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1、夏商政治制度的內容:

中央: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諸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2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春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權

3、西周的宗法制:

1內容:用父系的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政治的制度。

2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 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評價:標誌着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

2、中央集權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1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 漢承秦制

有所變化 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決策機構

外朝 執行機構

尚書枱 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統治機構

唐朝 中書省 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尚書省 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户、禮、兵、刑、工六部。

門下省 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宋 二府 中書門下 行政機構

樞密院 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三司 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元 中書省 行政機構

樞密院 軍事機構

宣政院 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 漢初,郡國並行制;漢武帝后期:設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後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縣兩級制

元 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 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邊遠民族地區高寒宣政院進行管理

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

不斷增強。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峯,設置軍機處,由皇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