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研工作彙報(精選3篇)

教學教研工作彙報 篇1

根據教育局教研室指示精神,本次期會考試由教育局統一命題,我鄉採取了分片集中,六年級調換主監考的考試形式,嚴格考試。考試結束後,在17日集中評卷,評卷老師嚴肅認真。從考試成績來看,我鄉的國小教育教學質量比較理想,但也存在一定問題,我們班子成員藉此機會深入分析,認真探討,從現在起為年末甚至小考打下基礎。本次考試,低年級試卷從試卷卷面情況來看,考查的知識面較廣,類型比較多樣靈活,同時緊扣課本、貼近生活。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顧及了各個層次學生的水平,又有所側重。這份試題尤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檢測,以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總的來講,低年級試題比較淺顯,學生對所考的知識點都能基本掌握。中年級本次考試試卷命題能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了課程的基礎性,開發行和綜合性,此次試題靈活多樣,例如三年級語文試卷中包含看拼音寫詞語,辨字組詞,多音字組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等內容。對學生進行了基本能力的考察。改寫句子,閲讀積累等,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新課程理念,。高年級的期中試卷,檢測了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了基礎性和靈活性、應用性和探索性、層次性和差異性。試題知識覆蓋面較廣,同時突出了平時教學中的難點、疑點、趣點。如六年級數學試卷題量不大,共六大題。第一題填空,考察的很全面,難度不大學生完成的較好;第二、三題選擇判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完成起來有些吃力,第四題計算“四則運算化簡比解方程”。第六題應用題,用些偏難。

教學教研工作彙報(精選3篇)

根據這次考試及我來高村鄉這一段時間的瞭解,我將一如既往的從以下幾點開展了教學教研工作:

一、以身作則,當好表率。

為推進以“教學為中心”的三大平台充分發揮作用,首先做到校長重視教育科研,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教學一線,與教師打成一片,時刻了解教學一線的實際,做到了“一主動,三帶頭”即主動常規檢查,每學期不少於2次;帶頭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帶頭組織教師收看專家講座,課堂實錄,帶頭組織參加集體研備,帶頭記寫業務學習筆記,撰寫教育論文。通過教育科研自身業務素質明顯提高,有力促進教研工作紮實開展。

二、加強管理,紮實推進。

認真貫徹落實縣局、教研室的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上好一節滿意的課”實施意見,在落實上下功夫,把教育科研與集體研備、遠程教育應用、校本教研、課堂評價、評模選優、年度考核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校本教研工作不僅有主管領導和健全的組織結構,職責明確,要求具體而且制定具體工作規劃方案和一系列制度作保障。

三、過程研究,切合實際,真抓實幹。

校本教研活動我們注重過程,重點做4方面的工作。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工作時間,集體辦公制度,為教師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文章交流研討,記寫心得,撰寫體會;同時學校不惜一切,盡最大的能力保障遠教設備正常運行,做到小毛病當天排除,大問題不過24小時。學校分語文、數學教研組,每週組織教師集體收看專家講座、名師教學錄像,不少於2次。廣泛的學習機會,提高教師的認識,轉變了教學理念,加大了課改的力度,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體現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2、公開課教學,完善提高。每學期兩輪公開課教學,我們以“上好每節課為教學標準,嚴格要求教師認真對照自己,深刻反思,找出不足和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評課進一步幫助授課教師找到差距,廣大教師在互幫互學中不斷髮揚成績,克服不足,教學水平都有所提高。

3、課題研究、目標明確。全校教師圍繞學校“怎樣進行師生互動”這一主課題,人人確立了子課題,把教與學融為一體,形成了主動學習,課堂實踐、自主反思、撰寫心得的好習慣,共同向着目標深化改革,開拓進取。

4、遠教應用,注入活力。我校把遠程教育應用與校本教研緊密結合起來,作為評模、選優、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廣大教師充分利用遠教設備、音像一體,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之中。另外,我們要求教師做到人人精通計算機,校校擁有u盤,最近教師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升。

四、乘東風,促提高。

我校教師乘集體備課研究的東風,確立了:典型引路——教師評析——教學反思——本週研討——形成共案——輸入u盤——形成個案的模式,對每一個環節深鑽細研,注重落實,穩步推進。不僅如此,我校結合實際,要求教師提前預備,做到課課節節預備,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校本教研,集體備課效果明顯。

