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的來歷簡介

世界讀書日的來歷簡介

在這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那麼你知道世界讀書日是怎麼樣由來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讀書日的來歷簡介,歡迎大家閲讀分享借鑑。

世界讀書日的來歷簡介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以此鼓勵全球的閲讀風氣和習慣,引導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閲讀的樂趣。但為何會把“世界讀書日”定在4月23日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成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説。4月23日是一個作為世界文學象徵的日子,在世界文學領域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天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同時去世的日子,又恰恰是莎士比亞的生日。此外,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祭日。所以,把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可説是別具意義。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閲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西班牙的提議,將每年4月23日正式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並在1996年更名為“世界讀書日”(又名“世界圖書日”、“世界書香日”、“世界讀書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會廣泛開展各種與閲讀相關的活動。

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確定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後一週、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區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時間裏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演戲等鼓勵人們閲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慶。

關於讀書的格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張岱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冰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彌爾頓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鑑別力。——赫爾岑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正如沒有艦就不能打贏海戰一樣。——羅斯福

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魯賓斯坦

沒有書籍的屋子,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西塞羅

有創見的書籍傳佈在黑暗的時代裏,猶如一些太陽光照耀在荒涼的沙漠上,為的是化黑暗為光明。這些書是人類精神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人們憑藉它們的原則,向種.種新的發現邁進。書本是將聖賢豪傑的心照射到我們心裏的忠實的鏡子。——(英國)吉本

讀書可以撫育青年,慰藉老年。讀書可以增進幸福,消災解愁。在家時,給你帶來快樂;外出時,讓你心曠神怡。——(古羅馬)西塞羅

書籍是夜間的伴侶。當你翻開它時,它會使你忘記壓抑在心頭的苦衷;書籍傳授給你知識,增長你的才幹;它從不妒忌,更不會疾惡如仇;它總是認真完成你的重託,無論時間多麼長久,它絕不背叛友誼的誓言。——(阿拉伯)阿里一伊本.扎赫姆

我像吝嗇鬼對待自己的財寶那樣,迷戀着圖書。我堅信,只要我願意,我就可以享用它;我為能享有這種權利,而感到心滿意足。每當我啟程上路,總要書籍陪伴着我。——(法國)蒙田

對書籍的愛,是我一生的驕傲和榮耀。即使將所有的印度寶石跟我的藏書交換,我也不樂意。我的藏書室,是我著作的依據和最大的生活樂趣。——(英國)吉本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讀書的六大好處

(一)獲得樂趣

讓休閒時光更充實閲讀讓你以文字為橋樑走進別人的命運,走進高人的頭腦,故事的跌宕與思維的激盪都是人生樂趣的重要來源。又有人會説:“我從沒覺得讀書有樂趣。”對,這是癥結之一,原因很簡單——你的閲讀能力還不夠。如果你的閲讀能力只是剛剛能掌握文字的意思,還不能理解文字間藴含的趣味,也不能將文字轉化為你自己的知識與能量,只是為讀而讀,閲讀就是一件苦差事。要領略閲讀的樂趣,需要更深的理解與感同身受,更多地將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實際經驗。在閲讀這件事上,理解就是樂趣,投入就是樂趣。當你閲讀量增加,理解能力提高,能夠讀出文字背後那些人物的命運流轉,能夠讀出宏大宇宙間的未知感,能夠讀出故事背後的思想與邏輯,以及無限豐富的內涵,你就會深深感受到情感與思想的雙重震盪,那個時候,閲讀的吸引力自然產生。

孟德斯鳩説:“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對愛讀書的人來説,閲讀就是人世間最好的娛樂休閒。如果之前你只有打遊戲、看網劇、刷手機這些休閒娛樂方式,那麼試試讀書吧!從東野圭吾的書或《島上書店》《追風箏的人》《三體》這些易讀而又“有料”的小説讀起,慢慢讀,多讀幾本,你一定能很快體會到這些作品比“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網文和網劇高級得多的地方。以什麼樣的方式娛樂休閒,是衡量人生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麻將族羣與讀書族羣顯然是不同人羣,談論偶像劇裏流量小花的腿是細還是粗的人,與談論人類如何走到今天的人也不是同一類人。想要成為哪種人,由你自己決定。

