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後感(共5篇)

本文目錄傷逝讀後感魯迅《傷逝》讀後感傷逝讀後感傷逝讀後感2000字魯迅《傷逝》讀後感

高一年級學生讀傷逝有感

傷逝讀後感(共5篇)

我覺得婚姻給婦女們帶來了安穩與保障,但讓婦女們失去了卓越的機會。我這裏所説的安穩與保障是讓婦女們學會了隨遇而安,這種安穩會讓婦女們失去遠大的抱負和激情,使她們甘於華而不實的平庸生活。

在<<傷逝>>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着不快樂的顏色,尤其使我不快樂的事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會看書,會和涓生探討一些書本知識,她會説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的口號,這在當時是很有個性解放色彩的,這説明當時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去接受新東西的。可與涓生同居後的子君變得沉默了,雖然剛同居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會在一起談同居前的點滴,但時間久了,加上生活的緊迫,他們之間的隔膜也越來越大了。有時他們會坐着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對涓生重複説着他們以前的故事,説得次數多了,以致於涓生對子君所説的故事都能夠背了,也聽得煩了。涓生此後寧願呆在寒冷的圖書館也不願早早地回去面對子君。子君一直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記憶力裏,她找不到現在屬於自己的自我。

與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後的子君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呢?我認為如果一個女性只會為家庭任勞任怨,沒有自己的奮鬥目標,那麼她的這種家庭主婦的角色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家庭生活。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你把自己固定在家庭主婦那麼小的範圍內,你就會失去很多與外界聯繫的機會,這樣會使自己孤陋寡聞。如果把一顆心死死地拴在家庭這一根繩上,把神經死死地繃緊來看住自己的家庭,那麼你就會變得敏感起來,變得小氣起來。此外,為了做好好妻子的角色,如果你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你不可以亂髮脾氣,不可以説出來,只能悶在心裏。一個好的發泄方式,就只能是不説話,做臉色。但這樣的行為,在丈夫看來你是多麼的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在以前,很多人認為,婦女就應該呆在家裏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拋頭露面,丈夫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一切,一切都應該依附丈夫聽從丈夫。婦女們從來都是被定義被思考的。

當子君與涓生的生活泥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子君沒有想過要去改變自己,改變涓生,而是過着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子君當初為了與涓生同居,她與家裏斷絕了關係,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時被人指指點點,但子君説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便毅然於涓生同居了。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行為是違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從子君果斷與涓生同居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子君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到後來,當她與涓生之間已經不存在愛時,她卻缺少了給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最終選擇了鬱鬱而終,子君沒有想過自己還可以重頭再來。

我認為,無論在什麼什麼時候,女性都應該自己解放自己,積極地建設自己的心靈,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把自己從身體中解放出來,拋棄妨礙自己進步的觀念,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角色中都應該與男性共同創造價值。

這篇高一年級學生讀傷逝有感,就為大家呈現到這裏,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傷逝》讀後感傷逝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篇一】

悔恨、悲哀、寂靜、空虛。

涓生説他愛子君——我笑了——先是無知的感動,後是鄙夷的輕蔑。

大學以前,我並未讀過魯迅先生的《傷逝》,直至現代文學課,我才有幸捧閲。而以下感受也只是個人的鄙陋之見,筆調也許不鋒鋭,見解也許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説感動,這是被矇蔽了的。初,我被開頭沉悼遺憾的口吻所誤導,以為子君逝世後,涓生內心的不捨與懷念促發他“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他是記得自己當初對子君的“牽腸掛肚”的,連漸進的鞋聲也能讓他思緒翩翩。然我終究是錯了,愛情並沒有持續,如涓生所説“時光過得真快,我愛子君,仗着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已經滿一年了”。起先,我理解它為“我愛子君已經滿一年了”,現在,我更願意理解為“距離我愛子君和她的離開已經滿一年了”,多麼令人心寒的一個“滿”字......他並不愛她,從她為他犧牲的那一刻開始,從他們為生活所困頓開始, 從他們搬進吉兆衚衕開始。

