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理念,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結合我校課堂教學實際,決定在我校七年級實行“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為確保改革健康、持續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中學“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一、實行“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原因

(一)減少高耗低效,實現增效減負。長期以來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不僅累了老師,苦了學生,而且效率低下。老師喊啞了嗓子,學生聽煩了耳朵,最後仍然事倍功半。

(二)遵循學習規律,適應心理需求。華盛頓博物館牆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聽了就忘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説明學生只有真正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老師講了,學生不見得懂了,講到懂之間必須以學生主動地學為橋樑;懂了不等於會了,懂到會之間必須以孩子科學地習為橋樑,習,是學習的習,練習的習;會了不等於通了,由會到通必須有學生獨立的悟為橋樑。

(三)改變懶惰習性,培養思維品質。長期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養成了由來已久的懶惰習性,懶於動手,懶於動口,可怕的是養成了思維惰性,懶於動腦,懶於思考,這是束縛人成長的關鍵因素。沒有正確思維的培養,就不能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沒有思維的發展,就沒有人的真正發展與提高。

二、“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學案教學+小組合作”是以學案為載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據學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它的功能是: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確保學生學習中主體地位的落實,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為師生“互動—探究”提供課堂時空。

(一)“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理念具有超前性、先進性和時代感

“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的着眼點是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我發現,自我解決,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發展的有效途徑;最終目的是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學案教學+小組合作”,促使教師教學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學案教學+小組合作”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幫助並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解決的是“學什麼”、“怎樣學”的問題。“學案教學+小組合作” 把教學重心從研究教法轉變到研究學法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編導、引導、指導上,編制“學案”的過程就是一個綜合的探究性活動,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師從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出發,按照從易到難,從表面到本質,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有目的、有層次安排學習活動,教師要從主演變為導演,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去,指導學法,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整個課堂。

(三)“學案教學+小組合作”,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傳統教學中,學生是單純的旁聽者,“學案教學+小組合作”有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由過去依靠教師灌輸、消極等待的學習習慣,轉變為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積極參與,從而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為了能夠教得清楚、透徹,作為講授者的學生,就必須對所要解釋的材料認真閲讀和分析,從而提高了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四)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的分組方法,把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異質成員組成的小組,給每個小組設置共同的學習目標,使之成為一種“利益共同體”。也就是説,只有在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組內的每個學生才能獲得成功,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可以使學生在交往中產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對集體的形成和鞏固產生積極的影響。雖然強調學生間的合作,但並不排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因為只有學生具備較深層次的集體主義觀念,競爭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經常的、合理的評價,可使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斷得到增強。

(五)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新型的師生關係

在合作學習中,師生間的關係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能夠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的民主。

三、“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我們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實施目標是:突出兩個中心,構建六項有效教學策略。

兩個中心是:在師生關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扮演支持者、輔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教與學的關係上,以學習為中心,強調學的核心地位,教師的教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教服務於學。

六項有效教學策略是:

1.先學後教。這是關於教學順序的總要求。新授課一般要經過學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學習、探究,當學生經過集體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決某些問題、理解某些內容時,教師再進行精講點撥。

2.三講三不講。要求教師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重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仍然學不會的不講,充分利用有效時間完成教學過程。

3.及時矯正反饋。學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內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師的糾正和反饋,教師應該通過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將正確的信息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的糾正學習行為。

4.三佈置三不佈置。佈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佈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佈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不佈置重複性的作業,不佈置懲罰性的作業,不佈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

5.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思維能力的培養,總是從問題開始。合理的問題情境,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有明顯的意義。可以以教材中的內容創設,可以以生活中的問題創設,也可以以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創設等等。

6.刪除無效教學環節。無效教學環節沖淡了課堂教學的落實,整堂課老師在環節轉換和串聯語上花費的教學時間太多,甚至常常出現一些脱離了本堂課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多餘的教學環節,這樣勢必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益。

兩個中心明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而六項有效教學策略保障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的落實。

