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文精神思想宣傳範文五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人文精神思想宣傳範文五篇

【思想宣傳範文】一

以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肇端,中國經過連續40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自秦統一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十分緩慢,被稱為“超穩定結構”。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什麼呈現出跨越發展的態勢?只有深刻了解中國的國情、中華人文精神以及中國社會運行的規律,才能解釋其原因。中國是一個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單一的經濟現象,而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中華文化厚積薄發的結晶。

中國奇蹟是中國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鑄就的歷史輝煌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堅韌、智慧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令人讚歎的“中國奇蹟”,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壯舉。

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居世界第十位。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經濟總量迅猛擴張,GDP連續躍上新台階,1986年超過1萬億元,20xx年超過10萬億元,20xx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xx年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邁進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精細化時代,數字最有説服力。但在數字之上,人們的親身感受更為重要。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後,沒有幾年,農民不但吃飯不發愁,而且有了生產經營的自主權。特別是,農業税的取消不但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而且從精神上使農民獲得徹底解放。農村真正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孩子上學不但不用交學費,有的還免了課本費和住宿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行,使農民小病不發愁,大病也看得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行,使農村一步跨過了一個時代。實行“兩不愁,三保障”的扶貧脱貧政策,真正解除了後顧之憂。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描繪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事實上,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主要就是增進了億萬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從基本消除貧困,到解決温飽,再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進。與人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衣、食、住、行”最能反映出改革開放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一是衣着類消費實現成衣化、時尚化,農村居民人均購買各種服裝支出增長43倍,城鎮居民增長了11倍。二是食物結構逐步優化,更加重視食品的營養搭配和綠色環保要求。20xx年,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到29.3%。三是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顯著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增加到36.6平方米,增長了近4.5倍;農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增加到45.8平方米,增長了4.6倍。四是出行更加便捷,家用汽車、摩托車、電動車已經進入普通家庭。20xx年,我國汽車銷售超過2880萬輛,居世界首位。

隨着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不斷追求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休閒娛樂方式更加多樣,閒暇生活更加豐富,過去只在電視上見過的現代娛樂方式現在也成為普通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內容。旅遊成為人們陶冶情操、增長見識的重要文化生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推崇。隨着運動場所的不斷增加,隨處可見的社區健身一角、體育館、游泳館、健身房,成了人們的鍛鍊場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奠定了創造中國奇蹟的制度保證

社會制度是維護和保障一個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規範體系。國家政局穩定、社會穩定,這是保證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中國奇蹟的“奧祕”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我們必須用歷史的觀點、發展的眼光和比較的方法來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這是一個與時俱進,順應人民意願,隨着實踐發展不斷改革、自我完善的制度。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側重於維護公共利益,也保護合理的個人利益,能夠實現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有機平衡;既能維護國家大局,又能使社會充滿活力,形成了支撐國家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產生巨大經濟發展動力,其背後是人性的力量、人的思想的解放,激發和調動了億萬人民羣眾創造幸福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

這是一個以人為本,由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基礎上的領導集體來管理和運轉的制度。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不但與政治制度密切相關,而且與領導者密切相關。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小就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對馬克思主義懷着堅定信仰,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捍衞者和忠誠實踐者。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如發展是硬道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等,經過幾十年耳濡目染的薰陶,已經融入靈魂深處。這些信仰堅定的共產黨人,忠誠於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理論、基本方略,成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這是一個有利於維護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整合國家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發揮人民羣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利於在充分吸納羣眾智慧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有利於保持政令暢通,能夠把中國現有的社會力量、社會資源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來,整合起來,服務於國家發展、人民富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應對各種挑戰和危機等方面的表現,在興建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作為,充分展現了這種制度的效能和作用。

這是一個有利於形成經驗豐富、務實有為的領導集體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選賢任能”,能夠使有着豐富實踐經驗、務實有為的幹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這種選拔加選舉的幹部制度,符合中國的國情和文化傳統,也包含對其他國家經驗的借鑑。中國還實行幹部交流制度,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幹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有計劃、按步驟地定期安排幹部到各級黨校培訓,讀原著、悟原理,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這對於領導幹部及人才的培養和成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這種制度優勢還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集體領導和民主決策制度,保證了發展的正確方向和連續性。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凝聚了社會各階層、各羣體的先進分子,有了更深厚的社會基礎。與各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形成和諧的政黨關係,形成促進社會發展的合力。中國每五年制定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明確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路徑,然後,舉全國之力而為之努力。既敢於突破傳統理論的框框大膽創新、謹慎試驗,又兼收包容、海納百川。這是中國奇蹟的又一重要原因。

