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閩南文化對閩企的創業及轉型成功的重要作用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大家好!很榮幸作為xxxx泉州分公司一員站在這裏,向大家演講關於企業轉型的話題。

論閩南文化對閩企的創業及轉型成功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閩南人,見證了閩南的民營企業的從創業、發展到成功的全過程。我看到了閩南的文化在這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看到許多發生在身邊轉型案例,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認識的閩南文化,同時分析一下閩南文化在閩南企業的成功及轉型發揮的重要作用。

那麼,究竟什麼是閩南文化?閩南文化又是包含了什麼樣的精神和理念呢?

閩南文化是指生活在福建區域的人(主要是閩南人)共同創造的地區性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支系,其分佈範圍為閩南金三角。

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來了伊斯蘭文化,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又帶來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

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的結果。閩南文化各種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先進因素有機地融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又有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時至今日,閩南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是其中的創新精神和拼搏精神,用如今被許多國人廣為傳頌的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之後,閩企的發展速度驚人,特別是以泉州範圍內諸多企業為代表的閩派服裝和運動品牌(主要分佈在泉州各區、晉江、石獅一帶),知名的有:安踏、特步、匹克、361°、喬丹、勁霸、柒牌、九牧王等。他們在國內乃至國際上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其中很大歸功於閩南文化的驅動。

閩南文化這種“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在閩南企業的成功和轉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這樣説呢?大家都清楚,閩南地區的企業絕多數為家族式企業,都是由當地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創立,由於生於此、長於此,閩南地區的歷史人文對這一代創業人的薰陶是深遠的,不可替代的。閩南文化的內涵幾乎直接影響着他們的經營理念和創業精神。而作為企業的領導人,他們把這種文化深深的融入到了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閩企文化氛圍,這樣閩南文化為閩企的成長、成功提供了土壤、水與空氣,成就了一批具有濃郁閩南文化內涵的著名企業。

這些富含閩南文化基因的企業,發揮“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創新意識和拼搏精神,不斷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一次次的戰勝自己,征服客户,最終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和輝煌成果,在殘酷的市場較量中脱穎而出,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匹克”,即是這眾多的在閩南文化驅動下發展起來的佼佼者,匹克的成功是閩南文化驅動企業轉型成功的典型案例。

那麼下面我就來分析他們從創業至今,在發展歷程中四次重大轉型,讓大家感受一下,閩南文化從中所起的作用。

第一次轉型:被逼自創品牌!

匹克在創立的伊始就被逼改變初衷自創品牌,進行了第一次重大轉型。

談起匹克的創立,不得不提到他們的創始人,現任的董事長許景南先生(下面為了便於演講,直接稱其姓名)。因為家境貧寒,高中畢業的許景南不得不加入到拉板車的行列。正是在這賣苦力的行當裏,許景南挖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後來,世界品牌耐克的鞋廠將落户泉州,憑着對市場的敏鋭洞察力,許景南提出與耐克合作,為耐克做配套加工,並於1988年開始籌資建廠。沒想到就在他建好廠房後,耐克卻從泉州搬走了。始料不及的變故讓許景南和他的工廠陷入了進退兩難境地。窘迫之下,許景南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己做鞋,創自己的牌子!他將耐克留下的技術人員、工人全部吸收到自己的工廠,快速建立自己的研發和生產系統,開始了艱難的自創品牌之路。

第二次轉型:改變傳統營銷渠道

1991年,伴隨着贊助八一籃球隊,匹克名聲大振。匹克鞋很快成為了當時的搶手貨,匹克由此取得了飛快的發展。

然而1998年以後,由於安踏等一大批運動品牌的興起,市場競爭的加劇,體育用品行業的渠道體系由“以商場為主”轉向了“以專賣店為主”營銷模式。

一直以“大商場營銷”和走批發路線為主的匹克因此發展步伐遲緩,在與其他新崛起的閩籍運動品牌的競爭中處在了下風,先後被許多後來者趕超。

於是,匹克開始了第二次轉型——經銷渠道的變革,確立了把專賣店開到各大城市中去的戰略。從此匹克專賣店在全國各省市像雨後春筍紛紛冒出,遍及全國各個人口密集的地方。

第三次轉型:國際化品牌戰略,“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內運動品牌。

隨着事業的快速發展,加上來自國內外各種品牌的競爭,匹克預感到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出,光靠產品質量還遠遠不夠,匹克還需建立區別於其他品牌的核心價值,於是匹克迎來了第四次轉型——發展國際化品牌的戰略轉型。XX年匹克正式聯姻nba,走出了一條與其它體育品牌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利用nba的資源,匹克在籃球領域的資源優勢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匹克的“籃球裝備專業製造商”的形象得到了強化。

第四次轉型:強強聯手,打造國際化企業。

XX年9月29日,匹克公司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XX年底,全國匹克門店突破7000家,實現銷售額42.49億元,已連續三年保持30% 以上的增長。

匹克上市之後,面臨再一次的轉型,從一個家族企業轉變成真正一個國際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國際化的管理要求擺在眼前——企業的財務分析、科學決策、防範風險、計劃執行、協同辦公、信息共享等諸多方面都必須在短期內獲得快速提升,國際化的品牌必須配予國際化的管理。

企業迫切需要更加精細的管理手段和一個更為系統的信息溝通平台,用於加強內部的現代化標準管理,實現全世界各地的分支構和銷售門店,以及各區域的合作伙伴的協同“作戰”。於是XX年,匹克與xxxx軟件正式合作,引入了xxxxeas平台的服裝版,利用xxxx先進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推進自身的管理水平,匹克的第四次重大戰略轉型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而xxxx方面將匹克作為標杆客户,投入重大力量全力配合,始終以幫助客户成功為己任,未來將在匹克的第四次重大轉型中添加一筆濃墨重彩。

“我能,無限可能”,相信匹克在日後會挑戰更多的極限,創造出更多的精彩。

以上就是匹克的四次重大轉型,其中創始人許景南面對貧苦和困境,勤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面對耐克公司悄然撤廠的窘境,許景南頑強的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匹克品牌;面對市場新興力量的激烈競爭,他帶領導匹克適時轉變營銷渠道,面對眾多同類品牌的擠壓,許景南和他的團隊獨具慧眼將目前投向了nba,率先開闢了國際化品牌之路。許景南就是在這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憑藉着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帶領着匹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完美詮釋了作為一個閩南民營企業家積極進取的創業精神,所有這些,正是閩南文化的強大感染力和推動力,在企業轉型中的完美體現。

由以上論述,得出——閩南文化是閩南企業創業及轉型成功的驅動力,它起着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最後我想説:轉型就是一種創新,創新就需要膽識和魄力,“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是轉型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