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音樂教育敍事範文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於音響天地中,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中學音樂教育敍事範文,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學音樂教育敍事範文

中學音樂教育敍事範文1

一堂視頻欣賞課

這是我為高一年級上第一堂音樂課,由於教參等配套光盤要遲一些到位,又不想讓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在平淡無味中度過,便思索着有沒有什麼辦法讓第一節課深深吸引住學生,使他們從中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獲得一定的知識.

在我校另一位音樂老師——李老師的幫助下,我決定同剪切的視頻上一堂名為"貝多芬交響樂"的欣賞課,專門欣賞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和《第六交響曲》(田園交響曲).

同學們提前便進入音樂教室,一進教室就被背頭彩電上的定格影象所吸引,紛紛問:"老師,我們今天要看什麼電影 "我説:"你們喜歡這種視頻的形式嗎 ",他們説:"喜歡!""那麼,我們今天就欣賞貝多芬的交響樂,好嗎 ""好!"學生們高興地回答.

這節欣賞課共剪切了十段視頻,每一段都有對貝多芬音樂及生活的不同描述,每播放一段視頻,我會為學生進行相應的概述和講解.學生們聆聽着貝多芬筆下美妙的音樂,欣賞着精彩的畫面,不僅懂得了貝多芬如何與殘酷的命運進行抗掙,如何在耳聾狀態下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更領悟了貝多芬在身心受到雙重打擊下,獨自承受痛苦,卻將樂觀與積極撒播人間的高貴品質.

課堂顯得很安靜,學生們都聚精會神地看着,聽着.為了更好地活躍學生們的思維,在由我講述的部分中,我設置了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欣賞,當他們從中找到答案時,都爭先恐後地發言.

在這節課將近尾聲時,我不經意地問了一句:"誰會彈貝多芬的鋼琴曲 "沒想到有一位女同學舉起了手.我又問:"能為大家表演一段嗎 "她説:"可以,但不太熟了.""沒關係,一小段就可以,大家為她鼓掌!"我很高興地説.這位女同學演奏了一段《月光奏鳴曲》,從我的內心非常感謝這位女同學,不管她演奏得怎樣,她願意與老師配合,敢於展示自己就足以得到讚賞.她的演奏結束了,我不由得第一個鼓起掌來,整個教室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説真的,這節欣賞課所達到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想.經過調查,學生們平日裏,聽的最多的還是通俗音樂,原本以為學生不再情願欣賞和了解離我們已有兩百年的貝多芬了,但實踐證明,只要運用一些現代化的手段,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拉近現代人與那些早已逝去的偉大音樂家之間的距離.我想,也許真正造成距離的不是時間,而是心靈.只要身為教師的我們用心構建起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樑,就會縮短因某種無知與偏見而產生的距離.

評價:

一,從教師角度

對我而言,今天的收穫改變了我以前認為高中生不喜歡古典音樂的看法,以為課上一定會亂糟糟的,老師必須板着臉來應付,其實有時如果能多嘗試一些教學方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音樂課也能引起更多學生的興趣.教師身為一名"引導者",要富有不斷創新的精神,並善於借鑑前人的優秀經驗,才能構建好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樑,從而引領學生走進美妙的音樂世界,也能讓自己在工作中更好地成長.

二,從學生角度

經過這節欣賞課,我相信今天所領悟到的東西對我今後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在課堂上,運用視聽並穿插講解與問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完全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當今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高中生未必不如教師的眼界開闊,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往往非常強.所以,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運用更多的教學手段,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藉助現代化的手段,適時地向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專長等等,都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鮮活,生動,更吸引學生的眼球.如果教師能多動一些心思,一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同,這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基礎.