長期積澱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創造奇蹟的人文素養

解釋中國奇蹟,有一個根本性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是中國一切成就的總根脈。因此,要解釋中國奇蹟的奧祕,還應該認真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找出文化上的基因之所在。

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忍耐力。中華文化的忍耐力是保持中華文明持續發展的品質和能力,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逐步錘鍊形成並不斷強化的,是中華文化獨特的品性。數千年積澱起來的宏大而豐厚的價值底藴所形成的獨特的中國智慧,始終為中華文明擺脱困境並實現持續發展提供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中華文化是在連綿不斷的民族融合中不斷充實發展起來的,這就決定了它天然的包容性,從而也是中華文化不斷興旺發達的內因之所在。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不但使自身力量加強,使對外的抵抗力強化,還能融合外來民族,不斷髮展壯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必然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中華文化崇尚親和友善的人際關係。中國的哲學重人生實踐,強調人際關係的調整。中華文化的這一精神,即所謂人文道德精神,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基本精神,也成為對待其他民族的基本政策。諸如寬容好客、樸實無詐、艱苦強韌、守望相助等等,使我們不但可以接受外來民族,而且可以與之友善相處,在融合發展中逐步凝為一體。

中華文化具有博採眾長的品格。中華文化善於研究吸收改造借鑑外來文化。儒學不是封閉的文化學説,儒學和中國歷史上其他思想學説都是與時俱進的。它主張“和而不同”,倡導“博採眾長”的文化會通精神。儒學重視教育,相信人們經過教育和自身努力都可以成才,這使得中華文化在博採眾長中更加豐富和堅韌。

中國文化的以上特點構成其特有的品格。這一品格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人文精神。人文就是以詩書禮樂來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個人倫有序的文明社會。中國人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受神和物的支配,這使得人的自我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強調人在天地萬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並進而尊重人生存的環境,尊重萬物。中華文化的忍耐力、包容性,中華文化崇尚親和友善的人際關係,中華文化博採眾長、與時俱進的品格,都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底藴深厚的傳統文化,鍛造了中華民族創造奇蹟的堅定信心

信心就是人類精神的昇華,是人類主體意識的覺醒。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屢挫屢奮,國家沒有滅,民族沒有散,文脈沒有斷,在歷史的長河中一路走來,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與其有堅定的民族自信心是不可分的。

我們的信心來自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意味着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我們的信心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經過多年探索,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這是我們發展的保證,也是我們獨特的優勢。只要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安寧的政治環境,積極作為,勇於擔當,堅定不移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中華民族就會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我們的信心來自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承載一個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自信心的源泉。它能夠激發愛國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家,有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這是民族自信心的不竭源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和不斷豐富的偉大民族精神,曾鼓舞和激勵着中國人在一次次災難和挫折中奮起,傳承着中華文明的薪火。只要我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弘揚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就一定會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們的信心來自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抵禦各種外部風險的能力不斷加強。我國勞動力素質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產業技術水平和企業研發能力大幅提高,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增強。過去在物質技術基礎都很薄弱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被困難所嚇倒,靠着自力更生克服艱難險阻走了過來。今天,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華民族更不會在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前退縮和屈服。中國現代化的航船一定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博大精深的中華人文精神,賦予中華民族創造奇蹟的無窮智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中始終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華傳統文化所凝結的仁愛、和諧、務實、整體、重史、責任、勤奮的民族性格在改革開放後得到發揚,中華民族團結起來致力於現代化事業,創造了中國奇蹟。

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實力首先體現在民族精神上。民族精神主要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包括責任感、凝聚力和自信心;民族精神還包括每個國民的素質,體現在個人的修養、行為和能力上,即人格的力量。中華文化高度重視個人修為與教化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人們在家庭和社羣中承擔的角色自然而然地起到啟迪與培養德性的作用。君子人格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所謂民族精神,其內涵就是一個民族的整體道德理性,即共有的道德。我們民族道德高尚,作為民族精神支柱的道德理念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作用。

