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精選23篇)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雲政辦發〔20__〕3號)精神,加快推動麗江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切實增強羣眾看病就醫獲得感,結合麗江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精選23篇)

一、總體要求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麗江建設為主線,以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為抓手,以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提質量。力爭用5年的時間,公立醫院發展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全市醫療衞生結構更加優化合理,服務更加優質高效,衞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和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建設健康麗江提供有力支撐。

二、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打造市級高水平醫院

加強與省內外高水平醫院合作,加快省級臨牀醫學分中心、省級臨牀重點專科、重大疫病防治基地等項目建設,重點提升市級醫院危急重症、疑難複雜病症診療救治和心血管病、呼吸等專科服務能力。支持市人民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向“一院多區”發展,新建市人民醫院榮華分院,建成市傳染病醫院、市中醫醫院。到20__年,力爭把市人民醫院建設成為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市婦女兒童醫院、市第二人民院牽頭建設1-2個專科類區域醫療業務中心,建設2-3個省級臨牀醫學分中心,麗江市人民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指南推薦標準,麗江市婦女兒童醫院達三級乙等標準。市級醫院每年至少新開展1-2項疑難重症診療技術,全市公立醫院住院量佔比達90%以上,基本實現“減少跨區域就醫”目標。(市衞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縣級區域醫療中心

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基礎設施、臨牀重點專科、薄弱專科和第二階段提質達標。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健全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長效機制,加強縣域腫瘤、心腦血管等臨牀專科能力建設,補齊縣級綜合醫院口腔等薄弱專科短板。到20__年,力爭1-2所縣(區)級公立綜合醫院晉升為三級醫院,3所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要求,1所縣級中醫醫院達到《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試行)》要求,建設臨牀服務“五大中心”,建強急診急救“五大中心”,所有縣級綜合醫院設置獨立的精神科、口腔科、康復科、眼科、老年病科、呼吸與重症科、公共衞生科,建有標準化PCR實驗室和標準化ICU,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衞生機構業務實現深度融合,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疾病防控水平全面提升,縣域就診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目標。(市衞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設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

持續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加快基層慢病管理中心、心腦血管救治站、一級甲等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爭取建成一批縣域醫療衞生服務次中心和綜合健康管理中心。到20__年,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慢病管理中心實現全覆蓋,50%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建成心腦血管救治站,50%的鄉鎮衞生院達到雲南省甲級標準,不少於2個達國家推薦標準。基層急診搶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高危孕產婦初篩等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流動的分級診療秩序全面建立,基層診療量佔比達65%以上,基本實現“頭痛腦熱在鄉村解決”目標。(市衞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建城市醫療集團

探索在麗江市主城區,由市人民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市級醫院、公共衞生機構等為成員,按網格化佈局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健全醫療機構與公共衞生機構人員、信息、資源“三通”和監督管理互相制約的醫防協同服務機制,加快診斷治療新技術、新項目的臨牀運用和推廣,支持多學科聯合、多專業一體、中西醫臨牀協作等診療服務模式,形成錯位發展、專業互補、有序競爭的格局。(市衞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醫保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落實縣、鄉、村醫療衞生機構功能定位,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組建醫共體內醫療質控、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醫保管理、信息管理等“一體化管理中心”,實現縣鄉醫療衞生機構行政管理、人員、財務、物資後勤、業務、信息、藥械管理採購、績效考核、醫保支付、公共衞生等“十統一”管理,構建管理共同體。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及醫共體牽頭醫院醫療資源,鼓勵設置獨立的遠程醫療、檢驗、心電、影像、病理、消毒供應等“醫療資源共享中心”,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實施“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構建服務共同體。協同推進醫共體基本醫療保障資金打包付費改革,強化績效考核和結果運用,建立“總額控制、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構建責任和利益共同體。發揮醫共體牽頭醫院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管理和技術支撐作用,推動醫務人員、醫療技術、藥品下沉基層,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發展共同體。(市衞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築牢平急結合公共衞生防護網

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完善公立醫院公共衞生服務補償機制,加強各級公立醫院與公共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和“七項能力”建設。健全分級、分層、分流、中西醫協同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爭取省級支持,把市人民醫院改造升級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應急物資集中儲備任務。高標準完成麗江市傳染病醫院、永勝縣傳染病分院、寧蒗縣人民醫院傳染病病區及華坪縣人民醫院傳染樓改擴建任務,完成公立醫院發熱門診、急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等業務用房改造任務,支持公立醫院儲備一定規模可迅速轉換的傳染病房、重症病房、醫療物資和人力資源。加強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肺病科、重症醫學科等薄弱科室建設,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能力。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市衞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一)加強臨牀專科建設

針對嚴重影響全市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重點提升各級公立醫院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創傷、重症、腫瘤、急診、精神、康復等核心專科能力,夯實麻醉、影像、病理和檢驗等支撐專科基礎,補齊口腔、康復、精神、眼科、老年病等薄弱專科,做優做強骨傷、肛腸、鍼灸、推拿、腎病、脾胃病、皮膚科等中醫傳統優勢專科。建設不少於7個(中醫2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至少25個(中醫10個)市縣級臨牀重點專科,每年遴選5個薄弱專科(含中醫)加強建設,有計劃地推進綜合醫院臨牀重點專科分層分類建設。聚焦“一老一小”健康需求、職業健康等領域,規劃設置兒童、老年病、婦產、康復等專科醫院,引入優質資源建設醫養、康養中心。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提升。(市衞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醫學技術創新

通過“內培外引”、建立專家團隊工作站等方式,引入一批掌握高新技術的高素質醫藥衞生領域專家型人才,積極開展診斷治療新技術、新項目的臨牀運用和推廣,鼓勵開展醫學應用基礎研究、臨牀研究和羣醫學研究。加強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推進康復技術創新。支持中醫醫療機構針對重點人羣、慢性病患者制定並推廣中醫特色治療方案。爭取國家級、省級支持在我市佈局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中醫藥重點實驗室、民族醫藥研究機構等,支持公立中醫醫療機構開展院內製劑研發、中藥新藥研發和民族醫藥研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獎勵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探索開展公立醫院科技創新能力評價。落實職務發明制度。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新產品進入臨牀使用。(市衞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

優化服務流程,利用手機APP、微信等新平台,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達50%以上。開展診間(牀旁)結算、檢驗檢查結果查詢、推送、互認等便捷服務。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探索建立單病種多學科聯合診療和查房制度。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提高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鼓勵開展社區延續護理、居家護理等服務。在公立醫院逐步推開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引導優質藥學服務向基層延伸。探索院前急救機構與“五大中心”信息實時交換,提升急救效率與能力。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市衞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

推進智慧醫院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確保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醫患個人信息依法合規使用,三級甲等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分級達5級以上,其他三級醫院及二級甲等醫院達4級以上,其他二級醫院達3級以上,能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開展醫療質量控制、規範醫療行為、評估合理用藥等。加快推進麗江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縣域醫共體信息平台建設,加快發展互聯網醫院,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推動全市醫療服務、公共衞生服務、電子健康檔案等醫療健康數據互通共享,逐步形成“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檢查檢驗結果區域互任”模式。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落實統一的醫保藥品、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標準。推進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應用。(市衞生健康委、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醫保局、市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一)健全運營管理體系

全面落實基本醫療衞生與健康促進法等法律法規,提升法治保障水平。整合業務系統和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核心業務與運營深度融合,推進運營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醫共體總院設置總會計師崗位,進入領導班子。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市衞生健康委、市委網信辦、市財政局、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

科學制定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核等各環節,從數量、質量、實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約束,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和使用。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評價體系。每半年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市衞生健康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會計控制、政府採購控制、信息公開控制等,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市衞生健康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績效評價機制

堅持和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導向,由醫改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優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每年統一組織開展績效考核評價。公立醫院重點考核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績效工資總(增)量、主要負責人薪酬、職務任免等掛鈎。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重點考核有序就醫格局形成、縣域醫療衞生服務能力提升、醫療衞生資源利用、醫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等,考核結果與打包醫保資金、醫共體院長薪酬及職務任免等掛鈎。引導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及醫共體改革完善內部績效考核辦法,以聘用合同為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為重點,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鈎,推動公立醫院以評促改、提質增效。(市衞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全面貫徹落實《麗江市促進衞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三十一條措施》。貫徹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的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公立醫院人員總量管理試點工作。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完善公開招聘政策,對急需緊缺專業或崗位在公開招聘中不設開考比例。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激勵人才脱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編辦、市衞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改革薪酬分配製度

落實“兩個允許”要求,貫徹國家、省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鼓勵探索借鑑“三明醫改”經驗,按照醫療服務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績效工資總量,從根本上杜絕“大檢查”、“大處方”行為。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兑現。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不同崗位、不同科室、不同風險承擔、不同工作強度、不同專業類別人員間薪酬要有差異,充分發揮保障和激勵作用。具備條件的地區鼓勵探索實行公立醫院、縣域醫共體總院主要負責人年薪制、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制、職工目標年薪制以及年薪計算工分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衞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

強化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拓展“滬滇合作”、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麗江英才計劃等人才培養項目,依託專家團隊工作站,拓寬人才培養和引進渠道,實現博士生招聘或引進“零”的突破,每年至少招聘3名研究生、培養5名學科帶頭人及10名中青年優秀醫師。加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臨牀技能中心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與醫學高等院校合作,建強教學醫院,發展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開展名老中醫藥專家醫術經驗傳承工作,培養一批名老中醫藥學術繼承人。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置評價標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淡化論文數量要求。(市衞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落實中醫(民族醫)、互聯網等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到20__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達到省級要求或評價水平。(市醫保局、市衞生健康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行以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精神疾病等長期住院病例按牀日付費,探索按門診按人頭付費。推進縣域醫共體醫保資金打包付費改革,加快建立“總額付費、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約束激勵機制,結餘資金作為醫共體成員單位醫療服務收入,主要用於績效分配、人才培養、專科建設等。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和動態調整按病種、按牀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健全公立醫院與醫保經辦機構協商談判制度,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逐步規範醫保支付審核標準,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落實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等服務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根據考核結果按規定比例及時撥付醫保結餘資金並主要用於人員績效,建立合理用藥、優先使用中選產品激勵機制。(市醫保局、市衞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一)強化患者需求導向

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為人民羣眾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加強患者隱私保護,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願者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加強醫患溝通交流,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市衞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市紅十字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醫院文化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多角度講好醫院故事,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樹立先進典型,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傳播大醫精誠、醫者仁心主旋律,提高職工價值認同感。塑造行業清風正氣,建設清廉醫院。(市衞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健全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

為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加強職業暴露防護設施建設和防護設備配置。落實醫務人員學習、工作、休息和帶薪休假制度,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在思想引領、青年組織建設、職業技能培養、科研創新、婚戀交友等方面服務青年醫務人員成長。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強化醫院安全防範,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落實安全保衞責任制。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落實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市衞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健全黨務工作機構,配齊配強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健全完善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會議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着力構建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切實發揮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組織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明確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的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發揮各級醫院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和公立醫院黨建聯席會議制度職能作用,完善相關制度,建立指導工作機制,把黨的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衞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

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強化領導班子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推動落實公立醫院院長任期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按要求完成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書記和院長分設、領導班子成員選配調整等工作,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等院級黨組織副書記,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書記和院長由一人擔任的可設專職副書記。推進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領導班子與行政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設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和政治把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醫德、能力、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衞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全力提升公立醫院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健全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長效機制,切實發揮醫院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推行黨支部(黨小組)建在科室,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推行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業務骨幹培養成管理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三培養”機制,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獎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高質量做好黨員發展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黨建帶羣建。(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衞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

組織部門要履行牽頭抓總責任,加強政策指導和工作協調。衞生健康、殘聯、民政、雲南省麗江監獄、雲南省第四強制隔離戒毒所等部門要加強對所辦醫院黨建工作的指導。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衞生健康委、市殘聯、市民政局、雲南省麗江監獄、雲南省第四強制隔離戒毒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組織實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

各地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壓實各方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合力。各級各類公立醫院要大膽創新、積極作為,加快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投入責任

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投入傾斜和保障政策。

(三)加強監測評價

按照屬地原則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對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定期通報。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有機結合。

(四)總結推廣經驗

各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培訓和調研指導,挖掘、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2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推動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更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為健康湖南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對公立醫院發展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堅持分類指導。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實際,圍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分級分類明確功能定位、具體目標、重點任務,強化工作指導和政策保障。

堅持因地制宜。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羣眾需求和改革基礎等,制定改革舉措、實施路徑和發展指標,按屬地原則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不搞“一刀切”。

(三)總體目標。

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力爭通過5年努力,在全省建成30家省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示範性醫院,率先形成符合我省實際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模式,實現省域內優質醫療資源均衡佈局,構建有序就醫和診療新格局。全省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例、人員薪酬中固定部分佔比逐步提高,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持續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1.建設目標。牽頭開展國際國內高水平臨牀研究,解決一批醫療領域“臨門一腳”和“卡脖子”問題,推動醫學進步,帶動全省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力爭達到1.8,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力爭達到1.5。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內,四級手術佔比和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5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5級及以上。

2.建設任務。支持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開展國家衞生健康委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質量發展醫院試點。圍繞精神、腫瘤、心血管病、創傷、神經疾病、兒科、骨科、呼吸、傳染病、婦產、老年病等重點專科方向,爭取與國家衞生健康委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揮湖湘中醫優勢,創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加強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救援隊建設,推進陸空一體醫療轉運與救治。

(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1.建設目標。建成一批省級高水平醫院,提升省域診療能力,實現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力爭達到1.3,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內,四級手術佔比力爭達到35%,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4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5級及以上。

2.建設任務。依託國家級高水平醫院的技術人才支持,規劃設置若干個省級綜合性和傳染病、創傷、重大公共衞生事件等專科區域醫療中心。開展疑難重症等診療技術攻關,設立一批省級多學科疑難病診療中心,啟動一批重大疾病診療技術創新項目建設。推進臨牀重點專科建設,全省建設50個國家級、300個省級和1200個市(縣)級臨牀重點專科,建設10大中醫優勢專科,建立規範高效的多學科協作機制。

(三)地市級公立醫院(城市公立醫院)建設

1.建設目標。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每個市州至少建成1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城市三級公立醫院的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1.1,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內,四級手術佔比力爭達到30%,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35%。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4級及以上。

2.建設任務。按照網格化佈局管理,組建由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本行政區域醫療水平的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醫院、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機構等醫療機構為成員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護理、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固化地市級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模式,各市州依託綜合實力強的城市三級醫院建成市級重大疫情救治中心。加強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強化公立醫院公共衞生服務職能,推進醫防協同。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四)縣級公立醫院建設

1.建設目標。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5%左右。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0.8左右,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天以內,三、四級手術佔比和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4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4級以上。全省所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實現“二甲”全覆蓋,50%的縣人民醫院、35%的縣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2.建設任務。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帶動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實施“強邊”計劃,支持湘贛邊界等省際邊界的縣級公立醫院建設,打造5—10個省際邊界地區醫療服務高地。實施“強基”計劃,重點建設急診急救、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兒科、麻醉、康復、精神心理和感染性疾病等11個臨牀專科和中醫特色專科,補齊縣級公立醫院專科服務能力短板。實施“強鏈”計劃,依託大型公立醫院,建設一批縣級醫院緊缺人才與適宜技術培訓推廣基地,提升縣級醫院能力,推進全省醫療服務同質化。加強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推行終末期腎病等疾病“縣治、鄉管、村訪”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醫防融合等模式,強化縣級醫院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提升簽約服務質量。縣域內依託1家縣級醫院,完善重症、呼吸、麻醉、感染性疾病等學科建設,建設獨立的傳染病病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堅持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統籌協調“三醫”聯動改革,強化部門協同,落實工作保障。

(二)落實投入責任。

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支持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三)強化醫療服務支撐

1.加強臨牀專科建設。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為導向建設臨牀專科,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兒科、麻醉、影像、病理、檢驗等臨牀專科和中醫優勢專科。支持高等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開展前沿科技創新,建設高水平的臨牀學科。

2.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建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信息化平台,健全覆蓋主要專業的省、市、縣三級醫療質量管理標準和控制體系。強化醫療技術臨牀應用管理,降低重點病種和重點手術死亡率。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加強用藥監測與處方點評,提升臨牀合理用藥水平。

3.強化醫學技術創新。加強國家級和省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實施省科技創新計劃,重點開展腦科學、重大疾病發病機理與防治、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轉化;加快複合手術、微創手術、介入手術、手術機器人等臨牀治療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再生醫學、精準醫學、人工智能輔助醫學發展。推動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技術創新,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參與特需服務,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推動醫、教、研、產結合,打造醫學科技創新應用平台與產業鏈。

4.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推進預約診療與線上分診,推行“預住院”、日間手術服務。做實責任制整體護理,開展無陪護病房試點,開展延續護理服務。推進建設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市、縣全覆蓋。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

5.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採取新設或併購、重組等方式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健全中西醫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機制,提升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救治能力。發揮軍隊醫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國家生物安全防禦中的作用。

6.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加強公立醫院信息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推進公立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推進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支持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推進智慧醫共體建設,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健全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台,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推動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推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推行公立醫院處方流轉。

(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國家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人員招聘、職稱評審自主權,穩妥推進三級公立醫院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試點。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探索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建立以臨牀需求為導向、符合醫療衞生行業特點的職稱評定體系。完善崗位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公立醫院醫、藥、護、技、管人員比例和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提高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佔比。公立醫院醫護比逐步達到1∶2左右。

2.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建立健全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合理核定和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總量,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允許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自主設立薪酬項目。落實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完成、轉化該項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獎勵。鼓勵推行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年薪制。

3.完善醫務人員培養使用政策。健全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強化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推動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落實“面向社會招收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培訓對象培訓合格當年在醫療衞生機構就業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當年應屆畢業生同等對待。對經住培合格的本科學歷臨牀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牀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要求。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加強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培訓和向上級醫院跟班學習,提升醫務人員能力。持續實施高層次衞生人才“225”工程,加大海內外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培養一批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和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人才、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對醫療衞生領域優秀青年人才申報省級人才工程予以適當傾斜。

4.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價格科學確定、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完善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政府定價和特需服務價格市場調節機制。規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優化對技術成熟、臨牀療效確切的新技術新項目和特需醫療服務項目的審核程序,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5.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廣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推進醫療康復、慢性精神疾病等長期住院按牀日付費,門診特殊慢性病按人頭付費。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和中醫特色的門診、住院按病種付費管理。規範醫保協議管理,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建立健全綜合考核機制,做好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常態化管理工作。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五)提高醫院運營管理水平

1.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公立醫院法治保障。落實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制度。建立完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升管理效益。

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建立醫院全面預算和績效管理信息系統,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目標為依據,實現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績效評價全過程的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績效約束,規範績效目標的'設定、審核、監控、評價、應用,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相融合,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定期公開醫院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合同控制、會計控制、政府採購控制、信息公開控制等,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行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

4.強化績效考核和結果運用。健全績效評價機制,突出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改革完善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作為選拔任用醫院黨組織書記、院長和領導班子成員的重要參考。

(六)加強醫院文化建設

1.強化患者需求導向。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弘揚人文情懷,聚焦羣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優化就醫流程,改善就醫環境。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開通軍人、老年人、殘疾人、孕婦等特殊羣體便捷就醫通道,為患者提供預約、醫保、財務、病案、投訴等多種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探索開展醫生醫療服務滿意度評價,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

