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對外貿易發展實施方案

為加快對外貿易發展,全面提升對外貿易的規模和水平,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增強我市綜合實力,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對外貿易發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關於加快對外貿易發展實施方案

第一條按照“規模先導、培育品牌、優化結構、創新機制”的發展思路,走出一條抓龍頭、建基地、創品牌的對外貿易發展路子。通過政府引導、支持和培育,抓好一批設備精良、管理先進、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出口創匯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和聯結農户,壯大一批適合國際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出口商品基地;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和國際質量認證體系,培育一批有較高科技含量和特色的名牌出口產品。千方百計擴大進出口規模,努力提高全市外貿依存度和對經濟的貢獻率。

第二條奮鬥目標。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15%,力爭XX年達到1.3億美元,2015年達到3億美元,2020年突破5億美元。

第三條培育外貿經營主體。積極引導各類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不斷壯大進出口企業隊伍,推進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到XX年,培植“10強20户”出口龍頭企業,其中年出口3000萬美元的企業3户,1000萬美元企業2户,500萬美元企業5户,100萬美元企業10户。力爭使具有出口潛力的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天水鐵路電纜廠、天水星火機牀有限公司、天水鍛壓機牀有限公司、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天水213電器有限公司、天水華圓製藥設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年產值20%以上的產品實現出口。到2020年,擁有進出口經營權企業達到120户。機電產品、農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年均增長30%。

第四條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大力開發新產品,努力提高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農副深加工產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

第五條採取靈活的貿易方式。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形勢,及時調整市場策略,開展來料加工、進料加工、裝配貿易、補償貿易和租賃貿易等國際通行的各種貿易方式,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

第六條 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實施“走出去”戰略,瞄準國際市場,尋找合作與發展。以機電產品出口為先導,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為着力點,以高附加值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為突破點,以成套設備出口和生產線轉移為新的增長點,扶持優勢企業在擴大外貿規模的同時,走出國門,開展境外投資、市場營銷、質量認證、跨國併購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

第七條 全力推進“西出、南下、東進”行動。西出:重點向美國、歐盟、俄羅斯、中東、中亞、西亞國家拓展市場,擴大出口。積極參與省上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中心區()的“窗口”建設,使我市更多的農產品進入功能區開展貿易洽談、商品展銷,擴大向目的國的出口。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開拓非洲、大洋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南下:擴大通信、機牀、電器開關櫃、蘋果等產品對印度、巴基斯坦、泰國、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和南亞市場的出口;組織有關企業深入南亞市場實地考察,境外參展,力爭在三至五年內對南亞國家出口佔全市出口總額的20%。東進:鞏固擴大日本、台灣、韓國等傳統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場的佔有率,進行市場分析和預測,及時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向深層次、寬領域發展。

第八條 認真抓好加工貿易。爭取將我市列入商務部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動員引導一批重點外貿公司和出口型生產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把發展加工貿易與產業結構化升級結合起來,指導加工企業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方向發展。重點挖掘機械、電子企業的生產加工能力,改變加工貿易行業單一、規模較小、業務量小的現狀,加快加工貿易發展。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使加工貿易比重達到對外貿易總額的40%。

第九條 鼓勵擴大進口。以引進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及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為重點,認真落實國家鼓勵性政策,促進我市產業、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增強綜合競爭力。到XX年進口總額達到外貿總額的40%。

第十條 發揮我市裝備製造業產業優勢。爭取將天水列入“光機電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擴

大機電產品出口。以擴大海林軸承、星火機牀、鍛壓機牀、風動鑿巖機、長城開關櫃、天水電纜、213電器、華圓製藥設備等機電產品出口為主,指導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勵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華邦電子電器有限公司、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天水七四九電子有限公司、天水天和微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增加出口總量。

第十一條 大力發展創匯農業。要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比較優勢,調整佈局,優化結構,大力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外向型農業。以出口創匯為重點,儘快建立一批規模化優質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擴大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農產品生產,提高精深加工產品出口比重;改進加工、包裝、儲存、運輸等環節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指導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建立和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自檢體系,堅持以質取勝,爭取更多的企業在境外註冊,發展面向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

第十二條 做大做強特色農產品出口業務。以濃縮果汁、蘋果、辣子幹、蠶豆、胡蘿蔔、花椒、葡萄、蜂蜜、甜玉米、無公害蔬菜等產品出口為重點,建立基地,提高質量,擴大出口。充分利用我市被省上列為全省農產品出口基地的相關政策,爭取項目支持,建設信息網站,捕捉市場信息,推動網上交易。重點扶持天水長城果汁飲料有限公司、武山綠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天水德盛果蔬進出口有限公司、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做大做強,發揮其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

第十三條 大力推動輕工、化工等產品的出口。鼓勵甘谷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甘肅恆達化工有限公司、甘肅天虹化工有限公司繼續擴大對美國、歐盟、東南亞市場()的出口,支持鼓勵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實現由初級產品出口向深精加工產品出口的轉變。

第十四條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扶優扶強。引導幫助企業在國外銷售市場註冊商標,擴大影響,提高市場份額;支持“海林”牌圓錐滾子軸承、“永紅”牌sop塑封集成電路、“星火”牌機牀、“長城”牌果汁等品牌申報特色產品原產地註冊,獲取“原產地標誌”,創立中國名牌和世界名牌。對凡獲得國家商務部重點支持出口名牌(中國出口名牌)商品的、國家命名的出口產品基地和省重點支持出口名牌(省出口名牌)商品的、省命名的出口產品基地的、在產品出口國(地區)註冊商標且出口實績在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予以表彰獎勵。

第十五條 鼓勵經營狀況好的外資企業擴大出口,引導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投資和貿易互動。

第十六條 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產品出口。依託“伏羲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等旅遊品牌,重點抓好雕漆、絲毯、地毯、鴛鴦玉、草編工藝品及地方特色旅遊產品出口。加快文化產業化步伐,扶持、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面向國際市場開展服務貿易,擴大天水知名度。

第十七條 充分利用項目資源。論證篩選一批符合國家產業要求,產能高、科技含量高、耗能低、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項目,積極爭取進口貼息、技改貼息、高新技術研發資助、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項目、出口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等項目扶持資金,延伸產業鏈,增強出口後勁。

第十八條 加快天水海關建設步伐。力爭三年建成蘭州海關天水辦事處,五年建成天水海關,更好地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服務。

第十九條 爭取設立天水出口保税區。藉助“關中—天水經濟區”這一契機,積極申報設立天水出口保税區或出口加工貿易區或出口保税倉庫,為出口企業創造寬鬆的出口環境。

第二十條 建設甘肅省服務外包基地。充分發揮天水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把我市建成甘肅省服務外包基地和服務外包信息服務平台。以長城電器、星火機牀、華天電子等裝備製造業園區為核心,創建“國際服務貿易園區”,提升天水市城市核心競爭力,爭取國家和省上扶持政策和資金。

第二十一條 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外貿進出口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進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自主品牌建設、培訓經貿人才、組織進出口企業參加國內外展銷會和項目配套補助;設立“進出口貿易上台階獎”和“開拓新興產品出口獎”。每年納入市財政預算管理(市商務局、財政局制定具體獎勵辦法)。

第二十二條 降低出口收匯風險。積極推動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對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由市商務部門為其申報保費補助。

第二十三條 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各金融()機構對效益好、守信用的進出口企業,給予優惠的貸款利率;擴大政策性銀行出口買方信貸,鼓勵商業銀行開展出口退税賬户託管貸款業務,擴大保單融資規模,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融資困難。

第二十四條 完善組織協調機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