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觀後感:在復興之路上感受變遷觸摸幸福

昨晚,央視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動”、“落淚”,這是很多網友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用的詞語。“有着廣袤土地、眾多人口和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們製作這樣一部片子,就是想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的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從變遷中感受和觸摸幸福。”昨天,央視經濟頻道副總監、《復興之路》總編導、總撰稿任學安接受了記者專訪,講述《復興之路》創作始末。

復興之路觀後感:在復興之路上感受變遷觸摸幸福

“9+1”工程——從《大國崛起》到《復興之路》

很多人把《復興之路》看作是《大國崛起》的姊妹篇,任學安對此説法頗為認可:“無論是在敍述的理性、客觀性,全球視角,還是構建大的歷史框架‘大歷史’的結構方式,尋找基本歷史脈絡,用歷史細節説話這些方面,兩片都有相似之處。追求製作精良度、包括採用現代最新的製作手段,也都是從《大國崛起》延續下來的。此外,梳理的方式,觀察國家發展的視角也是同一個,所以這兩部片子看起來很像,説是姊妹篇也比較恰當。”

拍《復興之路》的想法緣自《大國崛起》的製作後期。“當時我們就有一個想法:把中國歷史也做一個梳理,這樣感覺就比較完整了。而且做《大國崛起》大家在看國外9個發達國家時也有一箇中國心態。我們説這是個‘9+1’工程。”任學安講述了創作《復興之路》的初衷。

“《大國崛起》一收尾,我們就着手做《復興之路》了。製作過程中,我們想到,如果它能趕在十七大之前播出,也挺好的。”任學安説,這部片子正常製作週期應該在兩年左右,但劇組只花了10個月就完成了片子的製作。於是,反覆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記憶最為深刻的事情。

這部時間緊任務重的片子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央視國際網站甚至以此為契機,傾力打造了大型時事論壇——《復興論壇》,8日開壇以來每天的瀏覽人數逐日上升。

“以影像敍述歷史更具衝擊力”

《復興之路》按照歷史線索,逐集表現中國如何在國家危亡之際開始了民族覺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如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歷史片最難的是歷史素材的取捨,拍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更難,難在畢竟觀眾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國內有多少人會對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蘭史,甚至美國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專業人士和學者。因此,拍《大國崛起》時我們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但對我們中國自己的歷史,可以説每個中國人從小時候都接受過基本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表達出最基本的新鮮感,就成為最困擾我們的追求。”任學安在介紹劇組面臨的最大困難時説。

任何一個創作都希望呈現一種新鮮的面孔,這樣傳播效果、到達效果才會更好。否則傳播就沒有意義了。如何給觀眾新鮮感?任學安和劇組成員們從電視梳理與文字梳理的不同之處入手,開始探索。

“電視是時間藝術、時間作品,沒有太多空間功夫去鋪陳。電視是用畫面敍事,讓觀眾通過影像來了解。文字敍述的歷史追求必須思想深遠,有哲學高度,電視節目有時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説話,一個畫面加一段音樂就足夠了。”任學安介紹了《復興之路》帶來的影像衝擊力:“在第一、二集中的開頭,觀眾能看到當時的中國人用腳踩水車的畫面,如果認真看,你就會發現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體。再往後看,看到第四、五,尤其第六集,畫面轉為恢弘絢麗,那種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觀眾能完整地看完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國由弱到強,由主權淪喪到開始獨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並且開始享受小康生活的變化。”

任學安説,即便説《復興之路》目前所呈現的歷史事實本身仍是比較基本的,但放在電視上跟放在書上是不一樣的,經過電視綜合藝術手法表達,它產生了更強更新的衝擊力。

儘管製作時間短,但《復興之路》劇組還是儘可能地收集珍貴資料來表達歷史。比如片中展示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辭位詔書、孫中山成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民國公約等都是從中國歷史第一、第二檔案館找到的原件。還有蘇中建交時的俄文版文件的原件影像,則是第一次公開的外交部“鎮部之寶”。

為了使這部政論片經得起考驗,劇組採訪了140多位境內外專家,其中境外專家30餘位。

“《復興之路》不承擔對歷史進行新解説”

與《大國崛起》突出對事件的講述有所不同,《復興之路》不僅關注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發展的軌跡與最後的影響,還將大量筆墨放在歷史人物的命運之上,如林則徐、魏源、康有為、孫中山……一個個在中國歷史上振聾發聵的名字,他們的命運在片中均有展現。

“寫歷史繞不開兩個東西,一個是人,一個是事。在歷史的關鍵點上,總能找到一些具體推動、承載歷史的人,他們是歷史的參與者。通過他們的故事,現在的觀眾感受和觸摸起歷史來可能會更鮮活一些,更真實一些。”任學安説,《復興之路》一片中出現的人物,應該説都跟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是歷史的參與者,有些還是歷史的創造和推動者,寫歷史不能忘記他們。

對於某報關於《復興之路》“對很多此前不甚明晰的史實及爭議人物也有新析”的報道,任學安説:“這是一個虛假報道,第一他沒有采訪過劇組,第二我們認為這只是他自己的解讀,他的解讀跟我們沒有任何溝通。”他表示劇組對這種不負責任的報道非常氣憤,要求對方消除影響。

“《復興之路》這部片子不承擔對歷史進行新解説。歷史不是生產產品,歷史的基本事實在那裏擺着。我們只是希望觀眾通過我們的電視化梳理,能夠看到為什麼我們今天過上幸福生活,取得了這麼巨大的成績,我們民族復興走上新的起點,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我們想建立一個歷史感,讓廣大觀眾明白中國由積貧積弱到現在逐步走上繁榮富裕,才剛剛開始品嚐小康生活的滋味,這一切來之不易。跟十幾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比,一代代中國人的日子越來越好,每個中國人的自信心、精神風貌有了極大變化。國家、民族復興的基礎在一步步夯實。”

媒體是傳播有用知識的主陣地

回憶《復興之路》創作的點點滴滴,任學安説,由於是《大國崛起》的原班人馬,大家對創作的基本方式、基本判斷均已達成共識,因此劇組人員最需要克服的是很多最基本的問題,比如説照顧父母妻兒和自己身體上的問題。記者在任學安的臨時辦公室看到了一個電子血壓計,據説劇組中因為忙碌而血壓升高的同事還有好幾位。

為了《復興之路》順利播出,劇中每個成員都在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天吃住在劇組,不僅春節、“五一”、“十一”幾個黃金週都在加班,平常工作多少小時也根本都沒有概念,每個人都面臨腦力和體力的極大考驗。女導演黃蔚負責的是境外國家的拍攝,從聯絡到出訪,都擔綱完成,這對於一個孩子還不到兩歲的年輕的母親來説,無疑意味着要克服重重困難。執行總編導周豔也是最辛苦的人之一。“在製作《大國崛起》時,周豔已經被戲稱具備了外國史專業博士生研究的資格,如今,如果有學校願意授予她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我認為她也是當之無愧的。”任學安半開玩笑地説。説到此,任學安非常感謝他的團隊中的每一個同事以及他們的家人。

“每一個創作都是一座山,只有翻過這座山才能叫成功。但在爬山的過程中,必須付出超常的努力。”《復興之路》製作者嚴謹的態度和由衷的責任已經受到廣大觀眾的充分肯定,任學安説,對中國這樣一個地域廣袤、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講,媒體是傳播有用知識的主陣地,這也是中國媒體的首要社會責任,失去了這個陣地,那將是一場災難。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