2.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醫療衞生崇高職業精神,挖掘整理體現醫院發展歷史、技術特色、價值取向等各方面的文化特徵,凝練成戰略目標、精神品質、服務理念、品牌形象、服務特色和院訓、院徽、院歌等文化共識,凝聚支撐醫院發展的精神力量。

3.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建立健全保護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推進臨牀一線醫務人員辦公室現代化、值班室舒適化、帶薪休假常態化。推動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宣傳表彰先進典型,提升醫務人員職業使命感。加強醫院安全防範能力建設,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全面開展醫院安檢工作,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七)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1.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健全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落到實處。

2.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按規定設置醫院黨組織領導職數,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和院長。黨組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組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組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醫院黨委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

3.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實施黨支部“五化”建設提質工程和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建設,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規範化。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立黨支部參與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務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獎評優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雙培養”機制。

4.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衞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和聯席會議制度。醫院黨組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政領導班子其他黨員成員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四、組織實施

(一)落實責任分工。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各級醫改牽頭協調部門要牽頭抓總,協調各部門按照分工積極配合,調整完善相關政策,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各級各類公立醫院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目標和實施細則並認真組織實施。

(二)完善督導評價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圍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工作台賬,定期調度、動態監測,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有機結合,適時開展評估。進一步健全多元化綜合監管機制,加強醫療衞生行業作風建設。

(三)總結推廣經驗。各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研指導,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加強輿論引導,強化示範引領,重點培育一批示範性醫院,以點帶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8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推動我市醫院高質量、特色化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能力提升為重點,強化公立醫院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醫院的公益性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通過升級改造硬件條件,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優化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特色服務技術水平,以專科建設和學科發展帶動醫院整體實力提升,增強醫院特色化發展輻射能力。

(二)建設目標。堅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按照“強專科大綜合”的發展思路,遴選具有發展潛力和特色技術的醫院實施特色化建設,力爭到20xx年,全市建成一批全國排名靠前、綜合實力強、專科特色鮮明、品牌效應凸顯的高水平、現代化醫院。新增2—3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8個專科進入全國前15名;集聚頂尖醫學人才擔當特色專科學科帶頭人,引進和培養10名以上國家級領軍人才,大力引進和培養國家級和省級高層次人才,至少6個特色優質專科學科帶頭人達到中華醫學會專委會常委及以上級別;力爭1家以上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達到7級,4家醫院達到6級(特色化發展方向具體名單附後)。

二、建設重點

綜合醫院在壯大整體實力、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特色化發展。市第一醫院、市中心醫院、市第三醫院、市第四醫院、市中醫醫院、市漢口醫院、市武昌醫院、市東湖醫院、市第六醫院、市第七醫院、市第八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等12家醫院在皮膚、心血管、燒傷、骨科、中醫藥、康復、腦血管病、醫養結合、老年醫學、肝病、肛腸、神經外科領域診療能力、慢病防控、臨牀研究以及轉化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能夠輻射帶動區域內整體醫學水平提升。

專科醫院立足原有專業特色,在強基創優上提檔升級、做實做強,實現精細化發展。武漢兒童醫院、市金銀潭醫院、市肺科醫院、市精神衞生中心、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重點建設兒科、傳染病、肺結核、精神醫學、心外科,上述5家醫院要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專科醫院,在各專業領域中凸顯品牌,躋身全國前列。

三、工作任務

(一)實施學科能力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名醫院、名專科、名醫師”工程,堅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的原則,深化績效管理,開展學科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學科輻射帶動計劃、新技術應用以及推廣計劃,主持開展臨牀研究並制訂臨牀診療規範,實現學科技術進步、人才優化以及管理創新。加強特色專科重點學科建設,實施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在既往專科(專病)診療中心基礎上,全市市、區級醫院再佈局新增5—6個專病診療中心。

(二)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支持專科特色化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賦予其人才舉薦權,醫院特色專科引進的學科帶頭人,經舉薦可直接入選“武漢英才”產業領軍人才,並按照我市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資金資助和相應人才政策支持。實施武漢衞生健康人才培養工程,優先支持專科特色化醫院領軍人才、中青年骨幹人才和優秀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三)實施人事薪酬改革行動。對特色專科開通進編綠色通道,簡化招聘流程。對特色專科發展亟需人才,可採取考核、專家評價等方式進行專項招聘。積極爭取人社部門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特色專科醫院下放職稱評審權。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符合行業主管部門制定並經同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備案越級條件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越級晉升。落實“兩個允許”要求,科學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公立醫院的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結合實際自主確定分配模式,對特色優質專科學科帶頭人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分配形式。公立醫院內部分配應當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價值,可以針對特色專科合理確定薪酬項目和適度傾斜辦法,充分體現專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積極發揮薪酬制度保障功能和激勵作用。

(四)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支持醫院結合特色專科發展方向,建立醫院層面的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鼓勵醫院整合相關優勢資源,積極創建省級、市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加快推動臨牀新技術研發和臨牀應用,打造臨牀醫學和轉化醫學研究的推廣平台;鼓勵三級醫院設立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不納入醫療機構牀位數管理,病牀效益、週轉率、使用率等指標不納入考核範籌,並由醫院結合自身實際給予一定經費支持。鼓勵醫院圍繞特色專科發展方向,與高校院所、企業聯合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協同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鼓勵醫院在特色專科發展方向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積極與全市特色領域醫藥企業開展臨牀試驗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漢轉化和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示範;建立市場化的績效評估與收入分配激勵機制,通過競爭性課題、市場化服務收入等方式,拓展資金來源渠道。

(五)實施醫院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推動醫院質量管理和績效評價體系科學化,按照國家三級醫院評審標準,積極推動和建立科學、高效、優質的醫院評價和管理體系。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承擔重點建設任務的醫院要積極爭創國家、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示範醫院,每家醫院要形成1—2項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醫院管理新模式、新經驗;推動特色專科和多學科診療模式(MDT)和團隊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嚴格落實全市衞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目標,凡納入特色專科建設範圍的醫院,要達到信息安全等級保護3級、互聯互通測評4級、電子病歷應用評價5級,逐步在醫療、管理和數據應用等方面實現智能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將推動市、區級醫院特色化發展作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統籌推進醫院特色化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各區要結合實際,比照制訂出台本區特色化醫院發展目標,將醫院特色化發展納入本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落實各項投入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調動醫院特色化建設積極性。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時,要結合本方案,優先支持醫院特色化發展。市衞健委負責統籌協調全市醫院特色化發展工作。市委編辦負責配合做好公立醫院特色化發展機構名稱調整相關工作。市招才局負責完善醫院特色化發展人才引進有關扶持政策。市發改委負責優先開展公立醫院建設項目審批、備案或者核准工作。市科技局、市科協負責按照職責分工對相關醫院科研重大項目給予指導。市公安局負責加強醫院安全防範,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市財政局負責按照規定做好公立醫院特色化發展的經費保障工作。市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醫院特色化發展用地保障工作,簡化審批手續。市人社局負責制定促進醫院特色化發展的人才引進、職稱評審、薪酬制度改革等具體措施。市醫保局負責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在保障參保人待遇的前提下,積極推動“三醫”聯動,助力醫院特色化發展。

(二)落實經費保障。20xx—20xx年,由市財政每年籌措1億元資金作為醫院特色專科發展專項經費,並按照每年10%的比例遞增。新增的專項經費優先用於現有政策未覆蓋、經費未保障的項目。相關醫院需制訂醫院建設方案,明確建設總目標及分年度建設目標,制定任務清單等,分年度、分渠道編報年度預算。在資助總額度內,相關醫院的實際資助額度,由市衞健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等部門根據各醫院建設方案、具體預算和績效目標申報表進行審核後,納入市衞健委年度部門預算。專項經費重點用於特色專科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和培養、教學科研平台建設、信息化建設、高端醫療設備配置、小型修繕或者改造工程等。各醫院每年自主安排不低於年醫療收入的2%用於支持特色專科發展,其中,科研經費支出不低於醫院年支出總額的1%。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由市衞健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另行制定。

(三)強化醫院管理。各醫院要嚴格落實醫院特色化發展的主體責任,將特色化建設納入醫院“十四五”發展總體規劃統籌部署,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特色化發展領導小組,統籌調配全院人財物資源,分步驟、分年度組織實施,努力實現醫院特色化發展目標。武漢市區級醫院特色化發展方向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4

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科技的關鍵在於有創新的人才。人才是創業之本,是高科技發展的核心。“一代新人才,一代新科技”,“治國之道,唯在用人”。為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響應區政府、區衞生局的號召,加快我院衞生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不斷提高我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現對我院衞生科技隊伍建設提出如下規劃。

一、醫院人才資源現狀

(一)人才資源的數量與結構

從我院目前專業技術隊伍現狀來看,高層次人才十分短缺,在我院現有的23名專業技術人員中,沒有主任醫師及副主任醫師,最高學歷大專;主治醫師2人,佔專業技術人員的8.7%;大專學歷6人,佔專業技術人員的26.1%。以上數字分析來看,人才的匱乏,已經制約了醫院的發展,從長遠利益來講,很難適應醫療市場的競爭,最終會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因此,加強人才的開發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也是醫院今後發展的需要。

(二)人才開發培養中的問題

1、人才總量少,高層次人才不足。

2、人才斷層現象較突出,沒有本科學歷人員,正規專科學歷人員只有6人,整體學歷偏低。

3、人才開發、培養能力差。

4、人才資源專業結構不合理。

二、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的“__大”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從我院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和完善各項科技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體制,充分調動和發揮我院科技人才的作用。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培養與引進並重,穩定隊伍,提高素質,改善結構,優化環境,培養和造就一支與我院醫療衞生需求相適應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隊伍。

(二)工作目標:

1、擴大人才隊伍結構的主要預期目標:

高學歷人才基礎素質好,理論功夫紮實,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和後勁,優秀的高學歷人才作為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後備軍,能實現人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由於我院正在新建住院樓,為了配合住院樓項目的'順利開展以及門診樓的規模擴大,本我院計劃引進本科臨牀專業人員1名,專科護士3人。

2、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的主要預期目標:

1)我院本要出台優惠政策,捨得花本錢,繼續鼓勵專科技術人員向本科學歷深造;

2)對專業技術有欠缺的,採取外出進修,技術幫帶等辦法;

3)調整人才隊伍結構,減少一些人員充足科室的人員,分配到住院部,增加住院部醫師及護士的人數,達到正規醫院住院部的規模。

4)加強繼續醫學教育,使衞生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優化。我院將在本年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在職衞生技術人員不斷的掌握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

5)完善獎勵機制。對取得中級職稱以上(含中級職稱)的人員給予不同等級的現金獎勵。

20xx年我院將從嶄新的——“科教興醫,人才為本”的戰略高度充分重視人才培養在衞生事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真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把發展衞生事業的立足點逐步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加快人才培養和強化衞生隊伍素質上來。人才工程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我院將本着以熾熱的情感感化人,以寬廣的技術平台吸引人,以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滿足人,我們的醫療事業定能興旺發達!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5

為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__〕124號),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邢台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出台背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提高衞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必須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放在突出位置。20__年9月2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衞生健康委研究起草了《實施方案》,在徵求意見和反覆修改完善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同意後,以市政府辦公室文件印發實施。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到20__年,每千人口公立醫院(含中醫類醫院、婦幼保健院,下同)牀位數達到5.37張(含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3.36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3.64人,每千人口藥師數達到0.45人。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包括6個方面具體任務。

一是優化公立醫院資源佈局。推進現有醫療資源提質增效,推動有實力的市級醫院向城市中心區以外擴容。推進醫聯體規範發展,完善醫聯體運行管理機制。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為導向,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依託邢台市人民醫院,建設市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改造升級,提升傳染病救治能力。每個縣(市、區)依託1個縣級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

二是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以腫瘤、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為重點,推廣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推進醫學領域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逐步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提升中醫藥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診療能力。

三是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三級公立醫院以及有條件的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紮實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四是提升公立醫院治理效能。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推行以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探索按牀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付費標準。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公立醫院在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機制,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打造一批市級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

五是提升公立醫院服務品質。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等服務,開展診間結算、牀旁結算等多元化服務。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保持打擊回扣行為高壓態勢。依法依規妥善處理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六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黨組織全面覆蓋醫院各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改重點任務統籌推進。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加強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評價監測,適時通報進展。

三、出台意義

《實施方案》有利於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能,為建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提供製度依據,是新階段公立醫院改革發展遵循的主題。為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指出路徑。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建設健康邢台提供有力支撐。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6

近日,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監測台賬、責任分工,對於系統推進我州公立醫院發展,深化醫改工作,切實提高人民羣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0xx年x月x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20xx年1月13日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雲政辦發〔20xx〕3號)。

我州出台《實施方案》,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提高衞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必須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推動各族羣眾健康福祉達到新水平的根本要求。困擾我州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基礎醫療衞生能力已得到明顯增強,有必要也有基礎進一步提升衞生健康發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可及性,滿足全州人民更加高質量的醫療衞生需求。三是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改革開放多年來醫院能力建設、10年來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公立醫院已經到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期,必須把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放到提升質量和效率上。

二、主要內容和任務目標

《實施方案》分3大版塊,共24條意見:

(一)第一部分:工作目標,高質量推進健康西雙版納建設。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傣)西醫並重,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力爭通過5年時間,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科學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推進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為全州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高質量推進健康西雙版納和“一城兩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第二部分:具體措施。分別從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四個方面共24條具體措施,明確了重點任務,細化了責任分工。24條具體措施共涉及衞健、醫保、財政、人社、編辦、發改、工信、市場監管等18家單位或部門。具體包括:人才培養、重點臨牀專科建設、臨牀醫學分中心、城市醫療集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提升醫院信息化水平、深化人事管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做了詳細分工,明確各部門的具體任務,確保落實到位。

(三)第三部分:實施保障。明確了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投入責任、加強檢測評價、總結推廣經驗四方面保障要求。

各縣(市)、各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建立全鏈條推進改革落實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合力,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三、實施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各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建立全鏈條推進改革落實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合力,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傣)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衞生防治中心、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投入傾斜和保障政策;探索創新投入模式,強化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投入保障。

(三)加強監測評價。建立完善全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及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任務台賬等工作有機結合,按照屬地原則,由各縣(市)結合實際分類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不搞“一刀切”。

(四)總結推廣經驗。各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研指導,挖掘、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7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精神,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需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健康四川建設。

(二)發展目標。力爭通過5年努力,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積極爭取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探索開展省級試點,建成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現代醫院,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分別達到2、1.5左右,微創手術佔比分別達到30%、25%左右,四級手術佔比分別達到60%、40%左右,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縣醫院100%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力爭80%達到推薦標準;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均排名全國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三)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體系。

1.全力打造國內一流高水平醫院。推進委省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落實,加快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西南)醫療中心建設。依託中央在川和省內高水平醫院,爭創綜合類、高原病等國家醫學中心和傳染病、呼吸、創傷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老年疾病、口腔疾病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爭取更多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在川落地。〔省衞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緊緊圍繞省域內羣眾急需、醫療資源短缺、異地就醫突出的專科醫療需求,依託現有醫療資源規劃建設省級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着力解決患者跨區域就醫問題。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適度建設發展“一院多區”。建設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和省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省衞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堅持網格化規範管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作用,與其他傳染病等專科醫院、護理院、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機構,共同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為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衞生服務。集團內開展多層次醫療協作,構建責、權、利明晰的區域協同模式。城區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建設城市醫療集團率達100%。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積極發展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對實現了“五統一”的醫共體實行“一個總額付費、結餘留用、超支不補”醫保支付管理改革。加強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做實公共衞生服務。加強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統籌管理和技術指導,提高縣域就診率。加快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加快鄉村衞生資源整合聚集和服務模式創新,依託中心鎮和特色鎮衞生院規劃建設400個縣域醫療衞生次中心,使其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與縣級醫院形成協同發展格局。〔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公立醫院醫療能力建設。

5.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依託高水平綜合性醫療機構,爭創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加快推進“1+6”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建立省級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檢測與研究檢測平台和實驗基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比例達100%。健全中醫藥全程介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運行機制,爭創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發揮軍隊醫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國家生物安全防禦中的作用。持續加強院感防控,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省衞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應急廳、科技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臨牀重點專科羣建設。加強腫瘤、呼吸、消化、心血管、婦產等臨牀重點專科建設,力爭建設國家、省、市(縣)臨牀重點專科70個、300個、500個。持續提升醫療質量,三級公立醫院50%出院患者、二級公立醫院70%出院患者按照臨牀路徑管理。加大對中醫醫院支持力度,遴選建設一批省級中醫優勢重點專科。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強相關學科建設。〔省衞生健康委、財政廳、教育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四川省“十四五”生命健康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生命健康領域天府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圍繞重大疾病防控、重點人羣健康保障、突發公共衞生應急等重點領域,加強應用基礎、臨牀轉化研究,推動原創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產出。推進新冠肺炎等傳染病防控科技攻關。推進公立醫院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推動四川省中醫藥研發風險分擔基金落地見效。建設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制定一批中醫特色診療方案,轉化形成一批中醫藥先進裝備、中藥新藥。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省衞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高羣眾就醫滿意度。

8.突出患者需求導向。傳承“大愛成就大醫”的醫者仁心,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為羣眾提供安全可靠、費用合適、方便可及、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60%二級公立醫院和90%三級公立醫院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30%二級公立醫院和50%三級公立醫院提供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40%二級公立醫院和70%三級公立醫院推行診間(牀旁)結算。推行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同級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力爭建成300家以上互聯網醫院,推進“網上問診、電子處方、在線結算、送藥到家”閉環服務。實施“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行動,8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建成老年友善醫院。加強臨牀藥學服務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強化患者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省衞生健康委、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鼓勵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三級公立醫院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達20%。發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開展上門護理、居家護理等延續護理服務。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提供精準用藥服務。完善院前醫療急救網絡,有效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健全公共衞生醫師制度。推廣中醫綜合診療、多專業一體化診療、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醫療信息化建設。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融合應用。力爭建立覆蓋所有縣(市、區)的“5G+醫療健康”遠程應用體系,60%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三星及以上智慧醫院、20%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二星及以上智慧醫院。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推動公立醫院處方、藥品追溯、醫保結算、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結算、醫療服務監管等信息互聯互通。〔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大數據中心、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厚植優秀特色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引導醫務人員形成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視患者如親人”的醫者擔當,傳播正能量,努力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衞的良好氛圍。〔省衞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

12.優化運營管理模式。整合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加強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健全運營數據的統計、分析、評價、監控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邁向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智能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高效率、節約費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目標為依據,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運用預算手段開展醫院內部各類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核等管理活動,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強化預算約束,原則上預算一經批覆不得調整。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省衞生健康委、財政廳、審計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以規範經濟活動和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活動有序開展為主線,以內部控制量化評價為導向,以信息化為支撐,健全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約機制,建立與本行業、本單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省衞生健康委、審計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開展科學績效評價。突出公益性導向,紮實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優化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充分運用績效考核結果。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以聘用合同為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為重點,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鈎。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強化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共享,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省衞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激發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活力。

