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精選17篇)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

今天是陰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大早起來,我就盼望着時間快點過,由於,晚上在街心廣場有燃禮花慶元宵活動。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精選17篇)

夜幕終究降臨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紗披肩,帶着星寶貝們來到天空。原來,它們也是來看禮花的。廣場上,人頭躥動,到處都是三三倆倆的人羣,我好不輕易擠到一個看禮花的有益地勢。

這時候,天空中出現紅、黃、藍三顆信號彈,我興奮極了,由於放禮花馬上要開始,一個紫色的大禮花直衝雲霄。緊接着,很多色採繽紛的禮花飛上天空。綺麗非常,有的像綻放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傘;有的像串串雨絲;還有的像盞盞小燈籠被點燃。看!一個大瀑布從天而降,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繽紛的禮花把天空點綴得奇異而美好。忽然,又一個大禮花咚的一聲,飛上了天空,這個禮花可和別的不太一樣,裏面出現了幾個紅燈籠,漸漸飄落天幕,可真是太奇異了。最後,小禮花也開始燃放起來,色採各異,分不清是星星還是禮花。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2

春來鳥語花香,十五閤家團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國人民傳統的元宵節,是人們團圓的日子。元宵節家家户户都吃着各種口味的元宵,祝福全家團圓與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同樣也祝福我們的祖國在新的一年中國泰民安與諧團結。

元宵節起源於兩千多年的漢朝。元宵節也叫燈節,每年有許多能工巧匠,用自己的智慧與才智製作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如:象徵着吉祥如意的大象燈,龍騰虎躍的雙龍戲珠、老虎咆哮的大型彩燈等。此外,還有許多傳統風俗節目:點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踩高蹺、猜謎等多種娛樂活動,它們給春節增添了無限美好風光。

元宵節除了要看花燈,鬧紅火之外,更美的要數吃元宵了。我最喜歡吃元宵,每年的春節總是盼望着這一天的到來。你看,舅舅買來了巧克力餡的、花生餡的、黑芝麻陷的大湯圓,母親買了我最愛吃的老鼠窟元宵,它是由青紅絲、桂花、核桃仁、芝麻等製成的什錦元宵。吃起來皮鬆軟,餡香甜,真是鬆軟可口,美味佳餚,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名特產。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我們要永遠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3

花燈,又名"彩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起源自漢武帝,農曆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於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箇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中國花燈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多種材料製作的綜合藝術,其種類繁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走馬燈、花藍燈、龍鳳燈、稜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花燈通常分為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

中國人元宵節迎花燈的習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全國各地種類繁多,燈式不一,各有流行。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4

1、猜燈謎

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2、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説,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3、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4、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温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5、吃元宵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6、祭門、祭户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7、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説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5

元宵節鬧花燈習俗在隋朝前已見於文字記載。《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載:柳“以近世風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燈遊戲,奏請禁之。曰: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資破產,競此一時。盡室並孥,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緇素不分。”

正月十五鬧花燈風俗的興起時間大體在北周年間,大約在公元550年至580年之間。從這一習俗產生的時間、地域及風俗內容來推測,可能與佛教的流傳有關。《涅盤經》説,如來佛死後火化,將其得到的舍利子裝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牀上。佛門弟-子一邊散花一邊奏樂,並每繞城一步點燃一盞燈,以此來表示對如來佛的悼念,但還沒有明確記載是正月十五。《西域記》所説的僧俗共同觀看舍利放光的習俗則明確説是“正月十五”了。

這兩個習俗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正月十五鬧花燈這一民俗。從地點看,這一民俗開始流行於北方的洛陽及周邊州郡。這與北魏、北周時崇尚佛教,以及禪宗大師達摩、慧可先後在嵩山少林寺傳法有關,因為禪宗開始興起時,深受百姓的歡迎。從習俗的內容看,正月十五鬧花燈打破了一切界限,體現了佛教禪宗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佛性的觀點。這種取消一切束縛,打破一切界限的習俗,時至今日還有餘風。民間“正月十五沒大小”的俗語和風習便是古風的餘緒。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6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早早地吃完飯去東湖看花燈。

還沒有走到東湖,一陣陣歡呼聲、尖叫聲就不斷傳入我耳內。隨着人流,我們慢慢地走到了東湖。今天的東湖格外美,我看見一盞盞孔明燈緩緩升上天空,就像一顆顆星星,在天空中一閃一閃。橋下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美麗極了。整個東湖沉浸在燈的世界、光的海洋中。

走進花燈會場,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應接不暇。而最使人引人注目的是燈區門口的十二生肖燈了:威風凜凜的老虎燈在練武術;“超大”型的豬燈,俏皮可愛,一隻眼睛睜得大大的,另一隻卻微微地眯着;活靈活現的小狗燈,一看,就會感受到它的忠厚老實又不失可愛,它全神貫注地看着你,似乎在和你親切地交流呢!金色的龍燈隨風在空中飛舞,活蹦亂跳的猴在銀杏林中盪鞦韆……還有火紅的金魚燈,美麗開屏的孔雀燈……

