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人亦圓——中秋有感(精選3篇)

月圓人亦圓——中秋有感 篇1

今天是中秋節,恰巧學校放了假,天氣又格外晴朗,我們全家決定到桃園去玩。上午10點,我們坐上哥哥的專車一路興致勃勃很快就到了桃園。

月圓人亦圓——中秋有感(精選3篇)

桃園邊有一條大河,河面很寬很寬,河水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閃出一道道銀白色的光茫。大河的南岸邊生長着許許多多的茂密的蘆葦,白色的蘆花與銀白色的浪花交織在一起,一陣陣秋風吹來,銀白色的蘆花離開了蘆媽媽滿天飛舞好看極了。

我們走進桃園,看到很多很多的桃樹一眼望不到邊,站的整整齊齊,形狀千姿百態,可是花兒掉了果子沒了,只有那凋零的桃樹和乾枯的樹葉。但是我能想到在桃花盛開的時候,這兒一定很美,空氣中一定散發出很濃很濃的桃花香味。

我們在主人的熱情接待和陪同下走進了專為客人準備的茶園裏,房子有的是小茅屋,有的是用各種顏色拼湊在一起的遮陽傘,雖然很小但一家人坐在一間房子裏還是顯得挺寬敞的。房子裏面的桌子椅子擺的整整齊齊擦得乾乾淨淨,整個桃園裏的房子這裏一間那裏一座,裏面還有五彩繽粉的燈光和優美動聽的音樂與一望無際的桃樹輝映在一起,把整個桃園配襯的像人間天堂一樣真是美極了。我們在桃園裏聊天、喝茶、並吃了豐盛的午餐。

傍晚,我們又在河畔的草坪上玩,太陽剛走了月亮又來了,中秋的晚上天空一點雲絲也沒有,又圓又大的既像個玉盤又像一面明鏡的月亮從東方漸漸升起,照的桃園河畔亮堂堂的,月光的倒映在河水中一閃一閃的非常好看,這一切美景好像都是老天爺專門為我們安排似的。我還與姐姐做了唱歌、猜謎語、成語接龍等遊戲比賽,比賽活動開展的非常激烈,儘管我人小總是不願服輸,有時逗的爸爸媽媽開懷大笑。我們全家歡快的説着、唱着、吃着又香又甜的月餅。爸爸還給我們講了中秋節和月餅來歷的故事據説中秋吃月餅是朱元璋創始的。

夜深了,桃園的夜間讓我們感到有些涼爽這才坐車回家。回到家裏我用萬分舒暢的心情對爸爸媽媽説,今天我玩的特別開心,非常快樂。等到下一次,待那桃園裏的桃花盛開的時候,我一定要再去桃園。

月圓人亦圓——中秋有感 篇2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説是當時老百姓們為*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説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悦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悦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

月圓人亦圓——中秋有感 篇3

今天月亮圓了,又是一個千里共蟬娟的日子。  

記憶中孩提時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餅,是小夥伴的遊戲、黑夜裏的熒火蟲和一夜快樂的夢。雖然在媽媽的嘴裏,已經知道了故鄉的名字,可是故鄉畢竟好遠,就如天上的月亮,還是吃一口月餅才是最真的感覺。 

  隨年齡的逐漸長大,故鄉的概念終於在腦海裏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終生不變的鄉音;是家常便飯裏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圓圓的郵戳;是每當看到那個熟悉的名字,總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萬分之一的全國地圖上,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圓點,可它卻如今宵的月亮,濃濃地裝滿了父輩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淚滿襟。 

  幾經生活的變遷,終於從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屬於自己的故鄉,每個中秋的晚上,思鄉的愁緒漸漸淡忘,畢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圓月缺花開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時雨。對於曾經生養自己的江南,只記得煙色朦朧,木棉如血,茉莉飄香,棕櫚搖曳。還有中秋晚上的點點螢火。   上一個週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來的月餅,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蘇月,隨來的還有朋友簡單的一句話:那是很好吃的,你嚐嚐。 

  看一方小巧的月餅,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淺淺地襯着青紅絲的顏色,那樣的精巧、細緻,輕輕咬一口,那種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記憶深處所有關於江南的回憶:那是小橋流水的婉柔,芭蕉聽雨的清涼,是彩雲追月、寒鴨戲水、將軍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長眠於那裏的無數的夢的回憶。 

  是的,離開了不是故鄉的家鄉,卻沒有學會不是家鄉的故鄉的鄉音;生長於酒不勝力桃花紅的江南,卻養就了豪飲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應該是思舟的浪子,還是思馬的遊俠。 

  且不論浪子或是遊俠,總歸都是要漫跡天涯,今夜,應該慶幸自己,可以和父輩一起,擺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遙祭九天的明月,還有故去的親人。可以點一顆煙,默默地祝福遠在異國的家人,輕問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鄉的月亮。可以站在靜靜地院子裏,看葡萄藤上隨風抖動的葉子,思念着遠方的朋友,在異地的此刻,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的約定?是否在同看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