(二)解決問題

當生活中出現問題時,我們可以有很多解決辦法:向別人請教、到網上搜索、報名上微課、上各種大師班……這些都可能讓你找到解決方案,但讀書無疑是最方便也最靠譜的方法。比如你是一個新手媽媽,在育兒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除了在飯局上各種訴苦、各種請教,到網上一通亂搜,甚至去找專業人士,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找一些好的育兒書來看,從方法到觀念,能很快提升你的育兒水平。

真的有太多人通過閲讀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這是一個具有非常強大驅動力的閲讀目標,它會讓你產生不可思議的動力,在孩子熟睡之後、半夜餵奶之後、累了一天之後,你都會興致勃勃地拿起一本《育兒百科》或是《愛和自由》來讀,而且會讀得興致盎然。再比如你覺得和母親的關係有問題,導致自己的心理出了問題,在去找心理醫生之前,也可以通過讀一些書來弄清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比如《母愛的羈絆》《不要用愛控制我》《為何家會傷人》。悟性高的,程度不嚴重的,自己看書就解決了,自己成了自己的心理醫生,多好。我知道很多中途去學心理學、愛上心理學的人,都是急於解決自己或親朋好友的心理問題的。

假如你在事業上覺得“內存”不夠,影響了你的專業發展,不要猶豫,趕緊開始認真精讀專業書,苦練“內功”。只有自身功力提高了,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才抓得住。這些旨在解決問題的明確而緊急的目標,會在短期內使你求知若渴,迅速養成愛讀書的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但凡遇到問題,先學着通過閲讀與學習來解決,這就是一種永遠進步、走向智慧的姿態了。

(三)增加技能和知識

我們從國小讀到大學,基本上都在學技能、學知識,可是千萬不要以為工作後就不需要學習新知識了。這個時代知識更新如此迅速,如果再以這種老舊觀念行事,根本不用等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你就會迅速被甩到後面。那些在單位裏倚老賣老,還埋怨年輕同事經驗不如自己為什麼升職比自己快的,多半就是這種人未老、心已衰的傢伙。

從書本里可以學到的,除了我們通常理解的文學、歷史、科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還有大量實用的、與我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比如如何提升當眾講話的水平、如何把家裏收拾得更整潔、如何讓婚姻更幸福……有許許多多既有科學性也有實用性的書。只要找對路,一本書就是一位專業教練,問題在於,你既要學會選書,也要學會學以致用,這些問題我會在後面的“選書篇”和“運用篇”裏談到。就算是一本正經的學科知識,也有很多比你想象中的教材更好讀、更容易掌握的書。早年讀過太多教材,那些枯燥的寫法、不分重點的結構特徵、嚴格甚至死板的教學方法,正是讓很多人一提起學科知識就頭大的重要原因。

但是,請相信我,你現在長大了,不必被家長、老師管,也不必單純為考試而讀書了,只要找到正確的閲讀之路,你將會以更高的效率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你的人生也許會從此“開掛”。如果我們的閲讀目標是增加知識與技能,請將這個目標細化,細到與你真正的興趣和目前的工作生活緊密相連,再根據目標去找到適合的書,一頭扎進去,通讀、細讀,然後學以致用,這才能夠真正把書讀成你自己的。

比如你想要提升口才,於是買了《演講的力量》《高效演講》等書來看,但事實上你並沒有多少當眾演講的機會,對書裏的策略和要點理解不深,讀了也沒有實踐機會,讀來讀去就會感覺不太有用。那麼不如讀一讀馬東出品的源自《奇葩説》的《好好説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或者經典的《非暴力溝通》,書裏教你的説話方法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用到,當你看到變化、看到成效,就是你最有動力的時候。

(四)提高社交魅力值

古人説“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好了,魅力值自然上升。不過這是個經年累月的事,要想以閲讀提高社交魅力值,多看好書、多思考,增加話題好和別人聊天,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淺薄的目標,其實不然。要知道,書籍產生的原因並不是給大眾看,讓更多人受教育的。因為最開始的書又難做又昂貴,普通人根本沒有條件接觸。除了記錄家國大事,就是一些有錢有閒又有文化的人寫出來顯示自己很有才華,並和同階層同圈子裏的人交流。後來造紙術、印刷術發明,書的推廣普及才有了可能,才被知識階層和統治階層用來教化民眾。所以,書的社交功能一直存在,在我們這個線上線下皆社交的時代更是如此。