16.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合理確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待遇。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以健全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為重點,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核心,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省委編辦、省衞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兑現。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公立醫院內部分配應兼顧不同科室之間的平衡,向關鍵緊缺崗位、高風險和高強度崗位,高層次人才、業務骨幹等傾斜。健全公立醫院負責人薪酬激勵機制,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薪酬水平應與其他負責人、本單位職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關係。鼓勵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完善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省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教學基地建設和省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高校附屬醫院制定符合醫學人才培養規律的教學建設規劃,着力推進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置醫工、醫理、醫文交叉學科,加快培養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精神、急診、康復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堅持分層分類評價,進一步細化以品德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的職稱評價標準,推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省衞生健康委、教育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醫療機構充分參與、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調控醫療服務價格總體水平。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科學確立啟動條件、調價空間、調整方法,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統一全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規範。建立醫療服務價格監測制度,定期監測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等,作為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的基礎。優化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准入制度,常態化開展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立項評審。〔省醫保局、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力推進攀枝花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和瀘州、德陽、南充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國家試點,落實推廣DRG結合點數法付費改革工作,統籌推進全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建立適合我省實際的醫保支付體系。加強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管理,逐步實行統籌區域內醫保基金總額控制。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履行合同約定採購量,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探索將中醫優勢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範圍,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將符合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規定的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和民族藥品納入門診統籌支付範圍,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省醫保局、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1.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通過改善值班條件、落實休假制度、假期子女託管、爭取人才公寓等方式,建立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和職工關愛幫扶機制。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加強醫院安全防範,強化安保隊伍建設,1000張及以上牀位大型公立醫院安防系統建設達標率達100%。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省委組織部、省委政法委、省衞生健康委、司法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2.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包括醫院院級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對醫院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支持院長依法依規獨立負責行使職權。健全黨委會會議(或常委會會議)、院長辦公會議(或院務會議)等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省委組織部、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堅持政治強、促改革、懂業務、善管理、敢擔當、作風正的標準,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允許實行院長聘任制。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實施辦法。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嚴格執行醫療衞生人員定期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從事醫療衞生工作制度。完善以醫德、能力、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省委組織部、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持續加強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加強基礎工作,完善基本制度,提升基本能力,落實基本保障。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薪酬分配、職稱職級晉升、評先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問題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實施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和高知識羣體發展黨員計劃,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和開展黨員志願服務等形式,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省委組織部、省衞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衞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教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認真落實醫院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其他成員“一崗雙責”。強化黨建工作保障,健全黨務工作機構,配強黨務工作力量,落實保障激勵措施,推動黨務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評價考核機制。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省委組織部、省衞生健康委、教育廳、省國資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十)加大投入保障。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

(十一)強化科學評價。各地要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不搞一刀切”。強化評價結果合理應用,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公立醫院評先評優、重大項目安排等掛鈎。

(十二)廣泛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社交平台,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各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加強調研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先進典型,營造良好氛圍。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8

為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推動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更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為健康湖南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對公立醫院發展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堅持分類指導。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實際,圍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分級分類明確功能定位、具體目標、重點任務,強化工作指導和政策保障。

堅持因地制宜。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羣眾需求和改革基礎等,制定改革舉措、實施路徑和發展指標,按屬地原則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不搞“一刀切”。

(三)總體目標。

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力爭通過5年努力,在全省建成30家省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示範性醫院,率先形成符合我省實際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模式,實現省域內優質醫療資源均衡佈局,構建有序就醫和診療新格局。全省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例、人員薪酬中固定部分佔比逐步提高,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持續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1.建設目標。牽頭開展國際國內高水平臨牀研究,解決一批醫療領域“臨門一腳”和“卡脖子”問題,推動醫學進步,帶動全省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力爭達到1.8,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力爭達到1.5。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內,四級手術佔比和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5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5級及以上。

2.建設任務。支持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開展國家衞生健康委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質量發展醫院試點。圍繞精神、腫瘤、心血管病、創傷、神經疾病、兒科、骨科、呼吸、傳染病、婦產、老年病等重點專科方向,爭取與國家衞生健康委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揮湖湘中醫優勢,創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加強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救援隊建設,推進陸空一體醫療轉運與救治。

(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1.建設目標。建成一批省級高水平醫院,提升省域診療能力,實現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力爭達到1.3,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內,四級手術佔比力爭達到35%,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4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5級及以上。

2.建設任務。依託國家級高水平醫院的技術人才支持,規劃設置若干個省級綜合性和傳染病、創傷、重大公共衞生事件等專科區域醫療中心。開展疑難重症等診療技術攻關,設立一批省級多學科疑難病診療中心,啟動一批重大疾病診療技術創新項目建設。推進臨牀重點專科建設,全省建設50個國家級、300個省級和1200個市(縣)級臨牀重點專科,建設10大中醫優勢專科,建立規範高效的多學科協作機制。

(三)地市級公立醫院(城市公立醫院)建設

1.建設目標。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每個市州至少建成1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城市三級公立醫院的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1.1,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內,四級手術佔比力爭達到30%,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35%。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4級及以上。

2.建設任務。按照網格化佈局管理,組建由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本行政區域醫療水平的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醫院、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機構等醫療機構為成員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護理、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固化地市級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模式,各市州依託綜合實力強的城市三級醫院建成市級重大疫情救治中心。加強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強化公立醫院公共衞生服務職能,推進醫防協同。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四)縣級公立醫院建設

1.建設目標。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5%左右。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0.8左右,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天以內,三、四級手術佔比和技術服務性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力爭達到4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4級以上。全省所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實現“二甲”全覆蓋,50%的縣人民醫院、35%的縣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2.建設任務。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帶動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實施“強邊”計劃,支持湘贛邊界等省際邊界的縣級公立醫院建設,打造5—10個省際邊界地區醫療服務高地。實施“強基”計劃,重點建設急診急救、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兒科、麻醉、康復、精神心理和感染性疾病等11個臨牀專科和中醫特色專科,補齊縣級公立醫院專科服務能力短板。實施“強鏈”計劃,依託大型公立醫院,建設一批縣級醫院緊缺人才與適宜技術培訓推廣基地,提升縣級醫院能力,推進全省醫療服務同質化。加強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推行終末期腎病等疾病“縣治、鄉管、村訪”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醫防融合等模式,強化縣級醫院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提升簽約服務質量。縣域內依託1家縣級醫院,完善重症、呼吸、麻醉、感染性疾病等學科建設,建設獨立的傳染病病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堅持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統籌協調“三醫”聯動改革,強化部門協同,落實工作保障。

(二)落實投入責任。

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支持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三)強化醫療服務支撐

1.加強臨牀專科建設。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為導向建設臨牀專科,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兒科、麻醉、影像、病理、檢驗等臨牀專科和中醫優勢專科。支持高等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開展前沿科技創新,建設高水平的臨牀學科。

2.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建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信息化平台,健全覆蓋主要專業的省、市、縣三級醫療質量管理標準和控制體系。強化醫療技術臨牀應用管理,降低重點病種和重點手術死亡率。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加強用藥監測與處方點評,提升臨牀合理用藥水平。

3.強化醫學技術創新。加強國家級和省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實施省科技創新計劃,重點開展腦科學、重大疾病發病機理與防治、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轉化;加快複合手術、微創手術、介入手術、手術機器人等臨牀治療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再生醫學、精準醫學、人工智能輔助醫學發展。推動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技術創新,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參與特需服務,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推動醫、教、研、產結合,打造醫學科技創新應用平台與產業鏈。

4.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推進預約診療與線上分診,推行“預住院”、日間手術服務。做實責任制整體護理,開展無陪護病房試點,開展延續護理服務。推進建設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市、縣全覆蓋。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

5. 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採取新設或併購、重組等方式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健全中西醫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機制,提升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救治能力。發揮軍隊醫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國家生物安全防禦中的作用。

6.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加強公立醫院信息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推進公立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推進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支持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推進智慧醫共體建設,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健全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台,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推動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推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推行公立醫院處方流轉。

(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國家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人員招聘、職稱評審自主權,穩妥推進三級公立醫院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試點。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探索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建立以臨牀需求為導向、符合醫療衞生行業特點的職稱評定體系。完善崗位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公立醫院醫、藥、護、技、管人員比例和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提高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佔比。公立醫院醫護比逐步達到1∶2左右。

2.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建立健全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合理核定和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總量,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允許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自主設立薪酬項目。落實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完成、轉化該項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獎勵。鼓勵推行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年薪制。

3.完善醫務人員培養使用政策。健全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強化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推動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落實“面向社會招收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培訓對象培訓合格當年在醫療衞生機構就業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當年應屆畢業生同等對待。對經住培合格的本科學歷臨牀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牀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要求。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加強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培訓和向上級醫院跟班學習,提升醫務人員能力。持續實施高層次衞生人才“2”工程,加大海內外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培養一批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和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人才、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對醫療衞生領域優秀青年人才申報省級人才工程予以適當傾斜。

4.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價格科學確定、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完善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政府定價和特需服務價格市場調節機制。規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優化對技術成熟、臨牀療效確切的新技術新項目和特需醫療服務項目的審核程序,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5.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廣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推進醫療康復、慢性精神疾病等長期住院按牀日付費,門診特殊慢性病按人頭付費。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和中醫特色的門診、住院按病種付費管理。規範醫保協議管理,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建立健全綜合考核機制,做好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常態化管理工作。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五)提高醫院運營管理水平

1.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公立醫院法治保障。落實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制度。建立完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升管理效益。

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建立醫院全面預算和績效管理信息系統,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目標為依據,實現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績效評價全過程的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績效約束,規範績效目標的設定、審核、監控、評價、應用,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相融合,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定期公開醫院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合同控制、會計控制、政府採購控制、信息公開控制等,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行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

4.強化績效考核和結果運用。健全績效評價機制,突出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改革完善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作為選拔任用醫院黨組織書記、院長和領導班子成員的重要參考。

(六)加強醫院文化建設

1.強化患者需求導向。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弘揚人文情懷,聚焦羣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優化就醫流程,改善就醫環境。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開通軍人、老年人、殘疾人、孕婦等特殊羣體便捷就醫通道,為患者提供預約、醫保、財務、病案、投訴等多種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探索開展醫生醫療服務滿意度評價,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

2.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醫療衞生崇高職業精神,挖掘整理體現醫院發展歷史、技術特色、價值取向等各方面的文化特徵,凝練成戰略目標、精神品質、服務理念、品牌形象、服務特色和院訓、院徽、院歌等文化共識,凝聚支撐醫院發展的精神力量。

3.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建立健全保護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推進臨牀一線醫務人員辦公室現代化、值班室舒適化、帶薪休假常態化。推動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宣傳表彰先進典型,提升醫務人員職業使命感。加強醫院安全防範能力建設,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全面開展醫院安檢工作,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七)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1.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健全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落到實處。

2.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按規定設置醫院黨組織領導職數,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和院長。黨組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組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組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醫院黨委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

3.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實施黨支部“五化”建設提質工程和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建設,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規範化。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立黨支部參與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務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獎評優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雙培養”機制。

4.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衞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和聯席會議制度。醫院黨組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政領導班子其他黨員成員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四、組織實施

(一)落實責任分工。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各級醫改牽頭協調部門要牽頭抓總,協調各部門按照分工積極配合,調整完善相關政策,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各級各類公立醫院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目標和實施細則並認真組織實施。

(二)完善督導評價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圍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工作台賬,定期調度、動態監測,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有機結合,適時開展評估。進一步健全多元化綜合監管機制,加強醫療衞生行業作風建設。

(三)總結推廣經驗。各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研指導,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加強輿論引導,強化示範引領,重點培育一批示範性醫院,以點帶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9

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xx]13號),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全市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力爭在“十四五”期間,積極申報建設市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一批在全省有影響力、具備較強輻射能力的臨牀優勢學科,加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方案和新策略的推廣應用;培養一批臨牀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聚才、留才、用才機制,完善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網絡。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組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建工作要求,全面履行黨建工作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先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醫療、教學、科研、管理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二、優化公立醫院資源配置

(三)科學擴容優質醫療資源。加強市直公立醫院建設,加大市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力度,到20__年,力爭全市“三級”公立醫院達到1家左右。

(四)推進醫聯體建設提質提效。發揮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公立醫院在醫共體中的牽頭引領作用,進一步充實緊密型醫共體內涵,加強市直醫院對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的對口幫扶,提高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支持公立醫院以特色專科為紐帶組建專科聯盟,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加強績效考核和效益評價,引導醫聯體提供圍產期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期療護、健康促進等全方位健康服務。

(五)構建合理就醫和診療新格局。加強省級臨牀重點專科和薄弱科室建設,進一步提高市直公立醫院診療服務能力,減少羣眾跨市就醫。根據轄區外轉率高的病種,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兒科等薄弱專科診療能力,逐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本市內解決,提高縣域就診率。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揮市直醫院醫務人員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

三、建設高水平公立醫院體系

(六)提高醫療發展水平。落實“323攻堅行動”專病防治中心,加快建設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腦卒中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癌症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掛牌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精神衞生中心(掛牌市康復醫院),同時組建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整體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

(七)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強公立醫院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治和彈性擴容能力,加強培訓演練和物資貯備,進一步完善全市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強市人民醫院傳染病病區感染樓項目建設,提升城北衞生院醫學觀察中心能力,強化市人民醫院(鹽礦院區)定點醫院救治水平,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多院區發展,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加快建設院前急救體系,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四、加強臨牀特色專科建設

(八)加強特色專科建設。全市創建5個省縣級醫院臨牀重點專科、10個市級臨牀重點專科和一批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院級臨牀重點專科。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兒科、新生兒科、麻醉、影像、病理、檢驗等臨牀專科。提高醫院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升核心專科、夯實支撐專科、打造優勢專科;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和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建設,支持市中醫醫院建設3個以上中醫特色專科。

(九)加強質控中心建設。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加快推進質控中心建設,強化質控協同,提高不同鄉鎮、不同級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

五、提升臨牀科技水平

(十)實施臨牀科研提升行動。以臨牀需求為導向,聚焦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罕見病、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提升臨牀科研能力,推廣臨牀新技術、新業務。持續推進影響羣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打造“防、篩、管、治、研”緊密結合的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載體。

(十一)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大力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到20__年,全市公立醫院建設智慧醫院躍上新水平,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4級以上,公立醫院處方、藥品追溯、醫保結算、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結算、醫療服務監管等信息互聯互通;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醫學影像資料等信息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

六、創新公立醫院服務模式

(十二)改善羣眾就醫體驗。實施患者體驗提升行動,建立患者綜合服務中心(窗口),推進形成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預約診療、門診和住院等一體化服務新模式。針對老年人以及兒童、殘障人士等羣體的現實需求,合理保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

(十三)創新診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創新急診急救服務模式,建立完善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教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提供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推進總藥師制度,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

(十四)建立健全醫防協同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制定並動態調整公立醫院公共衞生責任清單,強化公立醫院與公共衞生機構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

七、強化中醫藥守正創新

(十五)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以市中醫醫院為龍頭、鄉鎮衞生院國醫堂為基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市中醫醫院建立健全中西醫結合機制,實現中醫類臨牀科室設置全覆蓋,推進中藥房標準化建設。

(十六)構建中醫特色醫療服務模式。市中醫醫院深入實施“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行動,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加強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等科室建設,推廣中醫臨牀優勢技術操作規範和優勢病種診療方案。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

(十七)創新中西醫結合“複合式”服務。“十四五”期間,加強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診療中心建設,形成並推廣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強化臨牀科室中醫醫師配備,鼓勵科室內、科室間、醫院間和醫聯體內部開展中西醫協作。將中西醫結合工作納入醫院評審和績效考核。

八、提升運營管理質效

(十八)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鼓勵有條件的二級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充分發揮醫療質量、醫院感染防控、藥事管理等專業委員會和職能部門作用,推進核心業務工作與運營管理深度融合,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十九)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鈎;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推廣後勤“一站式”服務,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財務科、醫政醫管科、中醫藥管理科)

(二十)全面開展績效考核。加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完善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與公立醫院財政補助資金投入、醫保資金撥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院等級評審、領導班子評價等掛鈎。

九、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二十一)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合理確定並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編制內外人員待遇。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落實崗位管理制度,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落實“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到20__年,我市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例力爭提高到45%左右;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

(二十二)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到20__年,力爭提高到35%以上。

(二十三)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對緊密型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改革,落實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相關政策和措施。

(二十四)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深化醫教協同,加強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老年醫學、公共衞生、護理、助產、康復、中醫藥、麻醉、感染、重症、兒科以及護理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探索公共衞生與臨牀醫學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全面加強行政、財務、後勤、院感、質控等管理人才培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

十、加強公立醫院文化建設

(二十五)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院訓、願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二十六)構建人性化服務生態。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完善行風管理制度,為人民羣眾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

(二十七)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完善患者投訴處理機制,暢通醫患溝通渠道,構建和諧診療和執業環境。建立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

十一、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20xx年開展試點,20__年全面推開,20__年實現預期目標。

(二十九)落實各方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城衞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完善相關政策,強化綜合監管,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十)加強考核評估。衞生健康部門要牽頭抓總,建立工作台賬,分級分類制定評價體系,強化考評結果運用。要加強政策解讀和培訓,動員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及時迴應羣眾關切,合理引導各方預期。要鼓勵各地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模式,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帶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0

20xx年-20xx年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攻堅時期。在“十二五”期間,醫療市場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醫院要大踏步發展才能應對這一挑戰。因此,我們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不斷深化醫院改革,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優化學科結構,完善醫院管理體制,全面提高我院的競爭力,向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快速邁進。現制訂我院“十二五”發展規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及奮鬥目標: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家醫療衞生體制改革和民政優撫事業發展形勢新變化,堅持“全心全意為復退軍人服務,為優撫對象服務”的辦院宗旨,以優撫醫療工作為重心,針對優撫對象的實際狀況和迫切需求,創新機制,擴大服務,為榮覆軍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生活條件。加強社會醫療工作,狠抓人才培養和技術進步,加快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建設,強化制度建設和質量管理,不斷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管理基礎的夯實,整體運營效率的提高,診療技術的升級,品牌學科的形成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同時為職工謀求更好的福利待遇,贏得更佳的社會聲譽,培植更優的的人文環境和成長平台。力爭在此期間年達到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基本要求,跨入全國優撫醫院先進行列。

主要發展指標1、20xx年醫院總牀位達1000張。①優撫牀位達400張。

醫院自1990年開業以來,優撫對象的住院年齡從平均60歲上升到現在的平均年齡為81歲以上。多數休養人員患有多種疾病,並不斷有突發重病發生,針對這種情況,優撫醫院作為體現黨和政府温暖與關懷的特殊陣地及載體,應擴大牀位,改善設施,提高診斷治療水平,滿足優撫對象住院休養需要。計劃做如下安排:

(一)擴大優撫慢性病休養牀位到200張;

(二)擴大優撫精神病治療休養牀位到100張,優撫精神病軀體疾病治療牀位50張,建立覆蓋全體優撫對象的精神病防治網絡;

(三)設置優撫老年病臨終關懷單元,牀位50張。②社會牀位達500張。

實踐證明,堅持向社會開放,發展社會醫療,不僅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優撫醫療水平的有力保障。近幾年,在我院休養的優撫對象因突發各種疾病。有300多人次及時轉入重症監護室及普通病房救治,均取得很好療效。增加了優撫對象的安全感,所以,在這個五年計劃中,我們要繼續抓好對社會的醫療服務。做到科有特色,人有專長,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在醫療市場的競爭能力。具體安排如下:

(一)內科系統150張;

(二)外科系統100張;

(三)神經科系統50張;

(四)婦科、產科、兒科50張;

(五)其它50張。③老年公寓100張。

1、做為一所民政系統的醫院,我們理應為落實星光計劃,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做出應有貢獻,目前,我們已開放老年公寓牀位20張,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和一定的工作經驗,五年內要將牀位擴大到100張。

2、20xx年醫院年收治優撫對象達到2400人次,收治社會病人達到16000人次。

3、20xx年醫院年門診量達到15萬人次。

4、20xx年醫院職工總數達到600人。

5、20xx年醫院固定資產達四億元。

6、20xx年醫院年業務收入實現兩億元。

三、基礎設施建設:

