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們的大學生?

“我不曉得咋個跟別人打交道,我也不曉得咋個來適應這個社會。”阿建(化名)是1998年畢業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因為心裏充滿了對社會的懼怕,拒絕社會,更拒絕出去找工作。7年的時間裏,他把自己關進了家裏,連家門都很少出,每天就在家看電視、睡覺,和父母幾天都説不了一句話。

這就是我們的大學生?

我們的高等教育應該進行反思。堂堂一個大學生,不知怎麼適應社會,畢業後自閉7年,既是個人的慘劇,也是家庭的悲劇,對社會也是極大的損失。家庭撫育一個孩子,社會培養一個學生,有多麼的不容易,不言自明。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究竟要讀什麼?畢業後,又能做什麼?高校怎樣培養人格健全、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而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培養人,造成了極大的人才浪費。全國有多少高校在重複着“不求回報”的無效教育,還在不計成本地重複生產着不為社會所需的“產品”?見諸媒體的,因缺乏動手能力而求職困難,不少大學生開始踏上繼續教育之路,開始“往回走”,畢業後接受職業教育,學習各種實用技能,掌握一技之長,以使其成為就業的“敲門磚”,能有個“好的收成”。不是説我們培養出來的不是人才,而是説沒有塑造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眼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畢業生遭遇適應社會的心理恐懼,問題的癥結就在於,目前高校的專業設置、學科結構與社會需求存在着相當大的差距,沒有致力於完善人格的塑造。薛湧在《大學屬於誰》中談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公民,而不是製造社會工程的“零件”;大學是提供精神資源的地方,而不是訓練技能的場所。生活的意義、事業的規劃、謀生的技能,所有這一切,不可能通過封閉的大學四年寒窗來完成。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學應“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還能幫助他們應付各種環境和挑戰”。

當然,自閉7年,學生本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説,正是因經不起挫折,承受不住壓力,也不積極改善自身的心理狀況,也不去尋求心理救助,才最終導致了自閉的結局。然而,要破解自閉的難題,僅靠其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單純依靠自覺的心理諮詢也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作為教書育人的學校,尤其需要認真反思,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有沒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這方面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此外,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人的心理健康也極為重要。一定程度上可以説,這也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結果。

挽救有自閉動機和行為的大學生,歸根結底是要正確引導他們樹立達觀的勇氣,增強生活的自信心,提高對危機的應變能力,學會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面對困境。這種認知理應得到認同和傳播,需要全社會的借鑑和實踐。事實證明,這樣的措施是有效的。據報道,經過無數次的鍛鍊,阿建不再抗拒與人交流,面對陌生人也能比較大方地交談,性格也開始變得開朗起來。兩個月前,在社區的努力下,阿建在城東的一家塑膠廠找到了新工作,現在已是廠裏的技術骨幹。

我們應該認識到,自閉是一種病,需要更多的關心和交流。自閉的原因很多,但是消除誘因僅僅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如何有效防治自閉才是最為重要的。自閉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前提是要及時發現自閉行為的前期徵兆,並進行積極有效的干預。這需要大學生樹立崇高的信念,更需要家庭、學校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都應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糾正他們不正確的認識,激發他們固有的存在需求和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