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旗下講話稿(精選6篇)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應數普09的,很榮幸可以宣讀國旗下的講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紅色的五月,奮鬥的青春》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精選6篇)

五月,是紅色的,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1920xx年的“五四”運動,舉世聞名,那是中國近代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染紅了五月,他們,永遠值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緬懷紀念。聆聽着雄壯激昂的國歌,我們的心潮起伏澎湃,那是長江黃河奔流不息的旋律,那是炎黃子孫奮進自強的吶喊,每個音符都包含着力量,每—個節拍都孕育着激情。時代己經翻開了新的一頁,但時代同樣也賦予我們更為偉大的使命,完成這種使命,希望就寄託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身上。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肩負的使命,就是要樹立理想,立志報國,自覺地把自己的生命追求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前途聯繫起來,勤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完善人格品質,努力做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者,做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規範的實踐者,做新型人際關係和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

愛國很大,愛校是本。我們也許沒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義舉,但我們可以努力上進,為學校爭得榮譽;我們也許沒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氣概,但我們可以遵守校紀,樹一份責任在心中;我們也許沒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濟世情懷,但我們可以幫助他人,和同學們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進步。

校園是我們陽光下的夢工廠,陰雨天的避風塘,是我們搖曳着希望與理想的一片淨土。花開裏有我們的崛起,鳥鳴中含着我們的失落。這裏的一草一木,看着我們成長,見證我們長成。紅色的五月,奮鬥的青春。

看着五月盛產的紅色與愛瀰漫了整個世界。去愛吧,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校園,讓愛之歌奏響在這紅色的五月。國旗飄飄,同學們,讓我們練就搏擊風浪的翅膀,明天的中國,將由我們去創造!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每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們內心充滿自豪,對我們偉大祖國的發展也充滿自信。可是有極少部分人對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自信,總是覺得中國這也不好、那也不好,而認為國外什麼都比我們好,這就是不自信的表現。那麼我們應當建立怎樣的自信呢?告訴我們:要堅持四個自信,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的講話中,權威闡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強調了文化自信的基礎性地位。既讓人耳目一新,又覺得意味深長。面對實現全面小康和民族復興偉業,強調堅持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就是強調在經濟不斷髮展、物質不斷豐富的同時,中國人的精神內核、中華文化也要不斷成長和發展。堅持“四個自信”,就是鑄就推進民族復興的蓬勃精神力量。

堅持“四個自信”,有極其現實的引領意義。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與政治相聯繫,認為離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遠;而在文化方面,卻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所知甚少、甚至是一知半解。近年來出現的日本漫畫熱,美劇、韓劇熱,“惡搞”革命英烈的行徑及其追捧現象,以及視物質利益為唯一“價值”、精神追求被徹底放逐的錯位等等,都説明伴隨着中國的現代轉型,必須同步實現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轉型和成長。堅持“四個自信”,強調文化自信的基礎性、根本性作用,便有着十分現實的意義。

堅持“四個自信”,有值得堅持的底氣和理由。中國共產黨95年的探索實踐,使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使自己成為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其創造的“中國奇蹟”、提供的“中國方案”吸引了世界許多國家和理論研究者探究的目光,讓有着5000多年文明發展史的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因此,“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堅持“四個自信”,必須把握好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曾經強調:“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如果説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體現的是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制度認同,那麼文化自信則更具有廣泛性意義,更容易直抵人的心靈。堅持和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必然會增強文化認同和自信意識。而文化自信,又能使理論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動、制度自信更有保障,四者之間是一個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堅持“四個自信”,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馬克思主義在現代世界依然佔據着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在實現全面小康和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堅持好“四個自信”,必將凝聚更加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在續寫中華民族輝煌的同時,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更好的中國方案。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謝謝大家!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在這乍暖還寒的初春裏,我們迎來了新學期。此刻,聞國歌之聲,你們可有愛國之思。當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在空中時,你是否能再想起那句鏗鏘有力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民族英雄以天下為己任,前仆後繼,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一片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堅貞不屈,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英勇無畏……在新中國成立後,也有很多傑出人物放棄國外的優越生活,毅然回去報效祖國。而今,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應繼承和發揚這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並激勵鞭策自己,使愛國之情變為愛國之行。

而隨着時代的前進,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總會有所不同,但其根本還是一樣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積澱使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傳統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羣體意識的載體,是培養民族心理、民族個性、民族精神的搖籃,更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礎。”千年前的孔孟思想“修身做人、治國安邦。”自古以來的憂患意識使人們有着極其強烈責任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可引導、教育大學生思想意識、行為方式、思想人格。因此,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於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具有重大的意義。而愛國主義也是中國民族思想傳統的核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所以應運用優秀的傳統文化這個寶貴資料把大學生凝聚和團結在愛國主義旗幟下。