計劃在新門診樓南側建現代化優撫病房樓一座,面積10000一15000平方米,20xx年動工。

四、醫療設備建設:

1、建ICU病房,配置ICU的各種設備器械。購置高端胃鏡,進口呼吸機、麻醉機、64層螺旋CT及熱療治療腫瘤設備。

2、購置五分類血球技術儀、鉬靶X光線機、1.5T磁共振。

3、建獨立查體中心,配置常規設備、DR、全自動尿沉渣、生物磁共振及超低温水箱。

購置小腸鏡或膠囊腸鏡、直線加速器、後裝機、C型臂等治療設備。購置高檔彩超、平板大C(DSA)、PET等設備。

五、人才隊伍建設:

1、醫療隊伍建設:

醫療隊伍建設的關鍵是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五年規劃期間,將完善、制定人才強院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選人、用人、育人機制。以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激活優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為重點,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構建“人才高地”強化隊伍建設。

(一)人才的引進:

(1)學科帶頭人(6一8名):內、外、婦、兒、影像、麻醉;

(2)技術骨幹(20一30名):內、外、婦、兒、影像、病理、麻醉、精神專業、老年病;

(3)碩士、博士、研究生30一40名。

(二)人才培養:

(1)鼓勵在職醫療人員參加學歷教育(專升本、本讀碩、碩讀博);

(2)鼓勵在職醫療人員參加各類學術、科研活動,競賽活動,爭做市級名醫、名家。

(3)堅持對住院醫療人員進行崗位規範化培訓;(4)對外技術協作,與北京、濟南等上級醫院進行技術協作,請專家來院授課、手術、坐診進行直接的'傳幫帶。

(5)選送本科以上學歷的年輕醫師到上級醫院進修,派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出國深造;(6)資助技術骨幹參加國內外高層學術交流會。用5年時間在臨牀醫師中,本科以上學歷者達95%,其中碩士研究生佔30%一40%,博士研究生佔10%一15%。

護理隊伍建設:

(一)護士依法執業,持證上崗率達到100%,註冊有效率達到100%,護士實現同工同酬;

(二)到20xx年底,醫院患護比達到1:0.6,各專科護士人力配比符合省廳要求,全院一線護士佔總護士數95%。

(三)實現護理垂直管理體制,全面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護理模式,通過崗位管理實現住院病人包乾的護士責任制,深化護理內涵,提供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大力開展護理服務志願者活動,到20xx年全院、全過程、全方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四)創建護理重點示範專科6~10個,培養相應學科專科護理專家6-10名,解決專科護士的崗位設置和臨牀使用。並在部分高危科室(ICU、急診、血透、新生兒、產科、手術室等)建立專科准入制度。

(五)20xx年前,醫院每年護理獨立完成科研項目1~2項,共計5-10項。

(六)開發網絡管理,向智能化管理邁進。

(七)加強患者安全目標管理,做好用藥錯誤、墜牀、跌倒、壓瘡、管路滑脱的防護措施,確保患者安全。

(八)突出服務特色,爭創護理服務品牌,完善本院護理文化。經過五年的發展,使醫護隊伍建設、人才與技術、水平、服務質量跨入三級醫院行列。

3、管理隊伍建設:

①加強管理知識培訓,提高全院職工的管理理念。通過各種渠道對行政及醫療護理各類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之掌握現代管理的理念、方法,科學進行管理,自覺接受管理,把醫院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②提高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實現醫院管理現代化。建立一支現代化的醫院管理隊伍,到五年規劃期末,行政及醫療護理科室負責人90%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掌握現代化管理的知識,實現醫院管理現代化。

③加強管理制度建設,理順醫院運行機制。

完善與現代化管理相適應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現醫院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專業化,管理隊伍能掌握,並運用現代管理知識,實施科學決策和經營管理,建立一個符合優撫醫院要求,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六、學科建設:

1、在2一3年內,將內、外、婦產科的二級專業組培養形成梯隊。2、4一5年時間,將內、外科、婦產科二級專業組發展成二級學科,分別成立心內科、呼吸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消化科、普外、胸外、骨外、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產科,各科技術水平指標跨入三級甲等醫院行列。

3、針對優撫醫院的醫療特點,依託優撫病房及精神病房,成立三個研究中心。

一、老年病研究中心;

二、精神病研究中心;

三、臨終關懷研究中心。並在各個研究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處於本市領先水平。

4、五年內爭創2一3個市級重點學科或特色專科,1一2個省級重點學科或特色專科,技術水平處於市內領先地位。

5、科研教學:

以臨牀需要為出發點,按照三級醫院的要求,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五年內計劃在心臟介入治療,腫瘤介入治療,糖尿病的研究治療,老年病及各種精神疾病的研究治療及外科、婦產科、五官科的新技術引進及研究治療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和研究力度,不斷取得新進展。同時與有關院校加強聯繫,成為泰山醫學院教學醫院。

七、醫療質量管理:

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事關患者安危,事關社會和諧,事關醫院聲譽,是醫療單位的生命線。尤其我們優撫醫院,擔負着黨與政府的重託,以優撫醫療為載體,主要服務於優撫對象、革命功臣,這對如何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更為重要,要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認真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萬里行”活動,繼續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圍繞“持續改進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的主題,強化重點環節和關鍵部位監管,大力加強內涵建設,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各項核心制度,規範各項醫療工作行為,杜絕差錯、事故,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做好醫療安全。完善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加大對醫療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實行醫療質量檢查結果書面反饋制度和獎懲制度,促進全院職工質量意識的不斷提高。

按照上級要求,制定醫院等級建設規劃,參加醫院等級評審工作。

4、抓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健全組織,明確職責,落實各項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醫院感染率,達到國家要求的各項標準。重點做好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應室、新生兒室、手術室等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院感管理工作。

5、開展優質服務,努力滿足病人需求,實現服務服務流程便捷化;服務溝通親情化;服務收費公開化;服務行為規範化;服務延伸社會化。

6、實施全方位社會評價制度,促進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落實好醫療服務入户調查制度;電話回訪調查制度;門診和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制度;院務公開;優質護理服務;預約診療;志願者服務;臨牀路徑實施;新農合病人優惠治療;遠程醫療會診等制度,努力提高醫院的社會滿意度。

八、醫院信息現代化建設:

完善LIS信息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籌備電子圖書系統,PACS系統,藥物諮詢系統等相關軟件,監控抗生素、毒麻等控制藥品的使用情況,加強和改進信息共享。繼續完善醫院信息系統的各個模塊的功能,滿足不斷髮展的臨牀工作的需要,提高臨牀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為科研學術、績效評價提供科學數據,促進醫院內涵建設,提高綜合效益。建立遠程會診中心,可以實現遠程會診及遠程教育,實現與區域醫療平台的對接(接口)。實現與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系統、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基層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等信息化平台的無縫接口,提高新農合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九、醫院文化建設:

醫院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它以形成團隊精神為追求,以體現“以人為本”完整概念的理解為共識,是醫院發展的強大動力。

優撫醫院更要堅持全心全意為優撫對象服務為宗旨,圍繞讓優撫對象住院舒心,家屬省心,社會放心,營造和諧醫院文化氛圍。

1、五年規劃期間,要大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塑造團隊精神,高度重視職工業餘文化娛樂活動;拓寬“職工之家”活動場所;成立職工權益保障機構;努力為醫院幹部職工和廣大患者營造一個富有生機、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良好氛圍,增強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建設現代化醫院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2、加強優撫對象文化娛樂工作:

進一步加強與聊城大學等共建單位的合作,建好教育基地,利用“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節”,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心獻功臣活動,為優撫對象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慰藉。

20xx年在新建優撫精神病房樓一樓,設立榮覆軍人娛樂之家,配備座椅及相關設施,能夠放電影、錄像、電視,開展網絡服務、文化演出、棋類比賽、書畫展覽等。

20xx年建設榮覆軍人康復治療中心,添置室內外健身器械、理療設備、康復與訓練設備,培養引進康復訓練專業人員,解決榮覆軍人、殘疾軍人的康復訓練問題。

20xx一20xx年新設社區醫療服務網點4一5處。建立全市優撫對象上門服務系統,增添榮軍醫療服務車1一3台、心電、B超、腦電、簡易手術枱,開展全市8縣市區優撫對象醫療上門服務活動。

十、落實各項規劃的意見和措施: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加強學習,提高素質,認清形勢,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深入學習、領會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優撫對象和病人利益為最高準則,以安全、高效為目標,把為病人提供“價格合理、優質安全”使病人滿意,家屬放心,社會信賴的醫療服務作為醫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樹立發展是硬道理觀念。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堅持“三個有利於”標準,堅持發展做為興院的第一要務,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間的關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之間的關係,一切以發展和穩定為大局,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合理調整收入結構,保持醫院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3、堅持以法治院、以德治院,加強制度建設,建設和諧醫院。堅持以法治院與以德治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建立符合客觀規律和醫院發展的規章制度,並在實踐中嚴格遵守,要克服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的做法。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決策程序,防止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4、加快人才培養步伐,積極開展技術協作交流。醫院的競爭,關鍵是人才、技術的競爭,因此醫院要採取各種形式,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並積極與上級醫院開展技術協作交流,提高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增強醫院競爭力。

5、堅持以醫療質量為核心。

醫療質量是醫院立院之本,是醫院的生命線。要不斷強化質量意識,建立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建立規範的醫療秩序,培養科學嚴謹的醫療作風,認真落實醫療規章制度,嚴格按照醫療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範從事醫療活動,減少醫療糾紛,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確保醫療安全。

6、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在實施醫院規劃過程中,醫院投資大,項目多,必須切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以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7、堅持勤儉辦院,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各項規劃落到實處。

用足用好各項政策,以實際工作業績爭取各級政府和民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加大對社會開放的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在充分論證,嚴格管理的基礎上,精打細算,用好一筆資金,培植醫院發展後勁,靠多方面的積極性,保證各項規劃的如期實現。

8、優化醫院內、外部環境,穩定職工隊伍。

在發展醫院的同時,努力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係,營造穩定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關心職工生活,改善職工的福利待遇,穩定職工隊伍,保持全體職工的旺盛工作熱情。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1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要求,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衞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強化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和公益屬性,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以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為重點,加強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不斷向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目標邁進,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到20__年,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建設健康陝西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打造醫學高峯高地。實施“秦躍計劃”,支持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積極落實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爭創呼吸、心血管、癌症、精神等專業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取創建1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選擇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作用、綜合優勢突出的高水平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提高各地醫療衞生服務綜合承載能力,更好滿足省域內羣眾醫療服務需求,減少患者的跨區域流動。(省衞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織密城市醫療服務網絡。發揮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的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作用,與其他專科醫院、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機構等,共同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為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衞生服務。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醫養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20__年底前,各市(區)城區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到20__年底前,城市醫療集團和網格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養結合服務覆蓋所有市(區)城區。(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築牢縣域醫療服務基礎。以縣域就診率90%以上、基層就診率65%以上為目標,加快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基礎強、技術精、服務好的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到20__年,全省80%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院納入三級醫院管理。全面推進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強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統籌管理。將部分業務能力強的中心衞生院打造成縣域內醫療副中心,逐步對建在鄉村醫生自己家中或租賃其他村民房屋的村衞生室進行公有化產權建設。到20xx年6月底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覆蓋50%縣區,到20__年底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網格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所有縣(市、區)。(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臨牀專科建設。針對嚴重影響全省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薄弱專科及短缺專業,提升重症、心腦血管、呼吸(含塵肺)、消化、兒科、麻醉、老年醫學科等臨牀專科能力,紮實推動省、市、縣臨牀重點專科項目建設,建成省重點專科聯盟。20xx年6月底前實現縣級綜合醫院胸痛、卒中、創傷中心全覆蓋。加強鍼灸、骨傷、肛腸、康復等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建設10個省級以上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50個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優勢(特色)專科。完善全省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強化醫療質量核心制度落實,有效提升診療規範化、標準化水平。(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醫學技術模式創新。建設國家級和省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圍繞重大疾病防控、重點人羣健康保障、突發公共衞生應急等重點領域,加強應用基礎、臨牀和轉化研究。聚焦城鄉居民多發病、常見病,以慢性病、地方病、塵肺病、青少年近視防控等為重點開展科學研究和適宜技術推廣。強化國家中醫藥臨牀研究基地、重點中醫藥科研院所及各級中醫藥重點研究室等科研創新平台建設,支持開展中醫優勢病種臨牀療效提升、運動康復技術應用推廣和“秦藥”開發應用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省衞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加快推廣多學科診療、日間手術、無痛診療、責任制整體護理和運動促進健康等模式,積極推動無陪護病房試點。完善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在全省分片區建設省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提升急救效率與能力。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建設10箇中西醫結合示範基地,推動腦梗死、慢性腎衰等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強化醫療機構藥事服務管理,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推進公立醫院總藥師制度落實落細。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推動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強化公共衞生職能。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建設省公共衞生中心(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5個省級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支持寶雞、銅川、渭南、榆林、商洛市新建5個市級傳染病專科醫院(或公共衞生服務中心),改擴建4個市級傳染病醫院,保證每個市(區)都有1所達標的傳染病醫院。縣域內依託1家縣級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加強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設置,提升公共衞生服務能力。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保障羣眾就醫安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做實做細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全面提升公立醫院疫情監測預警和應對處置能力。(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強化人才和信息化支撐作用。實施衞生健康人才培育計劃,“十四五”期間,引進培養200名左右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中西醫人才,培養1000名左右學科帶頭人、3500名左右中青年技術骨幹、10000名左右基層實用緊缺人才。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推動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在遠程醫療等場景應用,構建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加強互聯網醫療服務規範管理,堅守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底線。依法開展對藥品網絡銷售環節的`監督檢查,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省衞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投入責任。

各級政府要落實符合區域衞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衞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救災、援外、支農、支邊和城鄉醫院對口支援等公共服務經費。落實對中醫醫院(民族醫院)、傳染病院、婦產醫院、兒童醫院以及康復醫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縣級政府繼續按照編制數量將縣級綜合醫院人員基本工資70%以上和縣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基本工資100%納入財政預算。對承擔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醫院,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公立醫院新債源頭控制管理,健全完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項目及債務審批機制,杜絕違規舉債。審計機關依法對公立醫院管理使用財政資金等情況進行審計監督。(省衞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合理制定並落實全省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出台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的具體政策。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激勵人才脱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定向招聘政策。繼續實行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政策。“十四五”期間,每年下達招聘計劃20__名,其中不少於30%用於鄉鎮衞生院;到20__年,爭取為縣級以下醫療衞生機構招聘10000名醫學專業人才。(省衞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改革薪酬分配製度。持續抓好“兩個允許”政策落實,合理確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原則上控制在同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平均水平的3倍以內。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60%以上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推動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和公立醫院投入政策,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允許醫院自主設立薪酬項目,鼓勵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薪酬水平原則上不得超過本院職工平均薪酬水平的5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健全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着力推進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強化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康復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培育複合型護理人才。推動中醫藥師承教育規範化、終身化和制度化,建設3-5個省級名醫傳承中心,實施多層級師帶徒項目,促進中醫診療經驗與中藥傳統技藝傳承發展。完善醫務人員職稱評價標準,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突出實踐能力業績導向,鼓勵衞生專業技術人員紮根防病治病一線。(省衞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靈敏有度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對醫療機構相關指標進行綜合量化評估,對符合調價條件的及時穩妥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做好新增、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工作,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優化公立醫院收入結構,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檢驗價格,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在醫療收入中的佔比。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積極穩妥開展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省醫保局、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適時總結西安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韓城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分值付費(DIP)試點工作經驗,並在全省範圍內逐步推廣。到20__年,按DRG或DIP付費的醫保基金佔全部符合條件的住院醫保基金支出的比例達到70%。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總額付費政策,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引導醫療聯合體更加註重疾病預防、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充分發揮國家、省級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槓桿作用,激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完善醫保報銷政策,促進患者有序流動,加快形成分級診療格局。(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高醫院運營管理水平。

1.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提高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核心業務及人、財、物供給效率,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運營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中的量化治療、藥品和耗材使用標準,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高效率、節約費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全省三級公立醫院於20xx年6月底前,二級公立醫院於20xx年底前,制定完成醫院加強運營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科學制定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運用預算手段開展醫院內部各類經濟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核等管理活動,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公開醫院預決算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級公立醫院應設置總會計師崗位,其他有條件的醫院結合實際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覆蓋醫院經濟和業務活動全範圍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突出規範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約機制,建立與本單位管理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的內部控制體系,規範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辦事、推進廉政建設、保障事業發展。加強成本關鍵環節管控,逐步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全面開展績效考核,強化結果應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同時與醫院評審評價、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及各項評優評先工作掛鈎。建立健全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考核制度,加強績效監測評價分析。(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

1.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創建5個國家級、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辦好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建成陝西中醫藥博物館,打造陝西中醫藥文化品牌。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持續開展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評選表彰宣傳活動,增強醫務人員使命感、歸屬感和榮譽感。(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患者需求導向。以提升羣眾就醫體驗為核心,着力解決羣眾看病“急難愁盼”問題。利用“互聯網+”實現精準預約解決患者掛號難、就診時間短的問題。建立“一站式”預約服務中心,緩解就診反覆排隊、等候時間長的問題。成立“服務中心”及時應答患者問題諮詢及意見反饋。合理增加車位,解決患者就醫“停車難”問題。鼓勵醫療機構引進第三方平台投入鋪設取餐櫃,達到用梯高峯時段“錯峯分流”解決患者就醫“乘梯難”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促進患者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實行“一碼通用”解決就診卡卡內金額沉積問題。配備多種温馨設施,優化羣眾就醫環境。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提供多項助老舉措,進一步便利老年人就醫。(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建立健全醫療安全管理相關體制機制,加強醫院安全防範,強化安保隊伍建設,完善必要安檢設施。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推動成立省級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司法廳、省公安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1.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進一步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建工作的內容和要求,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省衞生健康委、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省委組織部、省衞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獎評優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黨員和業務骨幹“雙培養”機制。(省衞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衞生健康、教育、國有資產監管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省委組織部、省衞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織實施

(一)落實責任分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落實領導和保障責任。省醫改領導小組祕書處牽頭抓總,建立任務推進台賬,定期通報督導工作進展。

(二)強化監測評價。建立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有機結合。各地按照屬地原則對行政區域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

(三)總結推廣經驗。各地各部門要加強調研指導,充分挖掘、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做好宣傳引導,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2

現將甘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編制情況作以簡要説明。

一、起草的背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20xx年5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7月28日,任振鶴省長召集召開省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隨後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我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舉措。制定出台我州《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是落實國家、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選擇。實施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必將對推動我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全面推進健康甘南建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產生重要現實意義。

二、起草的過程

州衞生健康委(州醫改辦)收到州政府批轉文件後,我們認真組織學習,研究借鑑近年來國家、省上出台的相關文件精神,重點參照學習借鑑了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經驗和相關文件精神,全面領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俞成輝同志對醫改工作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同志調研州人民醫院時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州委常委、副州長馮小林同志及副州長王芳同志對醫改工作的相關要求。參考了四川省、陝西省和隴南市出台的有關醫改的一些政策文件,結合我州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強化部門聯動、突出量力而行的原則,為全面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進一步明確全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方向和舉措,健全完善統籌領導和日常監管工作機制,着力健全與羣眾健康需求相匹配的醫療服務體系,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讓人民羣眾享受到更加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將省上《實施意見》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化和調整,起草了《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並徵求了州醫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

