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1963年,全國掀起了向雷鋒學習的高潮。《唱支山歌給黨聽》就是在這次高潮中產生的一首優秀歌曲。它的歌詞節錄於《雷鋒日記》,是雷鋒從報上摘記的一首詩,作者為陝西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的職工姚曉舟(筆名蕉萍)。作曲家朱踐耳將其譜成山歌風味的獨唱曲,作為故事片《雷鋒》的插曲,由胡鬆華首唱。紅色影響:這是一首深情——悲愴——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訴求十分強烈,凡有過相似經歷的人,都能產生強烈共鳴。經農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瑪再度演繹,很快流傳全國,幾十年久唱不衰。

國慶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歌詞: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只會淚淋淋;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作於1964年“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中。根據雷鋒在日記中摘抄的詩譜寫而成。歌詞僅八句,卻有很豐富的思想和感情。作曲者並沒有按照字面把它寫成一首山歌,而是寫成了一首抒情歌曲,真切地表達出雷鋒同志與黨親切談心的情景

詞作者“蕉萍”當時是一個不為人知的井下礦工,他的真實姓名叫姚筱舟,這首歌的歌詞是他在與礦工一起勞動中創作的,姚筱舟回憶説,這首詩的其他部分都寫得比較“順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這個詞,難為了他個把鐘頭。他的初稿是“舊社會三座大山壓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但他反覆斟酌,總覺得不夠味,又找不到更恰當的詞句替換。心煩意亂中,他隨手翻閲一本小人書,偶然看到一個肥胖的地主拿着鞭子打幾個長工。他靈機一動,覺得用“鞭子”來形容舊社會的殘暴和苦難比“三座大山”更形象化,於是他馬上提筆改成“舊社會鞭子抽我身……奪過鞭子揍敵人!” 姚筱舟寫成的詩共3段,除現在廣為傳唱的前兩段外,後面還有4句:“母親給我一顆心,暴風雨中一孤萍;億萬紅心跟着黨,乘風破浪齊躍進。”詩句中把黨比“母親”,則是礦工們説的話。 他用“蕉萍”為筆名,把3首小詩投寄到《陝西文藝》,很快被刊發在《詩傳單》專欄內,後被春風文藝出版社編匯在《新民歌三百首》一書中。 《唱支山歌給黨聽》飽含了對共產黨的熱愛、對舊社會的憎恨,使億萬中國人熟知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雷鋒把這首詩抄在了他的日記裏,並對詩進行了3處修改:原詩中的“母親只能生我身”改成“母親只生了我的身”;另一句“黨號召我們鬧革命”改為“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雷鋒又刪除了詩中有關“大躍進”內容的最後4句。《前進報》刊登雷鋒的這首詩後,其他幾家報紙也作了轉載。

1962年,雷鋒不幸犧牲。1963年,毛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學雷鋒的活動便在全國開展起來。緊接着,《雷鋒日記》出版了。

1962年,雷鋒日記裏的這首詩引起上海音樂學院教師朱踐耳的注意。朱踐耳決定給這首“雷鋒遺詩”譜曲,以便傳唱。

朱踐耳譜曲一氣呵成,之後就把新作寄到了《文匯報》。1963年2月21日,《文匯報》刊載了這首新歌。因為不清楚這首詩是雷鋒摘抄的,所以朱踐耳就為它加上了標題《雷鋒的歌》,還註明了歌詞摘自《雷鋒日記》。 1963年7月,姚筱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中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他既驚訝又激動,他沒有想到自己的一首小詩竟然會成為廣為傳唱的動人歌曲。

他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試着給朱踐耳寫了一封信,信中説明了《雷鋒日記》的歌詞是摘抄自他所發表的一首小詩的前八句。正好,中國音協的刊物《歌曲》要轉載《雷鋒的歌》,徵求朱踐耳的意見,朱踐耳就將姚筱舟寫給他的這封信轉寄給中國音協。中國音協通過組織渠道向陝西省焦坪煤礦黨委瞭解此事,證明情況屬實。於是《歌曲》編輯部發表時就用詩的第一句“唱支山歌給黨聽”作為標題,歌詞以詩的形式發表時署名“蕉萍”。

從那以後,《唱支山歌給黨聽》的詞作者得以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