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着豐富的治國理念。中華傳統文化提煉積澱了許多具有永恆價值的治國理念,這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值得挖掘和弘揚。一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善於聽取各種不同的聲音,獨立思考,加以判斷,在相互影響中使事物得到發展。二是勇於擔當的責任,強調個人對於他人、對社羣,甚至對自然所負有的責任。三是經世致用的胸懷,把國家和民族與個人聯繫在一起,表現為民族氣節和操守。四是改革創新的意識,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優秀品格。五是尊師重教的傳統,寧肯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上學。六是大同社會的理想,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準繩,強調大家相愛,守望相助,共同事務由大家來辦理。

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高超的施政良策。中華傳統文化是實踐的文化,其起源於對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在中國,國和家是不能分離的,在治家的經驗中藴含着寶貴的治國理政的智慧。一是“以人為本”的仁政思想,強調“民為邦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二是“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始終堅持智慧與德性、智慧與善的一致,強調理論必須轉化為實踐的行動,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三是“內聖外王”的賢能政治,強調內強修養,外重教化,將完美的人格理解為內在德性與外在能力的統一。四是“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強調人對自然的擔當,強調人蔘贊化育的責任。中華文明提出的“協和萬邦”這一主張,就意味着以和平共處、和諧交往為協調天下不同政治實體之間關係的原則。

我們深信,一個具有如此博大精深、厚重深沉的內心世界的民族,其潛質和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從而能創造出當代中國發展這樣的人間奇蹟,也就不足為怪了。改革開放改變了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也必將進一步發展未來的中國,只有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中國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思想宣傳範文】二

xxxx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黨的xx大以來,我們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確立了xx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xx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重大理論成果,是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學習和貫徹好xx外交思想是外交外事戰線最主要的政治任務,必須牢牢把握理解xx外交思想的幾個維度,自覺以xx外交思想武裝頭腦、推進工作,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1.繼承與創新

xx外交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黨的xx大以來,在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國對外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波瀾壯闊,開創性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經歷了許多風險考驗,打贏了不少大仗硬仗,辦成了不少大事難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xx外交思想就是在系統總結黨的xx大以來對外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這其中既有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關於對外工作思想精髓的繼承,更有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的理論創新。就繼承性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致力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從來沒改變過;改革開放以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一直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就創新性而言,xxxx提出的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以及新發展觀、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文明觀、新全球治理觀,等等,既是對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超越,也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超越,既藴含着中國智慧,也針對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進到新高度、新境界。

2.中國與世界

xx外交思想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深刻地回答了新時代的中國要與世界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的重大問題。自人類歷史成為世界歷史以來,如何處理與外部世界關係的命題就擺在每個民族國家面前。近代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也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

進入新時代,隨着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化,國際關係中的中國因素空前增加,中國在國際上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履行什麼作用備受國際社會關注。xx外交思想就是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其理論創新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從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到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倡導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到打造全球夥伴關係,從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到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從服務民族復興到促進人類進步,從向世界承諾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到呼籲其他國家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等,這一系列思想都是着眼於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的共同發展結合起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統一起來,把實現中國夢與實現世界夢聯繫起來,努力在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實現自身發展,推動形成一種新型的中國與世界關係。

黨的xx大以來,xxxx一再強調:“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用鮮活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中國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攜手並進、共創人類美好未來的真誠意願,深刻體現了xx外交思想融通中外、兼濟天下的世界情懷。

3.時代特徵與中國特色

要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也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把時代特徵和中國特色有機結合起來。xxxx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國際形勢和時代特徵作出重要判斷,強調指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繫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xxxx進一步作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轉型過渡期的重大判斷,進一步深化了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認識。與此同時,xx外交思想的中國特色也更加突出,如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把對外工作與民族復興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使對外工作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在對外工作中注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既將其融入中國倡議、中國方案中,又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範;堅持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定位,強調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等。總之,xx外交思想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又具有濃厚的民族性,實現了兩者的完美結合,展現出深刻的時代洞察力和強勁的歷史穿透力。xx外交思想的生機和活力及真理價值即在於此。

