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導遊詞石林(通用5篇)

6分鐘導遊詞石林 篇1

石林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昆明市東南78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1100平方千米,保護區35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處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卡斯特地質地貌奇觀。石林景區包括“二林、二湖、二洞、一瀑、一園”八個片區,它們分別是大小石林;長湖和月湖;奇風洞和芝雲洞;大疊水瀑布以及圭山國家森林公園。

6分鐘導遊詞石林(通用5篇)

石林風景名勝區於1931年建立,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現已經成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

石林長湖

長湖,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羣山環抱之中。湖平面形狀如身材修長的少女,是民間傳説中阿詩瑪的故鄉,因湖體掩藏在青山翠崗之中,以往遊人足跡罕至,故又被人們稱為“藏湖”。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里,是野營、度假、療養、水上活動、射箭射弩、欣賞並參加民族舞蹈表演的娛樂、休閒勝地。

長湖是溶巖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給,周長5千米,寬300米,平均深度24米,水質清澈,無污染。四面青山環抱,植物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潔淨,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島,湖岸是以雲南鬆為主的森林,地勢平緩,分由眾多小湖,環境清淨幽美。可划船,可垂釣,可登山,可射箭弩,可野炊,可採摘花果。備有帳篷,夜宿湖畔,月上東山,水光瀲灩,約二三同志盪舟湖面,飲酒作樂,極具東坡夜遊赤壁之趣;可仰身形骸;火把晚會,可歌可舞,舒張形神,樂不思蜀。若才子佳人,情意投合,約會在此,實乃一絕。相傳這是阿詩瑪洗臉搗衣的地方。

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撒尼人在長湖歡度隆重的火把節,這裏就成了歌、花、人的海洋,摔跤、鬥牛、大三絃舞蹈精彩紛呈。

圓湖在長湖南2公里處。有大車路相通,湖小,水質好,羣山環抱,山青水綠。

獨石山在維則村,陡峻奇險。清咸豐年間,彝族義軍領袖趙發在此安營紮寨數年之久。現存有房屋遺址,石水井、石監獄、石城牆等物,營盤石壘拱門至今巍然挺立。1938年,吳晗來這裏考察,題詩刊刻於山頂石壁之上。

長湖一年四季皆可遊覽,各具韻味。

圭山國家森林公園

圭山,因雄奇險秀的山巒形若大海龜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龜山”,後改譯音為“老圭山”,彝語稱“構波瑪”,意為“大雁的山”。山峯海拔2601米,南北長14千米,寬10千米,總面積3206公頃,系雲嶺山脈餘脈,以山腳相對高度981米,為縣內最高大的山峯。圭山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氣候,年降雨量970毫米,年平均氣温14°C,年平均無霜期210天,月平均氣温變化不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是旅遊度假,休閒避暑的好去處,且圭山與聞名遐爾的石林風景名勝區比鄰,距阿着底“彝家樂”生態樹僅10公里,與之構成一道靚麗的迴歸自然的風景線,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圭山地區廣泛分佈着古代可溶性碳酸鹽沉積巖、石灰巖發育形成的典型的巖溶地貌。奇峯、溶洞、落水漏斗遍佈的地貌景觀為其所特有。彩雲壁、摩天巖在林海中時隱時現,其粉紅色的、黑白相間的峭壁高數十丈,巍然聳立。

圭山森林覆蓋達80%,分佈着多樣的森林植被,多是受高原亞熱帶季風影響形成的半濕常綠闊葉林,主要是滇青岡、清香木、黃毛青岡和杜鵑等構成的羣落植被。隨着圭山地勢的起伏,草坪也分成數台,頗具情趣。每到入春和盛夏時節,豐富的蕨類植物如三葉草、彩葉草、滇紫草、石槲、龍膽草等野花爭相開放,燦爛紛呈,漫步在酥軟如綠毯的草地上,幽香撲鼻頓覺心曠神怡。珍貴植物及天然藥草遍及圭山每個角落,常見植物有46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紅椿、雲南樟木、三尖杉、櫸木、厚朴、杜仲、扇蕨等;省二級保護植物有:小果南燭,裂果漆;省__保護植物有:滇香木、荼條木、十大功勞、刺黃蓮等,還擁有云南人引以自豪的茶花,杜鵑和報春花三大名花,藥草有草鳥、葉上花、天麻、三棵針、半夏、百合烏梅、龍膽草、桔梗等上百餘種,這些珍稀和名貴的植物是全人類珍貴的自然資源,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遺傳學、生態學、社會及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

