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作文大全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 到受朝廷招安, 再到大破遼兵, 最後剿滅叛黨, 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全書給我的印象只有倆字:“忠”“義”。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閲讀。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作文大全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作文

《水滸傳》是一部歷史上有名的名著,裏面的忠、義、膽, 讓我佩服。武藝高強的史進, 善良俠氣的魯智深, 仗義疏財的宋江, 武力高強的林沖…….. 他們都是為了反對朝廷的腐敗政治而落草為寇的。所以他們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幟, 來改變他們的生活。

《水滸傳》中所描寫的起義軍的政治主張,雖然説得不十分明確,卻可以看到他們有着“八方共域,異姓一家”,不管什麼出身“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的理想。聯繫到他們“殺富濟貧”的行動,表現了人民反對封建經濟的貧富懸殊和政治上的等級貴賤之分, 這是對封建社會思想的宣戰,反映了廣大受壓迫人民的願望。

梁山好漢們為什麼要反朝廷? 是因為朝廷昏暗。朝廷為什麼昏暗? 是因為貪官。所以他們反對朝廷的昏暗其實是反對貪官污吏, 卑鄙小人而已, 並不是反當代皇帝。宋江原本是想着“ ‘為國立功’並且‘博得個封妻廕子’,以圖日後‘名垂青史’ ”但是當時朝廷黑暗, 有抱負和才華的人受到小人阻擋或者皇帝慧眼不識人才, 因此沒能保家衞國; 當貪官反夠時, 又把那副“替天行道”的旗幟改成“順天報國”了。

到了後面宋江等人招安, 除了個別將士不肯接受招安, 其他的都隨着宋江招安了, 皇帝命令宋江等人去攻打方臘等起義軍, 宋江等人死的死傷的傷, 一百單八將死去六十六個; 最後終於打敗了方臘, 皇帝給願意接受朝廷封賞的將士們封了官位, 大家也就安然過日子了。但是, 那些小人還不死心, 用水銀毒死了玉麒麟盧俊義, 用毒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等人。智多星吳用和小李廣花榮為義上吊了, 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悲劇地結束了。

現在的貪官也是又多又強,基本上電視每天都要播報抓到貪官污吏的消息,現在的的官都太禁不住誘惑,總是背地裏收錢,可是口裏卻説的很漂亮,真正是説一套做一套的陰陽兩面人,毫不差過當時的貪官,在官場行賄受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官場勾心鬥角的也很常見;但是,幸好我們黨的領導人不是昏君,懂得進行反腐和吏治,我們現在的社會要漸入佳境了。

北宋朝廷當時太黑暗了, 官逼民反, 才會鬧出一場反朝廷的起義故事。那些小人和貪官污吏實在太讓人感到憤憤不平,這些 小人所作所為警示了後人。我喜歡史進和魯智深,他們就如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在這裏面, 我感受到了他們的豪放、仗義、大方、忠孝、仁義....... 的品質,讓我受益頗多,我也要學習他們的品質,做個優秀的學生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作文

水滸傳具體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他們不佔城池,出榜安民,異姓一家,塑造了一大批梁山泊好漢忠義,替天行道的光輝形象。

在風雨飄搖的北宋末期,梁山泊好漢忠君報國,為民除害,着實令人欽佩。比如一百單八將中的宋江,江湖上人稱他為山東及時雨宋押司,他深明大義,急盼招安,願為國家出力。在兄弟托塔天王晁蓋死時,他十分悲傷,幾次要哭昏過去,每日都會領眾舉哀,遵從晁天王遺言,發誓要帶領好漢們,活捉敵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在不斷地努力下,他做到了。他軍法嚴明,宋江手下的軍校因為酒肉少而殺了廂官,宋江哭着命他痛飲一醉自縊而死,而後,他顧着梁山泊時的恩情,盛棺安葬,他真是一個有情有義,愛憎分明的好官。

而反過來呢,以高俅為首的奸佞宦官使人憤恨,高俅身為殿帥府太尉,本應報效朝廷,而他卻因為寵溺養子,使計拿下教頭林沖,刺配滄州道,險些被防送公人董超和薛霸結果了性命。在三敗梁山泊時,他被活捉上山後向宋江保證會向天子重奏招安一事,而後卻轉面無恩,連日稱病,不敢上朝,又將水銀放入盧俊義、宋江得賞的御酒中,讓他們中毒身亡。這樣一個奸詐小人沒有被天子加上罪名,令人可憂可悲。

