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誠信教育活動彙報材料

---全面育人 誠信為本 多管齊下 注重實效

學校誠信教育活動彙報材料

自古以來,“誠信”一詞在人類生活中都佔據着至高無上的地位。廣東省委提出了“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成為廣東人在前進路上的精神引擎,尤其是各級學校要大力弘揚和認真踐行新時期廣東精神,廣泛開展誠信教育,進一步激發廣大師生髮揚誠信品德和誠信精神,增強誠信意識和法律意識,切實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和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這關係到祖國的明天、社會的未來,更關係到個人的精神品質。我校本着“立足班級,重在滲透,多管齊下,形成聲勢”的原則,把誠信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頭戲,各部門、各年級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廣大師生的誠信意識進一步增強。

一、多方位、多渠道營造“誠實、守信”教育環境

1、學校在校風、學風和學風建設中,引入誠信要求,使誠信成為學校的主導觀念、主流文化,從而使誠信成為辦學理念。

2、通過校園廣播、校報《學導園地》、宣傳櫥窗作為傳播誠信教育的主渠道。讓廣大師生浸染在誠信文化的濃厚氛圍中。

3、加強師德建設。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無限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必須自覺地提高道德修養,不斷地努力完善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的榜樣。我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組織黨員教師到市博物館參觀十八大書畫展。

二、誠信教育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

構建誠信文化首先要從班級開始,在班級中積極建設“誠實、守信”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得到了潛移默化。誠信教育形成課內外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循環,以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充分利用誠信教育主題班會,教室環境佈置,展示誠信文化,形成良好的誠信教育氛圍。

三、誠信教育與課堂教學

學校德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作為德育基石的誠信教育也不例外。各科教學,特別是語文科教學應成為向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最經常、最基本的途徑。

教材中所敍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教師在教學時,應儘量發掘其中的誠信教育因素,利用好這些材料,進行教育。在舉徵引申、補充事例時,可着眼於實際,立足於具體,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誠信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尤其要用身邊的誠信的小故事教育學生,以產生“親近感”,儘量少用陳年舊事,避免“間距感”。而“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脱俗式的空洞説教。

四、誠信教育與道德實踐體驗活動相結合

1、重視學生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

誠信教育作為一種道德教育,總是外顯在行為規範上。因此,必須從行為規範抓起,逐步形成習慣,進而內化為素質。組織學生深入細緻地學習《守則》和《規範》,各年級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養成教育。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均能體現人的道德修養。“誠信教育”我們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從要求學生不説謊話,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明禮守紀,拾金不昧,團結友愛等基本的日常行為規範和道德要求抓起,從具體事情入手,歸根到底是引導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比如,學生中普遍存在為了班級榮譽在評比中作假。出現這種情形如何對待?關鍵是教師要有正確的態度。決不能把這種行為看作“願望是好的”而加以姑息,相反要嚴肅指出這是一種違反公平公正原則的不道德舉動,引導學生以平常心看待評比,使評比真正促進班級整體素質的提高。

2、開展道德體驗實踐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體驗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不誠信的危害和講誠信的成功、愉悦,從而將誠信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及道德認識內化為自己的心理品質,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3、點擊社會熱點,增強誠信意識

學校德育處印發《中學生刮蹭私家車留條致歉 誠信感動車主》一文,要求每個班級都要展開積極的討論,讓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誠信的力量和魅力。

4、開展收集關於誠信的名言名句和對聯徵文比賽

學校團委和語文科組共同舉辦了收集關於誠信的名言名句和對聯徵文比賽。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關於誠信的優美文字裏感受到了誠信的馨香。例如: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子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論語·為政》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失足,你可能馬上覆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等等。

四、誠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將學校教育自身的優勢輻射到家庭教育中,增強學校德育的整體合力。一、老師一旦發現學生有不誠信行為及時與家長溝通,引起家長的重視,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必要時深入家庭瞭解情況。二、通過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教育理性,糾正家長的教育偏差,改善家長的教育行為。[蓮山 課~件]

五、加強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要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通過多種渠道對其進行教育。要引導中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中學生解除心理的壓力,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中學生先進行教育時,要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亮點一面,不要過分宣揚社會陰暗面,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的真實,以增強對社會的信任。

同時根據教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分別實施了不同的教育內容、方法、手段,進行“誠信”教育,構建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體系。通過專門的誠信教育主題活動、道德兩難問題設計方案比賽、辯論賽、文藝表演等活動形式,來營造一種有利於誠信品質形成的心理氛和圍,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到周圍和自己身上;引導學生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組織學生進行“無人監考”活動;組織學生在街頭商場對社會人士進行誠信觀的調查;開展以“誠信在我身邊”為主題的徵文和演講比賽,聘請事業成功的校友回來講“企業家論人生素質”,讓學生感受誠信對事業成功的作用;定期召開關於誠信的主題班會、討論會,讓學生自己解析誠信,關注誠信;對受到社會資助的同學進行誠信講座,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責任和回報意識,對於誠信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彰,樹立宣傳典型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誠信觀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開展誠信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只有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協力,才能構築起誠信的道德大廈。誠信教育應是開放式教育,不能封閉在校園裏孤立進行,我們積極爭取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使之形成教育合力,通過辦好家長學校,與家庭教育有更多溝通和指導,積極融入社區並參與各種精神文明的創建活動等。

誠信是一個養成的過程,需要在點滴中積累。誠信不僅是道德問題,而且是一種法律意識,是每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修養,事關學校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需要學校、老師以此為重任努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