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精選5篇)

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 篇1

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恥之,欲信大義於天下。當此時,曹公威震四海,東據許兗,南收荊豫,孔明之所恃以勝之者,獨以其區區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

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精選5篇)

夫天下廉隅節概、慷慨死義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恃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宜其千里之外有響應者。如此,則雖無措足之地,而天下固為之用矣。且夫殺一不義而行天下有所不為,而後天下忠臣義士樂為之死。劉表之喪,先主在荊州,孔明欲襲殺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後劉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數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奪之國。此其與曹操異者幾希矣!曹劉之不敵,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廣,言戰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勝之者,區區之忠信也。孔明遷劉璋,既已失天下義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為仁義之師,東向長驅,而欲天下響應,蓋已雅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當此之時,可以計破也,何者?操之臨終,召丕而屬之植,示嘗不以譚、尚為戒也。而丕與植,終於相殘如此。此其子兄弟且為寇仇,而況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可間之勢。不過捐數十萬金,使其大臣骨肉,內自相殘。然後舉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滅項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宜其屢戰而屢卻哉!故夫敵有可間之勢而不間者,湯武行之為大義,非湯、武而行之為失機,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呂温以為孔明承桓、靈之後,不可強民以思漢,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日: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誅之。不知蜀之與魏,果有以大過之乎!苟無以大過之而又決不能事魏,則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嗚呼!此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

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 篇2

唐庚:【漢全盛時,日月所照,橫目之民,皆漢赤子。其後德薄不能保有黎庶,則舉江以東而投之吳,割渭以北而捐之魏,則民不棄漢而漢棄其民。亮出祁山,三郡望風響應,而亮不能守,則亮負於民而民不負亮。方是之時,固當集其所獲之眾,痛自引咎而謝遣之,使崤隴之民曉然皆知吾心,則後日之舉,不患其不至。如其不然,在彼猶在此也。而亮拔西縣千餘家遷之漢中,既不足以傷敵,而使無辜之民流離轉徙,違其宗族,去其墳墓,豈三郡所以響應之意哉!此雖邊鄙之常,然於孔明則有不應爾者。此吾所以為之惜也。】

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 篇3

【孔明之於二州也,得所以取之,而失所以用之。至於遂亡荊州,而勞用蜀民,功業亦以不就,良有以也!】

【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元用眾之智。故嘗數動其眾而亟於立功。功每不就,而眾已疲。此孔明失於所以用蜀也。】

【乃以區區新造之蜀,倡為仁義之師,強天下以思漢,日引而北以求吞魏,而復劉氏。故常千里負糧,以邀一日之戰。不以敗還,即以飢退,此其亟於有功而亡其量以待之也。】

【范蠡之謂勾踐日:“兵甲之事,種不如蠡;鎮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范蠡自知其所長,而亦不強於其所短,是以能濟。孔明之於蜀,大夫種之任也。今以種、蠡之事,一身而二任之,此其所以不獲兩濟者也!】

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 篇4

蘇洵【管仲曰:“攻堅則瑕者堅,攻瑕則堅者瑕。”嗚呼!不從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強敵也。漢高帝之憂在項籍耳,雖然,親以其兵而與之角者蓋無幾也。隋何取九江,韓信取魏、取代、取趙、取齊,然後高帝起而取項籍。夫不汲汲於其憂之所在,而彷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蓋所以孤項氏也。秦之憂在六國,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強,最後取。非其憂在蜀也。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與魏氏角,其亡宜也。】(《嘉佑集 權書 強弱》)

【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完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漢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烏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劍門者而後曰險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布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户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怎麼看待諸葛亮這樣一個人 篇5

蘇轍:【(劉備)棄天下而入巴蜀,則非地也;用諸葛孔明治國之才,而當紛紜征伐之衝,則非將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將以攻人,則是其氣不足尚也。】(《三國論》)

(《齊東野語》:【潁濱論曰:“劉備棄荊州而入蜀,則非其地;用諸葛孔明治國之才,而當紛紛之衝,則非其將;不忍忿忿之氣以攻人,則是其氣不足尚也。”其説蓋用陳壽所謂“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之語耳。雖然,孔明豈可少哉!】)

蘇子由還有一首詩:

讀史(其一)

桓文服荊楚,安取破國都?

孔明不料敵,一世空馳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