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卻存在着一些問題,我國的社會環境中的不良因素有時候也影響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網絡文化的盛行,尤其是一些國際和國內的敵對勢力藉助網絡的開放性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和文化侵略,影響了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有的甚至還讓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產生了懷疑。故而我們大學生應當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愛國主義精神便是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周恩來同志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闢地概括為“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雷鋒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凝聚着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愛國主精神義的集中體現。我們應當大力弘揚。

同學們,回顧過去,我們鬥志昂揚;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我們只有不斷弘揚愛國主義與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我們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你們知道科技大學少年班嗎你們知道13歲就進入科大少年班的周峯嗎你們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小就能成為大學生嗎在談到自己成績優異的原因時,周峯認為自己成功的祕訣就是從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周峯的學習自覺性特別強,從不需要別人提醒,更不需要別人強制,該學習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學習,該玩兒的時候就輕輕鬆鬆地玩兒。學習時,他總是全神貫注,思想從不開小差,即使稍有走神,也能立即作出調整。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談到習慣時也深有感觸地説:“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那麼我們應該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五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同學們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學的習慣:科學家巴斯德説:“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心向學的頭腦便是有準備的頭腦。同樣是水壺,普通人燒出的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了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拉破了,普通人只會想到埋怨草的無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魯班卻想到了發明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農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因為瓦特,魯班,牛頓平時一心向學,所以,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們靈感的火花。

2。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必須養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同學們一定都聽説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吧。與這個故事的寓意相同的還有中國古代“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説法。這些故事都是要告訴我們學習時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時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質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學習就應該專心致志。

3。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什麼是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呢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嚴格執行學習計劃。這一學習習慣,是實現目標,克敵制勝的法寶。一般説來,目標比較容易確定,計劃也比較容易制定,難的是定時定量地完成學習計劃。這就是通常所説的“知易行難”。但是隻要你能根據奮鬥目標制定出科學的計劃,並且定時定量地完成計劃,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

4。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整個科學生涯中,正是憑這種“善於思考”的精神,才提出了劃時代的“光量子”概念,創立了相對論。

5。講究學習衞生的習慣:養成講究學習衞生習慣,重點應克服以下幾種不良習慣:(1)克服有勞無逸的習慣。學習時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及時消除大腦和眼肌的疲勞,提高總體學習效率。(2)克服躺着看書的習慣。躺着看書,看電視,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嚴重時就會造成視力損傷,而且還可能因為條件反射,引起習慣性失眠。(3)克服閉目思考或躺在牀上思考的習慣。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同學們:

我們每個人胸前都有一枚閃光的校徽,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有一種自豪感:我是一個東中人!

校徽,雖然比不上漂亮的胸花,也比不上珍貴的獎章,但是,它代表着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它代表着父母的期待,代表着老師的厚望,更代表着東中人的一份責任。校徽,見證着東中悠久的歷史。從1920xx年起,東中穿越了80多年曆史的風雲,一步步發展壯大,從這裏走出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專家學者,更有一大批國家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科技、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傑出人才,他們有的已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光榮獻身,有的正在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努力奮鬥。在東中這片熱土上,有老一輩革命家奮鬥的足跡,有革命烈士流過的鮮血,也有幾代東中人灑下的汗水。戴陶、呂土奇烈士為祖國的解放事業血灑疆場;粟裕將軍、黃逸峯先生曾在這裏點燃革命的火種。可以説東中校徽上印染着烈士的鮮血,東中校園是革命鬥爭的搖籃。

校徽,記載着東中光榮的歷史。近80年來,從這裏走出了數以萬計的棟樑之才,可謂桃李滿天下,芳香遍四海。陳可吼、冒廣根、吳秀永將軍都曾在此求學;卞有生、周壁華院士曾在此就讀;發明大王王衞東、運動健將嚴躍、郭建華也從這裏走出……這一連串金星般的名字在玄“燦爛