四、“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不惟模式,但不能沒有模式。實際上每個人的教學都有自己的“套路”,其實套路就是模式,就是一種相對固定的路子。有了模式不等於每堂課都一成不變的套用這個模式,而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原則和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有它的根據和適用的範圍,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科和學生情況靈活變通。

新授課: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1.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根據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境導入課堂。情境要聯繫生產、生活實際,貼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問題設計要科學,要緊扣教材。問題的呈現形式要多元化,如描述、回答問題、判斷、解釋等。老師們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設出形式多樣的導入新課的情景。

2.明確課時學習目標。在導入新課後,可以先講明本課時學習目標,使學生了解他們在這一節課上應完成哪些學習任務。對於某些教學內容來説,也可以把這一環節放到最後進行課堂總結時進行。

(二)學案導學,合作探究

各學習小組針對學案上的有關問題,先獨立進行學習和思考,然後通過組內的合作交流和相互答疑主動解決問題,做好小組展示的準備。

這是學生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重要環節,每個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明確討論的內容、要求和分層目標。小組長負責具體組織,圍繞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堅持分層討論原則,對小組內部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提交全班討論解決。任課教師要深入到每個學習小組,調控討論過程,堅決克服低效討論或不專心討論、討論不分層或層次不明顯、不能落實分層達標的問題,確保討論高效、有深度。

(三)展示交流,點撥提升

各小組在分組自學的基礎上針對學案上的重點問題,分別安排一名學生在黑板上進行展示、講解,然後由學生、教師跟上點評和修改。(教師根據學生展示的效果,對重點和難點進行精講,一般不要超過15分鐘)

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

①老師備課時要設計好學生展示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展示不同難度的問題,確保展示有針對性。

②要求學生主動展示、主動點評,老師可提前幫助學生做好展示和點評的準備。

③學生書面展示要充分利用前後黑板,多個小組同時展示,板書認真工整,點評規範大方。

④保證脱稿展示和點評,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形式多樣,展示要有深度和價值,展示的內容對其他同學有啟發和借鑑意義,可以是正確過程,也可以是錯誤教訓,可以是總結沉澱的方法規律,也可以是對題目的拓展提升。

⑤展示和點評全員參與,嚴防課堂變成幾個同學的獨角戲。展示的問題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班級要創設一種安全環境,讓每一個學生敢於展示,勇於點評,不怕説錯。

⑥學生點評時,老師要聆聽每句話,關注每個細節,根據情況給予恰當幫助,可以在學生爭論不休時給出—個肯定結論;可以幫助學生修正完善答案並總結方法技巧;可以拋出問題引導學生聯想質疑,也可以就某個問題啟發學生拓展深化並提煉出規律性結論。

⑦老師要在點評過程中進行即時性評價,對生成性問題和重點疑難進行啟發、引申、拓展、追問,對知識進行深化、提升。

⑧即時評價時,一評知識,二評情感態度,三評過程方法、肢體語言是否合適、聲音是否宏亮、語言表達是否準確等。

⑨課堂要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如概念、規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注重突破原有的認識,注重核心觀念的樹立和方法的落實,注重挖掘教學內容的社會價值和功能。

⑩老師的點撥、強調要從效果出發,點重點,點規律方法,點透,點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單元整體教學思想。老師要幫助學生解決那些通過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有些問題雖然學生沒有提出疑義,但學生有可能出現錯誤的認識而自己沒有發現,教師對這樣的問題也應做必要的講解。

(四)課堂總結,形成網絡

1.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教師引領學生進行課堂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本課時學習的主要內容,把本節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形成網絡。

2.教師通過提問或其它方式,檢查學生是否能掌握本課時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展示知識的網絡關係。

(五)達標檢測,反饋矯正

1.針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題目,進行課堂達標檢測。題目應注重考查本課時所學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難度適中,題量不宜大,以5—10分鐘左右為宜。

2.當堂反饋結果,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做出評價。

3.如有必要,可佈置適量的作業,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複習課:

