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説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歡迎借鑑參考。

《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

《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一)

花了三四天的功夫,除了工作,吃飯,睡覺,其它時間就是在讀這本書——《國畫》了,終於昨天上午把這本幾十萬字的揭露當今官場腐敗與沉淪的小説全部讀完,從剛一開始看這本書,自己就被小説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所以才如痴如醉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口氣把它看完,因之前不曾看過這一類的書,沒有這樣深入瞭解過官場的詭祕和莫測,所以才有如此莫大的興趣,作家白描似地將官場中的人物與期間是是非非刻劃地如此傳神,看完後,似乎對官場的規則、作風和一些不曾知道的事情有了一些瞭解。

官場也如戰場,期間的鬥爭,爾虞我詐,密不透風的複雜關係讓我象是認識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人物的最終結局也是令人感歎萬分,形形色色的人最終都有了自己的命運,人人都想改變什麼,但最終改變的只是各種各樣的人們為了金錢的利益而做出的各種各樣的犧牲,思想的沉淪,精神的腐敗,肉慾的橫行,金錢的誘惑,這一切,在現在看來都是那麼正常,無可厚非,追求完美的精神世界的人們要到哪裏去尋一方淨土?於是,最終,死的死,走的走,散的散,留下主人翁一個人在刺眼的陽光下再也尋找不到自己。

想想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商場,許許多多的戰場已經是戰火紛飛,已經由不得人們去思索,去控制,去清醒,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吧。

這本書給我的,我想,不僅僅只是感觸這麼簡單,它同時教給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方法,這些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也將會對我產生些許的影響,這樣的書,我會繼續地讀下去,瞭解得越多,我也許會懂得更多,我就會在戰場上生存下來。

《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二)

昨天晚上看完了《國畫》,今天抽出時間把一些想法記下來,免得又像以前讀過的書那樣讀完就忘得一乾二淨。 這本書,總體來説,硬傷太多……作為官場小説來看,不是很推薦,雖然這書在豆瓣上有8.0和8.2(修訂版)的分數,略低於《滄海 之水》8.5(這書被人噴成這樣居然還8.5),高於《駐京辦主任》6.9,和《侯衞東官場筆記》、《二號首長》差不多,這是我看過第一部官場小説,除評分,不好比較 先説説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地方吧 排第一的是全書最後一段,“朱懷鏡抬起頭,望着炫目的太陽,恍恍惚惚,一時間不知身在何處。”,很有意境,官場亦真亦假,如夢如幻。 然後是且坐亭這個隱喻,我想到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宦海沉浮不是誰能決定的,運氣成分很大,因此有人在升官這方面非常信命;另外,朱懷鏡一人高升,其他人居然要全部落難,預示着有人升官必然有人被降職。

