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通用5篇)

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 篇1

20xx年是自治州“”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在自治州黨委、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自治區民政廳的精心指導下,自治州民政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自治州黨委、政府和自治區民政廳的各項方針和部署,以迎接黨的xx大勝利召開和學習貫徹xx大、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為主線,帶領全州民政系統幹部職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鞏固、提高、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強化服務意識,突出工作重點,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通用5篇)

一、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深化理論武裝工作。20xx年,州民政局始終把深化理論武裝工作作為加強領導幹部和幹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組織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認真學習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着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增強了班子成員和幹部隊伍的政治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切實提高了對民政工作政策法規的理解力和執行力。黨的xx大召開後,州民政局認真組織會議精神的學習,把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與國務院32號文件及中央關於做好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把握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新疆工作的戰略舉措,統一思想,明確民政事業發展方向,使民政工作更好地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一年來,州民政局共組織中心組學習24次,組織幹部職工理論與業務學習37次,為深刻領會黨的發展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狠抓幹部作風建設。州民政局從轉變學風入手,切實創新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制定下發了《州民政局、老齡辦機關(黨支部)集體學習制度(試行)》,突出提高-幹部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為創建學習型機關奠定了基矗按照自治州黨委、政府關於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要求,研究制定了《關於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嚴肅工作紀律的若干規定》,嚴格作息制度,認真執行請銷假制度,確保機關幹部職工工作紀律意識的增強。兩項制度受到了州政府機關的高度重視,並被州政府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在政府機關推廣。堅持把開拓精神作為民政事業向深度發展的基石,開展了民政老齡“亮點工程”活動。在充分醖釀,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州民政局、老齡辦通過業務分管領導與業務科室集體討論、組成工作組到縣市進行銜接等方式,確定了全州民政老齡事業的亮點工作,為形成民政事業發展合力,提高-幹部職工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為確保“亮點工程”的落實,全面啟動了民政工作督查機制,對民政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政策的落實情況及時開展督查,並在督查的過程中認真摸索部門開展督查工作的方法,全年開展專項督查4次。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圍繞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提高執政能力,深入開展了宗旨教育。制定了《州民政局黨組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建立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的意見》,並根據每個黨員所承擔的具體職責,全面落實了黨員承諾制,形成了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措施。目前全體黨員履行承諾情況良好,承諾事項基本得到落實。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成立了州民政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局黨組聯繫點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黨支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落實了黨支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了老幹黨支部的管理和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

——紮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制定了《20xx年自治州民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糾風工作要點》和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具體意見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具體責任及目標範圍。繼續開展了創建基層窗口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和申報區級行風建設示範窗口單位活動,將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作風建設等各項工作與民政業務有機的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增強了幹部職工的廉潔自律意識。認真貫徹執行了《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積極拓寬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切實保障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營造了良好的監督環境。

二、強化民政部門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基礎作用,着力推進民政事業發展

㈠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長足發展,有效保障了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

——突出城市低保的規範化管理。按照規範操作、動態管理、定期審核、及時納入的原則,進一步規範完善了低保工作制度,實現了分類保障和社會化發放。截止2020xx年底,全州共核定低保對象8011户21538人,其中:特殊保障對象2452人、重點保障對象6660人、基本保障對象12426人,累計發放低保金2540萬元。

——全面實施農村低保制度。根據中央、自治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會議安排,州、縣市兩級民政部門及時開展了調查摸底、標準核定、制度完善和資金籌措等基礎性工作,於20xx年7月初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按照農村低保標準不低於國家絕對貧困標準的要求,將年人均純收入700元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重點保障因並因殘、年老體弱、缺乏勞動力、勞動能力低下、生存條件惡劣導致貧困的“五類人員”。對農村保障對象視家庭困難狀況不同進行分類施保,採勸實際補差”的辦法,以全額補助和差額補助兩種形式,保障了農村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20xx年,全州已有4091户10836人得到保障,7—12月支出保障金164.42萬元。

——紮實開展救災救濟工作。20xx年,全州因低温冷凍、乾旱、風雹、病蟲害、洪澇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共造成101479人受災,1823間房屋倒塌或損壞,4016公頃農作物絕收,21270頭只牲畜死亡,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102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7080萬元)。災情發生後,全州各級民政部門按照救災工作管理體制,認真落實救災工作責任,迅速轉移安置災民,及時向災區撥付救災物資和資金,共撥付各縣市救災救濟資金605萬元,縣市配套救災救濟資金36萬元,有效保障了災民的基本生活。