有個時髦的詞叫“社交貨幣”,就是社會中個體在獲取他人認同感與連接感時對自身知識與閲歷的消耗與使用,其實也就是談資,是你在與人社交時用話題打造的自我形象。比如你熟讀了《人類簡史》,可以在聊天的時候引用書中觀點,讓別人覺得你的知識豐富,分析深刻,這就是你對社交貨幣的消費;別人對你認同、願意與你聊天,就是你獲得的認同感與連接感,是社交貨幣所購買到的東西。社交是人的社會性的重要體現,認同感與連接感是人活在這個社會上最需要的感覺,可以通過閲讀來獲得,多好啊。所以,下次再聽人説“我想看更多的暢銷書,讓我多一些談資,免得下次朋友聚會別人談起最近流行的書的時候一臉茫然”,你就知道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且極具驅動力的閲讀目標。

(五)腦力訓練

以前的腦科學認為,大腦只能發育一次,腦神經元死了就不能再生。後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大腦神經元與神經突觸都能再生,大腦中負責各種功能的區域位置隨時都在改變。如果重複有效地刺激大腦,可以加強和改善大腦原本不足的功能,運算、記憶、做手工等都是刺激大腦再發育的方法,而閲讀文字也是其中一種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看到文字然後理解其內容,繼而理解其中無限豐富的引申義,對大腦來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運算過程,比起看圖、看影像來理解要曲折得多,對增進大腦思考功能的作用也最大。

大腦的複雜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直到近年,腦科學家們才弄清人在閲讀的時候大腦是如何工作的。閲讀的過程,是書本上的字形和文字的讀音相互結合的過程,大腦又將它轉化為圖像與意義,這時,便在大腦的神經元中構建了一個有效的神經迴路。不斷閲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刺激神經元、不斷建立新迴路的過程,這就是大腦的習得性。這是一個螺旋體般的完善過程,我們的思維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元,永無止境。

不難想象,一個經常閲讀的人與一個不閲讀的人,十年、二十年過去,他們的大腦會有怎樣的不同。經常學習、經常閲讀的人,因為不斷在進行大腦鍛鍊,晚年得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六)提升自我

建構價值體系這個目標比較高遠,基本類同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對於很多因為讀書而改變了命運的人來説,卻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每個健康的正常人活在這個社會上,都要建構一套自洽的邏輯體系,這是我們行動的準則,也是人生意義之所在,不同的邏輯體系造就不同的人生。邏輯體系有高配版也有低配版,要想將低配版升級為高配版,唯有學習這一條路。找準方向大量閲讀,尤其是閲讀高於自己現有認知的書籍,是升級認知體系的最快的一條路。每次一有什麼爆款新聞,網絡上就會有人迅速站隊,吵得不可開交。大部分人並不參與這種無聊的爭論,但思維還是會被那些大號和“爆款”網文牽着走,看這篇覺得有道理,看那篇觀點相反的也覺得有道理。這些作者為什麼能看得那麼深、角度那麼獨特呢?當你意識到這一點,就是你該升級自己的認知與思維繫統的時候了。有兩本書這時可以幫到你,一本叫《學會提問》,一本叫《思辨與立場》。兩本都是論述批判性思維的書,教你一整套跨越偏見、客觀而深入地看待事物的思維方式。

有深度的文學作品是升級認知體系的最好教材。《紅樓夢》 對人性的洞悉,《戰爭與和平》對戰爭的洞悉,《飄》對大時代的洞悉,《約翰·克里斯朵夫》對命運的洞悉,讀進去、沉下去,陪着書中人物到那個年代那個世界走一遭,一定會刷新你三觀中的一些部分。還有《萬物簡史》《人類簡史》這樣的社科類作品,通過文字引領你認識宇宙,讓你換個角度思考人類的前世今生。酣暢淋漓地看完,你的某些部分已經悄然改變,你已是一個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深遠的你。

日本明治大學教授齋藤孝在他的作品《超級閲讀術》中説:“我們與各種書相遇,注入腦海的知識和修養建起一個網絡,讓我們的精神變得如同叢林那麼富有。”這是一條不好走的路,需要更高級別的閲讀能力、學習能力和自律意識的加持。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一書的作者派克醫生説:“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過自律,我們就知道在面對問題時,如何以堅毅、果敢的態度,從學習與成長中獲得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