三、我州《實施方案》細化內容情況

為使我州《實施方案》既落實國家、省上要求又切合我州衞生健康工作實際,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了拓展和細化:

一是“總體目標”中增加了州人民醫院鞏固三級醫院創建成果的內容。

二是“重點任務”中對具體工作任務進行細化、補充和調整。其中:

加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服務體系建設版塊,在積極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提質增效中增加了加強縣域內胸痛、創傷、卒中、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急救中心建設力度的內容。在加強高質量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中細化增加了充分發揮專科(技術)聯盟牽頭單位作用,科學配置醫療資源,落實質控工作督導,與牽頭醫院實現同質化服務。並增加了統籌負責居民預防、治療、康復、護理、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和全面推行公立中藏醫院改革,建立州縣兩級中藏醫醫院醫聯體的內容。在強化高質量縣域醫共體建設中增加了積極推進夏河縣國家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優先選擇碌曲縣開展試點的內容。在構建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中細化增加了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等內容。

加快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技術模式創新版塊,增加了推動落實甘南州中藏醫藥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啟動實施甘南州名中藏醫評選工作,協調推進中藏醫藥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全州每個縣市有1所二級甲等中藏醫院目標。在推進醫學技術創新中增加了建立多學科交叉的中藏西醫結合臨牀研究體系,制定一批中藏醫特色診療方案,轉化形成一批中藏醫新藥。在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中調整細化了進一步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服務,完善“互聯網+”醫療在線支付工作,改善結算模式,開展診間(牀旁)結算的內容。在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中修改為加快甘南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項目建設,積極爭取“甘南州衞生健康系統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項目”和“甘南州人民醫院智慧醫院建設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項目”實施,加快消除全州衞生健康系統信息堡壘和信息孤島現象。加強州縣遠程醫療服務,推動縣鄉兩級公立醫療機構遠程醫學信息平台全覆蓋,並向村一級延伸。卓尼縣試點開展智慧遠程醫療,縣、鄉兩級推行5G+WeLink+遠程醫療,推進遠程窺鏡、遠程查房、遠程探視應用。

健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運營管理體系版塊,在加強醫院科學管理中調整為推動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融合。在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中增加了三級醫院必須設立總會計師,主抓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細化了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中增加了定期編制內部控制和評價報告。在優化績效評價體系中增加了持續優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充分應用績效考核結果與強化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共享,發揮技術輻射等內容。

加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人力資源保障版塊,在改革薪酬分配製度中增加了健全公立醫院負責人薪酬激勵機制。在加大醫療衞生人才培養增加了州級名中藏醫評選,加強中藏醫藥師承教育,推進省、州級名中藏醫學術經驗傳承和名中藏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在完善醫療衞生人才評價中調整為堅持分層分類評價,進一步細化以品德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的職稱評價標準,並增加了按照省上試點要求的內容。

完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多方聯動機制版塊,在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調整為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准入制度,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支持臨牀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結合中藏醫診療特點,對中藏醫醫療服務項目單獨開展立項評審。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細化調整為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按牀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按照省級試點規劃,分步推進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探索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和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國家試點經驗。增加了將中藏醫優勢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範圍,實現中藏西醫同病同效同價等內容。

豐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文化內涵建設版塊,在關心關愛醫務人員中增加了通過改善辦公條件、落實休假制度等方式和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參加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一線醫務人員在職稱評聘及國家級、省級、州級人才項目選拔中優先申報、優先參評、傾斜支持。以及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等內容。

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版塊,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化中補充了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經費保障等內容和要求。在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中充實了加強醫院班子建設,各公立醫院實行黨組織書記、院長分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實行院長聘任制,逐步去行政化。增加了嚴格執行醫療衞生人員定期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從事醫療衞生工作制度。在落實黨建工作責任中細化了建立健全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組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落實公立醫院黨建目標責任制和黨建工作質量評價考核制度等內容。

三是“組織保障”中增加了加強組織領導的內容。在強化考核評價中細化了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不搞“一刀切”。強化評價結果合理應用,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公立醫院評先評優、重大項目安排等掛鈎等內容。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3

醫院科技發展規劃改革開放政策為科技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鄧小平同志關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強化了“科技興國”的觀念。也為傳統中醫藥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近年來,我院積極倡導科技興院,十分重視醫院內涵建設,突出中醫特色,抓好人才培養,推動重點專科發展,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醫院建設和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今年是“九五”規劃的最後一年,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醫學科技水平,推動醫院科技進步,特制訂20__-20__醫學科技發展規劃。

一、加強重點專科建設,促進醫療技術水平

提高加強醫院的重點專科建設,逐步形成優勢和特色,增強醫院的綜合實力,是醫院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確立了肛腸科、口腔科、中西醫結合腫瘤科為重點建設專科,目前已初具優勢,到20__年,各重點專科將建成融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在市內及周邊縣享有較高聲譽的特色專科。今後5年,醫院將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優先滿足重點專科發展的需要。

1、優先安排重點專科人員外出進修和學術交流,鼓勵和支持學科帶頭人外出考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使他們瞭解本學科國內外最新進展和學術動態。

2、優先滿足和培養重點專科人才,根據重點專科梯隊需要,對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在進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為他們掌握高尖技術創造良好環境。定期邀請省中醫院、省口腔醫院、省腫瘤醫院的專家教授來我院會診、手術、講課。明確要求重點專科的醫療骨幹充分掌握本學科中、西醫最先進的診療技術,熟練解決本學科的疑難病症。

3、優先考慮重點專科設備配置,在一定的資金範圍內,首先保證重點專科設備的更新,添置。今後5年,醫院準備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機,進口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現代分子生物學pCR等新技術、新設備,為重點專科提供新的檢測手段。口腔科裝備6台先進的全電腦控制的連體式牙科綜合治療機、鑄造機、烤瓷爐、種植機、光固化機、超聲波潔牙機等系列國產、進口成套的配套性設備,中西醫結合腫瘤科配備介入治療腫瘤所需要的各種設備,肛腸科購置肛門壓力儀、腸鏡、多功能微波治療儀等先進設備,為開展各種高難度專科醫療服務提供可靠保證。對重點專科房屋進行改造、裝修,待醫院新建的綜合樓下半年投入使用時,我院的重點專科條件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努力開創一種“院有重點,科有特長,人有專長“的欣欣向榮的新局面。為醫院技術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積極培養人才,努力提高全員素質

人才是科學技術的'載體,市場競爭、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科技興院,關鍵是提高醫務人員的素質,積極為科技人員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在人才培養和提高全員素質方面,我們將採取以下具體措施:

1、注重繼續教育,繼續教育是一項關係到提高醫院各級人員整體素質和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工作。我們將根據我院衞技人員的現狀和業務特點,分層次地制定全院繼續教育實施規劃。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衞技人員、各科主任,繼續教育的重點放在使他們瞭解國內外最新進展和動態,重點安排他們參加各類學術活動和參觀考察,對於各科中青年業務骨幹則有計劃有目的安排外出進修學習,以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並由醫院承擔外出進修人員的工資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對學歷層次較低的衞技人員,醫院鼓勵他們參加成人大學聯考和自學考試,以提高他們的素質。

2、抓好業務人員的基礎培訓。對中青年衞技只員從抓基本素質入手,通過舉辦基礎授課,專題講座、操作練習、書面考試等方法,強化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護理部門每年組織護士進行中、西醫26項技術訓練,定期組織“三基本”考試,通過組織“三基本”學習,訓練和考核,鞏固醫務人員的基礎理論,提高他們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內容和要求,較快地提高中青年醫技人員的業務水平,使優秀人才儘快脱穎而出。

三、重視科學研究,促進科技興院

科學技術是醫院發展的根本動力,醫院間的競爭最終是技術和質量的競爭。今後5年,我院將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使科研工作得到發展。各科跨世紀學科帶頭人要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能夠獨立設計完成科研課題,制定完善《關於論文獎勵的規定》《關於科研管理的規定》,對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別給予100至300元獎勵,對有科研課題並取得科研成果者,將給予重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使科研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調動全院衞技人員積極性,促進我院科研工作的發展。

在我們走進二十一世紀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完善,醫療保障制度進一步深入,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將不斷的解放思想,積極進取,認真貫徹全國衞生工作會議及全國技術創新大會精神,依靠科技進步,努力將我院建設成為具有中醫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院。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4

為了更好發展我院,隨着現的醫療市場的競爭,使醫院逐步的走上台階,為了周邊百姓看病帶來優質的技術質量和更好的環境,明確醫院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特制定本規劃,作為今後一段時期醫院發展的指導綱要: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全面貫徹黨的衞生方針,以提高醫療質量和社會效益為核心,以創建二級醫院為重點,繼承和發展優良服務傳統、在擴大規模,加快硬件建設的同時,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站高起點,出新思路,幹大手筆,以改革求突破,以創新促發展,與時俱進,艱苦創業,勵精圖志,再鑄輝煌。

二、發展目標、規劃目標

(1)、院內機構功能:外科、五官科、內科、婦產科、疼痛科等科室,在高水平的專科醫療基礎上,提供綜合醫療服務,提供良好而完整的醫療模式回饋社會。引入全新醫療服務理念,服務於周邊地區的廣大羣眾。

(2)、醫療機構服務方式、時間、診療科目及牀位編制。

服務方式:患者來院就診或上門服務;

服務時間:全天24小時服務、節假日不休;

診療科目:內科、普通外科、骨科、婦科、五官科。

醫技輔助檢查:臨牀體液/血液、臨牀生化檢驗、超室診斷、電子腸鏡、電子胃鏡、彩色多普勒、眼科顯微鏡、鼻內窺鏡、CT、DR、心電診斷。

牀位設置:醫院設置牀位99張、優質病房1間2張牀,餘為普通病房97張。

三、發展策略

(一)、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構建和諧醫院,創建二級醫院。和諧產生最佳組合,產生最佳效益,未來一至五年醫院要以創建二級醫院為重點,以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為主線,大力實施和諧教育,構建和諧醫院,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醫院生態。

(二)、實行院長負責制。醫療業務服從各級衞生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實行經營和醫療兩條線管理,醫院着為獨立法人對經營結果負責。院長必須精通國內外醫療產業的運作模式,深諳國際經典醫院經營理論,具備卓越的領導策劃能力、市場運行能力及組織調控能力;具備敏鋭的市場經濟嗅覺和前瞻性思維習慣;全面負責醫院的經營、管理、醫療、科研等方面工作,嚴格按照授權權限履行職責。

(三)、特色強院,打造優質品牌、牢固樹立“特色就是質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發展”的思想,堅持特色強院,立足於醫療體制的整體改革,着眼於醫院的長遠發展,追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形成個性鮮明的辦院風格。醫院將在鞏固原有特色專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按照現代醫院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搞好特色重點專科建設工作。要將特色重點專科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列入醫院發展總體規劃,並在人力、物力、財力及制度上給予充分保證。促使醫院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創新發展,最終形成品牌優勢,於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醫療機構的人員配備:

(一)中高級人才:全國範圍內招聘,注重理論素養和實際臨牀操作水平,並來源於三級醫院。

(二)基本醫療人員:主要在當地和臨牀地區醫務人員及醫科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招聘。

(三)引進高新醫療技術,積極開展各類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舉行會診。講座及手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解決各種疑難危重病人的就近診治。

醫療機構的設備及配置

(一)、基本設備:按國家制定的等級標準配備:十二道同步心電圖機,衞生部門要求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電動吸引器、自動洗胃機、婦科檢查牀,呼吸球囊、氣管插管、萬能手術牀、按手術要求必備的手術室器械、無影燈、沖洗車、顯微鏡、電冰箱、器械櫃、紫外線燈等。

(二)、開展的診療項目相應的設備:彩超機、半動生化分析儀、微波、B超、X線等。

(三)、病牀每牀單元設備:牀1張、牀墊2條、被子2條、褥子2條、被套2條、牀單2條、枕心2個、枕套4個、牀頭櫃1個、病員服2套。

五、醫療機構的通訊、供電、上下水道、消防設施情況:

1、醫療機構的通訊將採用中繼線方式,在電信部門輸中繼線接入及程控電話安裝事宜。

2、醫療機構供電將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用電規範》的有關規定進行設置與安裝,採用雙路電來保障醫院的正常醫療用電。

3、醫療機構上下水道符合《醫療機構建築要求》的規定,保證上下水道的暢通及消毒衞生要求。

4、醫療機構的消防設施將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有關要求,並通過消防管理機構的審核批准,做到防患於未然。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5

20xx年—20xx年是我院步入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科學合理安排發展五年規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結合我院實際,提出護理院五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的黨的“__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羣眾利益、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作為主要內容,建立護理院規範管理和護理院績效評價的長效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力爭五年內建成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環境美麗、設施完備、治理規範、技術精湛的一甲護理院,達到二級護理院水平。

二、發展目標

通過科學的管理實施,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與質量控制體系,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梯隊;充分發揮院內外專業人員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特色專科;重點培養40歲以下學科帶頭人;逐年引進新技術、新項目;爭取全面配置與現代化一級護理院相適應的醫療設備,促進臨牀各項工作的開展,使護理院整體業務水平上一個新台階,並按要求達到二級護理院水平,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規模,集醫療、護理、康復、養老為一體,同時富有專科特色的現代化養老護理院。

三、科學管理

護理院的發展離不開管理,科學的管理就是生產力。在護理院的業務發展過程中,為了安全、高效的提升我院的業務技術水平,一方面,建立與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與技術操作規範,制定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嚴把質量關,無論從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還是各項技術操作規範都要嚴格要求,使業務發展在良性的軌道上穩步上升。另一方面,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模式同樣重要,以優質、高效、低耗、便捷為目標,努力提高護理院自身的技術水平,儘可能使患者少花錢而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護理方面,要加強科學化、規範化管理,建立健全與護理院功能、任務相適應的護理管理體系,實行護士長、護士二級管理方式,使護理工作能紮紮實實地落實到臨牀實際工作中。

四、人才培養

醫療市場的競爭,中心是人才的競爭,護理院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愛惜人才、重用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護理院的發展才會有出路:

1、通過每年引進素質好的本科生、專科生或調入確有專長的實用型人才不斷充實我院的人才隊伍。

2、聘請院內外專家坐診、講學,指導臨牀及其他業務,儘快提升我院年輕隊伍的業務技術水平。

3、制定政策及獎勵機制鼓勵職工自學崗位成才。

4、選送思想品質好、業務基礎強、具有開拓精神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去市級三甲以上醫院相關科室進修學習。

5、注重業務學習,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定期進行“三基”知識考試,定期開展技術操作考核、比賽等形式,逐步提高醫務人員的理論與實際水平。通過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各專業作風嚴謹、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學科帶頭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穩定的技術人才隊伍。

五、設備投入

現代化護理院的發展,除了人才培養與管理手段等重要內容以外,必要的、符合護理院發展的各項儀器設備購置與技術進步是相輔相成的。為提高我院綜合競爭力,未來五年,護理院擬通過自身努力陸續添置複合搶救台、心臟彩超、大型康復器材、高壓氧等必要的設備。

六、開設特色專科

我院為護理院,特色專科建設是我院要加強的方向,為了突出我院特色和實力,在未來五年要充分發揮現有技術水平和醫療資源,根據地方發病率的調查,在上級衞計委的指導下逐步建成:康復專科、老年病專科、臨終關懷專科、腫瘤專科等。並不斷加大投資,進一步完善特色專科建設,力爭使特色科室醫療水平和學術水平達到廈門市內乃至省內護理院先進水平。

七、現有科室建設

在特色及重點科室不斷髮展的同時,原有的科室要同樣穩步提高:全院各科要利用現有的儀器設備(如: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呼吸機、動態心電圖、監護設備等等)更好地為病人服務,要極力體現“人性化為病人服務”、“人性化為臨牀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服務”。根據臨牀需求,適時開展一系列新的檢測技術項目,使之隨着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同步提高,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八、科研教學

1、提高以老年病、多發病、常見病、疑難病防治研究為主攻方向的科研水平。

2、加強臨牀教學工作,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3、抓好繼續醫學教育,承擔繼續教育項目。

4、強化在職教育,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九、基本建設和環境建設

未來五年,我院要爭取逐步完成門急診醫療區域、急診急救配套設施和院內規劃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做好院內綠化,開闢健身場地,美化環境。

十、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業務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院長任組長,各位院務會領導為成員的規劃領導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根據規劃進一步細化發展規劃的各項保障措施。

2、提高業務效益,夯實發展基礎

護理院要健康快速發展,必須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只有提高業務效益才能夯實發展的基礎。所以,一是增加醫療服務項目,擴大服務範圍,提高設備利用率。二是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三是擬訂合理的分配計劃,向臨牀高風險關鍵崗位和技術骨幹傾斜。

3、更新發展觀念,加強護理院精神文明建設

新的發展需要新的觀念。在鞏固、充實、完善現有精神文明建設基礎上,着重做好:一是改進醫療服務,轉變服務觀念。在思想觀念上實現從“病人求醫”向“護理院離不開病人”的轉變,在服務方式上實現“單純治病”向“綜合治療病人”的轉變,在工作作風上實現“病人圍着護理院轉”向“護理院圍着病人轉”的服務過程轉變。二是着力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4、健全實施機制,確保規劃目標實現

健全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規劃編制的民主參與、專家諮詢、羣眾建議制度,要依據規劃,認真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強化保障機制,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保障各項計劃實施。完善評估機制,加強規劃實施過程中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監控、分析,組織開展規劃中期督辦評估、修訂工作,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確保目標實現。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6

為切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宜賓高質量建成區域醫療中心,更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xx〕7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5年努力,培育一批就醫環境一流、醫療技術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務能力一流、羣眾滿意度高的知名醫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實現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一)打造市級“高峯”。到20xx年,市一醫院和市二醫院建成醫療、教學、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全省領先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市中醫醫院建成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市四醫院(市康復醫院)建成全省一流的.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在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達到並保持A等,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1.5、微創手術佔比達到25%,四級手術佔比達到40%,降低重大疾病市外轉診率,逐步實現羣眾就醫“大病重病不出市”。

(二)做強縣級“高原”。到20xx年,縣(區)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全部創建為三級醫院,全部達到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力爭培育6家縣級醫院創建為三級甲等醫院,縣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達到B等以上,縣域內住院率達到90%以上,實現羣眾就醫“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區)解決”,羣眾滿意度排名全省前列。

二、工作措施

(一)實施陣地提升行動,改善就醫體驗。

1.優化完善基礎設施。完成市級公立醫院新院區項目建設,科學規劃佈局醫院院區。市一醫院總院搬遷至西區院區,老城區院區建成老年康復院區,南岸院區建成婦產兒童院區,業務用房達到30萬平方米,規劃編制牀位2500張。市二醫院總院搬遷至臨港院區,老城區院區建成慢病及護理院區,南岸院區建成腫瘤院區,江北院區建成康養結合示範區,業務用房達到32萬平方米,規劃編制牀位2800張。市中醫醫院二期院區投入使用,業務用房達到7萬平方米左右,規劃編制牀位800張。市四醫院(市康復醫院)完成南溪院區搬遷,業務用房達到9萬平方米,規劃牀位1000張。縣級公立醫院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補齊老年、精神、傳染病院區建設等短板,優化流程佈局,改善就醫環境。

2.完善大型設備配置。按照突出高精尖優、補齊短板弱項原則,圍繞重點專科建設需求,升級市、縣(區)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逐步建立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提高使用效能。

3.實施智慧醫療建設。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市建設。統籌建設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縣域醫共體集成交換平台為核心的“健康宜賓·智慧醫療”集成信息系統,實現醫療、醫保、醫藥信息互聯互通。打造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建成電子病歷、智慧醫療、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醫院信息系統,全市三級醫院全部建成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