——積極組織開展“送温暖、獻愛心”活動。根據自治州黨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送温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的意見》的安排,20xx年春,積極組織動員全州各級民政部門牽頭開展了“送温暖,獻愛心”活動,並以多種形式在“兩節”期間走訪、慰問困難羣眾7221户,送去慰問金144.42萬元。11月,結合自治區社會捐助活動領導小組《關於在全疆開展“送温暖、愛心一日捐”活動的通知》精神,廣泛動員黨、政、軍、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力量,踴躍參加捐助活動,全州共接收捐款132.04萬元。州、縣市黨政領導在古爾邦節前先後開展了過節困難羣眾的慰問活動。

——農村五保供養能力全面提升。在全面完成農村敬老院整合的基礎上,重點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並建立了服務監督機制,促進了服務質量的提高。紮實有效地開展了農村五保摸底排查工作,摸清了全州農村五保對象的底數,並按照新《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對現有的五保户進行了審批、確認、發證工作。20xx年,全州已保人數1005人(集中供養133人、分散供養872人)。為解決五保對象醫療難的問題,資助全體五保對象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助資金3萬元;針對農村五保對象住房難,將農村五保對象住房納入抗震安居工程,共為22户五保對象蓋房66間2890平方米。

——大力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在農村,各級民政部門把制度建設作為農村醫療救助工作的重點來抓,全面規範了申請、公示、審批、發放救助金等工作程序,保證了救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共救助2576人次,發放救助金211萬元。制定並落實了農村五保老人、無勞動能力的孤寡殘疾人員、重點優撫對象和貧困户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醫療救助制度,全州已有13861人蔘加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42.4萬元。在城市,通過規範醫療救助運作程序,全面規範了救助工作;通過財政預算撥款、社會捐助等多種渠道廣泛籌集醫療救助的資金,完善資金管理和監督機制,保障救助資金做到專款專用。20xx年共對城市居民實施大病救助643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76.7萬元。

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 篇2

我村民政工作以黨的十八精神為指導,為確保鄉黨委、鄉政府確立的民政工作目標,村委會加強領導落實努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現將今年一季度民政工作總結如下:

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為落實20xx年農村低保工作,我村成立低保工作民主評議團及監督小組。並按照區、鄉、村三級承擔的比例承擔(區政府承擔50%、鄉政府承擔30%、村委會20%),按照低保的管理程序,凡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村民做到應保盡保。我村有低保户12户,享受低保人員22人。按時發放低保户糧油供應卷,匯同鄉民政辦完成低保人員民主評議、審核、公示、入户工作。

二、基層政權建設工作

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全國農村自治示範活動指導綱要(試行)》積極開展村民自治示範活動。

根據XX區後巢鄉有關會議文件精神,我村成立村務公開領導小組及監督小組,認真在全村範圍內全面開展村務公開工作及民主監督工作。使村務公開工作,實現透明公開,保障村民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做到村各項工作及村民組各項事務工作季度公示,村財務工作每月公示。

三、“雙擁”優撫工作

根據區、鄉文件精神,結合實情在“元旦”、“春節”期間,後巢村兩委匯同鄉領導分別對我村軍屬、老複員軍人、老土改幹部、困難黨員、困難優撫對象、駐地武警部隊、參戰人員進行入户慰問。

一、XX區政府慰問,因公犧牲一户慰問金額300元,老複員軍人2名,每人慰問金額300元,軍屬23户,每户慰問金額100元,合計:3200元。參戰人員17名,每人慰問金300元,合計:5100元。

區審計局慰問困難户4户,每户500元,合計:20xx元。

區農水局慰問低保户4户,每户300元,合計:1200元。

區紅十字會慰問困難户4户,每户米、油各一份。

政協慰問,低保户1户,物資1000元,現金1000元。

區統戰部慰問,困難户1户,金額500元。

區殘聯慰問困難户3户,每户米兩袋、油一桶。

區老齡委慰問老年人1户,現金200元。

區政府慰問低保户一户,現金300元,米兩袋,油一桶。

區科技局慰問困難殘疾人2户,每户200元,合計:400元。

以上金額合計:5600元+3200元+5100元(共計139000元)

二、後巢鄉政府慰問,因公犧牲一户,慰問金額300元。老複員軍人2名,每人300元,合計600元。老土改幹部1名。現金100元。軍屬23名,每户100元,合計:2300元,共計:3400元。慰問困難黨員、老黨員6人,每人300元。合計1800元。

以上金額合計:5200元。

三、後巢村委會慰問、軍屬23户,每户100元,合計:2300元。老幹部6人,每人500元,合計:3000元。老複員軍人2人,每人200元,合計:400元。因公犧牲1人,現金200元。老土改幹部2人,每人200元,合計:400元。以上金額合計:5200元。

