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3篇)

國小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3篇)

本學期以新教育為理念,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依託,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眾多人面前敢於説話和主動與人交流等多方面綜合素。培養孩子成熟的人際溝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力,使其成長為具有自信和堅強心理品質的小主持人。

二、學情分析

個別孩子比較內向、膽子小、自信心不足。他們説話聲音小,不敢在眾人面前表演,存在説話吐字發音不清楚、不善於表達自己觀點等問題。即使其中存在一小撮具有極強的表演天賦的孩子,但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因此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顯得沒有章法,明顯缺乏語言表達、發音技巧、講故事、表演等方面的正規指導。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分為三部分:

1、儀表儀態訓練,即興演講、半命題演講,鍛鍊孩子們的膽量。

2、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傳授語言表達的兩種藝術形式(繞口令、兒歌、)和四種表達方法(重音、停連、節奏、升降)。

3、舞台表演能力訓練:傳授小主播應具備的模仿力、想象力等 。

四、教學目標

1、通過系統科學地培訓,使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初步掌握標準的普通話語音,提高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孩子們優美的體態、舉止,增強孩子們的鏡頭意識和自信心。

2、培養孩子良好的表達(即口頭作文)能力,克服害羞、緊張等情緒、提高朗誦水平和掌握小主持技能。開發孩子在眾多人面前敢於説話和主動與人交流等多方面綜合素質。最終讓孩子能充滿自信與活力,敢於表現自己,能説會講,敢説、喜歡説、會説,做到大方開朗、語言流暢、有效表達。,

五、課程管理

(一)教學組織形式

規模:一般以低於國小班級規模的人數開展教學活動。

人員:以學生自願選擇組成的興趣小組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教學: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也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協作展開活動。

(二)教學實施原則

1、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自主相結合

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給予指導和幫助。教師的作用貫穿於整個活動過程。如:學生實踐前的示範,實踐過程中的點撥與啟發,實踐後的拓展與延伸。學生在活動中應給予較大的自主權,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2、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小小主持人是一個表演性較強的科目,教學活動實施時,要避免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而忽視語言文化、漢字歷史、禮儀方面等的文化體驗和知識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時,要把握好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比例,既要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也要注重培養理性思維,從而開拓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智慧。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中體驗與感悟,實現知識與技能、方法與能力的綜合培養。

3、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

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以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地形式開展活動,努力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增長知識與才幹。

六、課程評價

(一)評價原則

1、發展原則。評價不僅要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他們在掌握知識、技能過程中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儘可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

2、自主原則。評價時還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實際情況與目標之間的差距,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學會自我監控、自我調整、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斷提高他們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行為能力。

3、過程原則。要努力將評價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在學習之前、之中、之後都可以進行,尤其要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經驗和親身體驗。

(二)評價

評價方式:自評互評師評

評價標準:

(1)知識技能:語言表達與朗誦表演技巧,基礎禮儀和表情。

(2)情感態度:積極參與,並能在活動中有所收穫。樂於與同學討論、合作,完成課堂學習。

(3)參與展示:積極參與,能眾人面前表演清楚的表達自己觀點。表演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説明:1.定量評價等第設優、良、合格三檔開展評價。

2.定性評價指對主要問題或突出問題或某些特長寫出描述性評語。

(三)評價方法:

1、自評與互評。如:生生自評,師生評價,生生互評,家長評價等。這些評價既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也可在教學後實施。如:當學生在課堂上表演一段節目時,對她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舞台禮儀是否優雅、神情是否豐富……等等,這時就可以將學生自評、師生評價結合起來。又如:有部分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課外拓展,那就需要家長的監督與評價。

2、多種評價方式。評價有書面的,有口頭的,還有遊戲式的,要充分運用評價方式來激發學生最大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課時安排

教學進度表:

本課程共七課,用時14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篇:4課時 為學生

創建一個充分表現自我的平台,通過即興演講和半命題演講,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從而培養孩子大膽上台、大聲説話的自信心和表現欲,也讓教師對學生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

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訓練內容

第一課

(2課時)

瞧我有多棒——如何向觀眾介紹自己

瞧我有多靚——怎樣給觀眾留下好印象

自我介紹、才藝表演

站姿—坐姿—走姿

第二課

(2課時)

我愛我的家——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有一個願望——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即興演講——説説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

半命題演講——“我多麼想……”

第二篇:4課時 向學生傳授語言表達的基本知識,通過繞口令、唱兒歌等訓練,使學生了解兩種語言藝術形式,學會語言表達的基本方法,為當好小小主持人打下紮實的基礎。

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訓練內容

第三課

(2課時)

我的嗓音最響亮——怎樣練讀繞口令

每生10篇繞口令,普通話正音(側重聲、韻母)

第四課

(2課時)

我的歌兒真好聽——怎樣練讀兒歌

每生熟練兒歌10首,普通話正音(側重輕聲、兒化)

第三篇:6課時 向學生傳授舞台表演的基礎知識,通過模仿動物和模仿人的動作、表情、姿態的訓練,以及想象力的表演訓練,培育孩子們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氣質。

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訓練內容

第五課

(2課時)

看看我像什麼——模仿表演

1、模仿動物

2、模仿人的動作、表情、姿態

第六課

(2課時)

我是小主播——如何主持故事會

單人主持模擬練習

第七課

(2課時)

請投我一票吧——金話筒獎比賽

綜合能力訓練

國小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詩詞的魅力深植於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從小熱愛誦讀詩詞,學會賞析詩詞,從而發自心底的喜歡中國文化,並願意竭盡全力繼承和發揚中華的傳統文化。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並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此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想象力力為主的詩詞欣賞課。通過捏學古詩、背古詩、畫古詩情景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並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三、教學目標:

1、通過經典誦讀工作的實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從小熱愛祖國文化,多讀多背以加強語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豐富想象。

2、通過對大量經典作品、詩詞的吟誦和記憶,鍛鍊並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激活並了展學生的思維力。

3、能正確認讀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詞,並能夠流利地背誦。

四、教學安排:

(1)利用每週校本課的時間。

(2)利用每天早讀課的時間。

(3)鼓勵學生回家誦讀。

國小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3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城鄉結合部,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供給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並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製作、歷史教育、手工製作、編織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資料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所以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所以,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團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構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所以,教學時儘量為學生供給多樣化、可供選擇的資料,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資料編排:

《心理健康》(1——5年級);《養成教育》(三年級);《開眼看世界》(一、二年級);《綜合實踐》(3——5年級)

2、校本課程的授課時間:

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

3、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處負責,主要負責排課、教師的教案檢查、教師上課情景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景。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資料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一樣於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簡便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