現在的社會不再是過去那個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發展的新社會,我們身為祖國的花朵,應該沿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肩負起未來的重任,為理想勇敢前進。而書中的梁山好漢的英雄主義精神和團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它成為我們積極向上成長的新動力。《水滸傳》在我遇到困難時使我想到梁山好漢們在遭到朝廷的討伐時攜手共進,積極出力的事蹟。在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梁山好漢彷彿變成我的指路人,告訴我要對朋友熱情主動。

讀過《水滸傳》後,我彷彿被注入了正義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詩,為我們展示了當年的國勢特徵和民俗風情,但它為我們傳達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傳奇。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作文

迤邐近一年,終於結束了水滸的歷程。上部的大致內容幾已模糊,只留股豪情糾着心田。開局的星羅棋佈,一百單八條好漢從涓涓細流匯為大江,奔騰向前。這種不斷的壯大感,對眾而言,具有深深的吸引力。

前期的歷歷事蹟,不乏酣暢淋漓之舉,大快人心之作。然更多的是打打殺殺,衝動妄為,草菅人命。讀來着實厭惡,具是綠林之舉,不足為奇。自一百單八齊聚之後,梁山實力達到頂峯。如果作為部眾,那是可以瀟灑快活,自由自在。可作為頭領,宋江必須要為梁山將來之路做出選擇。很多人都認為宋江假仁假義,一心想着招安。在招募部眾上山的過程中,確實感到宋江的假仁義,如招募黃信,秦明,呼延灼之人等,可以説是逼上梁山。在拉攏他們的時候,宋江甚至殺其家人,以絕其念,手段殘忍,面不改色,甚至無羞愧之詞。在梁山前途的選擇上,宋江篤定要招安,矢志不移。我個人認為,一是宋江本人的忠君為國的思想,或是當時社會的歷史政治文化氛圍所感染,尊崇管家所謂的“忠”,所謂的“義”。難免偏頗,難免狹隘。第二,可能宋江自己認為,帶同眾弟兄一同招安,也是為他們謀一個“高大上”的正道歸宿。將自己的思想推己及人。可是,人各有志,一百單八條好漢,豈是人人都願意加官進爵?有所覺悟的人,都認為當時的官場氛圍,實在是烏煙瘴氣,是非糾纏。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亦非常困難。故有公孫勝,李俊,燕青,魯達,武松等輩,自奔去處,遠離是非。就個人而言,的確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遠離爾虞我詐,自在快活而去,有個相對的善終。但反過來想,如果人人都不願為國報效,為官治國,國家和社火又怎麼能轉換?誰來鳴不平,誰來掃除奸邪,匡扶社稷,保家衞國?當然,當時社會封建體制積重難返,對能人志士而言,確實也是刀山火海。也許,這是一種歷史的無奈吧。

數敗官軍,打破遼國之後,梁山迎來最大對手——方臘。悲劇就此拉開序幕。一戰接一戰的節奏,贏的很不容易。而干戈之後,是一封接一封的陣亡表。過往悍將,屢屢陣亡。拼盡全力殲滅方臘之後,好漢們十停止剩二三,當中又有不願為官自行離去的,可謂悲涼之至。武松出家,魯達坐化,更是將這股悲涼之情推至淒涼。渡江之前,軍馬齊整,凱旋之時,殘缺不全。及至朝聖之後,加官進爵,盧俊義被害,諸多將勇次第辭官,到最後宋江、李逵隕命,吳用、花榮自縊相隨。從頭到尾,恍如隔世,是否應了那句“是非成敗轉頭空”。往事的波瀾壯闊,快意恩仇,如今,卻化為座座墳頭,了了蒿草,縷縷青煙。回想蓼兒窪那幕,仍有震撼心扉之力,着實唏噓不已。這種義氣之舉,無論對錯,都令人肅然起敬,扼腕歎息。

縱觀整個歷程,滄海桑田,亦如過眼雲煙,隨風飄散。斯人已去,唯有事蹟家喻户曉。以此想來,人生不過數十載,成也罷,敗也罷。如能轟轟烈烈,穿雲裂帛,亦不失為來此人世走一遭。錚錚鐵骨,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