武警南明中隊:慰問金1000元。

以上金額合計:25300元。

我村義務兵優待金按20xx年人均純收入10259的標準,按照3:3:2:的比例發放,全村7名現役軍人共計發放優待金61554元。完成參戰人員生活補助金兩次發放工作,每月每人320元,合計發放:16320元。

四、救災、救濟工作

切實做好救災、救濟工作。按區文件精神實施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方案,落實精防幹部職責,做好神經病人工作。為搞好防汛工作,確保集體財產和村民生命安全,提高防汛救災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組建抗洪搶險救災隊伍,在此期間要做好防汛抗洪宣傳。並在汛期組織專人巡查各村組農房,做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防患於未然。

五、老年工作

我村老齡工作,領導狠抓落實,成立由書記、主任帶頭負責的老齡工作小組及老年人協會。為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組織老年人進行文化性歌舞表演,現村有腰鼓隊兩支。完成60—69歲,70—79歲、80—89歲及90歲以上老年人基本情況登記,建立檔案,按區鄉要求分別為80和90歲老年人填報生活補貼金申請表,並認真審核落實高齡老年人長壽補貼細則。

我村為老年人辦理了愛心卡服務 開展“愛心卡”志願者“晚霞彩帶”愛心服務活動,為我村老年人辦理老年證3本。

六、殯葬管理

後巢村20xx年一季度死亡7人,火化率100%。對本村死亡農業户60歲以上補助150元。60歲以下補助100元,60歲以上補助6人,補助款900元,60歲以下補助1人,補助款100元,共計補助1000元。

七、民族、宗教工作

我村民族、宗教工作在鄉黨委、鄉政府及鄉民政辦的指導幫助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的會議精神,村兩委狠抓落實。完成少數民族登記工作摸底工作。

1、少數民族情況

我村現有常住人口4557人。少數民族人口363人,其中:蒙古族2人、布依族208/人、土家族10人、侗族17人、白族5人、苗族74人、水族3人、穿青族8人、彝族21人、仡佬族12人、壯族2人、回族1人。

平時做好少數民族的來信來訪工作。

八、殘疾人工作

整理彙總完成殘疾人統計表,村現有殘疾人55人,佔全村人口的1.2。其子有證殘疾人42人,男18人,女25人。無證殘疾人13人。開展20xx年殘疾人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的通知工作。

九、醫療、救助、審批管理

根據區、鄉會議文件精神,結合我村實情做好醫療救助申請人的調查審核公示工作,做到公開,公正,接受羣眾監督。申報醫療救助4户,審批救助3户,救助金額共計:55259元。

按照區合管中心要求,嚴格審核,做好外傷村民公示工作,一季度村民報銷55起。落實貫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制度的實施方案及貴陽大病保險理賠補償方案,耐心給村民宣傳與講解,發放資料500餘份。村民享受二次補償30人,金額共計:110462.763元。完成新農合住院,門診,特殊病種補償情況每月公示一次。村兩委研究決定為全村村民交納新型合作醫療參保金318990元。

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 篇3

緊張而有序的XX年即將過去, 回顧人民社區的民政低保工作,在城關鎮黨委、政府和縣民政局的關懷與指導下,在城關鎮民政辦和人民社區二委班子的正確帶領下,開展的城鎮各項民生工程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認真落實民政低保工作、殘疾人救助、醫療救助、廉租住房等各項民生救助的方針政策。做到民生對象有進有出、應保盡保、不漏保、不虛報,充分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時送到困難居民家中。特別是開展網格化管理工作以來,在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對民政工作民生工程文件的學習,認真地履行社區民政工作職責,使我們社區民政民生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圓滿了完成了今年的各項民政民生工程工作任務。具體工作彙報

一、低保工作

XX年為了做好社區民政低保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文件精神,我們首先認真學習了《淮南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條例》,鳳城政字【】13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政工作的通知》和《城關鎮低保工作規範化管理實施方案》。特別是 根據鳳民字【】8號《關於開展城市低保對象重新認定審核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在鎮民政辦的指導下,人民社區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在貫徹落實上下功夫,認真負責地開展本社區低保對象重新認定審核工作,

1、加強領導 統一認識

今年3月1日上午,縣民政局召開“開展城市低保對象重新認定審核培訓班”後,人民社區於當日下午及時召開了兩委班子會議,會議認真學習了《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規程(試行)》、安徽省民政廳《轉發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低保對象認定工作的通知》、淮南市民政局《淮南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規程》和《進一步加強城市低保對象認定工作的意見》等文件。通過學習大家對城市低保“應保盡保、應退即退”動態管理工作機制,有了統一認識。成立了人民社區城市低保重新認定審核工作領導小組,人民社區城市低保重新認定審核民主評議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了實施方案。