(二)實施專科建設行動,提高服務能力。

1.建設臨牀重點專科羣。以我市及周邊地區羣眾發病率排名靠前、死亡率和外轉率高的疾病為重點,推動臨牀重點專科羣建設,力爭全市新建成2個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2個專業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5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30個市級臨牀重點專科,80個縣級臨牀重點專科。

2.提升醫學科教創新能力。持續深化與四川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合作,力爭引進院士工作站,高標準建設宜賓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及附屬醫院和市公共衞生臨牀中心,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

(三)實施人才引培行動,提升管理水平。

外引和內培結合,大力推動知名院長、名醫名家、高學歷人才聚集,實現全市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和院長掌握現代先進醫院管理知識、具備醫院精細化管理能力;國家級“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及省部級首席專家、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天府名醫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稱號獲選者達80人,博士研究生學歷以上人才達100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達1000人。

(四)實施綜合聯動改革,激活發展動能。

1.加強黨的領導。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黨委會、院長辦公會等議事決策制度。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深化標杆黨支部創建活動,深入實施公立醫院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雙帶頭人”培育和黨務骨幹、業務骨幹“雙骨幹”培養。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考評機制,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巡察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推動三醫聯動。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穩健可持續的基本醫保籌資運行機制,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辦法,健全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協商談判機制。深入推進藥械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全力落實國家和省級組織的藥械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工作,全市公立醫療機構藥械和檢查化驗收入佔比、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陽性率等主要指標更加優化,保持全省前列。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採取“小步快走”方式,按照“設置啟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有升有降調價、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核”的工作路徑,分批次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着重調增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等項目價格,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加快醫療服務新開展項目審核,促進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

3.加強精細化管理。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學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凝練支撐高質量醫療發展的醫院文化,建設全鏈條信息管理、監測評估系統。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績效管理、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制度,三級公立醫院設置總會計師崗位。規範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優化醫院輔助型服務流程,促進醫療資源有效使用。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衞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各縣(區)要堅持黨政主導,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細化任務清單,完善配套政策。市衞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民政局要加強統籌指導,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市直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定期向市衞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彙報工作推進情況。各醫療機構要履行主體責任,制定年度任務清單,落實專班推進。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市、縣(區)財政要切實加大對公立醫院投入,年度預算安排資金用於專科能力提升、高層級人才引培。其中涉及中醫藥類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引培等項目補助資金從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三)強化考核評估。建立差異化、個性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市衞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分年度下達目標任務,市直相關部門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公立醫院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確保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7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__〕13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高舉公立醫院公益性旗幟,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為引領,以學科、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為支撐,以醫療質量、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臨牀科研、醫院管理提升為重點,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數為標尺,促進全市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再上新台階。

二、工作目標

“十四五”期間,深入推進“三明醫改”經驗在荊門落實落地,全面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力打造“荊門模式”;創建一批全省乃至全國高水平的優勢學科,建成一個在全省有影響力的臨牀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培養引進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建成一批不同層次的高水平數智化公立醫院,形成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區域中醫藥健康服務中心為骨幹,其他高水平市、縣級公立醫院為支點的公立醫院網絡,推動全市公立醫院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建設健康荊門提供有力支撐。

“十四五”期間,市縣兩級公立醫院共謀劃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73個,其中市級42個、縣級打包項目31個,計劃總投資42.82億元。建立全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庫,分批分年度組織實施。

三、主要任務

(一)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1.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市級層面,堅持高水平綜合性或專科醫療服務定位,重點推進市傳染病醫院、市一醫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市二醫院精神衞生康復中心、市中醫醫院中醫保健康復大樓、市婦幼保健院婦兒健康大樓等擴容項目建設;力爭2—3年內,建成市傳染病醫院公共衞生臨牀中心、市一醫院綜合醫療中心、市二醫院專科專病特色醫療中心、市中醫醫院中醫醫療和康復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中心等“五大中心”。縣級層面,重點推進京山市人民醫院整體遷建並新建傳染病大樓,以及沙洋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大樓、東寶區婦幼保健院大樓、掇刀人民醫院門診醫技綜合大樓等擴容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市縣共建”,幫助縣級醫院建設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症監護等臨牀服務“五大中心”;鞏固鍾祥市人民醫院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成果,推進京山市人民醫院和沙洋縣人民醫院創建三甲綜合醫院。

2.推進緊密型醫聯體(醫共體)提質增效。建立健全醫聯體(醫共體)綜合管理辦公室、資源調配部、質量控制部、公共衞生部、信息化建設部、財務部等“一辦多部”職能管理部門,在持續深化“人財物”緊密運行機制建設基礎上,圍繞急診急救、慢病管理,構建整合型一體化服務體系。在急診急救方面,以龍頭醫院為主導,着力建設市縣兩級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幫助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建成規範化救治單元(站),形成全鏈條無縫對接急診急救網。在慢病管理方面,以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為主導,以慢病管理及“323”攻堅行動為載體,建立健全各類高質量慢病管理中心,由龍頭醫院統籌專科醫師、全科醫生、全科護士、公衞醫師、鄉村醫生等醫療人才資源,實行按病種分類簽約服務和管理,每個專科醫生包聯多家慢病管理中心、若干個村衞生室,建立“1 N X”的防、篩、管、治、研一體化服務體系。支持市中醫聯盟、市婦幼保健聯盟建設發展。

3.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構建以市傳染病醫院為基地、公立醫院傳染病區為樞紐、發熱門診為網點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構建“市區一體、市縣協同、部門聯動”的緊急醫療救援體系,中心城區打造“10分鐘急救圈”,縣(市)打造“30分鐘急救圈”。依託市中醫醫院建設中醫疫病防治基地,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獨特作用。

(二)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4.建立健全財政保障長效機制。堅持公益性主導,加大財政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以及承擔公共衞生任務和公共服務等投入保障。逐年提高財政對公立醫院人頭經費的補助標準。

5.深入推進人事編制制度改革。推行公立醫院人員總量管理、動態調整,在核定的總量內,逐步將行政後勤人員佔比減少至15%—10%。允許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創新設立特設崗位,建立人員競爭上崗、擇優上崗、優勝劣汰、崗變薪變等機制。用足用好編制資源,按照“保基本醫療、保公共衞生、保學科引領”原則,通過省級考務平台統一公開招聘,或通過專項招聘、人才引進等形式將引進培養的人才納入編制管理。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編制內外人員待遇。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

6.深入推進績效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兩個允許”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支持公立醫院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鼓勵對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改革完善公立醫院內部績效分配製度,建立以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P(病種分值)、CMI(病例組合指數)、RW(DRG與DIP權重)、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滿意度等為關鍵指標的績效評價體系,建立落實工分制、信息化、公開化的績效考核機制,全面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7.深入推進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改革。編制、財政、人社、教育等部門積極支持高端醫學衞生人才引進,在其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在市衞健委設立醫學衞生人才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給予一定數量的引導資金支持,市直公立醫院引進培養碩士、博士等高層次領軍人才的費用從醫學衞生人才專項資金中列支。做好三級甲等醫院高級職稱自主評審工作,按國家、省統一部署適時擴面。完善衞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評價標準,進一步改進評價方式,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落實服務基層制度,鼓勵衞生專業技術人員向基層一線流動。

8.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啟動基本醫保DIP付費,確保20__年1月起正式運行,20__年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按DIP付費實現全覆蓋,按DIP付費的住院費用比例達到70%。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DIP付費方式,合理確定付費標準。完善居民醫保普通門診統籌運行機制,全面推行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進一步拉開市、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醫保支付比例差距,引導羣眾選擇性就醫。及時跟進落實國家、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

9.深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比重。加強醫療服務價格分類管理,對普遍開展的通用項目,管住管好價格基準;對技術難度大的複雜項目,尊重醫院和醫生的專業性意見建議。簡化新增價格項目申報流程,促進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和臨牀應用。

(三)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10.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立完善省衞生健康委、市人民政府“省市共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機制,3—5年內,建成以市一醫院為主體的骨科、兒科、重症、呼吸專科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市二醫院為主體的腫瘤、精神、傳染病、心血管專科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11.打造專科專病協同錯位發展“荊門樣板”。市級層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重點發展急診急救、重症醫學、生殖醫學、腫瘤、精神等專科專病;市中醫醫院重點發展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市婦幼保健院重點發展婦幼保健、婦科、產科、兒科等專科專病;依託市級醫院建立全市專科專病標準化診療體系,“五化”(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微創機器人化、影像介入化、診斷分子化)引領學科建設,發展影像AI診斷、手術機器人、3D打印等專科專病核心技術,以專科專病建設帶動學科進步。縣級層面,通過市級醫院專科專病“品牌、技術、管理”平移,形成市、縣專科專病聯盟,推動同質化發展。到20__年,建成1個省級疑難危重症診療中心,再創建3—4個國家級重點專科、60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40個縣級醫院省級臨牀重點專科和100個基層特色專科。

12.打造多學科融合優勢學科集羣。按照“共建共享、效率優先”原則,依託市級三甲醫院構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腫瘤防治中心、精神康復中心、婦產生殖醫學中心、傳染病防治中心、心腦血管防治中心、運動損傷和康復醫學中心等多學科集羣,與其他市、縣級公立醫院建成專科協作關係,形成佈局合理、技術較高、特色鮮明的學科集羣發展新局面。支持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建成國家級胸痛中心示範單位、國家級卒中中心示範單位、國家級創傷救治中心。

13.打造一體化綜合診療服務品牌。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持續優化診療流程,打破學科、專業、學組之間的條塊分割,推廣MDT(多學科診療)、無痛診療、整體護理、快速康復、“一站式專病診療”“日間手術”“互動式”慢病管理等新型服務模式。建設以市級醫院為引領、縣級醫院為支撐、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為基礎的學科協同發展模式,縣級醫院聚焦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向上對接市級醫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向下輻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打造基層示範性健康管理中心、康復中心、護理中心,發展基層臨牀藥學服務,樹立基層中醫藥特色服務品牌,整體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級。

14.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服務標杆。支持市中醫醫院建成國家三甲示範中醫醫院和全省有影響力的中醫臨牀研究基地、“醫養結合”中醫藥保健服務中心。支持市縣級兩級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建設,推動提升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深度實施名師、名醫、知名中醫工作室“三名”工程,推進中醫藥服務傳承創新。大力推廣中西醫綜合、多專業一體化診療等模式,依託市中醫醫院、鍾祥市中醫院建設省級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研究中心。到20__年,市縣兩級中醫醫院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分別達到3個、30個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現零的突破,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科技成果均達到20項以上,培養或引進10名以上省級中醫名師、30名以上優秀中青年中醫學科帶頭人,建設30個以上知名中醫工作室,培養30名以上知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人。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面設置中醫科和中藥房,100%的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有規範化國醫堂,100%的`社區衞生服務站、80%的村衞生室能提供10種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

15.打造高質量發展人才梯隊。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萬名校友資智回荊、急需緊缺人才崗位特聘、招碩引博和大學生引進“五大工程”。堅持“醫教協同、外引內培並重”,建成3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強化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教育,創新現代師承教育模式,加強多學科協同特色人才培養。以學科專業化佈局為導向,構建“分類評價、多維考核、分層支持、逐級提升”的人才隊伍建設體系。到20__年,力爭培養或引進緊缺急需領軍人才10名以上、高層次專業人才和學科帶頭人30人左右,培養科研骨幹35名以上、實用骨幹210名以上,每年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50人左右,託舉有望衝擊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的實用型、科研型和管理型人才。

16.打造臨牀科研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聚焦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科技前沿領域,集聚市級三甲醫院優勢資源,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強複合型創新團隊建設,用2-3年時間,建成在全省有影響力的臨牀科研與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打造集臨牀研究型診療平台、產業導向型科技平台、數據密集型支撐平台為一體的“宜荊荊”轉化醫學中心及研究院,搭建科研患者AI篩選系統、抗腫瘤藥物評價系統等信息系統,實現研究數據採集和稽查等全流程自動化。到20__年,力爭爭取國家級科研項目6個以上,省級科研項目立項50個以上,年均立項科研經費不低於400萬元,轉化科研成果10個以上。

17.打造“三位一體”數智融合現代醫院。大力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到20__年,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全部達到6級水平,二級公立醫院達到5級水平。做實預約掛號、掃碼就醫、報告查詢、健康教育、互聯網醫院等線上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打造掌上醫療健康服務圈,預約診療比例逐步達到年門診人次的70%以上。改造升級市縣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設全市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引入5G技術開展全市醫療機構檢驗檢查互認、分級診療和遠程醫療服務。推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藉助智能化診療支持設備和技術提升服務效率。建立貫穿各診療環節的綜合運營管理系統以及醫療廢棄物管理系統、智能被服管理系統、智能設備監控系統、智能能源管控系統等醫院“智慧管家”。

(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18.改革完善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體系。建立整合型醫院運營管理監測決策支持系統,實現數字化驅動醫院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基於大數據、雲平台,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不同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時間消耗標準、費用消耗標準、藥品消耗標準和耗材消耗標準等,對每醫生CMI、成本產出、時間消耗等指標進行監測評價和績效考核。

19.加強全面預算和內部控制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鈎。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加強全流程成本控制,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着力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羣眾看病負擔。推廣後勤一站式服務,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全市三級公立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全省中位值以下。

20.加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完善醫聯體績效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

(五)塑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21.推進優秀醫院文化塑造行動。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院訓、願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22.推進偉大抗疫精神弘揚行動。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

23.推進清廉醫院和精神文明建設行動。推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規則、清廉紀律、清廉文化融入醫院建設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為人民羣眾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

24.推進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行動。建立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堅決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衞的良好氛圍。

25.推進和諧醫患關係建設行動。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完善患者投訴處理機制,暢通醫患溝通渠道,構建和諧診療和執業環境。

(六)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26.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制定完善公立醫院章程,以章程為統領,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

27.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四、組織實施及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衞生健康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組長,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荊門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研究重大政策、解決重大問題、部署重大工程。領導小組在市衞健委下設辦公室,市衞健委主要負責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在衞健系統層面成立荊門市醫院協會,為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搭建交流平台。

(二)凝聚建設合力。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職能,制定重點任務清單,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督促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各地、各相關部門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制定完善相應的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紮實組織實施。

(三)強化政策支撐。各相關部門結合職能職責,圍繞組織保障、財政保障、人事編制、績效薪酬、藥品供應、價格機制、醫保支付等重點領域,積極對接國家、省相關政策,研究制定促進荊門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系統、整體、協同推進改革任務落實。

(四)落實資金保障。建立由各級政府主導,財政部門統籌的資金籌措機制,落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專項資金,加快項目預算執行進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

(五)確保項目安全。各地、各單位依法依規建立責任明晰、安全可控、能力完備、協同高效的項目安全保障體系,將項目安全與項目建設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確保各建設項目管理規範、流程完善、萬無一失。

(六)嚴格績效考核。建立準確反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水平的統計和評價指標體系,對本實施方案執行情況進行常態化監測評估、跟蹤分析、動態調整。加強對重點任務完成情況、主要預期性指標完成情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情況等內容的動態考核,定期通報進展。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8

為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公立醫院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補齊短板弱項,提升運營效能,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__〕12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聚焦能力現代化、模式整合化、服務人文化、管理信息化,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公立醫院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

二、工作目標

到20__年,每千人口公立醫院(含中醫類醫院、婦幼保健院,下同)牀位數達到5.9張(含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3.6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3.8人,每千人口藥師數達到0.54人,確保到“十四五”末我市公立醫院發展指標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常見病、多發病市域內就診率達到90%,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三、統籌優化公立醫院資源佈局

(一)合理佈局醫療衞生資源。科學規劃市域公立醫院功能佈局,加大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形成特色鮮明、專業互補、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的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市第一醫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學科優勢、管理優勢的作用,打造市級臨牀重點專科。加強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能力建設,切實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逐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市內解決。加強市直醫院公共衞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加大與市疾控中心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統籌負責轄區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全生命週期醫療服務。

(二)推進醫聯體提標擴能。推進醫聯體規範發展,完善醫聯體運行管理機制,加強醫聯體指標監測,定期開展醫聯體績效考核和效益評價,引導醫聯體為網格內居民提供圍產期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療護等全方位健康服務。做實人財物統一管理,推動緊密型醫聯體實質性運作。支持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牽頭組建專科聯盟。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居民健康“守門人”。積極探索市直醫院退休醫師到基層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小病在基層解決。

(三)建設市級臨牀重點專科。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兒科、新生兒科等臨牀專科,探索精神衞生等臨牀專科發展,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推進市級質控中心建設,加強質控管理。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開展中醫經典病房試點工作,打造中醫特色突出、臨牀療效顯著、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中醫科室。

(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依託市第二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探索“一院多區”發展模式,實行一體化運營、同質化管理,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細化重點區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管控措施,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四、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一)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以腫瘤、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為重點,推廣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20__年1月底前,至少建設1個康復醫療中心。建立和完善基於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體系和院前院內信息共享網絡,提供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大力推進院前急救網絡建設,20__年1月底前完成市域內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推行日間手術,提升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鼓勵公立醫院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探索實行臨牀藥師院際會診制度。

(二)推進健康服務手段創新。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市第一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4級,市第二醫院、市中醫院達到3級,市婦幼保健院達到2級。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為患者提供線上複診、用藥指導、隨訪和藥品配送等醫療服務。至少建成1個互聯網醫院並有效提供服務,實現遠程醫療網絡覆蓋。

(三)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強化中西醫協同,市第一醫院應設置中醫臨牀科室,設立中醫門診和中醫病牀,支持設立中醫病區和中醫綜合治療區,鼓勵和支持市第二醫院設置中醫臨牀科室。依託市中醫院,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緊急醫學救援隊伍。

五、切實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

(一)推動醫院管理提質增效。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推進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建設,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鼓勵對黨委書記、院長、總會計師實行年薪制,年薪由市財政全額負擔。市第一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推動公立醫院聘請法律顧問,指導提升核心業務供給效率和法治保障水平。強化對公立醫院人力資源、設施設備、資產、預算、成本控制、風險防控等重點管理環節的監測評估。建立正向激勵和倒逼機制,對管理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醫院感染問題的,在醫院等級評審、醫改考核中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理。

(二)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整合醫療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核等各環節,強化預算約束,加強資金預算執行監測分析,對績效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20__年底前,市第一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當年度全國中位值。

(三)加強醫院績效考核評價。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組織開展二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持續強化公立醫院醫改考核,依據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優化指標體系。注重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將考核結果與公立醫院(醫聯體)財政補助資金投入、醫保資金撥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院等級評審、領導班子評價等掛鈎。

六、協同提升公立醫院治理效能

(一)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進行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20__年底前,市第一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達到當年度全國中位值。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二)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對市第一醫院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試點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工作。探索按牀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付費標準。完善日間手術醫保支付配套政策。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嚴格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結餘留用資金中60%至70%用於醫務人員薪酬發放,30%至40%用於醫療機構發展。

(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嚴格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人員使用控制數標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完善崗位管理制度,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公立醫院在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自主申報績效工資總量,逐步提高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固定薪酬佔比。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薪酬水平,實行中西醫同機構、同學歷、同職稱、同待遇。20__年底前,市第一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重達到當年度全國中位值。

(四)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機制,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打造一批市級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七、着力打造公立醫院服務品質

(一)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推進醫院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