(一)針對課標,確立目標

1.根據《課程標準》和《河北省會考考試説明》的要求,確定複習課的教學目標。

2.向學生展示出本課時所複習的範圍中,包括哪些知識點,其中哪些是複習重點和難點,在課標和考試説明中,這些知識點要求達到的等級。需要注意的是,複習課的教學目標不同於新授課,應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二)自主梳理,構建網絡

1.教師根據複習內容,設計好複習課的教學案。在教學案中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梳理本課時知識點的方法或平台,如:列表比較、填圖、知識綱要、知識樹、問題提示等,引導學生自主的完成知識梳理。

2.在完成知識梳理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構建出本課時複習內容的知識網絡。通過編制知識網絡,以達到整理知識點、理順關係、構建知識結構的目的。對於知識間聯繫的脈絡清晰、比較容易構建網絡的內容,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構建。對於構建網絡比較困難的內容,教師可在教學案中設計出一個框架,指導學生完成構建。並在組內、班內展示評價。該環節也可安排在後面的總結反思時進行。

(三)疑難點撥,典題辨析

1.教師根據複習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所複習內容在新授課時的教學效果,必要時可事先進行一些調查,找出學生學習難點和易錯、易混點,以及學生不易掌握的解題方法和規律,在教學案中列專欄講解。教師在課堂上採用適當的方法,把問題完美解決。

2.每一個講解的知識點都列舉出1—2個典型例題,師生共同分析和解決這些題目,通過對例題的解析,教師能歸納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3.每道例題解決後,跟上1—3個變式訓練題,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

(四)達標檢測,提升能力

1.設計達標訓練題和能力訓練題各一套,前者的題目較容易,強調考查基礎;後者可有一定難度,注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題量不能太大,能基本覆蓋本課時複習的主要內容即可,能讓學生當堂完成。所用題目應經過教師的細心挑選,不能有錯題、偏題、超綱題。每道題目應有明確的考查目的,同一知識點不要重複考查。

2.如果時間允許,可當堂檢查訓練效果,做出評價。如課堂時間不允許,則收繳學生答卷,課後批閲,另擇時反饋。

(五)總結反思,鞏固提高

1.教師引領學生對本課時複習的內容做出總結,對複習的效果做出評價。

2.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時的收穫和存在的問題,可以讓部分學生口頭進行反思,也可以在教學案的最後用書面形式進行反思,教師通過批閲,可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利於對後面教學工作做出調整。

講評課:

(一)試卷分析、成績分析

1.本次測試涵蓋的主幹內容。

2.在本範圍內的《考試説明》或《課程標準》以及命題時曾經出現過的考查形式。

3.對答題情況統計分析。

4.對典型題、典型錯題進行分析。

(二)自主糾錯,找準原因

1.上講評課前,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統計出每道題的正確率,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進行鍼對性的講評。

2.教師可以先將習題的參考答案公佈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把做錯的題目改正過來。

3.要求學生找出每道錯題的出錯原因。為節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歸納出幾條學生主要的錯因,如: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審題不仔細;計算有失誤;做題不規範;解題能力不夠等。讓學生把做錯的題進行歸類,找準錯因。

(三)歸類點撥,方法指導

1.教師對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目進行整理、分類,在課堂上集中講評。講評按預先設計好的方案分類進行,分類方法主要有:根據錯誤原因分;根據題型分;根據知識點分等。教師可選擇其中一種適合本課時所講習題的方法,進行分類講解。

2.教師在講評時,不僅要講出題目的正確做法,更重要的是進行方法指導。如:針對學生由於審題不認真而出現的錯題,就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包括在審題時如何找關鍵詞,如何提取題幹中的信息並與課本知識相聯繫等。

(四)變式訓練,昇華提高

1.對每一類錯題都設計幾個變式訓練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

2.通過變式訓練,歸納、整理出這一類題目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明確此類題目容易出現的錯誤有哪些,如何避免。

(五)反思總結,二次過關

1.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出所講的習題考查了哪些知識,用到了哪些解題的方法和思路,其中哪些我們已經掌握的比較好了,哪些還有欠缺。對於單元練習,還可以總結出知識網絡。