(二)及時宣傳動員:

3月2日上午我社區召開了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會議。佈置宣傳發動工作,要求大家按“責任田”包片工作區域,進巷入户進行宣傳告知,並在社區各主要幹道、巷口張貼宣傳通知單。3月3日上午在中山路、人民路設立宣傳台,至3月10日共設立宣傳台16台次,社區參與宣傳人員70人次,發放《致城區居民及低保户一封信》宣傳單500多份。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這次重新審核的目的、申請時間、所需提供材料。做到了人民社區內全覆蓋、家喻户曉、不留死角、不讓一户低保户因信息延誤不能及時重新申請辦理,給原本就困難的生活造成傷害。如低保户王,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屬於人民社區城南小區拆遷户,房屋拆遷後被在廣東生活的妹妹接去,社區安排了社區副主任蘇,專門負責與他聯繫,使他及時寄來了相關的申請材料。

(三)、認真收填申請材料

此次重新認定的重點是核查城市低保對象的家庭情況,家庭收入情況和家庭生活狀況。社區低保員認真核對每個申請户提供的原件、複印件,根據鎮民政辦的安排我社區又兼收原人民社區人民家園、城南小區二處小區拆遷居民的低保户申請材料,加大了工作量。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社區工作人員認真收填,一絲不苟,截止3月10日共收低保户書面申請及相關材料271份,有四户因家庭收入超標被勸説退回,實收267户,其中原低保户249份,新申請低保户18户。

(四)、積極入户調查

3月11日~20日,是入户調查、民主評議階段,縣民政局、鎮民政辦委派了3名業務熟悉、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進駐人民社區協助入户調查工作。社區以上級委派的3名骨幹為主,社區包片幹部為輔,全員參與,組織了3個入户調查小組,深入到轄區申請低保户家中,認真聽取申請户本人或家人陳述;細心觀看申請户家庭擺設;禮貌走訪左鄰右舍; 耐心詢問申請户家庭成員情況。大家加班加點,不辭勞苦,在上級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入户調查、表格填寫工作。社區團支部書記馬x同志,懷孕8個月了,依然堅持工作帶領調查小組,順利完成了她的包片責任區域的入户調查工作。人民社區內的人民家園、城南小區拆遷户中的低保户,租住在城區各個社區及城鄉結合部,住地分散,工作量大,社區支部委員張x同志,不顧個人得失主動請纓,用自己的摩托車,帶着調查員跑遍了社區拆遷户中的低保申請户家,為完成人民社區入户調查工作做出了貢獻。

(五)民主評議公示。

為加快工作進度,自3月18日起社區實施了邊調查、邊民主評議的工作方法,對已經入户調查過的低保申請户,進行民主評議工作。對凡有行為能力的低保申請户,都必須到民主評議會現場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及申請理由,接受評議。對無行為能力的申請户,由社區監督委員會指定專人介紹其申請理由。民主評議會,由人民社區城市低保重新認定審核民主評議工作領導小組主持,民主評議會每場不少於7位評委,申請低保户分為4人一組進場申述,民主評議採取當場公佈評議。截止到3月20日下午,人民社區共組織4場民主評議會,對267户申請低保户進行了民主評議,其中252户通過評議。15户未通過評議。社區監督委員會主任陳全程跟蹤監督、參加了審核、評議工作。3月21日人民社區張榜公示了評議結果,設置了舉報箱,同時公佈了社區監督舉報電話。在公示期間共收到二起舉報電話。

截止XX年底,人民社區現有低保户218户, 476人享受,人均覆蓋面9.3%,月發放資金元,全年發放資金約元。現有低保户中: a類人員家庭65户,佔低保户的29.8%,其中:三無人員7户7人,殘疾人家庭41户99人、重病家庭17户41人。b類人員家庭42户,佔低保户的19.3%,其中:單親家庭14户24人、教育負擔重家庭18户48人,c類人員家庭111户,佔低保户的51%其中:因病殘家庭43户,一般家庭68户,60歲以上老人83户,122人,佔低保户的38.2%。我們認真準確地填寫低保檔案,一户一檔,從而對社區享受低保人員有了更準確詳細的瞭解。  今年我們用在低保重新認定審核工作中汲取的工作經驗和方法,指導全年的民政民生工程工作,做到了領導重視、積極主動、工作有序、陽光透明。對新申請的低保户我們採用了每户必需入户調查、鄰里訪問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詳細調查核實。嚴格按照“户主申請-入户調查-低保評審會議-張榜公佈”程序,有效地提高了社區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堵塞了優親厚友的不良現象,並依照程序進行社會化發放。我們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待遇的人口狀況、收入情況和實際生活水平,堅持經常性入户調查。逐步推進社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程序化、信息化、社會化管理。