圭山山高林密,森林生態環境良好,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場所,主要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果子狸、麂子、鷹、八哥、山雞、畫眉、啄木鳥、白腹錦雞、喜鵲、野兔、九節靈、松鼠、蜍及青竹標、綠蛇、蜥蜴等。

圭山東北部地勢平緩,西南兩面山體陡峻、峭壁嶙剛、森林險峯融為一體,山體渾圓高聳入雲,站立山外從不同的角度看圭山,真乃"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圭山,山高地闊,氣象萬千。登臨山頂,清晨可觀噴薄欲出的紅日朝霞,傍晚可賞徐徐墜落的夕陽餘輝;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放眼眺望,臨近四縣錦繡般的原野平疇、山河湖泊、輕紗浩渺,令人心醉神迷。最令人難忘的是冬雪時節的圭山,那真是一個銀裝素裹、冰雕玉琢的世界。置身其中,感覺自己也被這冰玉世界淨化得冰清玉潔。雲海也是圭山一大景觀,似輕煙白霧一樣時而升騰、時而飛動、時而站立,升騰時羣峯顯露臂膀,山花張開笑臉;飛動時層巒影影綽綽、林海時隱時現;佇立時如一片汪_把天地融合在一起,這景觀是那樣神祕莫測,使人深深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圭山是光榮的革命歷史紀念地,曾經是雲南人民在解放戰爭中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第一槍的革命根據地。朱家壁將軍率領一支人民的軍隊先後與敵軍作戰10餘次,攻克師宗,丘北,解放廣南,在圭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為雲南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朱家壁將軍紀念碑座落於圭山羣峯環繞中森林濃郁的地方。對後人的革命歷史傳統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

圭山上有一寺,名曰圭山寺,又叫圭鏡寺。位於圭山東北坡,始建於明朝,是方圓周邊四縣(瀘西、彌勒、師宗、陸良)鄉民最崇拜的佛教名山勝地,史載有“圭山在東州,樹林蔭鬱,山巔有池,盛旱不涸,池下有寺,俯瞰交廣,舊時秦土司居之”。近幾年來,臨縣鄉民自動捐資修復建設大雄寶殿、草菴寺、玄天閣等。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前後,當地及鄰縣各族鄉民成千上萬的佛教虔誠者上寺朝聖祭祀甚是熱鬧。

圭山地處多民族地方,苗族、彝族支系中的撒尼、黑彝、白彝、彝青與漢族雜居於此,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民穀風情文化,共同構成了圭山地區淵源流長,綺麗多姿的風情長河。

圭山,林海茫茫,浩浩瀚瀚,氣勢恢宏,於20_年12月28日由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圭山國家森林公園,不僅有多樣性的森林植被、多種野生動物,而且有獨特的民族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宗教文化,還是革命歷史紀念地,喀斯特地貌又為其增添了奇異的景觀,是現代人休閒度假和生態旅遊的理想去處。

奇風洞

奇風洞是一個會“呼吸”的山洞。在石林縣諸多溶洞中,數它最奇特。洞中雖不大,直徑約1米,但每到雨季,洞內便會發出像老牛喘氣一般的聲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能毫不費力地把泥巴吹開,若在洞口燃起乾柴,洞中的風便把火苗濃煙吹騰飛揚,停歇10多分鐘之後,又開始吸氣,煙火又被“吞入”洞內,如此一呼一吸,循環往復不絕。奇風洞的呼吸現象並非四季常有,通常發生在6—10月間。奇風洞尚未開發,屬儲備景點。