然後是曾俚活在理想裏,這個明天補…… 然後再説我閲讀時感到的第一大硬傷,就是,讀過一部分,到主要人物差不多都出場之後,我發現一個很膈應的問題,任何人説話超過300字,都會立刻進入作者的身份,為首的就是李明溪、曽俚、玉琴,一開口立刻變為作者,開始説教模式。尤其是曽俚,在懷鏡第一次去找他的時候,曽坐在牀上同懷鏡説了許多長篇大論,然而看起來並不像是曽這個人説的,卻像是作者借曽之口説出了自己想説的,我不知道這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若是有意的,作者把幾個主要人物都寫成了自己的口舌,全書都在向讀者瘋狂傳播自己的觀點,如果是無意的,那我只能説作者的水平不高,幾個主要人物在本質精神上沒有明顯的區別,而且每次説話超過300字的時候,説話的內容基本都是説教,有時候感覺就像幾個機器人,太生硬 然後説説別的,還是缺點…… 一是,主角的位置,過於中心,皮市長認識的大部分人,都是朱懷鏡介紹的,朱懷鏡的朋友、老鄉、下屬,甚至宋達請都喜歡對他吐露心聲。有人説這官場關係寫的幼稚,我想可能是因為書中只注重表現單純的利益交換吧。 二是,玉琴這個人物的設定,像極了古代文人那種滿足自己yy幻想的設定,難怪有人評論本書就是作者的yy……。懷鏡初次見到玉琴,玉琴已是龍興酒店副總,大約30歲左右上下的年紀,貌美如花,舉止優雅,成熟知性,與懷鏡一見鍾情,上牀發現居然還是處女,交往之後兩人水乳交融,如漆似膠,恩恩愛愛……而且和玉琴的悲歡離合全部都是婚外情的性質,簡直讓人懷疑作者寫這本書只是個yy的陰謀,就像聊齋志異那種,這玉琴簡直就像是白撿來的,還父母雙亡,無依無靠,渴望得到一個肩膀,而自己又自立自強,獨當一面,最後因收皮傑牽連也是因為自己受賄被抓,與懷鏡竟堅守異地伉儷,在審訊中未吐出一字與懷鏡的關係,但是後來搜查住所發現照片也就不能隱瞞了……如果把貫穿全文始終的玉琴單提出來,這就是一個婚外遇到真愛的狗血劇。 三是一些細節,對孩子的描寫幾乎沒有,但是又偶爾出現,沒有分量,也就沒有太大作用。香妹最後的冷談有些突然,缺少些過程,最後一章有意寫了宋達清本來也是個愛崗敬業的好警察,這看起來像是宋賄賂了作者,在書的末尾強行挽回讀者對宋的印象,如果是為了表現“沒有人是完全的壞人”、“社會改造人”這些主題,就不應該放在這麼靠後。另外結局留白太多,作為讀者的一廂情願,我還想看到下面的至少一個:皮傑案的後續,玉琴是否出獄,出獄是否還做情婦;懷鏡離婚的結果;懷鏡後來的仕途,是否像算命説的,和卜老的故事説的那樣飛黃騰達;袁小奇是個騙子,最後必然倒台,那麼何時倒台,又牽連何人;陳雁的後續; 有人評價王躍文寫作有些隨意,對自己要求不高,讀這本書感覺説的有些道理,書中大部分是白描,沒有太過明顯的邏輯上的錯誤,前後伏筆照應也還好(例如龍文的本子、陳雁等),但是也沒有明顯的筆墨的輕重,照顧的都很平均,這裏寫一些,那裏寫一些。我自己的感覺是還好。 另外,有人説敍事大部分白描,缺少心理細節描寫,這點我有感覺,但不是很嚴重,因為我還是很喜歡白描的手法的,而且以主角為第三人稱視角,就只能寫寫主角的心理活動了,書中不缺懷鏡的心中想法和鬥爭。

《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三)

走了26個春秋、第一次讀完了一本高達50萬字的官場小説《國畫》真帶着一絲小小的成就感,對它的不覺得無聊宂長甚至是有些熱愛倒是覺得自己其實並不算是個偽書謎嘛,倒真應了那句話一開始看書一定要看自己覺得有興趣的,這樣更有利於激發閲讀興趣.對於《國畫》,由於我自身並不算博覽羣書所以不在該書水平和結構上多加點評,倒是可以分享一下我的讀書心得.

作為一個不太知世故的人我覺得這本書讀得是很有價值的,不愧為當代最暢銷的官場小説、這對我們在與人相處方面的言行舉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雖然我不是身處官場、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更覺得有點鋒芒地活着還是挺有必要的,太留白了反而不太適合在生意圈摸爬滾打。