雖然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些許成績,但是在工作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個別教師懶散,上進心有待進一步提高。

2、校本教研經費不足。

3、教研人員配備不齊,教研人員難以專心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致使教育教研工作開展起來很吃力。

總之,通過教研活動,我們發現了自己的成績與不足,發現了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問題,以後在工作中,我們要繼續以提高教師的素質、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進一步加大教研力度,使校本教研上檔次,上水平,更好的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

教學教研工作彙報 篇2

我們茶店鄉一中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992人,教職工總數68人,任課教師56人,其中本科學歷26人,專科學歷29人,合格率達98%,20xx年,在市教體局教研室和鄉中心學校的直接指導下,學校教研教改工作堅持以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出發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科學創新,立足校本教研,優化課堂教學,不斷探索素質教育的新途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是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因此,我們在學校本培訓中,努力創新校本培訓機制,積極拓展校本培訓方式,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本,滿足教師專業需要為目標,努力提升教師的政治和業務素質。

1.強化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理論水平。

本學年,我校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多渠道進行教師培訓。除教師進修學校的新教材崗位培訓外,我們對教師進行教材教法培訓,業務理論學習。堅持定時以校組織,教研組間周組織和教師業餘自學相結合形式進行業務學習。學習內容有《新課程標準》及其解讀、《現代教育思想》、《基礎課程改革發展綱要》、《説課的藝術與實踐》、《教師應記好聽課筆記》、魏書生的《建設民主科學的班集體》、洋思和杜郎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模式等,一本本教育書籍,充實了教師們的教學理念,擦亮了教師的眼晴。要求教師邊讀書邊把個人的閲讀感悟和教學心得及時整理下來,形成讀書筆記。要求每個教師每學期的讀書筆記不少於5,000字。並充分利用校本教研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課堂教學培訓,新課改經驗交流等,學校每學期為各科教師徵訂1—2份所教學科的報刊雜誌,要求教師加強自學和研究,增大對新課改的研究力度,拓寬任課教師的知識面,學校加強檢查和督促,每學期進行一次教師業務水平測試,考試結果記入教師新課改及業務能力檔案,並納入教師全期考評。

2.走出去,請進來。

學校廣開渠道,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和電化教學的作用,將名師請進來,組織聽課、評課,並走出去到各校參觀考察學習,求經索寶,今年春天,學校先後派出14名教師到鄭州聽課學習。同時,還積極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各項聽課和比賽。9月29—10月1日又組織21名骨幹教師和班主任老師到鄭州參加了第七屆全國著名班主任老師工作報告會,聽課學習。10月26日徐現青、郭拴林、劉相吉、張志倉、任愛紅、朱宏傑六位同志,參加了河南省中基教育教學研討活動,聆聽了鄭州八中、實驗中學和鄭州外國語學校教授的講座,每次學習回來後,或以校,或以教研組,組織教師交流研討,通過成果移植實踐,教師們均感悟很深,受益匪淺,為我校教師隊伍的成長和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3.培養骨幹、名師,鼓勵教師進修和繼續教育。

我校組織啟動“名師培養工程”,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在學校本培訓中的示範輻射作用,促使學校優秀教師在教育理論,學科專業、文化修養、課堂教學等方面打下深厚的功底,並能帶動和指導其他教師進行專項課題研究,在本校教師羣體中起到有效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張志華老師今年參加了市級骨幹教師培訓。在學歷進修、繼續教育方面,學校對教師鼓勵和支持,只要持有效學習證明,視為正常出勤,像陳海青、嶽豔紅、王鬆強等一批青年教師,正在進行高學歷進修。近幾年來,我校青年教師已有20餘名取得了本科學歷,佔任課教師的46%,今年春季我校31名教師參加了安陽市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秋季又有19名教師報名學習, 8月24—27日我校全體教職工參加了市人事局組織的電子政務信息技術培訓,全部合格,近年來,我校全體教師接受了教師進修學校新課改下的培訓工作,學校為參加學習的教師全部報銷車費和培訓費,這些措施有效地調動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

二、校本教研中的管理措施和具體做法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年度,我校堅持“以校為本”的教研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當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人員的作用,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在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師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離經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學校為教師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和專題討論提供平台,倡導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營造求真、務實、嚴謹的教研氛圍,在學校領導的大力督促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取得顯著的效果。