再説輕蔑,源於涓生對子君短暫的愛情。他們愛情的變質從大環境來説,源於社會。拮据的生活讓讓子君日夜的操勞了起來,“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是底層“庸俗”婦女的形象,在對其觀察、描述改變的過程,涓生已經萌生不滿情緒,正在扯動那根不愛的神經。遠離羅曼蒂克的柴米油鹽中,雪上加霜,涓生失業了,這無疑又在隱約中催化愛情死亡。

愛情的變質就個人來説,涓生是個卑怯之人,於生活面前,缺少責任與勇氣。

涓生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接受新思想的人,然與之矛盾的是其後的描述,當他學習電影上的場景,單膝跪地求愛,他確是感到羞愧的,這足以證明涓生並未完全脱離“男尊女卑”的封建舊思想,一切的辯解也很無力。當子君堅決分明地説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時,他又有説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國女性便要看到輝煌的曙光的”。當涓生“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而他看到子君卻是大無畏的鎮靜坦然的緩緩前行,他便立馬提起驕傲和反抗。這是多麼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於先前高彈“家庭專制”、“男女平等”,評價子君大概還沒有脱盡舊思想的束縛,也都顯得空洞和虛無,他的骨子裏真有這些新思想嗎?那又為何當女人昂首挺胸後他才決心“驕傲”呢?

“但我的心卻跳躍着。那麼一個無畏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為怯弱了”,“我真不料這樣微細的小事情,竟會給堅決的,無畏的子君以這麼顯著的變化”。涓生注意着子君的所有變化,不是以一種關懷的心態,而是以一種卑微的害怕的態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麼堅決沉靜的啊,子君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啊……他假裝對失業的狀況不以為意,以一種自以為高大的身軀俯視着子君——“其實這在我不能算是一個打擊”。涓生實則是焦躁不安的,挑剔着子君的一切,“子君的功業,彷彿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我在這裏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他已然心理極度不平衡到無聊了,拿自己與雞狗排列位置,確實可笑。他會突然想到子君的死——這又折射涓生的殘忍與虛偽,一旦子君死,就無須自己動手傷害她,自己也不是負心的男子,一切責任可推脱,還落得個自由。涓生於虛空中極力想解脱,終於,他鼓足勇氣告訴子君“我已經不愛你了”,然子君走後,他又自責後悔為何不再忍耐幾天,如此忽然的告訴她真話。他又覺得該用謊話讓自己承受虛空的重任,而不是讓子君承受真實的重量。“我”於虛空與説謊之中矛盾徘徊,得知子君死訊,明白那個曾經愛過的子君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涓生活着,帶着他的悔恨、悲哀、寂靜、空虛。

【篇二】

作為魯迅先生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小説——《傷逝》,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着,感染着,甚至鬱悶着廣大的讀者。當然,我也毫不例外。“傷逝”傷為何,逝又為何?一直令我大惑不解,然而《傷逝》有一個副標題,叫“涓生的手跡”。從中也許可以窺見些端倪。魯迅先生這一名篇,別具一格,深奧難懂,運用了“手記”的手法,筆觸藝術而細膩,讓人難以企及。只是精剪些浮淺的心得,感受大家的魅力。

一篇文章的成功,細節描寫異常重要。《傷逝》真實而細緻的細節,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可見作者極高的文學造詣。

小説寫得極其平常,即便在寫其二人熱戀到分手的過程也未發生什麼重大事件(也許失業算),那些家常裏短,那些“油雞們”和“叭兒狗”,那些夫妻之間的眼神,姿態,動作,那些……這些微妙而閃光的細節,都很好的服務於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孩子似的眼裏射出悲喜,但是夾着驚疑的光,雖然力避我的視線,張皇地似乎要破窗飛去。”當涓生向子君表達愛慕之時,子君的眼神被刻畫得如此傳神。進而,將子君這一整體形象活脱而出,嬌人,可憐,淋漓盡致。