(二)改善羣眾就醫體驗。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互聯網複診、慢病長處方等服務,開展診間結算、牀旁結算等多元化服務。針對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羣體的現實需求,在推行非急診預約診療的基礎上,合理保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支持公立醫院開展特需服務,特需服務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

(三)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建立完善行風管理制度,制定醫務人員廉潔從業相關管理規定。保持打擊回扣行為高壓態勢,開展專項排查檢查,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從嚴處理。完善回訪制度、暢通舉報途徑、加強線索查辦,持續整治術中加項、小病大治等行為。深入開展醫保基金專項治理,打擊欺詐騙保犯罪行為。

(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推進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持續加強平安醫院建設。

八、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選優配強黨政領導班子。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實施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二)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市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市衞生健康局具體負責,市國資運營中心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黨員成員實行“一崗雙責”。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黨組織全面覆蓋醫院各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績效考核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九、組織實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密切配合省統一部署的試點工作,同時按照穩妥有序、點面結合的原則,制定年度推進計劃,20__年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達到“十四五”預期目標。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債券政策,重點支持醫療衞生領域公益性項目建設,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

(三)加強督導考核。根據國家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按照屬地原則對市域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市衞生健康局要加強對改革推進情況的協調和督查,積極學習試點設區市先進經驗,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強化改革運行監測,適時通報改革進展。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19

為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等的要求,結合《上海市衞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滬府發〔20xx〕10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推動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建設與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上海方案”,提高羣眾和廣大醫務人員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發展目標

立足“頂天、強腰、立地”三個層面,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創新、三醫聯動、促進均衡”和“試點先行、分類推廣、逐步覆蓋”原則,推進公立醫院內涵式發展。佈局高品質、智慧化的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加快新城醫療資源配置,強化區域性醫療中心服務能力建設,優化社區衞生服務體系,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佈局,做實分級診療。佈局全球領先的健康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醫學學科,瞄準國際前沿領域和尖端醫療技術,加強科研攻關,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提升衞生健康信息化水平,成為智慧化健康服務高地。佈局醫防協同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力爭到20__年,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服務新體系

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10家以上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含中醫),打造醫學研究高峯、成果轉化高地、人才培養基地和數據彙集平台。支持公立醫院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允許引進國際最新、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裝備。試點醫院因臨牀急需進口少量藥品的,經國務院藥品監管部門批准,可以進口並在指定機構內用於特定醫療目的。授予國家試點醫院國際交流合作更大自主權。

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擴容和區域佈局均衡。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水平醫院通過“一院多區”建設,定向放大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推進市級優質資源向“五個新城”及金山、崇明等遠郊擴容下沉。按照“提能級、增功能、補短板”要求,着力加強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依據服務人口和半徑,健全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設置,優化社區衞生服務功能。加強新城專業公共衞生機構建設,強化公共衞生服務。

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加快建設以市級醫院為依託、區域性醫療中心為核心、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基礎的醫聯體,強化資源整合,構建“管理、責任、利益、服務”共同體,創新分級診療協同機制。區域性醫療中心聚焦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向上對接市級醫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向下輻射基層醫療機構,帶動區域醫療服務能級整體提升。

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加快推進傳染病、創傷、重大公共衞生事件等相關臨牀專科建設,支持部分公立醫院分院區建設,發生重大疫情時快速轉換功能。建立公共衞生醫療急救預備役體系,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獨特作用,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提升市級綜合醫院、區域性醫療中心感染科綜合救治水平,支持與呼吸、消化、重症等學科融合發展,持續提升學科能力。

推動公立中醫醫院傳承創新發展。將市級中醫醫院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示範型中醫藥診療和研究平台。構建中醫“區域+專科”醫聯體,建設“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打造服務應用型區屬中醫醫院。“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間,着力建設1-2家國家中醫醫學中心、1家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1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3-5家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2個特色重點中醫醫院,2-3個高水平中醫特色專科醫院,打造國內領先的中醫醫療服務高地。

推進社區衞生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公立醫院對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全方位支持,實施新一輪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功能標準建設,打造示範性健康管理中心、社區康復中心、社區護理中心,發展社區臨牀藥學服務,樹立社區中醫藥服務品牌。支持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拓展健康服務資源供給。鼓勵發展“互聯網+診療”模式,實現功能向社區服務延伸。

(二)打造科創引領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新趨勢

建設國際一流臨牀專科羣。加強平台、交叉學科建設,形成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臨牀研究等方面領跑國際、國內引領的優勢學科。“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間,力爭建成3-4個國際一流的臨牀學科和若干臨牀、中醫重點專科,培育3-4個國際一流團隊,培養若干國際知名的醫學臨牀科學家。支持三級醫院與世界一流醫療機構、學術機構和生物醫藥企業合作,組織和參與多中心研究。

打造高水平市級臨牀研究平台。聚焦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科技前沿領域,集聚本市優勢資源,爭創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快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專病數據庫、生物樣本庫等平台設施,完善全鏈式臨牀研究質量監管平台和醫企聯動協同創新平台。鼓勵試點醫院設立專門的臨牀研究牀位,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牀試驗(IIT),允許有條件的醫院按照國家要求開展自行研製體外診斷試劑試點。探索對多中心臨牀研究實行倫理審查結果互認。

大力發展高新醫療技術。面向再生醫學、精準醫學、生物治療、腦機融合等前沿領域尖端科學問題,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和設備等研發的醫工結合、產醫融合,集中力量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原創性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策略產出。支持公立醫院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開展臨牀研究與醫學科技成果轉化合作,積極參與本市健康服務業園區建設,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

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MDT)、無痛診療、整體護理等新型服務模式,支持綜合性醫院建立腫瘤綜合診治中心,實行全週期一體化管理和綜合救治。推行日間化管理、加速康復外科診療模式,鼓勵試點醫院外科微創化發展。加強臨牀藥師配備和培養,支持開設藥學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推廣中醫綜合診療、鍼灸全科化和全鏈條服務模式,促進中西醫臨牀協作攻關。支持三級醫院開展特需診療、健康管理和國際醫療服務。進一步深化拓展“便捷就醫服務”應用場景建設,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守牢醫療質量安全底線。加強公立醫院臨牀路徑管理,做到合理施治。推廣應用信息化處方審核和點評系統,規範臨牀用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升醫院感控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完善醫療服務標準和規範。深化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完善投訴機制。健全醫院評審體系,促進醫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

(三)激發數智融合的公立醫院現代化管理新效能

健全公立醫院內部運營管理。健全公立醫院決策機制和民主管理制度。夯實醫院運營管理部門及人員配備,建立分工明確、密切協作、高效運行的運營管理體系。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醫保基金使用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報告、第三方審計和信息公開機制。優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突出規範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約機制,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有效防範各類風險。

建立分層分類的績效評價機制。創新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兑現,引導醫務人員重醫德、重技術、重能力。優化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重點考核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引導醫院落實功能定位。完善緊密型醫聯體績效考核體系,全面評價醫聯體運行機制、分工協作和區域資源共享、技術輻射作用、可持續發展等情況,引導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縱向流動,工作重心從治病轉向促進人民健康。

全面推進醫療衞生數字化轉型。落實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範。以5G等新基建為支撐,深度應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醫療服務流程再造、規則重構、功能塑造和生態新建,打造全面感知、泛在連接、數字孿生和智能進化的未來智慧醫院。推進數字健康城區建設和智慧醫療服務一體化發展,實現全要素、全流程、全鏈條集成優化。建立多維度病種組合評價指標體系和基於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優化公立醫院資源價值配置和運行管理。

(四)激活“三醫聯動”系統集成的外部治理新動力

深化人才激勵制度改革。合理制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按規定自主確定崗位總量和崗位標準。穩慎開展三級醫院下放職稱評審權限試點,對引進高層次人才實行靈活的職稱評審機制。完善交叉學科和臨牀研究人員崗位設置、職稱評審和晉升辦法。科學、分類設定公立醫院牀人比,逐步使醫護比總體提到1∶2左右。落實“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加大對公立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績效工資水平和總量核定的傾斜力度。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額內,創新實施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和年薪制等分配機制。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等獲得收益用於人員激勵不受績效工資總量限制。允許公立醫院和科研人員共有成果所有權,鼓勵單位授予科研人員成果獨佔許可權。

加強衞生健康高端人才引育。推進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促進醫工、醫理、醫文學科深度融合,培養“醫學+X”複合型人才和各類緊缺人才。創新現代中醫師承教育模式,加強多學科協同特色人才培養。支持公立醫院精準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集聚高端創新型人才,落實引進所需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在落户安居、入學就醫、税費優惠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政策。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形成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理順比價關係,穩妥有序實施價格調整。探索建立多層次的健康管理服務收費機制。暢通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定價綠色通道,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完善特需醫療服務管理制度,探索對參與試點的公立醫院根據規定放寬特需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合理制定多學科診療、鎮痛、互聯網服務、上門服務等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和規範,將符合條件的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總額預算管理框架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完善慢性精神疾病、康復和護理等長期住院按牀日付費,探索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基礎、緊密型醫聯體為載體的按人頭付費。完善緊密型醫聯體醫保總額預算管理機制,做實“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以體現中醫臨牀價值為核心,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多元複合醫保支付方式。

有序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採機制改革。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制度化建設相關要求,嚴格執行國家及我市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做好集中帶量採購協議到期品種接續工作,穩定市場預期、藥品價格和臨牀用藥,採用綜合競價鼓勵優質企業中選。針對未納入國家和本市帶量採購的藥品,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集中議價採購,構建多方聯動的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格局。

(五)建設健康和諧的公立醫院發展新文化

打造健康至上的行業文化。健全醫務社工和志願者聯動服務模式,支持醫院設立患者體驗部,創建充滿人文關懷的就醫環境,打造有温度的醫院,推進文明行業建設。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完善醫患溝通制度,尊重維護患者知情權、選擇權。加強醫院健康促進工作,更好發揮健康科普“主陣地”作用,完善醫務人員開展健康科普的激勵保障機制。發展老年健康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

塑造特色鮮明的現代醫院文化。深入挖掘提煉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名醫大家思想精髓、院訓願景等,凝聚高質量發展精神內核。加強醫務人員人文素養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培育選樹先進典型,深入開展宣傳,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度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唱響大醫精誠、醫者仁心主旋律。

營造關心關愛醫務人員的社會氛圍。健全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完善醫療執業險、醫療意外傷害險和醫療責任險,保障醫務人員執業安全和合法權益。改善醫務人員工作條件,合理確定其工作負荷,科學配置人力資源,暢通利益訴求渠道。完善醫務人員收入合理增長機制,探索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做好職業發展前景規劃。

(六)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管理辦法,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建立以醫德、能力、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

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內設機構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獎評優等重大事項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衞生健康、教育、國資等部門具體負責,有關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質量評價考核制度,將黨建工作納入巡視巡察工作內容,評價結果作為醫院基層黨建工作年度考核結果,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醫院等級評審掛鈎,並作為醫院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結果的重要參考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市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將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改重點工作,強化市、區兩級政府的領導、保障、管理和監督責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充分激發試點單位“比學趕超”精神,實現提質增效,爭創一流。

(二)推動試點先行

分類遴選改革意識強、創新勁頭足、學科基礎紮實、提升空間大的醫療機構作為試點單位,包括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高水平醫院10家、示範型區域性醫療中心10家、高水平社區衞生服務中心20家,加快探索高質量發展模式和路徑,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三)落實資金投入

市、區財政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支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財政資金投入重點向資源均衡佈局、學科建設、科研創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傾斜。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公立醫院多元投入機制,加強臨牀研究、數字轉型、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醫企合作聯動。

(四)建立評價體系

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重點評價專科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優質資源下沉、基層能力提升、醫保基金使用、公共衞生任務落實等,評估結果應用於醫院財政投入、薪酬總量核定等方面。

(五)做好總結推廣

衞生健康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研指導,做好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凝聚改革共識。挖掘提煉、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本實施方案自20xx年12月27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20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總體部署,加快推進我縣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寧政辦發〔20__〕74號)精神,20__年4月1日,出台了《涇源縣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使各相關部門、單位及社會公眾更好地瞭解意見內容,現對《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出台背景及過程

20__年5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20__年10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寧政辦發〔20__〕74號),20__年12月,自治區醫改領導小組印發了《自治區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寧醫改發〔20__〕2號),明確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舉措,是新階段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為貫徹落實自治區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研究起草了《涇源縣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先後書面徵求縣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醫療機構意見,縣醫改辦進一步進行了修改完善。20__年4月,經涇源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審議通過,印發實施。

二、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健康涇源建設為主線,以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為動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堅持政府主導、堅持分類指導、堅持因地制宜、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力爭到20__年實現縣域醫共體下醫療綜合業務均衡發展,縣醫院發展方式以提質增效為主,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醫療服務結構更加合理優化,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建設健康涇源提供有力支撐。

三、主要任務

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6個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包括組建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實施縣醫院達標工程、推動醫防融合發展、推動臨牀專科建設、加強對口幫扶、實施縣人民醫院急救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實施中醫藥康復提升工程等內容,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形成“常見病不出縣、一般病在基層”的就醫新格局。

二是推進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推進公立醫院臨牀重點專科和薄弱專科建設。推行預約診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日間手術等服務模式。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建成縣域內緊密型醫共體信息化平台,實現縣域內醫療服務、公共衞生、醫療保障、綜合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三是深化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總量管理和動態調整政策。改革薪酬分配製,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健全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層次、高質量、高素質臨牀、中醫、護理、管理等領域人才。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度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四是提高公立醫院運行管理水平。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推動公立醫院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推動縣域醫療健康總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和重大風險評估機制。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引導醫院提高效能、節約費用、迴歸公益性、保障可持續。

五是加強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強化患者需求導向,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做好醫患溝通交流,增進理解與信任。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六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

四、組織實施

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納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和縣委深改委全面深化改革考核重要內容,縣衞生健康局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落實責任,縣醫改辦建立任務台賬,對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落實情況動態監測,根據自治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對縣公立醫院實行考評,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2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結合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等有關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強化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和公益屬性,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圍繞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和治理創新,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到20__年,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讓人民羣眾享有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更加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風險,為加快衞生健康現代化和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計劃。

1.超常規推進“醫學高峯”建設。爭取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佈局浙江。爭取國家級中醫類別的醫學中心、基地和特色醫院達到5個以上。到20__年,推動建設一批疑難複雜疾病診療能力拔尖、科研能力突出、管理水平較高、輻射影響較大的高水平醫院,三甲綜合醫院三級、四級手術佔比達到45%以上,省域外轉住院病人的全國佔比實現下降。(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高質量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支持寧波、温州、湖州和金華等地依託高水平綜合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進杭嘉湖、杭紹、甬舟、温衢麗、温台、金義等地高水平醫院協同發展。支持温州、湖州、嘉興、衢州、麗水等地建設省際邊界醫療服務高地。建設20家左右省級中醫特色醫院。推進醫療衞生山海提升工程,32家山區海島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各市、縣〔市、區〕政府。以下均需各市、縣〔市、區〕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3.全面深化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建設。推動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提標擴能,縣級公立醫院中的三級醫院佔比達到30%、牀位佔比達到60%以上,提檔升級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推進縣級重點專科和專病中心建設。深化縣域醫共體“一盤棋、一家人、一本賬”改革,實質性推進資源重組、體系重構和制度重塑。網格化推進城市醫聯體建設,創新城市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到20__年,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制度體系和發展模式基本成熟,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基層就診率達到65%以上。(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

(二)醫療技術能力提升計劃。

1.提高重大疾病臨牀救治能力。支持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和臨牀重點專科建設,新增國家級中醫類學科(專科)8個以上。新建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15個以上,實施品牌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潛力學科計劃,規劃30—40個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優先發展10個醫學重點培育專科,佈局一批省市共建學科、縣級龍頭學科。實施兒科醫療服務發展行動計劃,出台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意見。推廣50項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技術和100個優勢病種中醫診療方案。(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2.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快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二期項目建設,支持核酸適體與臨牀診治重點實驗室發展,爭取建設生命健康領域國家實驗室基地。支持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爭創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項目。出台提升醫療衞生機構科研創新能力實施方案,開展研究型醫院和病房建設,健全職務發明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與收益分配激勵機制,做強中國(浙江)衞生健康科技研發與轉化平台。到20__年,全省醫院科技人才影響力進入全國第一陣營,成為全國衞生健康重要科技中心和創新策源地。(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3.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建設省公共衞生臨牀中心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創傷危急重症立體救治中心,建設3個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動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中醫疫病防治基地。新建在浙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各1支。每個設區市依託1家三甲綜合醫院或傳染病醫院,規範設置傳染病定點收治院區(病區);每個縣(市)依託轄區實力最強的縣級醫院,規範設置傳染病院區(病區)。(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

4.加強高層次衞生人才培養。實施衞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落實“醫學高峯”項目引進高層次人才類別與引才獎補標準,國家級衞生人才數達到350人以上。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深入實施“杏林工程”“岐黃使者”培育項目,新增國醫大師1-2名、全國名中醫3名左右、省級名中醫60名以上。(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

(三)改善醫療衞生服務行動計劃。

1.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全面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多學科診療、精準用藥、優質護理服務、醫院志願者服務和一站式綜合服務,探索推進無陪護病房建設,全面推進醫療機構間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和醫學檢驗結果互認共享,省級三甲綜合醫院日間手術比例達到25%以上。建設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衞生健康行業),推進國家“5G+醫療健康”應用項目。推動醫防機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推進醫共體公共衞生管理中心實體化運作。建設一批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和科室。(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醫保局)

2.打造“健康大腦+”多跨場景應用。以重大需求、多跨場景、重大改革等三張清單為抓手,迭代看病就醫“一件事”場景,打造院前醫療急救“一件事”“數字健康進社區”和“疫情精密智控”等一批標誌性應用。到20__年,全面建成運行高效的“健康大腦+”體系,智慧醫療、數字健康管理和智慧公共衞生等領域率先實現流程再造、模式創新和制度重塑,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打造“浙裏健康”金名片。(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

3.營造良好服務氛圍。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傳承優秀醫德、醫風、醫訓,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實施醫務人員關心關愛行動,落實工作生活保障、臨時性工作補助發放、職業榮譽激勵等措施。深入開展平安醫院建設,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完善醫院安防系統,提升智防能力,優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

(四)醫院運營管理能力提升計劃。

1.健全運營管理體系。常態化推進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規範和加強政府採購管理,推進業務管理與經濟管理深入融合。實行公立醫院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定期公開醫院財務信息。健全內部審計,加強授權審批、預算、資產、會計、政府採購、信息公開等內控制度。強化臨牀、醫技等業務科室運營指導,探索運營助理員制度。加強醫院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

2.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完善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全面開展醫療質量提升行動,持續推進臨牀路徑管理,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強化合理用藥管理。推進醫療技術臨牀應用分類管理和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管理。(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藥監局)

3.完善績效評價機制。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完善激勵獎懲掛鈎機制。優化省醫院質量管理與績效評價平台,做好合理用藥、醫用耗材、醫療核心數據監測。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績效管理,強化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薪酬分配掛鈎。完善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

(五)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計劃。

1.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落實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每年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穩妥調價。落實分級定價機制,到20__年,全省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佔比達到35%以上。規範醫療服務項目准入辦法。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責任單位:省醫保局、省衞生健康委)

2.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病種(病組)、按人頭、按牀日等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健全集體談判協商機制,合理確定醫保基金總額預算,完善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全面實施住院費用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點數法付費。探索總額預算下門診費用按人頭包乾結合門診病例分組點數法付費。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責任單位:省醫保局、省衞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

