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人酒桌上的禮儀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各種禮儀。它滲透到生活中每一個角落。在酒桌上,這種禮儀變成了潛規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漫談中國人酒桌上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漫談中國人酒桌上的禮儀
漫談中國人酒桌上的禮儀

酒席上的座位是不能隨便坐的:主與次,貴與賤有嚴格的等級。首先,你不能單獨入席,而要同其他客人一齊步入。進門的對方是上席。有三個座位最重要;上席中間座位是東道主坐的——酒席的邀請人或埋單者。右手是貴賓座,一桌之尊貴者。左方則其次。兩邊與對方均是陪客與次等客人。其實,酒店裏酒桌上早已做標記:玻璃杯中用布絹疊的一隻鳥,鳥頭朝向則是上席。東道主是酒桌上的靈魂,送迎客人、添菜、埋單、發號施令。

第一杯酒要斟滿,由東道主起身敬各位。這是一口乾的,不喝酒的,第一杯也逃脱不了干係。顯示尊重。以後,則相互攻擊,防身,看各人本領。

人家敬你酒,最好是起立。再給你添酒,用食指和中指在桌上輕叩兩下,以示謝意。起立走動,不要在人家椅前過,應從後背繞。

湯盆是不能用筷子攪的,用湯勺。有些酒桌上用公筷,有些沒有。不能隨便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挾菜,最好的方法轉動圓桌,不能轉動,則將菜盆、或碟遞與對方。自己先不要動手挾菜,應跟着東道主的指令動筷。不要對着菜盆或碟説話。要説,用手輕捂嘴。有白灼蝦、手撕牛排等,勢必會送來一玻璃器皿盛着的洗手水。很多人曾出洋相,將洗手水當湯喝了,還怨酒店小器,説“清湯”裏面捨不得放一丁點鹽。酒桌上不要手舞足蹈、大聲説話。唾沫飛濺會令客人不快。有些菜是按人頭分好了的,一人一塊(坨、只),不要覺得味道好,搶了別人的指標。一副讒相,人家會瞧不起你。魚吃到哪算哪,不要翻邊。

酒桌上高潮迭起,是幾個酒鬼相逢時,什麼“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粗話、暈段子脱口而出。有身份的人不這樣。

不要在酒桌上咳嗽、吐痰;用牙籤剔牙,應用手捂住嘴;不要將自己酒杯裏的酒倒往他人酒杯。

若先放碗筷,跟桌上所有客人打個招呼。

酒桌上的潛規則,只不過是場面上的一種應酬。

其實, 朋友在一起吃得隨便、盡興就好。

敬酒要注意時機和分寸

不可否認,喝酒的確能夠給聚餐增添氣氛,聯絡相互間的感情。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本來飯桌上都客客氣氣的,酒過三巡之後,大家就歡聲笑語,興致盎然了。可要大家都喝得高興,還要講究時機和分寸。

適當關心同桌飲酒者

一、如果你喝酒的話,不要把“我不會喝”掛在嘴邊,小心別人説你虛偽,人能不能喝是可以看出來的,不是靠自己説。

二、遇到酒不夠的情況時,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乎乎地一個一個給倒酒,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三、花生米對喝酒人來説,是個好東西。保持清醒的頭腦,酒後噓寒問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熱水,一條熱毛巾都顯得你關懷備至。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一、敬酒等領導間相互喝完再開始。

二、除非你是領導,可以一人敬多人,否則一般還是多人敬一人。

三、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敬酒最好按順時針順序。

注意別讓酒杯空着

一、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説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如果不碰杯,也不要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在敬別人。

二、喝酒前,右手握杯,左手墊杯底,切記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不過如果你是領導,就知趣點別放太低,否則怎麼叫下面做人?

