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精選5篇)

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 篇1

近驚蟄了,雨多了?。驚蟄,驚起了萬物的生機,是春天,在南方,它只在轉眼間,只是幾個夜晚便會逝去,請駐足停一會兒,望一望,南方短而美好的驚蟄。

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精選5篇)

在這驚蟄前後不乏有大雨。午夜時分,似乎下起了大雨,可我已經熟睡只有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有雨聲,我想,是下雨吧,往被窩裏縮了縮,就在那雨的奏鳴曲中睡着了。

早晨,雨小了,如絲。但有風,風颳在我身上,不禁打了個寒顫。天還沒亮,我卻要早早的起牀,坐着媽媽的摩托車到車站去搭公交車。

到了車站,往不遠處的天空望去,灰灰的,帶有幾絲藍,而一切似乎都被一層薄薄的紗隔住了,似遠似近,一切都是朦朦朧的,迷離的。雨水,順着車站的遮雨棚流下,滴到了地上的因昨夜大雨而形成的水坑裏,‘嘀,嗒,嘀,嗒……’。

公交車來了,坐上公車,每每上學都必須經過半小時的路程。慢慢等着。看着窗外,一片霧濛濛的,一滴滴水從窗子流過,像淚珠,這是誰的淚?也許,是春天的,也許是天空的,也許,是這座城市的。

到了學校,天慢慢亮了起來,但是還是感覺沉沉的。班裏的人不會去注意天空這些東西,在教室裏嘰嘰喳喳的談笑着。班門口那棵光禿禿的樹,在雨水的滋潤下,枝頭已經長出了不少嫩芽。在前些日子冷冽的寒風中,這棵樹的葉子掉光了,光禿禿的,也不會有人在意,可此時它卻為這陰沉的雨季添上了一筆顏色。

校園中有兩顆木棉樹,一顆迎着風,一顆揹着風,迎着風的那棵木棉樹佇立在圖書館的門口,葉子掉光了,但是有多了幾分火紅。在經歷了寒風之後,它開始了自己的美麗。

學校裏種了不少樹,有的還是有着為數不多的葉子,看到那為數不多的葉子總是會想,那些葉子既然愛樹,但它們應該沒有想過,最愛樹的,不是一直呆在樹上,而是落在地上,化作樹的營養,讓樹成長。

驚蟄,快過了,開始回暖了,春天不知覺得,又要走了。雨中的人們,沒有人注意它的新芽,直到朦朧春雨的結束,陽光變得耀眼熾熱時,樹上的葉子早已繁盛時,才知道,夏天了,可是,為什麼沒有春天呢?現在,停下匆匆的腳步吧,現在,就是春天,新芽很快會長成茂密的樹葉,木棉花很快花開,又很快會花落,接着就又是漫長的寒冬。請不要再等了,望一望吧,春天要跑了喲。

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 篇2

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一般在每年3月4日至7日。這時氣温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驚蟄,是指鑽到泥土裏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甦醒出來活動。

驚蟄兩個漢字並列一起,構成了生動畫面和無窮故事,很神奇。可以遐想遠方一聲初始雷鳴中,萬千沉睡的幽暗精靈被喚醒,它們睜開惺忪雙眼,不約而同,向聖賢一樣的太陽敞開各自門户。這是一個帶有推進和改革色彩的節氣,反映對象的被動、消極、依賴和等待狀態,顯現出一絲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像一鄉村客店老闆凌晨輕搖那位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乍亮,該上路了。

此地,驚蟄,草還沒有衝出來用新綠包圍從冬日走出的人羣。盤桓已久的街冰卻稀釋為水,像攥一個東西沒攥住滑手了。南風至,吹在臉上,是另一番話語,不止温潤,還有情意。天該暖了,天氣仍然被人們喊冷。此際“凍人不凍水”,人體汗毛眼初開,陽氣領先,反而擋不住些微春寒。汗毛眼是人體九萬八千竅孔之一,何故而開?因為驚蟄。