關於石林的奇風洞,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説。

在很久很久以前,石林小村有一位叫果基的撒尼青年,靠給土司放牲口養活雙目失明的母親。有一天,果基到一個山凹放牲口,聽到遠處有人説話:“勤勞善良的人啊!到我這裏來吧!我將給你幸福。”果基朝發出説話聲的地方走去,發現前面有一個山洞。他勇敢地向洞裏爬去,先是漆黑一團,爬了一段,來到一個明亮的大洞,洞裏堆滿了金銀財寶和糧食藥材。果基不愛金銀財寶,只拿了一點草藥和糧食就爬出洞口來,他把糧食分給窮鄉親,用草藥醫好了母親的病。

果基找到寶洞的消息傳到土司耳中,貪財的土司帶着兇惡的家丁,逼着果基下洞去背金銀財寶。果基背了一背又一背,沉重的布袋使得他又累又渴,一口氣喝完了洞裏的一汪泉水,竟覺得身體發脹,漸漸變成了一條巨蟒,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回去奉養母親,又聽到土司兇狠在洞外喊叫,他的復仇之心油然而生,爬出洞去,張開大口把土司吞進肚裏。

母親不見兒子回來,找到山洞,對着洞口不停地呼喚兒子的名字。果基怕自己的樣子嚇着母親,只能在洞裏大口大口地喘氣。久而久之,媽媽變成了歪着頭喊兒子的歪頭山,而果基呢,只能在洞裏回答媽媽的呼喚……

石林芝雲洞

芝雲洞景區包括芝雲洞、小芝雲洞(疊雲巖)、祭白龍洞、豬耳朵洞、大幹洞這幾個溶洞,是觀賞喀斯特溶洞景觀為主的溶洞羣落。目前建設開放了芝雲洞、小芝雲洞(疊雲巖)和祭白龍洞三處景點。其中芝雲洞建設開發時間最早,已近420_年之久,是明萬曆年間路南州知州汪良(一説汪良明)發現並立碑題記,派人修整的。

該題碑仍完整保留於芝雲洞右側小洞,是最早記載石林風景名勝的文獻,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芝雲洞洞口大廳有該碑的複製品。

芝雲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東側的一座石灰巖大石山中。洞長400為,寬3—15米,高5—30米,呈“丫”形,兩段洞由一低矮狹窄的洞門連為一體。洞內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溶洞景觀。形態多樣,異彩紛呈。明以後稱“仙蹟勝景”,以“石硐仙蹤”之名號獨居石林八景之首。

從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個主要景點,分別是:靈芝仙草、玉象撐天、倒掛金雞、葡萄滿園、雲中坐佛、禮貌洞、鑽山駱駝、雙獅戀、悟空取寶、東西龍宮、蛟龍升騰、千年玉樹、太白金星、神牛尋母、水簾洞、龍虎鬥、壽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洞內遊路安全,觀察角度好,燈光照明設備齊全。通風良好,空氣通暢,巖壁堅固。遊時需1小時左右。

祭白龍洞位於天生橋村祭白龍山下,距大小石林4公里,距芝雲洞2公里。全長450米,高10—20米,寬5—10米。洞內除常見的石筍、石柱、石鐘乳外,還有石花、捲曲石、方解石晶體、鵝卵石、石井等,形態奇美。和其它溶洞特點不同的是,該洞溶石光滑透明,亮如水晶,潔白純淨,在燈光映照下,美不勝收。中國和斯洛文尼亞洞穴專家聯合考察後承認,在這樣的小洞中有如此玲瓏奇巧的碳酸鈣沉澱,世界上也不多見。

祭白龍洞共有宮燈迎客、銀河疊水、龍宮寶殿、巨龍護寶等三十個命名景點。由於該洞開發時間較晚,未遭人為破壞,洞內各種溶石保存完好。遊時需1小時。

小芝雲洞又名疊雲巖,在芝雲洞對面,距芝雲洞數百米,在1998年10月1日對遊客開放。洞長200米,最高30米,寬8米。特點是石鐘乳、石筍較集中,洞內曲折陡峭,已命名景點23處,它們是:紅蓮仙境、青蛙王子、蓮花公主、大青權、火把山、疊雲峯、斬巨龍、蚌殼花、山崩地裂、倒掛蓮花、血染紅巖、龍宮水母、黑山峽谷、吊死鬼、相思淚泉等。