隨着悠揚的樂聲響起,我的目光被引向湖中:一盞盞美麗的荷花燈像一個個美麗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一道道變化無窮的噴泉為“花燈舞”錦上添花。

東湖四周的燈籠數不勝數,我們一路走着一路欣賞,彷彿置身於燈的世界中,真讓人回味無窮!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7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下面我説給大家説説我是怎麼做元宵的。

我先用和好的元宵粉壓一個團,再把從超市買來的餡放進去,就像跟包子一樣,最後把它們給弄圓,一個白白的胖娃娃便包好了。包完元宵,我們就下鍋煮着吃了。吃完元宵我們就下樓去猜燈謎了。

第一個燈謎是五個口打一個字,我想了一下謎底是“唱”字,媽媽又猜了一個燈謎,上面寫着無火難炊,打一個字,媽媽一下子就猜對了,謎底是“欠”字,爸爸也猜了一個燈謎,上面寫着四個晚上打一個字,爸爸一下子就想出來了,謎底是“羅”字。我們一家三口一共領到三份獎品,然後我們又開始放煙花了。

煙花可美了,十幾支煙花在天空中競相開放,奼紫嫣紅。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把夜空裝點的非常美麗,把大地照射如同白晝。看那淡紫的煙花,多像一朵盛開的蝴蝶蘭花。一束束煙花升上夜空,有的像星星一樣點綴着夜空,有的像菊花在怒放,還有的像天女散花一樣墜落,一朵朵小花從天而降,真美呀!

我們拿出自己的煙花開始放,點着捻後,煙花像離弦的箭一相沖向天空,又慢慢的散落下來。

元宵節的夜晚,我過的非常快樂。

愉快的寒假過去了,然而正月十五觀花燈的情景仍然浮現在我的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8

據記載,元宵節吃湯圓最早見於宋代。湯圓當時叫“圓子”、“浮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 寶”。宋人周必大的《平園續稿》中就寫到“元宵煮浮元子,前輩似未曾賦此”。湯圓一般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元宵節吃元宵不僅寓意團圓美滿,而且在陝西省,湯圓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1、灶神下凡考察民情

上古時期,玉皇大帝為了瞭解人間民情,特派灶神下凡考察,每月逢三上天彙報。有一年,農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向玉帝彙報:人間百姓每日辛勤勞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飯。長此下去,百姓們肯定會過度勞作、累壞身體,從而影響。

2、太白金星獻策

玉皇大帝聞奏,馬上聚集羣臣共商良策。最後太白金星獻策:我們可以百姓們吃些慢性中毒的藥,等他們慢慢地發起病來,自然就會休息。玉皇大帝覺得這是一個好計策,就讓廚神讓在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偷偷往百姓飯鍋裏丟下了瘋人藥。

3、正月十五吃湯圓

到了正月十三日,灶神上天又向玉皇大帝彙報了這個情況,玉皇大帝又下令讓廚神治好百姓的瘋病。最後廚神在正月十五日的晚上,把夜餐變成了湯圓,裏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第二天早上百姓們的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9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xx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0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按中國民間傳統元宵節要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等等。

今天早晨,外婆給我燒了又香又圓的湯圓,湯圓外表白乎乎的,我咬了一口,裏面流出鮮美的黑芝麻,啊!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湯圓。

晚上我還去看了燈會,因為今年是兔年,叔叔阿姨做了許多和兔子有關的燈,有兔子醫生進社區,常娥奔月,兔子運動員等等,形狀各異,燈光閃爍。

我非常喜歡這個節日。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1

元宵節流傳歷史源遠流長,傳統習俗頗為豐富熱鬧程度一點也不壓於除夕,雖然元宵節不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但是絲毫沒有削減濃厚的節日氛圍,元宵節習俗有看花燈、吃元宵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等十分豐富多彩。

1、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2、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説,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説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説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説:“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3、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後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2

今天是元宵節,我早早的起了牀,在吃早飯的同時讓我看到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迎接元宵節。

放炮!對,就是放炮,我疑惑的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放炮呀?今天是元宵節又不是過年。”爸爸還沒説,姐姐就連忙説:“今天雖然不是過年,但放炮不一定就只能在過年放呀!今天放炮,是因為人們想迎接元宵節,放炮很喜慶,所以大家用喜慶的方式來迎接元宵節。”爸爸又説:“元宵節跟過年一樣喜慶,所以大家才會放炮。”我這才明白今天為什麼放炮。

到了中午,我吃完了飯,就想着今天晚上,會有什麼好看的。想着想着我朋友就來了,她説:“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掛燈籠吧!我説:“好呀!”我們兩個一直掛呀掛,掛呀掛,從東邊一直西邊,掛的我手快要痛死了。我們兩把燈籠掛完了,就坐在那裏休息。

休息一會兒,我們就各回各家了,晚上吃完了飯。爸爸帶着我們去看燈籠,到了那裏,我們看着那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們不由自主的讚歎道:“多美的景色呀!”

