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關於重陽節優美古詩鑑賞(精選3篇)

九月初九關於重陽節優美古詩鑑賞 篇1

【唐】鮑溶

九月初九關於重陽節優美古詩鑑賞(精選3篇)

雲木疏黃秋滿川,茱萸風裏一尊前。幾回為客逢佳節,

曾見何人再少年。霜報征衣冷針指,雁驚幽夢淚嬋娟。

古來醉樂皆難得,留取窮通付上天。

九月初九關於重陽節優美古詩鑑賞 篇2

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 長安九日詩南北朝: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

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

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湧,情感難抑。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

江總在陳時,官至尚書令,到晚年,陳滅於隋,從此鬱鬱寡歡。詩人在回揚州途中經山東微縣微山亭所詠的這首重陽小詩,就在強烈的故鄉之念中,流露出亡國的隱痛。

流雲南逝,大雁南歸;後兩句言所想之境:故鄉籬菊,花事何如?但實景虛象,絕非隨意拈來,而是精心擇用。這樣,故土之眷盡在這眼前、遠處的景物之中;亡國之恨,則全藴於景點構成的圖畫裏。

九月初九關於重陽節優美古詩鑑賞 篇3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場零星的開放了。

註釋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

②強:勉強。

③登高: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以避災禍的風俗。

④憐:可憐。

⑤傍:靠近、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