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升旗儀式講話(精選3篇)

端午節升旗儀式講話 篇1

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升旗儀式講話(精選3篇)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説“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20__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為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端午時。五月五日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着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今天,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舉行升旗儀式,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用決心與行動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希望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非觀。積極參與道德行為規範和行為養成教育。在家裏做孝順父母、關心他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夥伴”;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衞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衞士”。我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自己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草坪,不破壞公物。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一心向學的習慣,專心致志的習慣,保質保量的習慣,認真思考的習慣。我相信,經過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讓我們繼承前輩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持之以恆,追求卓越。讓昨天的好習慣塑造今天的你,讓今天的習慣成就明天的你! 謝謝大家!

端午節升旗儀式講話 篇2

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説“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20xx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為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端午時。五月五日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着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今天,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舉行升旗儀式,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用決心與行動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希望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非觀。積極參與道德行為規範和行為養成教育。在家裏做孝順父母、關心他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夥伴”;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衞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衞士”。我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自己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草坪,不破壞公物。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一心向學的習慣,專心致志的習慣,保質保量的習慣,認真思考的習慣。我相信,經過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讓我們繼承前輩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持之以恆,追求卓越。讓昨天的好習慣塑造今天的你,讓今天的習慣成就明天的你! 謝謝大家!

端午節升旗儀式講話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3班的吳曉雲。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毅力催生理想之花》。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因為成功是美好的,有了成功人生才更有意義,但通往成功之路,卻是無比坎坷的,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過程,就像故事裏那樣,你作為一個朝聖者,想要去一個遙遠的聖地,道路是崎嶇而漫長的,路上隱藏着無數的艱難險阻,像惡魔一樣虎視眈眈的盯着你,撲向你,試圖阻擋你前進的腳步,使你半途而廢,而你用什麼來對付它們呢?那就用你隨身帶着的法寶吧,這些法寶是多姿多彩的,有勇敢,有勤奮,有自信,但其中一件爍爍發光,能使你戰勝一切困難的,那便是毅力。毅力是催生理想之花的春雨。

毅力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會隨地產生。無緣無故的呆坐半天,與其説是鍛鍊毅力,還不如説是浪費光陰,沒有理想和目標的蠻幹是盲目的,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就必須增強你的毅力。沒有毅力,理想也就無法實現,當然沒有理想,毅力更是無從產生的。所以説,毅力是由理想催發的。

同學們,我相信最初的我們都是懷着美好的理想和為之奮鬥的熱忱來到實驗高中的,但試問一下,現在的你是否還有最初的熱忱呢?是否還在固守着自己的堅持與方向呢?恐怕答案是莫衷一是的。那些已經放棄了理想與奮鬥熱忱的同學恰恰是缺乏毅力的例證,他們做事往往三分鐘熱度,開始是天天撒網捕魚,不久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索性將網扔進垃圾箱裏,或者是因為某次考試失利而怯於面對。

因此半途而廢,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再看看我們周圍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哪個不是幾年如一日的勤奮、刻苦、拼搏與奮鬥,而我們常常只看到成功者的榮耀與幸福,卻忽略了他們身上最閃亮也是我們最需要的寶貴的精神,那就是毅力。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貧困疾病、失戀孤獨等種.種磨難,26時又不幸失去了聽覺,48歲時完全耳聾,種.種打擊把他逼迫到絕望的邊緣,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貝多芬沒有屈服,他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能使我屈服。”他用嘴咬着細線以感受鋼琴的震動來堅持作曲。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完成了《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五英雄交響曲》《第六英雄交響曲》等不朽的傳世名作。他用毅力催生了自己的燦爛之花。

以馬拉松賽跑為例,能在賽跑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無不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像體育電影《馬拉松四傑》中,最後的成功者,不是一開始跑在最前面的上屆冠軍,也不是在最後距離終點線100米倒下的種子選手,更不是那些中途退出的人,而是鞋子都跑掉了還一步步堅持的一名黑人選手,即使那些沒有取得名次的堅持者,他們相對於途中退出比賽的人也未嘗不是勝利者。

觀眾的掌聲往往是給那些決不放棄努力,憑着頑強毅力跑至終點的人。現在的我們正在自己人生的賽道上奔跑。為了明天會更好,讓我們用頑強的毅力來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峯,用頑強的毅力去創造,去開拓,用頑強的毅力催生出燦爛的理想之花。

親愛的同學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如果你有這份決心和勇氣,十年的堅持後,你的進步和成功會令所有人刮目相看。成功不是爭來要來的,不是考來比來的,它是勤奮和堅守之樹上結下的甘美之果,是你人生盛開的理想之花!所以,同學們,用你的毅力去堅持吧,成功屬於你!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