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散文讀後感600字範文

讀余光中先生的詩,總是十分驚訝,一個人竟能完成如此的風格突變,從温柔婉轉的浪漫,到肝腸寸斷的鄉愁。可當我細品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經歷後再讀他的詩時,我發現這不是風格突變,而是浪子回頭。余光中少時隨母親四處流亡,逃避戰亂,這使得他得以與底層人民接觸,當時先生年紀較小,尚未開始寫詩。當他年齡稍長,日漸成熟之時,縱然他也思念故鄉,然而美好的青春使他無法面對故鄉的過去,而他也無法看清故鄉的未來。這時,美好的愛情成了他的烏托邦,以安慰他受傷的心靈,他不願唱出時間的悲傷。然而,即便在此時,余光中先生也深愛着自己的祖國,正如《舟子的悲歌》中所説:“昨夜,月光在海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迴到大陸。”這就是一顆鄉愁的種子,而不久的留學便讓它生根,發芽。所謂:“你不能夠真真瞭解中國的意義,直到有一天你已不在中國。”一來到異國他鄉,余光中先生便感受到了鄉愁的第一部分,孤獨。“在此地,在國際的雞尾酒裏,我仍是一塊拒絕融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體的温度。”這或許是剛到異地的不適,日子一久,便説不定淡忘。但這仍不失為一個“回頭浪子”,不是風格上的改變,而是漂泊海外之時,能回頭望一望自己的祖國。眾所周知,余光中教授是英文教授,他在英語環境中應能很快適應,加上時光推移,他對故鄉或許便不再那麼掛念了吧。然而,日子愈久,他對故鄉的感情卻愈加深厚。縱然他桌上的中文書以只剩下三成,縱然他在中國只到過九個省,在美國卻曾踏過二十八個州,他仍然是那麼孤獨。面對都市的繁榮與喧囂,他默默地獨行在那片不屬於他的土地上;面對周圍海嘯一般的人潮,他孤身一人逆潮而泳;面對四周與中國文化不相干的一切,他獨自書寫着鄉愁這封世上最長的信。然而若只是孤獨,不過在日暮黃昏或夜深人靜之際,獨自東望神傷而已,卻不必為“洋策士”登上長城而憤怒,那是因為先生的鄉愁,除了孤獨之外,還有對故鄉的責任與歸屬。“在中國,你僅是七萬萬之一的中國,天災,你可以怨中國的天,人禍,你可以罵中國的人。軍閥、漢奸、政客、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你可以一個挨一個的罵下去,直罵到你的老師、父親、母親。當你不在中國,你便成為全部的中國。”的確,在中國,無論你走到什麼地方,無論那裏的方言你是否聽得懂,你仍會感覺到:“這也是中國。”對周圍的一切,你便似乎有了評頭論足的權利,批評或褒獎。因為,你是中國人,中國屬於你正如你屬於中國。而當你遠走他鄉之時。那一切,被你讚賞、批評甚至曾不屑的一切才會慢慢地清晰。無論你走到哪兒,那曾經的一切都是你永遠的歸宿。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説:“一片大陸,算不算,你的國?一個島,算不算,你的家?”而答案,在茫茫的風裏,沒有人來問,只有你自己,默默聆聽——聆聽黃河的歌唱,聆聽長江的鼻音,聆聽你紅海的呼嘯,聆聽所有人血的合唱。 而正因為有這血濃於水的關係,余光中先生無法忘記作為一箇中國人,對家國興亡的責任。他不允許一雙陌生而魯莽的腳,踏在自己一直想撫摸跪拜的長城上,這是中國的尊嚴,也是他的尊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受盡屈辱,身在異國他鄉的余光中先生自感無法推諉,他説道:“中國啊,中國,你全身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你滿臉的恥辱就是我的恥辱。”這樣的的歷史使命感,賦予了先生的作品更深厚的內涵。而這些歸結到一點,就是對中國未來的期望——“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向着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 從面的這首《歡呼哈雷》中不難看出,余光中先生已然將目光投向了自己死後,投向了永恆。鄉愁,可以是一個人的思念,也可以是一羣人的傳統,更可以是自古至今所有人永恆的情懷。這也就是為何先生的詩能感動無數遊子,能影響中國的文學史。他意識到,自己不過與其他許多人一樣,是一條思鄉的小魚,滔滔的中國文化大河不會因一條魚的離去而改變,“正如從古到今,,人來人往,馬嘶馬蹶,月缺月圓,萬里長城長在那裏。李陵出去,蘇武回來,孟姜女哭,季辛吉笑,萬里長城長在那裏。”而唯有意識到這一點,鄉愁才顯得深沉而莊重,它脱去了時間的淺薄,在永恆的長河中沉澱,而也未有不變的永恆,才能寄託余光中先生無限的鄉愁。而此時,對祖國深情的回眸一望,便不再是初來乍到的不適,而是紅如海棠,白如雪花的鄉愁了。

余光中散文讀後感600字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