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月餅的由來簡述大綱

月餅是中秋當日必備的一種美食,它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月餅有多種叫法,小餅、團圓餅、胡餅等,是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從古到今,這種做法一直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簡述大綱

據王教授介紹,月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殷、周時期,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它是我國月餅的“始祖”。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就叫“胡餅”。從唐代起,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時,心潮澎湃,隨口説出了“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月餅有促圓滿、促團圓的寓意,然而經後期發展,月餅便成了文化的消費品,經商家大力度的包裝後,市民購買月餅時更多注重的是包裝,反而忽略了月餅文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