破屋,板牀,半枯的槐樹和紫藤,只是鹽和幹辣椒,麪粉,半株白菜……數句白描,將涓生那絲異樣的空虛和寂寞躍然紙上。這意味深長的細節給人以難以忘懷的銘記。

獨到的人物構建和新穎的開頭,使小説陡增藝術魅力和思想效果。

小説人物性格內容極其生動複雜,無論是涓生還是子君,都有着剖析不盡的深度內容,其中一點本人認為尤其值得關注。涓生那種天馬行空的暢想讓人頗感疑惑,但在其面對失業的巨大(這只是本人強加於他的定語)打擊後想法如何更應深度探析。

“人們真是可笑的動物,一點極微末的小事情,便會受着很深的影響。”這一想法在讀者想來是何等的荒唐,這原本是用來維持生計的“飯碗”,他卻視之“極微末的小事情”,可見涓生對社會現實的懵懂,他的過於天真。從而延伸到對於衝破封建的藩籬靠自己微薄之力更見可笑。這種獨到的人物構建逐漸揭開思想的實質,寓意深刻。

小説的第一句話常常是奠定整篇小説基調的關鍵句。《傷逝》卻用了一個慣常作結的句子做了開頭,可謂是巧具匠心。“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然而就是這樣寥寥數字就奠定了文章的情調,讀者便意會於心,同時營造出別樣的意境和氛圍,彷彿拉着讀者去觀覽一個悽然的故事。

思想深刻,發人深省。一篇小説,對其的思想解讀往往是最深刻,最豐富的。我覺得,也許我的觀點是不夠全面,失之浮淺的。所以,只是在分析一下作品誕生的背景和作者所處的時代後做出的一個簡單的理解。

對於基於“眼光只局囿於小家庭凝固的安寧與甜蜜,失去了社會解放的大目標,既無力抵禦社會經濟的壓力,愛情也隨之失去附麗,終於導致無可挽回的悲劇”的解讀之下,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小説揭示了作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一羣體,在“五四”運動的衝擊下,追求個性解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來的軟弱性,侷限性與妥協性。魯迅先生甚至否定了個性解放,反對那個窒息新生事物繁衍的黑暗社會,極力倡導尋求社會的解放。這更是小説深刻內涵。同時筆調哀怨感人,直烙人心。

探索着這一斑駁的手跡,浩淼而深刻,我只得在其表面涉獵些錙銖。

傷逝讀後感傷逝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本文作者:木石

我原是沒資格對魯迅的《傷逝》發表任何感慨的。從前沒有,那是因為十二、三歲的年齡還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悽然;現在不應有,那也是因為太過體驗他們的思想弱點,感歎魯迅先生的細膩描寫,而慚愧自已不知該如何表達?

從昨晚掌燈時分,一口氣讀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時,我還拉住一個同事,不管她願不願聽,也強硬將整個故事的心理情節給她複述一遍。不知是我講的字句不漏還是她也有觸語生情的心態,總之,她聽得入神,連連稱這與現代的愛情婚姻沒有什麼區別。我便説,也許愛情原本就是沒有時代沒有年齡沒有國度的吧。但一想到現實中的他,那個連“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都不敢説的他,我心裏便黯然了......再回到電腦邊,我怎麼也坐不住,我聽到我心裏仍然在不停地訴説着......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説。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為“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為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着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着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裏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説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為“將真實説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為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裏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經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温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並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麼他當時更應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似乎在後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後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時境態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着,她的眼裏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於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説“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捨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後,毅然地跟着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眾化的,是當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後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當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不認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麼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説的“我沒有負着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這重擔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責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繼續進入他們的同居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涓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的心理描寫中,文中用了一個情態副詞“漸漸”,寫出了時間的流動性,這裏似乎也暗喻着涓生的愛情觀隨着時間而變化着,也意味着激情過後浪漫不再的趨向必然。於是,在鍋碗瓢盆的真實生活中,涓生不滿子君“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樣的生活似乎與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實就現實來説,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見涓生同居之前並沒有細想過,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衝動以及不負責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為着“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而不樂。環境總是會改變著一個人,在那個時代的婦女終是不能完全獨立出來,之所以在今天的社會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滿“全職太太” ,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薰得“庸俗不堪”的男人們的真實寫照。為什麼現代女性總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會,是否她們都曾猜透過子君的悲劇起源呢?人原本是一個個體,即使你是多麼地愛對方,你也不能將自身溶納入愛人的骨髓,只有愛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應付不變中的萬變,才不會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愛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憐境地。

