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精選7篇)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1

很多人瞭解楊絳,多半源於錢鍾書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情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精選7篇)

但楊絳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過戰爭與動盪,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

亦如她自己所闡述: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她和錢鍾書先生興趣相投。他們都熱愛着自己工作和看書,都喜歡在閒暇時出去"探險"。他們都會"偷空看書","以勤補拙"。他們是彼此的伴侶,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楊絳先生是錢鍾書先生的"賢內助",是他最賢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曾説錢鍾書先生有“痴氣”,稱他為“呆大”。也就是説,錢鍾書先生有時候像個呆子似的,不諳事理,家務活也不會做。同時,這也意味着,楊絳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瑣事,常對錢鍾書先生説,"不要緊,我會...."。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先生很温和,善於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況。

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賞認可,彼此相愛着…

“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錢鍾書先生諄諄囑託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覺得阿圓很多方面都很像錢鍾書先生,比如,看書翻頁翻得很快、"過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們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樣,彼此獨立工作,一家子都滲透着文化氣息,都有書生氣質。即使各自的年齡都大了,生活依舊充滿着樂趣。正是他們相似的性格,對生活的態度、追求一致,家才會有其樂融融的氛圍、才會有羨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於平凡之處藴含温情,不移,不易,不離,不棄…

但是,正如楊絳先生在後文所説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將靈魂深處失去摯愛的悲慟,化為綿長深情的文字。

楊絳先生身上無疑體現着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度過,內心依舊安然。"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2

初識楊絳先生,是第一次為學生們上八年級的一篇課文《老王》,這篇文章最後一句“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讓我想起的是楊絳先生的真誠、善良與樂觀。這次讀《我們仨》這本書,是第一次這麼深入地走近楊先生、走近她擁有的這個學者家庭,感受他們三口在人生苦難面前相互理解、關愛的親情,好多時候讀着讀着就熱淚盈眶。

首先感動於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們對學術,對學生,對教學共有的那份痴心讓我唏噓不已。早年的知識分子身上的單純與執着真是可貴。楊絳先生在文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仨在家時,各自在自己的書桌前工作,互不相擾,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有仨人之間的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樣的文字,我連讀幾遍,總會為這個家的這份安靜、寧和向上的氛圍感歎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情懷”,什麼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動於這個家庭三人之間的那種心心相牽的温柔。從楊絳先生的一段段描寫中,我讀到了錢鍾書先生疼愛妻女的一個個小細節,如在產院做產婦的日子裏,笨拙的鈡書為她做雞湯,在巴黎出租屋的時候,錢鍾書早早起牀,將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牀前,那個體貼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於合上書的時候,還時不時想起錢鍾書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紅茶,還有她為鈡書做的紅燒肉。總能記得她誇讚女兒媛媛“乖,管得住自己,過目不忘”這些特點時的自豪,常能想起他們一家三口讀書時媛媛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鈡書看到書上可笑處就痴笑個不了,楊先生看書則很鎮定的樣子來。反覆回想就能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詩。

《我們仨》,楊絳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兩位親人都與她遠去,她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充滿真情的回憶。看似平實的文字裏,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覺察到她思念親人的苦痛,書中敍寫的每一個生活瞬間都是她每天勉勵自己珍愛生活的動力。想到這兒,猛然覺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變得可貴起來,今日我們經歷的很多個細節,未來都會成為美好甜蜜的回憶。想到越是單純的生活裏,越有很多能夠品讀的滋味,我在勉勵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温柔對待這不斷流失的歲月呢?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3

記得看過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感覺百歲老人腦筋那麼清楚,對人生的感悟確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悟。這次在圖書館偶遇楊先生的《我們仨》,仍舊是懷着一種崇敬的心情拜讀的。

