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光照亮復興之路

“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關注的,有一個“三號文件”:1月5日,《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正式頒發,成為指導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有的代表説,注重社會科學發展,加強人文精神教育,對於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至關重要。一部世界近代史,記述着科學技術創造的無數奇蹟,馬克思將之稱為“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同時,人類文明史也是哲學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的歷史。“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共同構築了文明的大廈。歐洲文藝復興的光彩,來自哥白尼、伽利略,也離不開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鑄就啟蒙時期輝煌的,有牛頓、瓦特,也有盧梭、孟德斯鳩。1961年,前蘇聯在世界上第一個把人送上太空,美國一些科學家認為,美國的科學技術高出蘇聯一大截,這個風頭該由美國人來出。另一些美國人則清醒地指出,美國的人文底藴不如俄羅斯,缺乏由此帶來的豐富想象力,所以應該服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離不開科技進步。相比之下,不少人對於人文科學的發展重要性認識不夠。有的代表、委員説,提起“科教興國”,人們會想到雜交水稻、兩彈一星、“神舟”五號,但同樣應該想到,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和進步對於促進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正是20多年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場大討論,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航程。有的代表、委員説,重理輕文,重應用輕基礎,追求實用的社會風氣影響到人才培養,社科人才的短缺又制約着人文教育的普及。現實提醒我們,輕視人文教育,忽視人文精神培養,是很不應該的。人文教育,是塑造國民精神、民族品格的工程。一個民族之所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綜合國力。“綜合國力”包括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總量,也包括民族精神、國民素質和全社會的文明水平。中國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傳統,古人講“人文化成”。剔除其封建糟粕,汲取其文明精華,是我們正確的抉擇。從諸子百家到“二十四史”,自強不息的精神,厚德載物的襟懷,貴和尚中的理想,崇德尚義的觀念……傳統文化的人文之光燭照中華數千年,今天依然給予大步走向世界的我們以温暖和力量。令人欣喜的是,走向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倍加重視文化的力量。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十六大指出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近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一切,呼喚着人文教育的進一步加強,也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創造了難得機遇。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人文科學並非總能直接表現為經濟指數,但它始終關係一個民族基本價值觀的傳承和維繫,關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係中華民族的未來。有一位政協委員説得好,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需要造就知識豐富、情操高尚、意志堅定、素養深厚、人格健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而不是隻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缺乏想象力和創造性的“單面人”。讓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復興之路,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人文之光照亮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