在涓生失業的心態變化裏,他因為子君頻頻催他吃飯,而“在坐中給她一點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説教讓她明白之後,卻又因不定時吃飯,菜冷而苦惱,甚至想着“自覺我在這裏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讀到這裏,我有些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為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已。在我看來,子君愛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煩碎依然是那麼可愛,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温婉地表現出“可是沒有説”。反倒是涓生自已以為子君“大約很不高興吧”,涓生因為失業環境的改變,因為生活的節拮据,而自以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變化,這在後面的日子突出地更為明顯。“我終於從她言動上看出,她大概已經認定我是一個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認識似乎只是淺薄了起來”。這裏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這也便是他親手毀滅的過程,因為他沒有戰勝他自已。

以至於後來,只有逃出家門,“終於在通俗圖書館裏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為着“裝着兩個鐵火爐”,並非為了看書的高尚。更説他出走的心態,“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裏去呢?”這又一次體現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領略冰冷的顏色”,在意識到子君“很帶些恐怖的神色”時。難道他沒有想過,他的出走只會讓子君更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個拋棄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裏去呢?深愛着涓生的子君面對男人的變化,依然温順地守着那個家,“近來也間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這卻反而增加我的苦痛”,憑着子君對涓生的愛,這小小苦痛變化又怎能逃過她的眼睛,於是“已經引起她的憂疑來”。

這一長段有許多涓生的心理描寫,雙方一直按照心裏的猜測來對待對方,看似温情,你為我想着,我為你想着。其實他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無論涓生心理活動是多麼矛盾、掙扎、無奈,但他卻一直未向子君交流過,他們已經缺乏了最重要的關係──勾通。以至於後來涓生考慮著“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而且認為子君“她應該決然捨去”。在這裏他又是用了“認為”二字,他一向只是單方面地考慮了他的立場,仍是自以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與她分手後的生活。“......況且你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但這與你倒好得多,因為你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憐的子君面對這變故的到來,也“只有沉默”,我想在這個時候,以子君的聰明,她已經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離開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選擇了沉默,以慣有的温順成全了涓生的“偉大”,儘管她“瞬間便又蘇生......在飢渴中尋找着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着我的眼”。她“尋求”着卻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為她一方面想着曾經與涓生的恩愛,似乎還幻想着會有轉變的奇蹟;另一方面卻對涓生的絕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視這殘酷的真實。令到涓生在最後時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這裏,涓生似乎還存着一些良知,最後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給擠兑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動,離開了。涓生卻只沉浸在“我預感到這新生面便要來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這種近乎輕鬆的心態,令到我認為他後來對子君死的懺悔都含着虛偽的成份。再則,在子君活着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子君的死。而當有人告訴他子君確實死了時,他卻驚得沒有話,還不自覺地問是否是真的?可見子君離開他後,他並沒有真正為她的處境為她對他的全部的愛分析過。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

天,漸漸發白了,脖子有些酸,手敲得有些僵硬。這篇讀後感寫得特別慢,寫着寫着總是會停下來出神地體會一下他們的意境。我在個人感情裏似乎偏向着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責着涓生,我腦子裏一直閃現著最近一部電視劇的題目《與愛同生》。而子君在她離開人世的那一瞬間,是否也念過這個詞呢?與愛同生!多麼富有震憾力的堅強。

而涓生的愛情用現代化簡單的詞來概括,那就是,由衝動的愛開始再由理智的現實來結束,如此看來,在今天這個社會似乎也無可厚非呢?

但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傷逝讀後感2000字傷逝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我原是沒資格對魯迅的《傷逝》發表任何感慨的。從前沒有,那是因為十二、三歲的年齡還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悽然;現在不應有,那也是因為太過體驗他們的思想弱點,感歎魯迅先生的細膩描寫,而慚愧自已不知該如何表達?

