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內容大全大綱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到了做清明節手抄報的時候,那麼放什麼資料好呢?本文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手抄報的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清明節手抄報內容大全大綱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欣賞

清明節手抄報圖1

清明節手抄報圖2

清明節手抄報圖3

清明節手抄報圖4

清明節手抄報圖5

清明節手抄報圖6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一、清明果的來歷

清明果也叫綿菜飴、清明飴,民間採用古老的製作方法,用原始的石器工具搗制,外皮用艾葉做成,軟糯有嚼勁,回味更悠長,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功效。

傳説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在村裏添兵設崗,防止出村人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身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

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二、清明節詩句

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2.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

3. 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清明祭詩》

4. 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清明祭詩》

5. 春雨清明濕杏花,小山明滅柳煙斜。《清明祭詩》

6.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寒食》

7.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清明日》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三、清明節的由來傳説50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得名”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四、寒食節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説:“清明穀雨兩相連, 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説這與此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麪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並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製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説:“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説:“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説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