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設彙報材料大綱範例

錢鋪鄉位於樅陽東北端,全鄉轄9個行政村,7000餘户,人口近3人。鄉域面積68.2平方公里。近年來,鄉黨委政府以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為方向,以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培育新型農民為重點,以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户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常規工作上水平,重點工作上台階,創新工作出成績”的工作思路,不斷夯實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基礎,創新工作思路,拓展創建內容,改進工作方法,保證了農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深化,農村羣眾文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給農民精神物質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機,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源源動力,推動了全鄉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使全鄉上下呈現出一派祥和文明、和諧繁榮的景象。

精神文明建設彙報材料大綱範例

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是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基本條件,也是衡量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隨着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羣眾求知求樂的願望更加強烈,只有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把宣傳文化陣地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才能不斷滿足農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立完備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堅持以鄉為主導,以鄉文化廣播站為依託,以村為重點,以農户為對象,發展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形成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滿足農民羣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村村通”廣播電視和電話為載體,為農民獲取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經濟、有效的渠道,建立健全以廣播電視、電話網絡為紐帶的文化傳播網絡。目前全鄉有線入村率100,有線用户4000多,鄉有線電話普及率70,寬帶用户800多户。各村建立圖書室、閲報亭,完善文化娛樂室等文化活動設施的建設。將中國小佈局調整後空出的校舍改造為村文化活動陣地。

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沒有文明的農民,就沒有文明鄉風。營造文明的鄉風,關鍵在教育。錢鋪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教育農民擺在重要位置來抓。一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內容,組織全鄉黨員幹部和羣眾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幫助全鄉農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的發展觀。抓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轉變全鄉農民思想觀念,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民主法制意識。結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公民道德教育活動,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養農民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意識,形成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良好有序的社會秩序和健康文明的社會風氣。以xx提出的“八榮八恥”為重點內容,在全鄉範圍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引導農民提高鑑別是非、美醜、榮恥的能力,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佔領全鄉農民思想陣地。各村都設置社會主義榮辱觀公益廣告、牆體標語或宣傳欄牌,進行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普及教育。鄉組建了一支常年下基層向農民傳播新知識的宣講團。二從培養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學、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戰略高度,抓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加強全鄉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切實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改善全鄉教學條件,提高全鄉教育質量,確保全鄉國小、國中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以上。三提高全鄉農民的技能素質。通過職業在校培訓、開辦農民夜校、科學種養實地輔導等形式,加強對全鄉農民的技能培訓,逐步使青壯年農民都能掌握一兩門農業實用技術或職業技能,促進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進而向智能型轉變。四是要提高全鄉農村領頭人的素質。加強村“兩委”班子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對一些社會醜惡現象和不文明行為敢抓、敢管、敢於負責任的幹部,要大力表彰,在全鄉範圍內努力營造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的濃厚氛圍。每年對全鄉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進行一次輪訓。計劃選派村黨支部書記到發達地區學習鍛鍊,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以培養農村發展的領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