縣政協主席喬x一行,到人民社區調研指導低保動態管理工作時,對我社區城市低保重新審核認定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人民社區在此次工作中領導重視、全員參與,宣傳、組織、審核、評議各項工作做得到位,居民羣眾反映良好。

二、殘疾人救助工作

殘疾人是社會的弱勢羣體,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愛。人民社區現有領證殘疾人97人。XX年人民社區為殘疾人服務工作,在鎮民政辦的指導下,在社區領導和全體社區工作人員的支持下,在所有民生工作中,只要有能惠及到殘疾人政策的,都能在第一時間及時的為他們服務。我們的口號是:絕不遺漏一個應該享受、能夠享受惠民政策的殘疾人。

(一)、今年春節在縣影劇院開展的大愛城關慰問貧困户的活動中,人民社區14户千元受助家庭中就有8户殘疾人家庭,佔受助的57%。

(二)、今年3月對低保户重新審核認定時,一位高姓智力殘疾人,喪母、靠父親撫養,由於其父已年邁多病,有點力不從心,便帶他投奔到在外地的姐姐家,留的固定電話被銷户,一時聯繫不上,經過我們多次走訪他過去的鄰居,最後在他父親的同事那兒終於聯繫到了他們。截至到目前,我們為社區65户殘疾人家庭辦理了低保救助,佔社區低保户的29.8%。

(三)我們為2户志強不息的創業殘疾人申辦了千元創業扶持資金。當我們上門入户為他們辦理相關手續時,一位陳姓殘疾人激動的握着我的手説:只有你們社區的人是最關心我們的人,每次來都會給我帶來喜訊和温暖。………….

(四)、我們為44户貧困重度殘疾人辦理了救助。在辦理過程中,只要有殘疾證批轉下來,鎮民政辦領導總是在第一時間通知我們,我們領到證書後,都能及時的到能夠享受救助的殘疾人家中,協助他們辦理相關手續。

(五)為二名白內障患者老人辦理了免費復明手續。

(六)、為32户殘疾人家庭辦理了城市貧困居民廉住住房申請。

三、廉住住房工作

我們為人民社區户籍的114户無房貧困居民辦理了廉住住房申請。其中:三無人員家庭1户,殘疾人家庭32户,低保户家庭44户,單親家庭7户,教育負擔重家庭5户。

四、節日慰問工作

XX年春節期間,在城關鎮黨委、政府統一部署下,組織轄區的15户特困家庭及二户孤殘兒童家庭到縣影劇院進行了千元慰問,對43户貧困户居民、6户退休人員、2户困難老黨員、2户貧困母親、1户新入伍現役軍人家庭等進行了上門200元—300元現金慰問,對40困難户居民進行了送米麪上門慰問。

“8.1”建軍節慰問了1户新入伍現役軍人家庭。

中秋節慰問了二户三無人員。

“敬老月”慰問了5户特困老人家庭,慰問金1000元。

五、網格管理下的社區民政工作

為了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政工作,在城關鎮黨委、政府實施的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的推動下,人民社區的網格民政工作積極穩定的跟上。製作了2個網格點民政工作平面現狀圖,並根據網格點民政工作的特點,設置了人民社區低保户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第一、第二低保户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殘疾人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第一、第二殘疾人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退休人員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第一、第二退休人員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60歲以上人員網格登記表、人民社區第一、第二60歲以上人員網格登記表,為社區網格點民政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來堅實的基礎,並取得居民的稱讚。

如:在今年辦理廉住住房工作時,我們以網格點的劃分為依託,對網格點內申請廉住住房的居民進行入户調查走訪時,發現住人民社區欣榮巷的“三無”老人張,為了申請廉住住房遷移户口時,不慎摔傷卧牀不起多日,從而耽誤了申請廉住住房的時間。我們得知情況後,便積極主動地為他代理申請,及時辦理了相關手續。

如:10月8日我們在對網格點貧困老人的經常性探望走訪時,發現住人民社區謝家巷的“三無”老人婁住的房子,與東邊鄰居的隔牆破舊欲倒(東邊鄰居屋裏常年無人居住),如不及時清理維修,隨時都有給老人造成傷害事故。我們發現情況後,便積極主動地為她向社區和城關鎮民政辦領導反映情況,並得到了城關鎮民政辦領導的熱情支持,吳主任主動到縣民政局反映情況,申請到了維修資金,我們及時為她維修好了隔牆,使她能夠温暖的度過寒冷的冬天。

以上事例得以圓滿解決,都得利於城關鎮黨委、政府實施的網格化管理工作運行機制,歸功於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不推諉的網格工作原則。

