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喝什麼酒

端午節有飲酒的習俗,但不同地區喝的酒不相同,那麼端午喝什麼酒呢?下面是有端午喝什麼酒介紹,歡迎參閲。

端午喝什麼酒
端午喝什麼酒

1、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是從古時候就傳承下來了的習俗。古語曾説“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是不會純飲的。

雄黃本屬礦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並灑牆壁問,以法諸毒。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此種習佰,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不過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喝雄黃酒對人體是極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黃酒塗在孩子的頭上、身上,也不可取。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所以,一般不建議直接飲用雄黃酒。

2、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傳説,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間,與凡人致中和相愛。因生活維難五公文提出要釀造一種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為難。五公文讓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釀造,並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藥。

在投放中藥時,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當歸補心血,去瘀化濕用妾黃。甘鬆醒脾能除惡,散滯和胃廣木香。薄荷性涼清頭目,木瓜舒絡精神爽。獨活山楂鎮濕邪,風寒頑痺屈能張。五加樹皮有奇香,滋補肝腎筋骨壯,調和諸藥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湊足地支十二數,增增減減皆妙方。”原來這歌中含有十二種中藥,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為了避嫌,將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據秦漢時期的〈申農本草經〉載,“魯定公母單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3、菖蒲酒

端午節飲用的最多的另一種酒就是菖蒲酒了,菖蒲酒是用菖蒲、艾葉泡製而成,在宋代,菖蒲被視為“辟邪之物”,因此後來端午節飲菖蒲酒辟邪的風氣大為盛行。

早在先秦時期,《神農本草經》、《周禮》等古籍中,就有關於菖蒲藥用價值的記載。以菖蒲浸酒,在明代最為盛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指出“菖蒲酒,治三十六風,十二痺,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

菖蒲酒產于山西垣曲,是一種配製酒,色橙黃微翠綠,清亮透明,氣味芳香,酒香釀厚,藥香協調,而不失中草藥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膩,略帶藥味,使人不厭,釀和爽口,辣不嗆喉,飲後令人神氣清爽。酒度為45度,糖度為12度。

4、黃酒

從科學的角度,雄黃酒需要謹慎對待,而黃酒則有益於人體健康。黃酒其實是種米酒,與白酒不同的是,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於20%,不同種類的黃酒顏色亦呈現出不同的米色、黃褐色或紅棕色。

中醫上,黃酒可以做藥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痠背痛及手足麻木。

熱着喝是有利身體健康的,燙過之後會揮發掉一些酒裏的有害物質。黃酒加話梅,養陰美容的作用顯着,還能潤肺護肝,緩解酒精對肝臟的傷害。黃酒加桂圓、荔枝、紅棗同煮能緩解月經不調、貧血、遺精和腹瀉。

端午節的由來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xx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