2.針對出錯較多的題目,設計二次過關試題,以檢查講評效果。二次過關應儘量當堂完成。

五、“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

(一)制訂方案,擬訂計劃

學校結合實際,制訂“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方案,擬訂實施計劃。各教研組、備課組要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和細則,保證“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工作規範有序地進行。

(二)搞好培訓,思想到位

學校的培訓要抓好領導幹部、教師、班主任和學生四個方面的培訓,培訓計劃與內容為:

領導幹部培訓:領導是課堂改革的先行者、支持者和指導者,因此首先要明晰改革的方向和策略,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政策,因此需要聘請有關專家學者講授新課程理念和實踐經驗。

教師培訓:教師是課堂改革的主角,決定着這次改革的成敗,因此需要培訓如下內容:

第一,加強理論學習。組織教師學習課標、教材、學案相關理論等,通過學習,熟悉課標、教材,掌握學案相關內容;

第二,抓好二次備課。通過個人主備、集體備課,進一步明確課標要求、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準確解讀學案,研究學案內容、修訂教學環節;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學情進行二次備課,做到成竹在胸;

第三,抓好過程性培訓,定期組織教師互聽、互評,上好公開課、研討課,研討交流“學案教學+小組合作”操作的方法步驟,推進“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的優化。

第四,抓好對學生的培訓。讓學生了解學案,熟悉“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的一般過程,重點掌握學案的預習、自學、互動交流等環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五,要改變傳統的以講為主的模式,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討論,就要學會激發和保護學生髮言的積極性和熱情,要用耐心去啟發、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平等、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

第五,聘請有關教研員或優秀教師來校做課,指導教師少走彎路,儘快適應教改,提高課堂效率。

班主任和學生培訓: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這次改革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做好如下培訓:

第一,根據學校規劃和要求,向學生宣講新課改的理念和意義,激發學生參與課改的熱情。

第二,根據學校要求,統一劃分學生小組,規範小組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建立和諧、秩

序和向上的班集體。

第三,要採取有力措施,幫助學生端正不好的學風,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如:懶於動腦,懶於動手;不敢當眾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懂裝懂,不敢質疑;不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不參與討論等。

第四,要加強對學生小組長的培訓,小組長是小組的靈魂,關係到整個小組是否具有向心力和向上力,要慎重產生並加強引導與帶領。

第五,協同自己的任課教師做好課改實踐中對學生小組和小組成員的評價,要及時、公

開、公正,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對學生適時的評價是教改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

(三)建立小組,完善評價。

各班建立學生互助學習小組(實施細則見附件一),制定教師和學生評價標準(見附件二)以及小組量化積分辦法(見附件三),積極創建班級文化,營造濃厚的課改氛圍。

(四)強化研究,求實創新

推進“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工作,要重點加強五項研究。一要研究“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的思想內涵及實施策略,教師儘快轉變觀念,從思想上、行動上確保“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二要研究結合學校實際,正確處理“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與新課程改革的關係,整合創新,構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三要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反思、討論交流,對於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集中攻關;四要研究集體備課的形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促使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點及形式發生變化,要積極開展對集體備課的研究,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益;五要研究課堂教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的

改變必然導致評價內容、標準、形式的改革,學校將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通過科學的評價促進“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深入開展。

(五)強化管理,抓實過程

一是要強化管理。學校主要領導和業務領導對“學案教學+小組合作”工作進行督促和檢查,及時進行工作總結;每學期要分學科將“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的各項資料整理歸檔。二要抓實過程。備課組要認真開展研究,研討教學模式;每週要開展一次集體研討交流,每月要進行一次歸納反思,找出不足,改進實施計劃;要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使“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完善。

(六)培植典型,示範帶動

按照面向全體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在全面推開的同時着力培養一批骨幹教師,及時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為其他教師提供便捷有效的學習途徑,推動“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一是分學科組織學案教學,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二是組織教師結合實際總結“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的經驗與做法,開展教學論文評選,提升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三是組織教師從自已的“學案”中選出優秀“學案”,從成功案例中選出優秀案例,參與各級評比,幫助教師研究好教學案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六、“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組織發動階段(xx年2月7日—2月29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宣講進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全校教師的思想統一到教學改革上來。課堂教學改革是關乎我校生存發展興旺的大事,要在全校上下形成這樣一種理念:課堂教學改革是全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圍繞教改,一切服從和服務於教改。