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對社區居民宣傳低保政策的力度還不夠,少數居民對低保概念理解不夠,如:今年3月開展的對城市低保重新審核認定工作,一些低保户存在着想當然、應該的錯誤思維,認為:我都享受這麼多年了,70歲時能享受,80歲了更應該享受。所以,在要求他們提供材料時,不能夠積極配合,造成了部分困難户沒有被縣民政局審核認定,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與怨言。今後我們將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各種宣傳低保政策的力度,引起低保户的足夠重視,促進社區各項民政惠民工作的順利開展。

XX年人民社區網格點民政低保工作計劃

我社區管轄內的除了本社區居民外,還居住着原搬運公司、航運公司、二輕局等多家單位人員;由於都是老企業,經濟效益不佳,直接導致了困難居民的增多。為了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的更好,真正讓困難羣體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為創建和諧社區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制定XX年人民社區民政低保工作計劃

一 、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低保惠民政策,不斷完善審查審批制度,定期公佈執行低保情況,在網格里接受羣眾監督使民政低保工作更加“陽光透明”。

二、 對低保户家庭實行定期走訪制度,及時掌握他們近期的家庭生活狀況,實行動態管理。

三 、 為孤寡老人,殘疾人上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四 、定期召開低保人員會議,及時傳達上級有關低保政策。同時,傾聽低保人員的建議和意見。

五 、積極鼓勵支持享受低保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鼓勵他們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為創建和諧社區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今後社區民政低保工作中將繼續落實“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在為廣大人民羣眾服務,尤其是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羣眾服務方面加大精力,將困難羣眾的需要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深入居民,瞭解民情,掌握民意,傾聽民聲,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實實在在地為困難羣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讓困難羣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為建設和諧、美麗、魅力、包容、大愛、幸福新城關,而貢獻我們的力量。

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 篇4

**年民政工作在街道黨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指導下,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牢記“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結合辦事處實際認真開展工作,現將辦事處全年民政工作總結如下:

一、低保工作

1、認真做好我辦事處低保户的認定、審批、管理工作。按照低保户申報程序嚴把質量關搞好擬保對象的認定,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居民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實名制動態管理。

今年共為7户困難家庭成功申請了低保金,按照政策進行低保大排查活動,對家庭擁有2套以上住房、擁有車輛、人員就業等超出低保條件的進行及時註銷和調整,全年共註銷*户46人。隨着中太集團集體户的遷入,從愛民道辦事處劃過18户32人。截至目前共有低保61户、**人。

2、在春節前,街道黨委、辦事處開展兩節期間“送温暖、獻愛心”活動,上門慰問轄區2户殘疾低保户,分別為他們送去了5元慰問金,讓羣眾過上了一個祥和安定的春節。

3、按照**區城鄉低保重新申報核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對轄區所有低保户進行重新審核、重新換表填報工作。

4、全年共為8名8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銀行卡。做好每個季度對新增8歲以上高齡老人,進行數據及户口本、身份證的收集,對符合條件的進行填表上報。並及時對民政局批覆的8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銀行卡進行發放。

5、對轄區困難家庭進行入户走訪,為因重大疾病造成特別困難的11户家庭申請醫療救助金。

二、優撫工作

1、優撫工作,是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的基礎工作。目前共有優撫對象39人,其中傷殘軍人13人,傷殘警察2人,傷殘國家工作人員1人,參戰涉核人員15人,烈士子女1人,農村6週歲以上退役士兵7人;定期對轄區內優撫對象進行人員摸底調查及時掌握人員情況,並做好這些參戰、涉核人員的思想穩定工作。

2、春節前夕對優撫對象進行了走訪慰問,為1名患有肺癌的傷殘警察的送去了“解三難”資金3元的慰問金。並瞭解這些人員的思想及生活情況,切實為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以保障他們思想和生活的穩定。

3、為重點優撫對象發放體檢卡、進行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4、為重點優撫對象樸志家申請醫療難救助金3元。

5、“八一”為重點優撫對象開展十送活動,送去了生活用品茶、米、面、油領取卡一張。

6、為18名義務兵家庭,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259868元。

7、**月12日,組織轄區內涉核人員進行健康體檢,同時做好這些涉核人員的思想穩定工作。

三、救災救助工作

1、5月初,組織辦事處全體人員為四川廬山地震災區踴躍捐款332元。

2、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按照區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協同相關科室,在金橋社區開展“防災減災日”系列宣傳活動,重點喚起轄區居民對做好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衞生防疫等各類災害知識的防災減災意識。

