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黑板報的內容

春聯的寓意

春節黑板報的內容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華夏新年就户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今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今後,則逐步粘掛,千門萬户,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仗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聯繫。

啥是桃符呢?據《淮南子》説,這種“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姓名,懸掛在門兩旁。或許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鬱壘。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畫此二神來壓邪的。這也即是民間俗稱的“門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自孟昶題桃符今後,文人學士便羣起仿效,把題春聯視為雅事,所以題春聯之風便逐步撒播。

可是,屆時了宋代,“春聯”仍是稱之為“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宋代今後,宜春帖多用聯語,且把粉紅箋寫出。有些人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相傳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閣立春聯:“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這是春聯中掛人齒頰的。

“桃符”真實稱之為“春聯”,那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歲除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身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發起,使春聯日盛,總算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氣。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和諧,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言語共同的藝術形式。可以説,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珍寶。對聯的品種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孝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含諧趣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