從昨晚掌燈時分,一口氣讀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時,我還拉住一個同事,不管她願不願聽,也強硬將整個故事的心理情節給她複述一遍。不知是我講的字句不漏還是她也有觸語生情的心態,總之,她聽得入神,連連稱這與現代的愛情婚姻沒有什麼區別。我便説,也許愛情原本就是沒有時代沒有年齡沒有國度的吧。但一想到現實中的他,那個連“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都不敢説的他,我心裏便黯然了......再回到電腦邊,我怎麼也坐不住,我聽到我心裏仍然在不停地訴説着......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説。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為“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為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着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着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裏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説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為“將真實説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為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裏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經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温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並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麼他當時更應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似乎在後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後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時境態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着,她的眼裏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魯迅《傷逝》讀後感傷逝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篇一】

悔恨、悲哀、寂靜、空虛。

涓生説他愛子君——我笑了——先是無知的感動,後是鄙夷的輕蔑。

大學以前,我並未讀過魯迅先生的《傷逝》,直至現代文學課,我才有幸捧閲。而以下感受也只是個人的鄙陋之見,筆調也許不鋒鋭,見解也許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説感動,這是被矇蔽了的。初,我被開頭沉悼遺憾的口吻所誤導,以為子君逝世後,涓生內心的不捨與懷念促發他“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他是記得自己當初對子君的“牽腸掛肚”的,連漸進的鞋聲也能讓他思緒翩翩。然我終究是錯了,愛情並沒有持續,如涓生所説“時光過得真快,我愛子君,仗着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已經滿一年了”。起先,我理解它為“我愛子君已經滿一年了”,現在,我更願意理解為“距離我愛子君和她的離開已經滿一年了”,多麼令人心寒的一個“滿”字......他並不愛她,從她為他犧牲的那一刻開始,從他們為生活所困頓開始, 從他們搬進吉兆衚衕開始。

再説輕蔑,源於涓生對子君短暫的愛情。他們愛情的變質從大環境來説,源於社會。拮据的生活讓讓子君日夜的操勞了起來,“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是底層“庸俗”婦女的形象,在對其觀察、描述改變的過程,涓生已經萌生不滿情緒,正在扯動那根不愛的神經。遠離羅曼蒂克的柴米油鹽中,雪上加霜,涓生失業了,這無疑又在隱約中催化愛情死亡。

愛情的變質就個人來説,涓生是個卑怯之人,於生活面前,缺少責任與勇氣。

涓生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接受新思想的人,然與之矛盾的是其後的描述,當他學習電影上的場景,單膝跪地求愛,他確是感到羞愧的,這足以證明涓生並未完全脱離“男尊女卑”的封建舊思想,一切的辯解也很無力。當子君堅決分明地説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時,他又有説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國女性便要看到輝煌的曙光的”。當涓生“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而他看到子君卻是大無畏的鎮靜坦然的緩緩前行,他便立馬提起驕傲和反抗。這是多麼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於先前高彈“家庭專制”、“男女平等”,評價子君大概還沒有脱盡舊思想的束縛,也都顯得空洞和虛無,他的骨子裏真有這些新思想嗎?那又為何當女人昂首挺胸後他才決心“驕傲”呢?

“但我的心卻跳躍着。那麼一個無畏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為怯弱了”,“我真不料這樣微細的小事情,竟會給堅決的,無畏的子君以這麼顯著的變化”。涓生注意着子君的所有變化,不是以一種關懷的心態,而是以一種卑微的害怕的態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麼堅決沉靜的啊,子君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啊……他假裝對失業的狀況不以為意,以一種自以為高大的身軀俯視着子君——“其實這在我不能算是一個打擊”。涓生實則是焦躁不安的,挑剔着子君的一切,“子君的功業,彷彿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我在這裏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他已然心理極度不平衡到無聊了,拿自己與雞狗排列位置,確實可笑。他會突然想到子君的死——這又折射涓生的殘忍與虛偽,一旦子君死,就無須自己動手傷害她,自己也不是負心的男子,一切責任可推脱,還落得個自由。涓生於虛空中極力想解脱,終於,他鼓足勇氣告訴子君“我已經不愛你了”,然子君走後,他又自責後悔為何不再忍耐幾天,如此忽然的告訴她真話。他又覺得該用謊話讓自己承受虛空的重任,而不是讓子君承受真實的重量。“我”於虛空與説謊之中矛盾徘徊,得知子君死訊,明白那個曾經愛過的子君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涓生活着,帶着他的悔恨、悲哀、寂靜、空虛。