3、針對汛期,制訂了辦事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組建了防汛抗旱救援隊伍,備足了防汛物資,對重點部位、重點地段明確專人負責,以確保整個轄區安全度過汛期。

4、7月份,在轄區開展**年貧困大學生助學活動,此次資助對象為我區城鄉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及孤兒中新考入大學本科一批、二批及專科的學生。

5、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工作,使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難居民得到及時的救助。全年共為12户因患有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難的家庭申請725元的醫療救助金。

6、為進一步解決我區城鄉困難羣眾的生活問題,組織辦事處全體街居幹部進行“送温暖、獻愛心”捐助活動,此次共計捐款255元。捐款資金重點用於城鄉困難羣眾大病救助。

四、**年工作計劃

1、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排查摸底工作放在首位,邊開展工作邊進行排查摸底,切實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2、認真落實《**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規程》認真做好低保審批發放工作,進一步完善低保制度,規範管理。自覺接受羣眾監督,以確保城市貧困人口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3、認真落實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拉近民政工作人員與居民羣眾的距離,讓困難羣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讓民政部門成為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眾的紐帶。

總之,今年以來,在街道黨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年在街道黨委、辦事處的領導下,發揚優點,克服困難,共同努力,積極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為辦事處做出積極貢獻。

2022年村民政年終總結 篇5

20xx年度,我街道民政辦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和區民政局、區殘聯、區慈善總會的悉心指導支持下,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工作宗旨,使民政工作為推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充分發揮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健全制度。

街道黨委把民政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調整補充殘疾人工作委員會、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殘疾人聯合會人員。積極參加各類走訪慰問活動,走進羣眾,深入瞭解當前工作的重點、難點,根據實際情況佈置工作。細化了民政考核和獎勵標準;完善了民政工作定期彙報和分析制度。並不定期地組織研究民政工作,提高民政工作能力。加強日常民政工作的監督管理制度建設,以管理促成效。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豐富民政工作內涵。

二、認真落實,全面覆蓋。

今年,本街道民政認真落實上級文件要求,各項工作齊頭並進,社救、殘疾人、雙擁工作成績再上一個台階,慈善、移民工作也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突破,得到了多方的肯定。

(一)民政工作

1、社救工作有序開展。截至11月底,本街道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84户205人,月平均發放資金10、15萬元,人均保障標準502元,全年累計發放資金111、65萬元。同時,建立起社救數據庫,加強社救人員審核工作,推進社救工作動態管理,及時調整救助對象,全年民政辦對家庭條件及人員發生變化的10户低保予以退出,新保障困難家庭15户。

2、養老服務建設穩步推進。今年,初步完成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的考核,除了東輝、東豐、王家、巖頭、沙田、吳葉六個村處於全村整體改造,以及鳳凰、嶺南、百家和社區場地侷限的原因導致今年無法完成外。到目前為止其餘19個村(社區)已完成了建設,其中有6家照料中心屬於示範型,其餘為標準型。提前完成今年本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任務。同時,在建設好硬件的基礎上,我民政辦多次組織居家養老服務培訓,先後有200多人通過考核,壯大了居家養老服務隊伍,推進了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

3、災害應急能力不斷加強。為了更好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在今年陸續組織開展防火、防空演練,急救培訓等災難應急演練。5月12日在景元社區開展防空、消防演習,有110餘名羣眾和消防官兵參加,相關領導親臨現場指導。今年“鳳凰”颱風期間,我們積極配合開展抗台工作,開放人民路國小、海門國小、朝暉小區臨時避災中心,接收轉移羣眾68人,併為他們鋪設牀位、提供食品藥品等,為這次抗台提供了強有力地後勤保障。

4、慈善事業蒸蒸日上。我街道以5、15慈善公益日為契機,開展慈善捐款活動,街道、黨代表、人大代表、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共捐得善款21萬元。同時,這些慈善基金也很好地用於社會困難羣體救助領域。有13名困難學生在這次“四個一萬”助學工程中獲得助學金共計1、8萬元。此外,10餘名家庭困難人員得到大病救助。

5、雙擁工作成績明顯。今年4月,我街道雙擁工作接受省雙擁工作檢查組考評,各項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和好評,被評為省級雙擁模範先進單位,建設社區方晶晶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在八一建軍節和全國第一個烈士紀念日期間,區委書記陳祥榮協同街道領導走訪慰問王敬送、張士德等參加解放戰爭的老復退軍人。傷殘軍人證換髮工作順利進行,共有43名傷殘軍人換得新證。各類撫卹金調整並及時足額發放,保障了優撫對象的生產生活。