每年,元宵節晚上都會掛燈籠看花燈放鞭炮。爸爸對我説每一次元宵節都會給我買一個禮物,當做記念。今晚爸爸給我買了個晚上,只要一打開就會發亮。

窗外不時有煙花、鞭炮響過,我們歡聲笑語地度過了這個難忘的元宵節。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3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裏扎一小棚,棚裏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着香爐、供品,還掛着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説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裏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説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4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着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説。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牀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脱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5

元宵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放煙花,這不,每年晚上在龜山公園的廣場上,都有一場瑰麗無比的煙火表演。

夜幕漸漸拉下了,月亮媽媽披着她那薄薄的輕紗,帶着一羣穿着黃紗裙的星寶寶出來了,不用説,肯定也是來看煙花的。忽然,天空中出現了三朵煙花,遠遠望去,星星和煙花融合在一起,今晚的星星在煙花的襯托下顯得十分閃亮。金燦燦的“菊花”在天空怒放;豔麗的“玫瑰”在空中閃耀;一場潔白的“飄雪”在空中飛舞;紫紅的“牽牛花”在空中旋轉;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變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園。

元宵節除了放煙花,還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又叫湯圓,歷還有許多別稱,“面繭、粉果、湯餅、圓不落角”等等。元宵有花生味和芝麻味的,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花生味的,花生味的元宵白白的,像一個揉好的雪球,咬一口裏面的花生餡就流出來了,黃黃的花生陷流入口中,那味道,讓我回味無窮。

元宵節的習俗都非常有趣,這個節日讓我非常快樂。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6

“花燈起,鬧元宵,良辰美景,元宵佳節如期到。”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會買元宵,有的是買速凍的,也有的是買手工製作的。等到元宵節的早上吃。到了元宵節的那一天,大人們早晨起來煮元宵,小孩子們一大早就被那軟糯香甜的湯圓饞醒了。然後,大人和小孩子就坐在桌前一起吃着可口的元宵。一般小孩都是吃六個,更小的孩子就是吃兩個。大人則是吃八個。寓意“發”和“好事成雙”。這一天,在我們家,元宵變成了一日三餐的主食。

元宵節除了美味的元宵,當然少不了漂亮的花燈。

邢台天一城、北國商城都有花燈,但都是小燈,邢台體育館前的燈,那裏有大的比人還高的燈數十盞,小的燈則有幾十盞。那裏可謂是人山人海。小孩子和大人一起去看燈,一起看了不一會,小孩兒就沒了影。原來,小孩子們都去買各種的小吃,比如:炸雞柳、臭豆腐、烤冷麪……還有的小孩買小玩具:玩具、遙控汽車。大人便是猜燈謎、賞花燈。

等到小孩子回來,大人和小孩子一起點燃並放飛孔明燈,然後一起誠懇的許願。寓意:讓天上的神仙保佑平安,並且夢想成真。所以孔明燈又稱“祈福燈”或“平安燈”。

數百個孔明燈一在天上飛的場面是無比的壯觀,如同天空中最閃亮的星星,最後成為茫茫星海。

在這個熱鬧的廣場上,時不時傳出陣陣快樂的笑聲,天上、地上,一切都是那麼地熱鬧啊!

校園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篇17

元宵節人們猜燈謎的習俗起源於宋代,因為當時元宵燈會十分盛行,人們為了增加娛樂,就將謎語寫到了花燈上。

謎語一直是中華傳統的益智遊戲,到了宋朝,元宵節已有了“益智節”的含義,標誌之一就是“燈謎”的出現。燈謎是貼在元宵節花燈上供遊人猜的謎語,又稱“庾辭”、“隱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

南宋時,“燈謎”作為謎語中的一種類型,已成為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助興項目。據吳自牧《夢粱錄》,南宋時制謎和猜謎與説書、下棋一樣,可以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商謎者,先用鼓兒賀之,然後聚人猜詩謎、字謎、戾謎、社謎,本是隱語。有道謎,來客念思司語譏謎,又名打謎。”周密《武林舊事》“燈品”也有類似記載:“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元宵節猜燈謎成熟於明清時期。清顧祿《清嘉錄》中記錄有當年蘇州元宵節猜燈謎的情景:“好事者巧作隱語,拈諸燈。燈一面覆壁,三面貼題,任人商揣,謂之打燈謎。謎頭皆經傳、詩文、諸子百家、傳奇小説及諺語、什物、羽鱗、蟲介、花草、蔬藥,隨意出之。”猜中者有獎,獎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謂之“謎贈”。猜燈謎在明清小説中也多有描寫,如《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的情節:“忽然人報,娘娘(元春)差人送出一個燈謎兒,命你們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個進去。”

元宵節燈會的燈謎產生於宋代,一直被後世繼承,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慶祝方式,也包含了深深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