這是一本小書,共分三部: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人老了,愛做夢,擔心心愛的人突然離開,楊先生把它叫做“長達萬里的夢”。在丈夫和女兒彌留之際,楊老在女兒的攙扶下堅持每天去看丈夫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相聚在古驛道。後來,女兒也病了,楊老每天在夢中惦記着女兒。“我每晚都做夢,每晚都在阿圓的病房裏。”“我不敢做夢了。可是我不敢不做夢。”失去女兒的痛是九十多高齡的老人無法承受的,“老人的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在心上流淚。”當丈夫也離開自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時,楊老説,“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者那個小點。”“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如果前面兩部給我們顯示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垂垂暮年,那麼從第三部開始,楊老開始回憶,以回憶來懷念。“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同到牛津大學求學。錢先生是一個一心鑽研學問的人,按能力楊先生是不輸錢先生的,但楊先生為了能和丈夫一起,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獎學金,錢先生一個人的獎學金兩個人省吃儉用。求學期間,生下愛女錢媛。用錢先生評價楊先生的話“以才媛而能為賢妻良母,又欲做女博士……”

兩人學成後,儘管國難當頭,1938年8月一家三口毅然回國,錢先生到西南聯大任教,楊先生母女倆暫回上海。兩位先生一直筆耕不輟,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楊先生還翻譯完《唐吉坷德》上下集共八冊,錢先生寫完《管錐編》。《管錐編》我在學校圖書館見過,但因為是文言文,未敢觸碰。楊先生説,那是因為在文革期間,怕紅衞兵不允許,錢先生“乾脆叫他們看不懂。他不過是爭取説話的自由而已,他不用炫耀學問。”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先生的語言十分精煉,是我所讀白話文中少有的精緻,很多平平常常的表述,卻絕無一絲的拖泥帶水。我不敢妄評楊先生是否絕代佳人,但楊先生的文章真的可以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來形容。讀這樣的書,哪怕敍述的是家長裏短,也是一種享受,值得像品茶一樣細細玩味。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4

語言輕便流暢的文字,總是很快就會讀完了,好像是遇見一瓶清涼潔淨的水,一下子就喝完了。文章雖是讀完了,卻並不像只是喝了一杯水那樣解了渴。有一種令人感動的温暖,感慨佩服的情緒,勉人向上的動力還留在心中。

我發現一個特點,比較有文字功底的老一輩的學者老師們,往往用字更加精簡,敍説自己的故事,那些苦難只是平淡敍説,好像是別人的故事一般,而家人之間的記憶和故事則歷歷在目,饒有趣味,似乎怎麼説都不夠,總是令人感到温暖。而年紀越輕,過了無話可説的階段,對事物的渲染誇張愈是濃墨重彩。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的淚窩是太淺了,看到書裏一些情節,淚就止不住一直往出湧。人生本是一場大夢,蒼涼幾度,真的只是逝者自知,唯一可叫人不憾的,是和最愛的人相伴相守的那些時光,慶幸自己可以遇見這樣的伴侶,感謝上蒼賜予自己最好的女兒,如此,即便是一路風餐露宿,也容膝易安了。

錢鍾書先生雖是學貫中西的學者,在學習讀書方面都是楊絳先生和圓圓的老師,生活中卻是“拙手笨腳”,他在年老之後隨女兒逃避鄰居的欺負住到簡陋的學校宿舍小紅樓去,大家都在忙活,他也不肯閒着,就拙手笨腳地跑去打掃陳年積土,弄得哮喘復發。這讓我想起,妹同我講述的,二姐開車帶着大姑去接應回家為奶奶奔喪的妹,打着電話説岔了路口,二姐下車去追走過的妹妹,一回頭“老太太”大姑也跑出來了,眼睛不禁又濕了。暮年的老人,總是很容易讓我心疼和擔憂,在他們眼中我們始終是孩子,他們既看着我們一天天長大也漸漸為人父母,同事仍然為我們而擔憂。

楊絳老師始終是樂觀的,因為在生活中就是那麼淡薄無求,在生活中三人總能找到樂趣,所以書中也是俯拾即是,比如坐月子期間,錢鍾書脱離了楊絳的照顧,自己一會打翻了墨水,幾日又砸壞了枱燈,苦着臉對坐月子的楊絳説,“我做壞事了”,楊絳就説“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乃至會劃火柴做飯了,也面有得色,分外開心;生了圓圓後,全家她説“(錢鍾書)吃肉,我喝湯,圓圓吃我”;他哮喘病發,呼吸如呼嘯。我(楊絳)不知輕重,戲稱他為“呼嘯山莊”等等。文章很大一部分,也是圍繞着他們最愛的女兒圓圓(錢媛)寫的,她從小到大的很多故事,這個哭聲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外公的讀書種子,老師中的尖兵,她的可愛善良聰明孝順,對工作的鞠躬盡瘁,對人的友善,終因勞累早逝,留下親愛的媽媽,病中的爸爸,先行一步,“回到她的家”去了,怎能讓人不動容?