主人公朱懷鏡從作者對他外貌上的描述看來氣質是不錯的(感覺作者人物外表似乎以自己為原型,哈哈)、40左右的年紀在官場倒也還算年輕了,跟他身邊的好朋友李明溪和曾俚比起來他倒算是知世故而也世故,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也有甚高的情商和敏鋭的洞察力,對於朱懷鏡的命運倒是帶着一些神祕的命相色彩、從一開始的鬱郁不得志到後來懂得隨大流通俗氣之後也開始慢慢摸到了往上爬的門道,最後因為對皮市長始終如一的忠誠耿直造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倒是充分體現了在求生存的過程當中還是要多給自己留後路,在高高地走上了他個人官場的人生巔峯之後懷鏡後來也因對皮市長不利的政治鬥爭而被架空,最後再次爬上去也是靠耍了手段,讀到那個環節我倒是有些痛快的、畢竟手段是耍在張天奇這種得利的小人身上.而對主人公説恨倒沒有説愛也算不上,不過還是有些欽佩的.在官場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圈裏稍有不慎就會讓自己的前途萬劫不復,如同為人剛正不阿,才華橫溢的鄧才剛因為説了幾句不該明説的真話做了一些不能真做的實事而被打入冷宮,即使後來兢兢業業“改過自新”也讓自己的仕途一片晦暗,可想官場不一定能容得下俠義之人啊,生活有時又何曾不是如此呢?我是真欽佩朱懷鏡能在官場活下來、即使是耍了手段也是因為生存而必要的,除了找了玉琴這個情人在妻子面前不打算改過自新之外這個人則不算是有什麼大惡,相比起他那2個活得無比耿直的朋友他算幸運了,而這種幸運除了基於他自身能力之外更多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懂得“知世故而又能很好地世故”.

卜老是書中一個仙風道骨的角色,有着自己熱衷的事業和頗為高雅的情懷,面對價值連城的天降名畫也絲毫沒有惻隱之心、可謂兩袖清風而一塵不染,雖沒讀過書上過學堂但談起書法國畫來倒也曉得也顯得有深度,真可謂深得人心頗具個人魅力呀!

而曾俚是的心懷天下又非常有俠義精神敢於打抱不平的人,正是這種不懂得繞彎子的打抱不平讓他成了書中一個始終不如意的角色,有人説他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裏而我卻覺得他一直都很清醒,一直在和現實作鬥爭、無奈人微言輕而被周遭排擠,最後憋屈得不知去向.而李明溪是一個一直活在自己世界裏的人,不屑於隨波逐流卻又有着如同大部分藝術家那般偏激的傾向,最終瘋了也不知所終,無奈覺得這兩個過得最真的人結局也是最不如意,必須難得糊塗啊!

而玉琴,至始至終愛着朱懷鏡、除了愛別無所求,她年輕漂亮而又是生意場上的女強人,思想境界和知識水平上偶爾還能很朱懷鏡平分秋色,最後因受賄進了寒門鐵窗也對與朱懷鏡的關係不吐隻言片語,可謂是真有擔當!拋開倫理道德來説,她愛的熱烈真摯又坦蕩得不染塵埃也算是女中豪傑了.

書中每個不同的人物性格刻畫得也算清晰,性格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這句話放在這裏倒是更有説服力了、期待欣賞到更多的佳作…

《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四)

在閲讀王躍文的《國畫》,因為不讓再版了,所以卓越和噹噹都沒有的賣了,可憐的我只能從網上一章章下載來看。

還沒讀完,感覺還不錯。

以前只讀過一部官場小説,閻真的《滄浪之水》,説實話,這部和它比起來,成熟很多。

王也是湖南作家,以前在漵浦待過,所以小説讀起來更真切一些,沒有很多囉嗦的感覺。

裏面的人名挺有意思的,我還懷着好奇心想着沒準作者有什麼寓意呢,反正目前還沒領悟出什麼。主人公叫朱懷鏡,有個很怪的畫家朋友李明溪。先來説説這“鏡”和“溪”,前者沒有池大為的曲折痛苦轉變,而是更自然地順應着官場的潛規則,一步步高昇着,這面鏡子帶着我們讀者一起慢慢走進官場,窺見裏面的種種,是非判斷由我們自己猜想結局;後者永遠像個不正常的人,或瘋子,或怪人,其實才是作者真正讚賞的人。溪水在中國古人的意識中好像有着清者自清的寓意。