三,師生角度

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建立愉快和諧的師生關係對於每位從教者來説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只有愛自己的職業,愛自己的學生,才能為創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打好基礎.心理學認為,放鬆狀態有利於發展創造思維.營造和諧,愉悦的教育氛圍,師生關係處於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學音樂教育敍事範文2

今天聽了一堂音樂課,內容是欣賞舒曼的《夢幻曲》,在課上老師介紹了大提琴並欣賞《夢幻曲》後,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們除舒曼外還知道那些外國著名的音樂家?同學們幾乎異口同聲的回答“貝多芬”。“很好,還能例舉出幾個嗎?”下面頓時一片寂靜,無人舉手回答。我在課堂上就想,難道學生對於外國的音樂知識會如此缺乏嗎?老師啟發示的提問學生,大家知道鋼琴詩人是誰嗎?有個同學,説出了肖邦。當老師提到在平時有沒有其他古典音樂。只見同學在下面竊竊私語,從同學們的眼神中,我看出學生對古典音樂不夠了解。

課後對外國音樂的教育問題引起我的深深的思索。外國音樂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藴,可謂豐富多彩、博大精深。“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這足以證明音樂獨特的迷人風采與強大的生命力。那為什麼不讓學生能進一步瞭解外國優秀音樂,如何讓學生了解外國優秀音樂,我想到了以下兩點:

1、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

隨着我國加入WTO,市場經濟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很自然給音樂教育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作為新世紀的學生在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名歌、民間音樂的同時,還應當開闊視野,瞭解外國的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而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更應瞭解和借鑑外國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從現在開始行動。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知識,進行整合教學,適當的運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開闊學生視野,教師是關鍵

要在學校的音樂教育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多欣賞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教師是關鍵。因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國中生生活閲歷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對於古典音樂作品無法溝通和理解,所以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的淺易的作品,或給學生講一些音樂家的童年故事。當然,這樣的話教師要做大量的準備。因此作為新世紀的教師,如何轉變觀念,堅定信心,在有限的教育時間內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我也堅信,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從每一堂音樂課做起,外國優秀音樂一定會得到學生的青睞與喜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充實了學生的音樂生活。

中學音樂教育敍事範文3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於音響天地中,通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形成一種標準教學程序:1、先介紹作者生平;2、介紹作品時代背景;3介紹主題(可先聆聽一遍);4、介紹作品結構(可聆聽若干片斷);5、完整的欣賞全曲。於是,一切盡在教師的導聽之中。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了很多的感觸,再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有幾點要重視與把握的,現將其分述如下,與大家共勉:

1.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以利於音樂欣賞

國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觀念:我們來校的目的是為了升學。因此音樂對他們來説無所謂,認為學音樂僅僅是為了娛樂,這就給上音樂課增加了難度,不認真聽講,更不細心欣賞作品。面對這種局面就要給學生講學習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美國的(神經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專家聯合研究得知:音樂不但可以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歡音樂,一出生就對音樂有反應。空間推理能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能在21世紀找到好工作,因為所有行業都會需要能夠運用高科技的人。學習音樂可以讓思維更清晰讓人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得更好,並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要健康。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強盛,需我們每個人具有相當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只有較高的素養,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人們才有創造力,社會才能更快發展,由此可見學習音樂有多麼重要。

2.流行音樂與音樂欣賞巧妙結合

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樑。流行音樂易被人們傳唱,具有鮮明強烈的節奏,很具體現青春活力,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熱衷於它非常自然。教師無需禁止學生去聽去唱,並且在音樂欣賞時可選用一首與欣賞作品內容相關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如:當欣賞內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可事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MTV。通過欣賞讓學生對草原有初步的認識: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羣、奔馳的駿馬、綠綠的草原……再去欣賞《遼闊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體驗其意境。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美"的氣氛環境中,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它的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發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藝術來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給欣賞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促其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樂藝術的天空。

3.要“聽” 中“思”

音樂欣賞特別強調“靜”,這是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靜則思,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如欣賞《光明行》,聽前教師出示在黑板上以寫好的幾個問題如:這個曲子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緒如何?你聽後有什麼感受?讓學生有目的的聆聽與思考。結果,聽一遍後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獨奏的;速度是:快等等。雖然問題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思維想象也因此而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獲得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4.是要“聽”中“説”

有些樂曲學生沒聽過,不熟悉,興趣不大。遇到這種情形,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敍述樂曲形成的過程以及情感特徵,儘量縮短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並使他們逐步融入樂曲所表現得意境。也可以讓學生説出聆聽作品後的感受像《百鳥朝鳳》,我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的欣賞,之後用一個詞語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來。於是各種各樣的詞語誕生了“爭執”“百鳥爭鳴”“清晨”......

上面僅是粗淺的談論了音樂欣賞中的教學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教無定法。問題在於隨機創造。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就會順利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再也不會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將是一個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