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上好課”專題培訓總結

今年11月20日到11月22日,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上好課”專題培訓。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國小課堂教學中所必須的,最基本的課堂教學技能,以及學習了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新技能,新方法。學習中,我努力把在國小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融入其中,並找到了好的問題解決策略。下面就我的學習收穫進行以下總結:

國小英語“上好課”專題培訓總結

一,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以教學生“學會學習”為最終目的。

對於英語課程來説,改變英語課程過分強調語法規則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教授,輕視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的傾向,提倡課程要從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和興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合作和交流的學習方式及任務型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對英語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學習中能夠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增強跨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成為視野開闊,思維敏捷,主動,獨立的學習者,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頭戲。

二,讓“瘋狂英語”進入課堂,讓學生喊出自信。

瘋狂英語的倡導者李陽這樣解釋“瘋狂”對於他的意義:“百分之百全身心的投入!追求忘記自我,忘記事物,忘記時間!排除一切雜念,克服膽怯,樹立信心!”

國內英語學習者的通病是怕丟面子,導致學了十幾年英語的學生還是張不開口表達自己,無法“瘋狂”英語。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表明,大聲朗讀可以促進口腔肌肉和發音器官的運動,進而在肌肉運動感,大腦聽覺反射區和記憶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聯繫,如果反覆的強化這一聯繫,關於英語的神經連結得到鞏固,能使人的外語意識達到或者接進母語發展的水平,這種機制和兒童學習母語是的機制很相似。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開口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實現人與人之間意義的交流與溝通。為了增強學生對自我的接納程度,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採取小組朗讀或者集體朗讀的形式,讓學生獲得多次朗讀的鍛鍊機會,一旦學生比較熟悉課文內容,他們就可以嘗試着自己獨立朗讀課文,不需要再混在一幫學生之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教師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熟讀詞彙,句子,小對話和課文,要求學生在多讀,大聲朗讀中領悟和掌握英語知識,讓學生喜歡和盡情的享受朗讀的樂趣。

三,是否應該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學語法?

眾所周知,兒童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不用學習語法,就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其原因是他們身處一個眾人都説母語的良好的語言環境,所以他們在大量接觸母語的情境下,能逐步地,自然而然地習的自己的母語。然而,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説,他們要學的是一門外來語言,由於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很難自然的習的英語。正因為如此,適當的給兒童英語學習者講解語法知識是必要的,語法的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兒童更為準確的表達思想,而且有利於他們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因此,英語教學者必須思考的更為實際的一個話題是:如何有效地在國小英語教學活動中,促進兒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裏理解,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

通過這次培訓我全面領會了新課改的精神,更新知識體系,完善知識結構,掌握了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最新動態,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教育教學素質和業務能力,為國小教育未來的發展做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