4.世界觀與方法論

xxxx指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所謂正確歷史觀,就是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而且要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所謂正確大局觀,就是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怎麼樣,而且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總總、紛紜多變的國際亂象中迷失方向、捨本逐末。所謂正確角色觀,就是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而且要把自己擺進去,在我國同世界的關係中看問題,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我國對外方針政策。這清晰地表明,xx外交思想之所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關鍵在於它既提供了一種世界觀也提供了一種方法論。它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不僅聚焦當前,也回顧過去,更展望未來,深刻分析和洞察人類社會發展軌跡背後的大邏輯、大動力和大趨勢;它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視為一種具有高度主體性和能動性的創造活動,超越西方國際關係中的大國興衰循環論和大國對抗宿命論,強調在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與良性互動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它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從國際政治格局、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安全局勢和人類文明交流碰撞等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世界轉型過渡期國際形勢的演變規律,準確把握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徵,強調既整體佈局又突出重點,既多點開花又精準發力,發揮綜合積極效應,從而更好地統籌謀劃和推進對外工作。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只有把xx外交思想提高到哲學思維的角度來認識和把握,才能發揮這一思想的指導作用,不斷開創對外工作新局面,也才能完成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的神聖使命。

5.黨的領導與立體外交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同樣,做好新時代的對外工作,關鍵也在黨。xxxx強調,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必須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黨的xx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歷史性成就,推動中國與世界關係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在於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有力的領導。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越是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定的一面突出,就越需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越需要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越需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令行禁止、步調統一。與此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隨着國際關係行為主體的日益多元化,特別是隨着我國全方位外交的不斷開展,更加需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各方面的能動性,使對外工作成為一個系統工程,政黨、政府、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在其中要強化統籌協調,各有側重、相互配合,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局面,確保黨中央對外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落到實處,並不斷推進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加強對外工作隊伍建設。這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時代華章的根本政治保證。

【思想宣傳範文】三

xxxx深刻指出,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幹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他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思想上、精神上鮮明的時代標識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和回答了新時代要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的時代課題,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中國的原創性貢獻,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掌握和提升“看家本領”,既要認真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認真學習和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從如下十個方面學精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物質統一性的理論

承認無限多樣的世界是統一的,而且統一於物質,這是辯證唯物論的基石。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存在的具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包括外在於人的客觀世界及其發展規律,以及客觀存在着的社會實踐和實際情況等;任何意識或認識、理論或思想,都是對物質的反映,都是對客觀世界、客觀規律、客觀存在的反映。基於這種辯證唯物論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提出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根本思想方法。

要掌握和提升我們的“看家本領”,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物質統一性的理論,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即如xxxx所言,“要學習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特別要總結四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以實事求是為前提,以解放思想開道,把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推向新的境界。

馬克思主義關於客觀世界發展規律特別是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

不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發展也要遵循自身的規律性。規律是事物及其發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它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但又是可以認識、把握和利用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要遵循相應的客觀規律。我們首先要把握這種規律,並按規律辦事。xxxx指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我們“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今天特別要在掌握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及其相輔相成上狠下功夫,並爭取在認識或理論上實現新的突破。

馬克思主義關於實踐與認識關係的理論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乃至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的和第一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是認識的目的。

我們要善於通過實踐,去探索日趨廣泛的世界的奧祕,去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實踐的新鮮經驗,以不斷及時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xxxx指出,“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係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並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推進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其中有兩點特別重要:一是要積極投身實踐、特別是各類深化改革的新實踐,並勇於在實踐中建設新時代的中國;二是要堅持與時俱進,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總結新經驗,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斷豐富、發展和創新。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作用的理論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説,“歷史活動是羣眾的活動”。xxxx也明確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類社會歷史説到底就是一部人民羣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艱苦奮鬥史。在新時代,這部歷史還在延續,中國共產黨也正在領導着人們繼續譜寫這一偉大的歷史。作為“看家本領”,中國共產黨的優勢就在於能夠堅守人民的立場,從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以徹底解放全人類為最終目的,尊重並充分發揮人民羣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依靠中國人民的力量去追求中國夢,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乃至實現共產主義。xxxx明確強調,我們“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這不但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而且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