6、移民工作不斷完善。我民政辦積極配合區移民辦關於水庫移民情況的核查,對轄區內的移民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對以往存在錯誤、遺漏的地方一一改正,並建立移民人員動態管理數據庫,確保移民補助金不漏發、不錯發。為今後移民補助金的順利發放打下基礎。

(二)殘聯工作

1、殘聯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街道29個村(社區)殘協全部配備了村(社區)殘協專職委員,並組織專職委員參加的專項培訓,努力為殘疾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2、殘疾人保障繼續執行。截至11月底,本街道共有殘疾人1071人享受無固定收入殘疾人生活補助,按照100元每人每月的標準按時發放到重度殘疾人手中。全年新保障20人,退出7人,全年累計發放資金22、16萬元。有74重度殘疾人享受託安養補貼,全年累計發放63萬元。

3、殘疾人幫扶工作全面開展。5月16日,第二十四個全國助殘日期間,為每位殘疾人發放公交愛心卡,走訪慰問20餘户殘疾人家庭,向殘疾人贈送護理牀9張,輪椅10張,為3户殘疾人家庭安裝無障礙設施。今年以來,街道殘聯擴大了“三助一給”的服務面,不僅服務於低保及低保邊緣的殘疾人,而且向全街道持證的殘疾人提供服務。截至11月底,全街共為20名殘疾人免費提供“助行、助明、助聽”器材,為93名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給藥服務,累計發放金額4、5萬元。在開展省民政廳牽頭的“福彩助我行”活動中,本街道4名殘疾人接收假肢安裝,5名殘疾人配備了矯形器。在殘疾人就業方面,我們積極為殘疾人就業牽線搭橋。街道殘聯一直重視殘疾人就業工作,為了使更多的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千方百計想辦法為提供就業機會和崗位。到目前為止,街道殘疾已經累計幫助10名殘疾人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此外,2名殘疾人通過培訓,成功開設網店。

4、殘疾人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殘疾人文體活動也開展的有聲有色,繼去年的殘疾人運動會後,今年6月份,街道殘聯選拔了10名殘疾人蔘加XX市殘疾人徵文大賽,有3名殘疾人獲得優秀獎。

三、廣泛動員,宣傳到位。

今年,在開展各項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廣泛發動宣傳攻勢,採取多種宣傳形式調動羣眾參與的積極性,收集民意,不斷改進工作,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民心之基。在5、15慈善公益日期間,街道向各村、社區下發了獻愛心、籌善款的動員文件,各個村、社區積極響應,以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和鼓勵,廣大羣眾紛紛加入獻愛心行列,募捐活動截止之後,愛心捐款依然絡繹不絕。

今年我們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宣傳工具,特別是在雙擁工作宣傳中,我們在中國小通過電視播放宣傳片的方式開展國防知識宣傳教育;結合羣眾路線教育組織機關幹部、黨團員到革命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公共場所設置了軍人優先標誌牌,為軍人、軍屬提供優先優質服務。在八一建軍節和全國第一個烈士公祭日期間,特邀新聞媒體對烈士祭奠、慰問老復退軍人進行報道,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反響,一股向革命烈士學習的良好氣氛正在不斷蔓延。

四、總結不足,展望未來。

立足本職地幹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工作中還存在着較多不足之處,一是民政工作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二是上級法規政策及業務學習知識不夠,在理論與實際上不能很好地結合;三是工作事務之間缺乏聯繫,沒有很好地進行整合,效率有待提高等。對此,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和其他街道民政部門多聯繫、多探討,交流工作經驗,探索工作方法。其次,要積極參加上級部門開展的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會等,通過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再次,要加強各部門、上下級間的工作銜接,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工作部署會、經驗總結會等。此外,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部分村(社區)建設力度不夠,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社區服務水平不高,需進一步加強建設力度,提升社區服務水平;隨着失地農民增多、物價上漲等因素,民政信訪工作壓力增大。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未來的工作中,加大對羣眾的溝通安撫和政策宣傳,並將情況向上級反映。

20xx年工作打算

(一)繼續完善城鄉低保制度。重點抓好城鄉低保的規範化管理,加強入户調查和堅持“兩榜公示制”,增強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同時,抓好低保配套資金到位工作,保持城鄉低保應保盡保,確保城鄉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二)繼續加大力度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加強服務中心管理,提升供養服務水平,推進老年事業的發展。

(三)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抓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落實,在政策範圍內擴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確保患病的困難户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助。

(四)抓好救災救濟工作。重點抓好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落實,加強宣傳切實提高農村困難羣眾的防災、抗災能力。

(五)加大殘疾人救助、扶貧力度。繼續為需要服務的困難殘疾人做好三助一給工作;做好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努力聯繫用人單位,為殘疾人推薦就業;對困難殘疾人及時給予物品、資金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