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全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及教育觀念的轉變,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研究的興趣,增強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和運用現代教育理論的意識,使教師能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和課堂教學的優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計劃方案,並由專人負責,加強對教師的教研指導和管理監督。

教學教研工作彙報 篇3

一、完善教研組織、強化制度約束,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

針對我校每個年級只有兩個平行班級的實際情況,學校成立了以教務、教研為主體,全體教師為成員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組。明確了由“校長、主任引領,語文、數學和綜合教研組具體落實”的工作職責;組織全體教師討論並制訂了《校本教研製度》、建立了集體備課制度、校本培訓制度等,並彙編成冊,通過制度約束,將校本教研與教師考核、評優選先緊密掛鈎,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和興趣,也為推動“以校為本”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強校內外學習培訓,提高校本教研實效。

為適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先後組織教師在遠教室多次聆聽專家講座,深入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新《課程標準》、教材教法,促使教師進一步瞭解課改目標,主動投身於教改實踐。積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充分發揮老教師、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校本教研。

為使青年教師儘快適應教學需要並能脱穎而出。我校採取積極鼓勵新老協作,做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方法。學校要求一位骨幹教師或老教師幫扶一名新上崗教師,帶教的教師從教學常規、教案備寫、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進行傳、幫、帶。我們的老教師熱情、無私奉獻,新教師積極上進、勤學苦練、主動踏實。記得XX年9月劉彩燕、馬金鳳老師新上崗時,學校委派了老教師吳桂萍和丁彩虹進行幫扶。在她們的熱心幫助下,兩位教師很快適應了教學,並通過一年多的學習成長,於06、07學年度分別在鎮優質課競賽中取得了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同時,他們的學科教學成績也始終名列前茅,現已經成為我校年輕的骨幹力量。

四、探索集體備課方式,促進教師共同發展,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集體備課作為一種教研活動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進。在具體操作上,我們分語、數2個備課組,第一步確定課題,第二步由主講教師備課、上課,備課組集體聽課;第三步由備課組教師根據上課的情況,交流意見,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對原有教案進行修改;第三步由主講教師進行歸納整理,進行再設計;第四步在平行班裏再上研討課。實行了教學資源共享,保證了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形成了積極熱烈的校本教研氛圍,讓教師能夠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五、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為校本教研深入落實搭建平台。

為強化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我校領導經常性地開展推門課、跟蹤課、達標課的聽評課活動,強化每位教師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堂觀摩、研討、競賽活動。

加大教案、作業等的檢查力度,堅持教案教研組長每週籤,教案、作業月月查,學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檢查、有記錄、有反饋、使每位教師明確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不斷提高,並定期組織教案、作業展評活動。

六、努力提高骨幹教師的專業水平,引領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骨幹教師的`培養和發展是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集中體現,我校現有各級骨幹教師8名,佔教師總數的1/3。他們,撐起了課堂教學的藍天、擔起了校本教研的重任、樹起了教師發展的標杆!除了幫扶青年教師,得到教學相長;還要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比如,為教師進行校本培訓,為學校承擔專題講座,為學校承擔觀摩課、校本教研等等;有力地拓展了骨幹教師的發展空間,為骨幹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骨幹教師的理論水平,專業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帶動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七、充分利用媒體資源,紮實推進校本教研。

媒體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為提高教師熟練操作電腦的能力,我校制定了《遠程教育量化考核細則》、《遠程教育培訓計劃》,並把遠程教育培訓納入教師量化考核之中。

八、深入課題研究,實現校本教研的創新與昇華。

近年來,我校在課題研究方面也邁出了嘗試性的第一步。XX年我校針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制定了“國小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效性研究”課題,因為是第一次,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一邊學習,一邊摸索,雖還沒有圓滿結題,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通過蒐集資料、課堂實踐、總結反思、交流學習、等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學生學習方式有了較大的轉變。

問題與反思

總結我校的教研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點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校本教研,要走出一條光明大道,僅一小部分教師的努力還不行,得上下級的整體協調,才能使其具有規範化和指導意義。

2、教研活動缺乏開展的深度,學習內容較為侷限;同時新課程對我們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我們的理論水平還不高,需要多“走出去、請進來”開闊視野

3、我們的工作還處於層面之上,還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沒有留下多少值得細細品味、或供人評判的資料,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4、期盼走向網絡教研之路,真正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