【篇二】

作為魯迅先生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小説——《傷逝》,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着,感染着,甚至鬱悶着廣大的讀者。當然,我也毫不例外。“傷逝”傷為何,逝又為何?一直令我大惑不解,然而《傷逝》有一個副標題,叫“涓生的手跡”。從中也許可以窺見些端倪。魯迅先生這一名篇,別具一格,深奧難懂,運用了“手記”的手法,筆觸藝術而細膩,讓人難以企及。只是精剪些浮淺的心得,感受大家的魅力。

一篇文章的成功,細節描寫異常重要。《傷逝》真實而細緻的細節,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可見作者極高的文學造詣。

小説寫得極其平常,即便在寫其二人熱戀到分手的過程也未發生什麼重大事件(也許失業算),那些家常裏短,那些“油雞們”和“叭兒狗”,那些夫妻之間的眼神,姿態,動作,那些……這些微妙而閃光的細節,都很好的服務於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孩子似的眼裏射出悲喜,但是夾着驚疑的光,雖然力避我的視線,張皇地似乎要破窗飛去。”當涓生向子君表達愛慕之時,子君的眼神被刻畫得如此傳神。進而,將子君這一整體形象活脱而出,嬌人,可憐,淋漓盡致。

破屋,板牀,半枯的槐樹和紫藤,只是鹽和幹辣椒,麪粉,半株白菜……數句白描,將涓生那絲異樣的空虛和寂寞躍然紙上。這意味深長的細節給人以難以忘懷的銘記。

獨到的人物構建和新穎的開頭,使小説陡增藝術魅力和思想效果。

小説人物性格內容極其生動複雜,無論是涓生還是子君,都有着剖析不盡的深度內容,其中一點本人認為尤其值得關注。涓生那種天馬行空的暢想讓人頗感疑惑,但在其面對失業的巨大(這只是本人強加於他的定語)打擊後想法如何更應深度探析。

“人們真是可笑的動物,一點極微末的小事情,便會受着很深的影響。”這一想法在讀者想來是何等的荒唐,這原本是用來維持生計的“飯碗”,他卻視之“極微末的小事情”,可見涓生對社會現實的懵懂,他的過於天真。從而延伸到對於衝破封建的藩籬靠自己微薄之力更見可笑。這種獨到的人物構建逐漸揭開思想的實質,寓意深刻。

小説的第一句話常常是奠定整篇小説基調的關鍵句。《傷逝》卻用了一個慣常作結的句子做了開頭,可謂是巧具匠心。“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然而就是這樣寥寥數字就奠定了文章的情調,讀者便意會於心,同時營造出別樣的意境和氛圍,彷彿拉着讀者去觀覽一個悽然的故事。

思想深刻,發人深省。一篇小説,對其的思想解讀往往是最深刻,最豐富的。我覺得,也許我的觀點是不夠全面,失之浮淺的。所以,只是在分析一下作品誕生的背景和作者所處的時代後做出的一個簡單的理解。

對於基於“眼光只局囿於小家庭凝固的安寧與甜蜜,失去了社會解放的大目標,既無力抵禦社會經濟的壓力,愛情也隨之失去附麗,終於導致無可挽回的悲劇”的解讀之下,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小説揭示了作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一羣體,在“五四”運動的衝擊下,追求個性解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來的軟弱性,侷限性與妥協性。魯迅先生甚至否定了個性解放,反對那個窒息新生事物繁衍的黑暗社會,極力倡導尋求社會的解放。這更是小説深刻內涵。同時筆調哀怨感人,直烙人心。

探索着這一斑駁的手跡,浩淼而深刻,我只得在其表面涉獵些錙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