售票處設在安石公路西側,距洞口數十為。遊時需半小時左右。

以上三溶洞景觀各具特色,洞內照明、通風及安全條件好,洞羣集中,交通便利,距大小石林近。游完三個溶洞大約需要4小時左右。洞口均設有小攤點,可購買飲料及食品以及其它紀念品。

洞內温度變化不大,冬暖夏涼,但較潮濕。

建議外地遊客先遊覽該區,待大小石林遊客高峯過後再遊覽大小石林景區。不益穿高跟鞋,不須準備照明及共它探險用具。

石林仙女湖

仙女湖景區由清水塘村、仙女湖石林及尾博邑峽谷等景點組成。

該景區尚未建設開放,已被石林管理區納入發展規劃之中,擬在涵養湖水,綠化荒山的基礎上,將仙女湖觀賞和傳統村寨體驗與仙女湖南部的高爾夫球俱樂部結合,形成獨特的遊覽區。

仙女湖是以石林結合水面、規模最大、景色最美的景觀,附近的清水塘村,古樸寧靜,充滿濃郁的撒尼民族風情。苦楝樹蔭中的紅土房子,鄉村道上的牛車馬車,高高的烤煙房,長滿大片青苔的茅草房頂,以及秋天、冬天滿樹懸掛着的金黃苞谷串……人如在油畫中行走。仙女湖南約2公里處有尾博邑峽谷,谷底溶洞中發現盲魚(學名:石林高原鰍),有關學術論文發表後,作為石林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補充材料,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的高度評價和重視。

飛龍瀑

飛龍瀑小疊水瀑布落差20餘米,寬約10餘米,水落潭中,浪花飛濺,潭內有一"魚巨石"。

從小疊水瀑布西行約1.5公里,聞水聲震耳,路面似乎微微顫動。巴江從一斷壁躍下。河道斷裂橫切而形成瀑布。瀑布落差90餘米,比貴州黃果樹瀑布高出18米,雨季幅度可達60餘米,是雲南省最大瀑布,也是珠江第一瀑布。瀑布如霧崩雲墜,氣勢磅礴,水霧在陽光下映出彩虹。

觀賞大疊水全貌,可乘纜車往返,舒適、安全、快捷。纜車單程10元,往返20元,也可沿山壁開鑿鋪設的石階上下。幾百級台階在山崖間盤旋,別有趣味。觀瀑最佳地點還有半山腰的半瀑園,可臨近瀑布,觀察其上端和側面,感受瀑布的力量和美。

清水河是瀑布近旁的小山谷,深約3公里,有山道蜿蜒進去,水極清,在嵯岈的亂石間流淌。山狹窄,綠樹葱第,環境清幽涼爽。

仙人洞在大疊水對面半山腰,長百餘米,寬6-10米,高10-20米。有天然大要堂,有石筍、石牙、石幔等沉積物。

大疊水景區旅遊服務設施較完善,有飯館和小商店。為遊客提供休息場所,瀑布巖壁上的山洞星級旅館已修建完式,能提供檔次較高的服務,設計施工獨到巧妙,與自然溶為一體,別有風味。俯臨木欄杆,把酒臨風,鳥瞰身下絕壁懸崖,遙看瀑布激起的滿谷水霧,聽水聲轟降,飄然欲仙。

黑松巖(乃古石林)

清康熙《陸良州志》説:“石門峯,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門哨。”最早叫石門,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巖”,又因“黑”在當地彝語中稱“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黑松巖景區(乃古石林)面積約10平方公里,高等級公路由石林直通黑松巖東區,距石林火車站約5公里。黑松巖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除了與石林景區相似的刃脊狀與劍狀石柱外,還有很多的尖頂狀石柱。在上端它們彼此分離,根基部卻都連在一起,組成石牆、石城和石陣。其石峯呈黑色,與石林景區的石頭的青灰色相比,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且比石林景區廣闊,獨具荒涼、粗獷、古拙之美,更給人以迴歸自然的心曠神怡之感。入口處有白雲湖,水平似鏡,景區中又有白雲洞,神奇瑰麗。