3.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動態核增機制,出台省屬公立醫院機構編制管理規定。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待遇。落實崗位管理制度,實行分類設置、競聘上崗、合同管理。加強縣域醫共體統一招聘、培訓、使用和調配管理。落實“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衞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政策,出台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拓寬薪酬制度改革經費渠道。鼓勵實施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年薪制,探索醫務人員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多種薪酬分配形式,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的薪酬水平。到20__年,公立醫院人員薪酬中固定部分不斷提高,力爭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的比例達到45%左右。(責任單位:省人力社保廳、省財政廳、省衞生健康委)

(六)治理能力提升計劃。

1.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重大事項議事決策機制。實施公立醫院“院科兩優、德醫雙強”工程。(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

2.深入推進清廉醫院建設。落實清廉醫院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__—20__年)。建立公立醫院清廉建設指數評價體系,有序推進公立醫院巡查工作,深入開展醫療服務行業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到20__年,醫療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得到進一步遏制,清廉行醫的良好風氣更加濃厚,清廉建設指數逐年提升。(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

3.強化衞生健康整體智治。以數字化引領、撬動、賦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衞生健康“雲網計劃”,建立全省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和數據服務能力體系。推進省醫療衞生資源配置管理系統、互聯網醫院平台、診療行為綜合監管系統等建設。加強醫療健康和醫保公共數據共享,明確醫療數據標準、統一接口技術規範,分級分類推動數據共享開放。到20__年,整體智治的衞生健康數據治理體系基本形成。(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

4.改革完善綜合監管制度。強化全行業、全要素、全流程綜合協同監管,建立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常態化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建立公立醫院依法執業管理體系和“一承諾三制度”(依法執業承諾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制度、提醒告誡制度、依法執業述職制度)工作機制。持續打擊欺詐騙保行為,加大對假病人、假病情、假的發票等的專項整治力度。推進醫共體醫保行業自律體系建設。(責任單位:省衞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

三、保障措施

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省醫改聯席會議召集人。各地要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加強醫改工作領導的要求,由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或其中一位主要領導擔任醫改議事協調機構主要負責人,督促責任落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強與國家衞生健康委合作共建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在全省選擇若干公立醫院先行先試。建立工作指標和評價體系並納入健康浙江考核,評價考核結果與資源配置、醫院等級評審、項目申報、資金獎補等掛鈎。加強宣傳引導,做好典型的培養、樹立和推廣工作。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22

為推動我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辦發〔20__〕5號)、《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20__-20__年)的通知》(渝府發〔20__〕6號),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中西醫並重,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夯實基層醫療網底為目標,強化體系、技術、模式和管理創新,推動全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目標。到20__年,全區公立醫院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體系完整、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公立醫院醫療水平、服務能力及運營效率明顯提升,打造“區域特色醫學高地”,為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衞生風險、推進健康中國南岸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1.支持在區市級醫院發展。支持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建設傳染病、心血管、呼吸等專科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建設職業病防治專業國家醫學中心。支持武警重慶市總隊醫院建成“部隊、駐地雙一流醫院”。支持重慶市東南醫院建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

2.做強區級公立醫院。到20__年,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五院”)基本建成以老年醫學研究為特色、老年醫學相關學科統籌發展為主線的研究型、智慧型、友善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南岸區人民醫院建成“總體佈局合理、醫療技術優良、醫療服務滿意”的具有一定競爭力和特色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南岸區中醫院建成中醫特色突出、專科優勢明顯、病種療效顯著的現代化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和南岸區中醫醫聯體龍頭醫院。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建成二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完善中西醫臨牀協作機制,打造成南岸區中西醫結合示範醫院。南岸區婦幼保健院建成保健與臨牀相結合,為婦女兒童提供防治一體連續性醫療服務的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

3.築牢基層醫療網底。到20__年,銅元局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成“醫聯品牌、醫防示範”的美麗社區醫院。龍門浩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成以口腔、康復等為特色的優質服務示範社區醫院。南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成以老年服務為特色的社區醫院。長生橋鎮衞生院建成服務能力達到二級醫療機構水平的“區縣域醫療次中心”。迎龍鎮衞生院建成以中醫康復、醫養等為特色的乙級鎮衞生院。峽口鎮衞生院建成以醫養結合、精品家醫為特色的乙級鎮衞生院。雞冠石鎮衞生院建成運營效率良好的羣眾滿意鎮衞生院。廣陽鎮衞生院建成以精神、康養等為特色的甲級鎮衞生院。優化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村衞生室(社區衞生服務站)“一體化”管理。

4.組建醫聯體整合優勢資源。依託在區市級醫院、高等院校資源優勢助力高質量發展體系。支持市五院與知名大學建立非直屬附屬醫院關係,建設區域老年醫學中心。以市五院為核心醫院牽頭組建“1+3+N”網格化區域醫聯體,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服務,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市五院的龍頭作用,以“醫通、人通、財通”為主線,推廣“市五院—銅元局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共體試點經驗,全面推開區域醫共體“三通”建設。支持區中醫院牽頭組建中醫類區域醫共體。區精神衞生中心牽頭建立精神衞生區域專科聯盟,提升基層精神衞生防治能力。加強區內二、三級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對口幫扶,嚴格落實幫扶效果考核。力爭轄區居民區域內住院量佔比、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的比例逐年提升,三級公立醫院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比逐年下降。

5.全面完善醫療服務體系。20__年區中醫院、區精神衞生中心完成遷建,20__年市五院新院區建成投用,20__年區婦幼保健院完成改擴建、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完成遷建,推動龍門浩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遷建,啟動南坪鎮衞生院新建、塗山鎮衞生院新建、雞冠石鎮衞生院遷建前期工作。探索以共建、租賃、收購等方式整合現有醫療資源,推動“一街一中心、一鎮一衞生院”落地。依託市五院建設區域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咯血中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支持區人民醫院建設基層胸痛中心、宮頸病變診療中心。到20__年,全區每千人口公立醫院牀位達到4.69張,其中:每千人口中醫醫院牀位數0.5張、每千人口康復牀位數0.26張、每千人口精神科牀位數0.5張。

(二)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

6.加強臨牀重點專科建設。以滿足疾病臨牀需求為導向,加強區級公立醫院專科能力建設,力爭新建成重慶市區域專病臨牀診療中心3個、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8個、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10個、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8個,南岸區臨牀重點專科7個。到20__年,爭取市五院冠心病、放射、檢驗建成重慶市區域專病臨牀診療中心;市五院神經內科、心內科、普外科建成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市東南醫院兒科、急診、產科、骨科、神經內科建成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市五院老年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膽外科建成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或重慶市區域醫學重點學科;市東南醫院普外科、區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建成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市五院普外科(肛腸疾病)、心臟介入治療專科建成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市東南醫院消化科、康復科、耳鼻喉科建成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婦產科、心內科、骨科及龍門浩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口腔科建成南岸區臨牀重點專科。加強胃腸外科、生殖醫學、腫瘤等薄弱學科建設,鼓勵開展醫學美容、口腔正畸、心理諮詢等特色專科。甲級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鎮衞生院)和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精神(心理)科門診達到100%。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高不同級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三級公立醫院三、四級手術佔比逐年提升,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手術佔比達到32%,出院患者四級手術佔比達到22%。

7.着力打造中醫優勢專科。實施“中醫名院名科”建設,建成1個重慶市中醫重點專科、3個重慶市中醫特色專科、2個南岸區中醫重點專科。依託區中醫院打造區域高質量中醫診療中心,中醫骨傷科、康復科、國醫館打造成“龍頭”科室,骨傷科建成重慶市重點專科,內科(脾胃病科)建成南岸區重點專科。加強區中醫院康復(鍼灸)、治未病、中醫皮膚等學科建設,康復(鍼灸)科建設成重慶市特色專科。龍門浩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及峽口鎮衞生院鍼灸科建成重慶市特色專科。銅元局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建成南岸區重點專科。到20__年,區中醫院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達到60%、門診中藥飲片處方比例達到30%;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達到40%、門診中藥飲片處方比例達到20%。

8.逐步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強醫療新技術臨牀應用研究,加大對基礎和臨牀研究的投入力度,醫院科研經費投入佔業務收入的比重不低於全區研發投入強度。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衞生技術人員人均科研經費投入不低於5000元。大力支持開展疑難重症等診療技術攻關,加強中醫實用經驗及方劑整理。實施10個重點科研項目,爭取5項進入市級科衞聯合立項。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健全職務發明制度。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

9.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健全醫務人員培養引進和評價

制度。積極開展人才“線上+線下”培訓、上級醫院進修、基層醫療機構對口幫扶等行動,持續開展高層次人才交流培訓、專家學者定期授課等活動,着力建設一支高端強、中端足、基層穩的衞生健康隊伍。加大頂尖人才及團隊引進力度,力爭至少引進知名專家、博士等高層級人才30名。力爭培育國家級及市級中青年高端人才5名、區縣醫學頭雁人才20名、優秀基層衞生人才20名。做好中醫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開展第三屆“南岸區名中醫”評選。持續開展“好醫生、好護士”評選,樹立學習榜樣。到20__年,區中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佔執業醫師總數比例達到60%;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和經過2年以上中醫藥知識和技能系統培訓的臨牀類別醫師佔執業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60%,其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達到30%。加強全科、兒科、麻醉、重症醫學、精神衞生、急診、康復、公共衞生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完善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10.配置必要醫療設備。加強公立醫院基礎設備配置,在市級大型設備配置規劃內,支持市五院新配手術機器人、PET/CT、SPETCT/CT,適當增配MRI、DSA、CT、DR等大型醫療設備。支持區精神衞生中心新配16排螺旋CT等醫療設備,為創建三級精神衞生中心打下基礎。支持區人民醫院增配1.5T磁共振提升影像醫學檢查能力。按照《發熱門診設置管理規範》,支持市五院、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配置發熱門診專用CT。按照二級及以上醫院至少配置2輛入網且配置達標的120救護車等要求,支持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區精神衞生中心、區婦幼保健院、長生橋鎮衞生院增加配置救護車。

11.加強傳染病救治和重大疫情防控。加強市五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發生重大疫情時發揮定點救治功能。到20__年,區人民醫院建成感染性疾病科。推廣中醫藥預防推薦方案,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獨特優勢。依託區中醫院“夏中和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推動區中醫院、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規範設置感染科和發熱門診。建立公立醫院公共衞生責任清單,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到20__年,公立醫療機構每100張牀位配備1名公共衞生醫師,三級綜合醫院應至少配備5名公共衞生醫師。

12.強化信息化推動作用。持續推進5G醫療專網示範建設,實現市區兩級多雲協同的“混合雲”服務體系。持續推進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20__年完成3所公立醫院“智慧醫院”示範創建。依託市五院醫學影像質控中心,完善區域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平台功能與應用。到20__年,完成市五院、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平台建設。推動基層醫療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推廣應用,20__年完成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改革,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

13.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和康復科,全區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不低於60%。支持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轉型為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提倡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簽約合作。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為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養老服務。實施南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峽口鎮衞生院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南岸區中醫院中醫藥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

(三)不斷提高現代醫院管理水平

14.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醫院內部管理治理機制,以患者安全為目標,以醫療服務品質為核心,以《醫院章程》為基本加強醫療機構全面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全面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強化醫療差錯、醫療風險環節管理。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手術患者併發症發生率不高於0.2%。提升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到20__年市五院達到6級、二級醫院達到4級。擴大處方審核和點評範圍,不斷改善合理用藥指標,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控制在38以下。推進公立醫院參與臨牀實驗室室間質評,到20__年通過國家室間質量評價的臨牀檢驗項目數達到250個,室間質評項目合格率達到98.5%。完善31個區級醫療專業質量控制中心管理規範。通過檢驗質控中心持續推進檢驗結果互認,通過影像質控中心完善線上檢查質量控制互認標準體系。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關心關愛醫務人員。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全面推行依法執業自查制度,防範法律風險。推行醫療責任險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完善投訴管理逐年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嚴格落實醫院警務室工作機制,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違法犯罪行為,推進平安醫院建設。

15.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建立健全財務報告、第三方審計和信息公開機制,二級醫院逐步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對醫院CMI(病例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到20__年,市五院CMI值達到1.09。公立醫院制定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做到無預算不執行、有預算不超支,20__年區屬公立醫院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管理。強化成本核算與控制,在市五院、區人民醫院等醫院逐步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加強成本消耗關鍵環節流程管理,市五院建設後勤“一站式”服務模式。探索推廣區屬公立醫院後勤服務集中招標採購。到20__年,區屬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的醫療支出(不含藥品收入)降到100元,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到85元,管理費用佔費用總額的比例降到9.5%。

16.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重點考核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二、三級公立醫院分別在全市、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的分值及名次逐年提升。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結果作為財政投入、領導幹部任免、醫保總額測算、績效總量核定的重要參考依據。改革公立醫療機構內部績效考核辦法,以聘用合同為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為重點,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鈎。加強區域醫共體績效考核,促進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17.持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鞏固優化預約診療等12項醫改便民措施,持續改善醫療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保持50%以上,門診患者預約後平均等待時間降到20分鐘以下。實現醫聯體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設患者服務中心等集成式服務單元,開展診間(牀旁)結算。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人綜合服務門診。挖掘醫院文化底藴,支持市五院建設院史館。到20__年,力爭市五院、區中醫院、區精神衞生中心建成市級“美麗醫院”,區婦幼保健院、龍門浩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長生橋鎮衞生院、迎龍鎮衞生院、廣陽鎮衞生院建成區級“美麗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達到90%,住院患者滿意度達到92.5%。

(四)深化公立醫院全面系統改革。

18.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動態核增機制。在市五院試點推進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總量備案管理,穩步擴大試點範圍至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等公立醫院。優化崗位聘用考核機制,深入實施競聘上崗。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用好用活“週轉編制”、“備案編制”,穩妥推進“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改革,實現人員逐年到崗到位。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動態調整薪酬水平,人員支出佔費用總額的比例合理。建立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責薪相適、考核兑現。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公立醫院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績效工資項目。探索年薪、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人員薪酬中穩定收入的比例合理。

19.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全面實施多學科診療模式,二級及以上醫院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在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推行日間手術,到20__年,市五院日間手術佔比提升到20%以上,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下降到8天。做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強化基礎護理,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開展延續護理服務。推動二、三級醫院藥學人員佔衞技人員總數比例達到5%,在二級及以上有條件的醫院實施藥學門診、處方前置審核、臨牀藥師駐科,開展藥物重整、治療藥物管理等藥學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慢支炎、腦卒中、哮喘、肺氣腫、心肌梗塞、高血脂等10 種慢性病用藥為基礎推進醫共體內上下級用藥銜接。完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西醫會診制度,加強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應用。到20__年,三級醫院50%的出院患者、二級醫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臨牀路徑管理。

20.改革創新醫防融合機制。到20__年,全面完成公立醫院公共衞生專業科室標準化建設,促進區域醫院與專業公共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健全完善醫共體二、三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通過“縣聘鄉用”方式,在屬地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組織下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照“兩員一機構兩聯盟”模式建立醫共體醫防融合體系,由區疾控中心向醫共體牽頭醫院派駐公共衞生專員和聯絡員。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醫共體內公共衞生管理、指導、監督、考核工作。由區婦幼保健院牽頭組建區域婦幼健康聯盟,由區中醫院牽頭組建區域中醫藥服務聯盟。建立醫防管理、隊伍、服務、信息、績效“五融合”工作機制。

21.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監測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等,全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穩妥有序落實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到20__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提高到40%,患者次均費用年均增幅控制在5%以下。

22.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國家試點,到20__年DRGs付費醫保基金佔全部符合條件的住院醫保基金支出的比例達到70%。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規範醫保協議管理,細化結算規則,探索按牀日、按人頭付費。落實區域醫共體總額付費政策。推動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行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落實國家、重慶市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動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付費,中醫與對應的西醫病種實現“同病同效同價”。

(五)加強黨對公立醫院全面領導。

23.加強黨建對醫院治理的引領。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院長分設,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把黨的領導全面融入醫院治理。醫院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比例達到100%。修訂完善醫院黨委會、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備案率達到100%。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幹部回訪等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4.加強黨組織及幹部人才隊伍建設。以“一單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強化公立醫療機構黨組織建設。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廣黨支部、黨小組“五建”模式。設黨委的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由業務骨幹擔當的比例達到85%以上,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及黨員業務骨幹“雙培養”機制。建立醫療機構黨組織聯繫服務專家制度,1名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繫1名專家。將人才工作納入績效目標考核。將醫療機構領導班子成員推動發展、加強管理、隊伍建設、統籌協調、團結協作等方面納入幹部回訪。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高質量發展工作責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是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區醫改領導小組負責全區統籌協調。區財政局落實對符合區域衞生規劃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傳染病、精神病、婦幼保健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和資金保障。區醫保局負責公立醫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政策配套。區委編辦、區人力社保局分別加強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崗位設置、人事薪酬等政策保障。區委組織部加強對公立醫院黨組織及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指導。區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單位要加強協同配合,深化“放管服”調整完善相關政策,要強化保障、管理、監督責任。區內各公立醫院要落實主體責任,實行黨組織書記、院長負責制,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落實。

(二)加強監測評價和經驗總結。建立區級層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主要評價指標體系,由區醫改辦建立重點任務台賬,督促指導工作推進,定期組織效果評價。區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單位要加強調研指導,及時挖掘、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篇23

一、主要目標

(一)持續強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覆蓋全體居民、體系完整、功能互補、整體協同、高效智治、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全面建成。

(二)“醫學高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整體成績穩居浙江省前列。

(三)衞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加強,衞生健康數字化全面轉型升級,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衞生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四)人均健康期望壽命持續提高,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堅強的健康保障。

二、六大重點工作

(一)推進醫療資源擴容提質。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到20xx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牀位數達到6.6張,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4.4人。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佈局。到20xx年各區(縣、市)轄區內至少有1家公立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力爭5年內有1家市級綜合醫院進入全省前5名。持續推進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市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覆蓋所有區(縣、市),縣級優質醫療資源統籌覆蓋所有鄉鎮(街道)。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持續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持續增強“一老一小”健康服務能力。

(二)加快推進“醫學高峯”建設。依託市第一醫院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建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重點學科,構建市域有高峯、縣域有高地的協調發展格局。加強衞生健康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寧波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加強醫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持續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強化“互聯網+護理”服務,大力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加快醫學高端人才引育,實施醫療衞生高端團隊重大攻堅項目,實現我市高水平醫療服務重點突破。

(三)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人事薪酬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兩個允許”要求。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抓實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四)優化內部運行機制。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優化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持續開展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年活動。發揮數字化支撐作用,大力推動衞生健康多跨場景應用建設,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醫學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探索建設城市級醫學人工智能平台。

(五)完善醫防協同體系。強化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打造標準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突發公共衞生時間監測預警、疫情報告網絡體系,提升應急響應水平。加快防控救治能力體系建設。健全醫院感染防控體系,加快市縣兩級後備醫院、方艙醫院建設,規範基層醫療機構發熱診室哨點建設。加強全市化學災害醫學應急救援網絡和救援隊伍建設。

(六)提升公立醫院治理能力。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縱深推進清廉醫院健身,每年動態培養5家清廉醫院建設示範單位。關心關愛醫務人員,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完善醫療衞生綜合監管制度。

三、組織實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統籌推進。

(二)加強投入保障。落實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做好綜合保障。

(三)建立評價體系。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實際情況,科學晶振實施考核評價。

(四)及時總結推廣。及時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努力在“醫學高峯”建設、健康寧波建設、綜合醫改及探索老年友好、生育友好社會構建等方面先行先試。

四、解讀單位

牽頭解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