喜歡大地。大地如此之大,許多人卻早已感到陌生。他們相關記憶是:道路、地板、車、辦公樓、房間和廁所。大地,哪裏?影影綽綽覺得該在鄉下,或藏身於五十年之前的詩集。它的一部分暫存在公園,其餘的被房地產商人暗算了,至少,給修改了。 若不記得大地,人們上哪兒體會驚蟄去?農曆的節氣,彷彿談天,實則説地,説大地。節氣命名非在描述,而如預言,像中醫脈象,透過一個徵候説另一件事情的到來。驚蟄不光是雷的事兒。雷聲過來,震落人羣、草木、大地身上塵埃。驚蟄不光是小蟲的事兒,小蟲子終於在這一天醒了。誰説冬眠不是一種危險?醒不過來如何?以及到底在哪一天醒?驚蟄若驚堂木,“啪”一聲,喚醒所有生命。誰擺這麼大的排場?春天,驚蟄不過是開場前奏,好戲在後邊。

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 篇3

驚蟄,古稱“啟蟄”,在每年的3月5-6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驚蟄時節有三候,一候桃花始,二候,黃鸝鳴,三候,布穀叫。俗有“冷驚蟄,暖春分”“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的諺語,可想驚蟄還是一個乍暖還寒,冬春交替的獨特節令。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甦亦艱難,春風舞,越九九,一夜驚夢蟄蠕動。

——【題記】

驚蟄來了,滿鋪大地的積雪,沐浴在九九豔陽中,靜待氣温回暖的暖潮,融得遍地春水盡流淌;

驚蟄來了,花蕾飽滿的桃樹,沐浴在九九豔陽中,靜待春風呼嘯的號角,吹得滿山桃花爭鬥豔;

驚蟄來了,花影枝梳的枝頭,是黃鸝清脆的吟唱,盡情煽動多情的翅膀,抖落那舊羽置換新毛;

驚蟄來了,萬物復甦的田野,是布穀咕咕的鳴唱,盡情揮動嘹亮的歌喉,莫等閒別延誤了農時。

在這個獨特的節日裏,任我鋪一紙素箋,盡情的把一切和驚蟄有關的思緒都揉進這細碎的文字裏,與春雪共舞,和桃樹爭豔,與黃鸝齊鳴,和布穀齊唱。縷一宗春風的髮絲,抽出驚蟄中最動情的一枝新綠;撩一汪消融的山泉,映出驚蟄中最動容的一份笑臉;刺一幅春天的織錦,繡出驚蟄中最明媚的一枝獨秀;畫一幅初春的寫意,繪就驚蟄中最純真的那一輪月圓。

“冷驚蟄,暖春分”、“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這個節氣,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甦亦艱難,春風舞,越九九,一夜驚夢蟄蠕動。聽,風從窗外掠過,柔柔的夾雜着泥土的沁香;看,風從臉龐拂過,瑟瑟的夾打着畏寒的衣襟。深刻的使我感受到寒冷,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雪映桃花,撲朔迷離,桃花印雪,獨樹一幟,那時的景緻會是多麼的壯觀,那時的場景會是多麼的入心。啊,這原來是我在驚蟄時節醉意朦朧的一襲春夢,待夢醒時分,恍然一夜之間,地下田間的蟲兒已開始蠕動。

文字裏有了驚蟄,便有了萬物復甦,也便有了鳥語花香。驚蟄節氣過後,春潮在田野中湧動,春色在大地中潮湧。那含苞欲放的桃花將會吐納一地的呢喃,在春風的吹奏下,將剝開片片粉白,映襯這個如畫的春天,那抽青的柳樹,那抽芽的楊樹將會吸納一地的春色,在春風的吹拂下,將抽出青絲,努出嫩芽,芬芳這個明媚的春天。這所有的一切將連同我揮灑的筆墨一併綻放,綻放在清新雋永的詩行裏字字生香,綻放在墨花飛逸的春光裏芬芳如畫。