的.史姍上閃尤,念心成喪必每一步都包涵着老嫁謝心止,世刃展停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東中這片沃土。校徽,也銘刻着東中今日的輝煌。今天的東中日新月異,蒸蒸日上。人大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全國文聯主席周巍峙都曾為學校題寫校牌;國家教育部陳至立部長、王湛副部長曾來校考察,對學校的常規管理高度讚揚;各級領導、昔日校友、各界羣眾對東中的巨大變化讚不絕口,他們看到:今日的東中,環境美,道路寬敞,高樓林立,設施齊全。那不鏽鋼雕塑激勵同學們在“和諧”的環境裏不斷“騰飛”,高三成才樓前挺拔的池柏催促同學們快快成長,鮮紅的校訓引導同學們勤奮學習,辦公樓裏那一塊塊金色的獎牌折射出全校師生奮進的足跡。隨着新校區的開發和建設,不久我們將會在一個更加美麗、温馨的環境裏學習、生活。面對今天,展望未來,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充滿信心:我們有老一代東中人的艱苦奮鬥,有新一代東中人的不懈追求,東中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同學們都曾記得這樣一句話吧:“今天我為東中而驕傲,明天東中為我而自豪。”這是東中幾代人的心聲,也是我們大家的心聲,每當這時,我們都應撫摸校徽、扣心自問:今天我為東中做了些什麼呢?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經説過一句話:“抬起頭,注意四周,向人們微笑,你已面向成功了。”

大學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各位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週,國產主旋律電影《湄公河行動》憑藉5.3億票房奪冠,而支撐起票房的正是中國民眾強烈的愛國情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愛國”。

一,愛國究竟是什麼?

愛國是中國歷史的文化底色。愛國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核,在中華民族延綿發展數千年曆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愛國主義精神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底色。

愛國是中國成就的力量之源。愛國激發了中國人的無限活力和創造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成果舉世矚目,凝結和迸發了人民羣眾的愛國感情,充滿着中國人愛國的實踐和行動。

二、愛國究竟愛什麼?

愛國,就是愛我河山,捍衞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領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續和發展的生命線。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堅決捍衞國家領土完和主權統一,這是每一位中國人所肩負的不可推卸的神聖使命。

愛國,就是愛我同胞,積極維護民族團結。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包含55個少數民族在內的大家庭。我們要以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為依歸,在堅持民族平等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維護民族團結,努力推進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

愛國,就是愛我文化,推進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傳統文化在今天仍然是識別中華民族的重要密碼。我們要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以自豪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斷推動中華文化實現新的創造性發展。對於95後大學生而言,你們要主動汲取國學文化中的精髓,摒棄對“歐美韓日”文化的盲目崇拜,讓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流淌在我們的血脈,匯融到我們的靈魂,成為名副其實的“炎黃子孫”。

愛國,就是愛我制度,堅持和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現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是“愛國者”,卻經常抨擊政府或者社會主義制度,到處宣揚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思想的“偽愛國者”。在我看來,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應該是熱愛社會主義制度,更加自信地堅持、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理念。

三、愛國究竟怎麼愛?

愛國不是一瞬即逝的心靈悸動,而是堅定、執著的恆久信念;愛國不是抽象空洞的口號,而是能夠落在真處、行在實處的力量。愛國的確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合於理性的情感;愛國需要一腔熱血,但又不能僅憑一腔熱血。當前世界,和平和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然而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用“文明衝突論”直指中國,用“大國責任論”捧殺中國,用 “中國霸權論”恫嚇中國,“中國威脅論”孤立中國,“普世價值論”重塑中國,“價值觀外交”圍堵中國,“民主和平論”忽悠中國。 面對各種干擾阻撓,我們要始終保持沉着的心態和冷靜的頭腦。

對於每一位中國公民來説,真正的愛國意味着我們懂得珍惜並牢牢抓住當前寶貴的發展機遇期,把滿腔的愛國熱忱轉化為振興國家的現實行動,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向前進。對於我們每一位在校大學生來説,真正的愛國意味着我們要上好每一堂課、準備好每一場考試、抓住每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在最美得青春時光,用最努力的奮鬥姿態,與最好的自己相遇。祖國的強大依賴於千千萬萬個你們的強大,未來的中國屬於每一位中國青年,你們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

“今天是10月17日,是國際日”,也是“中國扶貧日”。“精準扶貧,打贏扶貧攻堅戰”是決定我國十三五規劃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也是決定“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能否如期實現的關鍵。近年來“到西部去、到邊疆去,到貧困山區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人生價值”成為許多優秀大學生的追求與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三峽大學首屆研究生支教團三人名單中,我院方媛、劉秋林同學榜上有名,她們現在已經成為巴東貧困山區的鄉村教師,教育扶貧,為無數山區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研支團成員遴選中,我院學生會主席黃琰、黨支部書記趙賢晨兩位同學脱穎而出,畢業後也將奔赴山區執教。優秀研究生韓洋,20xx年考取長陽公務員,主動選擇最貧困的資丘鎮擔任副鎮長,主管農業生產,帶動農民養殖山雞脱貧致富。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經管學子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的真正含義。

最後,我想對大家説:愛國,從口號到行動的距離——只差一個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