當前,特別要注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決杜絕對其任何形式的詆譭和損害;要注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中給廣大人民羣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要注意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加切實、更有成效地實施人民民主。

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生產或生產方式的理論

在馬克思主義那裏,“社會生產”與“生產方式”是一致的概念,都是歷史唯物主義表示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的範疇。恩格斯曾經指出:“根據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馬克思也曾明確説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着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社會生產或生產方式,是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統一體。其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可以能動地反作用於生產力,二者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產關係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正如馬克思所説,“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其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可以能動地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二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上層建築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規律。

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生產或生產方式的理論,實質上就是xxxx所強調的“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特別要注意突出兩個重點:一是認真把握和運用生產關係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和上層建築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規律,它們是我們國家實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觀依據;二是要科學理解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從而深刻認識在新時代依然要把經濟建設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

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理論

馬克思指出:“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相互作用並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在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人們生產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設雖然決定於經濟基礎,但又對經濟基礎發生反作用。

在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首先,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其次,要有文化自信,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從而更加自覺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再次,要把文化自信和理論自覺高度統一起來,不斷增強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

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建設的理論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未來社會的“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恩格斯甚至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社會應該“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閒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進入新時代,我們仍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諸如此類關於社會建設的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努力解決廣大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強社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創造條件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特別要堅決打好脱貧攻堅戰,推動全體人民在擺脱貧困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論

在這方面,馬克思、恩格斯有着非常多的論述或説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是“有生命的個人存在”和“他們與自然的關係”;“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馬克思強調,“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也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並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他們看來,人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外在於人的自然界則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要環境,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人雖然可以“靠科學和創造性天才征服自然力”,但違背客觀規律的行為會遭到自然力對人的報復。所以恩格斯警告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而要防止自然界對我們的“報復”,就要改善人同自然的關係,建立“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

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中國更加美麗。其中特別要注意端正“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建設關係的認識,一方面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理念,並堅決摒棄那種“只要金山銀山而罔顧綠水青山”的思想或行為;另一方面要努力在“兩山”中構建由此達彼的“通道”或“橋樑”,促進“兩山”建設相輔相成。有些人往往把它們截然割裂甚至絕對對立起來,也有人容易把它們等同起來,這是片面、錯誤的,要堅決予以糾正。

馬克思主義關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理論

恩格斯指出:“要使無產階級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必須組成一個不同於其他所有政黨並與他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這就是共產黨。如馬克思所言,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

在新時代,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的要求,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當前,我們特別要注意繼續保持黨執政為民的初心,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着,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理論

這是一種充滿科學預見的理論。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不但物質生產如此,而且精神生產也是如此。生產力迅速發展促成了世界性的文化交流與文明進步,隨着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侷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他們的這些預見後來都轉化為現實。

特別是在今天,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世界文化也在各國、各民族的相互接觸、相互交流或相互碰撞中,以共同價值為基礎而形成了許多共識。正如xxxx所説:“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我們應該遵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原則,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思想宣傳範文】四

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xx同志為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決策。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走向現代化進程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成功實現了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後期的歷史性跨越。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臨新矛盾新挑戰。黨中央支持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是希望在改革開放上做一篇大文章,發揮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的重大作用,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開放,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先試。

xx同志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海南建設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也是新形勢下我國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新挑戰的重大戰略舉措,彰顯出我國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堅定決心。

還要看到,海南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可以利用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契機,推動泛南海經濟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以及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户,在優化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服務海洋強國建設。

xx同志指出,“新時代,海南要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創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創優勢,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這為海南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

以開放為先,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xx同志指出,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要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海南發展定位,學習借鑑國際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為此,應研究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總體制度框架。借鑑國際成功自由貿易港經驗,構建適應自由貿易港要求的法律法規制度。應以自由貿易港為總體目標,高質量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應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進行全島佈局,明確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功能區劃和產業重點。當前,發展服務貿易既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重要舉措,又是我國推進開放轉型的新要求。海南可以以服務貿易創新為主導,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為我國補上服務貿易這塊短板發揮特殊作用。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xx同志提出,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支持海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為此,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下大氣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先行先試,在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的重點難點改革上啃“硬骨頭”,為海南推進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為全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努力實現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突破。例如,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重點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創新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打破區域、城鄉體制壁壘,形成整體發展優勢;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出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激發市場活力;等等。

