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置換執教工作總結

上週我們五人去xx中學置換執教一週。這一週我們吃住基本上都在學校,可以説是真正的打入他們的內部,講課、聽課、評課、做課、教研、交流等等活動我們均是全程參與,他們的教室、辦公室、宿舍、食堂、操場我們也都走了個遍,對這所學校的教師隊伍、學生管理、文化建設、課改實施情況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下面就我印象深刻的幾點內容向大家做一下彙報:

中學置換執教工作總結

一.到這所學校的第一天,感受最深的是這所學校的文化氛圍。這所學校的文化建設無不與課改息息相關。一進校門,迎面是一座雕塑,基座上書寫“奮進”兩個大字,給人以昂揚奮發的感受。大門附近的光榮榜上貼滿了學生的照片、分別是在各個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如朗讀之星、衞生之星、展示之星、繪畫星、科技星、積極進取星、進步星等等。漫步校園之中,處處可見和課改相關的標語,楹聯。第一棟教學樓左右書寫:相信學生,發展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相信教師,發展教師,解放教師,利用教師。各個玻璃門也被充分利用,都貼着相關的標語:如課堂在精彩中呈現,人生在快樂中演繹。經營知識超市演繹快樂課堂,參與生命狂歡彰顯人性光輝。走廊的橫樑上也多是激勵鼓舞性的語言,走廊裏的張貼物均是精彩詩文,每班教室的前邊就有自班特色的展板專欄、知識梳理等。可看出該校的課改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且業已滲透至學生層面。不管是校園文化還是班級文化,文化的作用就是化人,這種化 ,我覺得應該是潛移默化,最終是為了達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二.學生的管理也較為嚴格。學生普遍較為懂規矩,講禮貌,例如進辦公室鞠躬,見老師問好,下樓上操時在樓道已經排好隊,下樓梯靠右手行走,課間樓道內有執勤的學生戴胸卡執勤,並負責記錄······這所學校和我校相比,師資力量較為雄厚,教師隊伍比較年輕化,分工明確,合作意識較強,有利於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據瞭解,木廠口中學開學一週並不上課,而是進行相關的學生訓練,這項訓練是全員參與的。

三.該校打造了較為成熟的課堂模式:及“四環七步”模式。所謂“四環”,及自學、展示、生成、反饋。“七步”包括:1。激情導入。2.明確目標。目標的設置以新課標為基準,體現三維目標。3.自學彙報,即我們所説的獨學環節。這個環節要求教師不要指導,時間儘量長一些。要求學生帶着問題來學,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運用好雙色筆。這個環節體現了高效課堂中的“動靜結合”中的“靜”。4。討論交流,即我們所説的對學、羣學環節。這一環節主要解決獨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隨時注意對小組的學習進行點評和激勵。5.展示提升。展示包括組內小展示和班內大展示。小展示主要是展對,我個人的理解是在對學羣學的過程中既是交流反饋,也是小展示,展示自己已經會的內容。大展示可全員參與(初期),可代表參與,也可創意展示。展示建立在獨學的基礎上,所以應注意問題的設計和獨學的落實情況。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的獎勵、激勵是催化劑,同時注意展示的站位,主展、輔展(一般是對子之間)的配合,聽展的同學注意站位。6.梳理總結。這個環節主要是系統梳理知識點。可採用知識樹,創意板書,寫一首小詩,編一首歌謠等等形式。7.達標反饋。以測試基礎為主,形式多種多樣。

這種模式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我個人認為:課前上板,突出獨學、對學羣學時起立、雙色筆的運用、學生課上的質疑、解疑環節,細緻到位的評價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當然任何一種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均有落實不到位或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導學案的設計習題化,學生預習的不到位,展示的過程中如何兼顧優生和後進生等等。

總之:我覺得課改不只是改課,更是改人。它是一種理念與文化的追求,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文本。它需要學校師資,硬件設施,科學的管理,教師的合作、學生的訓練幾線並行。課改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最後我想引用一位老師的話作為結束:課堂,是安放身心的地方,與其虛度,不如綻放;工作,是度過生命的方式,與其抱怨,不如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