三、別讓自己的酒杯空着,別人看到你的酒杯裏沒酒,就會過來給你倒酒。而且一般宴會結束後,總會有個悶杯酒,空着有可能措手不及。

如果不能喝耍點小花招

如果你不太能喝卻又不得不喝時怎麼辦?除過在喝之前要做些準備工作,還要學些擋酒的小花招。

以守為攻:

不要主動出擊,上座後先吃一些肥肉類、澱粉類食品墊底,這樣喝起酒來就不容易醉。

掌握節奏:

喝酒時慢慢來,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聚餐時可能酒類很多,別紅酒、啤酒、白酒都不放過,要知道混着喝特別容易醉。

偷樑換柱:

桌前放兩個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礦泉水,拿小酒盅乾杯,勤喝水,適當的時候可以以水代酒。

乾杯後,不要馬上嚥下去,找機會用餐巾抹嘴,把酒吐到餐巾裏。

喝酒前面前放半杯茶,喝了酒不要咽,趕緊拿起茶杯,喝水的工夫把酒吐進茶杯裏,吐滿了換水就行。

分析醜陋的中國酒桌文化

第一,勸酒。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願在喝,而是別人在強迫你喝。這個來敬酒,一看是領導,那個來敬酒一看是什麼什麼。你都很難拒絕。不是不能拒絕,而是拒絕可能會傷人情,所以你最終難下決定。這樣,酒桌的氣氛就很不好,給人造成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你不勸酒不喝勸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帶着任務來走人情的!你可能放開心情暢飲嗎?

第二,以多為榮。中國人喝酒往死裏喝,説什麼“喝死咋也比槍斃強”。我沒感受過槍斃,但創造這句俗話的神人恐怕深有體會,要不怎麼會把喝酒喝槍斃聯繫到一塊。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該擠兑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誰誰誰多能喝,多夠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裏喝酒是不夠意思,人家不會考慮你的酒量,不會考慮的你的身體健康。他把你擠兑的喝了酒完成任務(他未必就很爽),你身體難不難受就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了。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普遍不如歐美,我覺得與酒桌文化是有關係的。男人們一個個挺着比孕婦還大的肚子,看着就讓人反胃。

第三,勢利。在酒桌上進行敬酒,給領導敬酒是重中之重。你應該看準時機,要善於給領導擋酒,等等等等,把與領導喝酒當成是博取他好感的機會,我想問你這麼為領導考慮,真的是為了他好嗎?如果你是領導,恐怕又該等着人來敬你了,在下屬諂媚的祝福中獲取一份優越感。加微信aco45329,看內幕。所有這些,都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奴性與等級觀念的體現,這些,沒有隨着時代的進步而消失,反而靠着酒桌文化大有加強之勢。

第四,虛偽。我之所以稱之為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因為我認為中國現在根本沒有酒文化。酒桌上的那一套不配稱為酒文化。中國人喝酒從來不關注酒,只關注喝酒人。他們把絕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喝酒人身上,最多考慮這個酒的味道好不好,恐怕從沒有人在酒桌上探討過關於這個酒的口感、工藝、廠家、產地以及包裝等等,可能你會説:有病吧?誰會想這些?如果有這樣的人,我會感到很欣慰,因為中國酒文化有了復興的機會。

第五,浪費資源。喝了那麼多酒,你還吃得下菜?上了滿滿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後動不了幾筷子。飯店不心疼,反正交錢了,還能剩一大堆泔水。可這實際上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我們有多少 GDP是由餐飲創造的?有多少是由酒桌帶動的?這種浪費比奢侈更無意義,因為奢侈好歹能讓人得到滿足,我從來沒在喝酒上得到一絲快感,喝少了覺得是一種味道一般的飲料,喝多了酒感覺難受。這些資源放到更有意義的用途上恐怕更好吧?

第六,動機複雜。很多飯局是為了進行不正當交易而開設的,飯局之中摻雜大量假惡醜的東西,酒桌之上權錢色交易不絕,最後可能一筷子不動。有人説,喝酒真能辦成事啊!?如果對方真愛喝酒,你們幹喝好不好?還能給你省錢。如果你覺得人喝多了容易鬆懈,想要趁機拿下,我告訴你,沒用的!對方並不傻,你的意圖他很清楚,因此他會有準備的,萬一你真的在他酒醉的時候成功了,他酒醒後一定懊悔,從而對你懷恨在心,你們以後的關係就很難説了。不如在清醒的時候説開,讓對方做出理性的選擇。

所有種種,都是酒桌文化醜陋的表現。以前李白斗酒詩百篇,你看看現在的酒桌上出的了李白嗎?紅樓夢中還行個酒令,比比文化,現在的酒桌上即使有酒令,有文化嗎?酒桌文化是對其他文化的破壞,是對人身心的傷害,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 這種噁心巴拉的文化消失,但至少我能看出這種東西是好是壞,希望大家儘早醒悟