驚蟄,萬物復甦,乍暖還寒,氣候乾燥,人很容易口舌乾燥,外感咳嗽。民間俗有吃梨的風俗,梨屬性偏寒,最好蒸着吃或熬製湯飲,可以順肝性、益脾氣、髒平和、增體質。古人通過吃梨,提醒人類預防人體寄生蟲,開始着手打蟲;古人通過吃梨,寓意提醒人類預防疾病,開始着手養生。那就讓我們在這個春寒乍暖的季節裏,多吃一些梨,讓病痛遠離,讓疾病遠去。一份梨的執念,讓後代得以傳承,一份梨的傳説,讓人類生生不息。

驚蟄過後,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春耕季節,“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間幾日閒,耕種從今起”。驚蟄中吃梨的習俗,“梨”與“犁”同音,通過吃梨,寓意提醒人類要適時春耕。具具犁具翻起濕潤的土壤,也將田埂間冬日裏冬眠而甦醒的蟲類一併翻了出來,成羣的紅嘴鴉和喜鵲嗅着新鮮泥土的氣息,鋪天蓋地般像潮水般湧來,啄食土壤中的蟲類,為農民日後的播種減少病蟲害,增加出苗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月啟蟄,九九豔陽跨冬去,我國傳統節日中的正月在驚蟄後也即將過去,數九的日子在驚蟄後也將結束。驚蟄中吃梨的習俗,“梨”和“離”諧音,通過吃梨,寓意提醒人們喜慶春節歸家團聚的日子又要分離,那些為家奔走的人們又要開啟外出務工的航程,為幸福的日子去積累財富,創造美好的明天。

輕柔的山風,在驚蟄吹醒了黃土高原;柔和的春風,在驚蟄吹醒了蟄伏的蟲類;黃鸝鳥的吟唱,在驚蟄吹暖了村落的莊户人家;布穀鳥的鳴唱,在驚蟄吹動了春耕忙碌的人羣。春燕啄新泥,門前楊柳綠,桃花遍地開,布穀聲聲催。驚蟄伊始,將春暖花開,遍地新綠。

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 篇4

今天,是全國婦女的節日,婦女都興高采烈慶祝自己的節日,各單位為了婦女們的活動,特放假半天,讓她們盡情享受節日的快樂。

當我走到大街上的時候,卻看見很多服務單位的服務員,她們在忙碌地工作。有的是銀行的職員,她在忙碌着為了人民存款取錢;有的是郵遞員,騎着自行車挨家挨户送信送報;有的是女交警,站在那裏,維護交通秩序,確保人們的生命安全。更值得我敬佩的是那些默默無聞,忙忙碌碌地打掃街頭巷尾的環衞工人,她們累得滿頭大汗。這時,我以小記者的身份,問了阿姨一句“今天節日你怎麼沒有休息”?她回答説:“為了全市有一個優美的環境呀”!多麼樸實的一句話,這句話使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通過我上面的所見所聞,可想那些默默無聞的婦女們,在各個不同的崗位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們衷心的感謝她們。祝她們節日快樂。

關於24節氣中驚蟄時節的文章 篇5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遙相思,多少次歡聚與離別,蘭舟催發,來不及盡述惆悵;故知偶遇,敍不盡悲歡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人有悲歡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期盼着,遙望着,不可忘懷,終不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悲歌,多少個痴情男女,無休無止,等待着一個又一個失落,如這般“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禱,等待,任歲月沖洗了漫漫的愁緒,淡化夜以繼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經傾盡的年華。

月正圓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遠離了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任憑寒氣充斥着。今夜,此時,多少位古代騷人為之傾倒,望月興歎,狂歌痛飲,留下了千古絕句,然而,這不正是傾訴的好時機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這是第一個被這唯美的夜景馴服的人,而後子鍵,太白,東坡等等都為之相繼傾倒。或痛哭,或惆悵,或狂放,總之,這夜,註定是詩人們的夜,月,亦是詩人們的月,這一夜,屬於他們。

中秋的月,更為清晰,更為純潔,然而,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樣,但總會平添那一絲絲的哀怨,這一天代表着團圓,遠在他鄉的自己於遠在天邊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團圓,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半圓時的月給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給人什麼呢?不過是一陣涼意,一陣傷感,一陣心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