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活動方案精彩案例(精選3篇)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精彩案例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精彩案例(精選3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體驗故事中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2.領略蒲公英所見到的祖國山河,感受祖國山河的美。

3.瞭解我國有世界上的山、最長的長城、的廣場。

活動準備:

1.掛圖第7號,故事磁帶,錄音機,實物小圖: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等

2.幼兒每人一本圖書

活動過程:

1.劃小船。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劃小船”的動作。

(2)(出示月亮船的小圖):剛才,你們是划着自己的小船,老師這兒也有一條小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請你們聽一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

2.傾聽故事。

(1)老師有感情地完整講一遍故事後提問: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師:蒲公英被風吹到了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看到了什麼?

師:是誰幫助她找到了家?

(2)幼兒邊看掛圖邊聽第一段故事後提問:

師:蒲公英被吹到了很遠的地方,它睜開眼看到了什麼?

師:討論:故事中説到的“陌生的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師:蒲公英碰到了誰?蟋蟀是怎樣勸説蒲公英的?

師:蒲公英又碰到了誰?螳螂是怎樣勸説蒲公英的?

師:蒲公英最後碰到了誰?蒲公英是怎麼對她説的?

(3)幼兒邊看掛圖邊聽第二段故事後討論:

師:世界上的山是什麼山?(喜馬拉雅山)

師:世界上最長的長城在哪裏?(中國的萬里長城)

師:世界上的廣場是什麼廣場?(中國北京的_場)

師:世界上的海洋是哪一個?(太平洋)

師: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萬里長城大牆下的一棵小草旁)

3.嘗試分角色故事。

(1)幼兒人手一本活動材料,邊看圖邊講故事

(2)嘗試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故事《月亮船》

一顆蒲公英被大風吹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風停了,蒲公英睜開眼一看,啊!這是什麼地方?蒲公英迷路了,急得哭了起來。

好心的蟋蟀説:“別哭,別哭,聽我唱歌。”善良的螳螂説:“別哭,別哭,聽我唱歌。”蒲公英説:“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像只彎彎的小船。船上有個仙女和小白兔。仙女看見蒲公英在傷心的哭,就説:“別哭,別哭,坐上我的月亮船,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變越長,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蒲公英坐上月亮船,月亮船就開始飛了起來。

飛呀飛,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的山峯。仙女告訴説:“這是喜馬拉雅山。”

突然,地面山發出一道光,仙女説:“這是_場,是世界上的廣場。”

飛呀飛,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仙女説:“這是萬里長城。”蒲公英高興地説:“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長城下的一棵小草旁。”

蒲公英下了月亮船,告別了仙女和玉兔。仙女説:“記住,你的家叫中國!”剛説完,仙女就駕着月亮船走了。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精彩案例 篇2

――《背影》教學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單元都是敍事性作品,描寫的對象都是普通人。通過普通人的日常瑣事,表現“愛”的主題,訴説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對於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關愛。學生可以從閲讀中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至今仍充滿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從何而來?在於作者用純樸真摯的語言,表現父親在禍不單行、生活困苦、哀愁焦慮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無微不至的關懷遠行的兒子。父子之情躍然紙上,父愛在背影的烘托下顯得異乎尋常地深沉和感人。正是這樣一個在特殊環境下活動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固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文章無論記人、敍事還是抒情都十分平實,在平實之中藴含着極為深摯的情感,是一篇飽含真情實感的美文。

2、學生分析:

我班一半以上的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因而對親情的渴望非常強烈,但談及父親,除了嚴厲和陌生外,幾乎沒有其他印象。在這種情況下,缺乏相應的情感體驗,要與作品產生共鳴,從而學會把握和領悟人性美,最終學以致用,以我筆寫我心來刻畫有血有肉親情洋溢的父親形象,在這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因而我覺得在上學期開展的《母愛如山》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基礎上,給這些不諳父愛的學生們上一堂他們最該補的“父愛”課,很有必要。讓學生既欣賞了美文,又懂得感恩父愛,因而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洋溢在字裏行間的父子之情。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語言的特點。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

4、教學思路:

《背影》是一篇為人稱道的美文,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感念父親及對自己過去不理解父愛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摯濃厚的感情。這樣的寫作過程,是“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有感而發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讀者心靈的力量。因而我分“瞭解背景,進入情境”、“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細節賞析”、“拓展閲讀,學生習作”四個環節進行賞析。

5.教學手段:

(1)朗讀:本文為一篇美文,語言樸實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內容,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如教師配樂朗讀、聽錄音、學生齊讀、散讀等。

(2)研討點撥:課堂教學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重點研讀文中父親説的“五句話兒”,出現的“四次背影”,“三處情感的跌宕”,兩個“聰明”,“一聲長歎”。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二.教學步驟

(一)瞭解背景,進入情境

以文學常識導入:朱自清,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裏。

1925年10月朱自清先生接到父親來信,不禁回想起八年前與父親在南京浦口分別時的情景,寫下了記實散文名篇《背影》。作者曾説:“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敍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師:範讀課文,學生聽讀,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體味本文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注意文中幾次出現背影。

生:本文字裏行間滲透着淡淡哀愁,父親對兒子疼愛、不捨。

師:從朱自清先生的寫作背景來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你能描述當年“我”寫《背影》時的真實心緒嗎?