誰不想要這樣的一個好女兒呢?

書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無疑有他們一家愛書的品質,愛讀書,求甚解,對知識有孜孜不倦的喜愛和鑽研,對學術從不模稜兩可,在他們生活的每個階段,幾乎都沒有離開書本,即使重病,文革或者在有更好的居住條件召喚他們時,他們依然寧願守在離書本更近的地方。書籍是食糧,這一點,現在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呢?

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在忙碌,或者焦慮,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體會作者書中的快樂和辛酸。不由得,又感到這默默塵世的孤寂。

那麼多歲月和故事,是錢鍾書、楊絳先生和圓圓他們仨生命中閃光的石子,穿起了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的大城,我們都是各自城中的人,他們何以成為他們,而我又何以成為今天的我呢?它山之石,現在可以做的,唯有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一個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可以心靈安定的人。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5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為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夫妻雙方交換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説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6

終於把《我們仨》讀完了,之所以説“終於”,是因為之前早就聞過其大名了,其實讀完這本書也沒花多少時間。在我的記憶中,錢鍾書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話説是“天才”,比如讀書過目不忘、精通外語等。以前讀書的時候學寫議論文,老師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論據。其中摘抄過的有一條就是關於錢鍾書“勤奮”的,楊絳整理了錢鍾書的讀書筆記,結果竟有好幾麻袋之多。當時也沒怎麼在意,畢竟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已。

“鍾書在巴黎的這一年,自己下功夫紮紮實實地讀書。法文自十五世紀的詩人維容讀起,到十八、十九世紀,一家家讀將來。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讀中文、英文,隔日讀法文、德文,後來又加上意大利文。這是愛書如命的鍾書恣意讀書的一年。”

在讀到這段之後,我便想起來了這些。可見,天才不是天生的。

後來,在《我們仨》中讀到了這一段:

“每晨一大茶甌的牛奶紅茶也成了他畢生戒不掉的嗜好。後來國內買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葉了,我們用三種上好的紅茶摻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謂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頓”。在超市隨處可見,只不過如今有點“賤賣”的味道了。

隨便説一下,精裝版的《我們仨》不論是紙張還是裝幀都很不錯。

關於我們仨讀後感700字 篇7

一間陋室,一堆書書籍,一份真情,一輩子,他們三個人相知相守。

——題記

一個温馨的家庭,一段綿遠久長的回憶,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楊絳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楊絳的《我們仨》,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楊絳在垂垂暮年,記下這些珍貴的回憶,幸福的點滴,懷念她一生中最愛的人。他們仨從開始的陌路人,到錢鍾書和楊絳的相識相知,再到小生命錢媛的誕生與成長,一個家庭,兩代學子間的依偎與温暖,苦難與別離,愛與憂,都化作他們畢生至愛的方塊字,落到了紙面上。

鍾書、楊絳、圓圓組成了他們家裏的“吉祥三寶”,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愛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圍使他們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創造出各自的成績。他們仨的愛都在“石子,這是愛的表達樸實卻又值得回憶。感情真摯與否,行動比語言更重要。”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古道驛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拉成一段萬里長夢。家在哪裏?在曾經的夢裏。真是人生如夢!

親情源於血緣,血緣凝就親情。人世間,依賴血緣的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生活裏,親情把我們緊緊包圍,不管發生什麼,都有家人在身邊,我們在這在這濃濃的親情裏,融化,融化。有親情,我們才有抗擊生活風雨的勇氣;有親情,我們才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着;有親情,才有相知相守的默契,才能彈奏出那温馨的樂章。讓我們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人間沒有永遠,正如人間的愛情不會是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的生話在一起。他們仨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絳把一家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次相聚。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靜默……願楊絳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找到他們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