2、組織廣大領導教師認真聽取專家的專題報告,對“學案教學+和小組合作”這種模式,掌握其理論,理解其精髓,借鑑其方法。運用“拿來主義”,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①學校規定時間,規定地點,適時組織教師培訓學習。

②全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各級骨幹教師要做學習的排頭兵。帶頭學、帶頭寫、帶頭講,要求教師做到的,學校行政領導必須首先做到,為全校師生做出學習的榜樣。同時相關領導負責監督指導某一學科的學案編寫,深入到各教研組參與教研。

③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織本組教師依據學科特點進行理論學習探討和培訓。蒐集有關知識經驗,力求全面瞭解和掌握其理論方法,作為我們進行“學案”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和借鑑。

④各班主任要在本班中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講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給學生帶來的好處等等,使學生樂意接受改革,樂意改變自己。特別是全面掌握全班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狀況,以便於在改革實施階段劃分學習小組。

⑤教務處要對七年級課程的設置、“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步驟及操作方法進行研究,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供學校領導和教師廣泛討論,集思廣益,修訂完善,以備實施。

3、要做好課堂教學改革的物質準備工作及宣傳工作。

第二階段:嘗試實施階段(xx年3月1日—5月30日)

一是側重於對“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成功經驗中學生觀、教學觀、學習觀和人才觀的認識與實踐;

二是對“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

三是不斷加強學校內部管理,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素質。

第三階段:總結深化階段(xx年6月1日—7月5日)

通過經驗交流會,把學習借鑑“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經驗向本土化位移;總結表彰先進,鞏固學習成果,推動活動不斷深化與創新。

第四階段:全面實施階段(xx年9月開始)

在學習總結提煉一學期經驗的基礎上,提升出富有我校特色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培養一支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力爭在三年內做出成效,探索一條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創新之路。

七、方案中存在並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課程理念的轉變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突破教師單純傳授知識、學生單純認知的圈子,改變上課就是教書,教學目標就是傳授知識的現象,樹立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知識應用能力的思想。

(二)改變教師不講學生就不會,教師少講唯恐學生不明白的觀念,改變“滿堂講”、“滿堂灌”、“滿堂練”、“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樹立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認知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改變教學無輕重、無深淺、經驗出成績的觀念,改變工作浮躁、自以為是的工作態度,樹立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孜孜以求、潛心研究、誨人不倦的思想。

八、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

(一)加強學習,營造深入開展“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

深入開展“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是樹立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強大動力和有力手段,也是創建學校特色的可靠保證。學校要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的相關理論,增強開展“學案教學+小組合作”的意識,把深化“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放到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來。

(二)建立長期有效的“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保障機制

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是“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得以正常開展的前提及保證。一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分包學科,具體負責課堂教學改革的組織、管理、指導與推進;要充分發揮學校教務處的作用,形成以教研組、備課組為核心、教師人人蔘與的研究網絡。二要落實任務、健全制度。為保障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各教研組、備課組要科學制定方案,積極組織活動,紮實開展工作;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責任到人;要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特別是備課與授課的管理,業務檢查的管理,研究制定相應措施,狠抓落實,確保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學案教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馬xx

副組長: 陳xx 王xx

成員:馮xx 李xx 楊xx 趙xx 張xx 武xx

分包學科領導:

語文:王xx 數學:趙xx 英語:張xx

政治:楊xx 歷史:李xx 生物、地理:張xx 音、體、美微機 武xx

(三)廣開校本教研渠道,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校本教研活動,是更新教學觀念、形成有效研究方式的重要支撐點。學校要切實通過專題式、案例式、觀摩式和教學反思式等多種研究途徑,來解決課改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立足校本教研,使課堂教學改革紮實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