生:本文寫於1925年10月,當時“我”正在清華大學任教。社會的世態炎涼,使“我”多年來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敗落慘淡,祖母的死,父親的失業,變賣典質還虧空,又添新債辦喪事,“我”為走投無路而絕望。

生:家庭光景如此慘淡,為了“謀事”餬口和讀書尋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別,踏上了顛沛流離的路途,不知何時再能見面的痛苦困擾着“我”。

(此環節教師要珍視學生閲讀的最初體驗,尤其是文章的感情基調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細節賞析

引導學生運用“知人論世”來探究本文。本文作者描述的是慘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別之時,兒子心目中父親的“背影”。接着扣緊父親説的“五句話兒”,出現的“四次背影”,“三處情感的跌宕”,兩個“聰明”來組織課堂教學。

重點要閲讀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出濃濃的父愛之情。要讀出與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一篇好文章讀起來或蕩氣迴腸,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脈脈,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説教,而是讀書明理。閲讀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會通過語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從而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學會做人。

師:(第一環節聚焦“背影”)文中一共寫了幾次背影?幾次背影的出現各有什麼作用?聯繫全文細細品味。

(學生討論時,教師可參考課後練習一中的問題設計進行引導。明確後,用多媒體展示進行縱向比較)

師:(第二環節解讀眼淚)見到父親的背影時,作者流了幾次淚?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師:研讀文中三處跌宕的情感潛流。不送與送是第一處跌宕。你能推測父親的心路歷程嗎?

生:“我”到南京為的是謀事餬口,心煩事忙,沒有空送兒子。但是怕這個熟識的茶房敷衍“我”,不放心就又來車站送兒子了。

生:這裏動詞“躊躇”使用了兩次。“頗躊躇了一會”,時間較長;“躊躇了一會”,時間較短。表現父親是經過深思熟慮,最後作出的決定。説明父親關愛兒子勝過關愛自己。

生:這裏也兩次使用了副詞“終於”,更表示作出“送”的決定的艱難思考過程。

師:走與不走是第二處跌宕。你能推測父親的心路歷程嗎?

生:上車後幫兒子忙前忙後,將諸事安排停當,兒子卻讓“我”走,但“我”還不想走,還想跟兒子多待一會兒,去買桔子給他路上解渴吧!

師:頹唐與惦記是第三處跌宕。你能推測父親的心路歷程嗎?

生:“我”少年外出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淒涼、頹唐!家庭瑣屑讓“我”發怒。唉,“我”的身體又不好,在北平的孫兒現在多高了?不知兒子現在過得好不好?咋不來封信呢?

師:文中第五節一連用了兩個“聰明”。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個“聰明”的?

生:當父親忙着和腳伕討價還價的時候,“我”總覺他説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實哪裏是父親説話難聽呢,實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澀啊。作者自嘲並稱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生:父親囑託茶房好好照應兒子,“我”暗笑父親的迂,自以為看破世情,其實是不理解父親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還是自嘲稱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生:我覺得第二個“聰明”使用了程度副詞“太”,還加了“!”,均是褒詞貶用,都是“幼稚無知,自以為是”之意。恨自己不理解父親的深深的自責!感情是層層推進的!

師:文末一聲長歎:“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聲歎息“唉”,你能説出兩者的區別,讀準它們所藴含的情感嗎?

生:前一個“唉”用的是逗號,表示短歎;後一個“唉”用的是感歎號,這聲長歎是前面那聲短歎的感情遞增,表達了對健康欠佳的父親無限的思念,也表達了對辛苦輾轉的自己無力盡孝的愧疚!

師:帶領學生總結父親形象:中國典型慈父形象。為兒子勉為其難,不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會用行動去盡職盡責,含蓄深沉。

讀了本文,我們不由得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是啊,天底下的父親都象朱自清的父親那樣,十分愛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讓他們受到一丁點的傷害。他們忙裏忙外,思前慮後,圖的是什麼呢?他們什麼也不圖,只求兒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孝敬父母,做一個知道關心父母的好子女。

(四)拓展閲讀,學生習作

1、選擇《背影》中你最喜歡的語段,説説喜歡的理由,並要求背誦。

2、學習了《背影》的描寫人物的方法與語言樸實感人的特點,來寫半命題習作《____的父愛》

三.教學反思

開展主動性學習,要求我們的語文課堂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但課堂時間有限,因而就要求教師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在課堂上,教師的組織協調能力、駕馭能力,機智敏捷的反應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再者,對學生的引導是很重要的,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教任何一篇課文,一定要把握課文的“基調”。《背影》的基調是反映深厚的父子之情。本課只有抓住這一中心點,其教學效果才能好。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精彩案例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3.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活動準備:1.手的圖片2.動物大指偶5個小指偶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3.操作材料:(1)夾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 (3)繪畫(塗色:“手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提問: 1.剛才你做了什麼?是用什麼做的?2.除了剛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那麼,小手為什麼會這麼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 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1.幼兒觀察手提問: 你的手上有什麼?(手指)2.認識手指名稱。(1)介紹手指名稱。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2)鞏固認識手指。a.老師分別將動物指偶戴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説:老師將__在__上。b.遊戲:“戴指偶”老師説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指偶戴在相應的手指上。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長在哪裏?(手掌)(2)手還可以怎樣分? (手心、手背)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 如果沒有手會怎樣? 怎樣保護手?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提問: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 啟發幼兒想想: 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動延伸:1.讓幼兒繼續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着自己的事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