景區由石林景觀、白雲湖、白雲洞、石峯山、幽谷仙瀑組成。一般分佈為東、西、北三個區域。鋪設的石板遊路總長6公里多,貫穿西區和東區。已命名的景點有九十六處。

東區的主要景點有:梁祝相會、眾志成城、峯上望、古戰場、石破天驚、天鵝戀、豬八戒背媳婦、獨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峯、孔雀開屏、承露盆、雙獅戀等,遊時需2-3小時。

西區的主要景點有:相依為命、八仙亭、古佛一燈、龍騰虎躍、老君壺、南天棧道、古塔洞天、南一華表、垂簾聽政等十九處,遊時需1-2小時。西區外環繞着田野,開闊明亮,一派田園風光。

北區尚未充分開發,供有羊腸小道可通行,巖體高峻雄偉,氣勢非凡,並有大量石芽分佈。遊覽時,最好穿牛仔類緊身衣褲和防滑性能好的旅遊鞋。許多地段需要在灌木和荒草中穿行,需要爬壁攀巖。該區是體力好並富有探險精神的遊客的最佳去處,能盡情享受處服自然及登高舒懷的自豪和喜悦。

遊黑松巖景區可歸納為:峯上望、地上轉、地下鑽。

峯上望,即在東區"峯上望"景點登高遠眺,可觀賞到黑松央景區的全貌及周邊村寨田野風光,領略黑松巖的荒蠻、雄渾的博大氣勢。

地上轉:即在地面石林中穿行。

地下鑽:即遊覽中部的"白雲洞",該洞長400餘米,空間寬敞,照明及遊路設施配套齊全,鐘乳石、石筍、石柱等地下溶洞景觀豐富,形態多樣,並完整演繹了一個神奇的民間傳説。管理站設在西區洞口,票價為10元(門票已包含)。

充分遊覽該區(包括北區),需5-6小時。東區入口處有商店、餐館及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方便,遊客亦可儲備飲料及食品。

月湖

月湖海拔1906米,寬1500米,平均深18米,水面4500畝,是“路南石林”高原斷陷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

月湖呈新月形,水面寬廣又不太深,因而盛產魚。在月湖垂釣一般都會收穫頗豐。湖岸的石巖裏藏有許多珊瑚、螺螄、蛤蜊等海生化石。

月湖的南岸是石灰巖質的石山,剛露土的石芽石筍讓人歎為奇觀。湖北岸是綠色的草坪。湖東岸山巒起伏,林木葱籠,彝村風光秀麗。環湖的小山上,種着青松翠柏,生長着蘆葦。

月湖夏天不野,冬天不瘦,永遠笑而不言。它用自己的乳汁滋養着四周的青山田園,用自己的博大胸懷培育了彝族人民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裏的人民有説不完的故事,唱不盡的歌,用不完的力。

到哪裏去尋找冬天裏的春天?到月湖,那裏有爽朗明麗、活力蹦跳的春天。

6分鐘導遊詞石林 篇2

進入“石林桃花源”。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的觀賞吧!在這裏仰天俯地,上可觀天,下可察地。身臨其境,您是否有“仰觀宇宙之大,俯察秋毫之末”的感覺呢?這是“古藤同心結”,祝您愛情甜蜜,家庭幸福。這是“雙鳥渡食”是上天精工雕塑的神品,讓您不要忘懷“羊有跪乳之義,鳥有反哺之情”。您看那兒石峯之頂像是一頭小象,遙望遠方,似在等待、在期盼。這便是“象踞石台”。這是“千年龜”,撒尼人説,見了它“心想事成”,摸了她“長命百歲”。而這“石鍾”是樂神賜給石林的寶貝。您會驚奇的發現這石鍾能奏出您的心聲。

