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堂訓練小結3篇大綱

很多教育家提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裏。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嘗試教學活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當堂訓練小結3篇大綱

以前我對“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理解的還不透徹。現在通過聽課、學習,我對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這一教學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備課充分、課堂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時間抓得緊,教學效果明顯。

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看書、練習。所謂“後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所謂“當堂訓練”,就是讓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這樣就減少了作業的抄襲行為,提高了作業質量和信度,便於老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加大了輔導對象的準確性,有效地減少了差生面。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其中藴含的卻是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當堂訓練小結(2):

新學期以來,我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掀起學習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我還在學習、模仿並努力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目前,我們大家都覺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現代教學思想,下面我談一下體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於學習差些的同學,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複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後,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綜上所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就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即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主要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能力培養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學要求,也是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只有使能力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到位,學生才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變“苦學”為“樂學”。創自己模式的活動,只要我們勤摸索,多總結,一定有收穫。

當堂訓練小結(3):

我校推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已有兩三年了。現在這種模式可以説在老師們心中“生根、發芽”了。全校師生不僅從思想上認可了這種模式,接受了這種模式。而且老師們已都能在課堂上靈活運用這種模式了。

回想起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模式的推行在我校也經歷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早在任心寬局長在我校當校長時就大力推行教學改革,當時推行的教學模式是“先學後教,目標教學”,和現在推行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是吻合的。現在看來任局長還是有遠見的。整個中國的教育形式不容樂觀,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已是“死水一潭”,中國的教育已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山東的“杜郞口”、江蘇的“洋思”、河南的“永威”等乘着課改的春風,已經走在了前面,並取得了成功,贏得了鮮花和掌聲。他們也為我們在課改上殺出了一殺“血路”,為我們樹立了課改的榜樣,也更堅定了我們實施課改信心。

然而,雖然我們的任校高瞻遠矚,使我校在課改上走在了全縣的前面,當時的“先學後教,目標教學”卻沒被我校師生所認可、接受。這種模式在我們老師的腦海中一直是模糊的,不知如何操作,任校長當時也沒給我們上一節樣板課。更不相信這種模式讓學生自學會提高教學質量。所以當時大部分老師只是做做樣子,一來是為了應付校長,二來還是擔心教師少講、不講,讓學生自學,學生根本學不會,從而影響教學成績。我當時也是這種想法。所以在課堂上我的操作是:先讓學生看課本15-20分鐘,後面的25分鐘我再把這節課的內容全部講一遍,也算是“先學後教”了,實質上還是“穿新鞋,走老路”,還是“滿堂灌”。不!確切一點説應該是“半堂灌”了,這可能就是推行課改後我的“進步”吧。現在説來實在慚愧。

後來,我們的任校高升,成了任局,他又在全縣範圍大力推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他也認識到了要想課改成功,必須讓廣大老師親眼所見這種模式的“魅力”,從而從內心深處接受它。並且讓廣大老師親見這種模式,能使老師們找到課堂教學的樣板。於是,我縣教育局組織了一批又一批老師赴沁陽永威學習。我校老師從那裏回來後,感觸頗深,都被這種教學模式的“魅力”所折服!這種教學模式已觸動了我們老師的靈魂!

到今天。“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在我校師生中已“深入人心”。師體會到了教的“輕鬆”,生體會到了學的愉快。這種教學模式已在我校“生根、發芽”了!

課改,在我校推行成功!任局推行課改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實在令人讚歎,令人佩服。他,顛覆了我們多年來一直是教師講學生聽從而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他,轉變了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

現在,我個人認為我也已經能靈活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了,並且在學習永威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而創新才是課改的靈魂,要知道,“杜郞口”、“洋思”、“永威”課改的成功就在於他們的創新,如果一味地死學、照搬永威的模式,那隻能是邯鄲學步。對於這種模式,我已從內心深處接受了它,並且心中也有了這種模式的清晰框架。

下面説説我在課堂上運用這種模式的具體做法。就説説我的課件設計吧,一斑而窺全豹嘛!每一節課,我都精心設計有課件,課件只有七到八張幻燈片。第一張出示課題,第二張出示自學目標(目標直擊新課標),第三張梳理本節知識點(複習緊貼一本資料《鞏固與提高》),第四張是效果檢查(包括學生自查、同桌或學習小組互查、老師抽查),第五張梳理本節知識結構(從知識點走向知識面,從微觀走向宏觀,以培養學生的大歷史觀),第六張是歷史感悟(讓學生感悟歷史,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第七張是當堂訓練(是對歷史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第八張是再見畫面。夠簡單吧?但它充分體現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

我的創新之處説以下兩點。其一,為了提問照顧到全體學生,我在課件中插入了一個隨機抽取姓名的小軟件,隨機抽取姓名提問,不論差生、優等生,機會均等。其二,為了靈活把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每個環節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的緊迫感、學習的緊張感,我在課件中還插入了一個小小的計時器,可以隨意設置每一個環節需要的時間。

雖然,“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固定下來,但這一模式的每一環節的具體細節,還是要我們老師精心設計安排的。每一環節都是我們施展教學才能的空間。

願我們的老師乘着課改的春風,飛向藍天!願課改之花在留盆國中越開越爛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