特色的民族——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人們能歌善舞。小夥子個個英俊瀟灑、姑娘們個個天生麗質。他們的民族服飾獨具特色,尤其是維吾爾族姑娘頭上戴的那頂小花帽,是那麼的精巧別緻、引人注目。

小時候,看電視裏維吾爾族姑娘們頭上戴的那一頂頂光鮮豔麗小花帽。我就會很羨慕,目不轉睛的盯着它看,夢想着有一天能擁有一頂。終於,四年級時表姐從新疆回來送給我一頂維吾爾族的小花帽。讓我欣喜若狂了好一陣子。

我的這頂小花帽帶着撲面而來的民族氣息,是那麼的引人注目讓人愛不釋手。它周身佈滿玫紅色的小花,帽子的後面綴有幾根彩色的羽毛顯得分外別緻。在羽毛下還有一條紅色的紗巾,它為整個帽子平添了幾分異域風情。

看着這頂小花帽,我彷彿又看到了維吾爾族姑娘在瓜果豐收的時節盡情舞蹈。那如春燕般的輕盈瀟灑、如火般熱情奔放的舞姿、如花朵般的迷人笑容、那如銀鈴般的動人笑聲、那如彩蝶般飛舞的裙襬,讓人沉醉其中。遠遠望去,好似一隻美麗、可愛的精靈在翩翩起舞,讓人不禁也想隨她一起舞動。

戴上這頂小花帽,跳起自己編排的舞步來。閉上雙眼,彷彿自己已經來到這個瓜果飄香的地方,我穿上了維吾爾族姑娘特有的服飾。頭戴小花帽站在葡萄架下盡情的舞蹈,是那樣的陶醉。

小花帽,不僅是一種美麗的服飾。也是維吾爾族富有特點的民族象徵。在新疆遊人如織的集市上,觀光的客人離開時都會帶走一頂維吾爾族的小花帽以表達對維吾爾族風情的留戀。

維吾爾族的小花帽代表着民族獨有的特徵,跟隨着八方遊客把維吾爾族的民風、民情傳遍了華夏大地的每個角落!

和田維吾爾族的導遊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説的真對,許多民族的風俗是與我們與眾不同的,我們新疆維吾爾人的風俗都能讓我們感覺到那麼奇特,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

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只要有客人去維吾爾族人家做客,他們就在門外接待客人,並把右手放在左胸前,點頭、鞠躬並説“薩拉木裏坤”(“祝福”之意)。婦女見面,相互擁抱,互貼右臉頰,並説“薩拉木”(“祝福”的意思),老人則會吻小孩的臉蛋和額頭。

古爾邦節、肉孜節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烏孜別克族等民族共同的節日。在節日之前,每家每户都要打掃住房和院落,準備豐盛的節日食品。節日這天,人們會穿上盛裝,載歌載舞慶祝節日。

進了他們家以後,他們就會宰羊宰牛。還會上他們的特產“香饢”和窩窩饢,還有油塔子和羊肉粉湯,也頗受人們的歡迎。吃完喝完以後,維吾爾人們就收拾乾淨,婦女們端上來了特產。有巴旦木,有核桃、葡萄乾、糖、瓜子、花生、打瓜子,無花果、還有奶茶和餅乾,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去了維吾爾族人家做客以後,我得到的啟示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熱情好客,以誠待人,我們要學維吾爾族這樣熱情好客的精神,我們要把這樣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維吾爾族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