如果説剛才我們是在天然雕塑博物館中遨遊的話,現在我們登上了石林另一個遊覽勝點,建在約30米高,石峯頂上的望峯亭。此時您是否找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的感覺呢!此亭初建於1931年,重建於1971年。下了望峯亭,有朋友就問:“阿詩瑪在哪裏?”你彆着急,阿詩瑪就隱在這茫茫“林”海中,我們現在就一路尋去,途中還有許多奇景在等着我們。曲徑通幽,進入一石洞,四周盡是高聳的石壁。各位立於洞中可以感受一下什麼叫“坐井觀天”。由“坐井觀天”往前,兩邊是直插雲霄的石壁。一堵石壁似被攔腰斬了一刀,留下一條窄窄的縫隙,由此仰觀蒼穹,天只有細細的一條線,故叫“一線天”。

6分鐘導遊詞石林 篇3

陽春石林是位於春灣鎮東北2公里的蓬花垌的一處景點。陽春石林因山之巍峨,峯之險峻令很多遊客流連忘返,就連造夢工場裏的大導演也相中這裏的奇景,到此處來取景。

從"百頁劍門"進入,裏面是一塊平坦的草地,草地四周矗立着無數如刀似劍的石峯,高60多米,寬50多米,極其險峻奇特,有詩人歎曰"萬把青銅劍,鋒芒指夜天"。此外還有"天馬騰空"、"猛獅過嶺"等石林景觀。

上世紀80年代後引起影視界的極大興趣,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亞洲電視台等在這裏先後拍攝了多部影片。

6分鐘導遊詞石林 篇4

大家請看,這是個小小的池塘,發現塘裏有何“物”嗎?兩頭小水牛正在戲嬉,脊背時隱時現,一派田園情趣。這是石林中的一景――青牛戲水。現在各位請直視前方,一堵巍峨雄壯的巖石擋住了我們視線,此石似天然屏風遮掩住石林奇景,好像不願讓遊人一眼就看到石林的奧妙。因此我們把該石稱為石屏風。

走過石屏風我們的遊程將漸入佳景,相信大家將得到一次比一次強烈的驚奇感受。穿過桂花林,無數巨石擎天立地,請看前面刻有“羣峯壁立,千嶂疊翠”的石壁,這是1962年6月,朱德委員長到石林遊覽時揮毫題寫的。短短八字,生動概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壯美。

石林勝境到了。各位請看前方,石壁上的“石林”二字是1931年龍雲視察石林時所題。而“龍雲題”三字則是龍雲的兒子龍繩文於1985年9月22日來石林親筆書寫後刻上去的。現在請大家抓緊時間拍照留念。

6分鐘導遊詞石林 篇5

La Forêt de pierre du Yunnan est située à plus de 80 kilomètres au Sud -est de Kunming, la capitale de la province du Yunnan. Parmi les 9,6 millions dekilomètres carrés de sites pittoresques de montagne et de Sichuan en Chine, laforêt de pierre du Yunnan se distingue par son paysage magnifique, étrange,dangereux et isolé le paysage karstique Forêt de pierre duYunnan, en Chine, occupe la première place en raison de sa grande superficie, dela hauteur des piliers rocheux et de la modélisation à petite échelle.

Face à une mer de Pierre majestueuse et sinueuse, les gens ne peuvents'empêcher de se demander d'où viennent ces forêts de Pierre fantaisistes! ? cetégard, de nombreuses personnes, tant au pays qu'à l'étranger, sont entrées dansla forêt de pierre pour découvrir des secrets et essayer de donner une ré scientifiques disent: il y a 230 millions d'années, il y avait unemer, après un long mouvement géologique et l'évolution de la matière, l'ancienvaste océan est devenu aujourd'hui une forêt de gens du coin ontdit: la forêt de Pierre est un Hercule avec un fouet comme un troupeau demoutons venant d'un endroit lointain, ils étaient censés les conduire pourarrêter les inondations, je ne sais pas si le fouet a échoué, ou ce groupe depierres spirituelles sont tombés amoureux du sol, de l'eau et de l'homme? LeGroupe de pierres qui se précipitent, s'est arrêté brusquement, a installé une"maison" ici sans remords.