【思想宣傳範文】五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走過97年風雨歷程,譜寫了人類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壯麗史詩。在我們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新時代,我們黨要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必須進一步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

強大的領導力是中國共產黨的顯著標志

截至20xx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8956.4萬名,比上年增加11.7萬名;黨的基層組織457.2萬個,比上年增加5.3萬個。這樣一個成立97年、執政69年的大黨,帶領億萬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帶領億萬人民走過40年改革開放偉大征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我們黨強大的領導力。xx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在“大的樣子”中,黨的強大領導力無疑是一個重要標誌。

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力,説到底是由黨的指導思想決定的。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決定了我們黨必然具有強大的領導力。

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力,説到底是踐行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所要求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作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始終着眼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能得到人民羣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是一種大“道”,而非小“術”。這個大“道”植根於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在新時代則植根於黨領導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就要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來觀察和研究領導力問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黨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説和黨建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內容十分豐富,其中藴含的領導理念、領導價值觀、領導方略和方式、領導制度和藝術,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

強調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是由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許多矛盾、困難、風險和挑戰。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這個重大課題提到全黨面前。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就要不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牢記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實,把我們黨建設好、建設強,形成更加強大的領導力。

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要以提升政治領導力為靈魂

毫無疑問,政治領導力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核心範疇。中國共產黨是有政治信仰、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紀律的政治組織,政治屬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屬性。從我們黨帶領人民長期奮鬥的歷史經驗看,黨的政治領導力集中體現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用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體現在正確制定並執行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推動黨的事業朝着正確方向前進;體現在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體現在堅持和完善黨的民主集中制,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引導全黨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等。因此,黨的政治領導力理所當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中居於首要的、核心的位置。

黨的政治領導力不能孤立地存在和發揮作用,必須同黨的思想引領力、羣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黨的思想引領力、羣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寓於黨的政治領導力之中,受黨的政治原則、政治規矩的指引和約束,併為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提供實現途徑和有力保障。只有自覺把政治領導力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靈魂和統領,才能真正形成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力、號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正因為黨的政治領導力如此重要,黨的xx大以來,xx同志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強調“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指出“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淨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xx同志更是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在實踐中,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展示了高超的政治領導力,形成強大的政治導向、政治定力和政治引領,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們要深入總結和研究其中的經驗和規律,在新時代不斷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

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要以提升領導幹部的領導力為基礎

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和中堅力量。沒有領導幹部領導力的提升,就沒有黨的整體領導力的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説,領導幹部的領導力是黨的全部領導力的基礎。因此,提升領導幹部的領導力,是提升黨的領導力必須下功夫完成的重要任務。

領導幹部的領導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過硬,二是本領高強。所謂政治過硬,主要是指對黨政治上忠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理想信念堅定,始終堅定“四個自信”;注重政治擔當,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做到政治自律,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此外,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提升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做到善於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尤其需要強調的是,領導幹部做到政治過硬,就要堅決維護xx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黨的xx大以來,xx同志在領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領導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贏得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和堅決擁護,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導幹部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維護xx同志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所謂本領高強,要求領導幹部全面增強執政本領。xx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並從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羣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八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這些要求最終都要落實到領導幹部身上。比如,領導幹部要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就要保持鋭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善於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善於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領導幹部要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就要堅持説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領導幹部要增強駕馭風險本領,就要健全各方面風險防控機制,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矛盾,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要以人民羣眾對黨的擁護、支持和追隨狀況為標尺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xx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黨的領導力體現為黨對社會、對人民羣眾的影響力。沒有人民羣眾的擁護、支持和追隨,領導力必然落空。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黨的羣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之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可貴的政治勇氣全面從嚴治黨,以一系列帶有突破性的重大舉措開闢管黨治黨新境界,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支持,黨的領導力不斷彰顯,黨的威信日益提高。

中國共產黨能夠由一個最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迅速發展壯大,不僅奪取了全國政權,而且領導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昌盛,就是因為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獲得了永無窮盡的力量源泉。一個能夠得到最廣大人民擁護、支持和追隨的政黨,必然是一個具有強大領導力的政黨。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着力點。廣大黨員、幹部要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着力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