當然,既然是一部小説,裏面的人際網必然很龐雜。

暫且不提。

金錢和權力,紅玫瑰和白玫瑰,似乎沒有讓朱懷鏡很煩惱,於是,他也在這種順應中尋找着自己的位置,今天,他已經升為財貿處處長了。看看他接下來還有什麼大的起色。

讀到一些情節,想到賈平凹《廢都》,二者有小細節的相似。這裏面有個很神的袁小奇,廢都裏有個怪老頭,好像沿襲着中國古體小説全知全能的視角,掌握着全書人物命運的起伏,又有點學習《紅樓夢》了。這樣又一個好處,就是使讀者易於進入閲讀中,猜測某種結局。

梅玉琴,陳雁,這兩個女人到底會給朱的命運帶來怎樣的變化,不知作者怎樣安排,只能加快了……

《國畫》讀後感範文5篇(五)

近日一口氣讀完一本小説,名字叫《國畫》(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王躍文著)。作者據説是寫“官場”的高手,讀後也確實感覺如此。官場不為一般人所熟知,也非一般人敢於着筆的。也許當你真的處在所謂的“官場”之中,你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敗中逐漸掌握它的遊戲規則。然而規則是人定的,也是需要人們去遵守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官場的規則其實存在每個人的心中,不論你是否認同,你都必須遵守。正如一些酒店所聲明的“謝絕自帶酒水”一樣,明明心裏感覺不爽,卻又無可奈何。

書已讀完,感覺在壓抑中彷彿還存有一絲暢快,我有些許深入其中的感覺,那裏的人和事不就在我們身邊每天走過、每天發生嗎?

作者在《後記》中寫道:我原本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可現實逐漸讓我明白,理想主義是最容易滑向頹廢主義的。理想似乎永遠是在彼岸,而此岸充斥着虛偽、不公、欺騙、暴虐、痛苦等等。頹廢自然不是好事,但頹廢到底還是理想幹癟之後留下的皮囊。可現在好多人雖不至於頹廢,卻選擇了麻木,而且是連理想的泡沫都從未擁有就直接走向了麻木。我既不想頹廢,也不願麻木,就只有批判。

對於作者熱衷的批判,我是持認同態度的。現在的社會,麻木的人很多,讓人麻木的事很多。唯獨清醒的人和事太少。我以為文學創作的最大貢獻可能就是救贖人的靈魂,改變人的生活態度,從而改變這個社會。以前如此,現在如此,今後也必然如此。

下面摘錄小説中的幾段話,與朋友們共享。

“現在玩得活的,是那些手中有權支配國家錢財的人。他們用國家的錢,結私人的緣;靠私人的緣,掙手中的權;再又用手中的權,撈國家的錢。如此循環,權錢雙豐。”

“確實,他們口上説的,當然是堂而皇之的組織原則、組織路線,好像他們用人都毫無私心,完全公道。可是,在這種體制和世風下,再好的組織原則、組織路線,也得看他們的個人道德啊!什麼是組織?組織就是最後一個人!”

“明眼人心裏都清楚,現在是老鄉幫老鄉,同學幫同學,戰友幫戰友。各個單位,各個層次,都又不同的圈子。你進不了人家的圈子,你就有登天的本事也枉然。有看法你還不能提,只能裝傻子,裝啞巴。沒有人同你攤在桌面上來講道理。眼看着許多無德無能的人上去了,你還只能説領導慧眼識才。”

“可大凡在官場上混慣了的人,幹什麼事情都想靠某種關係討個巧。這似乎已成官場人們的思維定勢。而且越是手中有權的人,越不相信世上有擺不平的關係,因此越是有權的人也就越熱衷於搞關係。”

……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者自有自己的感悟,讀我這篇文章的朋友不知做何感想。不妨拿來一看,或喜,或悲,或怒,或樂,一切皆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