La Forêt de Pierre est un chef - d'?uvre d'art transcendantal donné par lanature à l'humanité la zone pittoresque naturelle de la forêt de pierre de350 kilomètres carrés, Tiangong distribue habilement des endroits pittoresquestels que la forêt de pierre, la forêt de Pierre ancienne, la grotte de Zhiyun,la grotte de vent étrange, le lac changhu, le lac Yuehu et la chute d'eauFeilong dans l'Est, l'Ouest et le points pittoresques, qui ne peuventpas être décrits de fa?on exhaustive, peuvent être divisés en deux types: lepaysage et la couleur de l'eau, qui peuvent être décrits plus randes et petites forêts de pierre, les anciennes forêts de pierre, la grotteZhiyun, la grotte qifeng et d'autres attractions pittoresques sont des paysagesde montagne, qui sont représentés par la forêt de pierre, la première merveilledu Forêt de pierre, grande et petite, couvre une superficie de rochers se sont levés et des vagues ont roulée la forêt depierre du Palais, le pic tête haute regarde l'espace, parfoisclairsemé, parfois déprimé, un pic de pierre comme une colonne de pierre dans lalutte étrange, comme la beautéains pics de pierre s'élèvent et percent leciel, d'autres sont rugueux, d'autres tremblent et secouent les lacolonne de pierre, l'eau verte fait du bruit autour d'un tas de pierresétranges, nourrissant un morceau de vert, un morceau de lelabyrinthe de la forêt de pierre, levez les yeux, changez de scène, "ashima" esten train d'émerger; "mère et enfant voyageant ensemble" est vivant; "Phoenixpeignant ses ailes" est milliers de formes et de fantaisies, maisaussi de vraies scènes éblouissantes.

Le lac changhu, le lac moon et la chute d'eau Feilong sont des paysagesaquatiques dans la région pittoresque de long lac s'allongetranquillement dans les bras des montagnes vertes, l'eau du lac est propre ettransparente, ondulant, l'?le du lac est luxuriante, les oiseaux et les fleursle long du lac, laissez les gens oublier de chute d'eau Feilong estune autre scène. Avec la force du tonnerre et de la force du tonnerre, l'eautorrentielle coule des falaises et des falaises de 88 mètres de haut, comme lachute de la voie lactée de neuf jours. Le son rugissant est magnifique.

Le célèbre long poème narratif "ashima" vient du district yi de Shilin, desorte qu'il est appelé "la ville natale d'ashima" sunnites Yi qui vivent icisont célèbres pour leur travail acharné, leur hospitalité et leur capacité àchanter et à u'à présent, il y a encore des costumes nationauxuniques, des langues et des caractères uniques, des croyances religieusesprimitives, un mode de vie simple et un style de vie simple, des coutumespopulaires simples, et la culture ancienne s'y accumule profondé Festivaldes torches est une grande fête du peuple Yi. Chaque année, le 24 juin ducalendrier lunaire, les gens de tous les groupes ethniques vêtus de costumes defête se rassemblent dans la forêt de pierre de toutes les directions pourcélébrer leurs ant la journée, la forêt de Pierre est habillée encostumes festifs, où les montagnes dansent, où les ruisseaux chantent, où leshommes, les femmes et les enfants sont immergés dans l'atmosphère festive, ettoute la forêt de Pierre est pleine de nuit, les gens tiennent destorches, chantent et dansent toute la lumière du feu et l'enthousiasmedu feu ont enflammé le ciel, reflétant la forêt de pierre rouge.

Le climat de la forêt de Pierre est aussi merveilleux que le paysage de laforêt de milieu de l'été, alors que les gens le long de la rivièreYangtze en Chine cherchaient un peu de fra?cheur dans les vagues de chaleur, lespersonnes ?gées de Shilin portaient encore un manteau mince chantant deschansons anciennes de cours de l'hiver rigoureux, alors que les genssur la rive de la rivière Songhua en Chine s'attendaient à un rayon de soleildans la neige et la glace, les filles de Shilin dansaient encore dans les fleursen jupes qu'un a brièvement résumé le climat des quatre saisonsde la forêt de pierre comme suit: ? l'hiver n'est pas froid, l'été n'est paschaud, sec et humide, les quatre saisons sont comme le printemps ?.

La Forêt de pierre, avec ses paysages naturels pittoresques et ses paysagesculturels uniques, forme un paysage magique et devient un endroit mystérieuxpour les touristes nationaux et étrang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