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慶元旦活動方案

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下面小編整理了學前班慶元旦活動方案,歡迎閲讀!

學前班慶元旦活動方案
學前班慶元旦活動方案一

元旦到了,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孩子們又大了一歲。對於大班幼兒來説,這將是他們在幼兒園度過的最後一個新年,老師們要為幼兒精心準備一份新年賀禮——迎新年親子活動,給幼兒留下美好的新年回憶。

活動目標:

1、加強家庭和幼兒園的聯繫,增進孩子、老師、家長和同伴之間的感情,在活動中體驗新年的快樂。

2、在娛樂中能充分體驗老師、家長和同伴的愛,能在同伴和家長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願望,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獎品,最好有一些糖果。

活動時間:星期六下午二點開始。

活動地點:三樓音樂廳。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以簡單的幾句話引出: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小朋友又要長大一歲了,今天,我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來慶祝,希望小朋友和各位家長積極的參加。

二、親子游戲

(1)袋鼠媽媽

準備:布袋,海洋球。

目的;培養投擲能力和合作能力,活躍氣氛

玩法:家長扮袋鼠媽媽套在一隻大口袋裏,孩子扮小袋鼠往媽媽的大口袋裏仍果子(海洋球),看看誰仍得多,那組就勝利得獎品。

(2)踩氣球

準備:各種已經吹好的氣球。

目的:培養靈活性和敏捷性。

玩法:把氣球系在各人的小腿的根部,互相踩對方的氣球,在三——五分鐘內以腿上的氣球數多的為勝。

(3)貼五官

準備:正面是大人的臉,背面是娃娃臉,準備四到六張。

目的:進一步明確五官的正確位置,能聽了指令進活動。

玩法:先是孩子貼五官,大人舉臉譜用話指揮孩子進行貼五官的活動;再換孩子舉臉譜,大人貼五官。

(4)二人三足

準備:繩子

目的:培養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用繩子系在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的腿上,比那一對先走到終點。

(5)抬新娘

目的:培養三人的合作能力。

玩法:兩個家長雙手交叉托起孩子,快速地向前走,拿到獎品往後走,在一分鐘內看誰拿到的獎品多為勝。

在活動的過程中穿插班級準備的文藝節目,有表演唱,詩歌朗誦等活動。

三、活動尾聲

1、放《新年好》的音樂,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唱歌,結束活動。

2、在活動結束時可以放《秧歌舞》的樂曲,大家共同活動。

學前班慶元旦活動方案二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臨了,幼兒對節日的到來非常的高興,但是幼兒對於元旦的來意並不是很清楚。我們希望通過活動,使幼兒瞭解元旦的來意,體驗動手製作的快樂,用自己製作的作品裝飾我們的幼兒園和活動室,體會節日的愉快氣氛。

活動形式:

慶元旦、迎新年“我是巧巧手”幼兒手工活動

活動宗旨:我參與、我動手、我快樂、我們都是巧巧手

活動目的:

1、通過創設温馨、和諧的環境,讓幼兒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心情,增進同伴間的感情;

2、通過開展該活動使幼兒進一步認識、瞭解元旦,感受節日的愉快氣氛;

3、通過製作方案的設計、實施,調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增進家園關係和諧。

活動時間:

2019年12月31日上午9:10開始

活動準備:

1、場地環境的佈置;

2、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元旦(知道元旦的意義和來歷)

元旦,也被稱為“新年”或“新曆年”,是指公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

元旦是很多國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元旦均為法定假日;中國大陸及台灣均作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習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種方式互相祝福,賀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漢語“元旦”含義:“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時間,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

歷史上,中國各個朝代對“元旦”説法不一致。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公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而以公曆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名為“元旦”,自此我國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們家喻户曉的新年“元旦”節日。

二、迎接元旦暨“我是巧巧手”幼兒手工活動

1、幼兒繪畫:年年有魚

2、幼兒剪紙:美麗的窗花

3、幼兒製作賀卡並互贈(説一句祝福的話)

4、展示幼兒作品(佈置活動室)

三、歡慶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